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休假的三个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新入职员工年休假计算公式是什么?

新入职员工年休假计算公式是什么?

新入职员工年休假计算公式是什么?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应休天数。

年假是正规合法的公司拥有的一项基本福利,在公司合同里应该有明确规定,拥有多少工龄即可获得最低年假标准。

新入职员工年休假的要求在劳动合同中也有写,如果你在合同中没看到,可以像公司提出质询,要求补充年假或者增加薪资。

接下来看看相关要求。

▲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应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 (21.75天)进行折算。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1.根据劳动法规定,年休假的天数通常在每年5至15天之间,具体天数取决于工龄。

2.年休假天数的计算一般以完整年限(一整年)为单位,不满一年不计算。

3.年休假核算公式一般遵循“一年一休”原则。

4.根据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天数逐渐增加。

通常,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每年休假5天;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每年休假10天;工作满20年的职工每年休假15天。

5.年休假核算期一般为一整年,通常是从入职工作满一整年的前一天开始计算,到下一年入职工作满一整年为止。

6.年休假的天数计算可以根据法定工作天数进行调整,例如,如果一年内的法定工作天数超过了规定工作天数,则年休假的天数可以增加。

7.年休假核算公式还与职工的工资水平有关。

一般来说,年休假的工资是按照职工在休假期间的工资基数来计算的。

8.休假期间的工资基数通常是指上一年度的工资水平,一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等。

9.年休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年休假工资=年休假天数×日工资标准。

10.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标准可以根据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或者固定为一定的天/小时工资标准。

11.年休假的工资一般应当在休假前支付给职工,也可以按照协议约定在休假期间支付给职工。

12.年休假期间,如果职工参加了加班工作,应当按照加班工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13.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可以按照法定节假日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14.职工在正常工作日参加岗前培训和学习,应当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15.如果职工在休假期间患病住院,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病假待遇。

16.年休假期间,如果职工因工外伤或者病患,享受工伤待遇。

17.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如果离世,可以按照规定给予职工死亡丧葬待遇。

18.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带薪休假期间社保和公积金缴纳。

19.年休假期间,职工的工资不计入服务年限和计算社保、公积金缴纳基数。

20.年休假期间,职工保留工作岗位,不计入离岗人员和人员流动统计。

年休假的三个计算公式

年休假的三个计算公式

年休假的三个计算公式实践中的年休假争议最终都落在金钱上,怎么算钱,笔者告诉你三个公式,清清楚楚清算年休假。

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案例:张三在A公司已连续工作2年以上,今年8月31日离职,9月1日入职B公司,张三在B公司剩余日历天数为122天。

按照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张三年度休假天数应为5天。

因其新入职B公司,则张三在B公司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22÷365)×5天≈1.67天。

由于0.67天不足1整天,因此张三今年的年休假天数为1天。

特别提示: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复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所以,有些员工一入职就可折算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案例:李四在公司已工作3年,按规定每年可享受5天的年休假。

今年公司和李四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时李四在单位工作了300天,公司当年度已安排休2天,那么李四离职时应折算的年休假天数为:(300÷365)×5-2≈2.11天,因0.11天不足1整天,所以李四折算后的年休假为2天。

带薪年休假计算公式_规章制度

带薪年休假计算公式_规章制度

一、带薪年休假计算公式
1.按工资天数计算
按工资天数计算是根据员工的工资水平来确定带薪年休假的天数。


体公式如下:
工资天数比例通常是工资制度中规定的,例如,员工的工资天数比例
为0.01,则其带薪年休假天数为365×0.01=3.65天。

2.按年限计算
按年限计算是以员工工作年限为基础,逐年增加带薪年休假天数。


般规定每满一年增加一定的天数,直至达到一定年限后不再增加。

具体公
式如下:
基准带薪年休假天数是指员工刚开始享受带薪年休假时的天数,例如,基准带薪年休假天数为5天,年休假增加天数为1天/年,则员工工作满
3年后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5+(3-1)×1=7天。

二、相关规章制度
1.年限要求:一般规定员工必须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后才能享受带薪年
休假。

2.基准带薪年休假天数:规定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的基准带薪年休假
天数。

3.年休假增加天数:规定每满一定年限后增加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4.休假申请:规定员工如何申请带薪年休假,是否需要提前申请、是
否需要经过上级批准等。

5.休假期限:规定带薪年休假的最长连续休假期限,例如,最长连续休假不得超过15天。

6.工资支付:规定带薪年休假期间员工的工资如何支付,一般是根据正常工资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带薪年休假的计算和相关规章制度会因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公司而有所不同。

员工在享受带薪年休假前可以查阅公司的规章制度,了解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申请流程。

年假计算公式及标准

年假计算公式及标准

年假计算公式及标准年假,这可是咱打工人心心念念的休息时间!那到底年假该怎么算,又有啥标准呢?且听我给您细细道来。

先说这年假的计算公式,一般来说,职工累计工作已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年休假 5 天;已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年休假 10 天;已满 20年的,年休假 15 天。

这计算的起点是从职工参加工作开始算的哟。

但这里面还有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有些新入职的小伙伴就会问了,我刚到新单位,这年假咋算呀?要是新入职员工符合享受年假的条件,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 1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具体的折算方法是:(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 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小王在 2023 年 7 月 1 日入职了一家新公司,之前他已经工作了 5 年。

那他在这家新公司 2023 年能享受的年假天数就是:(184÷365)×5 ≈ 2.52 天,按照规定,不足 1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所以小王在新公司 2023 年能享受的年假就是 2 天。

再来说说这年假的标准。

年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待遇是不变的,得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发放。

而且,单位得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可不能说不让休就不让休!我之前有个朋友,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他们老板总说业务忙,不让大家休年假。

结果呢,我这朋友累得够呛,工作效率也越来越低。

后来,朋友鼓起勇气跟老板谈了谈年假的事儿,还把相关规定给老板讲了讲。

老板这才意识到问题,给大家合理安排了年假。

朋友休完年假回来,那精神头,工作起来都更带劲了!所以啊,这年假可不是小事儿,它关系到咱们的休息权利和工作状态。

单位得依法办事,咱们自己也得清楚自己的权益,这样才能让年假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咱们工作休息两不误!总之,了解年假的计算公式和标准,能让咱心里更有底。

年假法规以及计算公式

年假法规以及计算公式

年假是指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享受的带薪休假。

年假法规主要由国家法律和劳动合同来规定,具体规定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进行调整。

一、中国的年假法规1.年假基本要求:-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可以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适当延长年假的天数。

-年休假天数不得低于年度工作日的五倍。

-享受年假的劳动者,按照其年度工资薪金的正常工作日的工资薪金支付给其年休假工资。

2.年假的计算:年休假天数的计算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按照员工实际工作的年限来计算,例如在用人单位工作1年以上不满10年的员工享受5天年假,10年以上不满20年的员工享受10天年假,20年以上的员工享受15天年假。

-按照员工每年的工作时间来计算,例如每年满一年的工作时间,就可以享受5天年假,不满一年的按比例计算。

二、其他国家的年假法规不同国家的年假法规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国家的年假法规举例:1.美国: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年假法规,年假的规定一般由雇主和雇员双方协商决定。

根据《美国劳动关系法案》,员工在一家公司工作满12个月后才有资格享受年假。

一般来说,根据工作年限的增加,年假的天数也会相应增加。

2.欧洲国家:欧洲国家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年假法规。

例如法国根据法定工时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满1年后享受5周年假;德国法律规定,员工在工作满6个月后享受24天的年假。

三、年假的计算公式年假的计算公式一般取决于员工的实际工作年限或每年的工作时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年假计算公式:1.按实际工作年限计算:年假天数=每年基本年假天数+(工作年限-基准年限)×每年增加天数2.按每年的工作时间计算:年假天数=每年基本年假天数×(实际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其中基本年假天数是根据法律或劳动合同规定的,每年增加天数是根据工作年限的增加而确定的。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假法规和计算公式有所不同,雇主和员工应根据当地的劳动法规定和劳动合同来确定具体的年假制度。

当年的年休假天数应该如何折算

当年的年休假天数应该如何折算

当年的年休假天数应该如何折算年休假是每个职工都期待的,那年休假的天数是怎么计算的呢?天数的折算规则是什么?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当年的年休假天数应该如何折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当年的年休假天数折算办法1、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2、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年休假天数的计算公式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实例解析】张三在a公司已连续工作2年以上,今年8月31日离职,9月1日入职b公司,张三在b公司剩余日历天数为122天。

年休假计算中的三个公式

年休假计算中的三个公式

在计算年休假的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到三个公式,分别是计算年休假天数的公式、计算年休假工资的公式以及计算年休假年限的公式。

1.计算年休假天数的公式:
年休假天数=年工作日数×(累计工龄×年休假天数比例+补充休假天数比例)
其中,年工作日数是指一年中的实际工作天数,一般为365天或者366天(闰年),累计工龄是指员工在公司中工作的总年数(可以包括从其他公司转入的工龄),年休假天数比例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确定的可用于休假的天数比例,补充休假天数比例则是一些额外的假期天数。

2.计算年休假工资的公式:
年休假工资=个人月基本工资×年休假天数
其中,个人月基本工资是员工每月的基本工资(不包括绩效奖金、津贴等)。

3.计算年休假年限的公式:
年休假年限=入职年份-工龄折算年份
其中,入职年份是指员工进入公司工作的年份,而工龄折算年份是指在计算年休假时会对员工的工作年限进行折算,一般情况下,工作满一年后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折算,工作满两年后折算比例会增加,以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公司的年休假计算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上述的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规则需要根据公司内部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休假的三个计算公式
实践中的年休假争议最终都落在金钱上,怎么算钱,是每个HR和法律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告诉你三个公式,清清楚楚清算年休假。

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
【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实例解析】张三在A公司已连续工作2年以上,今年8月31日离职,9月1日入职B公司,张三在B公司剩余日历天数为122天。

按照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张三年度休假天数应为5天。

因其新入职B公司,则张三在B公司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22÷365)×5天≈1.67天。

由于0.67天不足1整天,因此张三今年的年休假天数为1天。

【特别提示】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复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所以,有些员工一入职就可折算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
【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
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实例解析】李四在公司已工作3年,按规定每年可享受5天的年休假。

今年公司和李四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时李四在单位工作了300天,公司当年度已安排休2天,那么李四离职时应折算的年休假天数为:(300÷365)×5-2≈2.11天,因0.11天不足1整天,所以李四折算后的年休假为2天。

【特别提示】司法实践中,离职员工享受年休假并不局限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样适用于上述折算方法。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 应休天数
【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实例解析】这样简单的问题还用实例?你懂的!
【特别提示】如公司安排员工休年休假,但员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公司可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公司在法定年休假外另给的福利年休假是否折算工资,可按公司制度执行。

如果公司规章制度无任何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可参照法定年休假折算规则进行折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