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笔记上传)

合集下载

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

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

• 5.取下纸带前先断开电源. • 6.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 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小,或者加速度 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误 差增大. • 7.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 的计数点,弄清楚时间间隔.
ppt
10
二.数据处理:
1.列表法
--
0.201
0.280
0.355
ppt
7
• 3.连接好电路,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 器的位置,先 接通电源 ,然后释放小车. • 4.打完一次纸带后立即 断开电源 ,换上 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 5.从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 纸带,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在后 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计数点.为 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每打5个点即 相隔0.1 s选择一个计数点.
• 【解析】 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用于测量和 计算的相邻点间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 量这些点间的间隔时,在一次测量绝对误 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 此A选项正确.在此实验中,如果小车运 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子很密,长度 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准确度会降 低.因此使小车的加速度略大一些较好, 如果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那么以能在 纸带上50 cm长度内清楚地取出7~8个计数 点为宜.C项保证了选点的正常.D项是物 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前提. 20 • 【答案】 ACD ppt
• 如何依据纸带信息,判断小车的运动是否是匀变 速直线运动?
• 如图2—1—1表示实验打出的纸带,O、A、B、C、 D、E、F……为每隔时间t选定的一系列计数 点.我们可以认为OA、AB、……EF段的平均速 度就等于这些段所对应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 度,即
ppt 15
v 1=v1, v 2=v2,„„ v 6=v6. x1 x2 x6 因为 v 1= t , v 2= t ,„„ v 6= t , x2 x1 v2-v1 v 2- v 1 t - t x2-x1 所以a1= t = = t = t2 , t x3-x2 x6-x5 同理a2= t2 ,„„a5= t2 . 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a1=a2=„=a5,即有 x2-x1=x3-x2=„=x6-x5=Δx=at2 因此,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只要看小车在 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否都相等即可.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答案 (1)步骤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 (2)步骤D中取下纸 带前应先断开电源 (3)补充步骤G: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实验 步骤顺序 BECFADG
【跟踪1】 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中,给你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电池组、纸带、复写 纸、停表、天平(带砝码)、小车、钩码、细绳、一端带有 定滑轮的长木板.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还需要增添的器材有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电池组 停表 天平(带砝码) 导线 低压交流电 源 刻度尺
2.瞬时速度的计算
(1)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时间间隔很短时,可用某段时间
的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xn+2Txn+1.
vn=
(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
位置编号 时间t/s
01 2 3 4 5 0 0.1 0.2 0.3 0.4 0.5
x/m (dn-dn-1)/m
v/(m·s-1)
的位置.
实验 原理
2.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一般用一小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代替. 3.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象,图线的倾斜程度表
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说明物体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实验步骤
1.把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 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跟踪2】 运动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 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 6点的距离为18 cm,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 A.0.03 m/s B.1.5 m/s C.1.8 m/s D.180 m/s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1页)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1页)
靠近
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仪器A的位置。
题图中仪器A叫作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220 V交变电源;实验过程中,放开小车
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新知讲授
(2)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部分基本步骤;
A.放开小车,让小车带着纸带运动
B.安装纸带
C.把计时器固定好
D.启动电源,进行打点
CBDA
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步骤前的选项字母)。
这些运动中都有速度的变化.
物体的速度变化存在规律吗?
怎样探索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呢?
新知讲授
一、实验思路
1.实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实验方案:
让小车在木板上在
重物的牵引下运动
槽码牵引小车在
长木板上运动
新知讲授
需要测量小车运动不同时刻的速度
测量位移和时间
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迹
起来,于是得到v-t图像。请你按以上办法(用一张薄纸压在图上,复制
得到纸带)绘制这个图像。
答案
见解析
新知讲授
如图所示
新知讲授
(2)这样做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见解析
有道理。因为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Δx,这些纸
Δx
带构成上述所示的直方图。小车运动速度大小近似认为v=

0.1 s
2.先启动计时器,后放开小车,打点完成后立即关闭电源,观察纸带
的点迹是否清晰。
新知讲授
3.增减所挂的槽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更换纸带,再做两次实验。
4.实验获得的纸带
四、数据分析
新知讲授
新知讲授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①取任意两组数据,求出Δv和Δt,然后代入Δv /Δt求解。
➢ ②在v—t图象上取一段时间Δt(尽量取大一 些),找出两个时刻对应的坐标值求出Δv,代 入Δv/Δt求解。
➢ 第二种方法更好。(画图时让不在直线上的点 尽可能等量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就是为了使偏 大或偏小的误差尽可能地抵消,所以图象也是 减小误差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应该用图象上 的点,而不是用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问题与练习 P33 :3
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
似认为速度
. v∝Δ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
速度
【注意事项】
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 位置
滑轮不能过高,细线一定要与长木板平行 应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
钩码数量不能过多,长木板两端高低相差不能太 大
1.2
0.8
0.4
2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明确物理量和单位、标度 ③描点作图
0 0.1 0.2 0.3 0.4 0.5 t /s 实验结论: 小车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
相同时间里,速度增量相同; 速度与时间是线性关系。
2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明确物理量和单位、标度 ③描点作图
0 0.1 0.2 0.3 0.4 0.5 t /s 表2受拉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位置 0
1
2
3
4
5
t/s
0
0.1 0.2 0.3 0.4 0.5
v/m·s- 0.4 0.6 0.8 1.0 1.2 1.4
1
0
1
∆x v/m·s-1
1.6
2.1 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完整版)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完整版)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厦门大同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座号指导教师得分实验名称:匀变速运动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1。

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的数据处理和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能用v-t图象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

实验原理利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多个点的瞬时速度,分析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计算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应在计数点附近取一个很短的时间t∆,用t∆内的平均速度作为打该计数点小车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三.实验仪器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25 g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四.实验步骤1.将打点计时器用配套的螺旋夹固定在长木板的一边, 连接好电路。

(如无螺旋夹时可在长木板上敲几个长钉紧靠打点计时器的前后借以固定;有的用大弹簧夹子把打点计时器紧夹在长木板边缘也可,但要注意不能影响打点计时器工作。

)2.将挂有重物的细绳跨过滑轮与小车相连接。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小车能在木板上平稳滑行,操作时必须注意使细绳的拉力通过小车的重心,以免小车前进时小车转动或摇晃,可在系好细绳后试拉一下小车,观察车身是否作直线运动。

)3.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厢连接。

(操作时要将纸带紧紧地夹在小车上,以免小车运动时纸带松开,可用弹簧夹子夹住,但不要使纸带破损,以免小车启动时把纸带拉断。

)4.使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同时开始工作,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操作时应试打几次,不要使点迹过分密集或过分疏散,若觉得太密集时可增加绕过滑轮线绳下所系的重物,反之则减小。

)5.打出纸带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多打出几条纸带(3—5条)。

高一物理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笔记

高一物理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笔记

高一物理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笔记实验名称: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
1. 探究小车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规律;
2. 了解加速度、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器材:
1. 小车一辆;
2. 轨道、斜坡、挡板等实验装置;
3. 打点计时器;
4. 纸带、复写纸片;
5. 测量工具(直尺、游标卡尺等)。

实验步骤:
1. 安装实验装置:将轨道、斜坡、挡板等组装好,确保小车能够顺利滑下斜坡。

2. 设置打点计时器:将打点计时器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调整好纸带与复写纸片的位置,确保打点清晰。

3. 放置小车:将小车放在斜坡的起始位置,确保小车能够顺利滑下。

4. 启动实验:打开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让小车沿着斜坡滑下,打点计时器会在小车滑行的同时记录下时间。

5. 重复实验:改变小车的初速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至少进行3次实验。

6. 数据处理:将打出的纸带展开,用直尺测量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记入表格中。

同时记下每次实验的时间,以便计算速度和加速度。

7. 数据整理:将测量的距离和时间数据整理成表格,利用数学工具计算每次实验的速度和加速度。

8. 分析数据:分析计算出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应检查器材是否完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小车滑出轨道或打点计时器意外启动;
3. 测量数据时应注意精度和准确度,尽量减小误差;
4.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时应注意数学工具的使用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报告1. 实验背景1.1 介绍实验目的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小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看小车跑得快慢嘛!就像咱们平时开车,有时候走得飞快,有时候又慢得像乌龟。

这次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搞明白,为什么小车在不同时间下,速度会有所不同。

1.2 实验的意义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哦,了解速度变化的规律,对于我们学习物理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可都是大有裨益的!想象一下,如果你能预测小车的速度变化,那就能提前做出反应,避免碰撞,简直就是安全驾驶的小高手!2. 实验材料与步骤2.1 实验材料首先,咱们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多,一个小车、一个斜坡(最好是平滑的),还有一个计时器。

你还可以找个卷尺,测量一下小车的行驶距离,当然也少不了你那颗好奇的心!2.2 实验步骤好啦,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进行实验吧!首先,把斜坡设置好,确保小车能顺利下滑。

然后,把小车放在斜坡的顶端,准备好计时器。

当小车开始下滑时,立刻开始计时,看看它跑了多远。

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每秒钟),就记录一下它的位置和速度。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啦。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数据记录经过一番折腾,咱们终于得到了实验数据。

比如说,小车在0秒时的速度是0,1秒时的速度是5米每秒,2秒时的速度是10米每秒……哇!这速度变化得可真快,简直像坐上了火箭!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小车速度是逐渐增加的。

3.2 规律总结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小车的速度是随着时间逐渐增加的,这就是“加速度”的感觉啦!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事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顺利,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对物理的认识更深,也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了一些思考:有些事情,虽然一开始进展缓慢,但只要坚持,总会迎来蓬勃发展的那一天。

4. 实验的启示与反思4.1 启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仅是玩了个小车,更多的是理解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知道了物理原理背后的乐趣。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巩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的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

(重点)2、会从实验探究中获得数据,并能够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

(重、难点)3、知道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重点)知识点1:实验过程【实验目的】:1.巩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学会用平均速度计算瞬时速度。

3.会利用v-t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并以此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4.会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实验原理】1.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信息,通过公式可计算各时刻的瞬时速度。

2.利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像,根据图像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

3.利用v-t图像判断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并使定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2.把一条细线栓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在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放开小车,让小车拉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3.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4.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

5.选择相隔0.1s的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6.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中。

7.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

[引申拓展]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尽量使纸带、小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

4.牵引小车的重物(或钩码)的质量要适宜,如果质量过大,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太少;如果质量过小,点过于密集,不便于测量距离。

例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叼着适当重的钩码;D.取下纸带;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
5.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
6.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
后,再释放小车。
7. 在小车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其停止运动,防 止小车从木板上掉下来。 8.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需要估读。 9.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10.画图线线时,不在该曲线上的点要尽量靠近 该曲线,要使它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离图线太 远的点可以舍弃。
均速度来代替),选择包括该点在内的一段位移(该 点最好处在中间时刻位置)Δ x,找出对应的时间Δ t, 用Δ x/Δ t作为该点的瞬时速度;对于选取的两个端点 的速度暂时不计算(误差较大);测量各个计数点之
间的距离应考虑估读位、单位。
描点连线作图
1.2
v/(m·s-1)
问题思考:
1.0
0.8
1.图象的特点?
第二章
2.1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研究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仪器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 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
二、注意事项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 中央位置。
2.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能一端高一端低。
3.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4.钩码数量要适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
2.小车的运动规律? △v 3.如何求加速度? 4.如果这些点不在
0.6
0.4
△t
一条直线上,怎么 办?
0.2
0 0.1 0.2 0.3 0.4 0.5
t/s
题后小结:求小车加速度的方法 方法1.(用加速度的定义式来求)
取任意两组数据求出Δ v和Δ t,然后代入Δ v/Δ t求解。
方法2.(求斜率) 在v—t图象上取一段时间Δ t(尽量取大一些),找出两
五、数据处理
问题1.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 较小,可取多个间隔(一般取5个间隔)为一个计数间 隔时间(间隔不再是0.02s)(但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 定);原则上取六、七个计数点为宜;给选取的点加标 记。
问题2.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速度?
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准确的平
个时刻对应的纵坐标值求出Δ v,代入Δ v/Δ t求解。
哪一种方法更好? (画图时让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均匀地地抵消,所以图象也
是减小误差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应该用图象上的点,而 不是用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