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总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总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总复习知识点
本文档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总复知识点的概要。

以下是该学期需要复的主要内容:
1. 造型的基本功
- 线的运用和表现
- 形体的认识和描绘
- 空间的认识和表现
- 色彩的运用和表现
- 布局的组合和设计
2. 中外名画欣赏
- 研究欣赏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
- 分析和解读其中的意境和艺术表现方式
3. 游记和写生
- 研究走进自然,观察真实景物,用绘画表达感受
- 通过写生和游记的方式记录所见所闻
4. 考察和评价
- 参与美术作品的评选和展览活动
- 研究欣赏他人作品,给予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意见
5. 创作和培养艺术表达能力
- 继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 通过各种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6. 美术历史和文化知识
- 研究中国和世界各个时期的美术历史和文化
- 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总复的知识点概况。

学生们应该通过练和实践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并非详尽的考纲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202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基础知识点归纳

202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基础知识点归纳

202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基础知
识点归纳
一、色彩知识
1. 基本色彩:红、黄、蓝。

2. 次要色彩:橙、绿、紫。

它们是由基本色彩混合而成。

3. 中间色彩:由基本色彩和次要色彩混合而成。

二、线条构成
1. 直线:一直线段,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2. 曲线:线条弯曲的形式,例如弧线、波浪线等。

3. 螺旋线:线条围绕中心点旋转形成的曲线。

三、造型形式
1. 平面造型:有长、宽,没有厚度的造型形式。

2. 立体造型:具有长、宽、高的造型形式,能够产生立体感。

四、光影处理
1. 高光:在物体上受到直接照射时最亮的部分。

2. 阴影:被物体挡住无法受到直接照射时产生的暗部。

五、绘画材料和工具
1. 颜料:使用来调配色彩的物质,如水彩、油画颜料等。

2. 画笔:绘画时用来涂抹颜料的工具,有毛笔、油画笔等。

3. 画布:绘画的表面基材,可以用来承载颜料的支撑物。

六、名家作品欣赏
1. 莫奈的《睡莲》:运用了丰富的色彩,以平面造型表现出自然景观。

2. 梵高的《向日葵》:通过明暗对比和线条的运用,表现出丰富的立体感。

七、创作技巧
1. 观察技巧:仔细观察实物的特点和细节,以便准确表达。

2. 颜色搭配:选用适合的色彩进行搭配,营造出艺术作品所需的氛围。

以上是202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的基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少的六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深度解析

苏少的六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深度解析

苏少的六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深度解析
1. 色彩知识
- 介绍了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主色、辅色和中间色的
概念。

- 解析了色彩的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以及它们在绘画作品中
的运用方法。

- 探讨了色彩的情感表达,如红色代表激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2. 线条构图
- 介绍了线条在构图中的重要性,以及线条的分类和表现方法。

- 分析了线条的长度、方向和粗细对构图的影响。

- 引导学生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空间感。

3. 素描技法
- 解析了素描的基本技法,包括轻重变化、层次感和明暗对比等。

- 探讨了素描在描绘物体形态和质感上的应用。

- 引导学生通过素描练提高对物体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水彩画
- 介绍了水彩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和水彩纸等。

- 分析了水彩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如湿画法和干画法等。

- 引导学生通过水彩画的实践来培养对色彩和光影的感知能力。

5. 中国画
- 介绍了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解析了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法,如写意和工笔等。

- 探讨了中国画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6. 艺术赏析
- 分析了一些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如印象派和抽象艺术等。

- 解读了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赏析培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以上是《苏少的六年级美术全册》中的知识点深度解析,通过
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

希望学生们
能够热爱美术,用心感受艺术带来的美好。

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知识点:色彩运用、绘画构图、中国传统绘画、西方绘画和雕塑艺术。

一、色彩运用在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中,色彩运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学习颜色搭配的基本原则,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和渐变效果的绘制方法。

同时,还需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所起到的表现力和情感传递作用。

二、绘画构图绘画构图是指绘画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布置和组织方式。

在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合理地安排图像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线条的运用和构图的对称与平衡。

三、中国传统绘画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将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点和技法。

学生将了解国画、水墨画等传统绘画形式,学习使用毛笔、宣纸等工具进行绘画。

他们还将学习描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山水、花鸟等,并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四、西方绘画在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中,学生还将学习一些西方绘画的知识。

他们将学习欣赏并模仿一些西方绘画作品,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通过学习西方绘画,他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雕塑艺术雕塑艺术也是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了解雕塑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他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雕塑作品,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同时,他们还能够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审美意识,增强艺术欣赏和理解能力。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

1、色彩画要注意画面色彩的(协调和对比关系)。

2、作画时要考虑(人物之间)、(人物和器物之间)的(前后)、(大小)、(主次)关系。

3、绘画步骤:(构图)、(勾画)、(添加)、(上色)。

4、泥塑的基本方法:揉、搓、捏、接、压等。

5、脚的结构:(足跟)、(足背)、(足底)、(脚趾)6、画鞋可以从鞋的(外形)、(色彩)和(结构)方面来表现。

7、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老师。

据说古人(钻木取火),是受(啄木鸟)啄出火花的启示。

8、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的一门科学)。

人类向(青蛙)学习(游泳),向(鸟儿)学习(飞翔),向(螳螂)学做(锯子),(老鹰)利用空气滑翔启发人们发明(滑翔机)和(羽翼服装)。

9、(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0、(北京颐和园)建于(清代),是现存(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1、(苏州狮子林)建于(元代),以园中的太湖石假山最为著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2、中国的古典园林充满画意诗情,可游可居,追求(素雅、宁静)。

13、中国古代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欧洲古典园林讲求(形状)、(色彩)和(气派),园中的植物几何图案讲求(对称美)、(秩序美)。

14、水墨的变化分(浓、淡、干、湿),用笔讲究(点、线、皴、擦),水墨画的工具材料:(毛笔)、(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

15、帽子能够(防寒保暖),还有(装饰)的作用。

跟帽子有关的成语有(怒发冲冠)、(弹冠相庆)、(冠冕堂皇)等。

16、金属工具出现以前,远古先民使用天然的石头做工具,后来学会了将天然的石块打磨成更考究的工具,考古学家将这段漫长的年代称为(“石器时代”)。

17、江苏南京、丹阳、盱眙等地有许多古代石雕杰作。

其中(麒麟)和(辟邪)等动物是参考(狮虎)等猛兽的(形象和神态)想象出来的神兽。

苏教版六年下册美术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下册美术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下册美术知识点1、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2、中国的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建造,却像自然天成,移步换景,充满画意诗情,可游可居,追求素雅、宁静,表现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天性。

主要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景观体现帝王气派,追求气势和豪华。

私家园林的主人多为归隐官僚和失意文人,往往风格淳朴,意境幽深,显示主人清高脱俗的气质。

3、中国园林的形成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昆仑山瑶池玄圃,东海神仙仙岛的古老神话传说,开创于殷周时代,到唐宋时进入全面发展,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4、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讲究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有序规整;显示人对自然的改造,表现西方文化的高度理性。

5、欧洲古典园林讲求形状、色彩和气派,喷水池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园中的植物几何形图案讲求对称美、秩序美,人为修饰因素很多。

6、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保护世界遗产的号召。

7、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复合遗产,我国共有30处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有:长城、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等自然遗产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复合遗产有: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庐山、峨眉山、武夷山中国画1、中国画也叫水墨画(国画)主要工具是文房四宝(纸、笔、墨、砚),中国画的表现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2、中国画构图的重要法则之一:取舍,即剪裁。

根据创作意图,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选择、提炼。

3、水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点、线、皴、擦。

4、画竹步骤:(1)先画竹干(2)画竹节(3)再画竹枝(4)最后画竹叶5、水墨人物画步骤:(1)从五官入手,先画人物头像(2)依次画出人物胸部及上肢(3)·画出人物的背景(4)画各部分的色彩6、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构图):人物主体、落款、衬物、背景7、画水墨园林方法与步骤:①起稿②勾墨线③皴擦④点染⑤着色⑥题款泥塑1、泥塑俗称“彩塑”。

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复习提纲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1、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2、在作画时要考虑人物之间,人物和器物之间的前后、大小、主次的关系。

色彩画要注意画面色彩的协调和对比关系4、描述你最熟悉的职业从业人员的外面特征,模仿这些人的说话、动作和表情,用铅笔和水粉色等工具将他们画出来。

5、画出具体的场景、道具、环境,渲染出特定的气氛。

6音乐家(蛋彩画)现代夏班(乌克兰)货郎担(局部)(中国画)李嵩(宋代)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7、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8、琴师(木雕)20世纪彼得森(瑞典)民工(雕塑)现代梁硕(中国)第3课能干的脚9、细细地观察自己的脚,有厚实的足眼。

斜坡一样的足背,弯弓一样的足底, 活泼好动的脚趾•据说我们脚的长度和自己头的长度相等。

10、昆虫的脚兼有触觉、听觉和味觉的功能。

壁虎的脚能像吸盘一样吸附在玻璃上。

猫科动物可以悄无声息地行走,因为它们脚宰上有软软的肉垫脚上的利爪还可以伸缩自如。

第4、5课漂亮的鞋(一)(二)11、原始先民用树皮、藤蔓、树叶以及兽皮保护脚,后来用草、麻等植物和兽皮编织鞋子。

据考证,鞋的出现已超过四万多年的历史,人们发现过五千多年前用兽皮缝制的原始凉鞋。

古代,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场合,需要穿不同色彩、款型和质地的鞋,随着时代发展,鞋的材料、色彩和款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12、民间认为穿了憨态可掬、喜气吉祥的虎头鞋,能保佑孩子使健康平安。

13、鞋是脚的卫士和服装,保暖、舒适又漂亮。

第 6 课向动物朋友学习14、据说古人钻木取火,是受啄木鸟啄出火启示。

人类向青蛙学游泳,向鸟儿学习飞翔,向螳螂学做锯子15、老鷹利用空气滑翔,启发人们发明滑翔机和羽翼服装鲸鱼外型的潜艇可以克服水的阻力而快速潜行。

似壁虎脚的机器虫,可以吸附在光滑的物体上行走。

苏教版六年级美术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美术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美术知识点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丰富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苏教版六年级美术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的知识点,帮助他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表现形式。

以下是苏教版六年级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概述。

1. 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六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主要色彩、次要色彩以及色彩的明暗变化等。

他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描绘对象,并通过绘画实践加深对色彩运用的理解。

2. 线条与造型线条和造型是美术作品中的构成要素之一。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造型创作出具有形象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他们将接触到各种线条和造型的表现方式,如直线、曲线、实线、虚线、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等。

3. 光与影光与影在绘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赋予作品以立体感和层次感。

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光与影,掌握光影的表现技巧,以及如何运用光与影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4. 透视与空间透视是描绘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和大小关系的一种方法。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透视原理,如线性透视和大体透视,并通过绘画实践来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5. 图形与符号图形与符号是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方式之一。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图形和符号来代表具体的事物或概念,通过简化和抽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6. 艺术作品欣赏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和思想内涵。

在六年级的美术课堂上,学生将接触到各种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并学会分析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美术课程中的部分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美术基础,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创意,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美术课程不仅帮助学生培养艺术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复习提纲
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
1、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2、在作画时要考虑人物之间,人物和器物之间的前后、大小、主次的关系。

色彩画要注意画面色彩的协调和对比关系
4、描述你最熟悉的职业从业人员的外面特征,模仿这些人的说话、动作和表情,用铅笔和水粉色等工具将他们画出来。

5、画出具体的场景、道具、环境,渲染出特定的气氛。

6、音乐家(蛋彩画)现代夏班(乌克兰) 货郎担(局部)(中国画)李嵩(宋代)
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
7、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8、琴师(木雕)20世纪彼得森(瑞典) 民工(雕塑)现代梁硕(中国)
第3课能干的脚
9、细细地观察自己的脚,有厚实的足眼。

斜坡一样的足背,弯弓一样的足底,活泼好动的脚趾.据说我们脚的长度和自己头的长度相等。

10、昆虫的脚兼有触觉、听觉和味觉的功能。

壁虎的脚能像吸盘一样吸附在玻璃上。

猫科动物可以悄无声息地行走,因为它们脚宰上有软软的肉垫脚上的利爪还可以伸缩自如。

第4、5课漂亮的鞋(一)(二)
11、原始先民用树皮、藤蔓、树叶以及兽皮保护脚,后来用草、麻等植物和兽皮编织鞋子。

据考证,鞋的出现已超过四万多年的历史,人们发现过五千多年前用兽皮缝制的原始凉鞋。

古代,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场
合,需要穿不同色彩、款型和质地的鞋,随着时代发展,鞋的材料、色彩和款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2、民间认为穿了憨态可掬、喜气吉祥的虎头鞋,能保佑孩子使健康平安。

13、鞋是脚的卫士和服装,保暖、舒适又漂亮。

第6课向动物朋友学习
14、据说古人钻木取火,是受啄木鸟啄出火启示。

人类向青蛙学游泳,向鸟儿学习飞翔,向螳螂学做锯子
15、老鷹利用空气滑翔,启发人们发明滑翔机和羽翼服装\鲸鱼外型的潜艇可以克服水的阻力而快速潜行。

似壁虎脚的机器虫,可以吸附在光滑的物体上行走。

蜂窝状的轮毂有更大的載重能力。

第7课美丽的园林
16、北京颐和园建于清代,是现存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狮子林建于元代,以园中的太湖石假山最为著名,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7、中国的古典园林,虽是人工建造,却像浑然天成,移步换景,充满画意诗情,可游可居,求素雅、宁静,表现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天性。

18、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讲究轴线对称,几何图形,分行列队,有序规整显示人对自然的改造,表现西方文化的高度理性。

19、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发出保护“世界遗产”的号召。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遺产和复合遗产。

罕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遺迹,它们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珍宝,需要全人类来积极妥善地保护,并留给子孙后代。

20、中国古代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体现帝王气派,追求气势和豪华。

私家园林的主人多为归隐官僚和失意文人,往往风格淳朴,意境幽深,巧夺天工,显示主人高雅脱俗的气质和中国经典文化的意蕴.
21、中国园林的形成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昆仓山瑶池玄国、东海神山仙岛
的古老神话传说,它开创于殷周时代,到唐宋时进入全面发展,明清时期发展到高峰。

22、欧洲古典园林讲求形状、色彩和气派,喷水池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园中的植物几何形图案讲求对称美、秩序美,人为修饰因素很多,给人恢宏大气之感。

第8课水墨园林
23、呀,这里真是别有洞天,粉墙隔开了街市的杂喧。

亭台楼阁,游廊画轩,花木繁茂,池鱼戏莲,叠石成山,气象万千,展开一幅送人的水墨画卷。

24、充分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点、线、皴、擦,画出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

25、谐趣园(中国画)现代李可染园林(中国画)清代王晕.
第9课我造的花园
26、剪纸成叶,捏泥成山,河流路径,建筑桥梁,中外园林,借鉴模仿,我造的花园,很不寻常。

27、注意人物之间、物体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制作园林模型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统一,形状和布局的点、线、面的穿插和配合。

第10课头饰和帽子
28、多姿多彩的帽子,千奇百怪的兴饰,不同的材料、颜色和款式都显示人类爱美的本质。

29、最初人类用布巾裹头,后来发展成为帽子,帽子防寒保暖,还有装饰作用。

古代帽子做工讲究,它和风俗习惯、身份地位、年龄性别、工作职业以及文化程度、审美爱好紧密相连。

帽子的结构:帽檐、帽身、帽带
第11课迁想妙得
30、一张图片本来平常,经过想象的魔棒,点化成有趣的模样。

怎么能出人意料?全靠你大胆联想。

画的内容和照片上物体相互拼摆的位置很关键,巧妙之处全在于你丰富的联想。

第12课看新闻画新闻
31、日月如梭,光阴似箭,长大的我们更关心世界。

人类每一次抗击灾难…地球上每一回弥漫硝烟,都牵动我们的情感和眼球。

电视新闻里的那些场面,真想用画笔一一展现。

第13、14课成长的变化(一、二)
32、调皮的毛丫头,勤奋的小学生,亲爱的好妈妈,慈爱的老奶,不同的相貌和年龄,却是同一个人。

33、中外古代陶俑的神态、动作、五官、身体、衣服、四肢的做法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和借鉴。

生物的成长、繁衍、更替,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进化等都呈现出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和神奇画面
34、妇女(陶艺)现代李燕蓉(中国)人像(陶艺)现代梅叶丽(美国)
第15课有生命的石头
35、石器时代的石斧既是劳动工具,又是武器还是男性的象征和权力的标志。

36、石头早就是人关的好朋友。

金属工具出现以前,远古先民使用天然的石头做工具,后来学会了将天然的石块打磨成更考究的工具,考古学家将这段漫长的年代称为“石器时代”。

37、约三千多年前,古人就挑选质地坚硬、声音清脆悦耳的“灵璧石”来制作打击乐器了。

江苏南京、丹阳、旴眙等地有许多古代石雕杰作。

其中麒麟和辟邪等动物是参考獅虎等猛兽的形象和神态而想象出来的神兽。

38、南京明孝陵石刻和凿于唐代约70多米高的乐山大佛雕,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第16课奇妙的图形
39、奇妙的图形被广泛用于广告、招贴画和插图中
40、奇妙的图形走进生活的天地,让衣食住行更加美妙、富有生气。

创作奇妙的图形,需要慧心独具,只要肯付出心血,创作的灵感就会找你。

41、骑马的人(版画)现代埃舍尔(荷兰) 引水梁(铜版画)现代埃舍尔(荷
兰)
第17课画汗衫
12、穿上有奇妙图形的T恤,你定会有全新的外观,那妙趣横生的模样一定令人刮目相看。

第18课玩偶(一、二)
43、偶戏(或木偶)是百残之祖,木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遺产。

它自汉代开始,唐代进入宮廷,是贵族的娱乐活动。

宋代,木偶也是儿童玩具。

明清两朝木演出达到异盛。

它大致可分为布袋偶、提线偶和杖头偶。

木偶戏集造型、文学、音乐、唱腔和表演技艺为一身。

许多国家也有各种形式的偶戏,其中杖头偶分布最广。

戴着假头面具,身宴异服的人偶以及大型机械木偶在现代社会也很流行。

它们多在节日游行和狂欢节时进行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