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_柳永经典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柳永《望海潮》课件(共35张PPT)

柳永《望海潮》课件(共35张PPT)
探究1 把“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卷”表现了钱塘江 潮来时狂涛汹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浪花飞溅 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商品丰富商业繁荣 家家披罗着锦 市民生活殷富
上阕:描写杭州的自 然风光和都市繁荣。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 钱塘自
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抽象的评点(总写)
具体的描述 (分写)
点染
•文学史上描写 西湖的名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舞吴
上山
水日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 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 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 “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醉酒江 芙一南 蓉杯忆 。春, 早竹其 晚叶次 复,是 相吴吴 逢娃宫 !双。
看寺江 潮月南 头中忆 。寻, 何桂最 日子忆 更,是 重郡杭 游亭州 !枕。
4
承平气象, 形容曲尽。
读诗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在“繁华”处读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 塘
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 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 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要读出这种气势来。 ③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 怡 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2024版柳永《望海潮》课件

2024版柳永《望海潮》课件
柳永《望海潮》课件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鉴赏 • 文化内涵挖掘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课堂互动与讨论
2
01
引言
2024/1/26
3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 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 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 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 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 物。
06
04
唐代文学
唐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杰 出诗人。同时,唐传奇也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
元明清文学
元曲、明清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有 关汉卿的《窦娥冤》、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21
06
课堂互动与讨论
2024/1/26
22
学生朗读、背诵指导
教师先范读全词,学 生自由朗读、背诵
5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6
6
原文呈现与注释
• 原文呈现:《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为:“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 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等,展示了杭州作为繁华都市的独
特魅力。
03Biblioteka 融合江南水乡文化柳永在词中巧妙地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文化元素,如“异日图将好景,归

柳永《望海潮》优秀PPT课件

柳永《望海潮》优秀PPT课件
“卷”是“翻卷”的意思,“霜雪”比 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 时波滚浪翻。1分
“卷”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钱塘潮排山倒海 的气势、浪花飞溅的情态。2分
用“推”的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 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
40
3、清代的刘熙载在《词曲论》中说:“词有
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
盈罗绮,竞豪奢。

具体生. 动
38
点 重湖叠巘清嘉,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染 嬉嬉钓叟莲娃。
.
39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句中哪两个词用的好?若将“卷”字改为“ 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3分
.
47
望海潮 实验中学
千载古邑,百年老校,实验一朵奇
葩。天山骄子,艺术雏鹰,可爱三千学
娃。碧树缀红楼,赣江染烟霞,实验我
家。蝶舞翩跹,鸟横啼雨,争芳华!
更奇运动场上,有健将腾跃,挥汗有
加。周末舞台,轻歌曼舞,浅妆含笑娇
娃。三月滴水岩上,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豪情遍染长空,金榜题名夸。
----老师
.
48
望海潮
.
1
.
2
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cēncī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dī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市列珠玑jī,户盈罗绮qǐ ,竞豪奢she。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qia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sou莲娃。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柳永望海潮(优秀课件)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注重背景介绍
在教授《望海潮》时,应先介绍柳永 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词作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词 作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强化诵读训练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望海潮》 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感 和文学鉴赏能力。
柳永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的父亲是北宋初期的一位官员, 母亲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家庭环境的优越为柳永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柳永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对诗 词有着特别的热爱和天赋。这一时期,他开始尝试创作诗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 特点。
时人们的喜爱。
柳永在词的创作上勇于创新,突破了 传统词牌的限制,开创了慢词的先河,
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永的词作题材广泛,涉及山水、离 别、羁旅、闺怨等方面,表现了深刻 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
柳永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02 名人点评
诸如王国维等著名文人对《望海潮》赞不绝口, 称其不仅艺术精湛,而且思想深邃,堪称词中佳 作。
03 后世模仿与致敬
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中模仿《望海潮》的风格和 技巧,或直接引用其经典名句,以此表达对柳永 及其作品的敬意和致敬。
《望海潮》的朗诵技巧与感
06

朗诵技巧
节奏把握
在朗诵时,要把握好整体的节奏,做到抑扬顿挫,突出重 点。对于长句和短句,要根据意思进行适当的停顿和连读 ,使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

柳永《望海潮》精美实用课件

柳永《望海潮》精美实用课件
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 描绘画面
该句意象鲜明,“云树”以云来修饰树,既表现了树的浓 密又与前文“烟柳”呼应,增添了一份清新朦胧之美。一
“绕”字表现了绿树赏成析行意,象长堤迤逦的情态。“怒涛”中波
涛怀怒意奔涌而来表现其澎湃汹涌之态,一“卷”字,极富 形象性和动感,再现了钱塘江白浪滔天、浪花飞溅的景象,
“三吴都会”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自古繁华”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 帘 翠 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 堑 无 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三 秋 桂 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叠起伏的山岭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 花遍地飘香,十里的荷花争奇斗艳。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笛声悠扬在晴空飘荡,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钓鱼 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赏听箫鼓声,吟唱观赏秀 美的风光。
步 感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 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

/好景,归去/凤池/夸。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 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 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 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只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 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 —明代的冯梦龙《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永词-望海潮PPT课件

柳永词-望海潮PPT课件

.
22
原文(下阙)
译文(下阙)
重湖叠巘(yǎn )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 qiāng )管弄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 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 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
晴,菱歌泛夜,嬉嬉
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
钓叟( sǒu)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 鼓,吟赏烟霞。异日
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 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 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 箫击鼓,观赏、吟唱烟
.
32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 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
33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 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 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抒发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 美之情。
2、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 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 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
.
25
1、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诚样的内容?
思 考
———
上下静片片的主主生《现代汉语词典要要活写写景杭西象州湖。诚 实 , 守 信 用 。美美丽景和和繁杭信:华州;人民和平宁何 为 诚 信 ?

.
26
2、这首词写的是杭州,哪两诚个词语最能体
.
2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 文学样式,它兼有文学与音乐 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 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 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 短句”。
宋词派别
婉约派
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

柳永《望海潮》(上课用)ppt课件

柳永《望海潮》(上课用)ppt课件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 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 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 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 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
8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 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
•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慢词之祖,婉约之宗”,代表作《望海潮》 《雨霖铃》。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他们家三兄弟(三复、三接、三变)都有文名,时称
“柳氏三绝“。

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叫柳七,柳永做过屯田员外郎等小官,所以世
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
自许。
6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柳永 (约980--约1053年),
13
柳词
3. 柳永作品

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蝶恋花》《望海潮》。

词集《乐章集》。
14
柳词
4. 柳词内容

写歌妓及与歌妓的恋情。

自抒羁旅行役之苦和离别情绪。

写都市风光及替歌妓祝寿祝酒之辞。
15
轶事两则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 •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
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
10
柳词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课件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课件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 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 向人们夸耀。
西湖山水秀丽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民众生活悠闲自在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钱塘长官生活高雅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结论: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者笔下的杭州给人什么印象?

分析词中哪些是“点”,哪些是 “染”,描述了钱塘一派怎样的景象?
东南形胜
点 三吴都会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染
钱塘自古繁华 民生安乐之美
“重湖叠巘清嘉”是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是染。
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 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富庶、美丽 安定、祥和
上阕: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阕: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本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 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讨论: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 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就运用 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 据说曾引起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志, 这两句美在什么地方?
桂子和荷花是代表西湖的两种典型意象。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 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荷花种植范围 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了。 结合上句“重湖叠巘清嘉”,湖外有湖, 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 此一大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 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 万千。
地理形势优越 东南形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 有杰出贡献。
望海潮
柳永
学习重点
1、这首词的写景特点。 2、名句欣赏。
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1、北宋第一个专业作词的人。
走近作者2、原名三变,字耆(qí)卿。
3、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终官屯田员外 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 倒。
4、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处,皆 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代表作品:《八声甘州》 《雨霖铃》等。
•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 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 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 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 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 他一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 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 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 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 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 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 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 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探究1: 这首词是投赠之作,这一写
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 法有怎样的影响?
问题探究2、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 特点。
A、工于铺叙,一句一景 B、写景富有层次感
问题探究3: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
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 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 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杭州西湖传统景观 平湖秋月
双峰插云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
柳浪闻莺 苏堤春晓
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参考课文注释,扫清字词 障碍。 3、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 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朗读、背诵
柳永小结:
• 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 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2.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 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 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 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3.江湖 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自然地理(得天独厚)、历史沿革


市容市貌(城市美丽,住宅精致,人烟
铺 叙
阜盛)


特色景观(美丽壮观)



生活图景(人民富庶)
西湖美景 游湖乐趣 湖中人物








融 合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一派太平、富 庶、安定、祥 和的都市生活 景象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鉴赏探究
• 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 丽?
• 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风貌?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中,“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特色
•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 写景富有层次感,寓情 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 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 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 唱。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