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合集下载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是由瑞典历史学家约翰马尔特森和德国历史学家古斯塔夫格鲁克联合撰写的历史畅销书。

本书以大量的历史分析和论述,深入地探讨了欧洲史的发展历程,从7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一直延伸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战争,准确、系统地梳理了欧洲文明史,对欧洲历史研究及对欧洲进行深刻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开篇介绍了欧洲古代史,描述了欧洲历史中前三大文化:腓尼基文化、罗马文化和罗马帝国。

其中,腓尼基文化是欧洲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代表着欧洲文明的起源,带给欧洲无数宝贵的遗产,如精密的观察力和文明的意识。

罗马文化作为继承腓尼基文化的最重要文化,它从腓尼基文化中继承了城邦制度以及文明意识,经过罗马帝国的发展,它已经影响到了欧洲大陆上大量国家和地区,为欧洲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斯塔夫格鲁克在《极简欧洲史》中还深入讨论了欧洲中世纪的发展历史,指出中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史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欧洲文明走向世界影响的关键时代。

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发展有了许多变化,出现了君主制和封建制,宗教革命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此外,中世纪欧洲实现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由此产生了大量欧洲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开启了欧洲文明迈向世界舞台的进程。

马尔特森和古斯塔夫格鲁克在书中还介绍了欧洲新史的发展情况,把重点分析放在17世纪到20世纪之间的历史发展上。

在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英法两国的内战,此外,工业革命开启了欧洲社会精神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尤其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社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变。

本书中提到,尽管近百年来欧洲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罗马帝国曾给欧洲带来的文化认同感仍在欧洲人的心中深植,欧洲国家的大部分规定仍有着罗马的影子,这是欧洲历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特点。

总之,《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准确地总结了欧洲历史发展史,从7000多年前的腓尼基文化,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把欧洲史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一遍,为我们深刻认识欧洲历史发展史和欧洲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极简欧洲史》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澳)约翰·赫斯特。

关于《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

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

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会,罗马帝国变成的天下;其次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

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读物,作者通过简洁清晰的文字,将欧洲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欧洲历史的丰富多彩,也对欧洲大陆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书中对欧洲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将欧洲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对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欧洲历史进行梳理,我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书中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通过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揭示了欧洲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最后,书中对欧洲历史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作者通过对欧洲历史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欧洲历史对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欧洲历史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欧洲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极简欧洲史》,我对欧洲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欧洲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历史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历史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下,也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挑战。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正文:嗨,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本我超爱的书——《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欧洲历史的道路。

它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我这个历史小白也能轻松读懂,而且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

我得说,这本书真是太棒了!它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但又比教科书有趣多了。

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插图,把欧洲的历史讲得活灵活现,让人看了就停不下来。

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幽默的小段子,让我知道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

接下来,我要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它从远古时期讲起,一直到现代,涵盖了欧洲大陆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比如,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的兴衰,感受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还有见证了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对欧洲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除了历史事件,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有趣的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

比如说,勇敢的骑士、聪明的商人、美丽的公主等等。

这些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与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书中还有一些关于欧洲文化的知识点,比如艺术、音乐、建筑等等。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也让我对欧洲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要说,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它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我们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宝贵财富。

我也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因为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总结一下,《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历史书籍。

它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叙述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了欧洲的历史长河。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欧洲的知识,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一读。

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海洋中遨游吧!。

《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

《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

《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
《极简欧洲史》是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欧洲历史的书籍。

作者通过梳理欧洲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将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化为几个关键时期和主要影响因素。

在阅读《极简欧洲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欧洲历史的丰富与多样。

书中提到的古希腊文明、罗马帝国、黑死病、文艺复兴等事件和时期,展示了欧洲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宗教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例如基督教的传播和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极简欧洲史》的篇幅相对较短,但是作者在书中仍然能够概括欧洲历史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这本书适合那些对欧洲历史感兴趣却不想深入研究的读者。

通过读这本书,可以初步了解欧洲各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对于整体把握欧洲历史有着良好的帮助。

另外,《极简欧洲史》还强调了欧洲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欧洲历史不仅包含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还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

这种多样性是欧洲历史的魅力之一,也是我们理解和学习欧洲历史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极简欧洲史》是一本简明扼要地介绍欧洲历史的好书。

无论是对欧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初学者,都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来初步了解欧洲历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对欧洲历史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理解。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20144307 张天生近日读了《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是8.4,其实就我本人而言,是对历史一窍不通的,读这本书时遇到了种种挫折和艰辛,现在谈一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首先是关于欧洲历史我的大体认知:书的作者在开始就提出欧洲文明是一直唯一能让其他地区马首是瞻的文明。

在欧洲文明发端之初,它的组成元素有三: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基督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之宗教)的一个奇特分支。

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古希腊是现代文明的源头,罗马人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帝国,连希腊和希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它的疆域范围之内。

耶稣作为基督教的先知之一,却被犹太人和罗马人联合处死,无疑是个讽刺。

日耳曼民族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们于公元四世纪彻底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入侵方式也很特殊)。

三个元素是如何相互交融?罗马人要求:你必须对皇帝敬拜,因为罗马人相信,君主的地位与神明无异,但犹太人不肯对君王致敬,所以罗马人认为基督徒是颠覆分子,必须铲除而后快。

但君士坦丁大帝(272—337),公元313年赋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一个连结: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后来,教会发展出完整的层级组织。

这个教会有它自己的法律制度,也设有法庭、监狱以执行法律。

而教会不只管教务,还管到其他重要大事,例如婚姻、继承。

教会也有它自己的税收体系,因为所有人民都有义务掏钱来供养它。

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幸存下来——俨然一个独立政府。

教皇和罗马帝王的角色平起平坐,治理麾下所有层级的文武百官。

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二个连结:教会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

罗马帝国崩灭后,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了下来(它先前就已经这么做)。

这是三大元素第三个连结: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智识成就保存下来。

日耳曼蛮族侵犯罗马帝国的时候,并没有摧毁它的意图。

他们的目的在于攻城略地,想占夺最肥沃的土地以安家落户,好好享受人生的美好东西。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极简欧洲史》。

欧洲由古希腊发展而来。

当时希腊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口暴涨,本土不够居住,便开始扩张。

扩张后出现了罗马人。

罗马人又独立成为了罗马帝国。

200年后,从北欧来的日尔曼蛮族入侵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被掠夺。

但日尔曼蛮族并没有掠抢东罗马,反而开始支持东罗马,日尔曼人信仰基督,在罗马推广,但只有很少人听取了推广。

而君士坦丁大帝便是其中一个。

他成为国王后,建立教会,将基督定为国教。

当时的罗马人、古希腊人、日尔曼蛮族人构成了英国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祖先。

之后多次改革、分分合合,成为今天的欧洲。

我读这本书之后,了解到了欧洲的形成,还思考了欧洲为什么发达?我想是因为欧洲人善于交流、理性思维、改革创新,就一日日发达起来,成为今天的欧洲。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铺垫创新未来。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2在对《极简欧洲史》这本书籍的三天阅读之后,心中感悟颇多。

众所周知,在当代社会,欧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建设都比较领先,因而,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力也很大,这与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本书作者从塑形欧洲文明内核的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和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详细描述了此三种原因,彼此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过程。

催生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内核,诞生了强大的帝国与繁荣的城邦,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令人赞叹不已!发源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是欧洲乃至世界的明珠,其形成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实现了全"民"治邦,每位公民都能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局限性,对妇女、奴隶的歧视,并未实现真正的全民皆平等;古希腊智者的学术文化成就也十分令人惊叹,"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地位,这是人类自我发现,自我意识的重要一步;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与我们同时代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苏的弟子柏拉图《理想国》是西方文明理想主义的发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并论证了逻辑的辩证方法,提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浅读《极简欧洲史》有感约翰·赫斯特的这本《极简欧洲史》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教科书以外的西方历史读物。

因为本人的历史知识积累比较少,书中有些历史事实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

但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确实增加了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让我对西方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历史,增加自己的文化积累和修养。

这本书是本公认的好书,极简却不简单。

作者主要通过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来引出整个古代、近代欧洲史。

前部分概述了这样的关系和发展,后部分通过几个主题来展现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

这三大元素的三次连接分别是:罗马帝国变成基督教的天下;教会变成罗马人的教会;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知识成就保存下来。

这三点基本算是构成近代欧洲的起源。

后面的六章分别涉及到争战、启蒙、政体、神权与皇权、语言和民生。

从时间维度看,作者将欧洲史划分包括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

古典时期从公元元年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从476年到1400年。

虽然书名叫做《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却脉络清晰的将欧洲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讲解。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的历史发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直到读到书的最后结语部分,有句话我想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答。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王,这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针对这句话,我也在网络上寻找了一些更具体的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对比,我的答案是正是西方这种权利的制衡成就了现代的西方文明。

欧洲虽然跟东方国家一样有王国专制的朝代更替,但东方国家是将所有权利收归于皇帝一人独裁,并且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抑制商人发展的繁荣。

而欧洲国家不仅有国王,还有宗教里面的教皇,王权与神权之间互相牵制。

而且当时的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概念,对于财产所有权和私有制非常重视,所以拥有财产所有权的商人地位并不低,商人可以以财富为筹码去决定整个国家的统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一)
在对《极简欧洲史》这本书籍的三天阅读之后,心中感悟颇多。

众所周知,在当代社会,欧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建设都比较领先,因而,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力也很大,这与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本书作者从塑形欧洲文明内核的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和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详细描述了此三种原因,彼此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过程。

催生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内核,诞生了强大的帝国与繁荣的城邦,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令人赞叹不已!
发源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是欧洲乃至世界的明珠,其形成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实现了全"民"治邦,每位公民都能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局限性,对妇女、奴隶的歧视,并未实现真正的全民皆平等;古希腊
智者的学术文化成就也十分令人惊叹,"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地位,这是人类自我发现,自我意识的重要一步;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与我们同时代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苏的弟子柏拉图《理想国》是西方文明理想主义的发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并论证了逻辑的辩证方法,提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对于14、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具有启迪作用,包括17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对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再一次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

现代生物学的观点与中世纪的神学观大相庭径,这也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继物理学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之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又一大重击,也是被分裂,被撕扯,被困惑的欧洲宿命,他在道德和智识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扰和瓦解,因为一种是科学,一种是情怀,我们既不能摒弃科学,也不能遗忘那种浪漫情怀,正如我们的"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这是民
族情怀。

欧洲的面积其实大致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但是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他们走的却是欧盟这种形式,在历史上,日耳曼民族对罗马帝国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王国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欧洲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

其实,欧洲的许多思想都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如"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权利分散,遗产多元"及现在的代议制民主政治都发端于欧洲。

我们作为当代青少年,应当学贯中西,知己知彼,在今后的发展中,让我们的祖国留给后世以更多、更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二)
黄健韬
《极简欧洲史》将欧洲定义为一个"怪物",一个包含并且能坚持强多元的文化混合体,全文反复阐释、证明着这一点。

而这个多元的混合体,大致发轫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雅典,文中第一章就如此说到。

欧洲拥有10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该书却仅
以爱琴海沿岸地图为封面,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作者认为希腊思想指引了欧洲千年历史的奔流。

在约翰看来,有三个元素必须记牢,它们分别是:1.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 基督教。

3. 入侵罗马的日耳曼蛮族。

正是因为这三个元素的深化、交集、影响,才一步步造就了今天的欧洲。

今天的欧洲是许多个国家组成的,但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的土地上只有一个帝国——罗马帝国。

古罗马帝国的版图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辽阔无边。

古罗马人虽然打仗一流,但哲学、数学、艺术、文化等还是要向古希腊学习,这是第一个元素的形成。

另一个元素紧接着也奇妙的开出了花,本来基督教是犹太民族中的一支,是个小众宗教,罗马人不信的,但是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于是乎罗马人携着古希腊的文化和基督教结合了,这是第一个。

然后,更好战的日耳曼人从北方打来了,当时罗马已经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

这一年,作为分界线,前面是古典时期,后面就跟着中世纪了。

中世纪漫漫一千年,东罗马帝国苟延残喘,欧洲真正的主人成了无知好战的日耳曼人。

无知要学,好战要改,国家要建,但是他们毕竟是新手,手腕不强,各据一方,没有一个统一的帝国出现,格局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里出现了第二个,这些国王为了维护统治,首领把占领的土地分封给他的战士们。

这些战士成为贵族,条件是一旦国王需要军队这些贵族就得供应。

但逐渐的这些贵族开始视土地为己有,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但也正因为如此,国王的权力一贯薄弱,而"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正是现代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

所以欧洲搞出了民主,而中国一向专制。

到这里,还剩最后一个,日耳曼蛮族竟然也支持基督教。

结果是罗马帝国虽然覆灭了,但教会幸存了,带着它那套统治天下的规则,与国王们形成了联盟,当然同时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