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幅精彩名画配诗珍藏图
部编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必背画家作品

部编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必背画家作品
张大千:《春归图》
《春归图》是中国现代艺术家张大千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作品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描绘了一幅春天归来的乡村景象。
画面中,青山绿水相映成趣,鸟语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张大千通过精妙的墨色运用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梵高:《星夜》
《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以浓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表现了梵高内心的情感世界。
画面中的星星闪烁,月亮明亮,形成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景。
梵高独特的绘画风格赋予了作品以强烈的表现力和情感冲击力。
莫奈:《睡莲》
《睡莲》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以柔和的色彩和流动的笔触描绘了一片水面上漂浮的睡莲花。
莫奈通过细
腻的观察和捕捉光线的变化,表现了水面上的光影效果和花朵的柔
美与细腻。
毕加索:《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是毕
加索对于西班牙内战的抗议和呼吁。
画面中,描绘了一幅被战争毁
坏的城市景象,死亡与痛苦的气息弥漫其中。
毕加索通过碎片化的
构图和扭曲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悲愤和痛心。
总结
以上是部编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必背画家作品的简要介绍。
这些
作品代表了不同艺术家在不同艺术流派下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观念。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拓宽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发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创作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40首古诗配精美国画,美醉了岁月!

40首古诗配精美国画,美醉了岁月!诗与画诗画合一,将古诗和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称作为诗画,也称作古诗配画。
古诗讲究意境,而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意境。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马(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为草当作兰(唐)李白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衡阳市中考主要名家名画欣赏

主要名家名画欣赏1.《青蛙》齐白石(中国画现代)齐白石,现代著名画家。
他画青蛙寥寥几笔却形神俱佳,活灵活现,特别是配上大写意的花草之后,青蛙就更加显得细腻、出神入化,令人赏心悦目。
2.《千里江山图》王希孟(中国画北宋)《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
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3.《星月夜》凡高1889年(油画荷兰)印象主义红褐混合的火焰,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
星星、月亮和希望的光晕,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每一笔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激情。
显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
《乌鸦群飞的麦田》凡高1890年(油画荷兰)印象主义《乌鸦群飞的麦田》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的激奋情绪,也表现了画家对黄色的热爱。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1830年(油画法国)浪漫主义画面采取了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
高举法国三色国旗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
他们身后都是一往无前的战士。
周围硝烟弥漫,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战斗场面,表现得精确逼真,令人如同身临其境看到现场一样。
他将神话中的自由女神与浴血奋战的人民安排到一起,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义。
《在激流中前进》杜键1963年(油画现代)《在激流中前进》是一首力的颂歌;是坚强与勇敢的颂歌;是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的颂歌。
通过对水势的夸张表现反衬了人的力量和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较完美地体现了作品的主题。
《面包》珂勒惠支1924年(版画德国)饥饿的孩子,苦难的母亲形象,游走在战争的边缘,揭露战争给人们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天王送子图》吴道子(中国画唐)吴道子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的人物画更是“冠绝于世”。
诗配画图片大全

诗配画图片大全一、青山如黛暮蝉鸣,碧水沙堤翠荷生。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夏日傍晚,青山如黛,低垂的夕阳使得山势更加婉约,暮蝉开始吟唱,隐隐约约透出一股沉静的感受。
河岸旁是绵长的沙滩,清澈的水面上翠绿的荷叶与波光粼粼的河面相映成趣,这幅画面呈现一个既优美又平和的景象。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乱石穿空,怒涛拍岸。
这是一幅海浪冲击石岸的画面,夕阳正在落下,海浪凌空而起,间或将石头掀翻,须臾之间,又被涛声回荡的山峦所映衬,这画面堪称是风情万种,既有激烈的澎湃又如珠帘般婉转柔美。
三、江水东流春去也,桃花西岸愁何及。
这画面描绘一段江水,桃花在江岸旁,随着江水奔腾东流,远方的烟雨濛濛,沁人心脾、清新怡人。
江畔桃林摇曳,大片鲜花在阳光下似乎更为灿烂,映衬出满江桃花,绝世美景,很感人。
四、山川秀丽,天地之所以为美;人文荟萃,人之所以为华。
这画面是一片富有浓郁中华文化的景色,大气又不缺优美。
画面上一片丘陵起伏,茂密的森林掩映下,四季不同的草木花卉充盈其中。
河流环绕其间,蜿蜒如龙,悠然向前。
在这广袤之地上,人文荟萃,古老洁白的建筑成为眼中一亮的景致。
总之,这幅画面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副一派大自然与人文灿烂展示的完美融合。
五、梧桐院落菊花重,酒旗风动水云微。
这是一幅描绘秋天景象的画面,院落里的梧桐树稠密伸展,落叶铺满整个院子,菊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非常的艳丽。
水面粼粼,这时刮起了一丝微风,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并且在远处飘荡着一些蒙蒙细雾,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六、晨曦初照,湖泊宛如碧玉,淡淡晨光渐渐消失睡眼惺忪的感觉。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湖泊碧玉般的清澈,吐露出温柔和浓郁的生机。
背景也很美,细密的树枝和山岩十分逼真,简洁的风景却又十分生动地勾勒出晨曦的微光,这幅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美丽的回忆。
七、水墨纸上,青山绿水、烟雨如画。
山间松柏修长,瘦高而翠绿。
岸边柳枝披散,舞动如条绿色丝带。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秋日的山水景色。
画面的颜色和画面的细节非常的贴近,山水环境的细节处理非常的地到位,人物的脸部和身体的动态处理也非常的注重,这幅画十分的现实感和自然美。
古诗配画学生作品

古诗配画学生作品古诗赏析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配画的方式来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介绍几位学生在学习古诗配画方面的杰出成果。
第一幅作品是小明同学的《静夜思》配画。
在这幅作品中,小明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了夜晚的安静景象。
他运用了素雅的黑白配色,画出了一个寂静的庭院,隐约可见的月亮在长长的廊道的尽头,空灵而美丽。
画面中微弱的灯光照亮了孤寂的身影,使整个画面更加朦胧、静谧。
第二幅是小红同学的《登鹳雀楼》配画。
小红通过运用中国画的技法,勾勒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
她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杜甫描绘的江山美景,画出了高山流水、云雾缭绕的场景,给人一种踏入诗中的感觉。
奇岩峭壁、形态各异的树木和水流缓慢流淌的溪流,使整幅画面中的景物生动而有趣。
第三幅是小杰同学的《春晓》配画。
在这幅作品中,小杰用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
他将诗中“春眠不觉晓”一句诗转化为画中的一个少年沉睡在床上,床边放着一个钟,正指向清晨的六点。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将少年的身影投影在地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画面中的家具、玩具等细节处理到位,使整幅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幅是小丽同学的《夜雨寄北》配画。
小丽通过淡淡的色彩和朦胧的笔触,表达了诗中的寂寞与思念。
画面中一个孤独的女子站在窗前,望着远方飘洒的雨点,脸上透露出无尽的忧郁和无奈。
画面的背景是一片阴霾的天空,与心情相得益彰。
整个画面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使人忍不住为诗中的思念而心生感伤。
最后,我想说这些学生在配画方面的创作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和想象力。
他们通过对古诗的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画笔上的线条和色彩,使古诗的意境和美感得以呈现。
同时,对学生来说,配画不仅是一种技巧的学习,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思绪的宣泄。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继续鼓励学生通过配画的方式来进行古诗的学习。
名家古诗配画(精美图片文字)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古风其一-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元间田,农夫犹饿死。
古风其二-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金缕衣-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客中作-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遣悲怀三首之一-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描写绘画的古诗

描写绘画的古诗
嘿,朋友!你知道吗,古诗里对绘画的描写那可真是妙不可言!
就说王维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几句,难道不像一幅宁静又神奇的画摆在你眼前?远处的山色彩斑斓,近处的水悄然无声,春天走了花还盛开着,人走近了鸟也不害怕。
这不就跟我们在画里看到的那种永恒又美好的景象一样吗?
再瞧瞧杜甫的“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哇塞,那只在素绢上被画出来的苍鹰,仿佛带着风霜之气就要飞起来了!这不就好比我们看到一幅极其逼真的画,会觉得画里的东西下一秒就要活过来了吗?
还有张祜的“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这画面,是不是就像一幅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油画,让你恨不得能走进那庭院里去感受一番?
你说,古人咋就这么厉害,能用短短几句话就把一幅画描绘得如此生动,让我们千百年后读起来,还能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那些美妙的画面?
我觉得呀,这些描写绘画的古诗,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让我们能穿越时空,看到古人眼中美的独特方式!。
【诗词欣赏】这些经典古诗词,配上画更美啦!

【诗词欣赏】这些经典古诗词,配上画更美啦!古诗词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也有一些有才之人,用有趣的创作的方法把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物品,画出了很有意境的诗配画:《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吾年过八十》陆游吾年过八十,久已弃朝簪。
化蝶有残梦,焦桐无赏音。
溪声喧夜旦,野色变晴阴。
欲讲平生学,茫然不可寻。
《天净沙·秋》朱庭玉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琵琶行》节选白居易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经·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沈园二首》其一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诗经·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