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论文背诵古诗论文: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的好方法

合集下载

背诵文章的教学方法论文

背诵文章的教学方法论文

背诵文章的教学方法论文在教学生背诵时,一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去背诵,边背边思,以思促背。

二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背诵内容,灵活选择最佳的背诵方法。

一、增加信心,兴趣引路背书若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就有可能使背诵变成“死记硬背”,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背诵难以开展下去。

即使背了也会很快忘记。

对记忆心理的研究表明,良好愉快的情绪心态是记忆成功的前提之一。

信心和对记忆材料的喜爱程度以及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记忆也很重要。

因而老师在指导背诵时,首先应对语文材料的重要性、趣味性、规律性以及美感特征作必要的“点拨”与引导,以唤起学生背诵的欲望、信心和热情。

如让学生在听诗词背景故事之后再背,学生肯定会兴趣盎然。

试想老师在引导学生背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全篇没有一个喜字,却处处表现出喜,定会使学生兴趣倍增。

二、朗读准确,加强记忆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

适当背诵些有价值的材料,犹如常做体操增强体力一样,可增强记忆力。

据生理学家研究,重复的刺激可以帮助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

要求学生把有价值的材料背下来,对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俗话说“挖到篮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说,很多知识,你只有记住了才对自己管用。

因此,必须想方法记住知识。

尝试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背诵的自信心。

以“我要背”到“我能背”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成功的暗示,它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形成良好的背书心理。

三、熟读文本,理解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是背诵课文的前提,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有的学生背诵课文感到困难,往往是对课文内容不理解造成的。

所以在背诵一篇课文时,先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几段来叙述的。

弄清了文章的框架结构再背诵就容易多了。

如在背诵《田园诗情》一课时,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理解,然后再背诵就既快又省劲了。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生背诵古诗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生背诵古诗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生背诵古诗【摘要】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古诗背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理解和抄写上大下功夫,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注意复习巩固背诵成果,这样长期坚持方能收到极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朗读;背诵方法;学习习惯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那一首首扣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正因如此,古诗文背诵默写也作为中考必考的范围。

那么古诗文背诵又怎样指导呢?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略谈几点方法:1. 反复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效率。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的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①字典随身带,边看边查;②开动脑筋,边看边想;③笔不离手,边看边画;④防止遗忘,边看边批;⑤为讲故事,作好准备。

这种导读方式,训练了学生多种阅读能力:①阅读的思维能力;②阅读的理解能力;③阅读的知行合一能力;④阅读的记忆能力;⑤阅读的表述能力。

在养成以上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后面的工作就不难了。

熟读成诵,这需要在朗读上多下功夫。

反复朗读,不厌其烦,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把背诵比作“砍柴”,那么“朗读”就是“磨刀”。

刀磨得锋利了,砍柴还难吗?事实证明:反复朗读后,就会发现课文差不多背下来了。

读得越熟练、越流利,背诵就越快、越好。

2. 注重背诵方法的指导同样一篇课文,有的用30分钟就背下来,有的可能1小时都背不下来,这就是方法的问题了。

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一般教给学生以下几种方法:2.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根据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高中古诗文背诵方法论文

高中古诗文背诵方法论文

高中古诗文背诵方法谈高中语文教材重视经典古诗文的阅读,收入的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40%。

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语文素养,背诵是学习古诗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能够培养文言语感,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从而增强古诗文的阅读能力。

而背诵绝非单纯的死记硬背,教师要激发起学生背诗的兴趣,同时给以精当的方法指导。

笔者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多朗诵,少默读背诗的基础是朗诵。

三味书屋的老先生让学生们摇头晃脑的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就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我们不一定非得摇头晃脑,但起码要抑扬顿挫、有感情的朗诵。

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更快的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更快的达到背诵的程度。

尤其早读时间,必须要教室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境界”。

无论声音大小,自己能听见就行。

本来只有视觉,现在又加上听觉,是一种双重加强记忆,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读出声来有助于减少分神,使背书更加专注;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我认为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要热背,不要冷背读诗要朗读,带着充沛的感情去读,背诗才能进入角色之中,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有可能同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背《梦游天姥吟留别》,你就是那位满怀浪漫主义激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李白,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喊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就是那位忧国忧民的杜甫,你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背《琵琶行》,你就是那位泪湿青衫的白居易,聆听琵琶曲,听诉身世苦,你联想自己的遭遇,怎能没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呢?还有,你是豪放的苏轼,才能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你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才能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愤;你是多情的柳永,才能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等“古今俊句”。

初中语文古诗文的背诵指导探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的背诵指导探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的背诵指导探究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凝聚了古人对生活、情感、道德的思考和表达,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古诗文的背诵和探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本文将从古诗文的背诵指导和探究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有所启发。

一、古诗文的背诵指导古诗文的背诵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古诗文的背诵,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风采,感悟古人的人生哲理,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而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古诗文背诵,教师需要在指导上下一番功夫。

1.选材引导:古诗文的背诵选材至关重要。

在初中阶段,可以选择一些简短、易懂、意境深远的古诗文让学生进行背诵。

比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这些诗篇既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材,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分段示范:对于初学者来说,古诗文的语言表达可能会比较生僻,句式结构复杂,因此在背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古诗文进行分段示范,让学生逐句逐段地领会和理解,然后再进行整体的背诵。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文的语言和意境。

3.情感导入:古诗文的背诵需要有情感的投入,只有用心去领会、理解古诗文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背诵和表达。

在背诵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投入地进行背诵。

4.反复操练:古诗文的背诵需要通过反复操练来巩固记忆。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安排适当的反复练习,同时也可以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练习,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古诗文的内容和表达。

5.形式多样:古诗文的背诵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诵读、朗诵、表演等不同形式进行。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古诗文的探究方法古诗文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和吟诵,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诗文的内涵和价值。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论文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古诗论文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古诗小学生读古诗,不但能从中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而且还能从中吸取丰富的思想养分和精湛的表达技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欣赏诗歌以至创作诗歌的水平,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阅读古诗,重点不是在“阅”上面,而在“读”上面。

这个读,不是一般意义的读,而是满怀情感地高声朗读的“读”。

古诗(尤其是其中的抒情诗)适合于吟咏(有节奏地朗读)。

一首具有较浓抒情意味的古诗,如果反复吟咏的话,那么,不但能体会到它语言的精美,而且还能感受诗人通过它含蓄地表达出来的细腻的情感,例如,如果反复朗读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诗,那就仿佛看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西下的夕阳随山而尽的情态,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便能体会到诗人通过“更上一层楼”这一句展示出来的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

阅读古诗,除了要把重点放在读上面,尽量做到“熟读成诵”外,还应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这首诗时的思想状况等),因为诗人通过诗歌来写自己的志向,来表现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是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写时自身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感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

例如:南宋诗人陆游生活在灾难深重的时代,淮河以北的半壁河山被金人占领,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他竭力主张抗金,发誓要收复失地。

但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对力主抗金者排斥打击,致使陆游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悲愤满腔。

我们了解这一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状况,再读他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便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诗人无比的悲愤和急切收复失土的盼望之情了。

就古诗中抒情诗而言,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其中值得多花气力研究的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通过叙事或写景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的。

请看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语文教学论文:让经典古诗文走进学生的心田

语文教学论文:让经典古诗文走进学生的心田

让经典古诗文走进学生的心田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涵着大量的人文内涵。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韵律优美,语言精炼,对仗工整,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

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小让孩子们接受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小学启蒙教育过程中经典诗文的阅读、诵读等训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都很有裨益。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亦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目的是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益学生之心智、怡学生之性情、变化学生之气质、滋养学生之人生。

正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期的小学生,撒下最好的养料,我校开展了诵读古诗文的活动,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宽他们的心胸与视野,丰厚他们的知识储备。

我在任教的班级中开展了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终于有了不少的感悟。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发挥学生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营造氛围、介绍经典作品之后,可以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

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指导他们从具体诵读时间、内容、人员分工、诵读情况等来制定计划。

每周一次,总结汇报。

通过汇报,相互学习,相互吸取经验,再来制定下周计划。

这样做,学生学习有可达到的目标,有成功感;各小组之间的你追我赶,使学生的兴趣只增不减;通过计划的不断调整,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小组的诵读形式多样了、诵读进度增快了。

半个学期后,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回顾,让孩子们进行成果展示的计划制定、实施;让孩子们谈收获,谈体会,谈下阶段的做法。

诵读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不是负担,而是快乐。

二、诵读的经典古诗文的内容要精挑细选。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小学语文古诗课堂古诗教学策略再思考在小学阶段,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的接触外来汉语的学习。

因为,认识其它事物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与表达基本功,学生积极地参与意识能够得到激发。

因此,再遇到新鲜事物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增强自身的语言理解技巧。

因此,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教授小学生语文古诗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这也是开展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开端。

例如,进行基础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时,不能遵循传统的古诗课教学理念,除了读就是读写,授课教师过多进行说教式授课,即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学习,这只是一种效果不好的方式,一味的记或者是死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

这样的教学模式进程中,学生的言听计从表现良好,课堂参与效果却很差,这根本没有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以心得交流为契机,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不能单纯的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作为学校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方式。

因为,小学生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交流主动性,从识字方面的浅显学习再到古诗阅读分析能力的转化,古诗阅读的时效性要得到体现,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例如,对于以下问题:低年级出现学习跟不上,理解能力欠佳、较高年级学生不能抓住诗词重点和诗词传递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程结束没有相应的读书心得或者是古诗学习无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从课堂上的交流来获得。

但是,他们往往都是被动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授课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如收集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的古诗词。

将学生通过大脑涌现出来的看到过的大量诗词进行总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近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高中语文中古诗文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背诵和默写来积累古诗文,成了摆在我们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文言文是良金美玉,是现代汉语的根,其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尽管古诗文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背诵难度很大。

但事实上还是有章可循,关键在于方法的掌握。

我总结出几个行之有效的背诵文言文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共享。

一通过诵读,形成语感,加强背诵。

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

”可见,在诵读教学中,除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做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

诵读的形式: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大多数学生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后,还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凭靠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达到口熟的目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背诵课文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其特点是单音词多,用现代汉语翻译则和我们更加贴近,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课文并寻找难词难句,通过自己的理解翻译,加深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

而大部分同学背诵时常常背到一个地方又会突然卡住,下句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如果有人提醒下一句的第一个字,就又能接着背下去。

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即把每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

如同学们普遍认为比较难背的《归去来兮辞》的第二段,在背诵时把“舟、风、问、恨、乃……”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卡壳”时提醒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论文背诵古诗论文: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的好方法
摘要: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古诗认知规律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有目标,有计划。

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

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

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

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

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

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

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

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

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

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

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
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

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

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

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

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

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

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
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

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

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开展古诗诵读活动近两年来,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

我统计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1)熟读成诵法,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读法,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

多读,大声读,读着读着就背过了。

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

(2)理解背诵法。

先理解诗的大意,然后顺着意思背。

(3)想象画面法。

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对这三种方法,学生还进行了比较,说第一中方法背得快,但不如后两种方法记得牢。

另外还有"加动作法"、"听录音法"、"边写边记法"等。

这些经验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问起他们背诵古诗的好处,归纳起来,也有这么几点:1、可以增强记忆力;2、能训练口才;
3、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
4、了解古时候的一些人和事;
5、培养想象能力;
6、提高审美情趣;
7、作文时可以用上一些佳句。

其实,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

前几天,我想查个资料,问学生谁带古
诗书了,教室里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冒出四十多本书来,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绝妙唐诗》《诗经》《古诗大看台》《古诗文全集》《新编千家诗》《千家诗评释》《千古美文》《初中双色必背古诗文》《古诗文导读》……林林总总,近三十种。

有个同学还买来了《毛主席诗词》。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诗词诵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