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区元素

合集下载

ds区元素实验报告

ds区元素实验报告

ds区元素实验报告DS区元素实验报告导言:DS区(Discovered and Studied Zone)是指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并深入研究的区域。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们将探索DS区中的元素,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一、氢元素的探索和性质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在地球上以气体的形式存在。

氢具有轻质、可燃、无色无味等特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并观察了氢气的燃烧现象。

氢气的燃烧产生的唯一产物是水,这使得氢成为一种清洁的能源选择。

二、氧元素的探索和性质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占据了地球大气中的大部分。

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观察了氧气对燃烧的促进作用。

氧气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许多物质在氧气中能够燃烧。

此外,氧气还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冶金等领域。

三、碳元素的探索和性质碳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存在于各种有机物中。

碳具有多种形态,如石墨、金刚石等。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加热蔗糖制取活性炭,并观察了活性炭对吸附的作用。

碳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子产品和高温材料等领域。

四、铁元素的探索和性质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地壳和岩石中。

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磁性,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还原铁矿石制取铁,并观察了铁的磁性。

铁在建筑、交通工具和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硫元素的探索和性质硫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它存在于地壳、水体和生物体中。

硫具有黄色,有刺激性的气味,以及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加热硫磺制取硫酸,观察了硫酸的酸性反应。

硫在化学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论:通过对DS区中的元素进行实验探索,我们深入了解了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ds 区 元 素

ds 区 元 素
锌、镉的化学性质比较相近,而汞较特殊,下面 着重介绍锌、汞的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ds 区 元 素
2. 锌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锌的化合物。 锌的化合物主要有锌的氧化物、 氢氧化物和卤化物等。
①氧化锌(ZnO)。ZnO是白色粉末状不溶于水的两性 化合物,它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ZnO+2HCl →ZnCl2+H2O ZnO+2NaOH →Na2ZnO2+H2O
ds 区 元 素
由表可知,卤化银中只有AgF易溶于水,其余 均微溶于水,且溶解度按AgCl→AgBr→AgI的顺序 降低,它们的颜色也依此顺序加深。这种变化趋势 与从AgF到AgI键型的变化有关,即以离子键为主变 成以共价键为主结合。
ds 区 元 素
(2)二价化合物。 铜族元素中氧化态为+2的 只有铜,铜的化合物最重要的有CuO、Cu(OH)2、 CuSO4·5H2O等。
ds 区 元 素
氧化亚铜(Cu2O)是红色固体,很稳定,在自然界中以赤铜 矿形式存在,当灼烧氧化铜达1273~1473 K时,分解出氧,生 成氧化亚铜:
ds 区 元 素
因此,AgNO3晶体或溶液都应在棕色玻璃瓶内保存。AgNO3可溶 于水,其水溶液与卤化物作用,生成卤化银。固体AgNO3或其溶液都是 氧化剂,即使在室温下,许多的有机物都能将它还原成黑色的银粉。
2Cu+H2O+CO2+O2 → Cu2(OH)2CO3
ds 区 元 素
2. 铜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铜、银、金都可以形成氧化数为+1、+2、+3的化合 物,其中,Cu(+2)、Ag(+1) Au(+1) 态。不同氧化数的铜族元素离子能与CN-等简单配体形成稳 定配合物。

ds区元素--课件

ds区元素--课件

(3)硫化亚铜 硫化亚铜是难溶的黑色物质,其溶度积常数为2×1047,由过量 的铜与硫加热制得:2Cu+S=Cu2S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加热也能生成硫化亚铜沉 淀:2Cu2++2S2O32+2H2O=Cu2S↓+S↓+2SO42+4H+ 分析化学上常用该反应除去铜。
2、氧化态为+II的化合物 (1)氧化铜和氢氧化铜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强碱,就生成淡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氢氧化铜的热稳定性比较差,在溶液中加热到80℃,即分解为黑 褐色的CuO。 Cu(OH)2=CuO↓+H2O CuO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被H2、C、CO、NH3等还原为金属铜: 3CuO+2NH3=3Cu+3H2O+N2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吸水后即显示出特征的蓝色,利用该性质可以检验乙醇和乙醚等 有机溶剂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分,也可以作为干燥剂使用。 在农业上硫酸铜同石灰乳混合得到一种果园中最常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其配方为:CuSO4·5H2O:CaO:H2O=1:1:100
铜的氧化态主要有+I和+II,氧化态为+III的化合物很少见。 1、氧化态为+I的化合物 (1)氧化物 硫酸铜碱性溶液用葡萄糖还原,可以制得Cu2O: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u(OH)4]2+CH2OH(CHOH)4CHO==
3OH+CH2OH(CHOH)4COO+3H2O+Cu2O↓
(2)卤化物 2Cu2++4I=2CuI↓+I2; 定量测定铜。

无机化学:第十一章 ds区元素选述.

无机化学:第十一章  ds区元素选述.

第11章ds区元素选述(I B、II B族: Cu, Ag, Au, Zn, Cd, Hg)一、铜分族、锌分族通性(掌握)101-21、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①电子层数;②有效核电荷;③核外电子排斥力。

2、ABIVB …… VIII IB IIB IIIAAlZ* 显著↗,主导Ti Cu Zn Ga r↗,次要Zr Ag Cd In ∴金属性渐弱Hf Au Hg Tl(周期性)副族(IVB ~ VIII)和IIIA主族(铝分族)金属性由上到下依次减弱(Z*因素占主导地位),与其它主族和IIIB族(Sc,Y,镧系,锕系)( r因素占主导地位)规律相反!主族(除IIIA外)和IIIB族金属性、:上→下金→。

3、熔沸点与升华热、颜色的比较:A、熔沸点与升华热熔沸点:IB >IIB IB>IA IIB<IIA升华热:IB >IIB IB>IA IIB<IIAB、颜色(d-d跃迁引起)IB(+1) :3d104d10 5d10 Cu +,Ag +,Au + 均无色IB(+2) :Cu2+ 3d9,Ag3+ 4d8,Au3+ 5d8 有色蓝色棕色棕色IIB:Zn2+ 3d10 、Cd2+ 4d10 、Hg2+ 5d10 均无色d1 - d9化合物或配离子有颜色(d-d跃迁引起);d0和d10化合物或配离子多数无色。

特例:HgI2黄色:O2—→ Hg2+ 电荷迁移跃迁引起。

[Hg(II) d10]金属性:同周期:IB<IIB同族:上→下:渐弱(有效核电荷Z*因素占优)1、与酸反应A、非氧化性酸(如HCl,H3PO4,稀H2SO4……)Zn ZnCl 2+H 2↑+ HCl =Cd CdCl 2+H 2↑而Cu 、Ag 、Au 、Hg 不反应。

B 、氧化性酸(如HNO 3, 浓H 2SO 4……)M + HNO 3→M(NO 3)2+NO 2、NO 、NH 4+ (M=Zn)M + H 2SO 4∆−−→MSO 4 + SO 2↑+ H 2O (M =Cu 、Ag 、Zn 、Cd 、Hg ,但Au 不反应。

ds区元素

ds区元素

第十一章 ds区元素
教学内容 §11-1 ds区元素概述。 §11-2 ds区元素单质的重要性。 §11-3 d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氧 化物;氢氧化物;铜盐;银 盐;锌盐;汞盐。〉
一、基本性质
Cu 原子量 63.5 价电子 3d104s1 主要氧化态 +1,+2 原子金属半径/pm 127.8 Ag 107.9 4d105s1 +1 144.4 735 2083 -486 —— 285 1.93 Au 197.0 5d106s1 +1,+3 144.2 895 1987 -644 —— 385 2.54
氢氧化铜
Cu(OH)2+2NaOH(6mol/L)===Na2[Cu(OH)4]
Cu(OH)2+4NH3===[Cu(NH3)4](OH)2
此溶液能溶纤维,遇酸后又析出,用来制人 造丝。 Cu(OH)2===CuO+H2O 4CuO===2Cu2O+O2 CuO可以被H2、CO、C、NH3等还原为Cu。 CuO+H2===Cu+H2O
铜(Ⅰ)铜(Ⅱ)的相互转化及铜(Ⅰ)化合物
Cu电极电势 0.158V 0.522V E°(A) Cu2+─── Cu+─── Cu │ 0.34V │ └─────────┘
根据铜的电极电势可知, 在溶液中,Cu+总 是要发生岐化。• 此一价铜化合物只存在于 因 较稳定的配合物中或者是存在于难溶物中。
Hg2+与CN-、SCN-、CNS-、Cl-、Br-、I-离子均生 成[ML4]2-配离子。 Hg2++I-→HgI2↓(红色)+I-→[HgI4]2-,[HgI4]2-与强 碱混合后叫奈氏试剂,用于鉴定NH4+、Hg2+离子。

第十五章 ds区元素

第十五章 ds区元素
+
21
> 1.6*10
.
13
>
1.7*10 > 4.5*10
+
7
5
Ag
Cl
AgCl -
NH3 H2O
Ag(NH3)2
Br
AgBr 2S2O3
3Ag(S2O3)2
Ag2S
S
2
Ag(CN)2
CN
AgI
I
-
Ag(NH3)2
2 [ Ag(NH3)2] + RCHO + 2OH
+
+
-
RCOONH4 +2Ag + 3 NH3 + H2O
Hg2(NO3)2 Hg2Cl2
b、如加入一种试剂使Hg(II)离子形成沉淀或配 合物降低Hg(II)离子的浓度,就会加速亚汞歧化 例:
Hg2+ H2S
2+
Hg2S+2 H HgS +Hg
HgNH2Cl + Hg + NH4Cl
+
Hg2Cl2+ 2 NH3
Hg22++2OH-=Hg2(OH)2=Hg +HgO +H2O
Ag2O + H2O
-
[Ag(NH3)2] + Ag Ag + O2
HNO3 NH3 CO Ag O HCl 2 H2O2 CN 573K
AgNO3 + H2O AgCl + H2O [Ag(CN)2] + OH
-
Ag2O + CO
2Ag + CO2
Ag2O + H2O2

ds元素

ds元素

第十一章副族元素化学第十章ds区元素第节素概述第一节ds区元素概述ds 区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ⅠB 、ⅡB 两族元素包括族元素,包括铜、银、金、锌、镉、汞等6种自然形成的金属元素及两种人工合成元素。

ds 区的名称是因为它们的外层电子构型:ⅠB : (n-1)d 10s 1或ⅡB :(n-1)d 10s 2从广义的角度看,ds区实际上是d区的一部分。

因本区元素次外层(n-1)d轨道已填满电子,而最外电子层构型和区相同,所以满电子,而最外电子层构型和s区相同,所以将此区域元素称为ds区元素。

ds区元素都是过渡金属。

但由于其d层电子是全充满的,所以体现的性质与其他过渡金属有所不同。

如:最高氧化态只能达到+3如:最高氧化态只能达到+3。

3第二节铜族元素(一)铜族元素的单质1.物理性质(1) 特征颜色:Cu(紫红),Ag(白),Au(黄)(2) 溶、沸点较其它过渡金属低(3) 导电性、导热性好,且Ag>Cu>Au(3)导电性导热性好且(4)延展性好铜族元素2.化学性质(1)与O 2作用)2CuO(O 2Cu 2黑⎯→⎯+∆)(CO (OH)Cu CO O H O 2Cu 322222绿⎯→⎯+++∆碱式碳酸铜Au 、Ag O 发生反应,当有沉淀剂或g 不与2发生反应,有沉淀剂或配合剂存在时,可发生反应。

5=铜族元素−−−+⎯→⎯+++4OH]4[M(CN)8CN O 2H O 4M AuAg Cu M 222,,−++⎯→⎯+++OH)(])4[Cu(NH 8NH O 2H O 4Cu 23322无色)(])[Cu(NH 243蓝+不可用铜器盛氨水O 2→O2H S 2Ag O S 2H 2Ag 2222+⎯→⎯++6银器年久变黑(2) 与酸作用铜族元素c Cu、Ag、Au不能置换稀酸中的H +d 若生成难溶物或配合物,单质还原能力则增强()2A I 2A (g)H S(s)Ag S H 2Ag 222+⎯→⎯+(g)H 2AgI 4I 2H 2Ag 2-2+⎯→⎯++−+③Cu 、Ag 、Au 可溶于氧化性酸7(二)铜的重要化合物Cu 2O CuO颜色暗红色黑色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热稳定性稳定,1235熔化也不分解高C 加入氨水[Cu(NH 3)2]+(无色)微溶Cu 2O + 2H +→Cu 2++ Cu + H 2OC O +2HCl 2C Cl +H Cu 2O + 2HCl →2CuCl + H 2O 10004CuO Cu O +O C (白色)CuO + 2H +→Cu 2++ H 2O4CuO Cu 2O + O 28(二)铜的重要化合物Cu 2O CuO颜色暗红色黑色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热稳定性稳定,1235 熔化也不分解高C 加入氨水[Cu(NH 3)2]+(无色)微溶Cu 2O+4NH 3+H 2O →2[Cu(NH 3)2]++2OH -在空气中被氧化4[Cu(NH 3)2]++O 2+8NH 3+2H 2O →蓝94[Cu(NH 3)4]2+(深蓝)+4OH -CuOH 不稳定,至今尚未制得为浅蓝色难溶于水2-Cu(OH)2为浅蓝色,难溶于水1.受热易脱水2[Cu(OH)4]+C 6H 12O 6(葡萄糖)→Cu 2O +C 6H 12O 7+4OH -+2H 2O Cu(OH)2 CuO + H 2O 80~90C 两性以碱性为主(葡萄糖酸)2.两性:以碱性为主+2H + →2+ O (用此反应可检查尿糖Cu(OH)2+ 2H Cu +H 2O (浅兰色)Cu(OH)2+ 2OH -→[Cu(OH)4]2-(亮兰色)3. 溶于氨水2++2OH-10Cu(OH)2+4NH 3→[Cu(NH 3)4]2 + 2OH制取:1.,Cu 2+ + Cu + 4Cl -→2[CuCl 2]-1. 在热、浓HCl 溶液中, 用Cu 粉还原CuCl 2(无色)2. 用水稀释-→2CuCl ()+2Cl -总反应:Cu 2+ + Cu + 2Cl -→ 2CuCl2[CuCl 2]2CuCl (白色) + 2Cl 应用:CuCl + CO + HCl →[CuCl(CO)] ·H 2O 11(测CO )2无水CuCl 2为棕黄色固体,是共价化合物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CuCl 2溶液随c (Cl -)不同而呈不同颜色[C Cl 24H O [C (H 2+4Cl [CuCl 4]2-+ 4H 2O [Cu(H 2O)4]2+ + 4Cl -)(12(黄色) (浅蓝色)无水CuSO4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吸水性强,吸水后呈蓝色,可检验有机液体中的微量水分。

元素化学之ds区元素课件

元素化学之ds区元素课件

§10.7.2 铜族元素
一、铜族元素的单质
二、铜族元素的化合物
一、
1.存在
铜族元素的单质
单质:Cu,Ag,Au 矿物:孔雀石:Cu2(OH)2CO3 辉银矿:Ag2S 碲金矿:AuTe2 2.物理性质
•特征颜色:Cu(紫红),Ag(白),Au(黄) •熔点、沸点较其它过渡金属低 •导电性、导热性好,且Ag>Cu>Au
•延展性好
3.化学性质
•与O2作用 2Cu O2 2CuO(黑)
2Cu O 2 H 2O CO 2
Cu 2 (OH)2 CO3 (绿)
碱式碳酸铜
Au,Ag不与O2发生反应, 当有沉淀剂或配合剂存在时,可反应。
M Cu, Ag, Au
4M O2 2H2O 8CN 4[M(CN) ] 4OH 2
Cu2+的氧化性 Cu(I)和Cu(II)的相互转化
1. Cu+有一定的稳定性 4 CuO == 2 Cu2O + O2 2 Cu + S(过量) == Cu2S 2. Cu+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发生歧化发应 0.159 0.52 Cu2+ Cu+ Cu 2 Cu+ = Cu2+ + Cu 利用波恩-哈伯循环求算rH
Cu
2+
OH (适量)

Cu(OH)2(s)
浅蓝
OH (过量,浓)
Cu(OH)4
深蓝
2
Cu
2
NH3 (适量)
NH3 (过量) 2 Cu2 (OH)2 SO4 (s) Cu(NH 3 )4
浅蓝 深蓝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因为ds区元素的有效核电荷比相应的s区元素高得 多(d,f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不完全),所以ds区 元素的化学性质远不如s区元素活泼。
➢ IB族元素d轨道都是刚好填满10个d电子,由于刚填满的d 电子不很稳定,除失去1个s电子外,还有可能失去1个或2 个d电子而形成+2或+3氧化态;
➢ IIB族元素d轨道电子已比较稳定,只能失去最外层的2个 s电子,呈+2氧化态;

银金

29
47 79
30
3d104s1 4d105s1 5d106s1 3d104s2
117 134 134 125
96 126 137 —
72
——
74
1083 960.5 1063 419.4
2582 2177 2707 907
1.9 1.9 2.4 1.6
745.5 731.0 890.1 906.4
➢Cd主要存在于含锌矿中,Cd主要来自于炼锌副产物。
3.单质的物理性质
(1)特征颜色:Cu(紫红),Ag(白),Au(黄),Zn (白) (2)熔点和沸点较其它过渡金属低, 锌族更低
Zn:419℃; Cd:321℃ Hg:-39℃,是室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 (3)铜族导电性很好:Ag > Cu > Au (4)易形成合金,可用于提取贵金属 黄铜:Cu-Zn;汞齐:Na-Hg, Au-Hg, Ag-Hg (5)铜族延展性好: Au > Ag > Cu (6)Hg慢性中毒;Cd使蛋白酶失活。
➢ 将除去炉渣的焙烧产物移入转炉,顶吹鼓入有限空气将 CuS2转变成Cu和SO2
2Cu2S(s) 3O2 (g) 2Cu2O(s) 2SO2 (g) Cu2S(s) 2Cu2O(s) 6Cu(s) SO2 (g)
➢ 制得的粗铜再经电解提纯。
金和银的冶炼
➢首先用NaCN溶液浸取闪银矿或金矿砂
2Ag 2H2S O2 2Ag 2S 2H2O
银器年久变黑
4M O2 2H2O 8CN 4[M(CN)2 ] 4OH
M = Cu, Ag, Au
4Cu O2 2H2O 8NH3 4[Cu(NH3)2 ] (无色) OH
O2
不可用铜器盛氨水
[Cu(NH 3 )4 ]2 (蓝)
(3) 与酸碱反应
➢首先将闪锌矿进行浮选,然后焙烧得到ZnO
2ZnS 3O2 焙 烧 2ZnO 2SO2
➢将ZnO与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于1100-12000C进行还原。
2C O2 2CO ZnO CO Zn(g) CO2
➢将Zn蒸气冷却即得纯度98%锌粉,再通过分馏除去杂 质Cd和Pb,可得到99.99%的高纯锌。
锌矿: 闪锌矿ZnS,菱锌矿ZnCO3
镉矿: 镉常与锌共生在一起。
汞矿: 辰砂HgS
2. 单质的冶炼
铜的冶炼
➢ 黄铜矿先经浮选,再装入沸腾炉焙烧
2CuFeS2 4O2 650 8000C,焙烧CuS 2FeO 3SO2
➢ 焙烧产物装入反射炉,按比例加入石英砂继续焙烧,生 成的FeSiO3与其他难溶物形成矿渣浮在上面。
Zn、Cd 可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M 2H (稀) M2 H2 (M Zn, Cd)
除Au 外均与氧化性酸反应
Cu 2H2SO4 (浓) CuSO4 SO2 2H2O Ag 2HNO3(浓) AgNO3 NO2 H2O
3Hg 8HNO3(稀,过量) Hg(NO3)2 2NO 4H2O
生成难溶物或配合物,使单质还原能力增强:
2Ag H2S Ag2S(s) H2 (g)
2Ag
2H
4I
2AgI
2
H2
(g)
2Cu 2H 4CS(NH2 )2 2Cu[CS(NH2 )2 ]2 H2 (g)
1957.9 2074 1980 1733.3
+1, +2 +1 +1, +3 +2


48
80
4d105s2 5d106s2
148 149


97 320.9 763.3
1.7 867.7 1631.4
+2
110 -38.89
357 1.9 1007.0 1808.7 +2, +1
11.2 ds区元素单质的重要性质
1.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单质、矿物
铜矿:最大单粒金属铜42吨;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S2, 赤铜矿CuFeS2,孔雀石:Cu2(OH)2CO3
我国铜矿储量世界第三,江西德兴有我国最大铜业基地。
银矿:自然界有辉银矿Ag2S、角银矿AgCl深红银矿Ag3SbS3; 也有单质银矿。
金矿:主要以单质存在,分成岩脉金(散布在岩石中)和冲 积金(分散在砂砾中);山东、黑龙江和新疆有很多金矿, 如碲金矿AuTe2
第十一章 ds区元素
11.1 ds区元素概述 11.2 ds区元素单质的重要性质 11.3 d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1.1 ds 区元素概述
IB族: Cu Ag Au IIB族: Zn Cd Hg
(n-1)d10ns1 (n-1)d10ns2
➢虽然这些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与IA族和IIA族相同, 但它们之间的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
➢ ds区与s区元素性质对比
IB
IIB
IA
IIA
次外层电子 18
18
8
8
氧化态
1,2,3
2,1
1
2
活泼性




同族活泼性
从上到下减小
从上到下增大
成配合物能力 大



ds区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
原子序数 价电子构型 共价半径(pm) 离子 (M+,pm) 半径 (M2+,pm) 熔点() 沸点() 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kJ/mol) 第二电离能(kJ/mol) 常见氧化态
4.单质的化学性质

(1) 与O2反应 Cu, Zn, Cd和H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相应氧化物
2Cu O2 2 CuO (黑)
2 Zn O2 2 ZnO (s,白)
2 Cd O2 2 CdO (s,红棕色)
360℃
2Hg O2 470℃
2HgO(s, 红、黄)
Au、Ag与O2一般不发生反应,当有沉淀剂或配 合剂存在时,可反应,如:
Ag2S 4NaCN 2Na[Ag(CN)2] Na2S 4Au 8NaCN O2 2H2O 4Na[Au(CN)2] 4NaOH
➢然后用Zn粉还原
2 Au(CN )2
Zn
2 Au
Zn
(CN
)
2 4
➢再分别以AgNO3,HAuCl4溶液为电解液,电解精炼得到纯
的Ag和Au。
锌的冶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