年休假自动计算公式
新入职员工年休假计算公式是什么?

新入职员工年休假计算公式是什么?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应休天数。
年假是正规合法的公司拥有的一项基本福利,在公司合同里应该有明确规定,拥有多少工龄即可获得最低年假标准。
新入职员工年休假的要求在劳动合同中也有写,如果你在合同中没看到,可以像公司提出质询,要求补充年假或者增加薪资。
接下来看看相关要求。
▲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应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 (21.75天)进行折算。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职工带薪年休假是指员工在单位工作一定年限后享受的一定时间的休假制度。
这是在劳动法中规定的职工权益之一,旨在保障员工的工作休息平衡。
公司应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时长和计薪周期,合理计算并支付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工资。
下面是史上最全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核算公式:1.标准工资核算法:每天工资=(月工资/当月天数)或(年工资/365)年休假工资=每天工资×年休假天数2.实际工资核算法:每天工资=(实际工资/当月天数)或(实际工资/365)年休假工资=每天工资×年休假天数3.工资合计核算法:年休假工资=年休假合计工资/365×年休假天数4.加班费计算法:年休假工资=(正常工资+加班费)/365×年休假天数5.基本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基本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6.按月计算法:年休假工资=(每月工资/实际工作月份)×年休假月份7.工龄补贴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基本工资+工龄补贴)/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8.应发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应发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9.迟到早退扣款计算法:扣除的迟到早退工资除去的天数/当月实际应发工资年休假工资=(应发工资-迟到早退扣款)/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0.计件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计件工资/当月计件天数)×年休假天数11.提成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提成工资/当月提成天数)×年休假天数12.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奖金/当月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3.调休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调休工资/当月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4.月度固定津贴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固定津贴/实际工作日期×年休假天数15.质检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质检奖金/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6.餐补计算法:年休假工资=餐补/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7.加班津贴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加班津贴/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8.工龄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工龄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19.剧组休假工资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剧组休假工资(剧组休假工资可按固定数额或按照合同约定)20.绩效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绩效奖金/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21.全勤奖金计算法:年休假工资=(全勤奖金/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这些核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员工按照合理的标准获得带薪年休假工资。
年休假的三个计算公式

年休假的三个计算公式实践中的年休假争议最终都落在金钱上,怎么算钱,是每个HR和法律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告诉你三个公式,清清楚楚清算年休假。
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实例解析】张三在A公司已连续工作2年以上,今年8月31日离职,9月1日入职B公司,张三在B公司剩余日历天数为122天。
按照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张三年度休假天数应为5天。
因其新入职B公司,则张三在B公司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22÷365)×5天≈1.67天。
由于0.67天不足1整天,因此张三今年的年休假天数为1天。
【特别提示】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复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所以,有些员工一入职就可折算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实例解析】李四在公司已工作3年,按规定每年可享受5天的年休假。
国家规定的年休假天数应该怎么折算

国家规定的年休假天数应该怎么折算国家规定的年休假是所以符合条件的职工都可以申请,并且休假的时间是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的,那年休假的天数怎么折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aa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国家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折算1、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2、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年休假的享受资格和时间1、享受资格:《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怎么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认为,“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即包括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
2、享受天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计算公式范文

1.年休假天数: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月工作日在10个以下的,享受
5天年休假;在10个至20个间的,享受10天年休假;在20个以上的,
享受每年增加2天的年休假,以此类推,直到享受15天年休假。
2.年休假工资:
年休假工资是指在员工休假期间,根据员工的工资待遇继续支付给员
工的工资,以补偿休假期间的经济损失。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
休假期间,其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待遇。
3.年休假计算公式:
年休假工资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待遇来确定的。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休假工资=年度总工资/年度总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
其中,年度总工资是指员工在一整年中的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绩
效奖金、岗位津贴、加班费等各种形式的工资收入。
年度总工作天数是指员工在一整年中的总工作天数,包括正常工作日、周末、法定节假日等。
需要注意的是,年休假的计算公式可能会因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
规定而有所不同。
所以,在具体应用时应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劳动法规定
和公司规章制度来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
综上所述,年休假计算公式是根据员工的工作日和工资待遇来确定的,这既是基于法律的规定,也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
在具体应用时应该根
据相关规定来进行计算,以确保员工的休假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年休假工资计算公式

年休假工资计算公式年休假工资的基本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职工享受年休假期间可以获得与日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
年假月工资标准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标准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前12个月到期的总工资——前12个月加班总工资之后的平均月工资。
在本单位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计算平均月工资。
月应得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应得工资为用人单位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资。
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安排年假或者安排的年假少于应当休天数的,应当休未休天数的,按照劳动者平均日工资的300%支付。
用人单位在与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于应休天数,应按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年休假工资,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年休假工资。
双方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集体合同或用人单位相关制度规定的未使用年假工资高于上述标准的,按照约定或规定的标准执行。
如果双方约定或规定的未休年假工资低于上述标准,因为该协议或规定本身违反规章制度且不具有法律效力,则未休年假工资应按照《员工带薪年假规定》发放给员工。
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日常工作期间的日工资即日平均工资的100%,该部分收入随日常工资支付。
另一部分为日平均工资的200%未休年休假实际工资,该部分报酬用人单位应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或者在职职工最迟在当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
年薪应包括以下六部分:1.年度固定工资。
年度固定工资是经营者的“保底”收入,它不与企业业绩挂钩,而主要根据经营者个人能力、社会消费水平和企业的经营难度等确定。
年度固定工资具有“按劳付酬”的性质,年初确定具体金额后,按月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2.年度福利工资。
年度福利工资是对经营者年度经营业绩的奖励。
年休假excel计算方法公式

年休假excel计算方法公式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中国职工每年应享有休假:
1、在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满一年以上,每年休息休假时间不少于5天以上。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满10年以上的职工,每年休息休假不少于10天以上。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职业,津贴有社会保险允许,每年连续工作满四年的职工每年休息休假不少于14天以上。
二、excel计算方法:
1、用excel编写一份按月统计的模板表,并在该表的每一列的上方分别填写“出勤时间”、“休息时间”、“事假”、“年休假”四种出勤形式的时间单位。
核算出每月的具体出勤人日数。
2、用下列公式算出每月的年休假: =(B份月×B职期-C份月合计×C职期)/可休人日×日期数×职工数,其中可休人日为人月数×产假或病假数;日期数为实际出勤时间/24小时;职工数为月进入后参见工作的职工数。
3、在表中再计算出每月各类出勤的百分数,并画出折线图,方便查看每月的年休假的使用情况。
带薪年假明细模板(公式自动核算)

,计算结果不满1天的年休假不计; 365天*5天=1.78天;(其中129天是8月25日到12月31日的总天数)年休假不足1天不计,因此2015年休假为1天;
的,不享受年假; 的,不享受年假; ,不享受年假。
年休假为1天;
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年假; 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年假;
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年假。
1天;年休假最高封顶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休假的假期内)。
假/产假/等带薪假期)
2. 职员在公司工作满一年,享受5天带薪年假;司龄每增加一年,假期增加1天;年休假最高封顶15天
3. 职员休年假,最长假期不超过14天。
4. 职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4.1职员当年度请假累计20天以上的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包含病假/产假/等带薪假期)
4.2当年度职工停工、待岗4个月以上的;
4.3离岗脱产学习超过6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 规定
4.4实习生、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职员; 4.5职员当年度无故旷工3天以上(含3天); 4.6职员当年度内出现以上情形之一的,下一年度不享受年休假;
5.公司按自然年度周期计算职员年休假天数,年休假天数采用分段计算方式,计算结果不满1天的年休
例如:
•职员甲2014年8月24日入职本公司,职员甲至2015年8月23日工作满1年。
2014年度年休假为0天;(2013年未入职)
2015年度年休假分为两段:8月24日前为0天;8月24日后为:129天/365天*5天=1.78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