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创新

浅谈我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创新

第二 ,中国行政文化突出表 现为 趋势是相 吻合 的中国行政文化中的人 于降低政策执行成本 。 人格取 向,在 行政管理 中具体地表 现 本主义特色也是现代行政管理所 需要 人际交往关系 上带有封闭与排他 的特征。行政 体系 在人格化的权威服从关系和人格 化的 的, 它对于增 强行政权力 的合法性 , 对 行政人员的素质 。行政文化是一种特 于改进行政管理方法 ,对于强化人们 殊的文化形态 。 一方面 , 行政人员按照 行政文化 的发展要求不断地塑造 自身 行政人 员又在不断地通过提高 自身的 第三 ,中国行政文化在很大程度 的主人翁意识 , 都是必不 可少的。
= 当代行政文化创新的意义和 的心智 , 化人” 是“ 的过程 。 另一 方面 ,
随着新经济时 代的到来 ,我国公 素质来创造 和推动新 的行政文化产生
缺乏与其他社会体系的经常性交流, 趋势 行政活动也就缺乏相应的透明度, 决
策过程 中缺乏社 会成员 的积极 参与 , 共行政内外部环境 的全球化 、知识化 和发展 , 人化 ” 即“ 的过程 。 行政文化建
集团经济研究 2 0 ・ 上半月刊( 07 1 总第 2 7期) 1
仁:积极的特点 )
大的惰性
和 内心体验 ・是人们对政府客观存在 政文化转变 。 所谓参与式行政文化 , 即
第五 ,中国行政文化带有浓厚的 的整体印象 和 自 我认 同,并且增加人 不仅行政活动是 以行政主客体的积极 官本位色彩。 由于泛道德主义 , 个人取 们对 公共行政 的信任度和支持度。 良 参与而非消极应付为特征 、而且行政

我■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 () - 消极的特点 一

行政组织的活动 , 规范、 指导、 约束着 化 。

浅谈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推动作用

浅谈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推动作用

传 统 行 政 文 化 的某 些 民 主 思 想 与 政 府 公 共 性 具 有 相 通 之 处 , 政 府 公 共 性 培 养 有 促 进 作 用 。 比如 “ 世 主 张 ”传 统 行 政 对 人 , 文 化倡 导 行 政 人 员 的 一 种 积 极 人 世 的精 神 .主 张 有 志 之 士 应 该 修 身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 以 天下 兴 亡 为 己任 . 一 人 世 精 神 与 今 并 这
摘要 0 中国行政 文化对 数千年 中 行政体制的形 成 国 发展 、 熟、 成 选官制度的 趋 完善产 生 深远影 响。 日 传统的行政文化 中 些 一 消极 因素对 行政 管理现代化转 型有很_ 大阻滞作 溺, 但是我们也应看量 传统行政文化 中的积极 因素 , 究积极 因素并 合理的利 q 探

中 国传 统 行 政 文 化 的 概念
行 政 文 化 是 行 政 系 统 的软 组 织 . 行 政 管 理 的 灵 魂 . 行 政 符 合 公 共 行 政 的 内在 规 定 性 .能 够 为 现 代 化 行 政 管 理 提 供 公 共 是 是 管 理 中最 深 沉 而 又 最 现 实 的 问题 。任 何一 个 行 政 组 织 的 结 构 、 运 行 政 精 神 文 化 资 源 同时 传 统 行 政 文 化 作 为 一 种 传 承 千 年 的文 转 程 序 、 策 过 程 , 行 政 人 员 的 行 为 、 风 态 度 、 值 观 等 都 化 精 神 权 威 。 其 得 以 传 承 的 社 会 心 理 基 础 . 一 定 条 件 下 传 统 决 以及 作 价 有 在 直 接 或 间接 地 受 行 政 文 化 的 影 响 行 政 文 化 中 的 民 主 性 精 华 可 以成 为 服 务 行 政 理 念 的 现 实 生 长

浅谈我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创新

浅谈我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创新

一、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一)消极的特点第一,中国行政文化属伦理型文化,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历史上德治传统的影响。

德治源于周朝的行政文化模式。

德治提倡以治国者的自身道德修养为管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一味强调抽象的品德修养为管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一味强调管理者的抽象品德和修养。

第二,中国行政文化突出表现为人格取向,在行政管理中具体地表现在人格化的权威服从关系和人格化的人际交往关系。

第三,中国行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闭与排他的特征。

行政体系缺乏与其他社会体系的经常性交流,行政活动也就缺乏相应的透明度,决策过程中缺乏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实施过程中又缺乏来自社会有效的监督。

第四,中国行政文化中形式主义非常明显。

行政活动过分拘泥于形式和常规,因循故习,做官样文章,公文旅行,办事拖拉,久而久之,养成了很大的惰性。

第五,中国行政文化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

由于泛道德主义,个人取向,封闭排他,形式主义等因素,行政活动缺乏法律的有效约束,有时行政权力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

(二)积极的特点1、导向性。

行政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行政目标的确立。

同时,行政文化还能使行政人员、行政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引导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2、约束性。

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借助其微妙的作用,以看不见的形式操纵着行政组织的活动,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

3、自律性。

中国行政文化所固有的自律性,是现代行政管理所不可或缺的。

道德作为行政权力的自我约束机制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整合性。

行政人员坚守的价值观和信念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5、人本性。

中国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中国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特色也是现代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对于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对于强化人们的主人翁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特别且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式。

它的涵盖范围甚广,包括社会思想、道德观念、政治制度、教育理念、经济道德等多方面内容。

它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的行政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影响1.社会道德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注重社会道德的建立和维护。

这种重视道德的思想渗透到了中国的行政管理中。

传统文化希望人们能够秉持着公正、公平、诚实的信仰来处理行政事务,这样才能建立起在社会各界之间的良好信赖连结。

2.家风家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家风家训的传承非常看重。

这种思想意识在现代管理中得到了体现。

现代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时,也要秉持着不以个人利益为主,而以集体利益为优先的思想意识,这与家风家训的传承如出一辙。

3.政府权利与道德责任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中,政府权利与道德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政府权利应该表现为公正、谦虚、亲民的品质。

这种思想对现代的行政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政府权利如果不行使得当,反而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因此行政管理者必须掌握这些思想,才能真正做到行政权力与道德的统一。

现代行政管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1.借鉴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现代行政管理要想提高其管理水平,就需要借鉴有效的思想与理念。

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与理念,会让现代的行政管理变得更加有效、高效、公正。

2.保护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依旧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它具有底蕴深厚、风格独特,以及富有精神内涵等特点。

因此,现代行政管理需要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传承。

3.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现代行政管理要想在实践中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需要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专业人士进行更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这样可以使现代行政管理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从而可以更好的在实践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思想与理念。

结论传统文化对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启示。

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公正、道德、亲民、公平、诚实、谦虚等思想理念,对于现代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行政文化

行政文化

加入WTO 呼唤行政文化创新刘保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入世后,中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建立在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和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行政文化。

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将不能适应入世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

因此,参照市场经济文化,进行行政文化的创新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行政文化市场经济文化创新加入WTO ,将对我国政府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造成强大的冲击。

因为,“‘入世’是一种政府行为,世贸组织中个成员的关系首先是政府之间的关系”[1]。

为了应对入世后政府面临的挑战,许多官员,行政学者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但是,笔者发现,这些观点主要集中在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政府立法规范,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等制度的、操作的层面,而很少涉及到政府中的文化层面,即行政文化层面。

本文则主要论述入世后,行政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市场经济文化的主要体现,最后,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 行政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所谓行政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的总和。

[2]。

它通常影响甚至决定行政参与者的行为。

入世后,之所以强调行政文化创新,是由行政文化的性质,功能和我国当代行政文化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行政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文化的特点。

依据丹尼尔•贝尔的观点、文化是与政治、经济并存的三个权力领域。

“它比政治、经济等更具有普遍性、继承性和延续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的作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受到社会文化的教化,影响每个人在现实中的行为选择。

”[3]此外,在社会的发展变迂中,文化变迁具有惰性,它往往落后于制度的变迁。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用“文化堕距”(Culture Lag)来描述这一现象,即“由于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进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和错位,由此产生各种问题。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概述
(一)消极特征 1、追求等级,不尚平等(官贵民贱;特权思想;); 2、封闭神秘,排斥异己(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3、崇尚权威,忽视民主;
(经学方法的思维特征: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行政行为 的规范和政府管理的准则;人治主义的贤人政治:法制只是君主统治的 工具;专制主义的大一统文化: )
4、注重形式,忽视效率; 5、经权结合,忽视法令; 6、重视共性,轻视个性;
(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3、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行政文化的影响
1、中国和欧洲政体的差异
欧洲的政治和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 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 古代埃及国王的权力从一开始就受到两种力量 抗衡:一种是宗教势力,一种是民间势力。 古代埃及是一个信仰多神教的国家,最主要的 是太阳神。但国王法老和祭司奉祀不同的太阳 神,两种势力斗争激烈。埃及国王的权力就存 在一种强大的抗衡力量——宗教势力。 埃及工商业发达,地中海沿岸国家贸易频繁, 对王权构成挑战。
3、守庙祭祀制度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 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 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 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 文化,不仅塑造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且 也影响到中国周围的国家。
(二)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春秋以后,具有完整意义的西周宗法制度 开始瓦解。礼崩乐坏,说明了一个时代的结 束和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然而,综观 整个中国历史,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响着中 华民族的生活。表现在: 1、家天下的延续 2、封国制度不断 3、家庭制度长盛不衰 4、家国同构
2、封国制度不断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范本一: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研究目的和意义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及意义2.1 儒家文化对行政文化的形塑作用2.1.1 仁爱之道的影响2.1.2 礼治之道的重要性2.2 法家文化对行政文化的影响2.2.1 以法治国的理念2.2.2 偏重权威与秩序的文化传统2.3 其他传统文化对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2.3.1 道家思想对行政理念的启示2.3.2 佛教文化对行政传统的影响三、现代行政文化的发展与变革3.1 西方行政文化对传统行政文化的冲击3.1.1 法治观念的引入与改革3.1.2 民主价值观的影响与传播3.2 现代化进程对行政文化的影响3.2.1 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的挑战3.2.2 全球化背景下的行政文化革新四、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4.1 借鉴儒家文化传统4.1.1 弘扬仁爱之道4.1.2 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4.2 借鉴法家文化传统4.2.1 坚持以法治国的原则4.2.2 维护社会秩序与公正4.3 综合借鉴其他传统文化4.3.1 重视道德修养与自我约束4.3.2 弘扬佛教的慈悲精神五、结论5.1 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5.2 对未来行政文化发展的展望附件:1. 行政文化调查问卷2. 相关统计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仁爱之道: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人间的仁爱与亲近。

2. 礼治之道:儒家思想中的行政理念,通过人伦关系的建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3. 以法治国:法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通过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执行来管理社会。

4. 全球化: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互动与整合过程。

5. 佛教:起源于印度的宗教,强调慈悲与智慧的培养。

范本二: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研究目的和意义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及意义2.1 儒家文化对行政文化的形塑作用2.1.1 仁爱之道的影响2.1.2 礼治之道的重要性2.2 法家文化对行政文化的影响2.2.1 以法治国的理念2.2.2 偏重权威与秩序的文化传统2.3 其他传统文化对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2.3.1 道家思想对行政理念的启示2.3.2 佛教文化对行政传统的影响三、现代行政文化的发展与变革3.1 西方行政文化对传统行政文化的冲击3.1.1 法治观念的引入与改革3.1.2 民主价值观的影响与传播3.2 现代化进程对行政文化的影响3.2.1 经济全球化对行政文化的挑战3.2.2 市场经济对行政文化的要求四、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4.1 借鉴儒家文化传统4.1.1 弘扬仁爱之道4.1.2 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4.2 借鉴法家文化传统4.2.1 坚持以法治国的原则4.2.2 维护社会秩序与公正4.3 综合借鉴其他传统文化4.3.1 重视道德修养与自我约束4.3.2 弘扬佛教的慈悲精神五、结论5.1 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5.2 对未来行政文化发展的展望附件:1. 行政文化调查问卷2. 相关统计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仁爱之道: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人间的仁爱与亲近。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行政文化也深深受到这些传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服务型行政文化逐渐成为了现代行政管理的主流。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影响进行探讨。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的是“依法行政、公正廉洁、务实高效”,这是中国行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

传统行政文化注重的是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往往偏重于规范性和程序性,而缺乏更多的关怀和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文化导致了政府部门的行政作风比较官僚,服务意识不强,对民众的需求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

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另一面则是注重忠诚、诚信和廉洁。

这种价值观同样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忠诚和廉洁是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诚信则是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基础。

在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倡导下,公务员需要具备更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而忠诚、诚信和廉洁等传统价值观恰恰是服务型行政文化的重要保障。

传统行政文化在这方面对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除了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影响外,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也在管理理念和行政方式上对服务型行政文化产生了影响。

传统行政文化强调上级对下级的严格监督和控制,以及权威领导和官僚体系。

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门之间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也限制了政府部门对民众服务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而服务型行政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强调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传统行政文化的这种严格监督和控制方式与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服务导向和灵活机动形成了一定的对立。

传统行政文化也包含着尊重纪律、注重公平和公正的管理理念,这些都是服务型行政文化所倡导的积极价值。

传统行政文化的这些价值观为服务型行政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X大学网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文论文题目: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外文论文题目: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conflictXX:学号:班级:指导老师:论文完成时间: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摘要:自古以来,行政文化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是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淀,也是人从政得来的关于行政心理、行为、道德、思想等观念的总成,它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

本文是基于我国的行政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以及冲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两者既相互渗透,又相互矛盾,了解他们之间的特征以及冲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我国的行政文化作出进一步的指导,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现代行政文化;特征;冲突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conflict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s a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it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administrative practice,directly reflects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and administrative moral phenomenon and spiritual activity,its core is the administrative valueorientation,is accumulated in administrative process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psychological reactions,assembly on administrative psychology,behavior,moral,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of people e,it is a multi-level,culture,its formation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suchas historical conditions,social system,cultural background,traditional customs and so.This paper is based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culture ,syst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hina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flict,through the analysis foundthat both mutual penetration,and contradictory to each other,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the conflict between them,helps us to better on our administrative culture further guidance,indicates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Keywords:China;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culture;modern administrative culture;character;conflict目录摘要:2Abstract:3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征6(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消极方面的特征61、大一统的观念与君主专制的特征62、人治主义政治特征63、排异性的民族特征7(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积极方面的特征71、民本思想特征72、变易思想特征73、功利思想特征8二、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8(一)现代行政文化具有竞争性8(二)现代行政文化具有开放性9(三)现代行政文化具有平等性9(四)现代行政文化具有法制性9三、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冲突9(一)传统的人治与现代的XX法治之间的冲突9(二)伦理至上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间的冲突10(三)传统等级的划分与现代平等观念之间的冲突10(四)传统封建与现代开放要求之间的冲突10四、传统行政文化的反思11(一)加大对官员道德的教育,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11(二)构建平等的公民社会,推行参与型行政11致谢11参考文献12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行政文化,这些传统的行政文化对我国现代行政管理很有影响。

传统行政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时刻的影响着人的行政思想、行政心理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在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中仍然可以发现许多可以继承利用的现代资源,当然,我们也不否定那些不利的因素,,可以说,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冲突。

通过对我国的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进行考察梳理,并对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发现其冲突,为继续传承优秀的行政文化,把不可取的行政文化剔除掉,为我国今后行政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征我们知道,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了解传统行政文化的内容,从中可以发现,其中既有有利于现代行政的方面,又有不利于现代行政发展的方面。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消极方面的特征1、大一统的观念与君主专制的特征传统行政文化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而中国历代封建政权最主要的就是追求国家的统一,对国家统一的重视,是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保持的全国X围内的行政统一。

在这观念中,认为中央对地方实行牢固控制对于稳定统治秩序是很重要的。

这内容就造成了人们视国家统一为必然,分裂可耻的政治观念。

这种大一统的观念产生的后果,就是使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它要求保持领土完整,政权统一,进而造成了君主专制的思想,他们认为君主是人世间最独一无二的。

很多学家都认为君主在国家治乱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此有很多人在理论上也在不断巩固君主专制制度,使得封建时代长期思想专制,文化遭到禁锢。

2、人治主义政治特征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治主义。

这是人治代替了法治,这是集权专制的统治体制得以运作的重要基础,强调的是人高于法,是要一切法律都由人来制订,执行和遵守。

当然,这里的这个“人”不是普普通通的人,而是帝王和贤人。

虽然在中国的历代王朝都会有无数刑律条款和条约,但是都脱离不了君主,圣人的制约,一切由他们说了算,所以,君主是最大的圣人,君主的命令即为最高的法令。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形成了普遍的臣民意识,主观上就开始认同君主专制制度,主动追求圣人的各种信仰与思想,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民众人格和XX意识的沦丧,从而使人治主义成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3、排异性的民族特征不可否认的是,在各个地方几乎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有一种较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排异性,但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此特征上是比较鲜明的。

我国是传统的封建国家,各种封建礼教约束虽然使得我国也在吸收外来文化,但是其基本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吸收的外来文化不能得以利用,反而被同化,并不断加固了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固有形态。

在封闭状态下,其它的文化都无法在中国本土扎根。

是的封闭的行政文化更加封闭。

(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积极方面的特征1、民本思想特征在中国的传统行政文化中,民本的思想可谓是内容丰富。

孔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以及朱熹,王夫之曾提出过民本的思想。

他们的这些思想为后世的统治者及思想家所继承并发展,总之,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认为,统治都要以民为本,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民心所向就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换一句话说,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很重要,它对现代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变易思想特征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内容比较丰富,有:天地革,主要是说只有认识和尊重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确保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法与时转,主要是说世间没有不变的制度,它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法为时代服务,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制度与时代相符合,才能取得好的治国成果。

过犹不及,主要是说要求人们做事把握分寸,适可而止。

因地制宜,主要是说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与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与时皆行,主X人们主动去认识以及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动,把握事物的本质,能够正确地选择所要解决的问题。

3、功利思想特征墨子提倡兼爱,兼爱是仁,仁必须与利结合,他认为义利是统一的。

后来的陈亮、叶适等人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论点。

法家和道家杨朱一派在义利之间,坚定地站在了利这一边。

而韩非子认为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讲信义,他的理论是不对的,强调以利来治国治人,否定义对社会关系的协调作用,可以说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极大的。

总的来说,传统行政文化的功利性强调的是行政决策者应该务实革新、进取,应注重物质利益,并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这对现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塑造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从封闭发展到逐渐的对外开放。

但是,现代行政文化的发展也还留有许多传统行政文化的残余,对现代行政产生还是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从大方面来说,现代行政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还是比较好的,有很多积极因素的,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现代行政文化具有竞争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竞争关系日益凸显。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有竞争才能有进步,竞争的出现在现代行政文化中给人们一种紧迫感,同时也催人上进,我们的现代行政文化在如此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也必然具有竞争性,对行政管理的竞争才能有更好的进步,才能对行政管理的水平进一步的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