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看戏》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看戏|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看戏 | 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角色、服装、道具等元素,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戏剧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描绘戏剧场景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戏剧艺术简介:介绍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戏剧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基本元素。
2. 戏剧场景描绘:学习如何观察戏剧场景,抓住戏剧中的角色、服装、道具等元素,进行绘画表现。
3. 实践练习:学生通过观察戏剧视频或现场表演,进行戏剧场景的绘画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戏剧场景的观察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戏剧特色的美术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戏剧场景中的细节,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戏剧视频或现场表演录像,戏剧艺术相关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剧视频或展示戏剧图片,引起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
2. 新授:讲解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戏剧场景中的角色、服装、道具等元素。
3. 示范与讲解:教师进行戏剧场景绘画的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实践练习:学生观看戏剧视频或现场表演,进行戏剧场景的绘画练习。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看戏2. 内容:戏剧艺术简介,戏剧场景描绘,实践练习3. 重点与难点:戏剧场景的观察和绘画技巧,细节的观察和表现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戏剧场景,进行绘画创作。
2. 作业要求:注意观察戏剧场景中的角色、服装、道具等元素,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还提高了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在实践练习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创作出具有戏剧特色的美术作品。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看戏丨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基本知识:介绍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2. 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唱、做、念、打。
3. 欣赏和分析戏曲经典剧目:以京剧《霸王别姬》为例。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戏曲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戏曲道具。
2. 学具:笔记本、水彩笔、戏曲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京剧唱段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讲解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3. 欣赏与分析:播放京剧《霸王别姬》的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戏曲的表演手法和艺术特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戏曲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戏曲的基本知识起源分类特点2. 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唱做念打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看一部完整的戏曲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
2. 练习戏曲唱段,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在板书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板书的结构、内容和呈现方式。
一、板书结构板书结构应该清晰明了,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对于本节课,我们可以将板书分为两个部分: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
这样的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学习和记忆内容。
二、板书内容1. 戏曲的基本知识起源:介绍戏曲的起源,如“戏曲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分类:介绍戏曲的分类,如“我国戏曲主要分为京戏、越剧、黄梅戏等。
五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看戏-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戏曲人物形象和场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基本知识介绍2. 戏曲人物形象和场景的绘画技巧3. 小组合作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戏曲人物形象和场景。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戏曲人物形象和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戏曲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戏曲基本知识介绍: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使学生对戏曲有基本的了解。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经典的戏曲人物形象和场景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掌握绘画技巧。
4. 实践教学: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戏曲场景和人物形象,进行绘画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戏曲基本知识2. 绘画技巧3. 小组合作创作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戏曲人物形象或场景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戏曲的短文,介绍你所了解的戏曲知识。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戏曲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3. 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4. 针对本节课的不足,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戏曲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戏曲有什么魅力?二、戏曲基本知识介绍(10分钟)1. 教师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使学生对戏曲有基本的了解。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看戏丨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看戏丨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在观察苏少版看戏作品的过程中,感知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创作手法。
2.能够分析各个构图要素的表现方式,理解构图元素与主题的关系。
3.通过手工实践的方式,学习到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表现与形象构造的方法。
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解析苏少版看戏作品的主题、情感、构图等要素。
2.通过实际制作,演绎出可以体现主题和表现手法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苏少版看戏作品的图片或投影仪2.每位学生一张画纸3.彩色纸、剪刀、胶水、颜料等美术工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拿出苏少版看戏作品的图片或投影仪,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1.你们看到的是什么?2.你们能看出这幅画想表达的东西吗?3.这幅画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印象深刻?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去感知、思考作品,分析作品的构图、形式、色彩、情感等要素。
2. 教学重点针对作品中存在的构图、构图要素等,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分析和说明:1.构图主体的位置和角度:在这张画中,主体构图是一个坐在椅子上的人物,被画在画面的中央位置,非常突出,给人一种稳重、庄重的感觉。
2.构图要素的表现方式:作品中画家巧妙地表现出了几个构图要素,如风景、人物、服饰等。
通过对构图要素的处理,让整幅作品表现出了协调、自然的感觉。
3.色彩和光影的表现:画面的颜色和光影处理,极具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通过对这些构图、构图要素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画家通过这些手法传达出的艺术意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准备各种美术工具,开始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各种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1.提供画纸、水彩、铅笔等材料,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体验画家的手法和绘画技巧。
2.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各种线条画法、色彩选择等技巧指导,让学生的构图更加自然、生动。
提供文具、美术工具等材料,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实践构图制作,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看戏丨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看戏丨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戏剧的基本元素,如角色、服装、道具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创作一幅关于看戏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戏剧表演,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故事,并能够将这些理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增强对传统戏剧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对美术和戏剧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戏剧基本元素:介绍戏剧中的角色、服装、道具等基本元素,让学生对戏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观察与讨论:组织学生观看一段戏剧表演,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戏剧中的情感、故事和视觉元素。
3. 实践创作:学生将根据所观察和讨论的内容,创作一幅关于看戏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戏剧的基本元素,并能够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戏剧中的情感和故事,并能够将这些理解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戏剧表演视频、PPT、板书工具。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美术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段戏剧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戏剧的基本元素,如角色、服装、道具等,让学生对戏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 观察与讨论:组织学生观看戏剧表演,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戏剧中的情感、故事和视觉元素。
4. 实践创作:学生根据所观察和讨论的内容,开始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看戏2. 内容:戏剧基本元素、观察与讨论、实践创作、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本课所学,创作一幅关于看戏的美术作品。
2. 提交方式:将作品提交给老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戏剧的基本元素,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和理解戏剧中的情感和故事,并能够将这些理解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看戏丨苏少版

教案名称: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看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戏曲人物,发展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基本知识:戏曲的起源、种类和特点。
2. 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绘画和手工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掌握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表现戏曲人物,提高审美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视机、VCD、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画笔、水粉、剪刀、胶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戏曲的特点。
2. 教学展示(15分钟)2.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戏曲人物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2 学生尝试绘制戏曲人物,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环节(10分钟)3.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戏曲人物进行手工制作。
3.2 教师提供素材,学生运用剪贴、拼接等方法制作戏曲人物。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4.1 各组展示制作完成的戏曲人物,分享制作心得。
4.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鼓励创新和优秀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戏曲基本知识起源:古代民间艺术种类:京剧、越剧、黄梅戏等特点:唱、做、念、打2. 戏曲人物表现方法绘画:线条、色彩、构图手工:剪贴、拼接、装饰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戏曲的资料,了解戏曲的发展历程。
2. 绘制一幅戏曲人物作品,要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人物表现方法,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作业设计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对学生戏曲人物绘画技巧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看戏丨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看戏丨苏少版一、课程背景本节美术课的主题为“看戏”,通过学习苏少版剧本《见习小厨师》,让学生了解戏剧表演艺术和角色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剧表演艺术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戏剧中的各种角色形象。
2.让学生学会通过色彩、线条等技法创作角色造型,加深对色彩、线条等要素的理解。
3.通过学习苏少版剧本进行表演创作,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观察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戏剧艺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戏剧表演艺术的概念及其特点,以及角色造型的重要性和基本要素。
2. 学习苏少版剧本《见习小厨师》(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苏少版剧本《见习小厨师》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引导学生了解角色中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
3. 创作角色造型(30分钟)老师提供颜料、纸张、笔等工具,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力,创作漫画或插画角色造型。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线条和色彩等创作要素来表现角色的特征。
4. 小组分工表演(2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较为优秀的漫画或插画角色造型,并将其改编为短篇戏剧表演。
并设计拍摄、服装、化妆等表演方案。
5. 结束(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评价和展示机会。
四、教学评价1.判断学生能否理解戏剧表演艺术和角色造型等知识,并能够应用到表演创作中。
2.评价学生的漫画或插画角色造型创作,判断是否达到所要求的要素。
3.评估学生在表演中塑造角色、讲述故事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苏少版剧本、创作角色造型和表演创作,既增强了学生对戏剧表演艺术的兴趣和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或学生表演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 看戏》教学设计3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看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7课看戏》是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戏剧表演,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戏剧的基本知识、戏剧表演的技巧、如何欣赏戏剧等,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戏剧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
但是,他们对戏剧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戏剧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包括戏剧的种类、戏剧表演的技巧等。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欣赏戏剧时,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在课后愿意主动去欣赏和了解戏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戏剧,使他们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2.示范法:通过戏剧表演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戏剧的表演方式。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戏剧的认识和感受。
4.欣赏法:通过欣赏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看戏》2.教具:多媒体设备、戏剧表演视频、图片等3.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戏剧表演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戏剧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戏剧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戏剧的认识和感受。
接着,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戏剧的种类、表演技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戏剧的了解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戏剧,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戏》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戏曲,了解戏曲的特点。
2、选用多种绘画形式自己表现看过的戏,可以表现戏中的人物、情节,也可以是看戏的情景。
3、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传达文化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看戏获得审美感受,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戏曲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提高感受能力。
审美能力,形成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了解戏曲的特点,能选用多种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看过的戏。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戏剧的资料,教师准备戏曲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
教师播放表演著名艺术大师梅兰芳《贵姐醉酒》选段,其他同学观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戏。
二、交流感受。
师:他们表演的这段戏你们喜欢吗?他们表演的好吗?好在哪里了看过之后能把你们的感受讲给老师听吗?
举办辩论会:将全班分成三组进行辩论,三组的论点分别为传统的戏曲应该发扬光大,电影电视等可以取代传统的戏剧,这些传统艺术应该保留在博物馆。
教师由此激发学生情感:戏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我们应该关注民族文化,将它发扬光大。
三、欣赏感受。
欣赏一些著名戏曲人物的图片,注意比较他们的着装与现代人的区别,体会他们装扮的特点。
四、实践体验。
提问: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看戏呢?
学生每说到一种方法,教师献出示相应表现方法的作品,师生共同分析作画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已看戏的经历,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
教师巡视,辅导部分同学。
五、展示评价。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发表个人观点。
教师对部分的学生作品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