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战(1939—1945年)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9下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_1945年

部编版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9下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_1945年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慕尼黑会议背景:德国吞并奥地利,侵略野心膨胀,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参与国:1938年9月,德、意、英、法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含义(或实质):英法等西方大国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但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严厉制裁,而是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也最先尝到了苦果,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英法,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首相丘吉尔带领英国人民坚决抵抗。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时间:1942年1月1日国家: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内容: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26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影响: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二战胜利。

《开罗宣言》与雅尔塔会议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开罗宣言》时间:1943年11月参与国: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内容:《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窃据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2、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人物: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召开雅尔塔会议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九年级社会二战的知识点

九年级社会二战的知识点

九年级社会二战的知识点二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和了解九年级社会中关于二战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二战的爆发二战始于1939年,起因是德国希特勒的侵略行为。

他违背了《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在波兰发动了侵略战争。

这一行动引发了欧洲的大规模冲突,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结成轴心国,与盟约国展开战争。

2. 重要战役与战略二战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略,其中有几个战役影响深远。

比如1940年的法国战役,德国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占领法国,迫使英国撤退。

这一战役引起了世界对德国军队的关注。

此外,太平洋战争中的中途岛海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略转折,美国成功阻止了日本海军的进攻,为二战后期的盟军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3. 屠杀与大屠杀在二战中,纳粹德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行动,这成为战争中最残忍的一幕。

犹太人大屠杀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部分,德国纳粹政权试图通过集中营和毒气室来灭绝犹太人。

此外,纳粹还对其他少数民族、政治犯和战俘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这些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愤慨,也成为二战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页。

4. 盟约国的反攻在战争的后期,盟约国逐渐取得了优势,开始了对轴心国的反攻。

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德国军队首次遭受了大规模的失败。

同样,美国和英国也在太平洋和欧洲展开了陆地和海上的反攻行动,逐渐压缩了轴心国的领土。

这些反攻战役对于最终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5. 世界格局的改变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英、美、苏等国成为战后世界的领导大国,而原来的强国如德国、日本等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联合国成立,取代了无力阻止战争的国际联盟,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机构。

此外,冷战的开始也是二战结束后世界的重要标志,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对抗。

6. 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二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和财务损失,还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认识。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第一章战前背景二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的一场全球战争。

在深入了解二战的过程和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战争爆发前的一些背景知识。

1. 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二战爆发前的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正遭受着严重的危机,这被称为大萧条。

股市崩盘、失业率的上升、国际贸易的萎缩等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氛围。

2. 德国纳粹兴起在德国,纳粹党崛起并夺取政权。

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极端主义思想迅速蔓延,将犹太人等少数群体定为敌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歧视和迫害政策。

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与德国类似,意大利也出现了法西斯政权。

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法西斯国家政府迅速扩大了对国内外的影响力,并采取了侵略行动。

4. 日本扩张主义在东亚,日本一直试图扩大其领土和影响力。

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侵华战争,并于1937年占领了中国大部分沿海区域。

第二章战争爆发二战的爆发始于1939年。

以下是一些导致战争爆发的事件和原因。

1. 波兰入侵纳粹德国于1939年9月入侵了波兰。

这一行动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爆发,引发了欧洲各大国的冲突。

2. 盟国和轴心国在战争期间,各国分为两个阵营。

英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组成了盟国,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则组成了轴心国。

这两个阵营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第三章战争进展及关键战役二战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其中一些对战争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斯大林格勒攻防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战斗之一。

苏联军队成功阻止了德国军队对该城市的攻击,这一胜利对于盟军取得战争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2. 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战。

美国海军在该战役中击败了日本海军,并扭转了战局。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发起的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该行动成功地打破了德国在欧洲的防线,为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铺平了道路。

第四章终战和战争影响二战最终以盟军的胜利结束。

关于二战的知识点摘抄

关于二战的知识点摘抄

关于二战的知识点摘抄
二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

以下是一些关于二战的重要知识点:
1.二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全面爆发。

在此之前,日本已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和热河省等地制造了“九一
八事变”并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进行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2.主要参战国:二战的主要参战国包括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和
同盟国(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

3.重要战役:二战期间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
勒战役、中途岛战役、诺曼底登陆等。

4.战争影响: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据估计,二战期间全球
死亡人数超过7000万。

同时,二战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雷达、原子弹等。

5.二战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同年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正式结束。

6.冷战的开始: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
纪90年代初。

7.二战的历史意义: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改变了世界的政
治格局和经济体系。

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苏联
则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

同时,二战也促进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
成立和发展。

8.二战中的英雄人物:二战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苏联的朱可夫元
帅、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英国的丘吉尔首相等。

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
色,为国家的胜利和人类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九年级二战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二战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二战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二战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经历之一。

它涉及到全球各国,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九年级学生所需了解的二战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战争爆发与原因二战于1939年爆发,起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希特勒的侵略政策:纳粹德国的领袖希特勒采取扩张政策,以重新获得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丧失的领土。

2. 英法政策失败:英法等国对希特勒的侵略政策采取了姑息让步的方式,未能有效制止德国的武装和领土扩张。

3. 日本的侵略行动:日本在东亚地区展开了一系列侵略行动,并与英美等国发生冲突。

二、主要战争事件1. 波兰战役:1939年9月,德军以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波兰成为二战的第一个战场。

2. 日本对华战争:1937年至1945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侵略战争。

3. 巴尔干战场:1940年至1941年,德军进攻巴尔干国家,先后占领了多个国家。

4. 英法战役: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法国被迫向德国投降。

5. 苏德战争:1941年至1945年,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入侵,但最终失败。

6. 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日两国在太平洋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海战,美国成功打击了日本海军。

7. 诺曼底登陆:1944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进行登陆作战,开始了对德国的攻势。

8. 原子弹爆炸: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

三、主要参战国家及其领导人1. 盟军: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家,领导人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2. 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领导人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和广田弘毅。

四、战争结束与影响1. 二战于1945年结束,战后各国面临庞大的重建任务,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 联合国的成立: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联合国成立,取代了战前的国际联盟。

3. 德国分裂与冷战:战后的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德与苏联结盟,西德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员,冷战的主要对抗方也从德国开始转向。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战(1939—1945年)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战(1939—1945年)
10、雅尔塔会议(1945年):内容、影响见课文
11、苏联攻入柏林,德国投降-苏联对日作战-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附:
1、战争性质: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2、战争胜利重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3、中国的抗日战争属于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二战期间美英援助苏联,显示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合作
5、二战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战(1939—1945年)
一、战前形势
1、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上台,三国形成轴心国
意:大危机之前上台,入侵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德:对凡尔赛体系不满;在大危机打击下上台
日:对华盛顿体系不满;在大危机打击下上台
2、英法美对法西斯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
(为了自保,避免卷入战争;同时祸水东引,让法西斯进攻苏联)
3、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德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二战爆发
二、战争过程
1、爆发标志: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
2、敦刻尔克撤退,保存了英法实力-法国灭亡-德军轰炸伦敦,发动不列颠空战,
德军受挫
3、战争规模扩大:1941年,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战争规模达到最大:1941年底,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
5、1942年,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6、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争正式形成
7、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中途岛海战使日军受挫,
8、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
9、诺曼底登陆(1944年),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联是欧洲第一战场)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苏德战场的开始。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日,美国对日宣战。

(影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时间:1942年1月1日;地点: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宣言内容: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4)作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极大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作用。

(5)启示:说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面临人类共同的问题时可以"求同存异"联合起来。

5、雅尔塔会议:(1)原因: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地点: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

(2)参与首脑(三巨头):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联的斯大林。

(3)内容: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说明(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可以进行合作。

(5)会议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②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九年级下册历史二战基本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二战基本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二战基本知识点二战,亦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它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期间,对世界各个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下册历史中关于二战的基本知识点。

1. 背景与原因:二战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战的遗留问题是导火索之一。

巴黎和约中的不公平条款引起了德国的不满,为后来的纳粹党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此外,世界各国的殖民野心、资源争夺、意识形态冲突等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2. 参战国家:二战涉及到全球大部分国家。

以轴心国和同盟国为主要阵营。

轴心国由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领导,而同盟国则由英国、苏联、美国和法国等国家组成。

3. 主要战役:二战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其中一些对战争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红军在这场战役中成功对抗了德国纳粹的入侵,打破了德国的东线扩张势头,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 登陆诺曼底:盟军在1944年发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意味着盟军开始对德国进行全面的反攻,最终使得德国战败。

4. 纳粹德国的侵略:纳粹德国是导致二战爆发的主要国家。

希特勒的纳粹党追求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与扩张。

纳粹德国相继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并于1939年9月侵占了波兰,进而引发了战争。

5. 大屠杀与种族迫害: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二战中极为残酷的一部分。

纳粹将犹太人定为敌人,进行了系统性地迫害和屠杀。

除此之外,纳粹还对其他少数民族、政治异议者和社会弱势群体展开了大规模清洗。

6. 核武器的使用:二战是历史上唯一两次使用核武器的战争。

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导致数十万人丧生。

这次事件对全球产生了巨大的恐怖影响,标志着核战争的威胁。

7. 结束与结果:二战于1945年正式结束。

盟军最终获得了胜利,纳粹德国和轴心国投降,世界恢复了和平。

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对战争罪行进行了审判,并成立了联合国,以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战(1939—1945年)
一、战前形势
1、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上台,三国形成轴心国
意:大危机之前上台,入侵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德:对凡尔赛体系不满;在大危机打击下上台
日:对华盛顿体系不满;在大危机打击下上台
2、英法美对法西斯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
(为了自保,避免卷入战争;同时祸水东引,让法西斯进攻苏联)
发,美国参战。
3、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德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二战爆发
二、战争过程
1、爆发标志: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
2、敦刻尔克撤退,保存பைடு நூலகம்英法实力-法国灭亡-德军轰炸伦敦,发动
不列颠空战,
德军受挫
3、战争规模扩大:1941年,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战争规模达到最大:1941年底,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