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合集下载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是由瑞典历史学家约翰马尔特森和德国历史学家古斯塔夫格鲁克联合撰写的历史畅销书。

本书以大量的历史分析和论述,深入地探讨了欧洲史的发展历程,从7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一直延伸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战争,准确、系统地梳理了欧洲文明史,对欧洲历史研究及对欧洲进行深刻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开篇介绍了欧洲古代史,描述了欧洲历史中前三大文化:腓尼基文化、罗马文化和罗马帝国。

其中,腓尼基文化是欧洲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代表着欧洲文明的起源,带给欧洲无数宝贵的遗产,如精密的观察力和文明的意识。

罗马文化作为继承腓尼基文化的最重要文化,它从腓尼基文化中继承了城邦制度以及文明意识,经过罗马帝国的发展,它已经影响到了欧洲大陆上大量国家和地区,为欧洲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斯塔夫格鲁克在《极简欧洲史》中还深入讨论了欧洲中世纪的发展历史,指出中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史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欧洲文明走向世界影响的关键时代。

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发展有了许多变化,出现了君主制和封建制,宗教革命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此外,中世纪欧洲实现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由此产生了大量欧洲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开启了欧洲文明迈向世界舞台的进程。

马尔特森和古斯塔夫格鲁克在书中还介绍了欧洲新史的发展情况,把重点分析放在17世纪到20世纪之间的历史发展上。

在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英法两国的内战,此外,工业革命开启了欧洲社会精神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社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变。

本书中提到,尽管近百年来欧洲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罗马帝国曾给欧洲带来的文化认同感仍在欧洲人的心中深植,欧洲国家的大部分规定仍有着罗马的影子,这是欧洲历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特点。

总之,《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准确地总结了欧洲历史发展史,从7000多年前的腓尼基文化,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把欧洲史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一遍,为我们深刻认识欧洲历史发展史和欧洲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读《极简欧洲史》,看看欧洲为什么能成为各个文明赛跑中的领跑者

读《极简欧洲史》,看看欧洲为什么能成为各个文明赛跑中的领跑者

读《极简欧洲史》,看看欧洲为什么能成为各个文明赛跑中的领跑者继续这本《极简欧洲史》,今天要说的是,欧洲历史的权力结构。

我们前面说了,雅典和罗马早期,都是公民社会,而不是臣民社会,国家有难了,需要公民履行义务去服兵役,那相应的,也就要给他们以回报,这个回报,不是“当兵吃粮”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政治地位的认可,和政治表达的权利,这就是公民权。

公民和国家,不是单向的义务,也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双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我给你当兵打仗卖命,那你国家在决策一些事务的时候,就要考虑我所属的社群、经济阶层的诉求,尽可能地兼顾各种利益。

这样,就让政权的运作,始终是处在一个受到各种制约的框架下。

因为有这样的底子,所以后来罗马帝国时期的皇帝,还有罗马帝国灭亡后建立起来的那些王国的君主们,虽然也有很大的权力,但不是无限的,他支配他手下的各级贵族做事,也得给他们相应的回报。

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中世纪国王册封贵族的礼仪,被册封的贵族,跪下向国王宣誓效忠,这时候国王要过去拉住他的手,听他宣誓,然后贵族起身,跟国王拥抱,互相亲吻面颊,然后并肩而立。

这种仪式,虽然也是象征着贵族对国王的臣服,但可以看出,也有平等的味道,作者解释,这就象征着双方关系的本质:臣属提供的是效忠,而君主提供的是保护。

而不光是国王和贵族,贵族和他手下的家臣,家臣再和他的手下,互相之间也都是这种关系,作者说,西欧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一直是有这么一种不成文的契约关系。

所以,虽然中世纪的欧洲,也是等级社会,不同阶级之间壁垒森严,社会地位和财富,差异也很大,但是,他们也都有比较明确的权力边界。

除了社会结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权力的制衡。

具体说,就是政权和教权。

基督教有一条重要的理念,记载在《圣经》里,据说是耶稣说的,这句话很有名可能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世俗政治,这是你们君主的事儿,而人的信仰、精神世界,这是归我们宗教界来管的。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极简欧洲史》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澳)约翰·赫斯特。

关于《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

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

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会,罗马帝国变成的天下;其次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

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读物,作者通过简洁清晰的文字,将欧洲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欧洲历史的丰富多彩,也对欧洲大陆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书中对欧洲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将欧洲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对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欧洲历史进行梳理,我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书中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通过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揭示了欧洲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最后,书中对欧洲历史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作者通过对欧洲历史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欧洲历史对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欧洲历史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欧洲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极简欧洲史》,我对欧洲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欧洲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历史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历史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下,也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挑战。

读《极简欧洲史》

读《极简欧洲史》

读《极简欧洲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11年出办澳大利亚社会及政治历史学博士约翰。

赫斯特(John Hirst)的书《极简欧洲史》(The Shortest History of Europe)。

到去年年底已经第12次印刷了。

这本书得到中国学者钱理群,钱文忠和公孙策的联合推荐,后者还为本书写了推荐序。

本书是台湾席玉苹翻译的,文笔流畅。

如果能配上序者建议的欧洲历史地图就更好了。

这部欧洲史的确够短的,才12万字。

作者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欧洲在现代跑了个第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于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特别是和共和国同龄的人们,在他们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真是对欧洲历史一无所知,笔者也是其中一员。

在今天中国要重新站立起来的历史关头,我们这些人不由想知道欧洲的文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无论是万恶的资本主义还是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都是从欧洲起源的。

他们为什么无论向右还是向左都跑了第一呢?可惜笔者年龄日长,记忆日衰,大部头的欧洲史啃不动了,也记不住了。

那天在三联看到这本《极简欧洲史》真是莫名高兴,好像是量身定著的。

这本书分两大部分共八章,外加引言和结语。

第一部分“欧洲,是个混合体”,第二部分“迈入文明”文字不多,却把欧洲历史从不同的角度说了六遍。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写法。

作家不是从流水般的历史事件和五彩般的国家民族变换来叙述,而是纲举目张,抓住了欧洲发展的骨干。

作者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元素作为骨干:然后作者一一作了反复的解释:现代文明的源头是希腊,而希腊的辉煌时期并非单一的国家,而是众多的城邦。

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在这些小城邦里萌生,尽管只是局限在男性公民而不包括妇女和奴隶。

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是承袭希腊的。

他们能把现实中的形状抽象为有定位无量值的点和有长度无宽度的线。

并由此定义出园,平行线,再推理出各种形式的关系(角度)。

据作者说,希腊人并不是为了生产的实际用途发明了几何,他们认为几何学是引导人类认知宇宙本质的一个途径。

《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

《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

《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
《极简欧洲史》是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欧洲历史的书籍。

作者通过梳理欧洲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将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化为几个关键时期和主要影响因素。

在阅读《极简欧洲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欧洲历史的丰富与多样。

书中提到的古希腊文明、罗马帝国、黑死病、文艺复兴等事件和时期,展示了欧洲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宗教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例如基督教的传播和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极简欧洲史》的篇幅相对较短,但是作者在书中仍然能够概括欧洲历史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这本书适合那些对欧洲历史感兴趣却不想深入研究的读者。

通过读这本书,可以初步了解欧洲各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对于整体把握欧洲历史有着良好的帮助。

另外,《极简欧洲史》还强调了欧洲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欧洲历史不仅包含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还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

这种多样性是欧洲历史的魅力之一,也是我们理解和学习欧洲历史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极简欧洲史》是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欧洲历史的好书。

无论是对欧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初学者,都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来初步了解欧洲历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对欧洲历史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理解。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极简欧洲史》。

欧洲由古希腊发展而来。

当时希腊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口暴涨,本土不够居住,便开始扩张。

扩张后出现了罗马人。

罗马人又独立成为了罗马帝国。

200年后,从北欧来的日尔曼蛮族入侵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被掠夺。

但日尔曼蛮族并没有掠抢东罗马,反而开始支持东罗马,日尔曼人信仰基督,在罗马推广,但只有很少人听取了推广。

而君士坦丁大帝便是其中一个。

他成为国王后,建立教会,将基督定为国教。

当时的罗马人、古希腊人、日尔曼蛮族人构成了英国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祖先。

之后多次改革、分分合合,成为今天的欧洲。

我读这本书之后,了解到了欧洲的形成,还思考了欧洲为什么发达?我想是因为欧洲人善于交流、理性思维、改革创新,就一日日发达起来,成为今天的欧洲。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铺垫创新未来。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2在对《极简欧洲史》这本书籍的三天阅读之后,心中感悟颇多。

众所周知,在当代社会,欧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建设都比较领先,因而,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力也很大,这与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本书作者从塑形欧洲文明内核的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和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详细描述了此三种原因,彼此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过程。

催生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内核,诞生了强大的帝国与繁荣的城邦,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令人赞叹不已!发源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是欧洲乃至世界的明珠,其形成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实现了全"民"治邦,每位公民都能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局限性,对妇女、奴隶的歧视,并未实现真正的全民皆平等;古希腊智者的学术文化成就也十分令人惊叹,"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地位,这是人类自我发现,自我意识的重要一步;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与我们同时代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苏的弟子柏拉图《理想国》是西方文明理想主义的发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并论证了逻辑的辩证方法,提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

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

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读极简欧洲史有感第一篇:有人说书要越读越薄,那这本澳大利亚史学家约翰?赫斯特的《极简欧洲史》就是本“薄书”。

全书分别以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生活、文化的角度,把欧洲从古希腊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讲了六遍。

这犹如在一个三维空间看历史,很有立体感。

这种立体感,如果仅抱有唯物史观,是感觉不到的。

我们说历史是以一个个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后人,但历史的密码就在于这些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背后的联系。

历史是连续的,也是活的,我们活在当下也是活在历史中。

历史流经我们眼前。

只有看到历史的延续性,我们才能明白当下;只有看到历史的延续性,才能敏锐地判断未来。

深切的现实关怀感,在我看来是本书的最大看点。

作者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欧洲文明发端之初,其组成元素有三:(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2)-;(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这其中罗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史就是古罗马的延续。

“直到19世纪,某个称作罗马帝国的东西依然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更明晰的线索还是希腊的理性和希伯来的上帝,作者用这两条线索把欧洲历史串了起来。

前者是欧洲科学进步的远因,而希伯来的上帝则一直影响着欧洲的政治和法律,塑造了欧洲的社会形态。

欧洲历史一直是权力多中心的局面,正因如此,后来才能生长出权力相互制约的代议民主制。

国王和教士之间的政教关系,是欧洲文明的重要因素。

本书虽然内容简洁,但结构和思想并不简单;虽然内容简洁,但是言简意赅。

作者省去了众多事件和人物,保留的都是形塑了当今世界轮廓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英国的议会改革,法国的民主革命等。

作为中国人读欧洲史,难免会来个中西对比,回想起“李约瑟之问”,也许在本书中,我们能找到点什么。

第二篇:如果说欧洲历史是一幅唯美而华丽的画卷,那么文艺复兴便是其中最为绚丽而悲壮的片段。

它的绚丽点亮了冷酷黑暗的中世纪,它的悲壮惊醒了庸庸碌碌的“梦中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悦读
点亮心灯繁花入眼、辩杂为简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假期闲来,细细品读了推荐书目《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本来我对历史知之甚少,对历史的理解也甚为浅薄,历史知识往往需要我先生的教导。

但这本书以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新颖的观点,将欧洲历史娓娓道来又能以精炼的观点将欧洲各国历史的种种“繁花”汇聚同意,展现了一部本人“爱读”又“极简”的欧洲史。

首先,我一直认为欧洲历史的纷繁复杂确实让人烧脑不已。

希腊、罗马、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的纷至沓来;宗教、城邦、战争、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工业革命目不暇接。

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却并不谙熟其中的联系,欧洲历史的错综复杂、各种历史线索的藕断丝连,使每一个想要了解欧洲历史的中国人都不免头疼。

但澳大利亚作者约翰.赫斯特却用精炼的语言、新奇的观点将欧洲历史的脉络以新颖的角度趁现在我们面前。

细读本书不难发现,在约翰.赫斯特笔下的欧洲无论是事件的横轴还是时间的纵轴,都是一脉相承,融会贯通。

从希腊罗马开始,它的精神和文化一直流淌到现在的欧洲、美洲和澳洲人的血液里,也完全糅合进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长久以来,包括我们国家的历史学者,一直认为东北亚的历史文明才有这种一脉相承的格局。

因为包括大和民族、蒙古族、朝鲜族在内,民族的长久以来的统一是最主要的旋律,而儒家文化对其绝对思想的统治力直到今天,漫步在东京、首尔乃至乌兰巴托的街头,都会产生无比熟悉的亲切感。

以中国为例,学者们一直认为统一的思想、完整的历史脉络才能带来今日的中国。

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战争、天主教伊斯兰教文化的冲突、各个大小不一又连年征战的城邦,也是有无尽的羁绊和密不可分的脉络牵引整个欧洲。

从罗马帝国的成立,欧洲就不是一个分散、独立的的个体,而是通过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不断角力的过程中,变成现今这样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其次,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是作者对欧洲历史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正是因为三者的缠绵交融又彼此对立,致使这三种文化的力量此消彼长,再加上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尤其是伊比利亚半岛),使得欧洲的以前、现在、未来都存在着发展、变迁的模式与轨迹。

孱弱的国王、权力时大时小的教会、与王权抗衡的教皇、后来大权在握的国会、独特
的中产阶级、不好惹的农民、互有联系的语言、多元而璀璨的文化、先进的科学和艺术⋯⋯这些无不与上面的三种力量相关联。

研究学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极致了吧。

最后,我想从自身的理解谈一下这本书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西方文明主导了现今的社会?”第一点,西方文明的成功有着历史的必然:文艺复兴包含天文、物理、医学和地理大发现等自然科学的进步。

和宗教改革运动等政治、人文的进步。

人类对宇宙,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都得到颠覆。

资产阶级的革命和对人类思想生活的颠覆性改变,都是私有财产不得侵犯的思想深入人心,这就是从根本上区分东西方文化的理论体系得以实现,而这一理论更是成为新的思想融汇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

启蒙运动现代民主、理性思想萌芽;高等数学、自然科学大发展的时期;现代经济理论开端又从科技文明的角度大幅度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这一切的种种都使得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陈伟了历史的必然。

第二点,从更深处来看“私有财产不得侵犯”在理论,更是在法律的角度上为人类新社会秩序的建立,带来了根本性的基础。

在欧洲,权力分散,遗产多元。

无论是教会还是国会,他们的存在都多多少少的分散了国王的权力,使得欧洲从很早开始就不再可能成为君主专制的国家,而东方文明的稅贡制度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使东方文明不断的僵化,最终退出了世界的主流舞台。

无论原因是什么,本书无疑是了解欧洲历史文明的很好的切入点。

以后无论是再读其他的欧洲文籍,或是研究我国历史,这本书都可以成为一种思路和一份借鉴,提示我们带着已知和未知去阅读,去思考。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