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化工原理第三版传热习题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传热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140w2.(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120mm, 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000w3.(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λ=,则其厚度不低于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91mm4.(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答案*** α=0.023(λ/d)Re Prα=3.81(kw.m.K)5.(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2.61(kw.m.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___.***答案*** α=0.023(λ/d)Re Prα=5.26(kw.m.K)6.(3分)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传热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传热系数K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 实际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系数K 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系数K 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 、要提高K 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的有( )。
A、C、D;B、E、F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3、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
A 、B 、C 、D 、EA 、产生对流的原因;B 、流体的流动状况;C 、流体的物性;D 、流体有无相变;E 、壁面的几何因素;4、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将湍流流动的空气加热至指定温度,若需进一步提高空气出口温度,拟将加热管管径增加一倍(管长、流动状态及其他条件均不变),你认为此措施是:AA 、不可行的;B 、可行的;C 、可能行,也可能不行;D 、视具体情况而定;解:原因是:流量不变 2d u =常数当管径增大时,a. 2/u l d ∝,0.80.2 1.8/1/u d d α∝=b. d 增大时,α增大,d α∝综合以上结果, 1.81/A d α∝,管径增加,A α下降根据()21p mc t t KA-=m Δt 对于该系统K α≈∴2112ln m t t KA t A T t T t α-∆≈-- 即 121ln p mc A T t T t α=-- ∵A α↓ 则12ln T t T t -↓-∴2t ↓⇒ 本题在于灵活应用管内强制湍流表面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0.80.023Re Pr n u N =,即物性一定时,0.80.2/u d α∝。
根据连续性方程,流量不变时,24V d u π==常数,所以管径变化,管内流速也发生变化。
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热阻小,可以忽略不计,总热阻近似等于管内传热热阻,即K α≈5、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 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化工原理传热练习题

化工原理传热练习题传热概念: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2、如何测定及如何提高对流传热的总传热系数K4、如何强化传热计算公式(1)热量衡算(有相变、无相变)K的计算、平均温度差、总传热速率方程、传热面积的计算(判别是否合用)(例4-8)(2)流体在圆形管内作强制湍流流动时α计算式(公式、条件),粘度μ对α的影响。
(3)实验测K (例4-9)(4)换热器操作型问题(求流体出口温度,例4-10)二实验题(10)1.利用过热蒸汽进行传热实验的过程中,若运行一段时间后,传热膜系数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2.蒸汽冷凝传热时,为什么要排放不凝性气体?内管壁温接近于哪一侧流体的温度?3.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应提高空气侧,还是水侧的和S?为什么?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有几种,当选择流向时应如何考虑?4.阐述液体沸腾曲线的基本形状,一般沸腾应处于什么状态才能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1、(4分)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有:逆流,并流,折流和错流。
(1分)当采用逆流时,在传热量和总换热系数一定的情况下,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较小,另外,采用逆流还可以节省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用量。
通常,换热器尽可能采用逆流操作。
(1分)当某些特殊工艺要求时,对流体的温度有所限制,如冷流体被加热时不能超过某一温度,或热流体被冷却时不能低于某一温度时,可采用并流。
(1分)采用折流或错流时,主要是为了满足换热器的结构要求,或提高总传热系数。
(1分)2、(6分)液体沸腾曲线主要包括自然对流、泡状沸腾和膜状沸腾。
(3分)一般沸腾应处于泡状沸腾状态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此时传热系数和热通量都较大。
(3分)5.灰体的定义及特点6、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要求既可以测量总传热系数,又可同时测量对流传热系数,标注仪表、仪器名称。
并简要说明试验步骤,需要测量那些参数。
?三计算题(60分)3 (20分)在一列管式换热器内用水冷却苯。
苯走管程,流量为1.5kg/s,由80o C 被冷却至30o C。
化工原理第三版答案杨祖荣

解:图中1、2为等压面,即p1?p2
p1?pa??gh1p2?p3??0gr1
3
?pa??gh1?p3??0gr1(1)又p5?p6?pb??gh3??0gr2p3?p4?p5??g(h4?h2)
r1?r钢?0.00234?0.016% 14.471
4.332?29.94% 14.471
10137.?70.05% 14.471r2?r石棉?r3?r软木?
由以上计算可知钢管热阻很小,且r软木?r石棉。
(3)若将?1和?2互换,厚度不变,且认为t1和t4不变。
q?2???110?10???37.94w/m 130160190ln?ln?ln45270.0430016.60
?m??1?1??1?2????n?n
式中,?i为气体混合物中i组分的体积分率。
或?m?pmm rt
其中mm?m1y1?m2y2???mnyn
1-1-2压力
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又称为压力。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任意点不同方向上的压力在数值上均相同。
压力的单位
(1)按压力的定义,其单位为n/m2,或pa;
?p?pa?0.3?9.81?(998?920)?0.003?920?9.81 ?256.6pa (表压)
9.为了排出煤气管中的少量积水,用附图所示的水封装置,水由煤气管道中的垂直支管排出。已知煤气压力为10kpa(表压),试求水封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h。
解:煤气表压p??gh
p10?103
h??3?1.02m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传热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140w2.(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120mm, λ=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1000w3.(6分)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λ=则其厚度不低于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 91mm4.(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直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K ).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0.8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答案*** α=(λ/d)Re Prα=.K)5.(6分)某间壁换热器中,流体被加热时,圆形管内湍流的传热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管内水的流速为0.5m.s时,计算得到管壁对水的传热系数α= .K).若水的其它物性不变,仅改变水在管内的流速,当流速为1.2m.s时,此时传热系数α=________________.***答案*** α=(λ/d)Re Prα=.K)6.(3分)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
化工原理(上册)—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三版柴诚敬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 - 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三版柴诚敬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言习题1.1答案:该题为综合性问题,回答如下: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液体在容器中的自由表面是一个等势面,即在平衡时,液体表面上各点处的压力均相等。
所以整个液体处于静止状态。
习题1.2答案:该题为计算题。
首先,根据流速的定义:流体通过某个截面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体积与截面积之比,可得流速的公式为:v = Q / A,其中v表示流速,Q表示流体通过该截面的体积,A表示截面积。
已知流速v为10m/s,截面积A为0.5m²,代入公式计算得:Q = v × A = 10m/s × 0.5m² = 5m³/s。
所以,该管道内的流体通过的体积为5立方米每秒。
习题1.3答案:该题为基础性知识题。
流体静压头表示流体的静压差所能提供的相当于重力势能的高度。
根据流体的静压力与流体的高度关系可知,流体静压力可以通过将流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压力单位得到。
由于重力势能的单位可以表示为m·g·h,其中m为流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而流体的静压头就是将流体静压力除以流体的质量得到的,即流体静压力除以流体的质量。
所以,流体静压头是等于流体的高度。
第二章:流体动力学方程习题2.1答案:该题是一个计算题。
根据题意,已知流体的密度ρ为1.2 kg/m³,截面积A为0.4 m²,流速v为2 m/s,求流体的质量流量。
根据质量流量公式:Q = ρ × A × v,代入已知数值计算得:Q = 1.2 kg/m³ × 0.4 m² × 2 m/s = 0.96 kg/s。
所以,流体的质量流量为0.96 kg/s。
习题2.2答案:该题为综合性问题,回答如下:流体动量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一个重要方程,其中包含了流体的质量流量、速度和压力等参数。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课后习题详解)

13.2 课后习题详解(一)习题过程的方向和极限13-1 温度为30℃、水汽分压为2kPa的湿空气吹过如表13-1所示三种状态的水的表面时,试用箭头表示传热和传质的方向。
表13-1解:已知:t=30℃,P=2kPa,与三种状态水接触。
求:传热、传质方向(用箭头表示)查水的饱和蒸汽压以Δt为传热条件,为传质条件,得:表13-213-2 在常压下一无限高的填料塔中,空气与水逆流接触。
入塔空气的温度为25℃、湿球温度为20℃。
水的入塔温度为40℃。
试求:气、液相下列情况时被加工的极限。
(1)大量空气,少量水在塔底被加工的极限温度;(2)大量水,少量空气在塔顶被加工的极限温度和湿度。
解:已知:P=101.3kPa,,逆流接触。
求:(1)大量空气,少量水,(2)大量水,少量空气,(1)大量空气处理少量水的极限温度为空气的湿球温度(2)大量水处理少量空气的极限温度为水的温度且湿度为查40℃下,过程的计算13-3 总压力为320kPa的含水湿氢气干球温度t=30℃,湿球温度为t w=24℃。
求湿氢气的湿度H(kg水/kg干氢气)。
已知氢-水系统的α/k H≈17.4kJ/(kg·℃)。
解:已知:P=320kPa,t=30℃,氢水-水系统,求:H(kg水/kg干氢气)查得24℃下,13-4 常压下气温30℃、湿球温度28℃的湿空气在淋水室中与大量冷水充分接触后,被冷却成10℃的饱和空气,试求:(1)每千克干气中的水分减少了多少?(2)若将离开淋水室的气体再加热至30℃,此时空气的湿球温度是多少?图13-1解:已知:P=101.3 kPa,求:(1)析出的水分W(kg水/kg干气)(1)查水的饱和蒸汽压(2)设查得与所设基本相符,13-5 在t1=60℃,H1=0.02kg/kg的常压空气中喷水增湿,每千克的干空气的喷水量为0.006kg,这些水在气流中全部汽化。
若不计喷入的水本身所具有的热焓,求增湿后的气体状态(温度t2和湿度H2)。
化工原理(管国锋主编-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4-传热及换热器

第4章 传热及换热器1)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其主要部件为被测材料构成的平板,其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将热量移走,同时板的两侧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
设平板的导热面积为0.03m 2,厚度为0.01m 。
测量数据如下:试求:①该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
②如该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为线性:,则λ0和a 值为多少?001825.0)/(4786.0]2/)50200(1[5878.0]2/)100300(1[6533.0)/(6206.02/)()/(5878.01153.201.0/03.0)50200()/(6533.01408.201.0/03.0)200300(/)(1][000002102201121=⋅=++=++=∴⋅=+=⋅=⨯=⨯-⋅=⨯=⨯-∴=-=a C m w a a C m w C m w C m w VIL S t t Q m λλλλλλλλλλλ得)解2)通过三层平壁热传导中,若测得各面的温度t 1、t 2、t 3和t 4分别为500℃、400℃、200℃和100℃,试求合平壁层热阻之比,假定各层壁面间接触良好。
3)某燃烧炉的平壁由耐火砖、绝热砖和普通砖三种砌成,它们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2W/(m ·℃),0.16 W/(m ·℃)和0。
92 W/(m ·℃),耐火砖和绝热转厚度都是0.5m ,普通砖厚度为0.25m 。
已知炉内壁温为1000℃,外壁温度为55℃,设各层砖间接触良好,求每平方米炉壁散热速率。
4)在外径100mm 的蒸汽管道外包绝热层。
绝热层的导热系数为0.08W/(m ·℃),已知蒸汽管外壁150℃,要求绝热层外壁温度在50℃以下,且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不应超过150W/m ,试求绝热层厚度。
5)Φ38×2.5mm 的钢管用作蒸汽管。
为了减少热损失,在管外保温。
50第一层是mm 厚的氧化锌粉,其平均导热系数为0.07 W/(m ·℃);第二层是10mm 厚的石棉层,其平均导热系数为0.15 W/(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一、填空(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____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______ 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_。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接近于值_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______________ 大、小)。
(3)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______ ,其两侧的温差愈______ 。
(4) 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__________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 。
(5) 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膨胀节、采用浮头式或U管式结构;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增加面积,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6)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i>b2>b a,导热系数:1<:2<: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________ ,各层导热速率________ 0(7) 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成正比,还与 ________ 成正比。
(8) 写出三种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加热式°(9) 在大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括 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实际操作应控制在________ 0在这一阶段内,传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_0(10)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三种。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爲:其表达式为m 0(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倍;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__________ 倍。
(设条件改变后仍在湍流范围)(12)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 __________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的单位为___________ 0二、选择1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B 等于C 不能确定 D 小于2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使空气温度由20C升至80C,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_________ 倍。
A 1.149B 1.74C 2D 不定3 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25X 2.5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y=1000W/m-C;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19X 2mm勺直管,则其将变为___________ 。
A 1259B 1496C 1585D 16784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________ 的准数。
A对流传热 B 流动状态 C 物性影响 D 自然对流影响5在蒸气一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___ 在工程上可行。
A提高蒸气流速B 提高空气流速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6在两灰体间进行辐射传热,两灰体的温度差为50C,现因某种原因,两者的温度各升高100C, 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与原来的辐射传热量相比,应该___________ 。
A 减小B 增大C 不变简答1 •热传递有哪几种基本方式?热传导、对流、辐射。
2•各种传热方式相比较,热传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热传导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3•各种传热方式相比较,对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4 •各种传热方式相比较,热辐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流体与固体壁面间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何处?热阻主要集中在紧挨固体壁面处的层流底层内。
6 •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减小层流底层的厚度7 •在一套管换热器中,若两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不变,应选择并流换热还是逆流换热?为什么?应选择逆流换热,因为此时的对数平均温差较大,可以节省换热面积。
8•什么是黑体?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黑体。
9•什么是白体?反射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白体。
10. 什么是透热体?透过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透热体。
11. 什么是灰体?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由零到%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灰体。
12. 什么是物体的黑度?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称为物体的黑度。
13. 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内,因为管内清洗比较方便。
14. 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腐蚀性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15. 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压强高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16. 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饱和蒸气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便于及时排出冷凝液。
17. 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被冷却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18. 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粘度大的液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只6值(Re> 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19•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流量较小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只6值(Re > 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20•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传热管的壁温接近哪一种流体的温度?壁温接近饱和蒸气的温度。
21 •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K接近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22. 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如何确定两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径?为什么?空气走管内,饱和蒸气走管间,以便于冷凝液的排放。
23. 污油与汽油换热,如何安排两流体的流径?为什么?污油走管内,汽油走管间,便于清洗。
24. 为什么内部孔隙多的材料保温效果好?因为大量的孔隙中包含着导热系数非常小的气体,对导热不利,从而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25. —钢板的黑度为0.78,其反射率为多少?反射率为0.22。
26. 在强化传热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想办法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由于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内,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能减薄层流底层的厚度,可以提高传热效果。
27. 在夏季人们为什么爱穿浅色衣服?由于在阳光下浅色的衣服反射率较大,吸收的热量少,使人们不至于感觉太热。
28. 换热器的壳程为什么要安装挡板?可以提高壳程流体的湍动程度,增强传热效果。
29•虽然大气层包围着地球,但阳光仍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因为空气是透热体。
此话对吗?为什么?不对,只有单原子气体和对称双原子气体是透热体,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可以部分地吸收太阳发射的辐射能。
30.间壁式换热器与混合式换热器的区别是什么?间壁式换热器是由固体壁面将冷、 热两种流体分开,通过固体壁面传热,而混合式换热器 中则是将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混合换热。
四、计算1. 一卧式列管冷凝器,钢质换热管长为 3m 直径为?25X 2mm 水以0.7m/s 的流速在管内流过, 并从17C 被加热到37C 。
流量为1.25kg/s 、温度为72C 烃的饱和蒸气在管外冷凝成同温度的液体。
烃蒸气的冷凝潜热为315kJ/kg 。
已测得:蒸气冷凝传热系数:°=800W/(m 「C ),管内侧热阻为外侧 的40%污垢热阻又为管内侧热阻的70%试核算:(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 准);(2)换热管的总根数;(3)换热器的管程数。
[计算时可忽略管壁热阻及热损失,水的比热为 4.18kJ/(kg -C )]解:(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S;由题意知,水以0.7m/s 的流速在管内流过,欲求S,需先知道每程的管子数,每程的管子数等 于所需冷却水的总流量与单管内水的流量之比。
两流体交换的热量为: 又Q =W c C pc (t 2 -"t i ) , C pc = 4.18kJ / kg - C ,取每程管子数为20,则每程所能提供的传热外表面积为: (2)换热管的总根数;由所需的总传热面积可求取换热管的总根数。
=476.2W/m 2 C则任务所需的传热外表面积为:取n =80(2)换热器的管程数。
2在一单程逆流列管换热器中用水冷却空气,两流体的进口温度分别为 20C 和110C 。
在换热器使用的初期,冷却水及空气的出口温度分别为45C 和40C ,使用一年后,由于污垢热阻的影响,单管内水的流量为:11: 2 2W c1= :d 2u =0.785 0.02120.7 1000 = 0.2423kg /sW cQ394C pc 山-J) = 4.18 (37_17 )= 4.713 kg / s每程所需管子数为:4.713 =19.5由题给数据,换热管总根数为:S o ■dol18.7 -0.025 3= 79.4由题意管程数为:N t0.2423 0.4 丄 0.7 0.4 丄)800 800n(4)冷却水流量加大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有何变化?变为多少?在冷热流体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却水出口温度降至 38C ,试求:(1)空气出口温 度为多少? ( 2)总传热系数为原来的多少倍?( 3)若使冷却水加大一倍,空气流量及两流体进口 温度不变,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各为多少?(:水>>:空气)(4)冷却水流量加大后,换热器的传率有何变化?变为多少? 解: 使用初期使用一年后110C ——40-110C -------- T 2 45 C -―20-38C -__20C(1)空气出口温度T 2题意可得:使用初期 Q =W c C pc (t 2 -切=W h C ph (「-T 2)=KS A t m( 1) 使用一年后 Q 丄 2W c C pc (t 2 -t i ) =W h C ph (T i -T 2 H KS :tm(2)两式相比(2)/( 1),得 (110 -T 2 )_(38 -20) /(110-40)一 /(45-20)则:T 2 =59.6 C(2)总传热系数K /K 方程⑵式/(1)式,得:(38 -20) K 54.2 (45 -20厂 K 38.2故 K K 二 0.50%(3)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 2及T 2一年后Q =W c C pc (t 2 7) =W h C ph (「-T 2)= K : S :t m (3) Q =2W c C pc (t 2 -11)二W h C ph (T 1 _T 2)=K S 「:t m(4)方程(4)式/ (3),得: 整理前半式的方程t 2 =39.^0.17912(5) 又因 [水〉空气,K "「空气, 由等比定理(110-T 2)-(t 2 -20) 1 (110-t 2)-仃2 -20) 110-59.6-954.2 110-t 2lnT 2 -20整理得,ln"414T 2 - 2054.2t 2 =153-T 2 (6)联立(5)和(6),可得:t 2 二 29.4 C , T 2 二 57.5 C:a3有一蒸汽加热器,热方:为饱和蒸汽冷凝,T=100C ;冷方:为生垢液体升温,1 = 20 C , t 2 = 60 C (1) 在测试中,维持以上温度条件不变,发现蒸汽凝液流量,在清洗前后之比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