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数学
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

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篇一: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小时候不但喜欢问为什么,还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
有一次,帕斯卡在厨房外边玩,听到厨师把盘子弄得丁丁当当地响。
这声音引起了帕斯卡的注意。
他想,要是敲打发出声音的话,为何刀一离开盘子以后,声音不马上消失呢?他就自己做实验。
他发现盘子被敲打以后,声音不断,但是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刻停止。
帕斯卡高兴地发现,原来声音最要紧的是震动,不是敲打。
打击停止了,只要震动不停止,还能发出声音来。
这样,帕斯卡11岁就发现了声学的震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
他能够在16岁就发表数学论文,22岁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机械计算机,24岁完成著名的真空试验,这些都是跟他从小爱动脑筋分不开的。
篇二: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
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篇三:小朋友,你们听说过维纳这个名字吗?诺伯特·维纳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如今被广泛应用的数学分支信息论、控制论都是由他奠定基础的。
维纳有着非常高的天资。
据说,他三岁就能读会写,七岁时就能阅读和理解著名诗人和科学家高深的著作。
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才14岁,过了几年,他又获得了世界闻名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授予维纳博士学位的仪式上,来了很多客人,其中有一位嘉宾看到年轻的维纳,好奇地问他:“你今年多大啦?”维纳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听别人这样问他,不禁就想当众显示一下自己的才智。
小小厨师的除法配方题

小小厨师的除法配方题作为一名小小厨师,除了学习如何制作美味佳肴,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特别是除法。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道有趣的除法配方题,希望能够让大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道除法配方题的题目:小明要做12个巧克力饼干,他有36个巧克力片,每个饼干需要用2个巧克力片。
请问,小明的巧克力片够用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
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除法配方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小明总共要做12个巧克力饼干,而每个饼干需要用2个巧克力片。
所以,总共需要的巧克力片数量为12 × 2 = 24个。
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小明做这些饼干所需的巧克力片数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小明手上的巧克力片数量是否足够。
问题中给出了小明拥有36个巧克力片。
所以,我们只需要比较小明所需的巧克力片数量24和他拥有的巧克力片数量36。
很显然,36 > 24,即小明的巧克力片够用。
通过这个简单的除法配方题,我们可以看到,除法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学运算,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厨房里,我们需要合理地计算材料的使用量,才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
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善于运用除法,以便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我们的资源。
除此之外,这道题目还可以引发一些思考。
如果小明手上的巧克力片不够,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购买额外的巧克力片来解决问题。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学习如何计算购买巧克力片的成本,并思考购买多少个巧克力片才能满足需求。
总结一下,这道除法配方题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目,更是一个资源管理、问题解决和学习思考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希望这道除法配方题能够激发大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我们在成为小小厨师的同时,也成为聪明的数学达人!让我们用除法的配方,创造出更多美味佳肴的同时,也拥有智慧和快乐。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升和毫升第二课时教案:巧用厨房秤测量重量和容量的关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升和毫升第二课时教案:巧用厨房秤测量重量和容量的关系巧用厨房秤测量重量和容量的关系引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好数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中,升和毫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升和毫升这个知识点是和容量和重量有关的。
在这个课时中,我们会学习到如何巧用厨房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和容量,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本课重点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巧用厨房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和容量,并理解重量和容量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1.升和毫升的定义升和毫升是容量的单位,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示物品的容量大小。
1升等于1000毫升。
2.秤的使用秤是一种测量重量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大小。
3.重量和容量的关系重量和容量是有关系的,重量是表示物品的质量大小,容量是表示物品可以储存或者包容的物体大小。
我们可以用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然后再根据物品的密度来计算出它的容量。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问学生们已经学习过的升和毫升的定义以及秤的用法,并且让学生了解重量和容量之间的关系。
二、新知识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讲解如何巧用厨房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和容量,并且让学生知道重量和容量之间的关系。
三、示范操作教师可以对于一些常见的物品来进行秤重和测量容量的操作,让学生跟着自己进行操作并理解。
四、小组活动在小组的形式下,让学生自己选择物品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来计算出物品的容量大小,最后让学生相互比较和讨论,了解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一些例子。
五、课堂练习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来进行一些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本课时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关于如何巧用厨房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和容量,以及重量和容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结语本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学会利用厨房秤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和容量。
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些知识。
数学在厨房的应用

数学在厨房的应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厨房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离不开数学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数学在厨房中的应用,从食材的计量、烹饪时间的控制到食谱的设计,数学无处不在。
一、食材的计量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计量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在这一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食谱中的比例来计算所需的食材数量。
例如,如果食谱要求用500克面粉制作面包,而我们只有250克的面粉,那么我们需要根据比例来调整其他食材的数量,以确保最终的面包质量不受影响。
其次,数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食材的换算。
在不同的食谱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如克、升、杯等。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位的转换。
例如,如果食谱要求使用500毫升的牛奶,而我们只有一个杯子,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个杯子大约等于多少毫升,然后根据比例来计算所需的牛奶数量。
二、烹饪时间的控制烹饪时间的控制对于食物的口感和质量至关重要。
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控制烹饪时间,以确保食物的熟度和口感。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食材的大小和厚度来计算烹饪时间。
例如,如果我们要煮一只鸡蛋,我们需要知道鸡蛋的大小和水的温度,然后根据热传导的原理来计算煮鸡蛋所需的时间。
其次,数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烤箱的温度和烹饪时间。
在烘焙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食谱中的温度和时间要求来调整烤箱的温度和烹饪时间。
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烤箱的温度和烹饪时间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食物能够均匀地受热,并达到理想的烹饪效果。
三、食谱的设计食谱的设计是厨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在食谱的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食材的比例和配比。
例如,如果我们要设计一道蛋糕的食谱,我们需要知道面粉、糖和蛋的比例,以及其他配料的数量。
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这些比例和配比,以确保食谱的可行性和口感。
其次,数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食谱的热量和营养成分。
在设计健康饮食的食谱时,我们需要知道每种食材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以确保食谱的均衡和营养。
数学在厨房的应用

数学在厨房的应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厨房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离不开数学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数学在厨房中的应用,从食材的计量、烹饪时间的控制到食谱的调整,数学无处不在。
一、食材的计量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计量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面粉、糖、盐还是液体材料,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量。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的知识,进行准确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食材的密度和重量。
例如,一杯面粉的重量是多少?一勺盐有多少克?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数学计算来确定。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食谱中的比例关系,将食材的重量进行换算。
比如,如果食谱中要求使用500克面粉,而我们只有一杯面粉,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数学计算,将一杯面粉的重量转换为500克。
其次,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计量工具,如量杯、秤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食材的计量。
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我们需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避免因为读数不准确而导致食材的计量错误。
二、烹饪时间的控制烹饪时间的控制是烹饪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需要不同的时间来达到最佳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食材的大小和厚度来确定烹饪时间。
例如,烤鸡腿和烤鸡胸肉的时间就会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根据食材的大小和厚度来确定烹饪时间,以确保食材熟透而不过熟。
其次,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烹饪时间表。
这些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在烹饪过程中准确地控制时间。
例如,煮鸡蛋的时间表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熟度的鸡蛋需要煮多长时间,烤牛排的时间表可以告诉我们不同厚度的牛排需要烤多长时间。
三、食谱的调整在烹饪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食谱进行调整。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的知识,进行比例和换算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人数的不同来调整食谱中的食材比例。
例如,如果原本的食谱是为4个人设计的,而我们只需要为2个人做饭,那么我们就需要将食材的比例减半。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我正在房间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书。
正在厨房里做中午饭的妈妈,突然叫道:儿子,煤气炉没电了,麻烦你去帮我买二十节小电池回来,谢谢。
我说:哦,知道了。
妈妈又说:我给你二十块钱,你要仔细思考,尽量用最少的钱买二十节小电池回来。
妈妈话音刚落,我就急急忙忙地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我首先去了杂货店,那里二十节电池是二十块钱。
杂货店没有优惠,于是我对老板说:叔叔,这种电池买二十节,可以便宜一点吗?老板说:小朋友,这种电池不能再便宜了。
我又对老板说:叔叔,你不便宜点的话我就到其他地方去买了。
老板听了,说:好吧,你每买满十节电池,就便宜一块钱。
我说:叔叔,我先去其他地方看看,可以吗?老板说:当然可以。
我离开了杂货店,去了五金店。
五金店买二十节电池也是二十块钱,不过他有优惠:买满十节电池就送一节电池,不足十节不送。
我又去了小型商店,那里买十节电池是十一块钱,不过它优惠是这样的:每买满二十节电池,就打九折。
我心想:为了节省开支,我应该去哪呢?我在脑子里演算了一番:杂货店买二十节电池可便宜两元,要用十八元,每一节电池是九毛钱。
五金店买十节送一节,买二十节送两节,就是用买二十块钱买二十二节,每一节电池是九毛一左右。
最后到小型商场,买二十节电池是二十二元,再打九折,是十九块八毛钱,每一节电池是九毛九。
很显然,是杂货店最便宜。
想到这里,我立刻去了杂货店,向老板要了二十节电池,找回了两元。
回到家里,我把电池和两元钱交给妈妈,并把我买电池的.过程和计算价钱的方法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对我笑着夸奖了一番。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很重要,也增加了我学数学的兴趣。
我一定要学好数学!。
从生活中发现身边的数学

从生活中发现身边的数学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常常让我们忽视了它的存在。
然而,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便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深深嵌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领域的例子中,探讨身边的数学。
1. 购物中的折扣计算购物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打折活动。
然而,很多人在计算折扣时常常感到头疼。
实际上,在折扣计算中,数学的运算规则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计算出实际支付金额。
例如,如果商品打五折,那么我们只需要将原价乘以0.5即可得到实际支付金额。
进一步的,如果还有其他的优惠活动,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运算将各种折扣进行叠加计算,从而得到最终的支付金额。
2. 厨房中的配方比例在烹饪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配方中的比例来调整食材数量。
比如,如果食谱上要求加入250克的面粉,但是我们只有1/2的量,那么我们只需要将250克除以2,计算出半量的面粉即可。
配方比例不仅在烹饪中常见,在制作饮料或调制药剂时也需要进行相同的计算。
通过运用这些简单的数学原理,我们能够准确地按照配方来完成我们所要制作的美食或饮品。
3. 旅行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和距离来确定我们的行程安排。
例如,我们要从A城市出发,到达B城市,需要行驶300公里,而我们的车速是60公里/小时,那么我们只需要将距离除以车速,即可得到预计的行驶时间。
类似地,如果我们知道旅行的时间和平均车速,我们也可以通过数学运算来计算出我们行驶的距离。
通过数学的运算,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行程,节省时间和精力。
4. 节奏和音乐的数学关系音乐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规律。
音乐的节拍、音符的时值、音阶的构成都涉及到数学的概念。
例如,音符的时值可以通过分数来表示,八分音符代表1/2拍,四分音符代表1拍,以此类推。
此外,音乐的节奏也与数学的律动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理解音乐中的数学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演奏乐曲,体会音乐所蕴含的美妙之处。
5. 日常生活中的数据图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数据图表的出现。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1、教材简析:教学过程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这一环节是通过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烙饼这一事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
(教师板书快速烙饼法)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 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烙的?(也是用快速烙饼法)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厨房里的数学
今天,我打完球以后,我问妈妈:“妈妈,我们今天吃什么饭?”妈妈说:“饺子。
”我很高兴,我就问妈妈:“能不能今天让我擀饺子皮儿?”妈妈说:“当然行啦!”
我回到家里,赶紧洗过手,去擀饺子皮儿。
我擀饺子皮儿,妈妈调饺子馅儿,把锅添上水,放到电磁炉上。
一小会儿水就开了,妈妈已经包好了很多饺子,妈妈开始下饺子。
我趁妈妈下饺子的时候,又擀了很多饺子皮儿。
因为我擀的皮儿太多了,所以我也帮妈妈包饺子。
这是我第二次帮妈妈包饺子,我记得上次包饺子给妈妈吃,好像是在“母亲节”那天。
饺子熟了,我就去吃饺子了。
吃完了还饥,我又吃了一碗,我吃完了还是没有吃饱。
我就想,以前我吃两碗就饱了,今天吃了两碗还是没吃饱,我就又吃了一碗,终于饱了。
妈妈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妈妈说:“第一次下了3个4,还多1个饺子,是多少饺子?”
我想了想:3个4就是3×4=12(个),多1个,再加1。
就是:3×4+1=13(个)。
妈妈见我反应这么快,就又出了第二道题:“第二次下了8个4,少 2个饺子,是多少个?”
我想:8个4就是8×4=32(个),少2个,再减2。
就是:8×4-2=30(个)。
“第三次下了3个5,多1个饺子,是多少个?”
我想:3个5就是3×5=15(个),多1个,再加1。
就是:3×5+1=16(个)。
“第四次下了9个2少1个饺子,是多少?”
我想:9个2就是9×2=18(个),少2个,就减2。
就是:9×2-2=16(个)。
妈妈又依照我算出的饺子个数,给我出了好几道题:
1、哪一次下的饺子最多?哪一次最少?
我想:第一次13个,第二次30个,第三次16个,第四次16个。
第二次下的饺子最多,第一次下的最少。
2、妈妈一共包了多少个饺子?13+30+16+16=75(个)
3、我吃了40个饺子,妈妈吃了多少饺子?75-40=35(个)
4、我吃得多?还是妈妈吃得多?多多少个?
40>34 ,我吃得多。
40-34=6(个)
怎么样?我够厉害吧!
通过吃饺子这件事儿,我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在厨房里,也照样有数学。
数学真是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