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拙政园资料讲解
拙政园园林简介

拙政园园林简介
拙政园位于苏州西北郊的一个小山村,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始建于元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修缮,现已成为苏州园林中
的精品。
拙政园占地约60亩,主要景点有: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双松馆、拙政园、五峰仙馆、望湖楼等。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随景异,景随
步移。
它的布局以曲为特色,主景区内的建筑多为曲折形的洞壑
深幽之所。
全园以水为中心,主要景点多临河布置。
建筑多临水
而建,池岸以石基、石壁、石阶相连接。
园内山水环绕,植物茂盛,建筑疏密有致、高低错落。
拙政园以池台见称,园内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在池边漫步
或临水而居,近水楼台的感觉非常美妙。
拙政园还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园中建筑大多用砖石构筑而成。
其中有许多建筑都采用了回廊的
形式,这样使游人既可以在回廊里观景品茗,又可以从回廊中走
出欣赏园内景物。
在园中的景色中有一个建筑最特别:它不是建在一块完整的
石砌台基上,而是建在一个台基上。
—— 1 —1 —。
拙政园导游词的景点解读

拙政园导游词的景点解读欢迎各位来到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吴中第一名园”,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拙政园的一些景点解读。
首先,我们来到园中的主要建筑——“养真堂”。
这座建筑是拙政园的核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养真堂的布局十分讲究,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
前部是赴考亭,象征着学子们步入仕途的第一步;中部是悔过亭,寓意为官者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部是品云亭,寓意为官者要胸怀开阔,丰富知识。
养真堂内部也令人叹为观止,满是精美的雕刻和壁画,展示了古代士人们的学问和追求。
接下来,我们来到湖心亭。
湖心亭是拙政园的核心景点之一,它矗立在湖中央,四周被水环绕。
根据传说,湖心亭是由大量的花岗岩堆砌而成,整体呈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思想。
站在湖心亭上,可以俯瞰整个园林,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接着,我们前往北部的“艺人楼”。
艺人楼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它是专门为艺人表演而设的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苏州传统戏曲、歌舞和杂技等表演。
这里的表演团队经过专业训练,技艺娴熟,给您带来精彩纷呈的表演,让您领略到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们来到南部的“蓬莱堂”。
蓬莱堂是一座仿古建筑,为游客提供休息和观景的场所。
蓬莱堂的外观造型独特,四周有花坛和大片绿植,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在这里,您可以坐下来品茶、阅读、欣赏园林景色,感受到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这些主要景点,拙政园还有许多精美的小景点,如花坛、假山、廊亭等。
它们各有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精髓。
在拙政园的游览过程中,您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风景的美丽,还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仅如此,拙政园也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其建筑和园林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这里不仅有精湛的建筑工艺和园林艺术,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且,拙政园也曾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场所,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盛宴都在这里举行。
拙政园景点简介

拙政园景点简介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西北郊,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被
誉为“江南园林之母”。
该园原为明弘治四年(1491年)文征明
修建的私家园林,曾是清代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它占地面积
41.3亩(约合5.2公顷),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庭院众多,曲径通幽,有“假山名苑”之称。
园
中的亭台楼阁、花木山石均各有特色,富有变化。
园内的主要建
筑有远香堂、湖心亭、荷风四面亭、敞轩与方亭等,主要景物有
拙政园的水、山、亭。
拙政园以其小巧精致取胜,其建筑布局分东、中、西三部分,东半部以假山为主,中半部以建筑为主,西半部以竹石为主。
全
园分四个景区:东花园宽阔疏朗,西花园曲折幽深,中花园面积
最小却最精致。
园中的建筑多以曲为主,讲究回环曲折的艺术效果。
许多建筑都有精美的砖、瓦、木、石雕作装饰。
园中山巅的凉亭飞瀑流泉为全园胜景。
—— 1 —1 —。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解说导游

江苏苏州拙政园导游词解说导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苏苏州的拙政园,我将担任今天的导游,向大家介绍这个著名的园林景点。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平江区著名的古城区域,是中国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这个园林建筑是清代官员、书法家、画家、园林设计家等人合作创造的,被誉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以其精美的园林布局和深远的文化背景而闻名于世。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拙政园的整体布局。
拙政园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园为主体。
整个园林以水为主要元素,布局灵动,构思精巧。
园内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假山倒影等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园林中的主要景点。
首先,是园林中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回廊。
它是苏州园林中最长的回廊之一,全长180多米。
回廊上部覆盖着琉璃瓦,下部则是由上百块石头拼接而成。
在回廊上,您可以远眺园中的湖泊和草坪,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致。
其次是园中的假山,也是拙政园的一大特色。
假山造型多样,有峰岭起伏之态,也有峡谷溪流之貌。
其中最有名的是“太湖石”,被誉为中国传统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
我相信游客们在假山上拍摄的照片一定会非常美丽。
当然,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等待我们的探索,比如南北园之间的天桥、迷宫般的曲径和清澈见底的水池等。
拙政园的美景无处不在,给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拙政园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和智慧。
它不仅是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这里既有清代文人雅士的创作意境,也有政府机构的运作细节,是中外游客品味中国园林和传统文化的绝佳场所。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拙政园的游览中能够尽情享受美景,体验到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爱护这片美好的园林,让后人也能够享受到这一宝藏。
谢谢大家!。
关于拙政园的介绍

关于拙政园的介绍拙政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东南部。
以下是对拙政园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概述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当时这里是一片私人庄园,名为“耦园”。
后来经过几位主人的扩建和改造,到清朝时期,这个庭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拥有多达70个建筑物和殿堂的大型园林。
二、园林规划拙政园的规划结构可分为“东园”、“中园”和“西园”三部分。
其中东园主要以山水为主,中园则是主建筑居多,而西园则是一片清幽的庭院。
整个园林依山傍水,布局精巧,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一。
三、建筑风格拙政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方园林和北方建筑的特色,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
园内主要建筑物包括大观楼、远香阁、苕溪书院等,以及许多小桥流水、迷人的花园和小巧的洞天。
四、艺术特色拙政园的花园布局、建筑风格和景致呈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妙和独特之处,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拙政园的园林规划、园林装饰和园林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审美价值,既是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园林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开放时间和票价拙政园每天早上7:30开放,晚上17:30闭园。
门票价格为70元/人,如需要租用讲解员服务,需要另外支付50元/人的讲解费用。
六、交通方式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中心的沧浪区,交通便捷,可以搭乘公交车(4路、33路、101路)、地铁(1号线)或出租车前往。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这个园林历史悠久、构造精妙、美景绝佳,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拙政园导游词解说导览指南介绍

拙政园导游词解说导览指南介绍欢迎各位游客来到拙政园,这里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市区东南部,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6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景观、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园林。
拙政园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位苏州官员的私家园林。
园内以追求自然美、人文美为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来欣赏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园林。
首先,我们来到拙政园的正门处,这里是园林的入口。
正门采用朱红色木质构造,显得端庄大气。
正门内侧有一块石碑,上书“拙政园”。
这块石碑诠释了园林的名字来源,即“拙政园”寓意着拙朴之心致远,表达了主人崇尚治国之道的追求。
沿着主轴线向前,我们来到正门前的广场,这里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区域,也是解放后根据历史文献所重建的一个重要场所。
广场上有一座仿建的八角亭,名为“拙政亭”,俗称“如梦亭”。
拙政亭是园林的地标,是整个园林的中心,也是游览的起点。
从拙政亭往南走,我们来到了拙政园的主体区域——前园。
前园以水为主题,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从前园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精美的廊桥、曲径通幽的水池、粲然一色的花草。
特别是中心处的清晖会书院,这里曾是园主翁方纲的读书之地,也是翁主接待贵客的场所。
从前园经过石拱桥,我们来到了后园,这里是拙政园的核心景区。
后园以山为主题,营造出一种园中有山、山中有园的景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秀丽的山石、奇峰怪石、幽静的假山、清澈的湖泊和曲折回环的小径。
在后园的东南角,有一处“画船诗雨”景点,这里是园主翁方纲乘船观景、吟诗作画的地方。
园中的湖泊和亭台楼榭,与湖中的荷花相映成趣,给游客带来一种恬淡宜人的感觉。
在后园的西南角,有一片“西园雅集”景区。
这里以一栋建筑为主,名为“困景楼”,是当时园主翁方纲招待文人雅士的场所。
在这里,文人雅士尽情吟诗作画、吟咏山水,让整个园林充满了艺术气息。
此外,在拙政园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景点,比如芦庄。
拙政园简介百科

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拙政园是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御史王献臣所建,其取西晋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的意思,将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徐氏在拙政园建了“大有园”,“拙政园”易主。
拙政园的特点是整个园林景色自然,虽由人做,但宛若天开。
其东部明快开朗,以平
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西部
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拙政园于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简介一、引言拙政园是苏州市一座著名的古典园林,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极品”。
它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将全面介绍拙政园的历史背景、设计特点以及游览信息,带您深入了解这座宏伟的古典园林。
二、历史背景1. 造园背景拙政园建造于明代,始建于1765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当时,苏州市长吴永泰出任江苏巡抚,他将该地改为私宅,并亲自主持造园工程,使拙政园得以诞生。
2. 命名含义拙政园原名为“蒙求园”,后更名为“拙政园”。
这个名称的含义是希望通过构建这座园林来抒发吴永泰自身政治理念的拙朴和诚实。
3. 历史沿革拙政园经历了多次修复和更名的过程。
1841年,英军入侵苏州,拙政园受到严重破坏。
1860年,拙政园被改为私宅,并更名为“摄政府”。
1950年代以后,拙政园开始逐步修复,并对外开放。
三、设计特点1. 布局与结构拙政园占地约5.2公顷,整个园林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园以明湖为中心,结构松散;而西园则以山为主,布局严谨。
园中有多个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园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2. 园林元素拙政园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园内有精心修剪的花草树木,垂柳倒影在湖面上,石桥曲径相交,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景致。
3. 文化内涵拙政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园内有丰富的文人墨客题诗题画,还设有文化陈列馆,展示了苏州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共同风采。
四、游览信息1. 开放时间拙政园全年对游客开放,每日的开放时间为上午7点30分至下午5点。
2. 门票信息拙政园门票分为普通票和优惠票两种。
普通票价格为80元/人,优惠票价格为40元/人(学生、老年人、军人等)。
同时,园内还设有讲解员服务,讲解员的费用为100元/团。
3. 游览路线拙政园游览路线主要分为东园和西园两个部分。
游客可以自行选择游览路线,也可以选择跟随讲解员进行有导览的游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拙政园
假期我最喜欢的就是旅行了,这次,我们来到了拥有很多“小桥流水”的江南。
灰蒙蒙的天空,淋淋漓漓的小雨,使刚进江南的我不禁吟起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的诗句。
走到这里,我最先参观的是最具有江南特点的拙政园。
根据我们事先查阅的资料,我了解到这座美丽的园林的原来是属于御史王献臣的。
后来他的儿子在赌博中输掉了这园林,随着主人的更替,这座园林反而变得越来越美。
站在园中,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林木,一块块假山,一条条流水,一座座亭台,真的是“满园娇媚成光辉”其中最美的就是“四季亭”了
拙政园的主人能够区分四季,所以在四季亭
前种了各个季节开的花。
这四季亭中,冬景亭应该算是最美的了,冬天的江南很少下雪,所以亭子的主人便在庭前种了一圈白梅。
一到冬天它就“凌寒独自开”。
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雪。
“青岩灰瓦,小桥流水”,这样的美景想想也是美不胜收啊!
美丽的拙政园让我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精华,
它并不属于哪个主人,而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
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
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
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
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
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 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2.3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 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4 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