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2016)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解读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解读本标准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引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附录第一部分引 言1、总则:主要明确为什么要制定本标准:为指导活动科学、有效进行。
2、基本原则a).参加QC小组活动,不针对特定部门或人群,在QC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
b).改进、创新无止境,持续改进重实效c).QC小组活动的科学程序d).尊重客观事实和数据e).恰当、正确地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事实和数据进行科学地整理、分析和判断。
【常见问题】:1、开展活动不普及,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人很少2、小组活动断断续续,在成果报告上作文章3、不重视活动的科学性第二部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由四大部分组成:1、范围2、规范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活动程序要求其中分两大类课题进行阐述4.1 问题解决型课题4.1.1 总则【要点解读】活动程序框图的变化:将自定目标值与指令性目标值两种情况的活动程序框图“合二为一”了(见图2)。
图2 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1、前三个步骤是不一样的。
(1)指令性目标的课题:第一步,选择课题中一定有上级要求或标准要求达到的指标;第二步,设定目标,就是上级要求或标准要求达到的指标;第三步,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2)自定目标值的课题:第一步,选择课题,可能有上级或标准要求达到的指标,也可能没有;第二步,现状调查,是要用数据说明课题的现状,为设定目标值提供依据;第三步,设定目标,是依据现状调查的数据由小组成员自定课题的目标值。
2、框图中“效果检查”,若未达到课题目标,应返回计划阶段的相关步骤,不是只能回到“原因分析”这一步。
【常见问题】:(1)自定目标的课题中有“目标可行性”分析步骤(2)指令性目标的课题中有“现状调查”步骤4.1.2 选择课题【要点解读】1、课题来源的三个方面:(1)上级直接下达的课题,即指令性课题。
(2)QC小组选择的课题,即自选性课题(3)指导性课题是介于二者之间,上下结合的课题。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引言0.1总则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时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及活动现场、成果发表评审提供参考。
附录A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办法汇总表,附录B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全员参与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组成、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b)持续改进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开展长期有效、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遵循PDCA循环为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程序开展适宜的活动,简称PDCA循环。
d)基于客观事实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每个步骤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应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图1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作为提升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制定一套明确的活动准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质量管理小组的定义和目的质量管理小组,简称 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由在同一工作现场内,从事相同或相关工作的基层员工自愿组成,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其主要目的包括:1、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3、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组建1、小组人数质量管理小组的人数一般以 3 10 人为宜,便于小组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2、成员选择小组成员应来自与质量问题相关的不同岗位,包括一线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形成互补。
3、组长选定组长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质量管理知识,能够带领小组有效地开展活动。
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程序1、选择课题(1)课题应紧密结合企业的方针目标和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课题的大小要适中,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在小组的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
(3)可以从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改善环境等方面选择课题。
2、现状调查(1)通过收集数据、现场观察等方式,了解课题的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2)运用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3、设定目标(1)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衡量,与课题的现状相衔接。
(2)目标要具有挑战性,但也要经过努力能够实现。
4、原因分析(1)针对问题的关键,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工具,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
质协QC管理小组活动准则培训

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全员参与
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组成、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 成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b)持续改进
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开展长期有效、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创新 活动。 c)遵循PDCA循环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开展质量 管理组活动是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组织绩 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及活动现场、成果发表评审提供参考。附 录A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附录B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a) 自定目标。小组明确课题改进程度,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目标;
b) 指令性目标。上级下达给小组的课题目标或小组直接选择上级考核指标作为目标。
注意点:收集的数据的客观性、可比性、时效性、全面性
中国质量协会
四、活动程序要求
4.1.4 .2 目标设定依据 小组自定目标可考虑:
a)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或要求; b)顾客需求; c)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d)小组曾经接近或达到的最好水平; e)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小组将达到的水平。 4.1.4 .3 目标设定要求 目标设定应与小组活动课题相一致,并满足如下要求: a)目标数量不宜多; b)目标可测量; c)目标具有挑战性。
中国质量协会
三、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管理小组 quality control circle
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 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 注:质量管理小组亦称QC小组。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64fbd296c175f0e7cd137ff.png)
引 言0.1总则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时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及活动现场、成果发表评审提供参考。
附录A 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办法汇总表,附录B 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 )全员参与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组成、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b )持续改进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开展长期有效、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 )遵循PDCA 循环为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 )、实施(Do,D )、检查(Check,C )、处置(Action,A )程序开展适宜的活动,简称PDCA 循环。
d )基于客观事实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每个步骤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 )应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应用统计办法 针对问题 针对需求 解决问题 满足需求 Action Plan处置 策划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Check Do 检查 实施基于客观事实成果转化和推广图1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解读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解读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是为了规范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行为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
以下是对该准则进行解读的文章,共计1200字以上。
导言: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和品牌竞争的重要保障,而质量管理小组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旨在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提供一系列指导原则,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共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本文将对该准则的各项内容进行解读,加深对其内涵及实践意义的理解。
一、准则的背景与目标准则的首要目标是通过规范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探讨准则的背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质量管理小组。
质量管理小组是由企业的各个部门或相关岗位的代表组成的团队,其主要工作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监督、评估和改进。
质量管理小组的成立不仅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动,还能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因此,准则的背景就是质量管理小组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在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
而准则的目标则是通过规范质量管理小组的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质量管理小组的作用,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准则内容解读1.小组成员的资质要求准则指出,小组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能力和专业知识,且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一条款的目的是确保小组成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在实践中,小组成员应该根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要求,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做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
2.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准则明确了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包括严格遵守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和反馈质量问题、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等。
这些责任和义务的明确是为了强调小组成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涉及到了组织中的所有方面,包括影响质量绩效的过程、方法、服务和产品,以及它们对客户和公众的影响。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及完成任务,因此,在整个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原则应包括可靠性、客户视角、优质产品、及时交付、节约金钱等。
这些原则对质量管理小组成员都是一种指导,确保他们在活动中有效地实施任务。
其次,企业质量管理小组应设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小组,并使用系统的评估机制来监督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
小组成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和工作框架,考虑到企业的客户服务,交付,维护和改进质量的全面性。
此外,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维护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更新质量管理体系,以制定新的目标,建立新的控制措施,并对绩效给予充分的认可。
小组成员要密切关注客户,维护客户的利益,共同实现企业的服务标准和质量规范。
最后,企业质量管理小组应制定可衡量、有效的指标,克服指标难以检测和测量的问题,有效地跟踪、评估和改善质量。
这样,企业就可以看到系统能够提供最大效用和价值,以满足业务需求。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这些准则旨在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时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取得成功。
质量管理小组的准则是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目标最重要的工具,值得企业认真遵守和运用。
(完整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引言0.1总则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时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及活动现场、成果发表评审提供参考。
附录A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办法汇总表,附录B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全员参与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组成、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b)持续改进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开展长期有效、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遵循PDCA循环为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程序开展适宜的活动,简称PDCA循环。
d)基于客观事实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每个步骤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应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图1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质量管理小组 quality control circle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