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表征方法

合集下载

聚合物表征——精选推荐

聚合物表征——精选推荐

聚合物表征式中,Π为聚合物样品中高分子链及微晶体沿样品被拉伸方向的取向度,H°为赤道线上Debye环强度分布曲线的半高宽度。

Π值没有明确物理意义,只能做相对比较的参考数据。

固体聚合物形貌的表征同种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凝聚状态是随外部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的,所谓外部因素,包括制备条件(合成条件),受外力情况(剪切力、振动剪切,力的大小和频率等),温度变化的历程等情况。

而固体聚合物凝聚态结构的差异,更直接影响到聚合物作为材料使用时的性能。

因此观察固体聚合物表面、断面及内部的微相分离结构,微孔及缺欠的分布,晶体尺寸、性状及分布,以及纳米尺度相分散的均匀程度等形貌特点,将为我们改进聚合物的加工制备条件,共混组份的选择,材料性能的优化提供数据。

表征方法与仪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聚合物表面的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使用微小探针来扫描被测聚合物的表面,当探针尖接近样品时,样品分子和探针尖端将产生范德华力。

因高分子种类、结构的不同、产生范德华力的大小也不同。

记录范德华力变化的情况,从而"观察"到聚合物表面的形貌。

由于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对聚合物表面的扫描是三维扫描,因此原子力显微镜形成的图像是聚合物表面的三维形貌。

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聚合物表面的形貌,高分子链的构象,高分子链堆砌的有序情况和取向情况,纳米结构中相分离尺寸的大小和均匀程度,晶体结构、形状,结晶形成过程等信息。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表征导电高聚物表面的形貌。

同原子力显微镜类似,扫描隧道显微镜也是利用微小探针对被测导电聚合物的表面进行扫描,当探针和导电聚合物的分子接近时,在外电场作用下,将在导电聚合物和探针之间,产生微弱的"隧道电流"。

因此测量"隧道电流"的发生点在聚合物表面的分布情况,可以"观察"到导电聚合物表面的形貌信息。

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表征方法

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表征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高分子聚合物及其表征方法和检测手段。

首先,从不同角度对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分类,并对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生产,性能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其次,阐述了表征和检测高分子聚合物的常用方法,例如: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NMR)、红外吸收光谱(IR)、激光拉曼光谱(LR)等。

最后,介绍了检测高分子聚合物的常用设备,例如: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关键词:聚合物;表征方法;检测手段;常用设备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polymer and its detection means.First of all, this paper made 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polymers, such as: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LR).Finally, it describes the common equipment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detection of polymers, such as: polarizing microscope,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microscope, X 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Key words: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Testing means; common equipment高分子聚合物及其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1 前言纵观人类发现材料和利用材料的历史,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广泛利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带来巨大的变化,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推进一步,所以说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表征方法——原理及应用

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表征方法——原理及应用

Melacular Weight Error(%)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Flow Rate Error(ml/min)
Influence of flow rate on Mw
1/31/2023 8:12 PM
23
Waters515 Pump
• 流动相不能腐蚀仪器部件,影响仪器使 用寿命;
1/31/2023 8:12 PM
38
5.4.3 样品制备
1/31/2023 8:12 PM
39
5.4.3.1 干燥
• 样品必须经过完全干燥,除掉水 分、溶剂及其它杂质。
1/31/2023 8:12 PM
40
5.4.3.2 溶解时间
• 允许充分的溶解时间使聚合物完 全经过溶胀再溶解的过程,分子 质量越大,所需要的溶解时间越 长。
12
5.4 凝胶渗透色谱(GPC)
• 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是目前技术发展最完善,适用性最广的 一种方法。
1/31/2023 8:12 PM
13
主要内容
• 一、GPC定义及原理 • 二、仪器配置及流程 • 三、样品制备 • 四、数据处理 • 五、应用
1/31/2023 8:12 PM
1/31/2023 8:12 PM
24
进样器
• 手动进样器(manual syringe injection) • 自动进样器(Automatic sample)
1/31/2023 8:12 PM
25
Waters717 AutoSample

聚吡咯的表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吡咯的表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吡咯的表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聚吡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聚合物,具有多种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聚吡咯的特性和性能,需要使用各种表征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测试。

聚吡咯的表征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结构分析和合成方法验证等方面。

在物理性质测试方面,可以通过测量聚吡咯的电导率、热稳定性、光学性质等来评估其性能。

同时,聚吡咯的表面形貌和形态结构也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显微镜技术进行观察和分析。

化学结构分析是确定聚吡咯分子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等技术。

通过NMR技术可以确定聚吡咯分子中的官能团和基团的类型,从而了解其化学结构。

而红外光谱则可以提供聚吡咯的分子振动信息,帮助确定其分子链的构建。

此外,在聚吡咯的合成方法验证方面,需要使用一系列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来合成聚吡咯,并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验证。

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电化学合成、化学氧化聚合和光化学反应等。

总之,聚吡咯的表征方法是对其特性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物理性质测试、化学结构分析和合成方法验证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更好地理解聚吡咯的性质,为其在材料科学、电化学和光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包括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1. 引言1.1 概述在本节中,我们将简要介绍聚吡咯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便读者了解这个主题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本节将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1.3 目的在本节中,我们将明确本篇文章的目的和研究方向,以便读者清楚地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和观点。

2. 正文2.1 聚吡咯的化学结构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聚吡咯的化学结构,包括它的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聚吡咯分子的基本特征。

高分子材料的表征

高分子材料的表征

工作原理
• X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在高速运动电子的轰击下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主要有 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两种。晶体可被用作X光的光栅,这些很大数目的粒子 (原子、离子或分子)所产生的相干散射将会发生光的干涉作用,从而使得 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由于大量粒子散射波的叠加,互相干涉而产 生最大强度的光束称为X射线的衍射线。满足衍射条件,可应用布拉格公式: 2dsinθ=nλ应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来测量θ角,从而计算出晶面间距d,这是用于 X射线结构分析;另一个是应用已知d的晶体来测量θ角,从而计算出特征X射 线的波长,进而可在已有资料查出试样中所含的元素。
小的在后面(即淋洗时间长)。自试样进柱到被淋洗出来,所接受到
的淋出液总体积称为该试样的淋出体积。当仪器和实验条件确定后, 溶质的淋出体积与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愈大,其淋出体积愈小。
应用领域
• 主要研究对象是通用树脂材料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如聚丙 烯、聚乙烯等。由于在常温下很难找到适合的能溶解这些 样品的溶剂,制备可用于凝胶分析的溶液系统。现在GPC
• 化学结构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物质,不可能通过凝胶色谱法达
到完全的分离纯化的目的。凝胶色谱不能分辨分子大小相近的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相差需在10%以上才能得到分离。
凝胶渗透色谱的测试原理
• 凝胶具有化学惰性,它不具有吸附、分配和离子交换作用,让被测量 的高聚物溶液通过一根内装不同孔径的色谱柱,柱中可供分子通行的 路径有粒子间的间隙(较大)和粒子内的通孔(较小)。当聚合物溶 液流经色谱柱时,较大的分子被排除在粒子的小孔之外,只能从粒子 间的间隙通过,速率较快;而较小的分子可以进入粒子中的小孔,通 过的速率要慢得多。经过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分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 被分开,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在前面(即淋洗时间短),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反应中的表征技术研究

聚合反应中的表征技术研究

聚合反应中的表征技术研究聚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将多个单体分子结合成更大的分子物质,从而形成新的高分子化合物。

在聚合反应中,表征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聚合反应中的表征技术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是聚合反应中表征技术的重要手段。

基于分子动力学(MD)方法、量子化学计算(QC)方法等,可以对聚合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和反应物产物转化率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通过计算模拟,可以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解释实验观察结果的原因。

例如,聚合反应中的分子扭曲、聚合物链的构型发生变化等过程,可以通过MD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预测。

二、实验表征方法实验表征方法是聚合反应中另一个重要的表征手段。

目前,常用的实验表征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凝胶渗透色谱(GPC)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微观结构等方面进行表征和分析。

例如,通过NMR技术可以确定聚合物中各个基团的相对位置和数量,从而确定聚合物结构;通过GPC技术可以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情况,从而评价反应的均一性和产物质量。

三、原位表征技术原位表征技术是聚合反应中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它可以在反应过程中进行非破坏性表征,并且可以对反应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目前,常用的原位表征技术包括原位红外光谱(FTIR)和原位质谱(MS)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且可以对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例如,通过原位FTIR技术可以对聚合反应中产生的中间体和催化剂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原位MS技术可以对聚合反应中的离子物种和中间体进行表征和定量分析。

总之,聚合反应中的表征技术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对反应机理、动力学行为和产物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表征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展,为聚合反应的优化和新型材料的研究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和思路。

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与应用

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与应用

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与应用高分子材料是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在汽车、电子、建筑、医疗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而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材料,了解它的特性以及优化其性能,高分子材料的表征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高分子材料的表征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一、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1. 热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是表征高分子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热重量变化或热量变化,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动力学行为、结构变化等信息。

常见的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热差示扫描量热法等。

2. 光谱技术光谱技术也是高分子材料表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高分子材料样品受到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线照射后,从样品中得到不同的光谱信号,并且通过分析这些信号来获得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信息。

常见的光谱技术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

3. 分子量测定技术对高分子材料而言,分子量是其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参数之一。

因此,对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进行测定也是一种重要的表征方法。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分子量测定技术包括凝胶渗透色谱、粘度测定法等。

二、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 汽车领域高分子材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例如,车身和内饰件的制造中,高分子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制造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有效提升汽车整体性能。

同时,高分子材料还可用于汽车电池系统和轮胎制造等方面。

2. 医疗领域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口腔种植、人工关节和医学绷带等产品中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它们具有易加工、卫生、耐腐蚀等优点。

3. 电子领域在电子产品中,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例如,高性能聚合物可以用于制造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大量部件,具有绝缘性好、机械性能高等特点。

三、未来发展多年来,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在时空分辨、同步辐射、扫描探针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初步成果。

在未来,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将更多地关注功能性材料的表征和应用,如纳米粒子、液晶材料、高附加值功能性高分子等。

超支化—线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超支化—线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超支化—线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超支化—线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一、引言聚合物材料在现代化学和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线性聚合物是其中一类常见的聚合物,它的链式结构使得聚合物具有各种有用的性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聚合物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超支化聚合物应运而生。

超支化聚合物不仅具有线性聚合物的性质,还具有分支结构。

本文将对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二、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1. 核心壳聚合法核心壳聚合法是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核心物质作为起始物,然后在核心物质表面进行聚合反应,使得聚合物链延伸出来,形成分支结构。

最后,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将聚合物链与核心物质连接起来,形成超支化聚合物。

2. 多功能单体聚合法多功能单体聚合法是超支化聚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选择含有多个反应基团的单体作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将其聚合成分支结构,形成超支化聚合物。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合成过程相对简单,且可以通过调整单体结构来控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支密度和分子量。

三、超支化聚合物的表征方法1. 分子量测定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量是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分子量测定方法包括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GPC通过测量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流动行为来计算其摩尔质量分布,而NMR则通过测量氢、碳等原子核的共振峰来推断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

2. 结构表征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等方法来表征。

核磁共振波谱法可以通过测量氢、碳等原子核的共振峰来推断聚合物的结构;而FTIR则可以通过测量聚合物中的功能基团振动来了解其结构。

四、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1. 高分子材料领域超支化聚合物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分支结构的存在,使得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更大的分子链交联能力和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高分子聚合物及其表征方法和检测手段。

首先,从不同角度对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分类,并对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生产,性能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其次,阐述了表征和检测高分子聚合物的常用方法,例如: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NMR)、红外吸收光谱(IR)、激光拉曼光谱(LR)等。

最后,介绍了检测高分子聚合物的常用设备,例如: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关键词:聚合物;表征方法;检测手段;常用设备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polymer and its detection means.First of all, this paper made 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polymers, such as: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LR).Finally, it describes the common equipment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detection of polymers, such as: polarizing microscope,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microscope, X 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Key words:Polymer; Characterization; Testing means; common equipment高分子聚合物及其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1 前言纵观人类发现材料和利用材料的历史,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广泛利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带来巨大的变化,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推进一步,所以说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公元前8000~9000年,人类发明了陶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3000年人类发明青铜器,进入青铜器时代。

公元前1000年,铁器的普遍应用,象征着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

18世纪,发明了蒸汽机。

19世纪,发明了电动机和现代炼钢技术。

19世纪末,发明了人造丝。

20世纪,出现了先进陶瓷,人类进入了“新陶瓷时代”,还有复合材料的出现,比如合金。

由此,先进材料也就成了社会现代化的先导,人类为了社会进步开始着力于开发先进材料,发展高技术产业。

而高分子聚合物也就渐渐的登上了先进材料的历史舞台。

当代社会,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那么高分子材料在环境治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到环境污染,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现状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严峻的,水资源严重缺乏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提高水处理技术,而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一类高效絮凝剂,在固液分离和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随之加大和拓宽,且不断深入[1]。

近年来,随着石油用量的持续增加,石油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泄露及废弃物已对地球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海上漏油事件屡屡发生,从美国的墨西哥湾及我国渤海湾油井的直接泄露事故,到大量的远洋油轮泄露,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除此之外,还有陆地上大量的含油工业废水。

要解决上述问题,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制备具有超强选择性吸油能力的材料,把油污从水中吸收并分离出来。

吸油树脂是一种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吸油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油水选择性、高吸油和保油能力、并能长时间浮在水面上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2]。

再比如噪声污染,而且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问题,同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一起被列为全球三大污染。

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并且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越加严重,成为环境治理过程中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那么对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控制声源和采用吸声材料,而高分子聚合材料就是一类重要的新型吸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吸声材料具有粘弹内阻尼的特性,品种繁多,易于进行分子设计、材料设计和成型加工,是满足该技术要求的首选材料[3]。

利用太阳能发电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已经得到商业化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因其具有制备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苛刻、成本高的缺点, 使得科学界积极寻找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新领域。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人们开始试图采用一些其他的新型材料作为固态或准固态电解质取代原有的液态电解质, 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其中, 高分子聚合物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中的应用在近几年已经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4]。

而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塑料工业为了适应各社会的各种需求,研制出不同性能的功能塑料。

满足煤炭工业生产要求新型塑料不断出现,并且煤炭生产应用中显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化工材料的发展,高分子聚合物以质量轻、耐腐蚀、强度高、易加工等优良的综合性能逐步“以塑代钢”,并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如风筒、输送带、管材、塑料网假顶、仪器设备外壳或零部件等[5]。

还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堵漏、防水、防腐新技术,对住宅楼的排水管线进行修复,与原来采用的更换排水管线相比,它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影响,如气温、天气、水、电、场地等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工艺形成后的色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调配,并具有理想的光滑度和平整度,无异味、无杂质、无毒副作用,对室内环境无任何污染,省工省料,可以降本增效。

功能高分子染料已有40年历史,它是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将染料分子引入高分子链上而形成,具有高强度、易成膜性、耐溶剂性和可加工性等特点,非常适宜于做水性油墨色染料[6]。

1973年,E.Marechal 等首次对含染料的聚合物-高分子染料进行了系统研究Gangneux等人和Maslosh等将高分子功能染料分别用于聚酰胺、聚酯染丝和聚酯、聚氨酯色母粒着色,效果良好。

之后在光电材料、亲和色谱、生物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特别是日本的 B.Wingard 等研究的在聚苯乙烯材料上联有共价结合基团的黑色染料可以应用于印刷油墨、墨水等。

全色谱的偶氮高分子染料大量应用于涂料工业中。

用于食品包装的高分子染料也有报道。

高分子染料制备滤光片,可简化制作过程,而且会得到清晰的滤色效果。

还可用于光刻、非线性光学材料、液晶、光电变色材料等。

造纸工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降低成本。

为应对这一问题,整个造纸工业都在积极寻找绿色添加剂,以达到既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降低外加成本。

甚至是实现零外加成本以及更少的化学品消耗和更低的废品率的目标。

最近,法国罗盖特公司开发了一种能够提高纸张湿部强度的新型助剂生物高分子聚合物[7]。

随着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连续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各种造纸助剂的使用日益加大。

与合成聚合物相比,天然聚合物最大的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可生物降解”,这在倡导绿色生产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这种材料。

在制造生活用品洗涤剂时,可以通过调整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和高分子聚合物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的配制比例及氯化钠的用量,来改善餐具洗涤剂黏度的稳定性。

此材料的洗涤剂流动性良好,具有很强的分散螯合作用,可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使用,对包括磷酸盐在内的水垢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具有良好的发泡、增稠、调理和抗静电性能,与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复配后,能显著增加产品的综合洗涤能力、提高产品的冷热储稳定性,同时黏度稳定性、流动性也有较大提高,增强了产品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同时,高分子聚合物在别的行业也达到了充分的应用。

具有广谱抗菌能力的抗菌肽为解决日益紧迫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而有限的天然资源以及高昂的提取纯化成本使天然抗菌肽无法满足临床应用[8]。

从抗菌肽结构上的两个共性两亲性与电正性出发, 设计合成具有抗菌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可望解决这个难题。

近十多年来, 陆续合成了芳酰胺低聚物、亚苯基次乙炔基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聚降冰片烯衍生物以及尼龙类聚合物等各类表面呈两亲的聚合物,为医学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随着学科之间的日益渗透,高分子聚合物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

常用的化学保护方法是将聚合物以稀溶液的形式渗入文物内部的孔隙或渗入由于风化引起的文物损坏部位,聚合后形成的胶化物填补并加固了风化的文物,从而增强了文物的机械强度,抑制或减缓水的侵蚀,起到对文物的保护作用[9]。

2高分子聚合物2.1高分子聚合物的简介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106以上的大分子物质,其分子所含原子数通常数几万、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个分子长达10~10 nm或更长。

它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通常可达10~106)化合物。

例如聚氯乙烯分子是由许多氯乙烯分子结构单元-CH2CHCl-重复连接而成,因此-CH2CHCl-又称为结构单元或链节。

由能够形成结构单元的小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为单体,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n代表重复单元数,又称聚合度,聚合度是衡量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指标。

聚合度很低的(1~100)的聚合物称为低聚物,只有当分子量高达10~106(如塑料、橡胶、纤维等)才称为高分子聚合物。

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如上述的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由两种以上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则称为共聚物,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

2.2 高分子聚合物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多种分类,例如按聚合物结构、来源、合成方法、用途、热行为等来分类。

(1) 按主链结构可将聚合物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三大类。

碳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

绝大部分烯类和二烯类聚合物属于这一类,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

如聚醚、聚酯、聚酰胺等。

天然高分子多属于这一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