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
镍电镀技术篇

将镍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复合,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复合 电镀层,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脉冲电镀技术
通过脉冲电流的方式进行电镀,提高电镀层的致密度和均匀性, 降低生产成本。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环保型的电镀添加剂和助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回收利用
后处理
清洗
用清水或清洗剂清洗工件表面,去除残留的电解 液和杂质,确保镀层质量。
干燥
将清洗后的工件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表面水分, 防止镀层出现水迹或水痕。
质量检测
对电镀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测,检查镀层外观、 厚度和结合力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
04
镍电镀的优缺点
优点
高耐腐蚀性
优良的硬度和耐磨性
镍镀层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各 种酸碱物质的侵蚀,有效保护基材免受腐 蚀。
对电镀废液和废渣进行回收处理,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实现资 源的循环利用。
绿色电镀技术
研究开发绿色电镀技术,如无氰电镀、无铬钝化等,减少对人类健康 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
THANK YOU
高。
工艺复杂
镍电镀技术需要经过多个处理 步骤,工艺较为复杂,对操作
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环境污染问题
镍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 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附着力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镍镀层与基材 之间的附着力可能不够强,导
致镀层容易剥落。
05
镍电镀的实践应用
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镍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摩擦力。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广泛的适用范围
化学镍和电镀镍

化学镀和电镀的知识点电镀镍与化学镀镍的区别1. 化学镀镍层是极为均匀的,只要镀液能浸泡得到,溶质交换充分,镀层就会非常均匀,几乎可以达到仿形的效果。
2. 化学镀目前市场上只有纯镍磷合金的一种颜色,而电镀可以实现很多色彩。
3. 化学镀是依靠在金属表面所发生的自催化反应,化学镀与电镀从原理上的区别就是电镀需要外加的电流和阳极。
4. 化学镀过以对任何形状工件施镀,但电镀无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进行全表面施镀。
5. 电镀因为有外加的电流,所以镀速要比化学镀快得我,同等厚度的镀层电镀要比化学镀提前完成。
6. 高磷的化学镀镍层为非晶态,镀层表面没有任何晶体间隙,而电镀层为典型的晶态镀层。
7. 化学镀层的结合力要普遍高于电镀层。
8. 化学镀由于大部分使用食品级的添加剂,不使用诸如氰化物等有害物质,所以化学镀比电镀要环保一些。
关于化学镀镍层的工艺特点:1. 厚度均匀性厚度均匀和均镀能力好是化学镀镍的一大特点,也是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化学镀镍避免了电镀层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而带来的厚度不均匀,电镀层的厚度在整个零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上差异很大,在零件的边角和离阳极近的部位,镀层较厚,而在内表面或离阳极远的地方镀层很薄,甚至镀不到,采用化学镀可避免电镀的这一不足。
化学镀时,只要零件表面和镀液接触,镀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时得到补充,任何部位的镀层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缝隙、盲孔也是如此。
2. 不存在氢脆的问题电镀是利用电源能将镍阳离子转换成金属镍沉积到阳极上,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是使镍阳离子还原成金属镍并沉积在基体金属表面上,试验表明,镀层中氢的夹入与化学还原反应无关,而与电镀条件有很大关系,通常镀层中的含氢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上升。
3. 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均是由材料和零部件的表面层体现出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镀镍层取代用其他方法制备的整体实心材料,也可以用廉价的基体材料化学镀镍代替有贵重原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因此,化学镀镍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
电镀镍工艺流程

电镀镍工艺流程
《电镀镍工艺流程》
电镀镍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镍,可以增加金属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电镀镍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油脂、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通常采用酸洗和碱洗的方法进行清洗,使金属表面光洁并具备良好的粗糙度,以便于镍的附着。
2. 镍阳极和镍盐溶液配制
镍电镀中使用的镍盐一般为镍硫酸盐,并配制成适当浓度和PH值的镍盐溶液。
同时制备镍阳极,以保证电镀液中镍离子的供应。
3. 电镀
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作为阴极,放入镍盐溶液中,同时将镍阳极放入电解槽中,通过外加电流,使镍阳极溶解,并在金属表面上沉积出一层镍。
控制电镀时间和电流密度,可以控制镍层的厚度和均匀度。
4. 清洗
将电镀完成的金属件从电镀槽中取出,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电镀液,通常采用水清洗和酸洗的方式进行清洗。
5. 表面处理
经过清洗的金属件需要进行表面处理,通常采用烘干、抛光和喷漆等方法,以提高表面的光泽度和美观度。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在金属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镍层,有效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从而延长金属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镍电镀工艺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
电镀镍

定性方法 (不包括定量测定的方法)
包括摩擦抛光试验,钢球摩擦抛光试验、喷丸试验,剥离 试验,锉刀试验、磨、据试验,凿子试验、划线、画格试 验、弯曲试验、缠绕试验、拉力试验、热震试验、深引试 验、阴极试验等。
各种覆盖层金属所适合的附着力强度试验(见表1)。
镀铬后发花、发雾
光亮剂过量 镀镍后搁放时间过长
镀镍后清洗不良
针孔
润湿剂太少 异金属杂质影响 有机分解物多
前处理不良 毛坯或底镀层不良
过滤机漏气 空气搅拌位置欠佳
镀层起壳,而下面还有镀层来自中间断电挂具接触不良
SUCCESS
THANK YOU
2019/11/3
镀层粗糙、毛刺
阳极泥渣(阳极袋破损,循环过滤欠佳等)
(1)双氧水—活性炭处理(适用于轻度污染的溶液) 加入30%的双氧水1~3ml/L,充分搅拌; 将镀液温度升至60~70℃,除去多余的H2O2; 加入1~3g/L活性炭,充分搅拌; 静置,过滤,试镀。
(2)高锰酸钾—活性炭处理(适用于高污染的镀液) 用强H2SO4调节镀液pH至2~3; 加热至50℃左右,边搅拌边加入溶解好的化学纯高锰酸钾
1~5g/L(有机物含量高时,可大于5g/L),以在5分钟内紫 红色不退为好; 加入活性炭3~5g/L,充分搅拌; 静置24h,此时如镀液仍呈紫红色,可加入H2O2褪色; 过滤 用稀NaOH溶液调pH值带正常范围后试镀。
注意:上述方法处理后,应分析、调整镀液成分,如有条件, 用赫尔槽试验,调整添加剂。
② 厚度 根据图纸要求,可用千分尺、深度卡尺等直接测 量,也可按GB/T 6462-2005规定用显微镜法测定,或按 GB/T4955-2005规定用阳极溶解库伦法测定。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工艺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化学镀镍与电镀镍工艺及相互之间的区别1 电镀镍电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程。
电镀镍是将零件浸入镍盐的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镍板作为阳极,接通直流电源后,在零件上就会沉积出金属镍镀层。
电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见表1。
电镀镍的工艺流程为:①清洗金属化瓷件;②稀盐酸浸泡;③冲净;④浸入镀液;⑤调节电流进行电镀;⑥自镀液中取出;⑦冲净;⑧去离子水设备煮;⑨烘干。
表1 电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成分含量/g/L 温度/0C PH值电流密度/A/dm2硫酸镍硫酸镁硼酸氯化钠100-170 21-30 14-30 4-12 室温5-6 0.5电镀镍的优点是镀层结晶细致,平滑光亮,内应力较小,与陶瓷金属化层结合力强。
电镀镍的缺点是:①受金属化瓷件表面的清洁和镀液纯净程度的影响大,造成电镀后金属化瓷件的缺陷较多,例如起皮,起泡,麻点,黑点等;②极易受电镀挂具和在镀缸中位置不同的影响,造成均镀能力差,此外金属化瓷件之间的相互遮挡也会造成瓷件表面有阴阳面的现象;③对于形状复杂或有细小的深孔或盲孔的瓷件不能获得较好的电镀表面;④需要用镍丝捆绑金属化瓷件,对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小、数量多的生产情况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
2 化学镀镍化学镀镍又称无电镀或自催化镀,它是一种不加外在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在活化零件表面上自催化还原沉积得到镍层,当镍层沉积到活化的零件表面后由于镍具有自催化能力,所以该过程将自动进行下去。
一般化学镀镍得到的为合金镀层,常见的是Ni-P合金和Ni-B合金。
相较Ni-P合金而言,Ni—B合金的熔焊能力更好,共晶温度高,内应力较小,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化学镀镍方式。
但本文着重讨论的是Ni-P合金镀层。
化学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见表2。
表2化学镀镍的配方及工艺条件成分含量/g/L 温度/0C PH值硫酸镍次磷酸钠柠檬酸钠氯化铵45-50 45-60 20-30 5-8 85 9.5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为:①清洗金属化瓷件;②去离子水设备冲洗;③活化液浸泡;④冲净;⑤还原液浸泡;⑥浸入镀液并不时调节pH值;⑦自镀液中取出;⑧冲净;⑨去离子水设备煮;⑩烘干。
电镀镍工艺的优点

电镀镍工艺的优点电镀镍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电镀镍工艺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 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电镀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有效地防止金属部件受到氧化、腐蚀和磨损等问题的侵害。
这使得电镀镍处理的金属零件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其原有的外观和性能。
2. 优异的硬度和耐磨性:电镀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金属部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通过电镀镍,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镍合金保护层,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刮擦、摩擦、磨损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和破坏。
3. 良好的电导率:镍本身是一种良好的导电材料,电镀在金属表面后,能够保持金属原有的导电性能。
这对一些需要电流传导的金属部件非常重要,如电子元器件等。
4. 质量均匀:电镀镍的镀层均匀且稳定,能够保证金属部件的表面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这对于一些对表面要求较高的产品,如汽车零件、家电产品等非常重要。
5. 易于加工和修复:电镀镍处理后的金属部件,其表面光洁平滑,非常容易接受其他的加工处理,如研磨、抛光、及时修复等。
这使得电镀镍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零件的加工和修复领域。
6. 可控性高:电镀镍的镀层厚度和性能可以通过调节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来控制。
这使得电镀镍工艺非常灵活,能够满足不同的金属部件的不同需求。
7. 美观性好:电镀镍能够赋予金属部件一种光亮、金属质感的外观,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这使得电镀镍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要求外观精美的工业产品、装饰品等领域。
8. 环保性好:相比于其他一些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电镀镍工艺相对环保。
在电镀镍时,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有害的废气和废水,符合现代环保要求。
总结起来,电镀镍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它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硬度和耐磨性,以及良好的电导率。
对金属部件的质量控制能力强,加工和修复方便,具有美观、环保等优点。
因此,电镀镍工艺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镀镍的工艺流程

电镀镍的工艺流程电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使金属表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耐磨抗划伤性和装饰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下电镀镍的工艺流程。
首先,电镀镍的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化学镀前处理、化学镀、电解沉镍、电解后处理和检验等环节。
我们将逐步进行详细介绍。
准备工作是工艺流程的前期准备,包括设备、材料和操作人员等方面的准备。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材料的充足供应对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化学镀前处理是电镀镍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的目的是通过去污、自脱脂和活化等工序,使金属表面达到理想的电镀条件。
常用的去污方法包括酸洗和碱洗,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油脂和其他杂质。
脱脂的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脂和有机物,以保证电镀层的附着力。
活化是通过化学方法或电化学方法将金属表面转化为活性状态,为后续电解沉镍提供良好的基础。
化学镀是电镀镍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
化学镀是利用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镍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非常均匀的电镀层,并具有很高的光亮度。
常用的化学镀方法有光学镀、电化学镀和滚涂镀等。
电解沉镍是让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镍的方法,它是金属去污和预处理后,将金属材料作为阴极加入电解槽中,通过电流的通入,使金属表面沉积出一层坚硬、耐磨的金属镍层。
电解沉镍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镀层,并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电解后处理主要是对电解沉镍后的工件进行清洗和保护处理。
清洗可以去除沉积在镀层上的杂质和清理沉积槽,以便于下一次镀层的质量保证。
保护处理可以提高电镀层的抗氧化性和耐蚀性。
最后,进行检验工作,包括外观检验和性能检验。
外观检验主要是对电镀层的颜色、亮度和均匀度等方面进行检查。
性能检验主要是对电镀层的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性和附着力等进行测试。
只有通过了检验,才能确保镀层的质量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电镀镍的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化学镀前处理、化学镀、电解沉镍、电解后处理和检验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电镀镍的工艺流程

电镀镍的工艺流程
《电镀镍的工艺流程》
电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增加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美观性和导电性。
下面是一般电镀镍的工艺流程:
1. 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待镀件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去油、去锈、去污等工序,确保镀件表面干净并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2. 阴极清洗:将待镀件作为阴极,通过浸泡在碱性清洗液中或者通过电解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
3. 酸洗:将待镀件浸泡在酸性洗涤液中,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及其他杂质。
4. 镍镀液配制:根据镀件的材质和要求,配制合适的镍镀液,通常镀液主要由镍盐、硼酸镍、硫酸镍、添加剂和稳定剂等组成。
5. 镍镀:将清洁的镀件置于镍镀槽中,作为阴极,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不断地往镀件表面供应镍离子,使其在表面逐渐沉积形成一层均匀的镍层。
6. 表面处理:对电镀好的镍层进行抛光、清洁等表面处理,确保镀件表面光洁、平整。
7. 检验包装:对镀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镍层的厚度、均匀性、附着力等指标,并进行包装。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便完成了一次电镀镍的过程。
电镀镍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汽车零部件、五金制品、电子设备等领域,为产品提供了良好的表面保护和装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镍
镍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内第Ⅷ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为28,原子量为58.71。
铁族元素之一,位于铁和钴之后,银白色金属。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了镍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纯镍具有银白色的光泽,当其与水蒸气及空气中的氧作用时,会失去光泽变暗,稀硫酸与盐酸能缓慢溶解镍,稀硝酸与镍作用快,但浓硝酸使镍钝化,镍与碱不起作用。
由于镍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镍膜,故在稀酸中溶解极缓,在强氧化介质中表面极易钝化,对碱溶液、盐水和有机物也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镀镍溶液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电镀暗镍、半光亮镀镍与光亮镀镍和特殊要求的镀镍三大类。
电镀暗镍多用于要求厚镀层的功能性镀镍,也常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经抛光后,再镀光亮镍、铬或其他镀层。
不同类型暗镍镀液的组成与工艺条件
半光亮镍与光亮镍主要用于防护装饰性镀层,而且常组成双层镍
或三层镍,以达到较高的抗蚀性,其镀液组成均与瓦特镀镍相同,仅添加不同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