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生活中常见的力

合集下载

《生活中常见的力》 讲义

《生活中常见的力》 讲义

《生活中常见的力》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无处不在。

从我们起床、行走、工作到休息,力都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了解这些常见的力,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还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生活中那些常见的力。

一、重力重力是我们最熟悉的力之一。

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无论我们是站在地面上,还是从高处扔下一个物体,重力都在起作用。

想象一下,当我们跳起来时,最终还是会落回地面,这就是重力在把我们拉回地球。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就越大。

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比如,建筑工人在建造房屋时,需要考虑重力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以确保房屋的稳固和安全。

我们日常使用的秤,也是基于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原理来工作的。

二、摩擦力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力。

走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我们向前迈步时,鞋底与地面之间产生摩擦力,正是这种摩擦力让我们能够向前移动。

如果地面太滑,摩擦力减小,我们就很容易摔倒。

在交通工具中,摩擦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汽车的刹车系统依靠摩擦力来使车辆减速停止。

而在机械传动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力,会使用润滑油来降低摩擦系数。

三、弹力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像弹簧、橡皮筋等物体,在被拉伸或压缩后,会产生恢复原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我们常见的蹦床,当人跳上去时,蹦床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将人弹起。

弹力在体育器材和一些工具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弓箭,拉弓时弓弦产生的弹力赋予箭射出的动力。

四、压力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当我们坐在椅子上时,身体对椅子表面产生压力。

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比如,用锋利的刀刃切割物体,由于受力面积小,相同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压力就大,更容易切开物体。

在液压系统中,通过改变压力可以实现各种机械动作,如起重机的升降、千斤顶的顶升等。

五、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

A.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

A.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

《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教学设计执教:珠峰中学张彩萍一、教学任务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二章第A节内容。

弹力是力学中三类基本性质力之一,在高中物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弹力的学习为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打下基础。

本设计共1课时,重点是弹力概念的形成和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过程遵循力的学习的基本逻辑关系展开:力的来源、定义和特征。

初中阶段学生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完成了对力的基本概念和重力的学习,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此外,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而本节内容正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弹力的认识,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特征。

授课学生是内地西藏班的高中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因此在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以及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以生活现象和物理实验为基础,这样既能照顾到学生切实感受又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验、讨论、归纳、总结等建立概念以及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观察、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在形变实验中可以学习放大物理量的基本方法。

(说明: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利用微课堂学习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观看微视频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给予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主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形变及其特点;知道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2)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3)理解弹力的三要素,能判断弹力的方向;(4)初步学会画物体弹力作用时的简单受力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形变实验,观察不同形变,体会生活中弹力无处不在;(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初步形成“放大法”思想;(3)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等探究实验,感受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4)通过显示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微小形变的感性认识,感受放大物理量的方法,促进对弹力特性的理解。

《生活中常见的力》 知识清单

《生活中常见的力》 知识清单

《生活中常见的力》知识清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行走、拿东西,到复杂的机器运转、交通工具行驶,力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重力重力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力,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无论我们是站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跳跃,重力始终存在。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就越大。

同时,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这就是为什么物体总是会落向地面。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重力有关。

比如,苹果从树上掉落,水往低处流,建筑工人使用铅垂线来确保建筑物的垂直等等。

二、摩擦力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当我们用力推一个静止在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时,箱子与地面之间产生的就是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直到推力超过一定限度,箱子开始移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当箱子在地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是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

滚动摩擦力则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在搬运重物时,我们会在重物下面放上轮子,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更省力。

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能让我们稳步前行;汽车的刹车系统依靠摩擦力来减速;铅笔能够在纸上留下字迹,也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

三、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当我们拉伸或压缩弹簧、挤压皮球、弯曲钢尺时,都会产生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而且,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在生活中,弹力有着诸多应用。

蹦床利用了弹力让人能够高高弹起;各种球类在与地面碰撞时会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从而弹起;弹簧秤则是根据弹簧的弹力来测量力的大小。

A、生活中常见的力_摩擦力

A、生活中常见的力_摩擦力

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
力叫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弹力 (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3.作用点:作用于接触面间。
4.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1 F
F
F1
5.大小:静摩擦力随外力变化而变化,且有最大值。
在0—Fmax范围内静摩擦力与两物体间的弹力(正压 力) 无关。 最大静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 拉力。Fmax与两物体间的弹力(正压力)成正比。即 fsm=μ
2.运动的物体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吗?
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滑动摩擦力吗?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有关系吗?
4.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
【例】重力为10牛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 向右运动,木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素为 0.25,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大小为2牛 的作用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水平向左 。 2.5 牛,方向是___________ 是_____
注意:弹力是接触力。两个物体直接接 触且因挤压形变才有弹力。 思考:B对地面的压力数值上与两物重 力有何关系?为什么?
拉力、推力、提力、压力的产生原 因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性质上都属于弹力。只是根据效果不同 来命名的。 形变的形式 →原状 弯曲形变← 剪切形变← →拉伸形变、 压缩形变 →扭转形变
重心位置与物体质量分布、形状等 因素有关。质量均匀分布、有规则形状 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 C
C
C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思考:质量分布均匀,无规则的薄板的重心?
实验法(悬挂法)
影 响 重 心 位 置 的 因 素
--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A、生活中常见的力ppt课件

A、生活中常见的力ppt课件
11
画出下列A物体所受的弹力
N2
N1
N1
N2
A
A
T
N
A
A
12
4. 摩擦力
1)产生原因:两物体间有相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接
触和挤压) 2)作用点:接触面或接触点上
3)大小:滑动摩擦力 f =μN μ — 滑动摩擦系数
N —正压力 (与接触面垂直的压力)
静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状态与受力情况有关。
4)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 向相反。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
A、生活中常见的力
1
一、力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
大小
力的三要素
3、力是矢量
方向 单位:牛顿(N)
作用点 力的图示
2
力的图示法的画法
20N
F
一个小孩用80N的拉力拉一辆小车, 如上图,请画出拉力的图示。
2)接触处有弹性形变 6
形变种类:弹性形变(包括拉伸形变a、压缩形变b、 弯曲形变c、剪切形变d和扭转形变e) 范性形变
(c)
(d)
(e)
7
有的物体弹性形变很明显, 如弹簧等。
可以借助激光 笔和平面镜来研 究微小的形变。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发生形变。 8
2)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使物体恢复到原状的方向。
3
4、力的分类
A、性质命名
重力:G
弹力:FN N 生活中常见的力
摩擦力:Ff、 f
B、效果命名
如:拉力、支持力、阻力、浮 力、推力、压力等;

A.生活中常见的力-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教案

A.生活中常见的力-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教案

A.生活中常见的力-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的概念;2.掌握常见的力的分类及其特点;3.能够应用常见的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引起学生对力的注意,比如:•打开门需要推拉力;•球在空中停留需要重力;•骑自行车上坡需要踩踏力等。

引领学生思考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力2.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

它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力量。

用N(牛顿)来表示力的大小。

2.2 常见的力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力:•重力:又叫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向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弹力:物体的形变所产生的改变状态的力,大小方向都随形变的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摩擦力:由于不平滑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连体法线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重力的一部分,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物体体积的大小,方向竖直向上。

3. 练习老师出示一些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们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为什么人站在地上会感觉到身体沉重?•为什么小鱼儿在水里游动都轻巧自如,但是一旦被捞出水面,就变得很沉重?引领学生思考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巩固知识点。

4. 讲解如何应用常见的力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使用力的知识解决,例如:•如何拉开沉重的门?需要用到推拉力及摩擦力;•如何加速自行车?需要用到踩踏力及空气摩擦力。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力的运用。

三、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力及其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A 生活中常见的力1

A 生活中常见的力1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以及物体的重心可以发生变化 (2)能判断点与点接触,虚接触以及支架中的弹力方向 (3)能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物体重心的研究,感受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 基本方法和手段. (2)通过对虚接触时弹力的判断感受假设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探究活动,提高趣味性,感悟生活中处 处有物理,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确定下图中支架对球的弹力的方向
F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所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A
A
1
A
A 绳子1在竖直方向
生活中常见的力(2)
重心及重心位置的变化 点与点接触,虚接触,支架问题时的弹力 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生活中常见的力(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复习弹力的知识 1,什么叫形变,形变有几种? 2,什么叫弹力 3,弹力产生的条件 4,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确定下列各图中球或棒所受弹力的方向
F2 F1 F2 F1 F1
F2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确定下列各图中球所受弹力的方向
F F 绳子在竖直方向 F
生活中常见的力(2)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复习重力的知识 1,重力的定义 2,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重力的方向 4,什么叫重心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实验: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

生活中常见的力

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 ,离地面高h 处G ’=mg ’,其中g ’=[R/(R+h )]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二、 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 △x,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x 为形变量,单位是N/m.三、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生活中常见的力7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例题1】下述各力中,不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有()A.重力B.拉力C.弹力D.摩擦力【例题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可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用悬挂法寻找物体的重心,当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例题3】关于弹力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斜面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向上的D.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线,指向受力物体【例题4】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6cm B.3cm C.1.5cm D.0.75cm【例题5】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例题6】在公式G=mg中,在地球表面处g=9.8N/kg,在月球表面处g′=1.63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