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b)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b)学习重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难点: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过程:一.章节知识梳理(完成本章知识网络构建)二.合作学习: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瓶剪碎后的质量小于完整的塑料瓶的质量B.1Kg铁块比1Kg木块含有的物质多C.地球上的物体有质量,太空中的物体没有质量D.宇航员从地球升入太空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2.Ⅰ、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①;②。

(2)用天平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的顺序。

在调换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还大,而取出最小砝码又偏少,此时应采取方法使天平平衡。

Ⅱ、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

A、取出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

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上图的方格纸中,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已表示出一种,请将另一种物质的变化情况在图象中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

(3)实验中有两处多次测量,一处是对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另一处是选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至少要2种不同的物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4. (1)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m3 。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回顾本章知识。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3.会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重点难点:重点:密度知识的应用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三、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定义:叫质量。

单位:、g、mg、t;其换算关系实验室用工具——质量工具常用工具:案秤、杆秤、台秤、电测量直接测量:固态(或粉状)质量方法特殊测量:微小质量、液体质量定义:叫密度。

公式:密度单位:kg/m3、常用单位,换算关系:测定:测质量、测体积,用公式ρ=mV计算密度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二)典型事例例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ρ甲:ρ乙=4:1 B.ρ甲:ρ乙=1:4C.若V甲=V乙,则m甲< 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质量和密度例2.一只空瓶质量是0.2kg ,装满水后质量为1.0kg ;倒掉水后再装另外一种液体,总质量变为1.64kg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三)强化练习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 .食用油B .酱油C .白酒D .水2.工人师傅根据用料需要,把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切割后的这两块钢板( )A .质量相等B .密度相等C .体积相等D .不确定3.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 ,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 ( ) (ρ水=1g/cm 3,ρ酒精=0.8 g/cm 3)A.400cm 3B.350 cm 3C.250 cm 3D.200 cm 35.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向右移动游码6.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62g ,合 kg ;若这个苹果的体积是180cm 3,则该苹果的密度为 g/cm 3。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精选全文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精选全文

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a物质的密度最大B c物质的密度最大C 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密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7、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赵鑫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示数为V1 ②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③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④计算出矿石的密度(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填数字代号)(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g,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kg/m3.8、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镯的质量是 g。

(2)按图乙如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 cm3。

(3)玉镯的密度为 kg/m3。

6.浇铸某一铸件,称出该铸件的木模质量是6kg,已知木模的密度是0.6×103kg/m3,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如果要浇铸这样铅铸件需要多少千克的铅水?。

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

总第课时课题质量和密度复习姓名:学习目标通过知识梳理能归纳总结出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通过巩固练习会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学科物理班级上课时间审核领导知识梳理:1.质量不随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实验室测质量大小常用_____ __。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

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我们用_______来描述这种性质,将其定义为_____ __.常用密度单位 1 g/c m3 =__________ kg/m3 常温常压水的密度为____ ____3.量筒的使用1ml= _____c m3 1L=______ m34.在“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已给出的器材有:天平和砝码、细线、直尺、金属一块、水一杯.上述器材中,多余器材是???? ? ,还必须补充的器材是???? ? __。

在测得这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应当用公式ρ=?????? __求得这金属块的密度。

5.密度的应用:密度的计算、空心实心的判断、压强浮力知识的应用巩固训练、当堂检测(作业与训练):1、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将一袋牛奶倒入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20g,然后将其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量筒示数如图1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54g,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g,体积为mL,牛奶的密度为kg/m32、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增加/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3、如图6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情景,明显的操作错误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

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

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 第1课时【复习目标】1. 知道质量的概念2. 了解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 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 理解密度的概念,初步应用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预习提纲】通过预习,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

(每人至少提出一个人问题)【典型例题】1.冰熔化成水,它的质量_____,密度_____,将水倒去一半,密度_______。

(选:“变大、变小、不变”)2.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为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边调。

平衡后,将物体放在_____盘,在另一盘中加砝码,当发现加最小的砝码时指针指在刻度盘右侧,取下时指在刻度盘左侧,这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此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调节: 测量方法: 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及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工具:_________ 水平调节:________________ 横梁平衡调节:____________ 密度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及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_ 水的密度: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测量:3.用一个2.5L的瓶子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为是多少kg/m3;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多少kg的水。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懂得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2、能进行质量、密度、体积的简单计算。

3、会测量一些固体、液体的密度。

二、复习重难点:1、能进行质量、密度、体积的简单计算。

2、会测量一些固体、液体的密度。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1、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用字母____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改变,(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 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关系:1t=_______Kg 1g=_______Kg 1mg=_______Kg2、关于质量的测量(1)质量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实验室用______测质量。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______。

②“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里,用______向______里加减砝码,即左物右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_______+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_______⑥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整理仪器。

3、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用_______表示。

(2)公式: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用ρ表示_______,m表示_______,V表示_______,密度主单位是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1g/cm3=_______Kg/m3。

物理九年级下册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物理九年级下册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导学设计教师寄语:进步就是好学生,提高就是一百分考点聚焦:1.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会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一、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快速回忆以下问题,对于遗忘的知识,可查阅课本、学习笔记,然后组内交流。

1、回忆质量相关知识(1)质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质量的国际单位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1mg=____g=____kg.(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调节横梁平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回忆体积测量相关知识(1)使用量筒时要先观察__________。

读数时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积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1m3=______L=_____mL3.回忆密度相关知识密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g/cm3=___________kg/m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测量固体密度(小石块)的一般步骤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5.回忆测量液体(盐水)密度的一般步骤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二、重难点强化及规律总结例1.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复习第六章章质量和密度导学案

复习第六章章质量和密度导学案
1、结合教材和学案对复习内容进行梳理.
2、师生共同交流本章知识梳理的内容。
1、独自完成知识梳理。
2、小组内合作统一结论,解决疑难问题。
3、按照老师的安排报告知识梳理内容。
4、通过组内对子互助强化巩固、记忆。
1、安排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内容。
2、教师深入小组,参与研究。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结论。关于密度测量的问题如何减小误差,在测量的程序上,准确讲解。
复习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导学案
导学
目标
1、引导学生对本章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达到巩固本章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密度的计算和测量。
难点:密度的计算和测量。
课型
复习课
课时数
1课时
制作人
审核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3、在分组交流中精讲补充,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不全面的内容。
关于本部分的复习,知识的难度不大,但知识的范围较广,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要抓好学生知识的落实,落实到学案上,并加强记忆和理解。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复习。
综合运用
精选习题
1、先独自完成学习内容,按照老师的任务安排,完成对问题的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报告交流综合运用内容。
1、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学生有疑难之处,教师进行点拨。
2、安排学生的小组任务,指导学生的报告交流。教师精讲补充对习题进行拓展。Biblioteka 时习整理综合运用内容中的错题。
板书设计
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质量二、密度
教学反思
知识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一、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
什么叫质量?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有什么特点?密度与社会生活有哪些联系?
二、引探——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一、质量
1.物体中所含物质的______叫质量,基本单位是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性。

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______台上,把游码拨到标尺______的零刻度线处,调节________使指针指在______________,此时横梁水平;称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____盘上,用_______夹取砝码放在天平_____盘内,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密度
1.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物理意义是:________的水的_______是1.0×103kg;常用单位是:g/cm3,1g/cm3=_______ kg/m3。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________的。

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密度是_________的,与物体的形状、______和________ 无关。

3.密度的计算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ρ=m V
ρ=
质量公式:________ 体积公式:_____________
三、释疑——主动展示,阐述疑点
例1、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A球,在左盘中放三个B球,天平刚好平衡,则
A、A球和B球质量之比为1∶1
B、A球和B球质量之比为2∶3
C、A球和B球密度之比为3∶2
D、A球和B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例2、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简、天平(带砝码)、烧杯。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

方案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

交流:①上述两种方案都存在不足之处,方案一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__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测石块密度时,先后测出三个物理量:m石、V水1、V水2,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先测体积,则体积会偏_______密度会偏_______。

测盐水密度时,先后测出三个物理量: m杯总、V倒出、m杯剩,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

若先测空杯质量,则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测得密度会偏_______。

五、精练——当堂训练,提升能力
1.请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名初中生质量约50______ ②一只鸡蛋质量约50______
2.下列质量约为0.2kg的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梨子
C、一只鸡蛋
D、一只蚂蚁
3.下列关于物质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B、对某种物质而言,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C、某种物质的密度大小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D、只要测出物质的密度,就可以完全断定它是哪种物质
4.人体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A、0.005m3
B、0.05m3
C、0.5 m3
D、5m3
5.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A、500ml,10ml
B、100ml,2ml
C、250ml,5ml
D、50ml,2ml
6.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7.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80g、72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 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6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6 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8.一只铜盆的质量是540g,一只铜壶的质量是270g,,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9.“蒙牛酸酸乳”牛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_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体积为0.25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kg/m3。

10.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
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
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
丙所示。

塑料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体积是
__________cm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
_________kg/m3。

11.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
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现已测出m1是110g,根据图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3)等器材测干
12.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
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
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
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请根据图8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13.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

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祛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
14.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

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15.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

若先将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1318g。

求瓶内金属颗粒的密度多大?
16.一件工艺品用金和铜制成,它的质量是181kg,体积是18dm3,求这件工艺品中金、铜的质量各是多少克?(金的密度是19.3×103kg/m3,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17.一个铝球的质量是81g,体积是0.04dm3,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体积有多少。

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则总质量是多少(已知ρ铝=2.7×103 kg /m 3,ρ3kg/m3)?
水银=13.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