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配合比技术交底大全
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小区住宅楼,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共XX层,地下室1层,地上XX层。
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约为XX立方米。
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特制定本技术交底。
二、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现场准备(1)确保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排水系统完善。
(2)对浇筑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垃圾等。
(3)设置浇筑区域的围挡,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 材料准备(1)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确保原材料质量。
(3)外加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防冻剂等,确保混凝土性能。
3. 设备准备(1)混凝土搅拌机:确保搅拌机性能良好,搅拌时间符合要求。
(2)运输车辆:选用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确保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3)泵送设备:根据工程规模和高度,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4)振捣设备:选用合适的振捣棒,确保混凝土密实。
4. 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持证上岗。
三、混凝土浇筑工艺1. 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确保运输车辆密封良好,防止混凝土流失。
(2)运输过程中,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2. 混凝土泵送(1)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和工程规模,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2)泵送过程中,保持泵送速度均匀,防止混凝土离析。
(3)泵送过程中,密切关注泵送压力,防止管道堵塞。
3. 混凝土浇筑(1)浇筑前,检查模板、钢筋等构造物,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浇筑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25-30cm。
(3)浇筑过程中,确保混凝土均匀填充模板,防止出现空洞、蜂窝等现象。
(4)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混凝土出现离析。
(5)浇筑过程中,密切关注混凝土表面,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
混凝土拌合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对象全体混凝土拌合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
二、交底时间[填写具体时间]三、交底内容1.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及操作要求(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拌合,确保混凝土质量;(2)混凝土拌合前,检查拌合设备是否完好,保证拌合过程中设备运行正常;(3)拌合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颜色、稠度等,确保混凝土均匀;(4)拌合完成后,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 安全操作规程(1)拌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眼镜等;(2)拌合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3)拌合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擅自离岗,确保拌合过程安全;(4)拌合过程中,严禁将手、脚等身体部位伸入拌合设备内,以防意外伤害;(5)拌合过程中,严禁在拌合设备周围堆放杂物,保持现场整洁;(6)拌合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3. 人员安全注意事项(1)拌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严禁酒后作业;(2)拌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守现场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3)拌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与周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4)拌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5)拌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1)拌合过程中,注意减少扬尘,做好现场环境保护;(2)拌合过程中,保持现场整洁,严禁乱扔垃圾;(3)拌合过程中,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2. 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3. 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应加强对混凝土拌合施工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4.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五、交底负责人[填写负责人姓名]六、交底记录[填写交底记录表]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交底内容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混凝土搅拌工艺参数技术交底

混凝土搅拌工艺参数技术交底概述混凝土是建筑、道路、桥梁、机场和港口等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而搅拌是混凝土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搅拌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交底。
工艺参数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将水泥、水、粗、细骨料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要求。
各种掺合料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来确定,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搅拌时间搅拌时间是指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车内搅拌的时间,它通常包括充料时间、搅拌时间和出料时间。
搅拌时间的长短对混凝土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
如搅拌时间过短则会导致混凝土不均匀,而搅拌时间过长则会使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影响施工效率。
搅拌速度搅拌速度是指混凝土在搅拌车内的搅拌速度。
搅拌速度的控制对混凝土的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搅拌速度过快,则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导致表面裂缝和气孔等问题。
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与配合比、掺合料的选用、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混凝土的强度与掺合料类型、掺合比例、细骨料的粒径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此外,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耐磨性和抗渗透等方面的要求也需要满足相关的规范和性能指标。
环保要求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混凝土搅拌车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环保问题。
应选择尽量少产生污染的搅拌车进行生产,并且搅拌车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安全要求混凝土搅拌车是一种大型机械设备,使用时需要注意相关的安全要求。
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熟悉搅拌车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在搅拌车使用时,工作区域应进行有效的隔离和标识,避免人员走入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混凝土搅拌是混凝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搅拌质量对混凝土的品质和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混凝土搅拌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交底,希望能对搅拌车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混凝土搅拌技术交底

混凝土搅拌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在本次工程中,混凝土的搅拌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质量,特进行此次混凝土搅拌技术交底。
二、搅拌前的准备工作1、原材料的检验与储存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并检查其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等。
水泥应储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防止受潮结块。
骨料:粗细骨料应分别堆放,避免混杂。
骨料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外加剂: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选用,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外加剂应储存于专用仓库内,防止变质。
水: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宜采用饮用水。
2、搅拌设备的检查与调试检查搅拌机的运行状况,包括搅拌叶片的磨损情况、传动系统的灵活性、卸料门的密封性等。
对计量系统进行校准,确保原材料的计量准确无误。
清理搅拌机内部,清除残留的混凝土和杂物。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1、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等因素,由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
提供的配合比应明确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原材料的用量。
2、配合比的调整在实际搅拌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坍落度等情况,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配合比时,应遵循先调整用水量,再调整外加剂用量,最后调整水泥和骨料用量的原则。
四、搅拌工艺1、投料顺序一次投料法:将砂、石、水泥等原材料一次投入搅拌机内,然后加水搅拌。
二次投料法:先将水泥、砂、水投入搅拌机内搅拌成砂浆,然后再投入石子搅拌成混凝土。
两次加水法:先将全部的石子、砂和 70%的水投入搅拌机内搅拌10-20 秒,然后再投入水泥搅拌 20-30 秒,最后加入剩余的 30%的水搅拌至规定的时间。
2、搅拌时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容量、坍落度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90 秒,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120 秒。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一、任务背景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施工前,施工方与监理方、业主代表等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的一次技术交流和沟通活动,旨在明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以及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二、交底内容1. 工程概况根据项目需求,本次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的对象为XX项目的XX部位。
该工程部位的主要施工内容为混凝土浇筑,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浇筑工艺、施工要求等。
2. 混凝土材料2.1 水泥:本工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国家标准GB/T 175-2022执行,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2.5R。
2.2 砂:选用细砂,砂的级配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22。
2.3 石子:采用直径为5-20mm的骨料,石子应清洁、无泥土、无腐蚀性物质。
2.4 水: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者经检测合格的水源。
3. 混凝土配合比3.1 设计强度等级:本工程采用C30混凝土。
3.2 配合比:水泥:砂:石子=1:2.5:3.5,水灰比为0.5。
4. 浇筑工艺4.1 混凝土浇筑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积水。
4.2 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4.3 混凝土浇筑采用顺序浇筑法,先从低处到高处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4.4 浇筑过程中,应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4.5 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5. 施工要求5.1 施工前,施工方需提供混凝土材料的检测报告和相关证明文件。
5.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5.3 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5.4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施工工艺。
5.5 施工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6. 安全措施6.1 施工现场应设置暂时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1、机械和设备应检查,确保完好无损,并注意维护保养。
2、配用混凝土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和塑性度浇筑,禁止使用已凝结的混凝土。
3、为减少混凝土的流失与浪费,地面应用防水薄膜或勾缝剂进行封闭,防止水分从地面渗透进入模板。
4、模板必须牢固,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破损或渗漏孔,并在施工前清洁。
二、混凝土配比1、应按照设计要求涵盖的强度等级和塑性度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及用量,按照规定比例搭配配合料。
2、凡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合理的试验和分析得出强度等级不变、塑性度提高或缩小,应报请设计单位更改设计混凝土比例或分类。
3、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试块的预警,并取样检测当前的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的搅拌1、搅拌设备应按照要求进行加油、检修、维护以及时排除故障。
2、搅拌时间不应过长,一般不得超过两分钟,以防止混凝土结块、水分蒸发和出现缩孔现象。
3、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温度和湿度决定搅拌水的使用量,控制混凝土塑性和流动性。
4、当需要在混合搅拌过程中添加减水剂、缓凝剂、加快剂、颜料等混凝土添加剂时,应按规定用量添加,不能超过正常添加剂的比例。
四、浇筑混凝土1、摆料时应当与模板紧贴,不得出现渗漏现象,搬移距离应该适当不过远离现场,并保证混凝土不分层,可达均匀分布。
2、浇筑混凝土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应超过0.5m,低于200mm的墙体直接用小型混凝土泵浇注。
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用扁担对混凝土进行立面振捣或外露式振动;平面如道路或大平板则需要采用内外震动器进行振捣。
4、混凝土浇注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杆件间和柱等约束部位要进行钢筋混凝土连接。
五、养护混凝土1、施工后混凝土应该及时覆盖,防止阳光、雨水等对其影响,并进行养护。
2、按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0天,严格监控内部温度、湿度,避免干裂、龟裂的发生。
3、养护方案应该写在施工日志中,并进行紧密的跟进与检测。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施工前,工程施工方与监理单位、施工人员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沟通,目的是确保施工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有清晰的理解和正确的掌握。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要求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
一、混凝土配合比1.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在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中,首先需要明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然后根据相应的标准配合比表,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确定配合比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2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与搅拌在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中,需要明确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和质量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对混凝土的搅拌工艺进行交底,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方式等。
搅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1.3 添加剂和掺合料的使用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中,还需要明确添加剂和掺合料的使用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添加剂和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
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而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使用添加剂和掺合料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掺配,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二、施工工艺2.1 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法在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中,需要明确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
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同时,要交底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包括手工浇筑、泵送浇筑、机械振捣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浇筑和充实振捣,避免出现空洞和裂缝。
2.2 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中,还需要明确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施工环境,确定适当的养护方法。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温、湿养护、防止干燥收缩等。
混凝土拌合配合比技术交底修订稿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混凝土拌合配合比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W1-01
工程名称
郑东新区龙子湖区晨晖路等四条道路工程施工七标段
单位工程
雨、污水工程
交底内容
混凝土拌和
日期
1.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碎石: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表4-28
搅拌机出料量(L)
<250
250~500
>500
自落式
90
120
150
注:l.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水:宜采用饮用水。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采用自落式搅拌机。计量设备采用磅秤。作业条件:
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拌合,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8
4.874
材料拌合时,根据砂石含水量,水用量适当减少
C25混凝土配合比
水胶比
0.45
砂率
36%
塌落度
30-50mm
项目
材料
水
水泥
砂
碎石
备注
每方用量
175
385
675
1183
重量比
0.45
1
1.753
3.073
材料拌合时,根据砂石含水量,水用量适当减少
C30混凝土配合比
水胶比
0.4
四次。
3.质量要求
3.1 保证项目:
3.1.1 混凝土所用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合料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有疑问及时通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
3.2 基本项目:
3.2.1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3.2.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
2.3.1 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2.4 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配比见附件)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W1-01
工程名称
东新区龙子湖区晨晖路等四条道路工程施工七标段
单位工程
雨、污水工程
交底容
混凝土拌和
日 期
1.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 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1.1.2 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1.1.3 碎石: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2.8.4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2.8.5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2.8.5.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8.5.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8.5.4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量测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时的温度和浇筑时的温度。
2.2.2 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
2.2.3 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
2.3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2.8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2.8.1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2.8.2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2.8.3 在每一工作班,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1.1.4 水:宜采用饮用水。
1.1.5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采用自落式搅拌机。计量设备采用磅秤。 1.2 作业条件:
1.2.1 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拌合,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1.2.2 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1.2.3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4应注意质量的问题
4.1 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是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要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要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
4.2 混凝土裂缝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在拌制阶段,如果砂、石含泥量大、用水量大、使用过期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因此在拌制阶段,仍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计量。
2.6 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表4-28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s) 表4-28
搅拌机出料量 (L)
<250
250~500
>500
自落式
90
120
150
注:l.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
2.7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2操作工艺
2.1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调整用水量。
2.2 计量:
2.2.1 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
4.5 要注意水泥的存放保管。水泥应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试。外加剂、混合料要防止受潮和变质,要分规格、品种分别存放,以防止错用。
交底人
接受人
C15混凝土配合比
水胶比
0.71
砂率
39%
塌落度
30-50mm
项目
材料
水
水泥
砂
碎石
备注
每方用量
175
246
767
1199
重量比
0.71
塌落度
30-50mm
项目
材料
水
水泥
砂
碎石
备注
每方用量
185
460
605
1190
重量比
0.4
1
1.315
2.587
材料拌合时,根据砂石含水量,水用量适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