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剂
凝固剂,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塑料加工助剂中重要类别之一, 热稳定剂与PVC树脂的诞生和发展同步,主 要用于PVC树脂加工中,因此热稳定剂与 PVC树脂、PVC中软硬制品的比例有密切关 系。
柠檬酸钠
可以用做抗凝剂,但是最好用肝素: 1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抗凝作用较差,碱性较强,不适作化学检 验之用。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9或1:4。适用于 红细胞沉降率、用于红细胞沉降和动物急性血压实验,用于 连接血压计时的抗凝。 兔使用浓度为5%。 2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很强,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100ml血液。 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取0.1ml加入试管内,加 热80℃烘干,每管能使5~10ml血液不凝固。兔10mg·kg-1。 而且这也是动物实验最常用的抗凝方法。 ps:
柠檬酸钠不能测定钙,并且使血液淀粉酶,无机磷, 磷酸肌酸激酶有减少趋势,对其他的一般生化指标 未见有影响的报道,不过以试剂盒中推荐的血样处 理方法为准。 另,做PCR用柠檬酸钠做为抗凝剂时,要少加血样, 加样量与PCR反应效果成反比关系。 用肝素时,除需要少加血样外,还需要在PCR反应 体系中加肝素酶I分解肝素。
Hale Waihona Puke 要应用应用于果蔬罐头与果冻制作 应用于豆腐生产的点脑工序 能与金属离子在其分子内形成内环,使其形 成稳定而能溶解的复合物
常用
硫酸钙等钙盐 氯化镁 乙二胺四乙酸钠 柠檬酸亚锡二钠 ……
常见的凝固剂有食品凝固剂和公路凝固剂等,其种 类较多,应用很广。 在胶乳工业中常用的主要是酸类、盐类等电解质。 因其粒子能中和胶体粒子的电荷从而凝固。 包括醋酸铵和醋酸的水溶液、硝酸钙的醇溶液、氟 硅酸钠的水溶液、醋酸和甲酸等。 它可以减慢反应,保持化学平衡,降低表面张力, 防止光、热分解或氧化分解等作用。
复合稳定剂的作用原理

复合稳定剂的作用原理
复合稳定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塑料稳定性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原理是通过吸收或者转化热能、光能等外部条件的能量,防止热解、光解等化学反应的产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延缓热降解反应:复合稳定剂能够抑制或者延缓塑料在高温下的热降解反应,从而防止反应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异味和变色等现象。
2. 阻止光降解反应:部分塑料易受长波长紫外线的照射而引起降解反应,复合稳定剂可以通过吸收紫外线,降低入射辐射功率而阻止光降解反应的发生。
3. 中和酸性物质:塑料中可能含有微量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容易引起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复合稳定剂可以提供碱性物质中和酸性物质,从而保持塑料的稳定性。
4. 增加氧化抗力:复合稳定剂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捕捉自由基或者提供稳定的自由基,使塑料具有更好的氧化抗力。
5. 抑制催化剂的作用:塑料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催化剂,如金属盐等,这些物质容易引起自由基的形成和塑料的降解,复合稳定剂可以抑制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保持塑料的稳定性。
稳定剂_精品文档

稳定剂引言:在各种物质和化学反应中,稳定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稳定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它们被添加到不稳定的物质或反应中,以延长其寿命或防止其不稳定化。
在不同的领域中,稳定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食品和药物的保鲜到聚合物和材料的稳定性,都需要稳定剂的使用。
本文将介绍稳定剂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并探讨一些常见的稳定剂种类和其作用机制。
一、稳定剂的定义和功能1.1稳定剂的定义稳定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使物质或反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它们通常通过抑制反应的速率或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来起到稳定作用。
稳定剂可以发生与不同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控制或阻碍反应的进行。
稳定剂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稳定级别和所处的环境条件。
1.2稳定剂的功能稳定剂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抗氧化作用:稳定剂可以抑制氧气与物质之间的反应,从而防止氧化和腐败。
这在食品和化妆品工业中特别重要,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稳定性。
(2)紫外线吸收作用:某些稳定剂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光引起的降解反应。
这在塑料、涂料和橡胶等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3)氧化阻滞作用:稳定剂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反应的进行,有效预防物质的腐蚀和变质。
(4)聚合反应的控制:在聚合物工艺中,稳定剂可以调节聚合反应的速率,避免过快的聚合和副反应的发生。
(5)稳定物质的性质:稳定剂可以改善物质的颜色、味道、质地等性质,使其更加稳定和可靠。
二、稳定剂的应用领域2.1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稳定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的制造过程。
稳定剂可以防止食材的分离、沉淀和变质,保持食品的质感和口感。
常见的稳定剂有明胶、阿拉伯胶、藻酸盐等。
2.2药物工业稳定剂在药物工业中起到关键作用。
药物的稳定性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稳定剂可以保护药物免受湿氧化、光降解和酸碱反应的影响。
常见的药物稳定剂有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等。
2.3塑料工业稳定剂在塑料工业中用于防止塑料制品受热、光和氧气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降解。
粘土稳定剂

粘土稳定剂粘土稳定剂是一种用于增强粘土性能并提高土壤稳定性的材料。
它在土壤工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减少土壤的沉降和渗透问题,并提供更强的土壤支撑力。
本文将介绍粘土稳定剂的原理、常见类型以及应用领域。
1. 原理粘土稳定剂能够改变粘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它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改变粘土颗粒间的相互关系:粘土稳定剂能够与粘土颗粒表面发生反应,并形成稳定的粘土-稳定剂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能够增强粘土颗粒之间的相互吸附力和结合力,使得粘土成为一个更加坚固的结构体系。
•提供更多的结构支撑:粘土稳定剂能够填充土壤孔隙中的空隙,从而提供额外的结构支撑。
这些填料材料可以改变土壤的孔隙结构,减少土壤的沉降和渗透问题。
•改变土壤的水分特性:粘土稳定剂能够改变土壤的水分特性,使得土壤对水的吸附和保持能力增强。
这样一来,即使在潮湿的条件下,土壤也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2. 常见类型粘土稳定剂可分为有机稳定剂和无机稳定剂两种。
下面是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场景:•有机稳定剂:有机稳定剂主要由有机化合物组成,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黏附性。
常见的有机稳定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
它们适用于需要长期稳定效果的工程,如土壤固化、造景和道路建设等。
•无机稳定剂:无机稳定剂是由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
常见的无机稳定剂包括水泥、石灰、硫酸和氯化钙等。
它们适用于需要快速稳定效果和较高强度要求的工程,如土壤灌浆、基础处理和地铁隧道施工等。
3. 应用领域粘土稳定剂在土壤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道路建设:在道路建设中,粘土稳定剂通常用于增强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
它们能够提供额外的土壤支撑力,减少路基的沉降和路面的翘曲,降低维护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
•土壤固化:粘土稳定剂在土壤固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改善土壤的性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在工业废弃物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等场所尤为重要。
食品稳定剂的作用

⾷品稳定剂的作⽤
⾷品稳定剂的主要作⽤是增加物态物理或化学稳定性的物质。
它是⼀类能使⾷品成型并保持形态、质地稳定的⾷品添加剂。
主要包括胶质、糊精、糖酯等糖类衍⽣物。
⼴义的稳定剂,还可包括凝固剂、螯合剂等,多与其他功能的添加剂组成复合添加剂,如⽤于冰淇淋的添加剂即为由乳化剂和稳定剂等组成的复合添加剂
⾷品稳定剂⼀般来讲,符合国定标准的⾷品稳定剂在合理使⽤范围内都是安全的,不要总是听那些所谓的专家的⼤话,⽐如在冰品中加的稳定剂,⼀般不会被⼈体所分解,虽然没有营养,但也不会有⼤的伤害。
PVC稳定剂简介

PVC稳定剂简介英文化工术语:Stabilizer, Inhibiter.什么是稳定剂?1、广义地讲,能增加溶液、胶体、固体、混合物的稳定性能化学物都叫稳定剂。
它可以减慢反应,保持化学平衡,降低表面张力,防止光、热分解或氧化分解等作用。
广义的化学稳定剂来源非常广泛,主要根据配方设计者的设计目的,可以灵活的使用任何化学物以达到产品品质稳定的目的.2、狭义地讲,主要是指保持高聚物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稳定,防止其分解、老化的试剂。
纯的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当加热温度达到90Y:以上时,就会发生轻微的热分解反应,当温度升到120C后分解反应加剧,在150C,10分钟,PVC树脂就由原来的白色逐步变为黄色—红色—棕色—黑色。
PVC树脂分解过程是由于脱HCL反应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导致大分子链断裂。
防止PVC热分解的热稳定机理是通过如下几方面来实现的。
通过捕捉PVC热分解产生的HCl,防止HCl的催化降解作用。
铅盐类主要按此机理作用,此外还有金属皂类、有机锡类、亚磷酸脂类及环氧类等。
•置换活泼的烯丙基氯原子。
金属皂类、亚磷酸脂类和有机锡类可按此机理作用。
•与自由基反应,终止自由基的反应。
有机锡类和亚磷酸脂按此机理作用。
•与共扼双键加成作用,抑制共扼链的增长。
有机锡类与环氧类按此机理作用。
•分解过氧化物,减少自由基的数目。
有机锡和亚磷酸脂按此机理作用。
•钝化有催化脱HCl作用的金属离子。
同一种稳定剂可按几种不同的机理实现热稳定目的。
铅盐类铅盐类是PVC最常用的热稳定剂,也是十分有效的热稳定剂,其用量可占PVC 热稳定剂的70%以上。
铅盐类稳定剂的优点:热稳定性优良,具有长期热稳定性,电气绝缘性能优良,耐候性好,价格低。
铅盐类稳定剂的缺点:分散性差、毒性大、有初期着色性,难以得到透明制品,也难以得到鲜明色彩的制品,缺乏润滑性,易产生硫污染。
常用的铅盐类稳定剂有:(1)三盐基硫酸铅分子式为3PbO.PbSO.H20,代号为TLS,简称三盐,白色粉末,密度6.4 g/cm’。
稳定剂

Sn +
Cl Cl
Cl CH2 CH CH2
Cl CH CH2
Y CH CH2
Y CH
对热稳定剂的要求
能置换高分子链中存在的活泼原子,以得到更为
稳定的化学键和减少引发脱HCl反应的可能性;
能够迅速结合脱落下来的HCl,抑制其自动催化作用; 通过与高分子材料中存在的不饱和键进行加成反应
而生成饱和的高分子链,以提高热稳定性;
Cd皂有毒,一般使用低毒性的Ba/Zn、Ca/Zn 类稳定剂
锌烧:随着受热过程的延长,发生急速变黑的现象 在以锌皂为基础的配合中,既要保持其热稳定效 果,又要抑制其锌烧现象的发生。 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考虑: (1)高锌配合:使用足够量的锌皂,并使用添 加剂(如亚磷酸盐、环氧化合物、多元醇等)
(2)低锌配合:减少锌皂的使用量来抑制锌烧 ,并用添加剂(如β-二酮类化合物)改善初期的 着色。
对叔辛基苯酚硫代双叔辛基苯酚硫代双辛基苯酚镍2二硫代氨基甲酸镍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nbcncni光稳定剂nbcnaoh2030二丁胺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制备方法具有十分优良的光稳定作用在丁苯氯丁氯磺化聚乙烯等合成橡胶中有防止日光下龟裂臭氧龟裂的作用用量一般为0305是近20年来聚合物稳定化助剂开发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产量和消耗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助剂7受阻胺类中间体三丙酮胺2266四甲基哌啶4酮催化剂3h三丙酮胺taa丙酮宁22446五甲基2345四氢嘧啶哌啶吡啶嘧啶2266四甲基哌啶4酮naoh4氨基哌啶三丙酮胺taa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典型品种hnohchhnohchoh4氨基哌啶ls770国外hals品种开发的发展趋势1高分子量化光稳定剂主要适用于户外用的聚合物制品挥发或介质抽提是影响其持久稳定效果的重要因素
稳定剂生产过程

稳定剂生产过程稳定剂是一种能够延长产品保存期限、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添加剂。
它在食品行业、医药领域、化妆品制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稳定剂的生产过程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将介绍稳定剂生产过程的主要步骤和关键技术。
稳定剂生产过程的第一步是原料选择和准备。
稳定剂的成分通常包括活性物质、辅助物质和溶剂。
活性物质是稳定剂的主要功能成分,它能够阻止产品中物质的分解和氧化。
辅助物质是起到助剂和稳定助力的作用,能够改善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溶剂则用于将其他成分溶解并形成稳定的混合物。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其性质和相互作用,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接下来是稳定剂的制备。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混合、加热、搅拌和过滤等操作。
首先,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预处理,如过滤、溶解等。
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和成分的溶解。
在加热的同时,需要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合物均匀受热和反应。
搅拌的速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稳定剂配方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反应效果和产品质量。
稳定剂制备过程的关键是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温度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的类型和反应速率。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反应速度过快,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而过低的温度则会使反应速度过慢,延长生产周期。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反应温度。
同时,控制反应时间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反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成分的分解和变质,而时间过短则可能无法完全发挥稳定剂的效果。
稳定剂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和包装。
后处理包括冷却、过滤、浓缩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和溶剂,使产品更加纯净。
冷却的速度和温度需要控制,以避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完成后处理后,将稳定剂装填到适当的容器中,并密封保存,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稳定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还包括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操作。
例如,搅拌设备需要具备充分的混合效果和温度控制功能,以确保反应物质的均匀分布和温度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延长高分子材料的寿命,抑制或延缓聚 合物的氧化降解,较有效的措施是: 1)设法改进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如采用含 抗氧剂的乙烯基基团的单体进行共聚改性。 2)对活泼端基进行消除不稳定处理,该法 要用于聚缩醛类高聚物。 3)添加抗氧剂这是常用的方法。
对工程塑料加工来说,抗氧剂可以防止某 些聚合物(如ABS等)加工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 使其成型加工能顺利进行。抗氧剂的添加量—般 只有0.1-0.5份。 理想抗氧剂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应具有高的 抗氧化能力:②与树脂的相容性好,不析出;③ 加工性能良好.在高聚物的加工温度下不挥发、 不分解;④耐抽出性好,不溶于水和油中;⑤本 身颜色最好为无色或浅色.以不污染制品;⑥无 毒或低毒;⑦价格低廉。 事实上,任何一种抗氧剂都不能完全满足这 些条件,因此,实际使用中常根据工程塑料的种 类、用途和加工方法,利用各种助剂之长,配合 使用,以生产协同效应。
——第三组
9.1抗氧剂
概述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抗氧剂的分类 抗氧剂的主要产品 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抗氧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抗氧剂的发展现状
9.1.1概述
由于聚合物品种不同,使用条件各异,因
而有不同的老化现象和特征。例如农用 塑料薄膜经过日晒雨淋后发生变色、变 脆、透明度下降。航空有机玻璃用久后 出现银纹、透明度下降。橡胶制品长久 使用后弹性下降、变硬、开裂或者变软、 发粘;涂料长久使用后发生失光、粉化、 气泡、剥落等。
9.1.2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使用断链式抗氧剂的聚合物的稳定性 对抗氧剂干预链反应活性种反映机理,即段链式施主机理 (CB-D)和段链式受体机理(CB-A) CB-D机理的典型是过氧化只有基团与抑制剂如酚类,其 次是芳香胺类之间的反应。从抑制剂AH中生出来的只有 基可以按反应式(1-43)那样消灭一个过氧化物基团PO2。 2、使用预抗氧剂的高聚合物的稳定性 预防性或助抗氧剂可分解氢过氧化物,而不形成自由基中 间产物,因此,它们可防止由氢过氧化物分解为自由基是 所导致的链的支化。 3、抗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一个十分有名的例子就是双肉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 (DLTDP)或是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DSTDP)与有空 间位阻的酚类,在某些高聚物热稳定性方面的应用。另一 个有关协同作用的很重要的例子,是在提高聚烯类的熔体 稳定性时,见有空间位阻的酚类与亚磷酸脂复合作用。
9、抗氧剂MB。淡黄色粉末,熔点大于285℃,溶 于乙醇、丙酮、醋酸乙酯,不溶于水和苯,适合 于聚乙烯、聚酰胺和聚丙烯树脂的抗氧剂;本品 不污染,不着色,可用于白色或艳色制品。用量 不超过0.5%。 10、抗氧剂264。外观为白色结晶体。熔点6971℃;相对密度1.048(20/4℃);折光率 1.4859(75℃)。常温下在下列溶剂中的溶解度; 甲醇25%;乙醇26%;异丙醇30%;丙酮40%; 石油醚50%;苯40%;不溶于水、甘油、丙二醇。 无臭、无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作通用型酚 类抗氧剂。广泛用于高分子材料、石油制品和食 品加工工业中。
1、抗氧剂1010。白色流动性粉末,熔点120~125℃, 毒性较低,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剂。他在聚丙烯树脂 中应用较多,是一种热稳定性高、非常适合于高温 条件下使用的助剂,能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另外, 也可以用于其它大多数树脂。一般加入量不大于 0.5% 2、抗氧剂1076。白色或微黄结晶粉末,熔点为 50~55℃,无毒,不溶于水,可溶于苯、丙酮、乙烷 和酯类等溶剂。可作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聚酰胺、ABS和丙烯酸等树脂的抗氧剂。 具有抗氧性好、挥发性小、耐洗涤等特性。一般用 量不大于0.5%;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成型用助剂。
3、辅助抗氧剂 硫代二丙酸双酯是一类辅助抗氧剂,常与受阻酚 类抗氧剂并用,效果显著,如:硫代二丙酸双酯, 常与受阻酚类抗氧剂并用,效果显著,主要产品 有:双十二碳醇酯、双十四碳醇酯和双十八碳醇 酯。 亚磷酸酯也是辅助抗氧剂 ,主要产品有:三辛 酯、三癸酯、三(十二碳醇)酯和三(十六碳醇) 酯等。
9.1.4抗氧剂的主要产品
9.1.3抗氧剂的分类
1、芳香胺类抗氧剂
芳香胺类抗氧剂,又称为橡胶防老剂,是生 产数量最多的一类,这类抗氧剂价格低廉, 抗氧效果显著,但由于使制品变色,限制了 它们在浅色和白色制品方面的应用,主要用 在塑料、合成纤维、乳胶、石油制品、食品、 药物和化妆品中。重要的芳香胺类抗氧剂有: 二苯胺、对苯二胺和二氢喹啉等化合物及其 衍生物或聚合物,可用在天然橡胶、丁苯橡 胶 、氯丁橡胶和异戊橡胶等制品中。
9.1.6抗氧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一、在PP中的应用
PP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叔碳原子, 因此PP对氧化作用是非常敏感的。为此,在 加工之前必须采用稳定化处理,至少在聚合 阶段就要添加适量的抗氧剂。在造粒中再添 加适量的抗氧剂。 PP的加工温度一般为220-280℃,若不 加抗氧剂,在加工温度下就会产生热降解, 使其熔体指数增大。
2、受阻酚类抗氧剂 受阻酚类抗氧剂是一些具有空间阻碍的酚类 化合物,它们的抗热氧化效果显著,不会污 染制品,发展很快。这类抗氧剂的品种很多, 重要的产品有: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 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 „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 戊四醇酯等。这类抗氧剂主要用在塑料、合 成纤维、乳胶、石油制品、食品、药物和化 妆品中。(右图为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结构)
6、抗氧剂DLTP。白色结晶粉末,熔点在40℃ 左右,毒性低,不溶于水,能溶于苯、四氯化碳、 丙酮。用于聚乙烯、聚丙烯、ABS和聚氯乙烯树 脂的辅助抗氧剂,可改变制品的耐热性和抗氧性。 一般用量为0.05%~1.5% 7、抗氧剂TNP。浅黄色粘稠液体,凝固点低于5℃沸点大于105℃,无味,无毒,不溶于水,溶 于丙酮、乙醇,。苯和四氯化碳。适合于聚氯乙 烯、聚乙烯、聚丙烯、抗冲击聚苯乙烯和ABS、 聚酯等树脂,高温中抗氧化性能高,使用量不超 过1.5%。 8、抗氧剂TPP。浅黄色透明液体,凝固点 19~24℃,沸点220℃,溶于醇、苯、丙酮。适 合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和ABS树脂的 辅助抗氧剂,使用量应不超过3%。
5)其它
抗氧剂的物理状态也是应考虑地因素之 一。应优先考虑液态的、易乳化的抗氧剂。 如果以液态形式添加抗氧剂,可以辅助抗氧 剂作其溶剂。如果在聚合物合成阶段添加抗 氧剂,也可以溶解于单体或聚合物溶剂的形 式进行添加。 抗氧剂的毒性也是一重要因素,特别 是对于与食品等接触的塑料制品,必须选择 符合卫生标准的抗氧剂品种。
LDPE组要用于吹塑薄膜,加工温度 在200℃左右,加工时受氧化作用分子会发 生交联,进而生成凝胶状停留于薄膜之中变 成为肉眼可见的聚集体,通称为“鱼眼”。 吹塑用的抗氧剂务必要求相容性好。然而相 容性再好的抗氧剂还是难以百分之百的分散, 为防止薄膜被吹破或出现“喷霜”现象,添 加剂加入量不能超过0.1%。
3、抗氧剂CA。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80~188℃, 毒性低,溶于丙酮、乙醇、甲苯和醋酸乙酯。适 合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ABS和聚酰胺 树脂中的抗氧助剂,并可用于与同接触的电线、 电缆。一般用量不超过0.5% 4、抗氧剂164。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或片状物。 熔点在70℃,沸点在260℃左右、无毒。用于多 种树脂中,用途广泛。更适合用于食品包装成型 用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ABS、聚酯 和聚苯乙烯)树脂中,一般用量为0.01%~0.5% 5、抗氧剂DNP。浅灰色粉末,熔点230℃左右, 易溶于苯胺和硝基苯中,不溶于水。适合于聚乙 烯、聚丙烯。抗冲击聚苯乙烯和ABS树脂,除具 有抗氧效能外,还有较好的热稳定作用和抑制铜、 檬金属的影响。一般用量应不超过2%
有机化合物的热氧化过程是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 反应,在热、光或氧的作用下,有机分子的化学 键发生断裂,生成活泼的自由基和氢过氧化物。 氢过氧化物发生分解反应,也生成烃氧自由基和 羟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自由 基链式反应,导致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发生 根本变化。抗氧剂的作用是消除刚刚产生的自由 基,或者促使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阻止链式反应 的进行。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剂有芳香胺和受阻 酚等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称为主抗氧剂;能分解 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剂有含磷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称为辅助抗氧剂
9.1.5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1)变色及污染性要低 选择抗氧剂时,要注意到抗氧剂本身的变色性 和污染性。如酚类抗氧剂无色或浅色属不污染性抗 氧剂,可用于无色或浅色的塑料制品中;芳胺类抗 氧剂,具有较强的变色性和污染性,它不适宜用于 浅色塑料制品。对于聚氨酯、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 等制品,使用有变色性的抗氧剂时,其基质变色更 加严重。 对于许多类型的变色均可通过添加某种亚磷酸酯 或硫醚的办法予以克服。
老化现象归纳起来有下列4 种变化:
(1)
外观的变化 出现污渍、斑点、银纹、 裂缝、喷霜、粉化、发粘、翘曲、鱼眼、起 皱、收缩、焦烧、光学畸变以及光学颜色的 变化。 (2) 物理性能的变化 包括溶解性、溶胀性、 流变性能以及耐寒、耐热、透水、透气等性 能的变化; (3) 力学性能的变化 包括: 张力强度、弯 曲强度、剪切强度、冲击强度、相对伸长率、 应力松驰等性能的变化。 (4) 电性能的变化 如表面电阻、体积电阻、 介电常数、电击穿强度等的变化
广义上说,多数弱还原剂都是抗氧化剂,只 是根据不同的工业用途选取合适的。有较高 化学、物理稳定性的,或是低毒性的弱还原 剂,都可以巧妙的运用于配方中作为抗氧化 剂。例如:柠檬酸是有弱还原性的有机酸, 我们可以将其运用于饮料配方中起着抗氧化 剂的作用;食品摆放时间长了容易氧化变质, 可以加入少量抗氧剂来延长它们的储存时间; 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容易发 生热氧降解反应,加入抗氧剂可以保持高分 子材料的优良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与PP相比,PE对氧作用的敏感性要差 一些,所以添加抗氧剂的量可以相对少些。 一般加入量在0.01~0.1%之间,PE的加工温 度在180~280℃,如吹塑用颗粒状的PE树脂, 加工时只需添加0.01~0.05%的264或DLTP 即可。对于通讯、动力用的电缆等对稳定性 要求较高的制品应选择低挥发性、高分子量 的受阻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