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跟踪检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高中历史 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专题6.1 蒙昧中的觉醒学科作业(衔接文班)人民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专题六第一课时蒙昧中的觉醒(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1.公元前6到5世纪中期,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主要研究①自然界的各种现象②事物客观的和“神"的本质③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④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2。
普罗塔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他的思想体现了A。
资产阶级的本质 B。
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 D。
启蒙运动的本质3。
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的主张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A。
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B。
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C。
关于奴隶制不符合人性的观点D。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4。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A。
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
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D。
对人性的研究5.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6。
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
安提丰7.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其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④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④ B。
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1课 蒙昧中的觉醒课件 人民版必修3

4.人文精神的起源(qǐyuán) (1)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2)核心观点:人“是万物(wànwù)的尺”度。 (3)意义 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 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zì wǒ的y第ì sh一í)次觉醒。 ②是 西方人文精神 的滥觞,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慧的人。马克思称他为“哲创学造的者
”、“智慧”
的化身。
第七页,共31页。
2.思想主张
(1)反对智者忽视 道德(dàodé) 、追求功利的主张;强调
“美德(měidé)即知”识。
(2)强调人类的 理性 、否认绝对权威。
(3)哲学上发现“自我”,提出“ 认识你自己 ”。
(4)尊崇(zūnchóng)理性思,想追自求由
第十二页,共31页。
主题一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 1.人文精神兴起源于古希腊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上: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荣的城邦经济提供物质条 件。 (2) 政 治 上 : 民 主 政 治 重 视 公 民 的 个 人 价 值 , 强 调 培 养 (péiyǎng)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有何异同? (1)共同点: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zuòwéi)探 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 转向 “人本”。 在强调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两者是一 致的。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2)不同点:①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主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学派的为我主义和怀疑主义, 认为(rènwéi)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 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 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 过激的民主政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34页)(共34张PPT)

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普罗塔戈拉为 师学习诉讼和辩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 勒士先付给普罗塔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 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 替人打官司。
普罗塔戈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 生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你应向
人人生而平等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神灵的玩物
“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直接产物…… 公民们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对城邦的大事发表演说, 可以在诉讼法庭上据理力争,可以在剧院里演出 自己的剧本。人们参加公共政治文化活动不再依 赖旧有的权威和习惯,而靠自己意见的正确合理, 符合逻辑和能言善辩。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迫切地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善于辞令 的本领。”
知识即美德
1.美德即知识
• 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 • 而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 • 强调“知德合一”。
• 这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强调知识的作用, 更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 利的主张。
我给交 我付学欧问学费提费 。勒断题; 总士事:如 之振完物果 ,振全,你你有从具败非词个有诉得地人相,付回那学击角对么费说度性也不:和和应可“利主按。如益观法 ”果出性院我发。的胜判诉判决了付,
那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 据合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
“人是万物的尺度”
——《欧洲哲学通史》
一、智者的启蒙
1.智者运动:“智者”指古希腊专门教授雄辩术 和修辞学的教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他们掀 起了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2.兴起背景: • 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经济条件: 希腊工商业发展; • 现实需要: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成长和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与发展第一蒙昧中的醒教案(有答案)【学目】程准要点点1.认识古代希腊智者学 1.理解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派和格拉底等人人。
(要点)的价的述。
2.掌握智者学派的主。
(要点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3.掌握格拉底的主及其生的影涵。
响。
(重点 )【自主学】一、智者的启发1.背景(1)公元前 5 世中叶,希腊工商的展、老百姓地位的提升。
(2)希腊个人主的成、解决的需要。
(3)雅典民主政治展到峰。
2.性是一反旧的思想方法和的运。
3.言特色(1)言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向于相主和主主。
(2)着重利。
(3)疑神灵,否威。
4.代表人物普塔戈拉,其思想中心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5.影响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治下人自我意的第一次醒,普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的先。
智者运所以被是西方人文精神的。
[ 观点 ]“人文精神”它是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欧洲文复期将其光大。
也称人文主、人本主、人道主,其思想地,就是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尊敬人的价,特别是尊敬人作精神存在的价。
二、格拉底的智慧1.地位:克思称他“哲学的造者”“智慧”的化身。
2.主(1)提出“美德即知”,反智者忽道德、追求功利的主。
(2)“ 你自己”和“未受观察的生活是不得的”。
3.价(1)第一次在哲学意上了“自我”。
(2)他理性的尊敬和思想自由的追求,成欧洲 18 世启发思想的源。
(3)他以死捍自己的思想自由和人品尊。
[ 思点 ]“美德即知”的意思其实不限于必定美德是得悉的前提,句中的“即”表示“等于”,美德是知存在的本,知是美德存在的充足条件,两者互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堂研究】资料,回答。
资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 )一些人把自然与法律立起来,自然 (注:里指“人的天性”)是不行抗拒的⋯⋯ 所以,他要求弃束反自然的法律、俗和理,成立起与自然符合的法律和俗。
普塔戈拉特人的尊和价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利害的准,要看它能否人有益和切合人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六 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2-最新教学文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2.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ks5u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3.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4.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5.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③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④“知识就是美德”。
A.②③B.③④C.①④D. ①②6.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D.彼特拉克7.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8.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作为古代西方人文精神觉醒的标志性人物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是因为他A.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B.将讨论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C.认识自然靠自己头脑不再依赖传统宗教D.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作为基础9.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跟踪训练题专题六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

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1.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道德教育B.王道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实行法治2.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3.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西塞罗强调苏格拉底( )A.把哲学讨论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社会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D.否定了神或命运对宇宙自然的决定作用4.某一天,古希腊的两位哲人——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围绕一些哲学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两者最有可能达成的共识是( )A.强调人类法律,否认绝对权威B.对神持怀疑态度,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C.主张“道德就是知识”D.热衷于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5.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6.某学者在介绍《道德经》时说:“老子认为文明是人类痛苦和罪恶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越高,知识越丰富,则痛苦和罪恶也就越大。
”与此观点相反的思想家是( )A.泰勒斯B.普罗塔戈拉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7.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
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 )A.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B.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C.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D.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8.斯多亚学派认为,最高的善就是过合乎自然的生活。
高中历史课时训练(十七)蒙昧中的觉醒人民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蒙昧中的觉醒人民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蒙昧中的觉醒人民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蒙昧中的觉醒人民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蒙昧中的觉醒一、选择题1.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B.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他们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D.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解析:选B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思想家开始把研究的重点由自然界转向人和人类社会,因此选择B项.2.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经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能体现这一时期人类精神觉醒的思想是( )A.“人伦者,天理也" B.“人是万物的尺度”C.“因信称义" D.“天赋人权”解析:选B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与“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不符,故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出现了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符合“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故B项正确;16世纪时,马丁·路德提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倡导“因信称义",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与“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不符,故C项错误;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阶段,伏尔泰、卢梭等人主张“天赋人权”,与“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不符,故D 项错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六1蒙昧中的觉醒

二、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 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 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由“自然”转向“自我”, 由“神本”转向“人本” 。
探究一: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公 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辩护,发表意见。 由于社会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 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和争辩的艺术。他们 自命为能够使人智慧的智慧教师,因此获得“智者 “的名称。——《西方思想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智者、“智者运 动”?该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原因(背景):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政治:民主制度发达,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经济:工商业发展 智者运动 :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 思想文化:个人主义的成长 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问题的运动。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角色——教师,任务——收取学费,教 育能言善辩的好公民参与政治。
4、注重实利, 关注对人的教育
中文名:普罗塔哥拉 外文名:Protagoras 智者派主要代表人物
1、要以人为标准、为尺度来考 【讨论】 你是怎样理解 查、衡量一切事物。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 2、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树 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 立人的尊严和权威。——这是人 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 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个评价吗? 3、用人取代神作为判断是非善 恶的标准,具有反传统的意义。 【讨论】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观点,作为西方人文精 4、反映了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神的开端,地位很重要,是 5、倾向于主观主义和极端个人 主义。 不是说明其完美无缺了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昧中的觉醒跟踪检查一、选择题1、有人指出,他们(智者)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其政治主张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学说,但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
这里的“共同之处”是指( )A.探索自然奥秘B.强调人的价值C.注重人性研究D.关注道德知识解析:智者学派研究人和人类社会,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的主要主张是强调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更注重人性研究,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D项错误。
答案B2、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比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早期人文思想,主要的不同之处表现为( )A.研究对象不同B.诞生的政治环境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说法明显错误,二者均关注人和社会;前者是社会转型时期大动荡、大变革下的产物,后者是奴隶主民主政治下的产物,B项符合题意;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早期人文思想中都有关注人的价值取向,故C项排除;D项非二者不同之处。
答案:B3、有着深厚人文哲学造诣的学者苏格拉底,在被雅典司法机构宣判死罪后本可逃走,但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
据此判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 )A.美德即知识 B.人是万物的尺度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现世幸福解析:根据“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可知,非正义即无美德,即无知,故选A项;B、C两项不符合题意;追求现世幸福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提出的思想,故排除D项。
答案A。
4、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解析根据材料中“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可知是“美德即知识”,相关人物是苏格拉底。
四个选项中B项是苏格拉底的历史贡献,符合题意。
答案 B5、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
这反映了( )A.重视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B.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C.雅典的民主缺乏道德基础D.罗马法尚处于习惯法阶段解析“美德即知识”“德行可教”的意思是美德和知识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体现了对人类自身价值的认可,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选B项。
重视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是人文精神的部分表现,而且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B6、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公元前4~公元65)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此观点( )A.顺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B.表明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C.力图把人们从封建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D.从自然权利的角度论证平等法则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罗马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表明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此时罗马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可知斯多亚学派哲学家主张奴隶和其他人处于平等地位,人生而平等,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故D项正确。
答案 D7、一天,上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
”而同学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
”与他们的观点相似的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B.“人是万物的尺度”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D.“认识你自己”解析“天气转凉”或“好天气”全在人的感觉,这反映了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即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它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
故选B项。
答案B8、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戈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最终死于途中。
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在雅典不被认同,说明人文主义在古代雅典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普罗塔戈拉是“来雅典讲学的”,不是雅典公民,故B 项错误;C项不如A项更贴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提及统治阶级对神权的利用和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 A9、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道德教育B.王道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实行法治解析孟子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的善性,但二人主张发展人的善性的途径是不同的。
孟子主张统治者通过仁政去感化人,苏格拉底则主张通过对人的道德教育来培养人的善性。
故选A项。
答案 A10、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前夜说:“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
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贵,更为可敬,更为神圣,她受到众神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
”这表明苏格拉底的思想是( )A.歌颂直接民主B.城邦利益至高无上C.赞扬社会道德D.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解析:据材料“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
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城邦利益至高无上,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直接民主,故A项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社会道德,故C项排除;人的自由平等,在材料中也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11、有学者认为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这反映出( )A.四者的人文思想一脉相承 B.苏格拉底等师从智者C.古希腊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D.智者思想具有启蒙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智者学派对后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影响,所以智者思想具有启蒙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材料“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可知,斯多亚学派认为人是平等的,这是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故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相关信息,故②错误;芝诺和塞内卡关于人的思考体现了对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故④错误。
故选A项。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古希腊的思想自由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哲学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不受束缚的自由思想是希腊人所独有的, 至少就其普遍和强烈的程度而言是如此。
世俗的人生观也是希腊人所独有的;他们坚信,人活着,最主要的事是完满地表现此时此地人的个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希腊人的人生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人生观存在的局限性。
(1)第一小问直接根据材料一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结合智者学派对人性的极端看法来说明。
(1)人生观:世俗人性高于一切;思想自由。
局限性:过分强调人性,忽视法律、道德等公共意志,致使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材料二他指出……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干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可结合苏格拉底所处时代的城邦政治生活状况来分析。
(2)主要思想:美德即知识;教育有助于美德的培养。
成因:雅典城邦世风日下,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道德的重要性是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城邦制度。
材料三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他认为,音乐是形成人的性格的一种重要的力量,它不但适宜在少年时期学习,而且在各个年龄阶段都需要学习。
幼年阶段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鉴别音乐的美,并从中感到乐趣;少年时期学习音乐,有助于体格的锻炼,有助于学业成就的获得;青年时期学习音乐,是为了欣赏高尚的曲调和旋律。
(3)材料三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教育观?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城邦自由思想产生的根源。
(3)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三即可;第二小问要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和经济状况来分析。
(3)教育观: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重视音乐教育。
根源:雅典城邦奴隶制经济发达;民主政治盛行, 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生活,提高了人的社会地位,促使各种思想自由兴起和发展。
14、阅读下列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塔戈拉命题”。
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
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第(1)问,从材料一“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中可以分析出普罗塔戈拉的观点的进步性;从材料一“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中可以分析出普罗塔戈拉的观点的局限性。
(1)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