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高三复读生的励志文章

合集下载

高三冲刺高考励志演讲稿(10篇)

高三冲刺高考励志演讲稿(10篇)

高三冲刺高考励志演讲稿(10篇)高三冲刺高考励志演讲稿(10篇)高考,最努力的时候,好好享受此刻的你吧,以后你会特别怀念现在这么奋斗的自己。

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三冲刺高考励志演讲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三冲刺高考励志演讲稿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和风送暖,艳阳高照。

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令人热血澎湃的时刻!嘹亮的号角已经吹响,冲刺的时刻已经到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以百倍的信心投入到高考的竞争当中,要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高考的复习当中,要以前所未有的毅力投入到决战的攻关当中,去抒写我们未来人生壮丽的新篇章,去描绘每一位同学未来人生美好的新蓝图。

亲爱的同学们,你可曾知道在我们的身后有多少热切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最让我们内心悸动的是父母的目光,他们起早贪黑,节衣缩食,脸上刻满了沧桑,双手磨出了老茧,腰弯了,背驼了,他们是为了谁?最让我们惦念的是兄弟姐妹的目光,他们满怀憧憬却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南下北奔历尽艰辛,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们是为了谁?最让我们感动的该是左邻右舍乡亲们的目光,他们嘘寒问暖,言之切切,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所出息,他们是为了谁?最让我们崇敬的是老师的目光,他们废寝忘食与我们相伴,身心疲惫与我们共渡,他们是为了谁?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好的工作、好的生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这么多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实现理想而去拼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为了20__年高考能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那只有两个字:“拼搏!”拼搏,就意味着在这60天里,我们必须聚精会神地听好每一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夯实基础;拼搏,就意味着在这60天里,我们必须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份试卷,在老师的讲评中,提升能力;拼搏,就意味着在这60天里,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错题,杜绝失误,提高成绩。

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实现梦想,进入理想的象牙塔。

关于复读的高三励志作文五篇精选

关于复读的高三励志作文五篇精选

关于复读的高三励志作文五篇精选相信自己,一时的败北不代表终生的失意,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机会。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复读的励志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高三复读励志文章篇一一个落榜生的传奇生涯李安,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大导演,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奖";,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成为颁奖礼上的最大赢家。

可以说,李安是一个电影奇才,可他在高中时代的表现并不突出,曾两次高考落榜。

最后,他考上一所专科学校,走上了影视之路。

1954年10月23日,李安出生于中国台湾。

家里有4个孩子,他是最顽皮的一个。

李安的父亲说,李安从来都不闲着,不是出去乱跑就是在家里乱钻,身上经常受伤,青一块紫一块的。

李安小时候身体并不怎么好,经常生病,但即使病倒了,他也玩心不改,惹得母亲直跟他生气。

李安出生时只有8磅重,还好,弟弟长得比他结实。

李安7个月大时,两个姐姐出了麻疹,他也被传染上了。

当时,父亲刚好调到台东女中工作,这是父亲第一次升任校长,把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了,对家里照顾不周,结果,李安从此落下了肠胃毛病,体质就更不好了。

后来,全家人搬到了台东,刚一落脚,父亲又接任花莲师范校长,于是全家人又搬到花莲,在那里住了8年。

李安10岁时,父亲再次调任台南二中当校长。

可以说,李安的童年是在不断的搬家中度过的。

小时候,李安瘦小而多病,在花莲时,如果他连着两个星期不去打点滴,医生都会感到奇怪。

那个年代,有一种营养品叫"胖维他";,李安吃了不少,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父亲曾戏谑地说:"胖维他都让你给吃得变成瘦维他了。

";上了高中以后,李安的体质有所改善,虽然还很瘦小,但不怎么生病了。

老师说他发育晚,因为他的身高才150多厘米。

个子虽然矮了点儿,可李安的人缘特别好,周围的人都很喜欢他。

高中是紧张而忙碌的,李安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高考时,李安发挥得并不好,差6分与大学无缘。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高考快要来临,复习也就进入最关键的时期,高三复读的学子心里状态有可能会更加焦虑。

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高三复读,希望为大家的高考加油鼓劲!高三复读励志文章一高四的生活就像撒哈拉沙漠出产的面包,挤不出一点新鲜。

我也是个啃干面包的高四学生,自然也张狂不到哪里去。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我在郭敬明的中看到了这句话,并且发现那里映照着我的影子。

回想起以前的时光,我做过的最浪漫的梦就是流浪。

我无数次地幻想自己真的去流浪,独自一人,放下世间一切的纷繁与喧嚣,像一头小鹿,优雅地穿过茫茫的人海,在嘈杂中求得内心的平静。

佛曰:“凡所有像,皆是虚妄。

”形形色色的人,林林总总的事,任他金戈铁马还是歌舞升平,我只是安然与黯然,默默地走我的路。

我行我路,我吟我唱。

肆意我的肆意,流离我的流离。

我习惯一个人蜷缩在阴暗的角落思考或是静坐,我喜欢肆无忌惮的哭,不加掩饰的笑。

然而,我也不能脱俗,在一片漆黑里,我摸索着那通往天堂的大门,我觉得它离我很远。

一次的跌倒,两次的绊足,三次的相撞,信心便轻易地在无助中绝望,在绝望中崩溃,在崩溃中懈怠。

我害怕自己顾影自怜,我虔诚地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收容我的怀抱,放肆地摇在黑夜里,但挥之不去的仍是教室里的安静与窒息。

即使我以风速奔驰,惶恐仍溢满了我的内心,刺得我灵魂出血,一滴一滴。

原来,逃避真的不能给我温暖。

我很奇怪今早闹钟那么安静,张开迷蒙的双眼时才想起,今天是星期六。

第一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平淡,宁静,经过过滤就所剩无几,但却见证着我的存在。

生命其实就像从砖窑里批量烧制出来的砖块,终究会风化剥蚀,但就是那过程中极短的瞬间,让我目睹了人生路上的许多风景,时间的每一秒都与我们擦肩而过,永远不会相交。

人生的每一点感动虽然不能陪伴我们一生,但终究陪伴了我们一程。

也许,生命每一个片段就像水迹,太阳出来,就不见了,但无论是不经意间落进教室停留片刻的小虫,还是深深爱着我的父母,都是我所熟悉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乖孩子关心考试和成绩关心前途和命运愿你我在尘世得到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高三复读励志文章二“我看着路,梦的入口有点窄,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3篇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3篇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3篇高考失利不要紧,选择复读,有梦的人总会飞翔,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复读励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注定飞翔自从得知“书袋子”有着和我一样的高考经历时,我便和他变得很亲密了。

慕云峰告诉我说他是从安徽的一个小山村出来的,自从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曾经辗转在好几个城市求生,在工地里做过民工,跟别人卖过盗版光碟,还当过饭馆里的服务员……在陌生的城市里寻找着最简单的生存,露宿街头、忍受饥饿,可这些都没什么,最让他不堪容忍的是来自城市人的鄙视和辱骂,慕云峰说自己就是没办法承受这些才决意要上大学的,如果不能寻找出路对这样的生活“突围”,就永远只能承受来自它的荼毒和抽打。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在童年时我玩弄过的一条蚯蚓,不管我怎么肆意地捏弄它、摔打它,它都默然接受,即使把它掐成两段,但还是依然在顽强地探寻着各自生命的方向。

而慕云峰就是那条蚯蚓,虽然很疼,也流血,但仍倔强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生命的方向。

一次,我和慕云峰坐在工厂外的沙滩上晾太阳,我问他:“你说为什么有的人只要考一次就考上了大学,而像我们,一样认真地学习,最后为什么,却总是没考上呢?”慕云峰回过头来望了我一眼,很温和地笑了笑,然后指着前方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时。

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慕云峰的话,刀锋一样直刺我心底最疼痛的地方,刹那间,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那夜我久久地坐在窗前,月光下的海鸥,它们的羽翼映出异样美丽的光辉。

XX年11月13日,那天下了好大的一场雪,很多工友在做完了自己的活后都提前下班回宿舍烧炉子取暖去了,整个车间只剩下极少的几个人。

慕云峰到开着的轨机上修一根电缆,突然,只听到他凄厉的一阵叫喊,原来,他被轧机轮子扯住了棉衣,等我闻声冲过去的时候,他的一条胳膊飞出来,接着另一条,然后是脑袋和一条腿……我吓呆了,眼睁睁地看着轧机就这么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轧死,这时候车间里静得可怕,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我只听得到自己的耳朵在“嗡嗡嗡”地作响……慕云峰走了,在生命通往死亡的路途上,一个21岁的小青年怀抱着他未能完成的心愿离开了人世。

写给高三考生 无法重来的高三 每一天都要多努力一点

写给高三考生 无法重来的高三 每一天都要多努力一点

写给高三考生:无法重来的高三,每一天都要多努力一点高三考生们,你们经历了三年的中学生活,终于到了高三的这一学年。

这一学年对于你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你们做出最后决定的时刻。

在这一学年里,你们要决定你们将来要去哪所大学学习,你们的未来职业取决于你们在这一学年的成绩。

所以,这一学年对于你们来说是无法重来的。

你们每一天都要尽力而为,多努力一点。

这一学年不仅仅是关于学习,还是关于你们成长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高三是很辛苦的一年,你们要应对很多的压力和挑战。

但是,只要你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成功。

记住,每一天都是机会,你们要好好抓住每一天,多努力一点。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们的每一天的努力。

所以,在这一学年里,你们要每天多努力一点,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祝愿你们在这一学年里取得成功!
署名:XXXX。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三篇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三篇

高三复读励志文章三篇2016年的高考过去了,有人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有人却心有余二力不足而落榜!落榜就等于失败吗?下面店铺为广大复读考生整理了三篇高三复读励志文章,希望能鼓励大家,再考它一回!高三复读励志文章篇一落榜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那年,我十八岁。

高三,黑色的七月。

落榜了,恰好雨季也来了。

雨一直在下,没完没了的样子。

我只差三分就达到本科线了。

老师曾经说我上重点大学都没有问题的,可我落榜了。

看了榜回来我就病了。

父亲说带我去北京买上次没舍得买的那条裙子,母亲煮了我爱喝的红枣汤。

我仍旧是发烧。

当时还是平房,院子里有两棵枣树,已经结了枣,在窗前,雨一落,枣树的叶子上有许多雨滴,一滴滴落下来,像是眼泪,流进我的心里。

我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落榜的。

高三这年,我迷上了写小说,开始发表作品。

全校所有同学都知道,有一个写文章特别好的女孩子,那是我。

于是,我飘飘然了。

霸州一中的院子里有很多合欢树,后来,它们成了我的一个青春情结。

我在许多小说中提到了合欢树,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红的,伞状的,在六七月份争奇斗艳,分外芬芳。

那个树下忧郁的少女开始发表一些零散的东西,在报纸上,在当年的《河北文学》上,完全是一副文学女青年的形象。

记得南京有份中学生看的报纸叫《春笋报》,一个编辑叫孟秋,他编辑了我的文章,而且写了一封信鼓励我。

十多年后,我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他写的文章,疑心他就是南京的那个孟秋编辑,后来,看到他又到《现代快报》做编辑,只是不知这个孟秋是不是当年的孟秋?我写“他”只是一厢情愿地认定他是男编辑,其实,他或许是个女编辑也未可知。

因为,年少时的记忆是那样强烈,以至于我现在看到这个编辑的名字都会心头一热。

当时我也是学校的名人了,因为别人会直呼我的笔名,而且,我的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早已对我寄予了厚望。

可是,我落榜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平常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考上了大学,她们兴高采烈地来找我玩,商量买什么样的旅行包去旅行。

给高三复读孩子的一封信

给高三复读孩子的一封信

给高三复读孩子的一封信第一篇:《别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亲爱的小明:最近咋样?听说你决定再战一年,心里头肯定五味杂陈吧。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就像站在马拉松的起跑线上,既紧张又兴奋,不知道这一路会遇到什么,但你得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记得我那会儿,也是复读了一年。

刚开始那段时间,天天泡图书馆,晚上做梦都在背单词,早上起来枕头边还放着昨晚没看完的书。

那时候,压力大到感觉自己快喘不过气来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身边的朋友、老师,甚至是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家人,都是我的后盾。

每次遇到难题,有人帮我一起解决;每次心情不好,有人陪我吐槽。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一员。

你也会遇到这样的时刻,可能是在某个晚自习,同桌帮你解决了数学题;可能是班主任找你谈心,给你加油鼓劲;也可能是妈妈做的那一碗热腾腾的汤,让你心里暖洋洋的。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你在战斗路上的补给站,让你更有力量向前走。

所以啊,小明,别害怕,别孤单。

你有你的梦想,你也有爱你的人。

复读这一年,注定不会平凡,但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彩虹。

加油!第二篇:《给自己一个机会》亲爱的小华:听说你决定再次挑战高考,心里肯定挺复杂的吧。

说实话,我特别佩服你的勇气,因为我知道,这个决定背后承载着多少的压力和期待。

但是你知道吗?有时候,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高考的时候,考得并不理想,那段时间心里头别提有多难受了。

每天都在想,是不是真的就这样了?但是后来,我选择了复读。

刚开始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有时候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无用功。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每一次努力都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虽然光很微弱,但足以照亮前方的道路。

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学习上的瓶颈,或者是心理上的疲惫。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不妨停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深呼吸,告诉自己:“我可以的。

为高三孩子加油鼓励的文章

为高三孩子加油鼓励的文章

高三是一个短暂而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这个阶段,时间更紧了,负担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

但缺少梦想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生活将变得索然无味。

因此,怀揣梦想去迎接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你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在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闭上眼睛想想自己明年这个时候美好的大学生活,让他成为你坚持下去的理由。

你的人生是一本属于自己的历史书,你的每一步都会在书上留下印记。

一生之中,有几次能像高三一样,心无旁骛地为了一个目标努力,有几次能真正靠自己的力量为命运掌一次舵。

任窗外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窗内永远是你奋笔疾书的身影。

因为你知道,人生能有几回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成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愁,等待的那些天就像等待一纸判决书,成绩好还行,孩子高兴,家长脸面放光。

成绩不好的可就惨了,孩子蔫头耷脑,家长尊严扫地颜面尽失,复课也就成了安慰家长和孩子的一剂良药,复读,家长和孩子都准备好了吗?复读就是想来年有一个好成绩,最起码够个二本线,这就要综合分析孩子的实力了。

首先要看孩子成绩还有多大上升空间,根据以往的成绩和高考成绩做出一个正确客观的判断,一般复读最高可以提高一百二十分左右,大多数是20--60分,但也有特例极少。

并且考虑孩子失利的原因是什么?潜力有多大?决心是多少?还有复读这一年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多少?还要看孩子是不是真心想复读?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再复课一年,他们已经经历过高三烘烤的这一年,复读无疑是逼上梁山。

高考不仅是考孩子也是考验家长,一个合格的家长要处惊不乱,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如果决定复读,告诉孩子要付出以往几倍的努力,能否把挫折化作动力改掉以往的坏习惯?复读就要脱胎换骨,用全新的面貌投入学习。

复读要有一个经受住挫折的勇气,困难下面不低头的勇气,勇往直前的勇气。

如果决定复读,家长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做好心理疏导,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和依靠,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

复读不是良药,如果孩子再考不如意,家长您准备好了吗?高考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孩子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也许结果会不如人意,幻想就像一个泡沫,你能接受再一次的打击吗?有人说不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说走过高考就算赢,青春因为走过高考而精彩,人生有几次惊心动魄?高考失利不算什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创造一个精彩,那就昂起头挺起胸。

高考不是人生的独木桥,却是人生的重要折点,也许一个决断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高考没有捷径一切都靠自己,付出才有收获。

相信高考的公平,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要以百倍的热情和努力投入学习,找盲点堵漏洞,复读300天很长,但也很短,当你仰望夜晚的星光,有一盏希望之灯已经点亮,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好!我从此知道,我所面对的一切都不是选择,而是命定。

像物种起源的法则,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从水开始;像泥土里生长的蚯蚓,它只能在潮湿的泥土里像根一样地寻找生命。

我也同样,那个叫“慕云峰”的人,他在我生命中的出现,注定了我停止不辍的高考之路。

一切都要从我的第二次高考落榜开始说起。

得知分数那天,天空很苍白,纯净成一个空洞。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没有表现得太过于伤痛,因为从我感触到成绩单上那个分数的气息开始,我已明白,再一次,我对上大学所寄寓的努力连同希望都已掷为乌有。

对于这个问题,我备感千万分的无奈和绝望:为什么有的人只要考一次就考上了大学,而我考了两次却还是没考上?随后,我毅然绝然地离开了学校,辍止了十多年来的读书生涯,进了郊区的一家小钢铁厂,在电炉车间当了一名电工,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是谁说过,上帝不会特别宠爱你,也不会绝情地抛弃你?因为既没学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也没工作经验,最初,我在钢铁厂做的是最简单也是最累的工作,扛机器配件、搬电缆……这些让我获取的报酬是一日果腹的三餐和15元人民币。

大概是高考的两次失败对我侵蚀太深的缘故,数月的付出让我手捧几张纸币时,我竟然在心里蓄满了感动。

那感动带着一种悲哀的幸福溢满了心胸。

之后,在日复一日的劳碌中,我越来越安于这种自感幸福但其实是少得可怜的所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一天天地在卑微中萎缩,我不敢再衍生什么勃勃野心,因为对于两次高考都失败了的我来说,愿望的美好只会加剧我灵魂的痛苦。

于是,在混混噩噩的日子里,我安于现状踽踽爬行。

钢铁厂车间里的那些与我共事的工友,有很多是同我相等年纪的小青年,由于家境贫寒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他们有些初中刚毕业连高中都还没上就出来打工养家糊口了。

因为听说我是惟一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

每每闲聊之时,这些人总会兴致勃勃地问我一些与高考相关的问题,诸如复习苦不苦、考大学难不难之类……说实在的,我一点也不愿意和他们再谈及这事,复读了两次,当我再回想起这两年所走过的路时,我的心总是被一种带有血腥的味道所充满,那些见缝插针的念头即便是在睡梦中都要搅得你战战兢兢,那些惊恐的眼神,那些小心翼翼呵护着生怕被破碎其实早已是破碎了的自信心,有时,就是站在最明媚的阳光下,还是可以无比清晰地看见压在自己身上那块巨大的阴影……当我把这一切半明不白地都告知他们时,有的兄弟会拍一下我的肩膀以表对我的同情,有的会叹一口气以示对自己没读高中的侥幸,而我的嘴里这时也会顿时涌上一股浓浓的苦味,为了不让他们看出我的不轻松和不愉快,每次在应付完这事后我只牵强地笑了笑,掉头就走。

有一个人,在大伙都为我那艰涩的、不堪回首的高考经历而鸣不平时,他总是站在一旁淡淡地笑着,向我投来一丝不一样的目光,那目光里既没有同情,也没有侥幸,这个人就是“书袋子”慕云峰。

大伙管这个二十上下的年轻人叫“书袋子”,那是因为他一天都晚,只要是没活干的时候就总会捧起一本书来看。

我不知道那些书对他来说何以有着这么大的吸引力,起初我想或者也只有是些武侠、言情之类才会这样的。

大概是过了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晌午,吃完饭后我在宿舍里闲着没事干,想着要找点什么东西来消遣消遣,当我从慕云峰的枕头底下抄出一本名为《高考复习总攻略》的书时候,我简直傻了眼,“怎么,你想自学考高考?”“书袋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轻轻地说:“是的。

”“可是你知道吗?这很难,我考了两次都还没……”“我考了三次了。

”他笑了笑,竖起三根手指,然后像个没事人似的捧起一本书又看起来。

自从得知“书袋子”有着和我一样的高考经历时,我便和他变得很亲密了。

慕云峰告诉我说他是从安徽的一个小山村出来的,自从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曾经辗转在好几个城市求生,在工地里做过民工,跟别人卖过盗版光碟,还当过饭馆里的服务员……在陌生的城市里寻找着最简单的生存,露宿街头、忍受饥饿,可这些都没什么,最让他不堪容忍的是来自城市人的鄙视和辱骂,慕云峰说自己就是没办法承受这些才决意要上大学的,如果不能寻找出路对这样的生活“突围”,就永远只能承受来自它的荼毒和抽打。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在童年时我玩弄过的一条蚯蚓,不管我怎么肆意地捏弄它、摔打它,它都默然接受,即使把它掐成两段,但还是依然在顽强地探寻着各自生命的方向。

而慕云峰就是那条蚯蚓,虽然很疼,也流血,但仍倔强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生命的方向。

一次,我和慕云峰坐在工厂外的沙滩上晾太阳,我问他:“你说为什么有的人只要考一次就考上了大学,而像我们,一样认真地学习,最后为什么,却总是没考上呢?”慕云峰回过头来望了我一眼,很温和地笑了笑,然后指着前方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时。

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下翅膀就飞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慕云峰的话,刀锋一样直刺我心底最疼痛的地方,刹那间,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那夜我久久地坐在窗前,月光下的海鸥,它们的羽翼映出异样美丽的光辉。

2003年11月13日,那天下了好大的一场雪,很多工友在做完了自己的活后都提前下班回宿舍烧炉子取暖去了,整个车间只剩下极少的几个人。

慕云峰到开着的轨机上修一根电缆,突然,只听到他凄厉的一阵叫喊,原来,他被轧机轮子扯住了棉衣,等我闻声冲过去的时候,他的一条胳膊飞出来,接着另一条,然后是脑袋和一条腿……我吓呆了,眼睁睁地看着轧机就这么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轧死,这时候车间里静得可怕,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我只听得到自己的耳朵在“嗡嗡嗡”地作响……慕云峰走了,在生命通往死亡的路途上,一个21岁的小青年怀抱着他未能完成的心愿离开了人世。

当我为“书袋子”清理他的遗物时,从他床下放衣物的一只小木箱里看到一篇他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文章,文章是方方正正地折起来放在一只白信封里的,我打开来看,那上面报道的是一个在广东的打工妹通过自学,历经四次高考终于考上中山大学法学系的故事。

那一瞬间,我的眼泪狂涌而出,这……这也曾是我的梦想啊!“如果不能寻找出路对这样的生活‘突围’,就永远只能承受来自它的荼毒和抽打”——至此我才从慕云峰的话里深感到,安于现状,它会用看似温和而实则冷酷的方式耗尽我的一生,木然于对梦想的追求,我则要在它的股掌间承受这场平庸困乏的人生苦役。

慕云峰的死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2004年初冬,我终于决定重回到我的起点,再一次选择了对高考的“突围”。

现在我再也不必担心我能不能考上大学了,我也再没有去追问那个曾经我为之深深困扰的问题,因为去年,我已经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所梦寐以求的华东理工大学,一偿我多年来的夙愿。

2005年暑假回家,我的母校请我给我的师弟、师妹们作一个报告,我给他们讲了这段长达三年的高考经历,和一个名叫“慕云峰”的人的故事。

“We are arriving at 北京大学东门 station.”我把双手插进裤兜,走出地铁站。

大人们说把手插进裤兜是在装酷,其实对于在孤独中执着行走的孩子来说,我们只是贪恋裤兜中惟一的一点温存。

从东门取了车,飞驰在燕园里,博雅塔、图书馆、百年讲堂……曾经日思夜想的地方,如今只是匆匆掠过我的肩膀。

上了北大,时常会接到学弟学妹们从家乡的来电,主题无非是怎样才能考上北大云云。

“能吃苦。

”开场白总是这么简单,轻描淡写。

高考可是甘苦自知的事,不同的是,这苦我比别人多吃了一年。

落榜偶失龙头望2008年6月,我背负全家人的期望参加高考。

569分——第一次高考,我以一个上不了北京任何一所重点大学的分数草草收场。

外婆告诉我,八岁那年,别人问我长大以后想干嘛,我总是嘟着小嘴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

这是家人时常在饭桌上提起的桥段,想不明白一个八岁的小破孩儿哪里来的“去北京上大学”的概念,我只是想为这个桥段续写一个完美的结局。

填报志愿那天我缺席了,跟父母要了一千块钱,花了三百多买了一张去苏州的车票,直奔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年诗人张继进士落榜,失望之下来到苏州,遥望夜色中的枫树古桥,发出这流芳百世的吟叹。

我走在苏州城静谧的夜色里,体恤着与古人如出一辙的心境,回想自己过去备考的一年——由于基础不错,上半学期过得还算顺利;下半学期开始变得紧张焦躁,一模失败后的心灰意冷把我推入谷底,二模的翻身仗也打得不漂亮,最后迎来自暴自弃的高考。

在路边的小摊随手买了一本寒山寺的小册子,从介绍张继的书页里的一句话我得到了慰藉,“落选归乡后,张继再战,终登天宝进士第。

”我把小册子揣入口袋,决定再度走进风雨。

书信西南望京城没跟父母商量,仅凭白羊座的一时冲动,我又回到了高三的教室里。

教室换了,堆积如山的课本却还在;同学换了,埋头苦读的架势却依然;老师换了,谆谆教诲的言语却没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