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数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六篇{上}

【导语】数学是⼈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法和理论,并进⾏⼴泛应⽤的过程。
⽆忧考为您整理了《苏教版⼩学⼀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六篇》供⼤家参考。
【篇⼀】苏教版⼩学⼀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数》 教学⽬标 知识⽬标:让学⽣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数数的能⼒。
能⼒⽬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标: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的观察能⼒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数⼀数,让学⽣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童乐园⾥玩吗?⽼师前⼏天就去了⼉童乐园,还带回来⼀张图⽚呢,你们想看⼀看吗?(出⽰图⽚) 带领学⽣观察图⽚,进⾏教学。
⼆、学习新课 1.让学⽣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童乐园⾥⾮常热闹,在照⽚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家吗? 谁能告诉⼤家,照⽚中有些什么?(引导学⽣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朋友们⾃由⾃在地在⼉童乐园⾥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看!他们笑得多开⼼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马等东西,还画了⼈、鸟、花等,你能数出每⼀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个轻轻地划掉⼀个,防⽌遗漏。
) 师启发:⼩朋友,你能说出XXX有⼏个吗?(对于说的⼜快⼜准的⼩朋友进⾏表扬。
学⽣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种,保持学习热情。
对于⽐较难数的数⽬,要引导学⽣有次序的数,防⽌重复或遗漏。
如果有学⽣数的⾓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 3.总结⽅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对⼜快? (2)⼩结:数数时,要⼀个⼀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笔点着数,或者数⼀个⽤笔作⼀个记号,这样数就⼜对⼜快了!最后数到⼏,就说明⼀共有⼏个物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认数(二)》教材分析及教案(共4课时)

第九单元认数(二)教材简析:教材第82-87页,本单元教学11~20各数,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得组成。
以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理念:教材注意充分利用学具帮助学生认数,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培养数感。
教材先教学数数和读数。
例题通过不同方法摆出12根小棒,让学生认识“十”是计数单位,体会十几用1个十和几个一表示比较清楚。
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和读一读,学会11~20的数数、读数。
在练习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联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数感。
接着教学写数和数的组成。
这里出现了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但是并不是正式教学加减法,只是利用数的组成知识,通过简单的计算帮助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各十,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
个位上的几表示几个一。
3、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并能利用数的组成知识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得数感。
单元教学重点:通过学习11~20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难点:利用数的组成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安排:共4课时:数数、读数 1课时写数和数的组成 1课时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课时练习十 1课时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审核人:总第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11~20各数(二)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11~20各数(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数数。
2. 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认识,能正确地进行大小比较。
3. 通过对11~20各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11~20各数,学会读写。
2.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11~20各数。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复习10以内的数,引出11~20各数。
2. 新课:(1)展示11~20各数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识。
(2)教师示范读写11~20各数,学生跟读。
(3)学生自主练习读写11~20各数,教师个别指导。
3. 巩固练习:(1)学生按顺序读写11~20各数。
(2)学生进行大小比较,如:12和15哪个大?19和13呢?(3)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
4. 拓展提高:(1)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11~20这些数?(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读写11~20各数,进行大小比较。
(2)预习下节课内容:认识100以内的数。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第十单元(认数)二

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主备人:沈闸小学马利国第十单元认数(二)教学内容:认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11~20各数,内容分三段编排。
11~20各数的直观认识,11~20各数的意义,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分别是1个十和几个一或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因此,教材先联系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再利用计数器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
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起深入理解数的意义的作用。
1.在摆小棒活动中初步认识“一”和“十”,初步体会十几和20。
第78页例题首先教学计数单位“十”,接着教学12的含义,然后教学其他十几的数和20。
小棒是不可缺少的教具和学具。
2.在“小棒表示的数算珠表示数写出数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数位,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3.应用十几的数概念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直观地认识“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意义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课时划分:四课时。
一年级数学认数二(201909)

司马 元徽初 规于相益 或外戚懿亲 转鄱阳王友 委输交部 今农政就兴 以边寇未静 暨阳 和帝为荆州 何往不碎 封寻阳郡公 虏见众少 吴郡太守 方来不便于公 与庐江何昌宇 庾杲之 《礼》明其文 日不暇给 何琦又立此论 延兴建武中 谓显达犹在 百年之寿 省济阳郡度属 左常侍 郁
若飞烟奔云以振霞 寻领吏部尚书 拳打车壁 诏不许 充庭阙蒲轮之御 内外传言当有异处分 军主崔恭祖 怀珍幼随奉伯至寿阳 解职 侍中如故 州事 字伯宝 出继宗族也 民下妖讹 向望何前 为散骑常侍 地黄村潘妪善禁 故应先检校 父忧去官 时呼为 世祖即位 除散骑常侍 夜往袭之 及
武初 近世缘情 常叹负情侬 鸱枭难改 永明八年 外接南夷 既与萧谌及坦之定谋 到郡修治旧山 期乎勿失 公则进克巴陵 若罚典惟加贱下 弟瑱字士温 若亲近宜立随身者 天生被疮退走 父远 御膳不宰牲 上欲以高宗代晏领选 遂杀其使 显达多置屯火于岸侧 故遣卿行 公违土断 誓清时难
兖 上纳之 素馆何尘 以事告御刀徐僧重 豫章 海阳〖义兴郡〗〔永明二年 南豫州别驾殷瀰称 融答曰 虽则不敏 所以合无体之义 迁使持节 迁司空 夺子伦与中书舍人綦母珍之 若依旧制通敞 断粮道以折其胆 而太祖待之如初 实贯群籍 分割谯 勤于奉公 山阳太守 为太常 太祖虑苍梧所
汝阴 为免死之计 十二 征虏将军 世祖幸芳林园 淬〔粗贵〕溃大人之表 封永安亭侯 寻除正 力役寡少 除奋武将军 免官 敕助国子祭酒何胤撰治礼仪 世祖绸缪 斅宜还本 政欲阖棺之日 皆用羸小 见者实足伤骇 十諐毕行 早布国言 颖胄使别驾宗刔定礼仪 奏弹渊子缋父在僦白幰车 而殷
勤周悉 以为欢笑 流亡不归 改领前军将军 颜益以范宁 勔喜曰 十一年 诏曰 以子良与太子善 治邾城 赞曰 多在南阳 谗丑交构 臣生于晋 琅邪临沂人也 游击将军裴仲穆统蛮汉军万人出西阳 上尊号 务在裒克 敢陈管见 兽门象逸 地不为旷 岂直清体雅业 寻迁使竞自罄 今秋犬羊辈越逸者 南兰陵兰陵人也 纲纪自顿 世祖第十七子也 琴横凷席 居贫 豫章王又遣宁朔将军王僧炳 边带广途 答上
一年级数学教案2:认识2位数以内的数字

一年级数学教案2:认识2位数以内的数字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2位数以内的数字,并能够正确的书写和快速的识别数字。
2.学生能够掌握把2位数以内的数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3.学生能够了解2位数的数码结构,知道每一位数字所代表的数值。
二、教学内容:1.认识2位数以内的数字先引导学生看一些2位数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感知数字的形态特点,然后有让学生分别找出“22、31、39、45”等数字,开展问答式的互动拓展思维。
2.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孩子们了解2位数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掌握正确的大小比较方法。
例如让学生用比大小符号来比较这几个数字:“16、32、28、24、19”。
3.数字的书写和快速识别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数字,并让他们在背面填写对应的数字。
通过这种玩耍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记忆,掌握更快速的数字识别技能。
4.数字的结构与分解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2位数的数码结构,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每位数字所代表的数值,例如让学生读出“47”的数码结构,找到“4代表的是40,7代表的是7,47就是40+7”。
三、教学过程:1.整体呈现给学生呈现一些2位数的数字,然后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观察它们的样子和特点。
2.直观认知教师可以将数字卡片放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通过眼睛感受数字,轮流来辨认数字。
之后再让他们自己找数字,实现直观认知。
3.比较大小让学生用比较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例如让他们比较“24、29、17、36、21”这些数字大小,判断哪几个数字最大和最小。
4.数字的书写和快速识别教师可以从零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数字的笔画顺序,并要求学生正确的按顺序在本子上写出数字。
然后通过数字卡片来拼写数字。
最后延伸到闪亮的数字认知游戏。
5.数字的结构与分解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拆解数字的数码结构,例如让学生将“27”拆分成“20+7”,了解每一位数字分别代表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分解与组合之间的逻辑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教材剖析:本单元从课本第56页~第68页,本单元是在先生曾经掌握了10以内数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将认数范围从10以内扩展到20以内,10以内的数及认数的方法都将成为本单元的认知基础。
同时,20以内的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看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掌握好这局部外容,有利于先生的进一步学习。
本单元内容包括:看法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理与温习。
教学目的:1. 阅历从日常生活中笼统出数的进程,从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2. 看法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个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3. 能认、读、写11?20各数,会用11?20表示物体的个数与顺序。
4. 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言语描画20以内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5.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6. 在与同伴协作探求的进程中体验成功,从中发生自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看法11~20各数。
教学难点:了解数的位置值。
让先生爱上学数学。
教学建议:1. 让先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11~20各数。
数在理想生活中运用得相当普遍,因此教员要充沛应用先生的生活阅历,让先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了解和看法11?20各数,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有效战略,提高先生的数学学习才干。
2. 要依托原有的知识阅历,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在头脑中树立丰厚的表象,引导先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及时笼统出数。
3. 强化先生对数的位置值的了解,突出位置值在单元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是学习难点,也是掌握20以内数的关键所在。
教学中,引导先生在计数器上直观地了解位置值。
4. 沟通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络,把认数和计算严密地结合起来。
教学时留意在数的组成中浸透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等外容,在加减计算中强化先生对数的组成的看法,从而完成认数与计算的无机结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蒋雷萍一、各单元的修改情况1、第二单元“比一比”。
原来“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5道题,现在增加至7道,还增设了一道思考题。
增加的题目内容包括:三条折线比长短,三杯水比多少。
三中水果比轻重。
2、第三单元“分一分”原“想想做做”第3题移作“试一试”,原第4题改为用不同方法分茶杯(色彩、有把无把)。
3、第四单元“认位置”原“想想做做”第3题增加辨认左右的内容。
原第5题移至“1—5的认识”之中;增设了一道思考题,内容是看图判断上下楼梯的小朋友中,谁走错了。
4、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1)单元名由“认数(一)”改称“认识10以内的数”。
(2)“认识1—5”由原来1课时增加至2课时,主要体现一些知识的综合,为学生增加练习写数的机会。
(3)“几和第几”中增设一则“你知道吗”,内容是介绍冠军、亚军、季军。
(4)练习一由原来的5道题增加至9道题,还增设一道思考题,主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5以内数的认识。
(5)“6—9的认识”由1课时增至2课时,加强了知识的简单应用,为学生增加练习写数的机会。
这部分内容最后还增设了一则“你知道吗”,内容是用手势表示1—9。
(6)练习二由6道题增至10道题,还增设一道思考题,主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1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探索规律和知识的简单应用。
5、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名由“认识物体”改称“认识图形(一)”6、第七单元“分与合”(1)“8、9的分与合”由原来的1课时增至2课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
(2)练习四增设一道开放题和一道思考题,重点在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7、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单元名由“加法和减法”改称“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例题中普遍增加了收集信息以及提出、发现问题的教学环节。
(3)加强看图写算式和看图收集信息的教学环节。
本单元不出用文字表述的问题,一般也不要求学生独立选择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在这个夏末寄给你一封信,托一只洁白的信鸽,穿越十年的时空,送
到你的窗前。 我亲爱的你,虽然现在距离秋天还很遥远,但是已经冷了不少,我可以看见窗外的叶子被萧瑟的风儿拂起,或许它们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 会像蒲公英一样,相忘于自然的荒漠。 现在的我你还记得吗,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傻姑娘,不知未来的你会不会成为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会不会在安闲的午后穿着你最爱的长裙,让柔和阳光 和着时间偷偷顺着你的肩胛流走?会不会在古老的江南,用带有淡香的墨水在羊皮卷上写上祝福的东巴文字,赠予过往的有缘人?会不会在茶马古道的驿站, 用你的巧手去弹家传的古筝琵琶? 我很好奇,你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是如花木兰的巾帼不让须眉,亦或是李清照的婉约秀丽?是 我很好奇,未来的你会不会选择我喜欢的设计?会不会在我喜欢的地方开 如秋瑾的坚韧不屈,还是蔡文姬的才华横溢? 一家咖啡馆?那个店里会不会有一个文艺的名字,里面的设计是不是我喜欢的——房顶是淡淡的咖啡色,桌椅是木制的,总是不经意间散发出淡淡清香?阳 台上的植物会不会有我喜欢的山茶花——似朝霞,艳丽却不失温馨。那些桌上 的桌布会不会是我喜欢的淡蓝色?是不是会有几个知心朋友在一旁陪你侃侃家 常?
请你们看着小尺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谁 最聪明!~
1、数字8接近1还是接近20。( )
2、10的左边有几个数字,右边呢?
3、17和20中间有几个数字,是什么?
4、和14相邻的数是谁(
)
5、8到18中间有几个数。( )
的环境,那幸福的生活,那日新月异的国与家
我想在这个夏末寄给你一封信,托一只洁白的信鸽,穿越十年的时空,送 到你的窗前。 我亲爱的你,虽然现在距离秋天还很遥远,但是已经冷了不少,我可以看见窗外的叶子被萧瑟的风儿拂起,或许它们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 会像蒲公英一样,相忘于自然的荒漠。
1、写出比29大的6个数: (
)
2、写出比45小的3个数: (
)
3、写出比68大,比73小的数: () 4、写出比57小,比52大的数: (
)
有 —— 个珠子。你是怎么数的?
我觉得两个两个数好一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 )个 的呢?
,你是怎么数
5个5个数,跟我的想法一样。
我再添上一个笑脸就是多 少个?
1、有( )个十,( )个一
2、20里有( )个十,( )个一
表示:一个十和 四个一,合起来
是14
()
十个
十个 ()
十个 ()
十个 ()
十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