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烷法顺酐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顺酐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国外需求扩大,国内市场出现下滑

中国顺酐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国外需求扩大,国内市场出现下滑

中国顺酐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国外需求扩大,国内市场出现下滑1、顺酐概况顺酐,全称顺丁烯二酸酐(MaleicAnhydride,MA),又名2,5—呋喃二酮。

顺酐具有明显的刺激性酸味,易升华,易燃,易溶于水,常温下为无色针状结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醋酐、顺酐、苯酐为三大有机酸酐,其中顺酐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漆、油墨、工程塑料、不饱和聚酯树脂、医药、农药、饲料、工程塑料、油品添加剂等多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2、顺酐行业现状顺酐行业生产工艺正处于升级换代过程中。

新兴正丁烷法工艺具有经济、环保方面的优势。

而传统苯法顺酐因其高污染与高成本等劣势,逐渐被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所替代。

近年来苯法顺酐,大批产能闲置或退市,2019年产能规模下降至102.5万吨,未来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目前正丁烷氧化法顺酐产能占比45%。

自2017年以来,国外市场顺酐出现复苏的迹象,2019年顺酐出口总量为8.1万吨,行业产量占比9%。

国外市场的复苏支撑了国内顺酐行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顺酐进出口主要国家及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韩国、以及德国地区。

2019年我国顺酐行业产量为90.7万吨,进口量为0.03万吨,出口量为8.01万吨,国内顺酐行业表观消费量达到为82.72万吨。

如下图所示:近几年,国内顺酐产品平均价格整体呈现V字形走势,2014年顺酐产品平均价格9647元/吨,到2016年下滑到5646元/吨,随后反弹,到2018年顺酐产品平均价格达到了7954元/吨。

2019年受产业景气度的影响,国内顺酐价格大幅回落,年度均价降幅超过10%。

2018年我国顺酐市场规模约67.26亿元,同比2017年的55.8亿元增长了20.54%。

2019年受国内产品价格下滑以及需求萎缩的影响,2019年我国顺酐市场规模下降至56.69亿元。

未来正丁烷法顺酐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正丁烷法顺酐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正丁烷法顺酐发展趋势分析近期,因国内纯苯价格⾼涨,传统苯氧化法顺酐成本压⼒不断加⼤,盈利受到较⼤影响。

相⽐之下,原本市场占⽐较⼩的正丁烷法顺酐成本优势逐渐凸显,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业内⼈⼠称,随着今年在建正丁烷法顺酐装置的投产,正丁烷法顺酐正进⼊快速发展期。

顺酐是⼀种常⽤的重要有机化⼯原料,⼴泛应⽤于⽣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等。

按照原料路线不同,顺酐⽣产主要分为苯氧化法和正丁烷氧化法。

国外顺酐⽣产装置以正丁烷氧化法为主,国内顺酐⽣产装置则以苯氧化法为主。

新世纪以来,我国顺酐⾏业持续⾼速发展,2012年产量达到约80万吨,⽐2000年增长了5倍。

但是,国内纯苯供应不⾜,长期依赖进⼝,价格⼀直⾼位运⾏,导致苯氧化法顺酐价格居⾼不下。

近⼏年,随着相关技术实现国产化,特别是西⽓东输天然⽓增多,民⽤液化⽓作为燃料⼤幅下降,⼤部分向化⼯领域延伸加⼯,⽽正丁烷下游尚⽆开发,正丁烷氧化法顺酐发展不断加快。

据悉,液化⽓资源丰富的⼭东地区今年底将有4套正丁烷氧化法顺酐装置陆续投产,⽣产能⼒在30万吨/年左右;到2014年底新增产能近40万吨/年。

⽽截⾄2010年,我国还只有兰州⽯油、克拉玛依、新疆吐哈⽯油3家企业采⽤正丁烷氧化法⽣产顺酐。

正丁烷氧化法顺酐发展加速的⼀个重要因素是成本优势明显。

据测算,正丁烷法顺酐每吨消耗正丁烷1.1吨左右,不含税原料成本在7500元。

苯氧化法顺酐每吨耗苯在1.2吨左右,按照当前加氢苯含税价格9000元左右计,不含税原料成本在9200元左右。

两种路线原料成本相差近1700元。

根据有关化⼯设计院提供的的数据,苯氧化法顺酐加⼯费⽤约1000元,正丁烷法顺酐加⼯费⽤约1600元,再计⼊燃料消耗等费⽤,苯氧化法顺酐总成本超过12000元,⽽正丁烷法顺酐总成本在9400多元,两者价差达到3000元,正丁烷法顺酐成本优势⼗分明显。

从两种原料的后市⾛势来看,⽬前全球范围内液化⽓供应充⾜,液化⽓深加⼯从利⽤烯烃成分转移到烷烃成分,下游副产品正是⾼纯度正丁烷。

顺酐的主要用途及国内市场现状

顺酐的主要用途及国内市场现状

顺酐的主要用途及国内市场现状顺酐的主要用途及国内市场现状顺酐主要应用于玻璃钢行业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加氢类产品中的1,4-丁二醇(BDO)、四氢呋喃(THF)和γ-丁内酯(GBL);也应用于涂料、润滑油添加剂、农药、酒石酸、琥珀酸及酐、四氢苯酐、改性松香等方面。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是热固型树脂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且加工工艺简便,因此应用广泛。

目前中国可以生产400余个牌号的UPR,主要品种包括邻苯型、间苯型、对苯型、双酚A型等,按用途和功能分类包括通用树脂、耐化学品树脂、阻燃树脂、浇注树脂、柔性树脂、人造大理石、BMC 与DMC树脂、装饰类树脂和特种树脂等。

中国的UPR市场中,增强类(玻璃钢用)树脂比例只占40,,而用于非增强类树脂的比例高达60,,在非增强类树脂中工艺树脂占34,,纽扣树脂占24,,人造大理石占19,。

UPR行业一直都是顺酐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通常占顺酐总消费量的40,~50,,而中国由于顺酐下游产品用途相对较少,其应用在UPR 行业的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

据报道,2003年中国UPR产量已超过72万吨,消费量突破85万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UPR消费国。

近几年,中国UPR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27.6,,这极大地激励和支撑了中国顺酐行业的发展。

在一般牌号的UPR生产原料中,顺酐所占比例为14,,17,。

据预测,2007,2008年间全国UPR产量将达到110万吨/年,以后将在110万吨/年上下波动,到2009年将消费顺酐约22万吨/年。

加氢类产品:顺酐在加氢类产品(包括BDO、THF和GBL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作为氨纶原料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中的应用,是过去10年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大幅拉动全世界顺酐产品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2004年全世界顺酐总年产能为159万吨,其中用于生产BDO、THF和GBL等产品的产能为41万吨/年,比例高达25.79,,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

2024年顺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顺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顺酐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顺酐,即顺丁烯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它广泛应用于聚酯树脂、涂料、塑料等多个行业。

本文将对顺酐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顺酐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顺酐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并且预计到2025年将以X%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顺酐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竞争格局顺酐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厂商包括:1.全球领先企业: 克利化工、巴斯夫、伊士曼等。

2.本土企业: 山东恒睿化工、江苏天元化工等。

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市场渗透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方面竞争激烈。

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激烈的竞争,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也相对较为剧烈。

发展趋势1.环保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无毒、低污染的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顺酐市场将向环保型产品转型,加快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技术创新:在快速发展的化工行业中,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将致力于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3.新兴市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顺酐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亚太地区以及中东和非洲地区都是顺酐市场潜力巨大的地区。

结论综上所述,顺酐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是全球顺酐市场的主导地区。

该市场竞争格局激烈,全球领先企业和本土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存在激烈竞争。

未来,顺酐市场将向环保型产品转型,并且技术创新以及新兴市场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动力。

2023年顺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顺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顺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顺酐行业市场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

作为合成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顺酐在塑料、橡胶、涂料、纤维以及医药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顺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主要产区、应用领域、新技术进展等方面综述顺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顺酐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分析,顺酐市场规模将因下游市场对高级塑料、涂料、树脂,及粘合剂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有所增加。

而顺酐的供给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够利用优越技术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亚洲及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二、主要产区全球主要的顺酐生产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中国、韩国等。

其中,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顺酐生产国,国内顺酐产能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此外,亚洲地区的新兴市场也开始崛起,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应用领域顺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塑料:顺酐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的重要材料,用于制造高质量的塑料制品,如卫生间设备、交通工具以及零件等。

2.橡胶:顺酐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包括轮胎、密封件、隔震器等,顺酐能够提高橡胶的耐热性、耐寒性,以及其它物理性能。

3.涂料:顺酐能够提高涂料的强度、柔韧性以及附着力,用于制造机械设备、汽车、飞机以及工业设施等。

4.环氧树脂:由于顺酐的吸湿性很强,可以用来改进环氧树脂的台面和漆面。

四、新技术进展在新技术方面,顺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尾气对环境贡献不小。

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加强环保法规,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顺酐生产企业已经开始采用环保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顺酐市场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进产业链,使其更具有竞争力。

同时,顺酐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分析报告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分析报告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过程,可用于生产顺酐这一重要的化工原料。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工艺、现状、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

同时,通过对市场的深入了解,也可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参考,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工艺过程进行介绍,分析市场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介绍、市场现状分析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三个部分。

结论部分将总结正文内容,给出市场分析结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结构,本报告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的现状和前景,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分析依据。

1.3 目的文章目的是通过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决策者提供市场洞察和发展建议。

同时,通过对工艺介绍和市场分析的综合,为相关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并对未来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报告,希望能够为行业内外提供关于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深入了解,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

1.4 总结:在本文的引言部分中,我们首先概述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深入了解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的详细介绍,分析了当前市场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希望本报告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的理解有所帮助,为相关从业人员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2024年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顺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等领域。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法。

本文将对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以揭示市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市场概述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顺酐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等。

随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对顺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生产方法,被广泛采用。

市场规模分析目前,全球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去年全球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产量达到XX万吨,市场销售额达到XXX亿美元。

从市场规模来看,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驱动:1. 工业需求增加随着各个工业领域的发展,对顺酐的需求不断增加。

顺酐在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的扩大。

2. 生产成本下降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生产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设备的改进,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使得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更具竞争力。

3.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新兴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对顺酐的需求增长。

新兴市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对顺酐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进一步扩大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规模。

市场份额分析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中存在着多家重要的厂商和生产商。

据市场调查,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几家厂商分别为A公司、B公司和C公司,它们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市场趋势预测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预计未来几年,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随着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结论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受到工业需求的增加、生产成本的下降和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等因素的驱动。

正丁烷法顺酐扩张迅速

正丁烷法顺酐扩张迅速

正丁烷法顺酐扩张迅速国内正丁烷法顺酐产能扩张得三思。

未来两年正丁烷法顺酐扩张迅速,新增产能将达到56 万吨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终端市场需求很难出现大规模快速好转,尽管正丁烷法顺酐在利益驱使下扩能热潮不减,但在供需失衡局面下,顺酐市场的前景值得三思。

2012 年以前,国内苯法顺酐产能123 万吨,正丁烷法顺酐12 万吨;2013 年,苯法顺酐产能128 万吨,正丁烷法顺酐产能达到44 万吨,相比正丁烷法顺酐而言,苯法顺酐产能增速明显放慢,正丁烷法则扩张迅猛。

据统计,未来两年正丁烷法顺酐新增产能仍将达到56 万吨左右,我国顺酐总生产能力将达到220 万吨以上水平。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顺酐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苯氧化法和正丁烷氧化法。

正丁烷法每吨顺酐产品消耗1.1-1.2 吨正丁烷,而苯法每吨顺酐产品消耗1.1~1.3 吨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正丁烷作原料其单耗将比苯法低得多,正丁烷不仅消耗少,而且与苯法相比其毒性也小,同时正丁烷法生产顺酐对环境污染小。

用正丁烷法生产顺酐的企业目前是盈利的,该方法在原料成本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大的优势。

同时齐翔腾达内部人士也曾表示,正丁烷法顺酐的出口情况远好于国内。

尽管目前正丁烷法顺酐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是业内人士对于新产能的陆续投放以及下游市场的产能过剩情况抱有一定的担忧。

有资讯分析师表示,顺酐的主要下游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产能过剩,行业开工率大幅降低;行业利润大幅缩水;进口依存度也从2007 年的5.93%下滑至2013 年的1.57%。

(UPR)产能过剩之后,开工负荷的不断缩减直接导致顺酐需求增速放缓。

从2011 年到2013 年,顺酐表观消费量从68 万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丁烷法顺酐现状及发展顺酐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仅次于苯酐的第二大酸酐原料,且其下游产品有着相当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顺酐的用途随着下游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广泛。

顺酐广泛用于合成树脂、润滑油添加剂、医药、食品添加剂、1,4—丁二醇(BDO)、γ—丁内酯(GLB)、四氢呋喃(THF)、丁二酸、富马酸等一系列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

1.国内外顺酐生产工艺概况顺酐生产工艺按原料路线基本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两种主要生产方法。

按生产工艺技术氧化反应部分分为固定床与流化床,后处理回收部分分为水吸收与溶剂吸收。

1.1国外顺酐生产概况国外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正丁烷为原料的生产路线,国外正丁烷法顺酐装置产量约占85%以上,苯法顺酐装置产量约占15%以下。

美国全部顺酐生产装置均完成了从苯法到正丁烷法的过渡,这与美国采油和炼油工业高度发达有关。

油田和炼厂为顺酐企业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C4原料,在成熟而且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本追逐利润的原动力有力的促进了这个原料路线的转变过程。

近几年,美国国内顺酐产能增长速度放慢,而将目标瞄准了油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中东地区。

例如,美国顺酐生产商Huntsman公司与沙特合资在沙特建设9万吨正丁烷法顺酐装置。

欧洲地区顺酐的产能绝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化学工业技术也十分先进的西欧地区。

至2002年代表欧洲顺酐先进生产技术的的西欧各国已初步完成了苯法向正丁烷法的转变。

欧洲地区顺酐的产能目前基本处于维持现状的停滞状态。

1.2国内顺酐生产概况国内顺酐生产装置仍以苯法原料路线为主,正丁烷法占总产能15%。

由于我国资源的特殊性,煤资源较丰富,焦炭产量大,煤化工的下游产品焦化苯产量较大,使苯法生产顺酐比重较大。

进几年,随着我国石化行业快速发展和炼油能力提高,C4资源逐步得到综合利用,西气东输使液化气作为民用燃料的消耗量逐年减少,这使得正丁烷法顺酐得到了快速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煤化工的发展和技术提升,以及环保方面的要求,加氢苯、萃取苯产量逐步增大,焦化苯产量逐年减少,纯苯价格上涨较快,使苯法顺酐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纯苯与液化气的差价使正丁烷法顺酐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投产的正丁烷法顺酐装置12万吨,正在建设的装置22万吨。

下表反映出顺酐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构成1998~2008年世界顺酐生产能力(万吨)世界顺酐的消费构成表国内顺酐消费构成及预测表上表说明:国内1,4-丁二醇等加氢产品增加成为顺酐消耗的主要下游产品,今后几年成为拉动顺酐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2.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从70年代开始,国外公司开始研究以正丁烷为原料代替苯来生产顺酐,1975年美国孟山都和德克萨斯石油公司先后在其以苯为原料的生产装置上,改用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并获得了成功。

由于正丁烷原料价廉、污染小,再加上欧美等国家正丁烷原料丰富,使得以正丁烷法工艺逐渐盛行起来,并得以快速发展。

正丁烷法与苯法在工艺流程上非常近似,区别最大的就是氧化反应催化剂不同,丁烷法氧化反应器反应管比苯法长一些,最长达到6500mm,后处理既可以采用水吸收也可以采用溶剂吸收。

2.1氧化反应部分(固定床反应器)从近些年的资料看,国际上采用固定床工艺的装置越来越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运行的正丁烷法顺酐装置全部为国产化技术固定床工艺。

随着顺酐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固定床反应器逐步大型化以及催化剂性能提高,使装置的产能和效益同步提高,为装置的大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目前,催化剂空速最大达到2500hr-1,进料总烃浓度最大达到2.1mol%,使用寿命大于4年,平均粗酐重量收率93~95%。

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氧化部分流程简介如下:原料正丁烷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装填了一定数量催化剂的列管内发生反应,正丁烷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通常为 1.6~2.0mol%。

反应器热点温度通常在440~470℃。

反应热由熔盐冷却器和气体冷却器移出,产生蒸汽供装置使用。

反应器出口气体温度约在380~430℃,经气体冷却器冷却到140~150℃进入回收工序。

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氧化部分流程简图如下:气体冷却器后冷却器吸收粗酐对于后处理采用水吸收则捕集部分液态粗酐,而采用溶剂吸收则顺酐气体全部被溶剂吸收。

2.2后处理回收部分正丁烷法顺酐装置后处理既可以采用水吸收,也可以采用溶剂吸收的回收工艺。

▲水吸收工艺:反应生成气水吸收脱水精制产品水吸收工艺具有流程短、投资省、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由于有水的介入,在吸收和脱水过程中易形成富马酸而影响收率,二甲苯脱水操作的能量消耗较大,间歇操作蒸汽不易平衡。

▲溶剂吸收工艺:反应生成气溶剂吸收解吸精制产品溶剂吸收工艺采用的溶剂有两种: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E)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该工艺连续操作,收率比水吸收工艺高,能耗低,但流程较长,投资较大。

溶剂吸收也存在溶剂降解损耗、溶剂回收废水处理等问题。

3.正丁烷法顺酐发展趋势进几年,随着我国石化行业快速发展和炼油能力提高,C4资源逐步得到综合利用,西气东输使液化气作为民用燃料的消耗量逐年减少,这使得正丁烷法顺酐得到了快速发展的空间,与传统的苯法相比,正丁烷法更具有一些优势。

3.1资源和工艺技术从原料利用的合理性上看,正丁烷氧化比苯氧化生产顺酐更具合理性,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催化剂的改进,正丁烷的原料单耗将比苯法低。

从原料价格上看,液化气的价格比苯的价格低,炼油规模的扩大使炼厂副产液化气增多,西气东输造成民用液化气过剩,C4资源综合利用后剩余的正丁烷主要用于生产顺酐,从而使正丁烷价格上涨的幅度小于纯苯。

从环保方面看,正丁烷比苯毒性小,正丁烷法比苯法对环境污染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国家环保政策的倾斜,正丁烷法在满足环保要求以及发展前景方面比苯法更具生命力。

从投资方面看,随着国产化技术的成熟,建设成本大幅下降,已经接近相同规模苯法的投资额。

3.2顺酐下游产品的发展按我国目前顺酐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的情况,我国顺酐市场近年来总体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我国顺酐行业在产量方面完全有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需求。

从下游产品构成的现状和预测来看,下游产品对顺酐的需求构成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油漆涂料、润滑油添加剂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UPR可能退出主导地位, BDO等加氢产品的发展将成为拉动顺酐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成为顺酐下游产品的消费主力。

丁二酸以及可降解塑料将是潜在的市场需求。

a. 1,4-丁二醇(BDO)近几年,国内1,4-丁二醇产量、表观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加快,国内1,4-丁二醇需求量随着BDO下游产品PBT、氨纶、GBL的发展而快速增长。

2005年,我国1,4-丁二醇产量5.6万吨,表观消费量14.51万吨,进口8.91万吨,对外依存度61%;2007年,我国1,4-丁二醇产量12.4万吨,表观消费量23.8万吨,进口11.4万吨,对外依存度48%。

预计2012年我国1,4-丁二醇产能将达到90.0万吨,产量71.9万吨,表观消费量68.9万吨。

目前BDO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是:炔醛法、丁二烯法、丙烯醇法、顺酐法。

BDO 的各种生产方法为生产厂家提供了很大的原料选择余地,但发展趋势是由炔醛法向非乙炔为原料法转移,尤其是以正丁烷为原料的顺酐法最有优势。

顺酐法是目前最经济、最有前途的BDO生产工业化方法。

到2006年,世界1,4-丁二醇的生产路线中炔醛法出现负增长将退到第二位,以顺酐为原料的各种生产方法占主导地位。

b.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于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环保局已将治理“白色污染”列为重点工作之一。

世界各国对环保技术、环保产品的研究开发都予以极大关注和投入,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推出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制品,欧洲已经发布禁塑令。

丁二酸与1,4-丁二醇(BDO)合成的聚酯即可降解塑料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易被自然界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PBS安全无毒,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是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合成PBS,其性能完全达到通用塑料水平,可以在包装材料、餐饮用具、农用地膜、食品包装等一次性用品广泛应用,其市场消耗量巨大。

3.3氧化反应器大型化和国产化正丁烷氧化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顺酐收率对温度非常敏感,对于大型反应器来说,在高负荷进料条件下保证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关键在于反应热及时移出并保证径向和轴向温差在很小的范围之内。

目前,随着顺酐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作为顺酐装置关键核心设备氧化反应器也随之大型化。

从国外看,正丁烷法固定床反应器单台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0~4.5万吨/年,管板直径达到7m,反应管数达到35000根,单管生产能力1150~1200kg/年。

从国内看,采用国产化技术正丁烷法固定床反应器单台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0000吨/年(目前正在设计单台25000吨/年)。

可见国内顺酐生产装置在反应器大型化方面逐步成熟和进步,反应器大型化已成为顺酐装置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

天津市化工设计院从9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顺酐工艺的研究和国产化固定床工艺技术的开发,经过二十年来丰富的顺酐装置设计业绩的积累和对固定床反应器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在反应器大型化的设计和制造上解决了混合气体进料分布均匀问题、反应器内部熔盐流道分布及折流板分布、反应器的制造工艺等难题。

反应器的设计和制造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反应器内轴向和径向温差满足高负荷条件下运行,同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接近国外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4.天津市化工设计院顺酐技术水平及优势天津市化工设计院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顺酐装置的开发和设计。

二十多年来,先后设计了多套正丁烷法、苯法顺酐工程,并相继投产运行。

通过不断的研究、优化、总结经验,以及多年的顺酐工程实践,天津市化工设计院在工艺系统方案优化、环境保护、能源综合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设计及工程配套、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难点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顺酐专有技术体系,被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认定为“顺酐专有技术”。

5.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国内正丁烷法顺酐发展空间逐步增大,生产规模快速发展,正丁烷法顺酐产业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天津市化工设计院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成为国内唯一具有正丁烷法顺酐工艺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单位,通过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不断的改进优化,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天津市化工设计院真诚的希望与行业内各企业、供应商等加强交流与合作,竭尽全力为行业内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