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去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写生的实习总结

去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写生的实习总结

去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写生的实习总结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

范文WTT整理了各类工作总结,可以顶部搜索栏中找到您需要的,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篇一:云南写生实习报告云南艺术考察报告西华大学10级美术学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中和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次外出考察我们来到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四个城市。

神奇富饶的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东西横跨864.39公里,南北纵横990公里。

土地面积达39.4平方公里,总人口余4500万人。

东以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南北面以金沙为界,与四川隔江相望。

西南和缅甸接壤,南面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一、考察第一站——大理。

其实,准确的说我们是十一号到的昆明,本以为考察的第一站是昆明,可是刚下火车导游便来接我们去大理。

一路上不禁为大理的风光感慨,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边倚靠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局面。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重建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

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全城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宝石。

沿街古城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

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

他们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

逐渐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考察第二站——神奇的香格里拉。

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没有豪华飞驰着的汽车,听导游说,警察在这里的地位很高,这里居住的多为藏族人。

去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写生的实习总结_销售实习工作总结

去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写生的实习总结_销售实习工作总结

去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写生的实习总结_销售实习工作总结在大学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去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写生的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在销售方面得到了锻炼,也在生活和思维方式上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云南大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和和顺古镇的独特魅力,也深刻地了解到了销售工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总结这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实习背景这次实习是由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行十人前往云南大理和和顺古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写生实习。

实习内容主要是在当地的艺术品店进行销售,并且在周末组织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和写生活动。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店家进行展示和销售艺术品,同时也要吸引顾客,增加店家的营业额。

二、实习收获1. 销售技巧提升在实习期间,我们每天要和各种各样的顾客打交道,这让我学会了如何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学会了一些销售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用语言和表情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如何在顾客面前展示商品的优点,如何回答顾客的问题等等。

通过这些经历,我提高了自己的销售技巧,也增加了自信心。

2. 了解云南风土人情在和和顺古镇的写生实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云南的独特魅力。

我感受到了那里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也感受到了那里的宁静美好的自然风光。

和当地的居民交流也让我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3.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在和和顺古镇的写生实习中,我们要在一个团队里,一起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这让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们要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这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三、实习感悟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地感悟到了销售工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销售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和技巧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在和和顺古镇的写生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展示产品的优点,如何提高自己的销售技巧等等。

写生实习报告三篇

写生实习报告三篇

写生实习报告三篇写生实习报告篇一:实习目的:经过出门户外写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建筑(民居、风土人情、自然风景)的感觉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和拓展学生对美的涵养,同时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毅志力、吃苦精神、协作与友善精神。

培育学生对自然界风景、古民居园林造型、色彩的感觉和学习借鉴优异传统文化,为装潢专业确立坚固全方向美学涵养和绘画表现技巧基础。

实习时间:实习地址:大理、丽江、瑞丽、腾冲实习感觉总结:带着非常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期盼已久的云南之旅,这是一次比较特别意义的旅行,它既不是旅行,也不是观光,而是带有目的的写生。

同学们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在火车上有说有笑,想象着各种情景。

一路上我也非常激动,并且看到了从北方到南方植被、风景、建筑的不同。

虽然坐了俩天火车,但我仍旧没感觉累。

在云南这些天,经过大批的接触和认识,我被这里的风景、建筑、风土人情深深的感染了,十几日已让我对这片安静祥和的地方产生了浓重的不舍之情。

这里天人合一,青山碧水独领风采。

第一站去了大理,大理古城白色墙、灰色瓦、翘起的屋檐像展翅的雄鹰,屋檐上雕着各种图案,有一种浓重的古典气味。

除了知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云南少量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此外一个特点:景观独到性。

我们还观光了白族民居,在那边认识到白族的风土人情,看到了他们安乐祥和安静的生活,像世外桃源一般,白族的民居建筑为独立关闭式的住所,可是这类古老而又造价昂贵的住所已不被当地人所采纳了,此刻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琢、彩绘仍很漂亮。

步行街和洋人街又让人感觉现代多数市的繁荣,灯烛绚烂与古建筑相辅相成。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理因产大理石而命名。

但也有其余的说法,可是我更相信这类说法。

我们还去了三塔寺和洱海,在三塔寺有好多神像,在殿堂里让人感觉敬畏,也让人心灵清净,这里逐渐而高就像在一步步靠近神灵。

苍山洱海这日成的景观让人惊讶不已。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次日恋恋不舍的走开了大理,奔赴丽江。

云南西双版纳写生考察报告

云南西双版纳写生考察报告

云南西双版纳写生考察报告篇一:云南写生考察报告云南写生调查报告学号: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崔宝华写生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为毕业创作搜集素材,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领略异地风土文化,见证中国古老建筑之魅力,增强对自然色彩的了解,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写生时间:2013年9月6日——9月19日写生路线:昆明(1天)——大理(3天)——丽江(7天) 2013年9月6日,我们做上了火车,开始了这段期待已久的追云之旅。

经过长达二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第二天上午抵达了昆明,气温明显比娄底下降了许多,下火车时大家都穿上了外套。

一出站我们就直奔下榻之处,进入自己的房间略微休息了一下,此时已时至中午,大家便三三两两的外出就餐,餐毕接到班长通知下午自由活动,第二天一早出发去大理。

下午我去逛了金碧商业街。

进到昆明市区的商业街,新老建筑兼有,在新旧两方的对比下,两种建筑各有千秋,现代建筑的功能性更强,是时代需要的产物,极富时代感,让人感觉青春,有活力;而古建筑展示了古老中国的文化和智慧,相比之下更具观赏性,更值得考究。

逛完商业街后便回到宾馆休息,等待第二天前往大理。

在大理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坐上大巴前往大理,大理离昆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打牌,睡觉,聊天,看风景打消无聊的坐车时间,而我时不时的望着窗外,陶醉在窗外的风景之中。

下午终于达到了令人神往的大理,人们都说大理是一座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是男主内女主外,与其他的民族刚好相反。

所以女人地位是很高的,这一点在他们的建筑上都有体现。

他们房子的大门上雕着龙和凤,如果凤在上龙在下那就说明这个家里是女人当家。

这天下午我们自由游览了大理古城,进入古城,很多的银饰品闪的人眼晕,还有一些没有见过的带有白族特色的东西,我们顺着人群渐渐来到大理古城的洋人街。

洋人街上,各式各样的店面,酒吧,在古城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云南写生报告

云南写生报告

云南写生报告云南写生实习报告在老师的带领下,新奇、好玩的为期10天的云南写生考察之行在留下无穷的回忆里结束了。

在这10天里,我们感受到了云南的魅力:无论是大理与丽江建筑的古典之美、摩梭人的独特风俗还是泸沽湖妙绝伦的湖光山色,都让我们兴奋不已。

当然这次的旅行最主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团结互助,同时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素养,领悟了生活的艰辛与乐趣,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与伟大,收获了很多在学校里无法收获到的东西。

2月26日,期望已久的云南写生之旅开始了,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多个小时的飞机与汽车颠簸,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昆明。

10天的云南写生,我们共游览了大理、丽江古城、泸沽湖、拉市海、昆明五处。

在昆明住了一晚后,我们出发来到大理。

听导游介绍大理古城的建筑不同于云南其它地方的建筑是因为这里的建筑为白族风貌的建筑。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亲身感受到了“小桥流水人家”,这里的建筑让我们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这里的洋人街也别有一番风味。

欣赏完大理古城,我们又出发来到丽江。

以前都是在电视里听说丽江这个地不同,丽江古城街道以“四方街”方,来到丽江古城后最大的感受是它与大理的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

小街人流穿梭,民族服饰各异,多文化汇合交融。

我们走街串巷,过桥探幽。

石街、流水、小桥、垂杨、木屋,有时一转弯就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小院,院门旁还有“保护民居”的牌匾。

丽江古城适合到处转悠,漫无目的地游荡,在这里可以让我们忘记时间,忘记一切。

这里的阳光给人一种轻松自由感,来到这里就像来到另一个国度,让人有种惬意。

在这里每个地方放在镜头都是美的景色,这里的人都很淳朴,他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着装让人有种回到旧时的错觉。

在丽江呆了几天后,带着依依不舍,来到素有“女儿国”之称的泸沽湖。

泸沽湖当地以摹梭族为主,虽然比不上云南段的繁荣,但是民风比较纯朴。

泸沽湖畔生活着纳西族的分支摩梭人,他们是当今世上硕果仅存的母系氏族社会,一切全由女性支配。

建筑学云南写生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建筑学云南写生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建筑学云南写生实习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建筑学云南写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我们这次实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课堂知识与现实工作进行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提高我们水粉画的色彩观察和把握能力以及基本的用笔技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

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的色调和色彩关系。

并掌握其表现规律技法。

同时提高我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把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观察和实践中。

二、实习内容主要内容是针对建筑学专业特点进行水粉风景写生、风景速写写生。

三、总结及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实习,我了解到了水粉的绘画技巧以及对色彩的把握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建筑学专业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云南写生实习既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也是对自己这一年多来对建筑学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还让我们对色彩的学习有了质的能力的提升……2013年5月16号下午我们建筑3个班的同学与带队的陈玲玲、黄薇薇老师一起坐上了去往云南昆明的火车,对于这次写生大家极为兴奋,迫不及待的想去梦寐以求的云南,特别是那最令人向往的丽江。

坐了一夜的火车,在17号上午10点多到达了昆明,由于之前两位带队老师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一下火车旅行社的导游就很顺利的接到我们。

由于我们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看到好的建筑自然很是兴奋,所以在这里我特想提到昆明火车站,说到昆明火车站可以用大气、气势磅礴来形容,主要体现在它的外形上,当然这个火车站看上去应该有些年数了,有些设施比较陈旧,但候车室比较宽敞,另外它与周围环境结合的还是比较好的,交通很是方便,离市中心较近。

门口还有一头很有气势的牛,另外还要不得不提的就是云南的火车车速了,来云南之前就听说云南十八怪了,其中有一条就是火车没有汽车快,没来云南之前还真是体验不到,但来了之后我是彻底被云南的火车速度征服了,我想说我没坐过这么慢的火车,当然这与云南的地形有关,大多为山地,有坡度,并且海拔较高,火车爬坡加速慢,就这样我体验到了云南一怪。

云南写生报告

云南写生报告

云南写生考察报告虽然为期三周的云南之行早就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到现在仍然想念云南的一切。

此次专业考察的主要地点是昆明、建水、元阳、西双版纳。

只此一行,激动、震撼、欢乐、疲惫,回忆中留下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

2011年10月8日,我们一行人离开学校,带着期待,开始踏上我们的云南之旅。

经过了接近30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昆明,然后继续做大巴直奔建水。

休息下之后我们逛了下建水,有很长历史的朝阳楼,然后去了著名的朱家花园。

在建水古城内的建新街,有一组规模宠大的清代民居建筑,这就是有“滇南大观园”之誉的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是清末富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经约30年,于宣统年间终于落成。

该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并列联排组合式居民建筑群体。

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

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

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

时有单身游客在没有导游情况下,进门不久,就不知身在何处?出口在何方?大有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花园坐南朝北,门口为垂花大门。

左侧沿街的10间“呆脚楼”与其后的“跑马转角楼”相连,是当年的帐房和物资供给用房。

右侧前为家族祠堂,后为内院。

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

水池边的右栏上有12幅石浮雕和诗词书法,极具艺术价值。

主人一定常邀文人雅士聚会于此,或谈诗论政,各吐经纶:或饮酒品茗,吟风诵月。

每至祭祀补祖宗,喜庆寿诞之日,则请滇戏名角前来水上戏台唱戏助兴。

每当此时,院内红烛高照、香烟缭绕,鞭炮齐鸣,瑞气氤氲、丝竹管弦,通宵达旦,一连数日,热闹非凡!整组建筑的正前为三大开间的花厅,左右两侧为小姐“绣楼”。

花厅前是花园,左右对峙透空花墙,将其自然分隔为东园和西园。

花园占地面积甚大,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园林。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云南写生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2年7月17日-7月30日二、实习地点,云南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三、实习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建筑的观察力和感受力,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4、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四、实习过程,今年7月份的时候,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踏上了期盼已久的云南之旅。

这次云南写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不仅仅被刻画在纸上,也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经过这十多天对云南的接触和了解,我早已被这里的景色、建筑、乡土文化深深的感染了,十几天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依恋之情。

第一站我们安排在位于昆明的云南少数民族村。

从大巴下上来,步入村中,顿时觉得周身清爽。

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未来几天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村中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之后我们又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

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云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们重庆实不多见.在昆明呆了两天之后,我们来到的美丽的大理。

按照计划同学们开始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其实,在大理,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第一次沿街作画时,我有点难为情,因为水平实在拙劣的可以,手法更是生涩,真不敢面对过往行人偶尔飘来的眼光.但后来发现,多数人是无暇在乎你的画作的,即便他们觉得你画的不好,也只会鼓励地对你笑笑或简单指点一下.我也明白过来,正是水平不行才需要多加实习勤加练习嘛,管别人怎么看啊.一下午的时间没有什么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师也细心地指出我们画作的缺点并鼓励我们多画.大理古城,白色的墙,灰色的瓦,翘起的屋角,屋檐上雕着各种图案。

很有一种浓厚的古典气息。

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特色—景观独特性。

向导带我们参观了白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措施。

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实地考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领略异地风土文化,见证中国古老建筑之魅力,增长见识,感受建筑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实习内容在5月24的凌晨我们建筑三个班返回到了学校,结束了云南的写生之行。

这次云南考察我们到了昆明、楚雄、大理、丽江这四个地方,具体参观写生的地方有楚雄彝人古镇、楚雄博物馆、大理洋人街、大理学院、大理蝴蝶泉、大理崇圣寺、玉龙雪山、素和古镇、大研古镇这些地方。

我们的流程是昆明——彝人古镇——洋人街——大理学院——玉龙雪山——素河古镇——大研古镇——蝴蝶泉——崇圣寺——楚雄博物馆——昆明。

神奇富饶而美丽的云南,处于中国西南边疆东西横跨864.39公里,南北纵横990公里。

土地面积达39.4平方公里,总人口余4500万人。

东以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委邻,南北面以金沙为界,与四川隔江相望。

云南和缅甸接壤,南面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球最长的省份之一。

5月16日,我们坐上了去云南的火车,车上大家都很高兴,精神都很不错,大家一起打牌聊天,到了后来都困了就倒在一起睡着了,早晨天光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云南的梯田,一层层延绵不绝,真的很漂亮,不得不赞叹云南的美丽,就在大家的赞叹中我们到了昆明火车站。

一出昆明火车站我们就迎来了云南的一场大雨,这时好多小贩就拿着一篮子的伞来买给我们,很热情也很友善,抬头看看火车站四周的店铺,每个柜台上基本都有摆着雨伞,不得不说,云南果然是四季如春的地方啊,连雨都是说来就来。

出了火车站我们直奔汽车站,先到云南大剧院下面的饭店吃了我们在云南的第一顿饭,最神奇的事情就是我们吃饭的时候大厅里竟然有买画的,看起来真的很不错,不过这个神奇的事情在我们后来在别的地方吃饭的时候也发生了,虽然他们买的画有些事一样。

吃完饭我们往我们云南之行的第一站——楚雄彝人古镇出发,路上看到了各种山、各种很低的白云和各种很蓝的天空。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风景如画的地方——这是我到了彝人古镇之后的第一感觉。

由于我们能呆的时间不长,就没有进行现场的写生,大家手持相机开始探索彝人古镇。

来之前我们有了解到彝人古镇在建筑风格上延续了原德江城的风貌,超大的仿古建筑群再现南宋时期的盛世繁华;古镇建筑样式汇集了云、贵、川等地的彝族高档民居样式,同时,又吸取园林景观精华,荟萃经典样式,使之成为以彝族为主调的古典民居博物馆。

古镇里有一座塔,很精致,塔里的彩画是一些彝族的传统节日或是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

镇里围绕着做塔还建立一些亭台楼阁,有假山有水还有桥,就是一个园林的布局。

离开这个美丽的古镇,我们回到了楚雄,休息了一晚之后我们向大理出发,这里的人们崇拜太阳,所以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房屋的墙上都画着太阳的图案,据说是为了避邪求平安的。

到了大理我们去了洋人街,也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在那里写生,大家拿上相机就取景去了。

大理主要是白族人的聚居地,白族人的审美偏向精致秀丽,这里每家小楼小院都可谓白族的精品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越过照壁、穿过每一廊坊都觉得别有洞天;白墙青瓦矮围栏,院门有檐有顶,而且是双横梁、四角飞檐的,梁上还饰以景致的水墨画;房屋的窗棂门栏都用雕花木格子。

看完大理洋人街蕴藏古典文化底蕴的房屋之后,我们接着去了“背靠苍山,面朝洱海”的充满现代气息的大理学院。

站在大理学院的球场上抬头可以看见茫茫穹苍,远眺可以看见蔚蓝洱海,真的很美。

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可以看到洱海,呼吸着苍山的新鲜空气,想出门放空自己或者无聊想逛逛街都可以直接去大理古城,想想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由于大理学院是在苍山山腰上,地势不平坦,都是倾斜的,它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就像好多个矩形积木叠在一起,看起来很平衡也很有美感,很好的与苍山融为一体。

大理学院真是是一个很幸福也很美丽的学校。

暂别大理,我们到了丽江,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玉龙雪山,虽然只是到山腰,我还是很想赞叹那里的风景,真的很漂亮,虽然温度低风又大紫外线又很强烈,但是那种离天很近的感觉相信去过的人都不会后悔。

在玉龙雪山有一个小村子,那里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堆起来的,村子的路都是小石子路,那淳朴的小村子进到村子里面可以坐缆车登上雪山,不过我们由于资金和时间的关系都没有去,想想还是有些遗憾的。

不过我们后来到了山腰的马场,好宽阔的一片草原,身后就是玉龙雪山,放眼一片草原无限。

出了大草原,我们赶到了素河古镇,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写生的地方,我们在素河古镇里面的四方街呆了一个下午。

素河古镇是纳西人住的地方,建筑沿袭了纳西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带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房屋建筑多为红色、蓝色、绿色,房屋四周有流水环绕,带有古老气息的暗红色木门,四方格子的石板路,黑亮的青石,勾勒了素河古镇的古朴自然。

我们就在这个充满古朴气息的小镇里写生,我写生的主要对象是“丹凤含书”的牌坊。

从素河古镇离开之后我们到了丽江大研古镇附近的一家酒店下榻,从房间的窗户我可以看见玉龙雪山,它的山顶依旧层云环绕。

我们的计划是在丽江呆三天,严格来说实际呆的时间只有两天,我们从素河古镇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走的时候早上7点就走的,所以我们再丽江呆的时间只有两天,这两天是过的最平淡又悠闲的。

到了大研古镇一第一感觉是似曾相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以为大研古镇和素河古镇的建筑很像的原因,这两个古镇都带有古朴自然的气息,不过大研古镇明显比素河古镇多了一份繁华。

这里的建筑和素河古镇的一样,民居主要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庭后院、一进两院等。

整个古镇被水体围绕,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大研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相互相应。

我们在大研古镇写生的时间只有一天,在我们完成了写生任务之后我们终于有时间独自感受这丽江古镇的美,听说丽江的酒吧最有名的,然后我们晚上就出去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了就很喜欢。

丽江的酒吧没有想象中的那种乌烟瘴气,人们倚着栏杆,听着酒吧里的驻唱歌手唱歌,显得那么的悠闲自得。

我们没有进去,只在外面看了看酒吧的建筑外观,果然跟白天看起来很不一样,晚上各种彩灯各种亮,彩灯竟然可以改变一栋建筑的气场。

两天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我们只好离开丽江这个古朴的地方,再次回到了大理,这次我们去了蝴蝶泉和崇圣寺三塔,在大理我们也没有写生计划。

以前有一首歌叫《蝴蝶泉边》的,我挺喜欢听,那时就想过来看看蝴蝶泉了,没想到这个愿望不知不觉就实现了。

蝴蝶泉的水真的很清很透,我们站在岸边都可以看到水底人们投的钱,可惜泉水边没有蝴蝶,要看蝴蝶只能去蝴蝶大世界看。

在蝴蝶泉我们只停留了一个小时,时间很短,因为我们当天参观的重点是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个塔组成。

大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

大塔叫千寻塔,千寻塔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

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了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的全景。

南北两座小塔各有10级,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为空心。

外观轮廓线象锥形,属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

崇圣寺出了三塔之外,还有很多有名的建筑,其中著名的大雄宝殿也在其中。

这些建筑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次进行规划建设,借鉴了国内外著名寺庙布局的特点,汇集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特色精华。

寺内建筑主体以钢混结构为主,斗拱门窗及细部装修采用优质的红椿木精雕细凿,中轴线建筑采用最高规格的金龙金凤和玺彩,两次轴线采用庄重典雅的旋子彩,廊阁内院采用活泼诙谐的苏式彩。

整个建筑、彩绘、雕塑风格与寺内清新秀丽的绿化美化,熣灿耀眼的灯光艺术相融合,营造出崇圣寺浓厚、庄严的佛教氛围。

我们在崇圣寺呆了3个小时,我从正门沿着中轴线,踩过“龙脉”,一直走到崇尚寺的最高楼——望海楼。

当我站在望海楼向下俯视崇尚寺的时候,有一种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由于爬上望海楼花了很多时间和体力,我感觉到满满的自豪,我竟然能够爬上这么高的楼。

最后离开崇圣寺我们回到了楚雄,休息了一晚之后我们参观了楚雄博物馆,楚雄博物馆的设计建筑充分利用了山坡地形的高差,依山就势布局,将彝族民居土掌房、垛木房与现代大屋顶等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既突出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宏伟气势。

楚雄博物馆的外部建筑宏伟壮观,内部廊柱细节壁画也同样精彩,他们直接采用橘红色、黄色、蓝色、褐色等突出带表性的色彩,表现了他们的热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参观完楚雄博物馆之后,我们直接回到了昆明,第二天早上我们挥别了云南,在火车上我不住的回想在云南的点点滴滴,我所看到的建筑之外,我还记得玉龙雪山那蓝蓝的天,我还记得彝人古镇上那香香的炸洋芋,我还记得洋人街那满口酥的鲜花饼和充满羊膻味的烤乳扇,我还记得大研古镇那些绚烂的酒吧,我还记得很多很多……三、总结及心得体会这是我第一次做这么远的火车,也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真实的古老的亭台楼阁,那些雕花的门窗,随岁月渐渐退去的朱红,让我看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古代人民的辛勤,所有的建筑,布局是那么和谐,与自然的和谐,也有与人们的和谐,让我为我们伟大的民族骄傲。

此次云南写生之行我看到他乡的不同文化,开拓了我的视野,通过现场写生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对于在现场的写生,要在画之前就构好图布好局,并不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懂得取舍,选择最好的角度。

一幅画,有了透视才会有真实感,要把握透视的特点,知道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此行给我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是,自然的,和谐的就是最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