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10201-2020

word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10201-2020
word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10201-2020

质量协会团体标准

T/CAQ 10201—2020

代替T/CAQ 10201—2016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Criteria fo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2020-06-06 实施2020-03-06 发布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

T/CAQ 10201—2020

目次

前言......................................................................................... i n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活动程序要求 (1)

4.1问题解决型课题 (1)

4.1.1总则 (1)

4.1.2选择课题 (2)

4.1.2.1课题来源 (2)

4.1.2.2选题要求 (2)

4.1.3 现状调査 (2)

4.1.4设定目标 (3)

4.1.4.1目标来源 (3)

4.1.4.2目标设定依据 (3)

4.1.4.3目标设定要求 (3)

4.1.5目标可行性论证 (3)

4.1.6 原因分析 (3)

4.1.7确定主要原因 (3)

4.1.8制定对策 (4)

4.1.9对策实施 (4)

4.1.10 效果检査 (4)

4.1.11制定巩固措施 (4)

4.1.1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4)

4.2创新型课题 (4)

4.2.1总则 (4)

4.2.2选择课题 (5)

4.2.2.1课题来源 (5)

4.2.2.2选题要求 (5)

4.2.3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论证 (5)

4.2.3.1 设定目标 (5)

4.2.3.2目标可行性论证 (5)

T/CAQ 10201—2020

4.2.4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6)

4.2.4.1提出方案 (6)

4.2.4.2确定最佳方案 (6)

4.2.5制定对策 (6)

4.2.6对策实施 (6)

4.2.7 效果检査 (6)

4.2.8标准化 (6)

4.2.9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 (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8)

参考文献 (11)

T/CAQ 10201—2020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CAQ 10201—2016?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与T/CAQ 10201—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活动程序名称,如活动程序中的目标可行性分析改为目标可行性论证;

——增加了三级标准条款号,如4.1.5目标可行性论证;

——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如4.2.2.2选题要求;

——规范了相应条款的用词。

本标准由中国质量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水利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永刚、侯进锋、邢文英、熊伟、张蕾、邵艳萍、陈秀云、王志敏、乔玉京、徐凡。

III

T/CAQ 10201—2020

0.1总则

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运用统计方法及现场评审、成果评审提供参考。附录A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附录B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全员参与

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加入、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持续改进

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遵循PDCA循环

为持续、有效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査(Check,C)、处置(Act.A)程序(简称PDCA循环),开展活动。

d)基于客观事实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过程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应用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适宜、正确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基本原则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体现如图1所示。

IV

T/CAQ 10201—2020

:成果推广应用

图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

T/CAQ 10201—2020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

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

注:质量管理小组亦称QC小组。

3.2

活动程序activity procedures

遵循PDCA循环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

3.3

问题解决型课题problem-solving project

小组针对已经发生不合格或不满意的生产、服务或管理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改进所选择的活动课题。

3.4

创新型课题innovative project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和方法等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运用新的思维研制新产品、服务、项目、方法所选择的活动课题。

4活动程序要求

4.1问题解决型课题

4.1.1总则

问题解决型课题根据目标来源不同分为自定目标课题和指令性目标课题。自定目标课题和指令性

T/CAQ 10201—2020

目标课题在活动程序上有差异,如图2所示。

图2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图

4.1.2选择课题 4.1.2.1课题来源

针对存在问题,小组应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课题。课题来源一般有:

a ) 指令性课题;

b ) 指导性课题;

c ) 自选性课题。小组自选课题时,可考虑以下方面:

——落实组织方针、目标的关键点;

——在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问题; —— 内、外部顾客及相关方的意见和期望。

4.1.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要求包括:

a ) 小组能力范围内,课题宜小不宜大;

b ) 课题名称直接,尽可能表达课题的特性值;

c ) 选题理由明确、用数据说明。 4.1.3现状调查

为了解问题的现状和严重程度,小组应进行现状调查

:

T/CAQ 10201—2020

3

a)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数据和信息应具有客观性、全面性、时效性和可比性;

b ) 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层整理和分析;

c ) 通过分析数据明确现状,找出症结,确定改进方向和程度,为目标设定和原因分析提供依据。 注:这是自定目标课题的第二步(参见图2),指令性目标课题没有此步骤。 4.1.4设定目标

根据所选课题,小组应设定活动目标,以明确课题改进的程度,并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 课题目标来源:

a )

b ) 目标。

小组自定目标的设定可考虑:

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或要求; 顾客要求;

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 组织曾经达到的最好水平;

针对症结,预计其解决程度,测算课题将达到的水平。

目标设定应与小组活动课题相一致,并满足如下要求:

a ) 目标数量不宜多;

b ) 目标可测量、可检査;

c )

目标具有挑战性。

注:这是自定目标课题的第三步,是指令性目标课题的第二步。

4.1.5目标可行性论证

指令性目标课题应在设定目标后进行目标可行性论证,目标可行性论证可考虑:

a )

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

b ) 组织曾经达到的最好水平;

c ) 把握现状,找出症结,论证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以确保课题目标实现。 注:这是指令性目标课题的第三步(参见图2),自定目标课题没有此步骤。 4.1.6原因分析

小组进行原因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

针对问题或症结进行原因分析;

因果关系清晰,逻辑关系紧密;

可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考虑,以充分展示产生问题的原因,避免遗漏; 将每一条原因

逐层分析到末端,以便直接采取对策。 4.1.7确定主要原因

小组应针对末端原因,依据数据和事实,客观地确定主要原因:

自定目标。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的课题目标;

指令性目标。上级下达给小组的课题目标,小组直接选择上级考核指标、顾客要求等作为课题 4.1.4.2

目标设定依据

a)

b) c)

d)

e)

4.1.4.3

目标设定要求

a)

b) c)

d)

T/CAQ 10201—2020

a)收集所有的末端原因,识别并排除小组能力范围以外的原因;

b)对每个末端原因进行逐条确认,必要时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

c)依据末端原因对问题或症结的影响程度判断是否为主要原因;

d)判定方式为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査分析。

4.1.8制定对策

小组制定对策应:

a)针对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

b)必要时,针对主要原因提出多种对策,并用客观的方法进行对策的评价和选择;

c)按5W1H要求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可检査,措施具体。

注:5W1H即What(对策)、Why(目标)、Who(负责人)、Where(地点)、When(时间)、

How(措施)。

4.1.9对策实施

小组实施对策应:

a)按照对策表逐条实施对策,并与对策目标进行比较,确认对策效果;

b)当未达到对策目标时,应修改措施并按新的措施实施;

c)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环保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1.10效果检查

所有对策实施完成后,小组应进行效果检査:

a)检査小组设定的课题目标是否完成;

b)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判断改善程度;

c)必要时,确认小组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11制定巩固措施

小组制定巩固措施应:

a)将对策表中通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措施,纳入相关标准或管理制度,如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b)必要时,对巩固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

4.1.1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小组应对活动全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今后打算,包括:

a)针对专业技术、管理方法和小组成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b)提出下一次活动课题。

4.2创新型课题

4.2.1总则

创新型课题按照图3所示的程序开展活动。

T/CAQ 10201—2020

选择课题

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论证

p ----------------- _________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制定对策

图3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图

4.2.2选择课题 4.2.2.1课题来源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方法等无法满足内、外部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运用新思维选择 创新课题。

4.2.2.2选题要求

小组选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 针对需求,通过广泛借鉴,启发小组创新的灵感、思路、方法等,研制新的产品、服务、方法、软 件、

工具及设备等;

b ) 课题名称应直接描述研制对象;

c ) 必要时,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4.2.3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论证 4.2.3.1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满足以下要求:

a ) 与课题需求保持一致;

b ) 目标可测量、可检査;

c ) 目标设定不宜多。 4.2.3.2目标可行性论证

小组应对设定的课题目标,进行可行性论证:

a )依据借鉴的相关数据进行论证;

c

A

D

对忌施

效果检査

标准化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T/CAQ 10201—2020

6 b)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判断。

4.2.4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4.2.4.1提出方案

小组针对课题目标,根据借鉴内容,提出方案应:

a)提出可能达到课题目标的各种方案,并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整理;

b)方案包括总体方案与分级方案,总体方案应具有创新性和相对独立性;分级方案应具有可比性,以供比较和选择。

4.2.4.2确定最佳方案

小组对所有整理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a)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b)应基于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事实和数据,对每个方案进行逐一评价和选择。

4.2.5制定对策

小组制定对策应:

a)将方案分解中选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纳入对策表;

b)按5W1H要求制定对策表,对策即可实施的具体方案,目标可测量、可检査,措施可操作。

4.2.6对策实施

小组实施对策应:

a)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

b)每条对策实施后,应确认相应目标的完成情况,未达到目标时,应修改措施,并按新措施实施;

c)必要时,验证对策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环保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2.7效果检查

所有对策实施完成后,小组应进行效果检查:

a)检査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b)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8标准化

小组应对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并进行处置:

a)对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

b)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将创新过程相关资料整理存档。

4.2.9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小组应对活动全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今后打算,包括:

a)从创新角度对在专业技术、管理方法和小组成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小组活动的创新特色与不足;

b)提出下一次活动课题。

T/CAQ 10201—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见表A.I.

表A.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

T/CAQ 10201—2020

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评审项目、方法、内容及分值见表B.1。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评审项目、内容及分

值见表B.2。创新型课题成果评审项目、内容及分值见表B.3。

表B.1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T/CAQ 10201—2020

9

T/CAQ 10201—2020

10

T/CAQ 10201—2020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M].2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3]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

中国质量协会团体标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 10201—2020

*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

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记录日期:2013年月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录者: 本次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及结果: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措施应为能够实施)(手写) 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手写)

1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记录 日期:2013年1月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录者: 本次活动主题: 院感管理 活动内容及结果: 检查医护人员七步洗手法,并检查门诊及住院部治疗室院感管理情况。 做好今年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的统计工作 做好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工作,统计完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工作 做好控感工作减低本年度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例数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手卫生不到位 2执行无菌操作不力 3自身防护不认真 改进措施: 1通过现场演示再次认真学习六步洗手法,人人过关。在检查下一个病人前严格手消毒2所有操作包括解除病人的无创操作等均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 3和病人接触时防止被其各种体液污染和锐器伤,一旦发生及时上报处理 4治疗室门口放臵拖鞋,医生入治疗室需穿拖鞋并戴口罩帽子,患者入治疗室必须穿带鞋套。 5 需对治疗室行早晚消毒各消毒一次。 6 完善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统计工作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

2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记录 日期:2013年2月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录者: 本次活动主题: 核心制度——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活动内容及结果: 抽查上月白班、夜班、周末班交接班是否及时 检查交接班记录是否及时书写 检查交接班记录内容是否准确反映值班情况 是否完善交接班记录书写合格率的统计工作 现场考核。抽取1-2名医务人员了解其对交接班制度的掌握情况。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接班人员未能提前到班 2不重视交接班,不详细,床头交班不到位 3交接班记录书写不及时不简洁或内容空洞 改进措施: 1再次强调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迟到罚款100元/次 2学习交接班制度具体内容,让科内人员充分认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对危重病人交班 更要详细,要床头交班 3交班记录要简练,写主要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及注意点 4完善交接班记录书写合格率的统计工作 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 二月份通过院感管理专项活动大家都认识到院感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执行7步洗手法并做到一人一消,所有操作都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做好个人防护,未发 生被污染和锐器伤,并在治疗室门口放臵拖鞋及鞋套,方便医护患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发生。

word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10201-2020

质量协会团体标准 T/CAQ 10201—2020 代替T/CAQ 10201—2016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Criteria fo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2020-06-06 实施2020-03-06 发布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

T/CAQ 10201—2020 目次 前言......................................................................................... i n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活动程序要求 (1) 4.1问题解决型课题 (1) 4.1.1总则 (1) 4.1.2选择课题 (2) 4.1.2.1课题来源 (2) 4.1.2.2选题要求 (2) 4.1.3 现状调査 (2) 4.1.4设定目标 (3) 4.1.4.1目标来源 (3) 4.1.4.2目标设定依据 (3) 4.1.4.3目标设定要求 (3) 4.1.5目标可行性论证 (3) 4.1.6 原因分析 (3) 4.1.7确定主要原因 (3) 4.1.8制定对策 (4) 4.1.9对策实施 (4) 4.1.10 效果检査 (4) 4.1.11制定巩固措施 (4) 4.1.12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4) 4.2创新型课题 (4) 4.2.1总则 (4) 4.2.2选择课题 (5) 4.2.2.1课题来源 (5) 4.2.2.2选题要求 (5) 4.2.3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论证 (5) 4.2.3.1 设定目标 (5) 4.2.3.2目标可行性论证 (5)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 (1993年12月修订) 目的 本号准则的目的是规定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处理。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的基本问题是资产确认的时间、其帐面金额的确定、与它们有关的需确认的折旧费用,以及对帐面金额的其他损耗的确定和会计处理。 本号准则要求一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在其满足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对一项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时确认为资产。 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处理,除非有另外的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2.本号准则替代于1981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 本号准则还替代1976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号折旧会计中有关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折旧部分。本号准则所包含的原则的应用可能也适合像长期无形资产那样的其他资产,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第4号折旧会计仍然适用于这样的资产。 3.本号准则不适用于: (1)森林及类似的再生性自然资源。 (2)矿产权,矿产、石油、天然气和类似的非再生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然而,对于在发展或保持上述第(l)或第(2)条所包含的活动或资产时使用的,但又能与这些活动或资产分开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适用本号准则。 4.在某些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使用与本号准则所规定的不同的方法,来决定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帐面金额的初始确认。例如,根据对负商誉的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要求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最初用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它大于成本。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资产的会计处理的所有其他方面,包括折旧,均应按本号准则的要求予以确定。 5.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投资会计,允许企业将投资物业作为不动产处理,以符合本号准则的要求,或作为长期投资处理,以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投资会计的要求。 6.本号准则不涉及对完整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制度的应用(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5号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但是,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引言 0.1总则 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时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及活动现场、成果发表评审提供参考。附录A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办法汇总表,附录B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全员参与 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组成、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b)持续改进 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开展长期有效、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遵循PDCA循环 为有序、有效、持续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程序开展适宜的活动,简称PDCA循环。 d)基于客观事实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每个步骤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应用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图1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管理小组 quality control circle 由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结合,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团队。 注:质量管理小组亦称QC小组。 3.2 活动程序 activity procedures 遵循PDCA循环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步骤。 3.3 问题解决性课题 problem-solving project 小组针对已经发生不合格或不满意的生产、服务或管理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改进,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注:问题解决性课题包括现场型、服务型、攻关性、管理型4种类型。 a)现场型:以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服务、工作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现场环境等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b)服务型: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c)攻关型: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d)管理型: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的课题。 3.4 创新性课题 innovative project 小组针对现有的技术、工艺、技能和方法等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运用新的思维研制新产品、服务、项目、方法,所选择的质量管理小组课题。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表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 (1992年12月修订) 目的 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有助于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评价企业形成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以及企业使用这些现金流量的需要提供依据。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需要对企业形成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及其时间性与确定性作出评价。 本号准则的目的是要求提供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变化的信息。这种信息采用现金流量表的形式加以提供。 该表对会计期间源于经营、投资和融资业务的现金流量进行了分类。 范围 1.企业应根据本号准则的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并且应将它作为每期需呈报的财务报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加以呈报。 2.本号准则替代于1977年6月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财务状况变动表. 3.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关心企业是如何形成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不论企业业务的性质如何,也不论是否可如同金融机构一样,将现金视作企业的产品,都是如此。企业需要现金,基本上是出于相同的原因,尽管其创造收益的主营业务可能不同。企业需要用现金来从事经营、偿付债务,并向投资者提供回报。因此,本号准则要求所有企业呈报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 4.当现金流量表结合其他财务报表一起使用时,所提供的信息能使使用者评价企业净资产的变动、财务结构(包括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以及企业为适应环境和时机的变化而影响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的能力。现金流量的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形成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使使用者能够建立评价和比较不同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模式。它还提高了不同企业经营业绩报告的可比性,因为它消除了对相同交易和事项采用不同会计处理的影响。 5.关于以往现金流量的信息常用来作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确定性的指标。它还有助于复核过去对未来现金流量所作估计的准确性,以及检查获利能力、净现金流量与价格变动影响之间的关系。定义 6.本号准则所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和活期存款。 现金等价物,是指随时能转变为已知金额的现金的短期投资,其流动性高,价值变动的风险小。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8

目录 一、概述 二、目的 三、范围 四、定义 五、本期净损益 六、非常项目 七、正常活动的损益 八、中断经营 九、会计估计的变化 十、基本错误 十一、基准处理方法 十二、会计政策的变更 十三、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 十四、生效日期 二、目的 本号准则的目的是对损益表中某些项目的分类、揭示和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以便使所有的企业均在一致的基础上编制和呈报损益表。这不仅增强了与企业前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而且也增强了与其他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因此,本号准则要求对非常项目进行分类和揭示,并且揭示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损益中的某些项目。本号准则还对会计估计的变化、会

计政策的变更以及基本错误的更改规定了处理方法。 三、范围 1.本号准则应在损益表呈报由正常活动和非常项目产生的损益,以及在对会计估计的变化、基本错误的更改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核算时予以采用。 2.本号准则替代于1977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非常项目、前期项目和会计政策的变更”。 3.本号准则涉及对本期净损益中某些项目的揭示。除了按其他国际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5号“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所要求的其他揭示外,还应作出这些揭示。 4.本号准则还涉及与中断经营有关的某些揭示,但不涉及与中断经营有关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5.非常项目、基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的税务影响应按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的要求进行核算和揭示。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中提到的“特殊项目”,应视为本号准则所定义的“非常项目”。 四、定义 6.本号准则所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非常项目,是指由明显区别于企业正常活动的事项成交易所产生的收益或使用,因此不会经常或定期发生。 正常活动,是指企业所从事的作为其业务组成部分的所有活动,以及企业为促进这些活动的完成附带或因这些活动而产生的相关活动。 中断经营,是一项经营项目的出售或放弃的结果,该经营项目代表了企业一个独立、主要的业务种类,并且该经营项目的资产、净损益和活动能够从实物上、经营上和财务报告的目的上加以区分。 基本错误,是指本期发现的错误,它们是如此重大以致使以前某一期或若干期的财务报表在发布时,就不再被认为是可靠的。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 五、本期净损益 7.除非国际会计准则另有要求或允许有别的做法,否则,在本期确认的所有收益和费用项目,均应计人本或损益之中。 8.通常,本期确认的所有收益和费用项目,均应计入本期净损益。这包括非常项目和会计估计变化的影响。然而,也可能存在某些项目不能计入本期净损益的情况。本号准则涉及两类这样的情况:基本错误的更改和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 9.其他国际会计准则涉及一些可能满足概念结构中收益或费用的定义,但通常不能计入净损益的项目。这方面的例子包括价值重估盈余(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以及由换算国外实体的财务报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 10.本期净损益由以下内容组成,其中每一项均应在损益表上予以揭示: (1)正常活动产生的损益; (2)非常项目。 六、非常项目

国际审计准则word版

国际审计准则(ISAs) 的列表 责任分工 ISA 200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ISA 210 审计业务约定书条款 ISA 220R 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 ISA 230 审计的文档纪录 ISA 240 财务报表查核时,将舞弊纳入考量是查核人员的责任ISA 250 财务报表查核时,法律和规章的考虑 ISA 260 审计人员与管理层的沟通 审计计划 ISA 300 财务报表审计计划 ISA 310 企务知识 ISA 315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ISA 320 在审计识别和评价错报中运用重要性 ISA 330 审计师针对风险评估水平应采取的程序 内部控制 ISA 400 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 ISA 401 电脑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 ISA 402 对被审计单位外判服务机构工作的的审计考虑 审计证据 ISA 500 审计证据 ISA 501 审计证据之对特殊项目的考虑 ISA 505 External Confirmations ISA 510 首次接受委托之期初余额 ISA 520 分析性程序 ISA 530 审计抽样及其他测试方法 ISA 540 会计估计的审计 ISA 545 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ISA 550 关联方及其交易 ISA 560 期后事项 ISA 570 继续经营的假定 ISA 580 管理当局的书面陈述书 利用其他专材 ISA 600 查核集团财务报表时,与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 ISA 610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 ISA 620 利用专家工作的问题 审计总结及查核报告 ISA 700 为财务报表而发出的查核报告 ISA 710 对比资讯 ISA 720 其他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资讯 特殊种类的独立审计 ISA 800 The Auditor's Report on Special Purpose Audit Engagements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 ,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 1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范文.docx

.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 2012-08-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会诊质量差,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交接班质量,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 检查反馈,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2-08-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主要内容:通过对在院病 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活动记录 时间: 2012-08-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 方。 主要检查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 方。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 病历: 【病历缺手写签名】 不合理用药 1.无菌手术使用抗生素;部分病例血、尿常规正常,无发热,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辅 助类药物使用指证不严。 核心制度 1.会诊存在不及时情况; 2. 会诊填写过于简单,会诊质量差; 3.交接班本登记过于简单。 改进措施: 1、加强对核心制度相关内容的培训,全科进行对核心制 度的学习。 2、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加强对科室病历的一级 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 3、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相关文件的学习,提高对抗生

素使用的规范程度 4、科室建立普通交班,疑难危重交班两套交班本,提高 交接班质量 5、运行病历中对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缺少核查,部分知情 同意书没有签名,存在医疗隐患。 质控员签字2013 年 8 月 20 日科主任签字2013 年 8 月 20 日 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检查反馈 一、存在病历迟归现象。 二、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 三、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四、用抗菌素送标本查药敏率低 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三、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 科主任签字: 2013 年 8 月 30 日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6-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务必做到人人知晓对病程记录中节点时间的评估,提高运行病历质量建立科室住院超30 天患者病情登记本,时间:2013-07-16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要内容:(总体医疗质量检查), 3.交接班记录过简,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班质量,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2013-06-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病情评估检查)

国际会计准则简介

国际会计准则简介 国际会计准则(IAS)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颁布的,一项全球公认的易于各国在跨国经济往来时可以执行一个标准的制度,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会计运作的指导性原则。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简介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IAS)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颁布的,一项全球公认的易于各国在跨国经济往来时可以执行一个标准的制度,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会计运作的指导性原则,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至今已经推出项,且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中。这些准则在国际上,按照公众利益,制订和公布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同一会计准则,并促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执行。它是全球统一的财务规则,是按照国际标准规范运作的财务管理准则。中国于1998 年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1973 年6 月,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前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美国的16 个职业会计师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已发展到个国家并拥有个成员的非盈利性国际组织其职能是负责收集各国的会计准则并制定和推广国际会计准则以及颁布适合全球经济发展的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并督促相应国家遵照实施。是制定高质量、易理解、操作性强的国际会计准则的领导机构。它一直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证券监管机构、股票交易所、ZF 间组织、发展机构紧密合作以实现它所提出的目标,即全世界企业及其它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

提高圆柱料轴向锯割效率 小组名称:长庆钻总管具宁定加工QC小组 发布人:丛成 单位名称: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管具公司2014年2月28日

目录 一、选择课题 (3) 二、现状调查 (5) 三、设定目标 (7) 四、分析原因 (8) 五、确定主要原因 (9) 六、制定对策 (18) 七、按对策实施 (18) 八、检查效果 (21) 九、制定巩固措施 (25) 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26)

一、选择课题 1、小组概况及成员情况 宁定服务部加工工段是拥有车床、数控车床、钻床、铣床、刨床、锯床等一系列机加工设备,具有车钻刨铣锯等加工能力的工段。工段承接钻具修理、新工具制造等生产任务。在新工具制造方面,有时需要对圆柱胚料进行轴向切割。以往用锯床进行轴向切割作业存在耗时长、切割效果一般等问题,服务部决定成立QC小组以解决此问题。

2、选择课题 小组成员对加工工段的日常工况调查发现,由于毛坯的轴向锯割较慢,加工所需毛坯料供应普遍紧张。如果将锯床切割圆柱料时间缩减到15分钟内,就可以供应上车床的需求量。 20 212223242526 279月份10月份11月份 锯割圆柱料时间

制图人:丛成制图日期:2013年3月5日 二、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决定从以往数据入手调研。根据以往三年来使用锯床记录,挑选出了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 小组成员根据三年来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发现,锯割

的时间均超出了工段的要求。从以往数据入手绘制调查表排列表,找出关键。 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圆柱料前后攒动是造成锯割时间长的主要症结,所占的比率为%,如果解决了该问题,可使锯床锯割圆柱料的时效 圆柱前后攒动 锯条老化 液压油不足 其它原因 造成锯床效率低下原因排列图 制图人:丛成 时间:4月5日 累计百分比 频数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2

《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 目录 一、概述 二、目标 三、范围 四、定义 五、披露 六、生效日期 一、概述 二、目标 本号准则的目标,是对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作为一项资产所要确认并且需要结转到有关收入被确认时为止的成本金额,是存货会计的主要课题。本号准则对成本的确定及其随后费用的确认,包括其减记到可变现净值等,提供实务方面的指导。此外,本号准则还对费用分配到存货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提供指导。 三、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按历史成本制度编制的财务报表对存货的会计处理,但不包括对如下项目的会计处理: (1)根据建筑合同所产生的在建工程,包括与此直接有关的劳务合同(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筑合同》); (2)金融工具; (3)诸如牲畜、农产品、林产品、矿产品之类的生产者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根据某些行业已经良好建立的实务按可变现净值加以计量的。 2.本号准则替代于1975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在历史成本制度下对存货的估价和呈报”。 3.第1(3)段所提到的存货,在生产的某些阶段是用可变现净值加以计量的。例如,当农作物已经取得丰收或矿产品已经得到提炼并且根据远期合同或政府担保销售不成问题,或者当存在着同类市场而可以忽视销售失败的风险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些存货不属于本号准则的范围。 四、定义

4.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其规定的含义如下: 存货,是指: (1)在正常经营过程为销售而持有的资产; (2)为这种销售而处在生产过程中的资产; (3)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需要消耗的以材料和物料形式存在的资产。 可变见净值,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估计销售价格减去完工和销售估计所需费用后的净额。 5.存货包括为再售目的而购入和持有的货物,例如包括由零售商购入并且为了再售而持有的商品,以及为了再售而持有的土地和其他不动产等。此外,存货还包括企业已经生产完毕的制成品、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和在生产过程中等待使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在提供劳务的情况下,存货包括了如第16段所描述的劳务费用,对此费用企业尚未确认有关的收入(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 存货的计量 6.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来加以计量。 存货的成本 7.存货的成本应由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所组成。 采购成本 8.存货的采购成本由采购价格、进口税和其他税(企业随后从税务当局获得的退税除外)以及可以直接归属于购买制成品、材料和劳务的运输费、手续费和其他费用所组成。商业折扣、回扣和其他类似的项目,可以在确定采购成本时扣除。 9.采购成本可能还包括汇兑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最近购买了用外币计价的存货而直接引起的。这种情况虽然发生得较少,但却是《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的备选处理方法所允许的。当一种货币发生了严重的贬值,并且对它没有套期保值的实际措施,由此影响到负债不能结算时,会产生汇兑差异。计入采购成本的只限于这些汇兑差异,并且要求是在最近采购存货时发生的。 加工成本 10.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与单位产品有关的费用,诸如直接人工等。在将材料转化成制成品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固定和变动的生产间接费用,存货的加工成本还包括对这些间接费用的系统分配。固定的生产间接费用是指无论生产数量多少都保持相对不变的那些生产间接费用,诸如工厂建筑物和设备的折旧、维修费以及工厂的行政管理费等。变动的生产间接费用是指随着生产数量直接或几乎直接变动的那些生产间接费用,诸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等。 11.将固定的生产间接费用分配到加工成本之中,所依据的是生产设备的正常能力。正常能力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考虑了由计划维修所损失的能力以后在许多期间或季节预期能够达到的平均产量。生产的实际水平如果接近正常能力,也可以被采用。分配到各生产单位的固定间接费用的金额,不会因为生产低下或厂房闲置而有所增加。未被分配的间接费用应在它们发生的期间作为费用加以确认。在例外高产的期间,分配到每个生产单位的固定间接费用会减少,从而使存货按较低的成本被加以计量。变动的生产间接费用应根据对生产设备的实际使用,将它们分配到每个单位产品之中。 12.生产过程可能导致同时间不止一种产品的生产。例如,当生产联合产品或主副产品时,就是这种情况。当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单独辨认时,需要在合理与一致的基础上将它们进行分配。举例来说,可以按照每种产品相对的销售价值,或在产品可以单独分辨的生产阶段进行分配,或在生产完工时进行分配。大多数副产品从其性质上说是不重要的,在这

新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考试

新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考试 共32题 合计100分 1、巩固措施是将对策表中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措施纳入标准。 (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2、创新课题实施结束后,可以直接进行标准化。(判断题, 2分) 正确 错误 3、问题解决型课题的经济效益计算应该包括巩固期。 (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4、遇到必要时,小组成员可以选择做也可以不做。(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5、每项对策实施完成的效果,应立即检查对策目标的达成情况。(判断题,2分) 正确

错误 6、简述创新型QC小组活动程序(问答题,5分) 7、简述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程序(问答题,5分) 8、以下哪项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多选题,4分) A.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B.遵循PDCA循环,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C.基于客观事实,应用统计方法 D.领导作用,基于客观事实 9、小组活动中所收集的数据应该具有(多选题,4分) A.真实性 B.可比性口 C.可靠性 D.客观性 10、创新型课题在对策实施时要(多选题,4分) A.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 B.每条对策实施后要确认对策目标的完成情况 C.全部对策实施后再确认对策目标的完成情况 D.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11、如何提出创新型课题的总体方案(多选题, 4分) A.小组充分讨论 B.依据借鉴的内容 C.在原来技术的基础上 D.针对课题目标 12、创新型课题进行目标可行性论证时,要(多选题,4分) A.依据借鉴的相关数据进行论证 B.分析小组拥有的资源条件 C.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判断 D.进行理论分析 13、问题解决型课题的效果检查主要包括(多选题,4分) A.检查小组设定的课题目标是否完成 B.对策目标是否达到 C.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判断改善程度 D.有效措施纳入相应标准 14、QC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果类型可分为(多选题,4分) A.有形成果 B.有意义的成果 C.物质成果 D.无形成果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2-08-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会诊质量差,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交接班质量,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检查反馈,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2-08-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主要内容: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2-08-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 主要检查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 病历: 【病历缺手写签名】 不合理用药 1.无菌手术使用抗生素;部分病例血、尿常规正常,无发热,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辅助类药物使用指证不严。 核心制度 1.会诊存在不及时情况; 2.会诊填写过于简单,会诊质量差; 3.交接班本登记过于简单。 改进措施: 1、加强对核心制度相关内容的培训,全科进行对核心制 度的学习。 2、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加强对科室病历的一级 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 3、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相关文件的学习,提高对抗生

素使用的规范程度 4、科室建立普通交班,疑难危重交班两套交班本,提高 交接班质量 5、运行病历中对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缺少核查,部分知情 同意书没有签名,存在医疗隐患。 质控员签字 2013年8月20 日科主任签字 2013年8月20 日 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检查反馈 一、存在病历迟归现象。 二、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 三、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四、用抗菌素送标本查药敏率低 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三、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 科主任签字: 2013年8 月30 日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6-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务必做到人人知晓对病程记录中节点时间的评估,提高运行病历质量建立科室住院超30天患者病情登记本,时间:2013-07-16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要内容:(总体医疗质量检查),3.交接班记录过简,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班质量,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3-06-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病情评估检查)

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国别会计 (一)国内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区别(p1) [Domestic accounting &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相同:a、users oriented 以使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creditors investors) b、economic decisions 用于投资决策 不同:accounting equity IA,same as above except that the firm being reported on is a multinational company with operations and transactions that 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or an entity with reporting obligations to non-domestic readers.(同上,除了被报告的公司是一个跨国交易与经营的跨国公司或是一个有向非本国使用者报告义务的主体) (二)国际会计发展因素(6个因素,前三个为重点)(p2) 1、Sources of finance融资渠道 (1)Equity markets股权市场 Profits measure how well managers have run the company.以利润来评价管理者经营业绩Accounting is used to assess cash flows, risks, and to value the firm. 会计用来评价现金流、风险及对公司进行评估 Extensive disclosures.(信息披露程度)完全披露 (2)Banks银行 Conservative earnings for creditor protection.(谨慎性原则)低估利润以保护债权人 Less extensive disclosures.不完全披露 2、Legal system法律体系 (1)Code law成文法 Laws are all-embracing—codific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法律为会计准则和程序的法律汇编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are incorporated into national laws. 会计准则与程序符合国家法律 Accounting tends to be prescriptive and procedural.会计趋于规定性与程序性 Accounting focuses on legal form—financial lease.法律形式大于经济形式----融资租赁 (强调所有权) (2)Common law判例法 Laws develop on a case-by-case basis.法律基于具体情况 Accounting develops from experience and judgment.会计源于经验与判断 Accounting tends to be flexible, adaptive, and innovative.会计趋于革命的、适应的、创新的Accounting focuses on economic substance—financial lease.会计注重经济实质---融资租赁Accounting rules are established by private sector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会计条例由民间组织制定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附表2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编码:ZLGL-ZD-001-02/02 时间:2016年4月4日 地点:ICU医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xx年x月份运行病历质量。 检查依据及方式: 根据《河南省病历书写规范》(年版)进行检查。 病历抽取方式:抽查x月份各医疗组运行病历各1-X份(或每分管医生一份,抽取的病历根据患者的病情依次为病危、病重、疑难、住院时间长、非计划再次手术者等), 抽取病历: 第1份病历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分管三级医师:xxx主任医师 xxx主治医师 xxx住院医师 第2份病历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

断:分管三级医师:xxx主任医师 xxx主治医师 xxx住院医师 ………………… 检查结果: 一.存在问题: 1.病程记录签字不及时(×××医师、×××医师) 2.入院记录中现病史缺一般状况描述(饮食、睡眠、二便等)(×××医师) 3. 多处化验检查未写明原因(×××医师) 4.血气分析无复核者签名(×××医师) 5.有多名家属可以授权的病人,知情同意书签字较乱。 6.病程记录中的入院时间与护理记录的入院时间不一致。(×××医师) 7.病例讨论时护理发言少。 二.原因分析: 1.电子病历重复打印后未及时告知其他医师。

2.上级医师未及时审查病历以发现问题。 3.病人入院后医师忙于抢救病人、书写入院记录,医师未与护理人员沟通好入院时间。 化验频繁(包括血气分析),书写病程、粘贴化验单时易出错误。 5.患者家属更换频繁,导致同意书签字乱。 三.改进措施: 1.重打印病历时及时通知有关医师签字。 2.上级医师应及时检查所分管的医疗组病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 加强医护沟通。 4. 病例讨论时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发表意见。 5.更换家属时知情同意书签字要注明首位签字者不在场。 整改效果评价: 时间:2016年5月4日 1、针对上月本科室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记录如:上个

国际会计准则_可下载打印资料

国际会计准则25-33 第25号--金融工具:揭示和呈报 目的 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市场,导致了各种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从诸如债券之类的传统初级工具,到诸如利率掉期之类的各种形式的衍生工具,不一而足。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本号准则的目的,是为了增进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这一重要性的了解。 本号准则对表内金融工具的呈报规定了某些要求,并指出了应予以揭示的关于表内(已经确认)和表外(未经确认)金融工具的信息。呈报准则涉及到金融工具在负债和权益之间的分类,有关利息、股利、损失和利得之间的分类,以及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应予以相互抵销的情况等。揭示准则涉及到关于影响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确定性的因素,以及适用于这些工具的会计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此外,本号准则还要求揭示这样一些信息,包括企业使用金融工具的性质和范围、它们所服务的业务目的、与它们有关的风险,以及管理当局控制这些风险所使用的政策等。 范围 1.本号准则应在呈报和揭示关于各种已经确认和未经确认的金融工具方面的信息时加以应用。但下列项目除外: (1)对附属公司的权益,其定义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 (2)对联营企业的权益,其定义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3)合营中权益,其定义见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对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 (4)雇主和计划中对雇员就业后各种福利包括退休金所承担的义务,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退休金费用”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 (5)在雇员股票认购权和股票购买计划下雇主应承担的义务; (6)由保险合同所产生的义务。 2.虽然本号准则不适用于企业对附属公司的权益,但却适用于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所包括的所有金融工具,不管这些金融工具是由母公司还是由其附属公司持有或发行的。类似地,本号准则还适用于在合营中持有或发行,并且直接包括在合营者财务报表或通过比例合并包括在合营者财务报表中的金融工具。

国际会计准则一word版

国际会计准则 2003年9月19日

国际会计准则(IAS) 目录 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3) Preface............................................................................................. (24) Procedure and Objective of IASB................................................................................................ . (27) IAS1: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 (33) IAS2: Inventories.......................................................................................... (55) IAS7:Cash Flow Statements.......................................................................................... .. (62) IAS8:Net Profit or Loss for the Period,Fundamental Errors and Changes in Accounting Policies (73) IAS10: 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 (82) IAS11:Construction Contracts........................................................................................... (93) IAS12:Income Taxes............................................................................................... .. (101) IAS14:Segment Reporting........................................................................................... .. (134) IAS15:Inform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rices (150) IAS16:Property,Plant and Equipment............................................................................................ .. (155) IAS17: Leases............................................................................................... .. (169) IAS18: Reven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