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三、近代交通、通讯业发展的影响
京汉铁路建成前,从北京到汉口,走驿道需要27天,铁路开通后只 需要两天半即可抵达;
铁路的便捷,增加了商品流量,加速了商品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 大规模的发展。“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当蒸汽机车出现后,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 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 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4、哪一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09年
5、中国自主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
台湾 6、中国最早的电话公司设立在?
上海
要点透析
1.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 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 路”。这说明 (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李鸿章曾言:“铁路之设,关于国计、军政、京畿、民生、转运、 邮政、矿务、招商、轮船、行旅者,其利甚溥。 孙中山说:“交通为实业之母”,而“铁道又为交通之母”。 近代某知识分子: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此 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国防。
1933年,日军在长城口发动大战。国军部队的传令兵们竭 尽全力,在那些险峻的石山上来回奔波,不少人不是摔死, 就是遭鬼子伏击,甚至路上被野狼叨去,而日军全是无线 电联络,大占优势。蒋介石懊恨不已,下定决心发展无线 通讯部队!
D
“马拉火车”和“太监拉火车”:受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的束缚,西方先进技术难以在中国充分发挥作用。
要点透析
2.新中国初期,公路运输获得较大发展,全国建立起比 较密集的公路网的直接原因是? ( ) A.解放战争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高中历史课件 必修2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高中历史课件 必修2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902年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的是一 种能够在街上自动 行驶的四轮怪物。 这就是汽车。
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 (仅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 赖进口等,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
B.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初,开始出现汽车、有轨电车。 2.民国时,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发展缓慢。 3.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和城市交通较快发展 (公路网、公路大桥) 。 4.20世纪90年代,轿车进入百姓生活。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19世纪80年代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成就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新中国成立后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后电 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 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老式电话
程控电话
可视电话
手机
卫星电话
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
2.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宝成铁路
兰新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中国铁路营业线示意图
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投资,加快铁路建设。到2000年我国铁路运营总 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 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 式通车运营,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 最恶劣的高原铁路。
2.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 开序幕。

高一历史作业《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答案》(含解析)

高一历史作业《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答案》(含解析)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单选题1.(2020·山西高三)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

以上数据表明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B.交通运输设备科技水平提高C.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D.交通运输完成网络化布局【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陆海空的交通工具的数量都由1949年到2018年剧增,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设备科技水平也在提高,B正确;据材料可知,早在1949年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就已形成完善,A说法错误;据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而不是强调“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C错误;D与材料无关。

【点睛】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包括交通运输的标准、质量、管理、安全、卫生、维修等方面的内容。

2.(2019·贵州省丹寨民族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于20世纪初刊载的一则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

这一现象反映了A.社会风气的变化B.女性进入政治领域C.自行车日渐普及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根据“20世纪初……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妇女骑车郊游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说明“女性进入政治领域”及“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故BD两项错误;只有上海妇女骑行自行车郊游不能说明自行车日渐“普及”,C 项错误。

3.(2020·浙江高二期末)1917至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写成《实业计划》一书,书中规划了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他认为交通运输必须放在近代工业首位。

下列符合当时中国工业和交通发展状况的是①天津已建成有轨电车交通系统②中国人已能自主修建铁路③纺织业由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④近代工业与传统产业的生产总值接近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从1912年开始纺织业由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到19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即“近代工业与传统产业的生产总值接近”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④的A、D项和说法不全面的B项。

浏览该文件-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浏览该文件-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目标解读进步表现:(1)交通:传统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和马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

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XX建立轮船招商局,以轮船运输业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开始了。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XX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火车机车由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发展到磁悬浮列车,速度越来越快。

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现居世界第四位。

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

(2)通讯:传统通讯实行驿站制度,19世纪70年代西方丹麦的电报公司在XX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受其影响,XX巡抚在XX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XX建立公司,到20世纪初中国才在XX开办了第一个局,开通市内第一部。

新中国成立后,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加快了人民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效率。

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1.(原创)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标志是()A.XX船政局的成立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C.民生轮船公司的成立D.怡和公司的成立2.1910年,假如你想从XX到旅游,为方便和实惠,你会选择()ABCD3.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时C.辛亥革命前夕D.抗日战争前夕4.(原创)中国公路交通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迅猛发展,以下属于其原因和表现的是()①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②全国X围内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③到2004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168万千米,客运量约135亿人次④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也通上了汽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看下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A.莱特兄弟B.詹天佑C.冯如D.陈纳德6.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首条航线是从()A.—XX B.—XX C.—XX D.—XX7.(原创)1877年,XX巡抚丁日昌在XX设立电报局,并建立了自旗后(即今高雄)至府城(即今台南)全线长95华里的电报线。

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共86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共86张PPT)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北京地铁四号线
思考:古代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
古代主要交通工具:
马车(牛车、驴车) 骑马 船 乘轿
思考: 古代交通工具的动力
和对象是什么?
动力:人力、畜力
对象:有身份、有地位 家境较好的人
思考: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
40年代世界发生哪一重大历 史事件?主要发明是什么?
——中国国家统计局
思考: 为什么我国的铁路建设
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经济实力增强 综合国力提高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1)设施 宝成铁路和兰新铁路 京九铁路 青藏铁路
(2)工具
解放型蒸汽机车
第一台内燃机车 第一台电力机车
90年代末广深铁路上高速列车
2003 上海磁悬浮列车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
中国铁 路之父 詹天佑
“中国地大物博,而于 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 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 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 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 铁路。”
——詹天佑
自设自建——京张铁路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1)设施 最早铁路——淞沪铁路 诞生标志——唐胥铁路 自设自建——京张铁路
——李岳瑞《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
பைடு நூலகம்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运行,主 要用于载客,轰动一时。……中国 政府拨出官帑28万5千两收回这条铁 路。但是,1877年路款付清之日,立 即停运,而且沈葆桢不顾商民的要 求,竟下令把这条铁路拆掉!
——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铁路诞生标志——唐胥铁路
高中历史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必修二第15课

中国近代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中国近代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 制水上飞机,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 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开通。 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
运营。 ——依据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教材整理
与铁路运输业相比,材料表明中国航空业发 特点:航空事展业历的程发有展起何步特较点晚?,但是发展较快。
交通拥挤
能源紧张
环境污染
不良信息
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
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 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 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 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 情况表明( )
、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上海成为女性解 放的中心、女性读书开始为人们接受、民族 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从材料中可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谈谈出 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信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受顽固派的阻挠发 展迟滞。
原因:清政府的迂腐;封建迷信对人的毒化。
如果说世纪、年代,中国铁路开始出现但 受阻挠,到了世纪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 了,原因是什么?
《马关条约》签订,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 出(投资或贷款)的新时代。
“黄鹄”号轮船
“万年青”号轮船
创办于年上海轮 船招商局是近代最早 的航运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的经营广告:“宗旨——发展中国航 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 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 评”等。对该“广告”解读错误的是
.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四.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四.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四.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古代交通: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 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 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舟楫,轿子,马车;百姓步行!
2、近现代交通:Βιβλιοθήκη 图说历史(1)人力车
(近代城镇)
(2)自行车 (3)三轮车
发展 概况
开始传入,限 19C中后期: 于宫廷使用。 20C初期: 城市大街小巷 20C50年代: 主要代步工具
中 国 客 机
2012年3月珠海现中国首家私人飞机4S店成立,销售西 锐S22和S20两款型号,500万元以内和300万元以内 。
中国交通工具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金版P50特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交通运 输工具开始发生质的改变, 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 最先传入中国的是什么?
(4)轮 船
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 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 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蓝鼎和《鹿 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
洋务运动的影响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
事我 件国 。铁 年 路, 史青 上藏 具铁 有路 里全 程线 碑贯 意通 义, 的是
2006
(6)有轨电车
西门子1881年在柏林近郊铺设的第一条电车轨道; 1890~1920年大发展; 1899年北京出现最早的有轨 电车。 (1906年天津创办)
(7)地铁
最早是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Metropolitan Railway;1969年北京,结束了 中国城市没有地铁的历史。

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四第2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四第2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 时间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成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的发展 时间段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C80S后 截止2003年 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 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飞机
冯如
冯如和他的飞机
一、近代交通工具的革新
1、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20世纪50年代 后,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代步工具。 2、轮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自行设计成第一艘 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起步
3、火车: 1)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的唐胥铁路。 2)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 铁路。 3)19c末20c初,收回铁路利权运动蓬勃展开,铁 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归纳——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 展的原因
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能力训练
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D ) A 骑自行车 B 乘有轨电车 C 坐火车旅游 D 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 工具是在 ( D ) A 民国成立后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 D 1949年以后 3、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的一项是 ( B ) a邮政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电话 A abcd B acdb C adbc D adc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 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3)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电车、汽车、
火车、轮船、飞机等。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 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 台湾架设。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 电报局。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PPT文档演模板
•和谐号动车组
上 海 的 磁 悬 浮 列 车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图说历

交通工具的进步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火车机车演变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2、公路交通: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PPT文档演模板
•空中客车A380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探究: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交通 工具变化的表现。
(1)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马车 等,即“南方舟楫,北方马车”。
(2)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人力车、自 行车。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8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未来的发展
• 物联网 •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
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 (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 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 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 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 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 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 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 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 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 管理和控制。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 进步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8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从中看出我国古代交通地域 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我国的交通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为外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一、铁路和公路
•1、铁路交通: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1875年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 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新中国成立后
PPT文档演模板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 一个电话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 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 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
火车的汽笛声。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3)新中国建立后
•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 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 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 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 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 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放牌”
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 工业的诞生。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 首次超过200万辆。中国终于 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二、水运和航空
•1、水路交通:
•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 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 落后于西方。
• 清朝雍正年间(1723一1735)蓝鼎和
《鹿洲初集》云:"番人造船比中国更固。"
PPT文档演模板
•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 船招商局,是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 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水运组展示成果
时期
概况
19世纪70年代 初
•轮船招商局
新中国成立后 •发展较快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 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
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
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20世纪90年代
•萎缩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2、航空运输:
•(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 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 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 成为民航大国。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PPT文档演模板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课堂小结
•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 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一方面:
• 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活动的范 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变越小;
• 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正是它们使 得人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