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美术初中教案模板下册

湘教版美术初中教案模板下册

教学年级:九年级教学科目:美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掌握描绘自然景观的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

2. 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自然景观的构图与布局。

2. 绘画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然景观图片、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自然景观的笔记、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如山水、花草、树木等。

2. 讲解描绘自然景观的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自然景观的特点。

2.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掌握了描绘自然景观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 加强教学互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进步。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上有所收获。

课后作业:1. 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自然景观绘画作品。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不同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研究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不同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美术教材的内容和主题,以及
各种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的应用。

2. 实践体验: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绘画实践,通过自己的创作来
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增强他们的艺术理解
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书面作品: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创作,并提交书面作
品进行评价。

2.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力发展情况,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资源
1. 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理解和
运用其中的内容和技法。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包括画笔、颜料、画纸等,为学生提供绘
画实践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以上为《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我们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湘教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3画布上的抽象 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3画布上的抽象  教案设计

教学导入:播放抽象艺术欣赏视频,让学生对于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有一个基本的体会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度抽象艺术的世界。

在当代艺术中有这样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它的艺术里完全诠释着一种美妙世界,作品画面光影辉映色彩斑斓形式千变万化,既有热烈辉煌的交响、明和轻柔的协奏又有神奇的诡异和恢弘的梦幻色彩,让观者仿佛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神秘幻境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感受体验1.感受抽象形式美感1.1蒙德里安的树的变体系列的欣赏学习。

1.2发现蒙德里安抽象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学生反应:抽象艺术不是乱画的,是艺术家有思想的艺术创作。

1.3体会蒙德里安抽象绘画创作方法及绘画语言中的抽象形式美感。

1.4以树皮特有纹理为例,感受我们身边的抽象形式美感1.5列举范例梯田曲线变化、残荷点线构成、白墙青瓦的层层叠置、雨天透过玻璃的迷幻效果,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抽象形式美。

1.6小结抽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的具体形象。

学生反应:抽象形式美感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也发现过许多抽象的形式美感,那怎么表现呢抽象?创作抽象画呢?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求知欲。

第二部分探索发现1.探索发现抽象表现元素(重点环节)1.1教师提出问题,感受的抽象形式的存在,如何去表现这种抽象形式美感?1.1.1微视频展示抽象艺术大师作品图片,学生欣赏。

1.1.2学生讨论欣赏的抽象艺术大师得出结论,分享展示,点、线、面、色块等1.1.3教师总结:抽象艺术的表现元素有图形和色彩。

2.抽象画图形元素的分析及重构2.1图形元素的分析提取2.1.1图形元素中物体的基本特征非常重要,2.1.2同学们看一张老师画的吉他为主要图形元素创作的抽象画,猜它表现的具体形象是什么?学生反应:迅速看出是吉他,体会到抽象画中有特征的图形元素的运用。

2.1.3学生回答是怎么看出这张抽象画的图形元素是吉他的。

2.1.4教师分析说明这是吉他当中特征明显的图形元素,并示范吉他中有特征的点,线,面等图形元素的提取。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cn)播放背景音乐《长城谣》幻灯片《军刀》插图2.赏析《同望》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许多艺术家钟情表现的对象,接下来,我们一起赏析《同望》:①从毛泽东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意象人手,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展开讨论,揭示《回望》所蕴涵的情感主题。

②从《回望》与《黄河魂》在主体形象及背景烘托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两者艺术方法处理的异同。

③从《黄河魂》不同画而形状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关注艺术语言与情感的作用。

④媒体演示并讨论。

《同望》横构图与原作在情感表现上的差异。

作品《回望》毛泽东词字幕作品《同望》与《黄河魂》比较3.教学活动根据以上讨论,结合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所搜集的关于长城的图片资料,以长城为主体,以情感抒发为主题,画一幅风景画。

播放背景音乐《万里长城永不倒》4.小结运用赏析教学中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

展示学生作业5.布置课后活动①搜集有古代战争场面的连环画。

②搜集有关描写古代边塞风光或有古代战争内容的诗词。

(第二课时)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及学生所搜集的资料,简评作业,导入新课。

活动一“诗人大本营朗诵赛”。

学生朗诵所搜集的占诗词,声情并茂者获奖。

学生以掌声多少表明优劣。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活动二诗配画:把最吻合教材图片意境的诗找出来并解释理由。

活动三教师评点。

引导学生从诗的意境过渡到画面的分析——画面三角形构图布局的形式感、主体形象的巧妙安排以及环境烘托的艺术效果。

范图及版画活动设计(任选一题)请根据你所搜集的图片资料画一幅以描绘古代将士为主的作品(建议以三角形构图的方式).根据你对所搜集的古代诗词中的某一句的理解,作一幅关于古代战争场面的画,要求诗画意境统一。

范图及版画小结课后活动:网上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第三课时)1.导入课题你对此音乐《狼牙山五壮士》有怎样的情感体验?你对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有怎样的情感体验?音乐与美术有共通之处吗?音乐结合画面,赏析油画《狼牙山在壮士》(教师以评点的方式导引学生从感性转入到理性分析)。

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电子教案、计划、进度表

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电子教案、计划、进度表
学生自评互评。
教 学
反 思
第3课 画布上的抽象(第2课时)
总课时第6课时
年 月 日
课题
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有意识地创作一幅具有抽象意味的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发现生活中具有形式美感的事物,并遵循一定的形式原理进行创作表达。
2、重点分析:版画《生命潭》。
3、欣赏分析《舞蹈2号》,提问:你认为舞蹈美在哪里?
分析画面造型元素(色彩等)及组合方式。
三、协调探索
1、通过对前三幅画的分析,小结:作品的形式美感是由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依一定的组合方式形成的。组合方式不同,形式美感也不同。
2、提问: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具有独特形式美感的事物。
2、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课本安排,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多加引导,兴趣不高的,尽可能以最低的标准完成任务。
4、充分运用多媒体方式与教学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
1、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教师结合学生特点解决、引导。
1、根据自己见到的回答。
2、简单发表意见。
3、归纳: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根据表达意图大胆采取取舍、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1、学生分析。
2、总结归纳。
认识工具。
学生分组讨论,说说他们在形式上的不同。
观察、学习。
视频欣赏、直观感受泥塑的制作方法。

九年级美术下册美术的门类教案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美术的门类教案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美术的门类教案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门类,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美术门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门类介绍2. 美术门类的特点和欣赏方法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门类。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美术门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美术门类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门类及其特点。

2.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美术门类的作品,提高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不同美术门类的创作过程。

4.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七、教学内容:1. 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2. 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八、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九、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十、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通过欣赏绘画艺术作品,提高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

4.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雕塑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全套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全套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湘教版初中美术全册,包括七个单元,分别是:1. 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2. 第二单元:绘画3. 第三单元:雕塑4. 第四单元:设计5. 第五单元:工艺6. 第六单元:摄影7. 第七单元:综合探索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课堂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美术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课堂实践: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品展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 学生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素质。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初中美术全册教材。

2. 教具:画笔、画纸、雕塑材料、设计工具等。

3.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相关课件。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美术作品和相关信息。

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序地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课 设计美丽服装-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四课 设计美丽服装-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四课设计美丽服装-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画面的组合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美感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服装的五个基本要素:面料、式样、色彩、款式、工艺;•服装设计的组合和运用技巧。

2. 实践操作•运用画面元素和设计原理进行服装设计;•绘制设计草图,确定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等要素;•调色技巧的讲解。

三、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成为自觉学习、自主发现和创新实践的主体,在艺术创作中进行自我表达。

2. 任务式教学运用任务式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开展使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思考,提升学生跨学科的能力。

3. 知识建构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究和总结,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并让学生尝试分析画面元素和设计原理。

2. 讲解•介绍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服装的五个基本要素:面料、式样、色彩、款式、工艺;•讲解服装设计的组合和运用技巧;•示范如何绘制设计草图,确定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等要素;•讲解调色技巧。

3. 操作•学生自主设计服装,绘制设计草图,并根据草图绘制出成品;•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提出建议,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分享其设计灵感和思考的过程。

4. 总结•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服装设计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作品评估根据学生的服装设计作品,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技巧和美感表现能力。

2. 板书记录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绘画思路、重点内容和亮点,以供后续教学使用。

3. 课堂小结教师综合各方面因素,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估,以指导今后的教学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目 第1课走出神殿 年级 9年级下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一、交流:
有关人与神的话题
人类从一万多年以前就开始有了绘画,今天我们还可以从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看到奔跑的野马、受伤的野牛和有趣的人形与手印。尽管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图画的真实用意,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议论,运用历史知识得出: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和极为有限的知识使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对它产生了敬畏感和神秘感,于是产生了宗教(约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或晚期)。
《手持角杯的裸女》也是旧石器时代的雕塑,距今有25000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位正在主持祭祀的女巫,你们的看法呢?为什么?
(提示:对生命的崇尚、绵延后代等等)
二、比较分析
(活动一内容)
同样是描绘圣母和圣婴,我们来看看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比较《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椅中圣母扎 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比较结果,从画面的明暗、构图、色彩、表情、动态等方面进行比较。
分别叫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教师给予评价。
《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 《倚中圣母》
三、体会
教师评点。引导学生从诗的意境过渡到画面的分析——画面三角形构图布局的形式感、主体形象的巧妙安排以及环境烘托的艺术效果。
范图及版画
活动设计(任选一题)
请根据你所搜集的图片资料画一幅以描绘古代将士为主的作品(建议以三角形构图的方式).
根据你对所搜集的古代诗词中的某一句的理解,作一幅关于古代战争场面的画,要求诗画意境统一。
故事《军刀》:“九一八”之后,在K城潘家口、喜峰口,二十九军奋勇抗日,五百壮士组成大刀队夜入敌营,砍毙大量日军,仅生还二十多人……(详细资料见www.thegreatwall.com.cn)
播放背景音乐《长城谣》
幻灯片《军刀》插图
2.赏析《同望》
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许多艺术家钟情表现的对象,接下来,我们一起赏析《同望》: ①从毛泽东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意象人手,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展开讨论,揭示《回望》所蕴涵的情感主题。 ②从《回望》与《黄河魂》在主体形象及背景烘托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两者艺术方法处理的异同。 ③从《黄河魂》不同画而形状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关注艺术语言与情感的作用。 ④媒体演示并讨论。 《同望》横构图与原作在情感表现上的差异。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开始成为主要题材,注重人的现世生活与人的尊严,反映人的精神风貌。
拉斯科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图片资料
《手持角杯的裸女》
《司芬克斯》和金字塔
中世纪教堂和基督教题材的绘画、雕刻
《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以及局部
人文主义特点(字幕)
②搜集有关描写古代边塞风光或有古代战争内容的诗词。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及学生所搜集的资料,简评作业,导入新课。
活动一
“诗人大本营朗诵赛”。学生朗诵所搜集的占诗词, 声情并茂者获奖。学生以掌声多少表明优劣。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活动二
诗配画:把最吻合教材图片意境的诗找出来并解释理由。
活动三
《司芬克斯》是大家很熟悉的雕像,埃及的法老们为了死后能够升入天堂,继续统治者的生活,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来建造它们。和前人一样,人们崇拜被自己神化了的自然一
在欧洲的中世纪,教会势力一统天下,绘画与雕刻艺术大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并服务于宗教主题,成为教化民众的工具。教会对于神的描绘有着严格的规定,人物形象作为崇拜偶像呆板而公式化,《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2.表现形式的分析: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冈,以及构图、色彩、人物动态。
3.对作品的理解:作者、历史背景、作品表现的意义以及个人的理解等等。
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作品,谈谈与作构思,草拟一篇荚术欣赏论文。
《存》以及局部图片和相关资料
七、评价
抽取两篇草稿或提纲进行讲评,指出需要改进的问题,鼓励个人的观点和独特见解,规定完成时间。 下课。
作品《回望》
毛泽东词字幕
作品《同望》与《黄河魂》比较
3.教学活动
根据以上讨论,结合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所搜集的关于长城的图片资料,以长城为主体,以情感抒发为主题,画一幅风景画。
播放背景音乐《万里长城永不倒》
4.小结
运用赏析教学中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
展示学生作业
5.布置课后活动Βιβλιοθήκη ①搜集有古代战争场面的连环画。
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椅中圣母》中圣母的神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一定的道具、服装
四、归纳、总结
在教师的提示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归纳、总结。《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一画,圣母的容貌格外的严肃,圣婴也显得老成,有助于加强信徒们内心的敬畏之情;而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温柔可爱,充满青春的活力。
力,使人感到格外的亲切,就像人世间的贤惠淑女。文艺复兴最突出的特征是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努力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文艺复兴关术的资料,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准备。
表格(从题材、思想情感等方向进行比较)
学生材料
课目
第2课长城礼赞
年级
9年级下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画面形状、构图形式、场景处理、色彩组织等艺术语言的处理。
难点:借助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检查学具以及收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讲述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故事。围绕故事中惨烈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壮举,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和她所蕴禽的深远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
五、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和大师
由学生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以及作品,内容包括:艺术家生平、作品以及学生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师生给予适当的提示和补充。
学生利用投影仪展示收集来的材料
六、小论文
以《春》为例,讲解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要点。
1.整体感受:作品描绘的事件,画面呈现的色调和明暗关系,人物的举止神态,以及整幅画给人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