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学 第5讲系统动力学

合集下载

系统动力学课程PPT共五章全

系统动力学课程PPT共五章全
2.3 计算机模拟是系统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工具
思维模型--因果回路图-- 流图-- DYNAMO--计算机模型
17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基础
3.1 思维模拟与决策陷阱 系统问题: 直觉对策: 环境污染严重 关闭工厂 乘车难 增加公共车辆 犯罪率增长 加强警力 货币供求矛盾增加 增印纸币 水产品供应不足 扩大捕捞量 知识贬值 紧缩教育投资 产品质量低下 增加广告 住房紧张 占田建房
x 指数增长 有极限增长
38
t
(1)基本正反馈模块 现象:谣言传播、企业产值增长、通货膨胀、 知识积累等 特点:非稳定、自增长、自循环
知识积累的正反馈关系
基本正反馈模块流图
39
动力学方程:
dx/dt=RT, RT =k1x, x(0)=x0, k1>0
解得:
x(t)=x0eK1t = x0et/T1
3)积分表达: LEV(t)=∫ [IR(t)-OR(t)]dt (2)速率变量(流率,Rate Variable R)
R LEV
k A
R=f(k,H,LEV,A)
27
(3)辅助变量(auxiliary variable, A)
LEV
k A
A=k*(H-LEV)
H
(4)源(Source、汇Sink)
LEV RATE
或 L(t) → R(t) → R(L)
L,R R
L(t)
R(t) 0 (a) t 0 (b) L*
33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解法的基本特点: (1)既可用于分析过程有可用于综合过程 三张图象中任意给定一张可画出另外两张。 (2)求解过程的规范性 (3)轮廓性求解(精度不高) (4)难于应用于两阶以上的高阶系统。

系统动力学.ppt

系统动力学.ppt

0
0
15
30 45 Time (Month)
60
张学民 xzhang20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系统动力学
一阶反馈系统的复杂性 –– 新假设
buy rate 6 4.5
14
3
1.5
0 1 19 37 55 Buyers (person) 73 91
• 左半段曲线的斜率为正,表明两个反馈环中正反馈环起主导作用 • 左半段曲线的斜率随着水平变量Buyers的增加而递减至零,意味着正反馈环的 力量逐渐削弱,水平变量Buyers的行为呈亚指数增长的特性,购买率buy rate则 随着Buyers的增长而增至其最大值 • 右半段曲线的斜率为负,且其绝对值随着水平变量Buyers的增加由零逐渐递增 的,表明负反馈环不仅起了主导作用,而且其力量在不断加强, • 水平变量Buyers的行为呈超渐近增长的特性,购买率buy rate则随着Buyers的增 长由最大值逐渐衰减至零
19
指数增长行为
渐近衰减行为
恒值行为
恒值行为
指数崩溃行为
渐近增长行为
一阶线性正反馈系统 可能有的三种行为模式
一阶线性负反馈系统 可能有的三种行为模式
张学民 xzhang20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系统动力学
非线性与主导反馈环的转移
20
• 复杂系统内部存在相互作用的或正或负的多重反馈环。 • 所谓主导反馈环就是在多重反馈环中起主导作用的反馈环。 • 当系统行为表现出指数增长(或指数崩溃)特性时,可以推断系统中必定 存在正反馈环,并且正起着主导作用。 • 当系统行为表现出寻找目标特性时,则可以推断系统中必定存在负反馈 环,并且正起着主导作用。 • 系统行为是由多重反馈环相互作用共同产生的,其行为模式主要由主导 反馈环决定。 • 主导反馈环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往往随着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在各 反馈环中转移,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复杂的系统行为。 • 实际系统几乎都具有非线性的特征。非线性关系是导致主导反馈环极性 转移的根本原因。 • 不仅要研究正反馈环或负反馈环的作用,而且要研究主导反馈环转移的 作用。 • S型增长是主导反馈环由正反馈环向负反馈环转移的实例。

系统动力学ppt课件

系统动力学ppt课件
速率变量:又称变化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水平变量的 值增加或减少。速率变量表示某个水平变量变化的快慢。
可编辑课件
17
3、 基本概念
水平变量和速率变量的符号标识:
水平变量用矩形表示,具体符号中应包括有描述输入与输 出流速率的流线、变量名称等。
速率变量用阀门符号表示,应包括变量名称、速率变量控 制的流的流线和其所依赖的信息输入量。
注意:(1)常量方程中不能出现时间下标 (2)常量可以依赖于其他常量。
⑸初值方程
初值方程是给状态变量方程或者是某些需要计 算的常数赋予最初的值。
Li=Mi
Li:初始值名称
Mi:初始的数值
注意:(1)赋值方程中不能出现时间下标 (2)模型中每一个状态变量方程都必须赋予初始值, 因此每个L方程后都必须跟随一个N方程
边界优化是指系统边界及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系统结 构变化来获得较优的系统行为。
系统动力学就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系统结构进行 仿真,寻找系统的较优结构,以求得较优的系统行为。
可编辑课件
10
2.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系统动力学把系统的行为模式看成是由系统内部的信息反 馈机制决定的。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 DYNAMO仿真语言和Vensim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真实 系统的仿真,可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 态关系,以便寻求较优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可编辑课件
28
可编辑课件
29
Contents
1 2 3 4 5
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系统动力学分析问题的步骤 系统动力学实际案例
可编辑课件
30
4、系统动力学建模流程
任务调研 问题定义 划定界限

[管理学]系统工程第四章

[管理学]系统工程第四章

2019/1/30
28
2)速率变量( R )

速率变量的流图符号下一个阀门。是单位时间内状态变量 的改变量。速率变量控制着状态变量的变化,表示某个状 态变量变化的快慢。
d ( LEV ) IR OR dt
由于速率变量是一个行动变量,因此,当行动停止下来, 速率变量的作用也就终止或消失。
2019/1/30 29
SD, 1972
2019/1/30
5
[美]彼得· 圣吉(PeterM· Senge)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 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 1998。
作者简介: 1970 年从斯坦福大学获工学学士后进入 MIT攻 读管理硕士学位,在此期间被Forrester教授的SD整体动态 搭配的管理新理念所吸引。 1978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 和 MIT的工作伙伴及企业界人士一道,孜孜不倦地致力于 将SD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等融合,发展出一 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学习型组织。
2019/1/30
7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创新,它分析了传统思维方式的 一些弊端(如局限思考、归罪于外……等)后,提出培养能 看出产生问题背后的结构(所谓结构是指系统内部诸要素 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并采取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解或杠杆解(所谓杠杆 解是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回报的解,即“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的能力。它开辟了一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新路。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并非指获取知识,而是培养 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
负向因果链 A B
表示原因A的增加引起结果B的减少。
多个因果链以同向封闭的形式连接起来就组成的因果关 系回路,回路的极性取决于组成回路的各因果链中负向因果 链的个数。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共25张PPT】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共25张PPT】

思:一是指组成系统的各单元。二是指各单元间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系统的结构标志着系统构成的特征。
• 系统的结构包含下述体系与层次:
(1)系统S范围的界限;
(2)子系统或子结构Si(i=1,2,………p);
(3)系统的基本单元,反馈回路的结构Ei(j=1,2,………m );
(4)反馈回路的组成与从属成分: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 等。
统的内部。
fraction spending to investment 2
non armament spending 2
Economic Capacity 2
capacity lifetime 2 capacity
target armament 2
desired strength ratio 2
initial economic capacity2
沿着反馈回路绕行一周,看回路中全部因果链
的积累效应,积累效应为正,则为正反馈回路,积
累效应为负,则为负反馈回路。
反馈系统就是相互联结与作用的一组回路。
(1)若反馈回路包含偶数个负的因果链,则其极性为正; (2)子系统或子结构Si(i=1,2,………p);
(1)正因果链:A→B+
(4)反馈回路的组成与从属成分: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等。
3) 流图
IN 输入率
LEV 状 态变量
OUT 输出率
图1.8 流图及其表示符号
• 流图包括: 状态变量:Level 速率变量: Rate 辅助变量:Auxiliary 源: Sources 汇(漏或沟): Sinks 物质流:实线 P43 信息链:虚线 P43 源和汇代表系统的环境,其他代表系
armament lifetime 2

系统工程学(第五章)

系统工程学(第五章)
13
定性仿真发展历史



1983年,John de Kleer 和Seely Brown发表了 有关定性仿真的第一篇论文A Qualitative Physics Based On Confluence? 1986年美国德州大学的Benjamin Kuipers在 Qualitative Simulation”一文中提出了动态仿 真算法QSIM[3],使定性仿真接近于实用 90年代以来,该领域的研究情况可谓方兴未艾, 在IEEE的相关杂志上和撊斯ぶ悄軘等国际刊物上 经常可以看到定性仿真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内该 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从事定性理论研究的 仅限于少数院校的少数研究者。
18
定性仿真的发展方向
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仿真方法 采用模型分解方法 采用并行定性仿真方法
19
第二节 离散系统的仿真

1 排队系统 2 随机存储系统
20
排队系统的组成
排队系统的基本结构由四个部分构成:输入 过程、服务时间、服务机构和排队规则. 输入过程是指不同类型的顾客按照各种规律 来到系统. 服务时间是指顾客接收服务的时间规律. 服务机构则表明可开放多少服务设备来接纳 顾客. 排队规则确定到达的顾客按照某种一定的次 序接受服务.
4

系统仿真就是在建立数学逻辑模型的基础 上,通过计算机实验,对一个按照一定的 决策原则或作业规则由一个状态变换为另 一个状态的动态描叙和分析。对于现实世 界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仿真创立模 型,以使我们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5
2 计算机仿真技术(Computer Simulation)

是以数学理论、相似原理、信息技术、 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 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 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 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技术。

系统工程学-第5讲系统动力学可编辑全文

系统工程学-第5讲系统动力学可编辑全文

② 速率变量
R1
③ 水准变量
L1
④ 辅助变量
() 。

A1
⑤ 参数(量) ⑥ 源与汇 ⑦ 信息的取出
(常量) L。1
④ 辅助变量
。 A1
(初值) 。
(3)流图--流图举例
R1(利息1) L1
C1(利率)
R1(订货量) 库存量 I
(库存差额) D
Y(期望库存)
(出生人口) (人口总量) (死亡人口)
(1) K和KL的含义是什么?
(2) RM是什么变量?
(3) MHM、P、RM的量纲是什么?
(4) P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9、已知如下的部分DYNAMO方程:
MT·K=MT·J+DT*(MH·JK-MCT·JK),
MCT·KL=MT·K/TT·K,
非线性
1. 原因与结果非线性 2. 时空分离性—滞后 3. 随机性
2、系统动力学
2.3、建模流程
明确目的
认识系统的结构、预测系统行为、 设计最佳参数、合理进行决策
确定系统边界
封闭的社会系统
因果关系分析
系统结构
建立SD模型
流程图、方程式
仿真实验
结果分析
模型修正
三、SD结构模型化原理
1 因果关系
因果箭 A
招聘成功
+ 论资排辈导致
发展受阻的压力
年轻人才渴望 明星位置的压力
+
-
+
明星位置空缺数量
+ 明星位置总数
现在明星数量
4、讨论
毕业在即,同学们都在积极的寻找中意的单位 ,由于背负着上学期间的贷款,大家都希望能把自 己卖个好价钱。

第5讲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第5讲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4)
,式中常数u1和u2起振幅的作用。 请
将方程(4)代入方程(3),得
m1u1 f(t)+ (k11u1 + k12u2 ) f (t ) = 0 m2u2 f (t)+ (k21u1 + k22u2 ) f (t ) = 0
2015/3/24 机械系统动力学-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现在关心的问题是,在初值条件下,如何求解 这个方程。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确定: 1、坐标x1和x2是否有相同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x1和x2是否是简谐函数
2015/3/24
机械系统动力学-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14
有趣的“同步化” 现象
最早观察到同步化现象的科学家是
课 件荷兰的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 · 惠更斯 仅 供(Christian Huygens 1629-1695)。根据 学 习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发现 复 习 的钟摆的等时性原理,他于1656年把单 之 用 ,摆引入了机械钟,研制成第一个摆钟。 请
勿标,它们能够完全描述了系统在任何时刻的运动:x1和 它 用x2不仅表示出质量m1和m2的运动,而且也描述了
弹簧
。 曹k 、k 和k 的运动。因此,该系统是一个两自由度系统。 1 2 3
2015/3/24 机械系统动力学-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8
两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
f1 f2
课 件 仅 供 x1 x2 学 k2 (x2 − x1 ) 习 k1 x1 m1 m2 k3 x2 复 习 f1 f2 之 用 设运动x1和x2是微幅的,振动系统是线性的。由牛 ,顿定律建立运动微分方程 :
引言
2015/3/24
机械系统动力学-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形成子结构及流图。
四、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仿真分析
1、基本DYNAMO方程
水准方程(L方程) 速率方程(R方程) 辅助方程(A方程) 常量方程 (C方程) L R A C L1· K=L1· J+DT*(RI· JK-RO· JK) R1·KL=f ( L1·K,A1·K,…) A1· K=g(L1· K,A2· K,R1· JK,…) C1=数值 L1=数值 或 “ L1=L10 , L10=数值”
赋初值方程(N方程) N
2、一阶正反馈回路
人 口 数 P (+) 年人口 增 加 PR PR P

+

C1(人口年自然增长率0.02) p
L P•K=P•J+DT*PR•JK N P=100
R PR•KL=C1*P•K
C C1=0.02
0 1 2 ┆
P 100 102 104.04 ┆
PR 2 2.04 2.0808 ┆
个人雄心 + 成为明星的愿望 + 自负 + 当前的知名度 +
公众瞩目度 + 对公司的价值
+
讨价还价的能力 + 新雇主的吸引力 + 新传媒的出现
+
3.3.2、明星的视点——讨价能力
3.3.3、明星的视点——与公司的冲突
+
3.4、非明星员工的视点
年轻人才的流失 + 其他雇主的吸引力 公司的声望 +
-
死亡 人口
(平均)死亡率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4)
+ 组织改善
组织绩效
组织缺陷
( )
-
+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4)
+ 组织改善
组织绩效
组织缺陷
( )
-
+
多重反馈

人口 总数




出生 人数

死亡 人数
2 流图--流图符号



(1)常用要素 流 速率 水平变量 源与汇 参数
(2)流图符号
社会系统 (人机系统)
1、引言
1.3、再看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
静态结构 + 时、空维度
系统结构模型 ISM
动态结构
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系统动力学
2.1、产生与发展
企业
Forrester (MIT)
工业动力学 20,50
工业系统
更大的系统
> 城市 > 地区 > 国家 > 世界
城市动力学 世界动力学 69、71 系统动力学 学生 增长的极限 1971
888.2
3980
4922
Step Ramp
4、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3)
订货率
Pulse Sin Noise
。 测试 函数 。 正常销售 。 (发货)率
DELAY
交 (到 )货 率
库存量


销售(发货)率
。 。
MAX

T2

T3
。 库存
差额 期望 。 库存
SMOOTH
平均销 售(发 货)率

5
建模流程
明确目的 确定系统边界 因果关系分析 认识系统的结构、预测系统行为、 设计最佳参数、合理进行决策
封闭的社会系统
系统结构 流程图、方程式
建立SD模型 仿真实验
结果分析 模型修正
五 案例分析
电视行业的人才问题
管理团队所面临的一个限制业务增长的最大约 束就是人才问题,一些关键人物的流失给公司业务 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些关键人物包括银幕上的明星 、重要的幕后职员、经验丰富且能力颇强的编剧、 制片人、设计师等等。由于技术的发展,电台不断 开出很多新的频道,加上卫星频道、网络频道的不 断出现,新公司不断涌现,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因 此,各种人才可以不断流动了。 当然,留住人才的速效疗法就是加薪,然而这 可能并非最聪明的办法。
6000
1000
二阶负反馈系统输出特性曲线
t
仿真表
仿真步 长(周)
0
G
10000
△G
---
R1
1000
D
5000
R2
1000
I
1000
1
2
10000
9800
0
-200
800
600
4000
3000
1000
980
2000
3000
3
4
9420
8882
-380
-538
404
215.6
2020
1078
942

2、系统动力学
2.2、研究对象
Forrester (MIT)
系统 动力学
动态行为
系统
结构
理论 基础
控制论
信息论
决策论
系统动力学 模型
决策依据
2、系统动力学
2.2、研究对象:社会系统的基本特性
社会系统
基本特征 决策环节
SD的研究方法
非线性多重反馈系统
基本特性
自律性
非线性
反馈
1. 2. 3. 4.
I 1000 2000 2800
D 5000 4000 3200
R1 1000 800 640
I
1000
0
一阶负反馈(简单 库存控制)系统输 出特性曲线
t






由于一阶负反馈回路的作用, 库存水准就会逐渐达到期望库存 量.通常,构成负反馈回路是决策 者使系统达到预期目标或者 稳定的必要条件.
第5讲 系统仿真及SD方法
1 2 3 4 5 引言 系统动力学 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化原理 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仿真分析 案例分析
一、引言
1.1、从经典力学说起
经典力学
刚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间维
静力学
运动学
动力学
过程 运动
瞬间 静止
1、引言
1.2、从经典力学到系统动力学
经典动力学
刚体 (物理系统)
决策环节
系统动力学
作者简介:1970年从斯坦福大学获工学学士后进入MIT攻读 管理硕士学位,在此期间被Forrester教授的SD整体动态搭 配的管理新理念所吸引。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和 MIT的工作伙伴及企业界人士一道,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将SD 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等融合,发展出一种人 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学习型组织。
I 6000
1000
0 一阶负反馈(简单 库存控制)系统输 出特性曲线 t
4、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1)
库存量
I

R2
10000
R1 。 Z(5) 。 G 。 D R2 。
1000 。 I
入库量 + (—)— 途中存货量 +
(—) 订货量 R1
G
库存 差额 +
W(10) 。 Y(6000)
4、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2)
自主决策 自我管理 自我控制 自我约束
1. 2. 3.
原因与结果非线性 时空分离性—滞后 随机性
2、系统动力学
2.3、建模流程
明确目的 确定系统边界 因果关系分析 认识系统的结构、预测系统行为、 设计最佳参数、合理进行决策
封闭的社会系统
系统结构 流程图、方程式
建立SD模型 仿真实验
结果分析 模型修正
提示
企业视角
学 校 视 角
就业 & 招聘
人 才 视 角
思考与讨论题






1、系统仿真在系统分析中起何作用?系统仿真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2、SD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其反馈回路是怎样形成的?请举例加以说明。 3、请分析说明SD与解释结构模型化技术、状态空间模型方法的关系及 异同点。 4、请举例说明SD结构模型的建模原理。 5、SD为什么要引入专用函数?请说明各主要DYNAMO函数的作用及适 用条件。 6、如何理解SD在我国现实的社会经济和组织管理系统分析中更具有方 法论意义? 7、请用SD结构模型来描述学习型组织的一般机理。 8、假设每月招工人数MHM和实际需要人数RM成比例,招工人员的速 率方程是:MHM· KL=P*RM· K,请回答以下问题: (1) K和KL的含义是什么? (2) RM是什么变量? (3) MHM、P、RM的量纲是什么? (4) P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三、SD结构模型化原理
1 因果关系
+ -
因果箭
A
B
+ +
B
D

A
B
B
- -
A
D

B
因果链
A
反馈回路
C
订货 速度
+ -
A
C

系统的 性质 行为
库存 差额

库存 量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1)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2)
+ 订货量
库存量
库存差额 期望
( )
+
库存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3)
+ 出生 人口 (+) + (平均)出生率 人口 总量 + ( )
Meadows
MIT世界模型

System Dynamics, SD/ J.W. Forrester(MIT) Industrial Dynamics (ID), 1959 Principles of Systems, 1968 Urban Dynamics (UD), 1969 World Dynamics (WD), 1971 SD, 1972 [美]彼得· 圣吉(PeterM· Senge)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 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