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课程设计

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工艺装备设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参附表1)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

(4) 夹具装配图1张

(5) 夹具体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

①目录

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

③零件工艺性分析

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⑦体会与展望

⑧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0条以上)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纵向打印.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3天

(5) 准备及答辩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

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

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

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

设计内容:设计“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手柄座零件图、手柄座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手柄座;课程设计;工艺规程;工艺装备;

Abstract

Design: Design " handle on" part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cess equipment, spare parts and to map out plans ram, ram rough map, fixture assembly, the fixture parts map. Complete machining process integrated card, a card processing machine. The prepar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specification.

Design significance: the design of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Completed internship in the production, completion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and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conducted. The adop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will lear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bining production, tempered his analysi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I am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the manufacture of mechanical parts of the problem, design a machine for this fixture A typical technology equipment, improved structural design capability for future graduates to design their own future and will be engaged in the work of an adaptation training, thus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Key words: ram; curriculum design, technology point of order,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目录

绪论 (1)

1 设计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

1.1 零件工艺性分析 (2)

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1.3 拟定手柄座工艺路线 (5)

1.4 工序尺寸(工序9) (8)

1.5 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工序9) (8)

2. 相关工序夹具的设计 (9)

2.1 定位方案 (9)

2.2 定位误差分析 (9)

2.3 夹紧机构 (10)

2.4 对刀装置 (11)

2.5 夹具与机床联接元件 (11)

2.6 夹具体 (11)

2.7 方案综合评价和总结 (12)

3 设计体会 (12)

参考文献 (14)

绪论

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相关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设计和练习,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我们的理论提高有了一定启发,让我们知道了学习的重点和怎么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出可行的夹具。也让我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设计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设计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1 零件工艺性分析 1.1.1 手柄座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手柄座。它位于车床操作机构中,可同时操纵离合器和制动器,即同时控制主轴的开、停、换向和制动。操作过程如下:当手把控制手柄座向上扳动时,车床内部的拉杆往外移,则齿扇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齿条轴往右移动,通过拨叉使滑套向右移,压下羊角形摆块的右角,从而使推拉杆向左移动,于是左离合器接合,主轴正转;同理,当手把控制手柄座向下扳动时,推拉杆右移,右离合器接合,主轴反转。当手把在中间位置时,推拉杆处于中间位置,左、右离合器均不接合,主轴的传动断开,此时齿条轴上的凸起部分正压在制动器杠杆的下端,制动带被拉紧,使主铀制动。

1.1.2 手柄座的技术要求

根据手柄座的零件图纸将该手柄座的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表1-1 手柄座零件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面 尺寸及偏差(mm ) 公差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Ra(um)

形位公差

Φ25孔 250

033

.0+ IT8 3.2

Φ5.5孔 5.5 IT13 12.5 槽左表面

IT13 12.5

槽上表面 14

024.0+

IT8 12.5

槽下表面 140

24.0+

IT8 12.5

Φ45圆柱

45 IT13

6.3

Φ10孔 100015.0+

IT7 3.2

Φ14孔 140

018.0+

IT7 3.2

槽内表面 14

24.0+

IT8 12.5

键槽 6

03.0+

IT5 1 2.5

Φ5锥销通

孔 5 IT13 3.2 R13外圆 13 IT8 0.8 M10螺纹孔

10

IT7

12.5

1.1.3 审查手柄座的工艺性

手柄座的加工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1)以工件的上下表面为中心加工孔和槽。钻Φ10H7的孔,钻Φ14H7的孔,钻Φ5.5 mm 的孔,铣14mm*43mm 的槽,钻Φ5mm ,钻M10H7并配加钳工加工。。其中主要加工孔Φ10H7。

(2)以Φ25 mm 的孔为中心加工表面和孔。铣上下表面,钻Φ10H7,钻Φ14H7的孔,钻Φ5.5 mm 的孔,钻Φ5mm ,钻M10H7并配加钳工加工。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主要能够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保证它们的精度。

1.1.4 确定手柄座的生产类型

由课程设计题目要求,该手柄座的生产类型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

2.1 选择毛坯

由零件要求可知,零件的材料为ZG230-450,考虑到本零件在具体工作的受力情况,手柄座在使用过程中不经常的变动,它的只起支撑的

作用,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只是在纵向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在加工

过程中的精度保证很重要,它对工件的定位有一定的保证作用,

我们选择砂型机器造型及壳型铸造,足以满足要求,又因为零件是中批或大批量生产,所以选择砂型铸造是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最佳方法。

1.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2.3-5,确定此铸造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

械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表2-1 手柄座铸造毛坯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表

项目/mm 机械加工余量/mm 尺寸公差

/mm

备注

φ25孔双侧加工1.0 1.2 表2.5-5 表2.3-6

上下面高度

43 单侧加工0.7 1.4

表2.5-5

表2.3-6

R13外圆单侧加工0.2 1.1 表2.5-5 表2.3-6

φ45轴 1.6 表2.5-5 表2.3-6

1.2.3 毛坯设计

1.2.3.1 确定圆角半径

铸造圆角为3—5mm.。

1.2.3.2 确定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为:5°。

1.2.3.3 确定分模位置

选择在左视图中中心平面为分模面,分模线为直线,属平直分模线。。

1.2.4 绘制闸板铸造毛坯简图

由表2-1所得结果,绘制毛坯简图如下所示:

φ

22.444.05

φ45.7

13.20

1.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

平。

2.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3.拔模斜度°

4.未注圆角3-R5

技术要求

图3-1 闸板铸造毛坯简图

1.3 拟定手柄座工艺路线

1.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过程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否,可以是加工质量的到保证,生产效率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漏洞百出,更有甚者,零件的大批量的报废,使用无法进行,难以在工期内完成加工任务。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1.3.1.1 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主要考虑的是基准的中和问题。当设计与工序的基准不重合时,因该进行尺寸换算。

1.3.1.2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

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对于一般的箱体零件而言,以外表面作为粗基准是合理的。但对于零件来说Φ25 mm作为粗基准,则可造成钻孔的垂直度和轴的平行度不能保证。对箱体零件应以相关的表面作为粗基准,现选取零件的上下表面互为基准,再利用四爪卡盘卡住车Φ25 mm。利用内孔Φ25 mm及键槽定位进行钻Φ10mm,在Φ25 mm中以长心轴、键槽及零件的下表面进行自由定位,达到完全定位。

1.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表3-1 闸板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

加工表面尺寸精度等

表面粗糙度

Ra/um

加工方案备注

底面IT13 6.3 粗铣表1-8

Φ25孔IT8 3.2 精车-半精车表1-8

键槽各面IT11 12.5 粗铣表1-8

槽上下表面IT8 12.5 粗铣表1-8

Φ10孔IT7 3.2 钻-铰表1-8

Φ5.5孔IT13 12.5 钻表1-8

Φ14孔IT7 3.2 钻-铰表1-7

Φ5孔IT13 3.2 钻-铰表1-8

M10螺纹孔IT7 12.5 攻螺纹表1-8

R13外圆IT8 0.8 粗磨表1-8

1.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

1.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选用工序集中原则,生产类型为大批或者中批生产,可以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以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与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1.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1.3.5.1 机械加工工序

1.3.5.1.1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

1.3.5.1.2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

1.3.5.1.3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1.3.5.1.4 遵循“先面后孔”

1.3.6 确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列出了闸板的工艺路线。

表3-2 闸板工艺路线及设备、工装的选用

工序号工序名称机床装备刀具量具

1 粗铣下表面卧式铣床

X63

端铣刀游标卡尺

2 粗、精车

Φ25H8 mm

立式车床

C620

内圆车刀游标卡尺

3 插键槽6H9卧式铣床

X63

键槽铣刀游标卡尺

4 铣槽14*43

mm

立式钻床

Z525

槽铣刀游标卡尺

5 钻、拉孔

Φ10H7

立式钻床

Z525

麻花钻、拉

游标卡尺

6 钻孔Φ5.5

mm

立式钻床

Z525

麻花钻游标卡尺

7 钻、扩

Φ14H7

立式钻床

Z525

麻花钻、扩

游标卡尺

8 钻、钳Φ5

mm、M10--7H

立式钻床

Z525

麻花钻游标卡尺

9 粗磨R13外圆

万能外圆磨床 砂轮 游标卡尺 10 去毛刺

11 清洗 清洗机 12

终检

1.4 工序尺寸(工序9)

由零件图及查表可得,此工序的工序尺寸为13mm ,加工精度等级为IT8。

1.5 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工序9) 1.5.1切削用量的计算

由于定位基准是孔的轴线,固为保证最小尺寸

1l =50mm+13mm=63mm,z=0.2mm 为磨削余量,则加工前的尺寸

2l =63mm+0.2mm=63.2m m 。 1.5.1.1 背吃刀量的确定

由于是一次加工完成,固背吃刀量即为磨削的加工余量即

p

a =z=0.2mm 。

1.5.1.2 进给量的确定

由《课程设计指导书》表5-35查得,取f=0.033mm/r 。 1.5.1.3 磨削速度的计算 由表5-35,取v=16.67m/min 。

1.5.2 时间定额的计算

1.5.

2.1.作业时间的计算

采用砂轮断面粗麽的方法工件的

则,磨削R13端面的作业基本时间可由该公式来计算

Tj=2

)*/*2(1**)(*14.3d r v w y d a r -+-

=3.14*(13-0.2+8)*0.98/[1000*2

)16*13/67.16*2(1-/60] =38.15s

a----磨削的加工余量,在这里一次走刀 v----工件的运动速度 y----磨床的机械效率

w----砂轮的转速

d-----砂轮的直径

r-----工件的半径

1.5.

2.2.辅助时间Tf的计算:

辅助时间一般为作业时间的0.15~0.2左右,在这里取值0.2.

所以,Tf=0.2*38.15=7.63s

1.5.

2.

3.布置工作时间的计算

布置工作时间一般可以由经验得知为工作时间的0.02~0.07倍,在这里取0.5

Tb=0.5*38.15=19.1s

1.5.

2.4.准备于终结时间

(1).准备时间,因为在工件的生产方式是大批量生产方式,所以,准备时间分配大每个工件上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计

(2).终结时间T为各部分时间的总和

即:T=Tj+Tf+Tb+Tz=38.15+7.63+19.1+0=64.88

2.相关工序夹具的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根据老师给定的题目,设计工序9。

2.1 定位方案

工件以下端面面及R13轴线为定位基准,采用支撑板、定位销组成定位方案,其中定位销限制工件的两个转动和两个平动4个自由度,支撑板限制工件的一个平动和一个转动两个自由度。这些定位装置可以保证对零件六个自由度的限制,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若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时,称为完全定位。

2.2 定位误差分析

零件的工序尺寸用定位销定位,选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都在圆

。基准移形截面的圆心上。由于基准重合,不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b

位误差

2s i n

δ

d

j =

?=0.02mm

2.3 夹紧机构

根据生产要求,选用气动压板夹紧机构进行夹紧,利用压板直接夹紧工件。使用气动夹紧装置,适应工件的大批量生产要求,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确定夹紧力的基本原则,夹紧力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它们的确定是夹紧机构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依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加工要求并结合工件加工中的受力状况及定位元件的结构和布置方式等中和考虑。

1,夹紧力方向的选择

夹紧力的方向与工件定位基准所处的位置,以及工件所受外力的作用方向等有关。选择时注意,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以保证工件夹紧的稳定性,最好与切削力和工件重力的方向一致,这样所需夹紧力最小,应尽量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一致,以减少变形。

2,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对夹紧的稳定性和工件变形有很大的影响。选择时注意:应落在支撑元件上或几个支撑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内,应落在工件刚度好的部位上,应尽量靠近加工面。

3,夹紧力的计算

(1)选择气动夹紧装置的气缸

选择气缸类型为QGB 无缓冲的普通气缸(查《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手册》表3-196),缸径为40mm,工作压力为0.4Mpa,周围介质温度为-10 ~+80摄氏度,输出力(在压力为0.4Mpa 时)。推力为50daN ,拉力为42daN 。行程范围为40~300mm 。

(2)数值计算 夹紧力:2

221

()44O

O O D D D W P P D ππη

==

O D : 工作缸活塞直径

P :工作缸气压力

D : 动力源气缸活塞直径

1D : 动力源气缸活塞杆外径(活塞杆直径为0.25D ~0.2D ) O P :动力源气缸压力为0.4Mpa

η: 当D 小于100mm 时,取η=0.65 ~0.80,这里D=40mm ,取η=0.80 O D = 30mm ,1D =0.25D =10mm 。

经计算: 夹紧力:2

2

21

()44O O O D D D W P P D ππη

== 代入数值得到:22230.030.04

()0.40.80 3.610440.01O D W P ππ-==?≈?2

Mpa m ?

2.4 对刀装置

采用直角对刀块及平塞尺对刀。

2.5 夹具与机床联接元件

采用四个标准定为键,每两个定位键用螺钉固定在夹具体底面同一条直线位置上,用于确定铣床夹具相对于机床进给方向的正确位置。要保证定位键的宽度与机床工作台T 型槽相匹配的要求。定位键可以承受一定的铣削扭矩,减轻夹紧螺栓、夹具体与机床的负荷,加强夹具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夹具体上设置四个坐耳,夹具在机床工作台上定位后,用T 形螺栓和螺母及垫片把夹具与机床固定夹紧。

2.6 夹具体

夹具体一般是夹具上最大和最复杂的基础元件,在夹具体上,要安放组成该夹具所需要的各种元件,机构,装置,并且还要考虑便于装卸工件以及在机床上的固定。因此夹具体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它主要取决与工件的外廓尺寸和各类元件与装置的布置情况以及加工性质等。所以在专用夹具中,夹具体的形状和尺寸很多是非标准的。

夹具体设计时应满足一下基本要求: 1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减轻重量,便于操作 3 安放稳定,可靠

4 尺寸稳定,有一定的精度

5 结构稳定,工艺性好

6 排屑方便

7 使用安全

2.7 方案综合评价和总结

该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气动夹紧装置,使工件的夹紧与卸下过程更为方便快捷。夹具上装有直角对刀块,可使夹具在一批零件的加工之前很好地对刀;同时,夹具体底面上的一对定位键可使整个夹具在机床工作台上有一正确的安装位置,以利于铣削加工。

工作过程为气动夹紧装置为夹紧机构提供动力源,夹紧机构控制夹紧元件,夹紧元件直接与工件接触并对工件进行夹紧。对工件的夹紧可通过控制气动夹紧装置来完成,实现了工件的夹紧与卸下的自动化,这样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3 设计体会

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之后,我们经过了为期3个星期的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加工工件设计夹具,我设计的零件是手柄座,相对于其他组同学设计的夹具要容易,但我并没有因为它的容易而放弃学习更多的机会,我在设计完自己的夹具同时,和其他的同学一起探讨更好的设计方法。并了解了其他相关工件的设计,在分析的过程中,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工艺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一、仅仅了解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更深地了解和学习好知识。

二、工艺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学会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太有限,知识面太窄,以后还有待加强训练和实践。

四、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向别人学习,尤其要多想老师请教,他们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很多优秀的设计方法和与众不同的设计理恋。

五、创新设计是我们未来生存的法宝,所以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有

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自己在这方面能力。

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及专业人士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床夹具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顾崇衡,《机械制造工艺学》,陕西科学出版社,1995。

[3]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崇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

[5]周开勤,《机械零件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组合机床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

[7]李云.《机械制造及设备指导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

[8]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9

[9]李庆寿.《机床夹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10]于骏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薛源顺.《机床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赵家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13]陶崇德.葛鸿翰.《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9

[14]黄健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 杨叔子.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普通车床加工方法_普通车床加工过程详解

普通车床加工方法_普通车床加工过程详解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普通车床是能对轴、盘、环等多种类型工件进行多种工序加工的卧式车床,常用于加工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采用相应的刀具和附件,还可进行钻孔、扩孔、攻丝和滚花等。普通车床是车床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约占车床类总数的65%,因其主轴以水平方式放置故称为卧式车床。 结构功能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杠、丝杠和床身。 主轴箱:又称床头箱,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主轴箱中等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就会降低。 进给箱:又称走刀箱,进给箱中装有进给运动的变速机构,调整其变速机构,可得到所需的进给量或螺距,通过光杠或丝杠将运动传至刀架以进行切削。 丝杠与光杠:用以联接进给箱与溜板箱,并把进给箱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溜板箱,使溜 活顶尖 板箱获得纵向直线运动。丝杠是专门用来车削各种螺纹而设置的,在进工件的其他表面车削时,只用光杠,不用丝杠。 溜板箱:是车床进给运动的操纵箱,内装有将光杠和丝杠的旋转运动变成刀架直线运动的机构,通过光杠传动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横向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通过丝杠带动刀架作纵向直线运动,以便车削螺纹。 刀架:刀架部件由几层刀架组成,它的功能是装夹刀具,使刀具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进给运动。 尾座:安装作定位支撑用的后顶尖、也可以安装钻头、铰刀等孔加工刀具来进行孔加工。 床身:在床身上安装着车床各个主要部件,使他们在工作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 附件 1.三爪卡盘(用于圆柱形工件),四爪卡盘(不规则工件) 2.活顶尖(用于固定加工件) 3.中心架(稳定加工件)

CA车床手柄座课程设计

CA6140车床手柄座M5.5mm油孔夹具课程设计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手柄座的加工表面分四种,主要是孔的加工,圆柱端面的加工,槽的加工,螺纹孔的加工,各组加工面之间有严格的尺寸位置度要求和一定的表面加工精度要求,特别是孔的加工,几乎都要保证Ra1.6mm的表面粗糙度,因而需精加工,现将主要加工面分述如下:孔的加工 该零件共有5个孔要加工:φ45mm是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多组面,孔与其有位置尺寸度要求,因而是后续工序的主要精基准面,需精加工且尽早加工出来;φ10mm孔与R13mm 有平行度要求,也要精加工;φ14mm是不通孔,特别注意该孔的加工深度;φ5mm圆锥孔虽是小孔,但由于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仍需精铰。φ5.5mm油孔是本组成员本次夹具设计的重点工序,它与槽14mm的小端面有7mm的尺寸位置要求,并且其孔的加工精度有R3.2的要求,因此对其也应该要进行精铰。 面的加工 该零件共有3个端面要加工:φ45mm圆柱小端面精度要求较高,同时也是配合φ25mm 孔作为后续工序的精基准面,需精加工;φ45mm圆柱大端面以及φ25mm孔端面粗铣既可。 槽的加工 该零件仅有2个槽需加工:φ25mm孔上键槽两侧面粗糙度为Ra1.6mm,需精加工,底面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但与R13mm孔上表面有30mm的尺寸要求,而加工键槽时很难以φ45mm 上表面为定位基准,因而要特别注意尺寸链的推算,保证加工尺寸要求;深槽要注意加工深度,由于表面粗糙度为Ra6.3mm,半精铣即可。 螺纹孔的加工M10mm螺纹孔的加工,它与R13mm孔和φ25mm孔中心线有30°角度要求,同时中心线与φ45mm圆柱端面有11mm的尺寸位置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的加工应先加工φ45mm圆柱两端面,再以端面为基准加工作为后续工序主要精基准的φ25mm孔,进而以该孔为精基准加工出所有的孔,面,槽,螺纹孔等。

数控车床主要是加工回转体零件.

数控车床主要是加工回转体零件,典型的加工表面不外乎外圆柱、外圆锥、螺纹、圆弧面、切槽等。例如,要加工形状如图所示的零件,采用手工编程方法比较合适。由于不同的数控系统其编程指令代码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设备类型进行编程。以西门子802S数控系统为例,应进行如下操作。 图1 零件图 (1)确定加工路线 按先主后次,先精后粗的加工原则确定加工路线,采用固定循环指令对外轮廓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然后车退刀槽,最后加工螺纹。 (2)装夹方法和对刀点的选择 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自定心夹紧,对刀点选在工件的右端面与回转轴线的交点。 (3)选择刀具 根据加工要求,选用四把刀,1号为粗加工外圆车刀,2号为精加工外圆车刀,3号为切槽刀,4号为车螺纹刀。采用试切法对刀,对刀的同时把端面加工出来。 (4)确定切削用量 车外圆,粗车主轴转速为500r/min,进给速度为0.3mm/r,精车主轴转速为800r/min,进给速度为0.08mm/r,切槽和车螺纹时,主轴转速为300r/min,进给速度为0.1mm/r。 (5)程序编制 确定轴心线与球头中心的交点为编程原点,零件的加工程序如下: 主程序 JXCP1.MPF N05 G90 G95 G00 X80 Z100 (换刀点) N10 T1D1 M03 S500 M08 (外圆粗车刀) -CNAME=“L01” R105=1 R106=0.25 R108=1.5 (设置坯料切削循环参数) R109=7 R110=2 R111=0.3 R112=0.08 N15 LCYC95 (调用坯料切削循环粗加工) N20 G00 X80 Z100 M05 M09 N25 M00 N30 T2D1 M03 S800 M08 (外圆精车刀)

车床手柄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目录 1 序言 (3) 1.1 设计目的 (3) 1.2 设计意义 (3) 1.3 现状分析 (3) 1.4 发展前景 (4) 2 零件的分析 (5) 2.1 零件的作用 (5)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 工艺规程设计 (6) 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3.2 基面的选择 (6) 3.2.1 粗基准的选择 (6) 3.2.2 精基准的选择 (7) 3.3 制定工艺路线 (7) 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 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4 夹具设计 (24) 4.1 问题的提出 (24) 4.2 夹具设计 (24) 4.2.1 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定位元件及其他元件设计选择 (24) 4.2.2 切削力、夹紧力计算,夹紧装置的设计与选择 (25) 4.2.3 定位误差分析 (26) 4.2.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 总结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图 (32)

CA6140车床手柄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加工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等多方面的知识。此次我设计的CA6140车床手柄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设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手柄座、切削用量、夹紧、定位。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成绩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任务一、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由圆柱、槽、螺纹等表面形成 设计基准径向以轴线为基准,轴向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 未注倒角C1 表面粗糙度为, 工件材料为45钢 任务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的方法 粗车---精车 粗车精车 精度等级 IT7,IT8 表面粗糙度 , 2、毛坯尺寸 15mm*145mm 3、工序划分 任务三、机床的选择 零件毛坯尺寸:35mm*145mm

零件最高精度:IT7,IT8 刀具类型:外圆车刀、螺纹刀 机床:CK6141 机床参数 主电机功率:4000(kw) 刀具数量:4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最大加工直径:58(mm) 最大回转直径:224(mm) 精度级:IT6~IT8 卡盘:三爪卡盘 任务四、装夹方案及夹具的选择 通过对刀的方式找基准 径向基准为轴线 轴向基准为工件两端面 夹具为三爪卡盘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任务七、切削用量的选择

零件普通车床加工(一)第一章CA6140型车床的基本操作

零件普通车床加工(一) 班级:18秋数车任课教师: 课题:CA6140型车床的基本操作 课时:48H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快速认识同班同学和任课老师。 2、能通过查阅CA6140型车床使用手册,了解车床主要性能。 3、能描述CA6140型车床的组成、结构、功能,指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4、按照车间安全防护规定穿戴劳保护具,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正确的文明操作意识。 5、能叙述车床操作中常用的工装夹具和辅件。 6、能叙述车床各操作手柄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7、能叙述三爪自定心卡盘的结构和装夹工件的方法 8、能对三爪自定心卡盘的卡爪进行识别和拆装 9、能正确检查机床功能完好情况 10、能按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机床,如启动、停止、变速、变向、移动、快速移动、尾座操作。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师生认识 师生围成一个圈,左右认识,然后,站出来,介绍自己、介绍左右,如果错了,摆一个姿势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后来者必须摆出不一样的姿势锻炼创造力。 一圈过后,1、2、1、2报数,2不动,1顺时针越过2,再次认识,重新认识左右,新认识一个。 执行见解和反思 二、参观车间,认识车床 1、集合队伍,强调按路线参观车间,走安全线,不能越线、不能摸、不能碰、不能动,只能看。 2、有序参观,看清台数和车床型号,了解大概组成。 3、讲解CA6140型车床主要性能,车床分类。示范车床基本运动和常见操作。 CA6140的含义,卧式立式特点,开关、电机启动、变速、转向、操纵杆的使用、刀架转动、大中小滑板的使用、尾座的使用、快移手柄操作。 4、视频播放车床常见加工内容。

轴、套、钻孔、铰孔、内外锥面、圆弧、内外三角螺纹、内外梯形螺纹、偏心、曲轴、滚花、绕弹簧等 执行见解和反思 三、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1、在学生了解车床基本操作和基本运动后,逐条讲解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愚蠢的人用血泪总结经验,聪明的人用经验避免血泪”,任意一条都是血泪的总结。 2、抄写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前要穿工作服,扣紧衣扣、袖口,不得敞开工作服操作,严禁戴手套,不得在开动的机床旁穿、脱换衣服,或围布于身上,防止机器绞伤。不得穿凉鞋、拖鞋。要戴好防护镜,以防铁屑飞溅伤眼; 2、车床开动前,必须按照安全操作的要求,正确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机床各部件和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安全可靠,加油润滑机床,并作低速空载运行2-3分钟,检查机床运转是否正常。 3、、机床工作开始工作前要有预热,认真检查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润滑油是否充足,冷却液是否充足),如机床长时间未开动,

CA车床手柄座工艺规程

C A车床手柄座工艺规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prt0001.prt.1 目录

摘要 本次设计是设计CA6140车床手柄座,内容涉及了机械加工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等多方面的知识,我们首先对手柄座的结构特征、用途以及其工艺规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设备及切削用量,然后确定了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案,加工方案要求简单,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由于手柄座各表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在加工一些主要平面时都要先粗铣然后半精铣,加工一些孔时要进行钻、粗铰然后还要进行精铰工序,因为手柄座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所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要达到其加工要求。此外,本设计的生产类型是单间小批量生产,为了保证加工质量,需设计专用夹具,本设计是设计加工CA6140车床手柄座φ14H7mm孔工序的夹具。 1 序言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之前进行这次设计是为了给我们将要毕业的大学生一次进一步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①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用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数控车床加工件零件图及编程程序

数控车床加工件零件图 及编程程序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加工件1: 根据下图零件,按GSK-980T数控系统要求编制加工程序。刀具装夹位置:粗、精车用1号外圆车刀,切断用4号切断刀。 编程参考 1 O 1001 ;说明: N10G50 X50 Z100 ;以换刀点定位工件坐标系 N20M3 S560 ;启动主轴 N30T0101 ;换1号刀 N40G0 X25 Z2 ;快速移动到加工出发点 N50G71 U0.8 R0.5 ;执行外圆粗加工循环 N60G71 P70 Q140 U0.5 W0.2 F100 ;留余量X0.5 Z0.2,进给量100 mm/min N70G0 X0 ;轮廓加工起始行 N80G1 Z0 F30 ;精加工进给量30 N90G3 X10 Z-5 R5 ; N100G1 Z-15 ; N110X18 W-10 ; N120W-7 ; N130X21 ; N140X23 Z-33 ; N150Z-45 ;轮廓加工结束行 N160G70 P70 Q140 ;执行精加工循环 N170G0 X50 Z100 ;回换刀点 N180T0404 ;换4号切断刀 N190G0 X27 Z-40.1 ;定位切断起点,留0.1mm余量N200G1 X12 F15 ; N210G0 X25 ; N220Z-40 ; N230G1 X0 F10 ;切断,进给量10mm/min N240G0 X50 ; N250Z100 M5 ;回换刀点,停主轴 N260T0100 ;换回基准刀 N270M30 ;结束程序 %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成绩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零件图 任务一、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由圆柱、槽、螺纹等表面形成 设计基准径向以轴线为基准,轴向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 未注倒角C1 表面粗糙度为Ra3.2,Ra1.6 工件材料为45钢 任务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的方法 粗车---精车 粗车1.5 精车0.5 精度等级 IT7,IT8 表面粗糙度 3.2,1.6 2、毛坯尺寸 ?15mm*145mm 3、工序划分

任务三、机床的选择 零件毛坯尺寸:?35mm*145mm 零件最高精度:IT7,IT8 刀具类型:外圆车刀、螺纹刀 机床:CK6141 机床参数 主电机功率:4000(kw) 刀具数量:4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最大加工直径:58(mm) 最大回转直径:224(mm) 精度级:IT6~IT8 卡盘:三爪卡盘 任务四、装夹方案及夹具的选择 通过对刀的方式找基准 径向基准为轴线 轴向基准为工件两端面 夹具为三爪卡盘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 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R166.0G-16MM01-150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CA6140车床手柄座8400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0H7孔加工夹具设计

1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目录 一、序言 (2) 二、零件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零件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三、工艺规程设计 (4) 3.1毛坯设计 (4) 3.2工艺设计 (4) 3.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 四、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定位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设计小结 (25) 六、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够很好的从事机械工程设计、制造行业和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加工CA6140车床手柄座84005的数量为10000件,为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时CA6140车床操纵部分的组成零件之一,该手柄座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连杆。车床外部手柄的运动是通过CA6140车床手柄座传递到车床内部实现人为对机床的操纵。手柄与该零件通过φ25mm孔连接,机床内部零件通过φ10mm孔与手柄座连接,即CA6140车床手柄座的作用是实现运动由外部到内部的传递。 2.2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 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其目的如下: ①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用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

机床的分类、型号与车削加工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机床的分类及型号编制,以及机床的基本运动情况;掌握车削加工的特点及运用,了解车床的主要部件及功用;掌握车刀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掌握典型表面的车削加工方法。 【教学内容摘要】 机床的型号和分类、机床的运动车削加工的特点及应用CA6140车床的主要组成部件及传动系统其它车床车刀的种类及用途车削加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车削加工的特点及应用、车床的主要部件结构及传动系统、车刀、车削加工方法 【教学方法和使用教具】讲授、课件

一、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金属切削机床是利用切削、特种加工等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一)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的编制 1.机床的分类 按其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将机床分为12大类,包括:车床、铣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以及其它机床。如表6-1所示。 其它分类方法: (1)按照机床工艺范围的宽窄(通用性程度):机床可分为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和专用机床。 (2)按照机床自动化程度的不同:机床可分为手动、机动、半自动和自动机床。 (3)按照机床重量和尺寸的不同:机床可分为仪表机床、中型机床、大型机床、重型机床和超重型机床。 (4)按照机床加工精度的不同机床可分为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和高精度机床。 (5)按照机床主要工作部件的多少机床可分为单轴、多轴机床或单刀、多刀机床等。

1.机床的分类 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其加工性 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 类,将机床分为12 大类,包括:车床、铣床、钻床、镗床、磨床、齿 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 机床、刨插床、拉 床、特种加工机床、锯 床以及其它机床。如表 6-1所示。

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课程设计 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工艺装备设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参附表1)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 (4) 夹具装配图1张 (5) 夹具体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 ①目录 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 ③零件工艺性分析 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⑦体会与展望 ⑧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0条以上)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纵向打印.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3天 (5) 准备及答辩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 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 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 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普通车床加工的结构和操作流程

普通车床加工的结构和操作流程 普通车床结构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杠丝杠和床身。 主轴箱:又称床头箱,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主轴箱中等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就会降低。 进给箱:又称走刀箱,进给箱中装有进给运动的变速机构,调整其变速机构,可得到所需的进给量或螺距,通过光杠或丝杠将运动传至刀架以进行切削。 丝杠与光杠:用以联接进给箱与溜板箱,并把进给箱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溜板箱,使溜板箱获得纵向直线运动。丝杠是专门用来车削各种螺纹而设置的,在进工件的其他表面车削时,只用光杠,不用丝杠。同学们要结合溜板箱的内容区分光杠与丝杠的区别。 溜板箱:是车床进给运动的操纵箱,内装有将光杠和丝杠的旋转运动变成刀架直线运动的机构,通过光杠传动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横向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通过丝杠带动刀架作纵向直线运动,以便车削螺纹。刀架、尾架和床身。 普通车床附件 1.三爪卡盘(用于圆柱形工件),四爪卡盘(不规则工件) 2.活顶尖(用于固定加工件) 3.中心架(稳定加工件) 4.跟刀架 SAJ普通车床变频器应用的主要特点 1、低频力矩大、输出平稳 2、高性能矢量控制 3、转矩动态响应快、稳速精度高 4、减速停车速度快 5、抗干扰能力强 普通车床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检查 1.1根据机床润滑图表加注合适的润滑油脂。 1.2检查各部电气设施,手柄、传动部位、防护、限位装置齐全可靠、灵活。 1.3各档应在零位,皮带松紧应符合要求。 1.4床面不准直接存放金属物件,以免损坏床面。 1.5被加工的工件、无泥砂、防止泥砂掉入拖板内、磨坏导轨。 1.6未夹工件前必须进行空车试运转,确认一切正常后,方能装上工件。 2.普通车床操作程序 2.1上好工件,先起动润滑油泵,使油压达到机床的规定,方可开动。 2.2调整交换齿轮架,调挂轮时,必须切断电源,调好后,所有螺栓必须紧固,扳手应及时取下,并脱开工件试运转。 2.3装卸工件后,应立即取下卡盘扳手和工件的浮动物件。 2.4机床的尾架、摇柄等按加工需要调整到适当位置,并紧固或夹紧。 2.5工件、刀具、夹具必须装卡牢固。浮动力具必须将引刀部分伸入工件,方可启动机床。

车床手柄座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及工装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者: 学号: 系部: 机械工程系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题目: 副教授 指导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 年 6 月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1 1.1 毕业设计的目的3 1.2 车床手柄座设计的基本情况3 1.3 工艺方案3 2 零件分析5 2.1 零件的工艺分析5 2.2 零件的加工工序6 2.3 粗加工零件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6 2.4 精加工零件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7 3 工艺规程设计8 3.1 制定工艺路线8 3.2 机床夹具设计的作用及要求8 3.3 基本工序的设计9 4 夹具设计17 4.1 夹具的作用和分类17 4.2 夹具的要求18 4.3 定位元件的选择19 4.4 夹紧元件的选择19 5 组合机床的设计20 5.1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三图一卡”20 5.2 组合机床结构方案的确定20 5.3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绘制21 5.4 被加工零件加工示意图绘制21 5.5 组合机床联系尺寸图的绘制21 结束语23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1 绪论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重要保证和重要依据。夹具结构设计在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

数控车床加工件零件图及编程程序

加工件1: 根据下图零件,按GSK-980T数控系统要求编制加工程序。刀具装夹位置:粗、精车用1号外圆车刀,切断用4号切断刀。 材料:4)2 5 X 5 Oitirti 铝合金棒料I X 45。 换刀*.(50,100)

编程参考1 O 1001 ;说明: N10 G50 X50 Z100 ;以换刀点定位工件坐标系 N20 M3 S560 ;启动主轴 N30 T0101 ;换1 号刀 N40 G0 X25 Z2 ;快速移动到加工出发点 N50 G71 U0.8 R0.5 ;执行外圆粗加工循环 N60 G71 P70 Q140 U0 .5 W0.2 F100 ;留余量X0.5 Z0.2,进给量100 mm/min N70 G0 X0 ;轮廓加工起始行 N80 G1 Z0 F30 ;精加工进给量30 N90 G3 X10 Z-5 R5 ; N100 G1 Z-15 ; N110 X18 W-10 ; N120 W-7 ; N130 X21 ; N140 X23 Z-33 ; N150 Z-45 ;轮廓加工结束行 N160 G70 P70 Q140 ;执行精加工循环 N170 G0 X50 Z100 ;回换刀点 N180 T0404 ;换4 号切断刀 N190 G0 X27 Z-40 .1 ;定位切断起点,留0.1mm 余量 N200 G1 X12 F15 ; N210 G0 X25 ; N220 Z-40 ; N230 G1 X0 F10 ;切断,进给量10mm/min N240 G0 X50 ; N250 Z100 M5 ;回换刀点,停主轴 N260 T0100 ;换回基准刀 N270 M30 ;结束程序 %

普通车床加工细长轴工艺制作和加工方法

普通车床加工细长轴工艺制作和加工方法 一般工件长度与直径25:1时称为细长轴。干过车工的人都知道,细长轴是机床加工中最难加工的一种零部件。过去在机械加工行业当中有句俗话:“车工怕车杆,钳工怕挫眼”。“杆”就是指细长轴。“眼”,指的是孔。实际上这句话现在来讲也不过时。细长轴始终是困扰着机床加工中的一项技术难题。 下面根据我多年干车工的实际经验给大家讲一讲在普通车床上车削细长轴的工艺制作和加工方法: 一,下料:细长轴的下料尺寸和一般零部件的下料尺寸有一些区别,通常的零部件下料长度加长5-6mm,直径加大2-3mm即可。而细长轴就不同了,由于细长轴的刚性差,主轴旋转起来所产生的离心力比较大,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脱落,造成机械事故和人伤亡事故。为了安全起见,卡盘爪加持的长度一般不少于20mm。下料尺寸一般为30长,直径最少加大5-6mm。 二,粗车:也就是除锈,主要是给调质打基础,除锈的方法一般的分三种:1),锉刀挫。2),砂布打。3),车刀车。一般的前两种不用。用车刀车一下见光

为止。注意,在编排工艺的时候一定要注明不准打中心孔。 三,调质,硬度可根据技术要求而定。 四,校直,1),在平板上用锤子敲打的方法。2),用压力机校直的方法。 五,时效,一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即可。 六,车:一般的可分为粗车、半精车、精车三种。细长轴的装卡方法,可分为一夹一顶、两顶和一加一拉的方法。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一夹一顶的方法加工细长轴。首先平端面,打中心孔,最好是两头打中心孔,但不能同时把两头的中心孔打出来。 由于细长轴本身的刚性差,故在车削过程中过程中会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受热会产生弯曲变形,甚至会使工件卡死在顶尖间而无法加工。 2工件受切削力作用产生弯曲,从而引起震动影 响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由于工件的自重、变形、振动影响工件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 4工件在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剧工件弯曲与振动。因此,切削速度不宜过高。

普通车床加工零件过程知识分享

普通车床加工零件过 程

毕业论文题目:普通车床加工零件过程 姓名: 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3月10日 2012年 3 月 10 日 摘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工件加工的加工工艺和步骤,使更多人了解并掌握普通车床的使用和功能。普通车床主要是应用于轴类工件的加工,集中包括了外圆面,内圆面,圆弧面,锥形面以及螺纹的加工。它是现代工业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机器。 论文中说的是使用普通车床对一根圆柱形毛坯料加工的工艺及过程。其中主要涉及了外圆面的加工,平端面,圆弧面的加工,锥形面的加工,退刀槽的加工等。还介绍了加工不同的外形所需要到的刀具,及当面对一个毛坯时应该采用怎样的工艺来对其进行加工。,以及加工的先后顺序,然更多的人了解到普通车床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刀具;锥形面;圆弧面;螺纹;车削速度

目录 摘要 .................................................................................................................................................... - 2 -第一章编写加工工艺...................................................................................................................... - 6 - 第二章开始加工零件.. (6) 第一节选毛坯车外圆 (6) 第二节车螺纹 (12) 第三节切断 (13) 第三章检验工件 ............................................................................................................................. - 16 -参考文献 .......................................................................................................................................... - 17 -

毕业设计——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加工工艺及其夹 具设计

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CA6140车床手柄座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的加工工艺,在对手柄座零件图纸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毛坯、刀具和机床,设计了专用夹具,确定了加工工艺路线,并编制了加工工序卡;利用UG对该手柄座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加工,完成了数控编程及加工;最终,完成零件加工,并且检验合格。 关键词:手柄座;加工工艺;夹具设计;UG建模

引言 (1) 一、零件图及工艺分析 (2) (一)零件图分析 (2) (三)机床选用 (3) (四)刀具的选用 (4) (五)工艺卡片清单 (4) (六)工艺过程 (4) 二、CA6140车床手柄座专用夹具设计 (5) (一)专用夹具介绍 (5) (二)夹具设计 (5) 三、基于UG对零件的建模及分析 (6) (一)结构分析 (6) (二)零件设计 (6) 四、数控加工及仿真 (7) (一)编程具体步骤 (7) (二)仿真模拟 (8) 五、尺寸检测 (9) 自我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A6140车床手柄座设计说明书资料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手柄座铣夹具设计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制造与设计 学生姓名陈广文 学号140401120 专业班级机械14.3 指导教师赵红琳 2016年 6月22 日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分析 (2) (一)零件的作用 (2)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4)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基面的选择 (4) (三)制定工艺路线 (4)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6)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夹具设计 (16) (一)问题提出 (17) (二)夹具设计 (17) 四、论文小结 (18) 五、参考文献 (19)

序言 机械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了机械夹具设计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夹具设计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学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夹具设计工艺问题,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机械夹具设计。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 机械夹具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夹具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学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课程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其目的如下: ①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在生产学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用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 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 班级:08数控一班 专业: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程锦锦 指导教师:蒋文艳 日期: 2011-4-23 目录

摘要 (1) 一、数控机床简介 (2) 二、数控激光的概念 (3) 三、数控机床的特点 (3) 四、数控车削加工 (4) 五、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 (5) 六、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6) 七、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 (7) 八、数控车床坐标的确定 (8) 九、运动方向的规定 (8) 十、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9) 结束语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数控机床零件加工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缺乏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车削加工刀具零件的工艺过程程序编制

普通车床加工零件过程

毕业论文 题目:普通车床加工零件过程 姓名: 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3月10日 2012年 3 月10 日

摘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工件加工的加工工艺和步骤,使更多人了解并掌握普通车床的使用和功能。普通车床主要是应用于轴类工件的加工,集中包括了外圆面,内圆面,圆弧面,锥形面以及螺纹的加工。它是现代工业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机器。 论文中说的是使用普通车床对一根圆柱形毛坯料加工的工艺及过程。其中主要涉及了外圆面的加工,平端面,圆弧面的加工,锥形面的加工,退刀槽的加工等。还介绍了加工不同的外形所需要到的刀具,及当面对一个毛坯时应该采用怎样的工艺来对其进行加工。,以及加工的先后顺序,然更多的人了解到普通车床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刀具;锥形面;圆弧面;螺纹;车削速度

目录 摘要 .................................................................................................................................................... - 2 -第一章编写加工工艺...................................................................................................................... - 4 - 第二章开始加工零件.. (6) 第一节选毛坯车外圆 (6) 第二节车螺纹 (12) 第三节切断 (13) 第三章检验工件 ............................................................................................................................. - 14 -参考文献 .......................................................................................................................................... - 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