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年假规定及计算方法
年假天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年假天数的计算⽅法是什么
休年假,是现如今很多⼈都⼗分期待的⼀个事情,不光休息,还会有⼯资拿。
对于年假天数应该如何计算的这个问题⼤家是否有所了解呢?如果没有,也没关系。
下⾯店铺⼩编整理了⼀些相关的这个内容和⼤家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年假天数的计算⽅法
1、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享有5天年假;
2、连续⼯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享有10天年假;
3、连续⼯作已满20年的,可享有15天年假。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不能安排年假的,则应按法定假⽇计算三倍加班费。
⼆,关于年假的规定
第⼀,凡是在企业、民办⾮企业单位、有雇⼯的个体⼯商户等单位(以下称⽤⼈单位)和与其建⽴劳动关系的职⼯都适⽤该办法。
第⼆,在企业⼯作满12个⽉的员⼯都有权利享受年假的福利。
第三,年假天数的计算以⼯作年限为准,⼯作满1年以上,不⾜10年的,可休5天年假;⼯作10年,不⾜20年的,可休10天年假;20年以上的可休15天。
第四,未休的年假,除员⼯本⼈⾃愿书⾯申请不休外,皆需按3倍的⽇⼯资标准⽀付员⼯。
第五,寒暑假、病假、事假超过⼀定期限,且单位不扣⼯资的⼈,是不能再休年假的。
第六,年假应从⼀年的元旦开始休前⼀年的,但对于不满⼀整年的员⼯,年假的休息天数,就按照在本单位剩余⽇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享有5天年假;连续⼯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享有10天年假;连续⼯作已满20年的,可享有15天年假。
相信⼤家看了上述内容,对年假天数计算的这个问题应该有了⼀定的了解。
以上就是有关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咨询店铺律师!。
年假如何算考勤天数

年假如何算考勤天数
年假相对于平时的双休⽇,法定节假⽇,是有着很⼤不同的。
特别是休年假时的⼯作考勤天数的统计。
那么,年假如何计算考勤天数?接下来,就由店铺⼩编整理了关于年假如何计算考勤天数的相关法律知识来和⼤家分享⼀下!
⼀、年假如何算考勤天数
1、实际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缺勤天数
2、应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历天数-周六、⽇天数-法定假天数
3、缺勤天数
缺勤天数=事假天数+病假天数+婚假天数+产假天数+丧假天数+探亲假天数+年假休假天数+⼯伤假天数+矿⼯天数
⼆、年假天数如何计算
年休假天数按《职⼯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第三条、第四条计算。
第三条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休息⽇不计⼊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有下列情形之⼀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职⼯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职⼯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资的;
(三)累计⼯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请病假累计2个⽉以上的;
(四)累计⼯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请病假累计3个⽉以上的;
(五)累计⼯作满20年以上的职⼯,请病假累计4个⽉以上的。
想要计算年假,就必须要知道⾃⼰的⼯作年限,考勤天数的计算就是计算⾃⼰累计的⼯作时间,这个不仅仅是指在⼀个公司的时间,⽽是所有⼯作的总时间。
⼤家经常会忽略这⼀点。
希望⼩编的答案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有关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咨询店铺律师!。
【公休假国家规定】2019年休假国家规定

【公休假国家规定】2019年休假国家规定最新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2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然而自劳动法公布至今国务院没有根据劳动法该条的规定制订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第二条对该问题作了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在国务院没有发布企业职工年休假规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出的《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应继续贯彻执行。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带薪年休假工资计算1.年休假工资的基本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职工享受年休假期间可以获得与日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
年休假所依据的月工资标准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标准基本一致。
即:前十二个月应得工资总额-前十二个月加班工资总额后的月平均工资。
如职工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满十二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月应得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019年中国年假规定放几天

2019年中国年假规定放几天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2019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等相关规定。
今天学优网要与大家分享:2019年中国年假规定的放假天数是几天?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帮助到各位:2019年中国年假规定放几天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即《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19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带薪年假天数计算的三种公式

带薪年假天数计算的三种公式带薪年假是法律规定给职工的基本权利,一般的公司都是有的,那天数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计算公式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带薪年假天数计算的三种公式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带薪年假天数计算公式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实例解析】张三在a公司已连续工作2年以上,今年8月31日离职,9月1日入职b公司,张三在b公司剩余日历天数为122天。
按照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张三年度休假天数应为5天。
因其新入职b 公司,则张三在b公司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22÷365)×5天≈1.67天。
由于0.67天不足1整天,因此张三今年的年休假天数为1天。
【特别提示】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复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所以,有些员工一入职就可折算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2019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2019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19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2019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xx年十二月十四日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年假的详细计算方法举例子知乎

年假是指员工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后,享受的带薪休假时间。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规定,下面举例介绍一种可能的年假计算方法。
假设公司的年假计算规则如下:
1.员工入职满一年,享受5天带薪年假;
2.每满一年,增加1天年假,最高累积上限为15天;
3.离职或转岗时,未使用的年假会按照工作时间的比例结算。
详细计算方法如下:
1.员工入职满一年后,首次获得5天带薪年假。
2.第二年开始,员工每满一年工作时间,增加1天年假,直至达到累积上限15天。
3.为了方便计算,把员工入职的日期记作“入职日期”,计算年假的日期记作“年假计算日期”。
4.下面以员工小明的入职日期为例进行计算。
假设小明入职日期为2024年1月1日。
第一年年假计算:
入职日期:2024年1月1日
年假计算日期:2024年1月1日
小明入职日期为2024年1月1日,因此在2024年1月1日时已满一年,享受5天带薪年假。
第二年年假计算:
入职日期:2024年1月1日
年假计算日期:2024年1月1日
小明入职日期为2024年1月1日,在2024年1月1日时已满两年,因此享受6天年假。
第三年年假计算:
入职日期:2024年1月1日
年假计算日期:2024年1月1日
小明入职日期为2024年1月1日,在2024年1月1日时已满三年,因此享受7天年假。
以此类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年假计算方法仅仅是一种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定和计算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当地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具体规定来计算和安排年假。
新进工作员工年假计算公式

新进工作员工年假计算公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员工的福利待遇,其中年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年假不仅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和放松,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因此,很多公司都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作时长来计算年假的天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新进工作员工年假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年假。
年假是指员工在一年内享受的带薪休假时间,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作时长来确定的。
在中国,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的年假天数是根据工作年限来确定的,一般是每工作满一年就可以享受带薪年假。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年假天数 = 基础年假天数 + 工龄年假天数。
其中,基础年假天数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员工享受年假的最低天数,通常是5天。
而工龄年假天数则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一般是每工作满一年增加一定的年假天数。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工龄年假天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的工龄年假天数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工龄年假天数 = 基础年假天数 +(工作年限-1)递增天数。
其中,基础年假天数是根据《劳动法》规定的员工享受年假的最低天数,递增天数是根据公司的规定来确定的,一般是每工作满一年增加的年假天数。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公司的基础年假天数是5天,递增天数是2天,员工的工作年限是3年,那么他的工龄年假天数就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工龄年假天数 = 5 + (3-1)2 = 9天。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位员工的年假天数是14天(基础年假天数+工龄年假天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年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
如果员工在一年内有请过病假、事假等,那么年假的天数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般来说,员工请了多少天的病假、事假,年假的天数就会相应减少多少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公司在计算年假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来执行,不能随意减少员工的年假天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年假规定及计算方法(转吴中区劳动保障局)年假原本是企业自愿提供给员工的一种福利,希望员工通过休假来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用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但自从国务院公布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公布《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以来,年假就带有了强制的意味。
首先,凡是在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都适用该办法。
其次,在企业工作满12个月的员工都有权利享受年假的福利。
第三,年假天数的计算以工作年限为准,工作满1年以上,不足10年的,可休5天年假;工作10年,不足20年的,可休10天年假;20年以上的可休15天。
在这一点上,企业在执行的时候,就存在问题,就是工作时间怎么举证的问题,个人档案在企业保管的人,还好办,可以直接从档案中查询,但对于那些不怎么注意个人档案管理的打工者,举证可就麻烦了。
第四,未休的年假,除员工本人自愿书面申请不休外,皆需按3倍的日工资标准支付员工。
第五,寒暑假、病假、事假超过一定期限,且单位不扣工资的人,是不能再休年假的。
第六,年假应从一年的元旦开始休前一年的,但对于不满一整年的员工,年假的休息天数,就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例如,某人总计工作7年,可休年假天数为5天这一档,此人于2007年5月14日进新单位上班,到2008年5月13日,连续工作满12个月,就应该休年假了,但2008年可休的年假是几天呢?按《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年假计算如下:
1、2008年的剩余日历天数为231天
2、用231÷365=0.6329
3、此人应休天数为:5×0.6329=3.16天
4、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因此,此人于2008年应休年假的天数为:3天。
第七,离职的时候,年假可以按正常日工资标准发放,其实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发工资的形式,让你休了该休的假。
离职时,如果工作不满一整年,年假天数的计算同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