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1前言

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一方面使人类面临能源枯竭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使人类现存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战略焦点。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

2011年全国能源消费量达34.8×108t 标准煤[1],国际能源署(IEA)及BP 能源榜也显示,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能源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55%,石油消费增速超过了GDP 增速,给能源生产和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2],而能源消耗量则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2012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108t ,比上年增长6.8%。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占1/3。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要将我国能源消费

总量控制在40×108t 标准煤,石油对外依存度要控制在61%以内[3]。既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又要实现节能目标,无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本文就化工行业节能设备及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评述。

2落实节能标准,实施节能设计2.1现行节能标准

制订标准成为国际普遍采用的节能降耗管理手段之一。通过标准,能够限定能源消耗的指标,能够将节能减排的技术成果固化并推广,能够规范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实施了能效标准制度[4]。标准化、尤其是强制性节能标准是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相关国家标准包括强制性和推荐性两大类。国家强制性标准由设计类、节能管理类和能耗/能效限额类标准构成,推荐性标准可大致分为设计类、管理评价类和基础类。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共计21个,其中16个涉及能耗/能效限额,3个属于节能管

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何奎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四川彭州611900)

摘要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能源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

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而能源消耗量则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2012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108t ,比上年增长6.8%。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占1/3。做好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要在新装置设计时,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标准,实施节能设计,从工艺和设备上实现源头节能;二是要对现有装置,通过技术改造,实施设备更新和工艺优化,使老装置达到节能标准;三是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更新节能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在新的高度上实现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节能节能设备节能技术节能标准化工

作者简介:何奎,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与机械设备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E-mail :wl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b17692579.html,

SINO-GLOBAL ENERGY ·95·

第8期

比较内容A 技术B 技术C 技术冷却水/t 130140150蒸汽/t 0.0650.10.205电/(kW ·h)375420420能耗/MJ 602271097778总单体单耗/t 1.015 1.019 1.020总操作成本/元449045394686操作成本/(104元·a -1)

107760

108936

112464

表1几种气相法聚乙烯工艺技术对比

理类标准,2个涉及节能设计,绝大部分标准在“十一五”期间发布实施。

2.2标准改进方向

为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在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中,提出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包括加快制(修)订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和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建立满足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的排放标准。同时鼓励地方依法制订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地方标准。为落实该方案,近期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并落实了“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的90余项强制性节能标准的制修订清单,包括鼓风机等工业设备的能效标准及PVC 、纯碱、醋酸、二甲醚、合成橡胶、甲醇、聚甲醛、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硫酸钾、轮胎等,以及氯甲烷、炭黑、烧碱

(修订)、合成氨(修订)等的能耗限额标准研制[5]。

显然,我国石油化工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明显落后于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一是要加快标准化步伐,尤其是加快修订一些已严重落后的标准的步伐;二是要扩大强制性标准的范围;三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那些在节能减排上具有明显效果的新技术、新设备尽快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广出去,使新技术、新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

2.3实施节能设计

王怀荐[6]在聚乙烯装置的设计中,通过比较生产全密度聚乙烯的气相法、浆液法和溶液法等3种工艺路线,认为虽然溶液法产品质量好,但投资高,消耗高;综合分析投资、消耗、产品范围、生产成本等因素,气相法略好于浆液法。在3种气相法技术中,综合考虑装置安全、健康、环保、消费者安全、工艺技术操作费用、能耗和物耗等指标的结果,见表

1。由表1可以看出,A 技术的工艺技术操作费用低,能耗、物耗在同类技术中是最低的。在装置设计过程中,又采用机泵调速技术、节能设备、优质绝热材料和优化的工艺流程等节能设计,使得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3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实施装置技术改造

工艺与设备是一对孪生兄弟,设备是工艺实施的载体,离开工艺,设备没有用武之地;离开设备,

工艺没有实施场所。因此,任何化工过程的完成,都是工艺与设备完美结合的产物。当然,任何节能目标的完成,同样离不开工艺与设备的结合,优化工艺,是在已有设备上的工艺参数的综合优化;改造设备,一定要满足工艺的要求。

3.1以优化工艺为主的节能改造

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常压蒸馏装置原油加工能力为50×104~60×104t/a ,催化裂化装置是典型的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以常压渣油为原料,加工能力为30×104t/a ,全厂能耗指标为96.05kg 标油/t ,能耗较高一直是制约该厂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经过分析,采用一系列措施对装置进行流程改造和工艺优化[7,8]:从常压渣油泵来的渣油(343℃,1.95MPa)经常压渣油-闪底油换热器E112,与闪底油换热,再经常压渣油-脱后原油换热器E111、常压渣油-脱前原油换热器E103换热至130℃分为两路:一路经E107、过滤器、流量计送至罐区;另一路经过滤器、流量计经油品原料泵(变频调速)进入催化原料罐R202(110℃)。催化裂化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上述改造后,年节约循环水34.4×104t ,节省成本17.2×104元。以年开工时间8000h 计算,年节约能耗1.441×106MJ 。每年利用常压渣油热能达

3.135×107MJ ,折合成标准油为987t ,以1t 标准油价格1100元计算,节约成本108.57×104元。由于罐区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泵改为变频调速控制,每年可节约电能1.2×105kW ·h ,即5.426×106MJ ,节约资金

73.1×104元。该厂投资38.9×104元实施技术改造,改造后年节能达3.822×107MJ ,年节约生产成本达

198.87×104元。

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延迟焦化装置于1996年建成,设计加工量为40×104t/a ,2002年对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时,为节约投资,利用了旧的凝汽式透平,装置设计能耗为39kg 标油/t 原料,与目前国

2013年第18卷

·96·

SINO-GLOBAL ENERGY

3.2以采用节能设备为主的节能改造

采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高效分馏塔、换热器、空冷器、泵、压缩机、加热炉等)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10]。各国对高效节能设备的研究、改进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传质设备。包括高容量塔盘、构型填料、新型不规则填料及静态混合器;②换热器。全球管壳式换热器的年贸易额有30多亿美元,但该类换热器的制造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目的是减少结垢和提高传热效果;③旋转设备(压缩机、泵)。改进的主要方向是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降低成本运行;④反应器。采用先进的模拟方法设计新的反应器,如将反应功能和蒸馏功能耦合在一起的反应蒸馏装置等;⑤锅炉。每年全球锅炉贸易额约为4.0~

4.5亿美元,改进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提高裂解炉、水蒸气重整和高压锅炉的效率等方面,如通过改进加热炉燃烧器火嘴,提高加热炉燃料的燃烧效率[11]。

绕管式换热器具有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换热面积大,制造成本低等特点。文献[12]将绕管式换热器应用于新建的加氢裂化装置上,装置设计能耗为45.39kg 标油/t ,实际标定能耗为36.77kg 标油/t ,为设计值的81%。按照同比例折算,每年节约燃料费用[(设计燃料费用-实际燃料费用)×81%]约为

1569.9×104元。此后,他们根据实际需要,对该装置又实施了一系列节能改造[13],一是在往复式压缩机上增加了气量无级调节系统(Hydro COM),往复式压缩机的轴功率随加工负荷的降低而降低,低负荷

运行时,功率消耗明显下降;满负荷运行时,电流下降约30A ,每小时节电约300kW ·h 。二是针对装置夏季高压空冷器冷后温度偏高问题,对高压空冷风机进行改造,即采用升力系数大、升阻比高的新一代HY 高效叶片[美国GA(W)系列翼型]取代铝合金机翼型带扭曲角叶片,将摩擦传动改为同步传动。改造后冷后温度下降3~4℃,循环氢压缩机汽耗下降0.5t/h ,且投资回收期仅为4个月。

张秀存等[14]对中原油田石化总厂常压装置物料低温热量进行核算,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利用热媒水技术,仅增加2台55kW 离心泵、1个缓冲罐、9台换热器,就实现了常压装置低温余热的回收,其结果是取消了常压装置空气冷却器,减少了软化水、循环水用量,冬季蒸汽消耗降低,厂区采暖得到保证,其余时间用于加热原油;锅炉冬季负荷降低,燃料消耗降低,每年节约成本321×104元。

王定平[15]分析了对填料塔和板式塔进行油脂脱臭的工作原理,认为填料式脱臭塔相对于板式塔,由于油在塔内呈膜状蒸馏,而无油位的存在,故需要的汽提蒸汽和抽真空用的动力蒸汽较少,仅为板式塔的约30%。按燃油锅炉计算,每升80号重油产汽按10kg 计,80号重油单价按2.5元/L 计,假定锅炉热效率为75%,对于生产规模为300t/d 的油脂厂,填料塔相对板式塔炼油成本减少量为:(86/10×

2.5)/75%=28.67元/t ,年开机率按80%计,则每年可节省费用300×365×28.67×80%=251.15×104元。

内延迟焦化装置能耗(不含脱硫)30kg 标油/t 原料的水平相比,能耗明显偏高。为此,2005年8月检修期间对装置实施了包括装置采用部分热进料,装置换热流程优化,加热炉增设8根辐射炉管,加热炉

增设辐射墙,焦炭塔和部分高温管线更换新型保温材料等内容的节能改造。改造后,装置最低能耗达到30.526kg 标油/t 原料,较装置改造前能耗40.2kg 标油/t 原料降低了10个单位[9]。

催化原料泵

按常压渣线

自罐区来接蒸汽管网

去罐区

去催化

循环水入口

至重污油线

E107

E103

渣油自E111

循环水出口

图1改造后的催化裂化流程示意图

·97·

第8期

何奎.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一般说来,富氧的应用非常广泛,凡需空气之处,均可用富氧替代。文献[16]介绍了膜法富氧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膜法富氧用于助燃时,采用“局部增氧”等高新技术,除了具有节能、增产等优点外,还能延长锅炉窑寿命、有利于尾气达标等;已广泛用于造气、催化裂化装置富氧再生、制硫酸、柴油机增氧、医疗保健、氧化反应及膜法-深冷法联合制氧等,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3.3实施综合节能改造

有文献[17,18]分析了石油化工过程常用的节能措施,邓涛[19]从加强能量的高效转换和传输、先进工艺的开发与应用、能量回收与充分利用等3方面,综合分析了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过程的节能改造,提出采用新型催化剂、实施智能控制、高效换热设备、传热设备的维护与清洗、U形冷却管替换指形内冷管和有机蒸汽膜回收丙烯等措施,降低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能耗。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装置循环水用量由原来的70×104t/月降到约52.4×104t/月;蒸汽单耗由1.35t降至1.21t,降低了0.14t;丙烯回收系统实现年经济效益234.9×104元。一年可收回全部改造投资。

4热量的综合利用

热量的综合利用是降低化工装置综合能耗的关键,因此做好热量的综合平衡,对于降低化工装置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4.1窄点技术优化热能利用

窄点概念是英国学者林霍夫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以后窄点技术又逐渐发展成为一整套换热网络窄点设计法,在欧美石化行业中广泛应用。据Linnhoff March公司报道,该公司运用窄点技术对500家企业1000套装置中的换热网络进行设计改造,平均降低公用工程消耗30%以上,改造投资回收期为0.5~1a[20]。

与其他设计方法不同,窄点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及计算程序,只需手算和/或简单的微机程序;在设计中该方法以窄点为起点,分别对吸热和放热两个部分做换热匹配设计;因此,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换热网络设计的方法。窄点位于冷、热综合曲线之间垂直距离最短处[21],窄点处的温差为网络中的最小温差ΔT min,如图2所示。对于热量回收,在换热系统中存在着某一特定温度,如果热量传递跨过这一温度,不仅造成高温位热能的浪费,同时也将导致冷、热公用工程消耗量的增加,这一特定温度称为窄点温度。

张海燕等[22]用窄点技术对制氢装置换热网络进行优化,发现冷公用工程用量为995kW,比装置目前用量减少10.17MW,其中空冷器热负荷为301kW,水冷器热负荷为694kW,冷却水用量为目前生产用量的6.3%。在高于窄点温度区域内有过剩的热流量852kW,可用于为加热炉预热空气。与装置现运行情况相比,换热网络需增加1台换热器。技术经济分析,预计设备及改造投资回收期10个月。宋小文等[23]、孟继安等[24]分别将窄点技术用于常减压装置的节能改造,同样取得了明显成效。

4.2换热器及其应用

换热器及其效率在石油化工节能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雷明华[25]综述了石油化工行业中换热器研究现状及瓶颈问题,认为虽然各种新型高效节能换热器不断出现,但要达到整个生产体系的合理化和能源上的最大节约,单单依靠提高换热器的效能不可能取得接近完美的效果。除了不断改进换热器的换热效能以外,还要关注换热器在除垢和故障处理方面的问题;不仅要注意不同工艺时选择适宜的换热器类型,还要注意换热器的并联或串联;不仅要关注换热器本身,还要关注与换热器匹配的零部件的搭配选型。在换热器开发上,尤其要关注换热器材质及其表面涂料的开发,将轻便、耐高温高压、耐腐蚀、便宜作为发展方向,关注换热器的结垢、腐蚀等问题。

4.3余热利用设备及应用

通过能量平衡把可以利用的余热尽量利用起来,避免不必要的能位降低(例如工艺流程中的喷

热公用工程目标

ΔT min

冷综合曲线

冷公用工程目标

窄点

热综合曲线

图2能量系统改进的窄点技术

2013年第18卷

·98·

中外能源SINO-GLOBAL ENERGY

水减温减压),把系统中的能量由高压到低压,由高温到低温统统加以利用,这样就可以达到节约燃料的目的。余热利用设备种类很多,但主要有空气预热设备、余热锅炉[26]和热泵[27~30]。

5应用变频器节电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流量、液面、压力等参数随工况的改变而改变,以前只能采用控制阀门或挡板开度的方法来改变,即人为增减阻力来实现,电力损耗非常大[31]。石化企业85%以上的电力消耗在交流电动机上,交流电动机拖动泵类、风机类负载又占大多数,而泵类、风机类负载的节电潜力是非常大的。将变频调速器安装在装置变电所内,由它给原有的交流鼠笼电动机供电,毋需改变原有的机泵管线和基础,安装方便、操作简便,只需转动面板旋钮,就能调频变速,可以直接观察所需频率(转速),也可遥控、远距离、隔墙操作,并能在线无级调速和显示故障。变频调速器内部有12位或32位中央处理器,能快速检测和保护。变频调速节能原理矢量图如图3所示[32]。

汪学峰

[32]

介绍了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渣油进

料泵、加热炉鼓风机和液氨输送泵等防爆电动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应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减少了电动机、风机、泵和阀门等设备的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节约电能效果显著,实现了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的经济运行,实现了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九江石化公司已投入运行的变频调速器就高达226台,总装机容量达到

15000kW 。若按每台设备节电率30%计算,则每年至少可节约电能3900×104kW ·h ,每年仅节约电费

一项就达2000多万元,节约设备维修费、材料费

100多万元。除了使用变频技术外,还可采用静电电容器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等手段,降低供电系统的有功电能损耗,实现节能,降低用电成本[33]。

6结语

实现节能降耗、节能减排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一项长期的没有终点的任务。就石油化工行业而言,笔者以为,应该认真落实节能3部曲,即:①在新装置设计时,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标准,实施节能设计,从工艺和设备上实现源头节能;②对现有装置,没有达到节能标准的,通过技术改造,实施设备更新和工艺优化,使老装置达到节能标准;③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更新标准,在新的高度上实现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

经济运行情况[Z].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3-01-23.[4]朱培武.当前中国能效标准及标识实施现状研究[C]//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第1卷),2010.

[5]游晓艳,段伟,陈诚,等.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相关国家标

准现状[J].石油石化节能,2012(10):52-55.

[6]王怀荐.聚乙烯装置的节能设计[J].炼油与化工,2007,18(3):

6-8.

[7]杨敬杰.催化裂化装置节能技术改造[J].河南化工,2006,23

(2):42-43.

[8]李想,陈明强,李玲,等.催化裂化装置节能降耗改造措施[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8):46.

[9]王国锋.延迟焦化装置节能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J].胜利油

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22(4):70-72.

[10]郑世桂.进一步降低炼油企业的能耗[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3,33(8):50-54.

[11]张秀锋.炼油厂加热炉节能改造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5,6(6):105-107.

[12]何文丰.缠绕管式换热器在加氢裂化装置的首次应用[J].石

油化工设备技术,2008,29(3):14-17.

[13]何文丰,沈永淼.节能设备在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J].中

外能源,2012,17(2):93-95.

[14]张秀存,司艳霞,王新元,等.炼油低温热利用技术研究[J].

河南化工,2011,28(11上):47-49.

图3变频调速节能原理矢量图

110100

90

80

7060

504030

20

10所需动力比例,%

102030405060708090100

流量或风量比例,%

变频控制(自动

节能控制时)

节能效

果空间变频控制(V /f 控制)泵或调节阀使用时的特性举例·99·

第8期

何奎.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Advances in Energy-sav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in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He Kui

(PetroChina Sichuan Petrochemical Co.,Ltd.,Pengzhou Sichuan 611900)

[Abstract]China ′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ill gain speed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as a result ,the country ′s energy demand will continue to rise rapidly.China ′s current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is about 33%,about 10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In China ,the petroleum and chem -ical industry accounts for 12%of the total outout value of 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and 15%of the country ′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refore the main target for the country ′s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itiative.In 2012,China imported about 2.71×108t of crude oil ,up 6.8%from the previous year.Of the about 1000major energy-consuming enterprises on a list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ne third are petroleum and/or chemical enterprises.To do a good job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should firstly strictly comply with relevant national policies when designing new production units and save energy from the very begin -ning of processes (in terms of both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by implementing energy-efficient designs.Secondly ,the industry should upgrade and optimize current equipment and processes through technical improvement to en -able existing units to meet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Thirdly ,the industry should continue to develop new tech -nology ,new process ,new materials and new equipment and continuously update energy saving standards ,particu -larly mandatory standards ,to achieve a virtuous cycl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t a new height.[Keywords]energy saving ;energy-saving equipment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energy-saving standard ;chemical engineering

[15]王定平.板式塔与填料塔在炼油中的应用及成本分析[J].中

国油脂,2005,30(9):57-5.

[16]沈光林,李世英,伊军.膜法富氧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进展

[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30(11):2-31.

[17]马林,李惠盛.石油化工节能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0):42.

[18]李金熠,孙志强,吴凯丽,等.石油化工节能的关键技术研究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7):54.

[19]邓涛.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策略及在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工

艺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1,3(5):22-23.

[20]钱伯章.国外石油化工节能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1992,21

(11):766-773.

[21]史美声.窄点设计法[J].炼油设计,1989,19(3):29-41.[22]张海燕,宁英男,高传礼.窄点技术在制氢装置上的应用探

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26(1):37-40.

[23]宋小文,史美声.窄点设计法在常减压蒸馏装置上的应用[J].

炼油设计,1990,20(5):55-65.

[24]孟继安,牛继舜.夹点技术在常减压蒸馏装置上的应用探讨

[J].黑龙江石油化工,1996,7(2):33-35.

[25]雷明华.浅析石油化工行业中换热器研究现状及瓶颈问题

[J].广州化工,2012,40(11):18-20.

[26]吴元新.余热利用设备的可行性研究[J].能源工程,1982(3):

4-8.

[27]张绪坤,毛志怀,赵有斌.热泵干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粮

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4):56-58.

[28]陈东,周红,谢继红,等.热泵干燥装置的应用和发展分析[J].

干燥技术与设备,2007,5(2):74-78.

[29]王汝武.蒸汽系统的热泵式凝结水回用设备[J].印染,2007

(8):29-30.

[30]王汝武.蒸汽加热系统节能及余热利用[J].上海造纸,2007,

3(2):62-65.

[31]赵爱志.变频器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2002

(3):52-53.

[32]汪学峰.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上的应用[J].上

海电气技术,2011,4(2):33-36.

[33]崔源发,严正斌.电气节能设备效能最大化的思考[J].有色

冶金节能,2011(6):33-36,49.

(编辑常雪红)

2013年第18卷

·100·

中外能源

SINO-GLOBAL ENERGY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点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 ) Installations[ 液化石油气( LPG )设施的设计和建造 ] 第 5.1.2.5 条规定旋转设备与储罐的防 火间距为 15m ( 50ft )。 5.3.5 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距甲 A 类储罐不应小于 15m ; 2 距甲 B 、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 12m ,距小于或等于 500m 3 的甲 B 、乙类固定顶 储罐不应小于 10m

; 3 距浮顶及内浮顶储罐、丙A 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 10m ,距小于或等于 500m 3 的内 浮顶储罐、丙 A 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 8m 。 [ 条文说明 ]

一般情况下,罐组防火堤内布置有多台罐,如将罐组的专用泵区布置在防火 堤内,一旦某一储罐发生罐体破裂,泄漏的可燃液体会影响罐组的专用泵的使用。罐组的专用泵区通常集中布置了多个品种可燃液体的输送泵,为了避免泵与储罐之间及不同品种可燃液体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故规定了泵与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泵区包括泵棚、泵房及露天布置的泵组。 5.3.6 除甲 A 类以外的可燃液体储罐的专用泵单独布置时,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可燃液体 储罐的防火间距不限。 [ 条文说明 ] 当可燃液体储罐的专用泵单独布置时,其与该储罐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无论 哪一部分出现问题,只影响自身系统本身。储罐的专用泵是指专罐专用的泵,单独布置是指与其他泵不在同一个爆炸危险区内。因此,当可燃液体储罐的专用泵单独布置时,其与

该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做限制。甲 A 类可燃液体的危险性较大,无论其专用泵是否单独布置, 均应与储罐之间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5.3.7 压缩机或泵等的专用控制室或不大于 10kV 的专用变配电所,可与该压缩机房或泵 房等共用一幢建筑物,但专用控制室或变配电所的门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之外,且专用控制室或变配电所与压缩机房或泵房等的中间隔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范》( GB50016 )规定 “ 变、配电所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 乙类厂房专用的 10kV

化工发展史

化工发展史概述 自有史以来,化学工业一直是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和应付战争等过程密不可分的.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它最初是对天然物质进行简单加工以生产化学品,后来是进行深度加工和仿制,以至创造出自然界根本没有的产品.它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 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足以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编辑本段古代的化学加工 化学加工在形成工业之前的历史,可以从18世纪中叶追溯到远古时期,从那时起人类就能运用化学加工方法制作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制陶,酿造,染色,冶炼,制漆,造纸以及制造医药,火药和肥皂.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就有了残陶片.公元前50世纪左右仰韶文化时,已有红陶,灰陶,黑陶,彩陶等出现(见彩图[中国新石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烧制的彩陶罐],[隋代(581~618)烧制的三彩陶骆驼],[西汉(公元前 206~公元25年)制作的云纹漆]" ,[唐代(618~907)越州窑烧制的青瓷水注],[中国古代炼丹白描图]).在中国浙江河姆渡出土文物中,有同一时期的木胎碗,外涂朱红色生漆.商代(公元前17~前11世纪)遗址中有漆器破片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漆器工艺已十分精美.公元前20世纪,夏禹以酒为饮料并用于祭祀.公元前25世纪,埃及用染色物包裹干尸.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世纪,进入铁器时代,用冶炼之铜,铁制作武器,耕具,炊具,餐具,乐器,货币等.盐,早供食用,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已设有掌盐政之官.公元前7~前6世纪,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制成肥皂.公元1世纪中国东汉时,造纸工艺已相当完善. 公元前后,中国和欧洲进入炼丹术,炼金术时期.中国由于炼制长生不老药,而对医药进行研究.于秦汉时期完成的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载录了动,植,矿物药品365种.16世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以前药物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此外,7~9世纪已有关于三种成分混炼法的记载,并且在宋初时火药已作为军用.欧洲自3世纪起迷信炼金术,直至15世纪才由炼金术渐转为制药,史称15~17世纪为制药时期.在制药研究中为了配制药物,在实验室制得了一些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和有机酸.虽未形成工业,但它导致化学品制备方法的发展,为18世纪中叶化学工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编辑本段早期的化学工业

石油化工交工资料标准规范

第四章交工资料标准规范 第一节交工资料应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一、国家标准 (1)GB/T 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2)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GB 50252-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二、化工石油行业标准 (1)SH 3503-200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2)HG20237-1994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3)Q/CNPC114-2005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 第二节SH 3503-200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本规定是对SH3503-1993《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修订而成,共分3章和2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明确了炼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及其配套工程中下述项目交工技术文件格式应执行相应标准或有关部门的规定: ——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电信工程、35kV以下送变电工程、工业电梯; ——油田、长输管道和城镇建设工程; ——工业建筑物、构筑物; ——锅炉安装、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和特种设备安装工程。 2.规定了应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建设革位、施工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关于交工技术文件的管理责任。 3.对交工技术文件的幅面、份数和用计算机编制交工技术文件作出了规定; 4.增加了由设计单位负责绘制最终版施工图的规定; 5.对交工技术文件的表格进行了增补、合并、修改和必要的删减; 6.细化了附录B《交工文件表格使用说明》的内容。 一、总则 1.为加强基本建设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结合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炼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以下简称石油化工装置)及其配套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 3.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中有关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电信工程、35kV以上送变电工程、工业电梯以及涉及油田、长输管道和城镇建设等工程的交工文件内容及格式应按相关行业标准或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石油化工工程中的工业建筑物、构筑物所用的交工文件内容和格式,除本规定所列表格外,还应按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或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4.锅炉安装、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和特种设备安装工程的交工文件应按建设单位所在地锅炉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内容和格式执行。 5.本规定所列的交工文件是施工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应做为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

石油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业绩PK

石油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经营数据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境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裕、竞争异常激烈。据统计,境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6%,其中汽油、煤油需求依然旺盛。境内天然气需求增速加快,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5.9%。境内主要化工产品需求大幅增长,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增长11.3%,化工毛利保持强劲。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排行榜上13家石化A股上市公司总营收为33906.43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32.49亿元。纵观石化A股上市公司营收情况,共有8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2家营收在10000亿元以上,营收最低的为2.53亿元。毫无疑问中国石化位居前三季度石化A股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榜首,前三季度营收17449.55亿元。中国石油前三季度营收共计14577.04亿元,排名第二。上海石化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81.58亿元,排名第三。前3家公司营收合计32708.17亿元,占21家石化A股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6.47%。净利润方面总共有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10家公司净利润过亿元,A股上市公司中有3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83.73亿元,排名第一。中国石油2017前三季度净利润173.62亿元。上海石化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1.01亿元,排名第三。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石油化工行业龙头企业简介: 1.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大型石油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公司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10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公司主要从事业务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它化工的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等。 数据显示2012-2016年间中国石化营收整体而言有所下降,年均复合增长率位 -8.76%。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石化营业务收入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长2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383.73亿元,同比增长31.6%。纵观六年间中国

论石油化工技术与产品的新进展

论石油化工技术与产品的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11-22T19:08:33.4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吴喜龙 [导读] 石油化工简单来说就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学品,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茂名云龙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石油化工简单来说就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学品,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石油化工技术在这些年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今天的石油化工技术不仅在寻求减少排放,还在寻求立即、经济有效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来减少环境影响和能源使用。为了提高石油化工技术的效果,减少其所产生的污染,就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完善,从而使石油化工产业的现有问题可以得到改善,促进其持续、稳定、绿色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化工;技术;产品 前言 石油化工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产业,其发展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不断要实施相关的措施来提高技术,生产出更好的石油化工产品。对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现状掌握有助于对现有的技术和产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可行的发展措施。一方面可以减少在发展过程中类似问题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奠定了以后相关产品和技术研究的基础。 1.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现状 1.1石油化工技术 石油化工技术指的是一系列不同的化学技术,如苯乙烯、酚类、轻烃和其他各种特殊化学品,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和马来酸酐。这些技术都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总结问题、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所得到的,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也掌握到位,有助于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该技术使用一种专用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周期性的催化剂再生。GTC提供了各种资本投资和运营模式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的利润。石油化工技术的提升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发展石油化工技术,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产业。 1.2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料 一般来说,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回收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天然气和原油是制造石化产品的基本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案,从天然气和原油中获得次级原料或中间体。中间体可以是轻质烃化合物如甲烷和乙烷,或者更重的烃混合物如石脑油或瓦斯油,石脑油和瓦斯油都是沸点不同的原油馏分。煤、油页岩和焦油砂是复杂的碳质原料,也是未来可能的能源和化学来源。然而,它们必须经过漫长而广泛的加工,才能生产出与原油相似的燃料和化学品。天然气是由轻质烃和一些非烃化合物组成的天然混合物。不含石油的储层中发现非伴生天然气。另一方面,伴生气体与原油接触和/或溶解在原油中,并与原油共同生成,大多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3石油化工产品 石化产品也称为石油馏出物,炼油厂通过生产烯烃和芳烃流体催化裂化石油馏分。芳烃是由下列物质产生的催化重整出的新物质。烯烃和芳烃是各种材料的组成部分溶剂是洗涤剂和粘合剂。烯烃是聚合物和低聚物用于塑料、树脂、纤维、弹性体、润滑剂和凝胶。石油化学产品的数量比较多,全球乙烯和丙烯产量分别约为每年1.15亿吨和7,000万吨。芳烃产量约为7000万吨。最大的石化工业位于美国和西欧;然而新产能的主要增长是在亚洲。有大量的区域间石化贸易。初级石油化工产品根据其种类分为三类化学结构:分别是烯烃、芳香剂和合成气。烯烃包含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乙烯和丙烯是重要的来源化工原料和塑料制品。丁二烯用于制造合成橡胶。芳香剂包含苯、甲苯和二甲苯,整体上称为苯系物,并且主要是从炼油厂通过从2000年生产的重整产物中提取而获得的催化重整器使用挥发油从炼油厂获得。合成气是一个混合关于一氧化碳和氢用来制造氨和甲醇。 2.石油化工技术与产品的新进展 2.1芳烃回收-燃气轮机-苯系物选择和苯乙烯回收-苯乙烯 芳烃回收技术的重点是萃取蒸馏,如催化重整产品或者热解汽油中去除苯、甲苯和二甲苯。[1]其技术具有降低资本和运营资本操作简单,原料和溶剂性能范围广的优势,萃取蒸馏由于传统的液-液萃取工艺,这也是这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芳烃回收技术在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设计的灵活性允许用于基层芳烃回收装置,消除瓶颈或扩展常规萃取系统。苯乙烯是通过萃取蒸馏直接从石脑油、瓦斯油和天然气液体蒸汽裂解得到的粗裂解汽油中回收苯乙烯的方法。这种技术所生产的苯乙烯是高纯度且适用于所有的聚合反应。如果需要,混合二甲苯也可以从其他物体中提取出来,用来提升它们作为化学原料的价值。这也避免了之前的由于一些原材料比较贵所造成相关技术实施的成本高的问题。 2.2选择性甲苯歧化转化和GTC的现代悬浮结晶技术 选择性甲苯转化工艺技术和GTC的现代悬浮结晶技术也是石油化工比较常见的技术。[2]甲苯歧化产生苯和富含对位的二甲苯,这个反应的进行比较简单。该技术具有专有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在甲苯选择性歧化生产二甲苯的过程中,使用硅化合物处理的分子筛催化剂。在歧化之前和/或至少在部分歧化过程中,所述方法可以获得90%以上的二甲苯产物和至少15%的甲苯转化率。GTC 的现代悬浮结晶技术用于生产对二甲苯。该方法可用于浓缩PX原料的单级或平衡二甲苯原料的两级。该技术的优点在于所需要的设备比之前的更少,而且整个流程比较简单,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并且其可靠性也比较高,与传统的结晶方法相比较去操作更加便利。 2.3二甲苯异构化和烷基转移 芳烃异构化发生在甲苯的歧化和烷基转移过程中,也用于制造帕拉-还有正色的-二甲苯,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酐、低聚聚酯、纤维、清漆、增塑剂和其他产品。由于二甲苯热力学平衡的特点、高酸度催化体系的腐蚀性和不可再生性,基于氯化铝或氟化硼的催化剂没有得到广泛的工业应用。最普遍的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变成了两种类型的催化剂:基于无定形或结晶铝硅酸盐,也类似于含铂的多相催化剂。二甲苯异构化技术有两种类型,分别是EB异构化型和EB脱烷基化型。这两种类型都有增益乙苯转换率高的作用,同时还可以

论述电工新技术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论述电工新技术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班级:电气SY10 学号:100801214 姓名: 摘要:电工新技术是近代的电工科学发展过程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它与其他的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对于电工科学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主要就电工新技术发展在交通运输、石油化工、能源发展,生物医学等行业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例如强大新兴产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高速磁悬浮列车, 强磁场应用与超导电力的情况等,同时对于相关的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电工新技术进行展望。 关键词:电工新技术,磁悬浮,超导,核聚变,癌症治疗 Abstract:electrical new technology is the modern electrical sci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active areas,it and other discipline fusion and penetration,for electrical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This paper mainly on electrical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ransportation,petrochemical,energy development,biomedical industry role analysis,such as strong emerging industry of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high speed maglev train,the strong magnetic field application and superconducting power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for relevant not formed industrialization electrical new technology prospect. Key words:electrical new technology,magnetic,superconducting,nuclear fusion,cancer treatment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与社会的各项活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密切。在电力生产、电工制造与其他工业发展的需要, 国防与科学实验的实际需要的有力推动下, 在新原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发展的基础上, 二十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了多种电工新技术, 成为近代电工科学发展中最为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重要分支。在这些电工新技术中, 有一些已发展成了新兴产业或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一些将为二十一世纪电力生产、电工制造、交通运输及其它工业的发展带来重大革新性的变化, 导致一些新兴高技术产业的产生与壮大。无论从国民经济的发展, 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的角度看, 电工新技术

石油化工装备技术基础知识模板

1、过程设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安全可靠 2、满足过程要求 3、综合经济性好 4、易于操 作、维护和控制5优良的环境性能 2、压力容器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筒体、封头、密封装置、开孔与接管、支座、安全附件3、在筒体上开孔时, 应避开哪些区域? 应力集中区域、边缘应力区、焊缝处 4、按承压性质分类, 可将压力容器分成哪些类别, 对应的应力范围/ 外压容器: 当容器的内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力时又称为真空容器 内压容器: 低压容器( L) : 0.1MPa〈=p〈1.6MPa 中压容器( M) : 1.6MPa〈=p〈10.0 MPa 高压容器( H) : 10MPa〈=p〈100MPa 超高压容器( U) : 100MPa〈=p 5、按安全管理分类, 三、二、一容器的主要情况? 1、第三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 中压容器( 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介质) ; 中压储存容器( 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10 MPa。M3) ; 中压反应容器( 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0。5MPa。M3) ; 低压容器( 仅限毒

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且PV之积大于等于0。2 MPa。M3) ; 高压、中压管壳式伤热锅炉;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 球形储罐;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2、第二类压力容器: 具有下列容器之一的, 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 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 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为中度危害介质) ;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 除上诉以外的低压容器都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6、各种形状的钢材主要用在什么地方? 钢材的主要形状主要是: 板、管材、锻件 主要用途: 钢板: 壳体、封头、板状构件等 钢管: 接管、换热管等 锻件: 高压容器的平淡盖、端部法兰与接管法兰等 7、什么叫应变硬化, 怎么消除? 应变硬化: 在常温下把材料拉伸到塑性变形, 然后卸载, 当再次加载时, 将使材料的比例极限提高, 而塑性减低。 消除: 退火 8、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 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哪部分?

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1前言 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一方面使人类面临能源枯竭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使人类现存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战略焦点。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 2011年全国能源消费量达34.8×108t 标准煤[1],国际能源署(IEA)及BP 能源榜也显示,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能源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55%,石油消费增速超过了GDP 增速,给能源生产和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2],而能源消耗量则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2012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108t ,比上年增长6.8%。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占1/3。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要将我国能源消费 总量控制在40×108t 标准煤,石油对外依存度要控制在61%以内[3]。既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又要实现节能目标,无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本文就化工行业节能设备及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评述。 2落实节能标准,实施节能设计2.1现行节能标准 制订标准成为国际普遍采用的节能降耗管理手段之一。通过标准,能够限定能源消耗的指标,能够将节能减排的技术成果固化并推广,能够规范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方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实施了能效标准制度[4]。标准化、尤其是强制性节能标准是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相关国家标准包括强制性和推荐性两大类。国家强制性标准由设计类、节能管理类和能耗/能效限额类标准构成,推荐性标准可大致分为设计类、管理评价类和基础类。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共计21个,其中16个涉及能耗/能效限额,3个属于节能管 石油化工节能设备及技术进展 何奎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四川彭州611900) 摘要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能源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 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而能源消耗量则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2012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108t ,比上年增长6.8%。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占1/3。做好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要在新装置设计时,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标准,实施节能设计,从工艺和设备上实现源头节能;二是要对现有装置,通过技术改造,实施设备更新和工艺优化,使老装置达到节能标准;三是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更新节能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在新的高度上实现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节能节能设备节能技术节能标准化工 作者简介:何奎,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与机械设备专业,目前主要从事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E-mail :wl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b17692579.html, SINO-GLOBAL ENERGY ·95· 第8期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石油化工技术(570203) 【学制及招生对象】 三年/普通高中毕业生 【就业面向】 主要就业领域:石化类或与石化类密切联系的其它化工企业、有机化工中间产品的合成企业、其它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与部门。 初始就业岗位群:石油化工工艺运行控制岗位、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岗位等。 发展岗位群:经过3-5年的努力,可以从事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生产方法,能从事石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相关岗位一线工作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

(1)综合素质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并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能力 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研究行业产业链中生产流程和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五个目标就业岗位及十四个典型工作岗位。 石油化工产业链包括新产品的研发,产品的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系统维修维护、产品的销售等环节,每一环节均有相应的职业岗位,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每一岗位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 即具有熟练的石化新产品开发能力、石化产品生产能力、石化产品检验能力、技术型销售能力等。

石化产业链产品研发 产品生产产品销售 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品控管理市场营销 就业岗位群工作岗位初 级中 级高 级 企 业 高 级 管 理 人 员 红色代表可零距离就业岗位 产品检验产品品控实习生试验员工艺员技术员工程师研发主管研发主任 实习生操作工设备员工艺员技术员生产主管车间主任 实习生操作工技术员工程师施工队长技术部长项目经理 实习生质检员品控员品管员工程师维修主管 实习生售货员销售员营销员销售主管营销主管营销经理 工段长 (3)职业拓展能力 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善于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确切汉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和熟练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开发和实际工作能力。 【职业证书】 本专业学生需取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 课程体系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对专业岗位描述及职业能力的分析,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设定本专业课程体系为: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五层次训练,四情景升级”。即从岗位概念性能力、岗位性相关能力、岗位功能性能力、岗位系统化能力、岗位指导性能力五个层次确定情景课程结构和课程大纲,通过岗位概念性能力训练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调研报告

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调研报告 摘要: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当前规模扩展、产品升级、节能压力加大、能源/设备比价攀升的挑战和机遇下,正开展新一轮节能改造。基于“三环节”能量系统优化理论和几个企业节能 规划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新一轮石油化工节能应从单个装置走向全局能量系统优化的指导思想。 要点是:以装置间热出料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装置深入开展能量综合优化和热联合;多余 的低温热在大系统范围内通过循环热媒水优化用于包括低温装置和工艺优化后的储运和水处理 等系统;结合烃类资源优化利用和一次能源的重选,开展蒸汽动力系统的优化运营和改造;滚 动制订包括新、扩建装置在内的3~5年的全面节能规划,分步实施。另外重点介绍了石油化工污 水特色治理、石化废水治理以及污水零排放和回用等技术,介绍了石油化工厂具体的污水回用 应用情况,分析了其经济效益概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节能低温热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减排污水回用零排放 1 节能新技术 1.1石油化工企业深入节能:从装置节能走向全局能量系统优化 1.1.1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节能任务仍很艰巨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加工能耗从高于100 kg EO/t降低到72.4 kg EO/t;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一些装置的能耗水平,已在国际先进之列。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石油化工企业也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时期。目前,产品的需求总量不断扩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国Ⅲ”到2018年的“国Ⅳ”、“国Ⅴ”;地区发展平衡要求布局重新调整。除了年产千万吨级新石油化工厂在建之外,几乎所有原有的石油化工企业也均面临扩建和质量升级的改造,这给全局能量综合优化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我国石油、化工全行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6%,高居工业能耗首位。石油化工企业自用石油加工产品约20Mt/a。在当前我国能源形势十分严峻,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8%的局面下,石油化工企业承担着深入节能降耗的历史性任务。 1.1.2当前中国石油化工节能潜力分析 分析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能耗数据可以发现,一些企业装置能耗不高,而总能耗却较高。反映出储运和其他辅助系统能耗较高,主要装置如蒸馏、催化等的装置能耗不是很高,但是加氢、重整气分等装置的能耗偏高;普遍存在大量低温余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蒸汽动力系统能效普遍较低,功热联产不够。这些问题,也就是进一步节能的潜力。这与多年来中国的石油化工节能工作重点一直放在抓装置节能,较少重视研究、促进和解决全局用能优化问题有很大关系。 1.1.3技术进步和目前的经济条件给全局能量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目前中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装置开工周期从1年延长到3~5年,而且装置群同步检修;装置大型化,平均规模几乎增加了3~4倍;装置的平面布置更加紧凑;设备技术水平提高,可靠性增加;过程控制技术大大提升。 以上这些进展,使得能量系统优化,即在全厂大系统内各装置、单元间更紧密的能量集成,在工程上有了实现的可能,在安全上有了可靠的保障。能源与设备的比价逐步升高是资源有限性与科技进步所决定的历史趋势。然而设备,例如换热器的价格不过增加了3~5倍。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7692579.html,/view/30996.html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作为石油、石油化工工业主要支柱之一的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与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我国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振兴而振兴,发展而发展。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以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依托,历经五十年发展,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加入“WTO”,石油、石油化工装备行业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市场全球化大背景下,再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当务之急是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全面提升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的经济、技术水平,行业必将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好成绩。 一、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已具有坚实基础 石油、石油化工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很快。2001年,全国生产原油1.65亿吨;原油加工量2.10亿吨;生产乙烯480.67万吨;生产化肥3396.52万吨;生产合成材料1203.84万吨,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为其提供装备的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建国五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研制、开发、合作生产、引进技术,使我国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体系。据统计,2001年行业中的石油和石油化工专用设备40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达134亿元,利润总额2.9亿元,从业人员12.8万人。 (1)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体系已经形成 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是为陆地、沙漠、浅滩和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 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t present our country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hallenge of the two briefly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end in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is, the road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

面向资源和环境的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展望

中国科学: 化学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评 述
2014 年
第 44 卷
第 9 期: 1394 ~ 1403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769257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7692579.html,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化工学科发展与协同创新专刊
面向资源和环境的石油化工 技术创新与展望
谢在库 *, 刘志成 , 王仰东
① ② ②
①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北京 100027 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上海 201208 *通讯作者, E-mail: xzk@https://www.360docs.net/doc/3b17692579.html, 收稿日期: 2014-05-27; 接受日期: 2014-06-24;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4-08-18 doi: 10.1360/N032014-00155
摘要
当前, 我国石油化工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挑战, 石油化工新技术创新对
于促进我国石油化工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意义重大. 本文列举了近年来在 反应工程、过程耦合与强化、新型催化材料创制以及集成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实例, 总结了包 括技术创新途径、方法等方面的若干对创新过程的认识和体会. 最后, 在分析了石油化工技 术未来发展趋势与需求的基础上, 对我国石油化工发展方向与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 了建议.
关键词 石油化工 技术创新 发展趋势
1
引言
石油化工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保障国家能源安 全的关键产业. 目前, 我国的石油化工已进入新的发 展阶段, 产业规模、整体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 列. 在产业规模方面, 以石油化工基础化学品制造为 例, 我国乙烯产量已达到 1800 万吨/年, 位居世界第 二; 芳烃(对二甲苯)产量达到 900 万吨/年, 位居世界 第一 , 为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发挥了重要的基 础作用. 但是 , 应当看到 , 与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石油化 工产业在产品结构和经济效益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 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国际竞争激烈、 高端化产品少以及低碳环保要求逐步提高等重大挑 战, 如: (1)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 从 1993 年开始就已 处于净进口期, 并且, 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图 1), 到 2012 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 58%[1], 因此, 我国石化 企业成本和效益受国际原油市场影响较大; (2) 近年
来 , 国外非常规 ( 美国页岩气 ) 及廉价油气资源 ( 中东 油田气 ) 开发和应用 , 低成本乙烯衍生化学产品进入 我国市场, 对我国石化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3) 面临国外公司的高端化学产品对我国市场竞争和垄
图1
我国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教学文案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3b17692579.html,/view/30996.html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作为石油、石油化工工业主要支柱之一的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与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我国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振兴而振兴,发展而发展。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以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依托,历经五十年发展,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加入“WTO”,石油、石油化工装备行业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市场全球化大背景下,再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当务之急是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全面提升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的经济、技术水平,行业必将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好成绩。 一、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已具有坚实基础 石油、石油化工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很快。2001年,全国生产原油1.65亿吨;原油加工量2.10亿吨;生产乙烯480.67万吨;生产化肥3396.52万吨;生产合成材料1203.84万吨,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为其

提供装备的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建国五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研制、开发、合作生产、引进技术,使我国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体系。据统计,2001年行业中的石油和石油化工专用设备40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达134亿元,利润总额2.9亿元,从业人员12.8万人。 (1)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体系已经形成 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是为陆地、沙漠、浅滩和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装备。建国初期,石油基本依赖进口,而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更谈不上,全国只有几家小厂生产一些石油设备零配件。经过五十年来的努力,已建成几个比较集中的制造基地:以宝鸡、兰州、南阳等为主的钻井设备基地;以上海、江苏为主的石油工具基地;以江汉、四川为主的石油钻头基地;以西安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基地;以济南为主的石油钻机专用柴油机制造基地。采油设备的制造分散在全国各地,东北地区较为集中。 全世界具有生产成套石油钻机能力的国家不多,只有英国、俄罗斯、罗马尼亚、英国、挪威等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唯一能生产成套石油钻机的国家,且已具备年生产1000-9000米系列成套钻机120套左右能力。目前,生产成套石油钻机企业已发展到八家。其中,国企四家:宝鸡石油机械厂、南阳石油机械厂、江汉第四石油机械厂、胜利油田动力机厂;中外合资企业二家: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高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民营企业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