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升迁、贬谪

合集下载

古代官职升贬的常用词

古代官职升贬的常用词
• 去,卸职,辞职。 •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 夺,削去、罢免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 罢:本义为放逐有罪之人,引申为罢免、撤职之意。 • 例:①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狱中杂记》 • ②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琯王藏等。《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 免:罢免官职。 • 例:①免官削爵。(班固《汉书 ·贡禹传》) • ②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昌伯)
• 邑:封邑, • 封之镇国公,邑万户
• “赠” 已死后封职的称为“赠”,追封。 • 如: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 谥:人死后朝廷据其功绩所赐的封号
二、表示主管的
• 知:吾与子共知越国之政

知舒州。(〈宋史·黄庭坚传〉)

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 典:司马氏世典周史
• 主:太尉绛侯周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才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 • 如:“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 பைடு நூலகம்(进,晋):提升,晋升

旋升宁夏道
• 擢:选拔、提升官职。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 有时也指越级提升。 • 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 • 有时“擢授”并用,为授职、任命之意。例: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晋书·左思传》)
• 任:本义为信任,引申为委任、任命之意。 • 例:①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书》) • ③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文言文中升迁贬谪之词

文言文中升迁贬谪之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表示官位升迁调动的特定词语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拜:授予官职。

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再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

如:《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孟子·万章上》:“天子荐人于天”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贬: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在古代,官职的变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用于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也是多种多样。

这些词语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的官场生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先说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

“擢”就是一个常见的表示提拔、提升官职的字。

比如“擢为后将军”,意思就是被提拔为后将军。

“升”也是很直白的,像“升知府”,就是官职得到了晋升成为知府。

“迁”这个字在古代既可以表示升官,也能表示降职,得看具体的语境。

如果说“迁右丞相”,那通常就是升官;但要是“迁谪”,那就是被贬官了。

“进”也有晋升的意思,“进职”就是职位得到了提升。

“加”在古代官职变迁中常表示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比如“加太子太保”,就是在原有的官职基础上,又被赐予了太子太保这一荣衔。

“超迁”则表示越级升迁,比如某人因为功绩卓著,被“超迁”为尚书。

接着聊聊表示官职任免的词语。

“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拜相如为上大夫”,就是任命司马相如为上大夫。

“除”也有任命、授职的含义,“除臣洗马”,就是授予我洗马这个官职。

“授”就比较好理解了,直接就是给予官职,“授员外郎”就是被授予员外郎一职。

“罢”和“黜”都有免职、罢官的意思。

“罢相”就是丞相被罢免了官职。

“黜”相对来说更带有贬谪、废黜的意味,比如“黜免”。

“免”则比较直接,就是免除官职。

“谪”和“左迁”通常表示被贬官。

“谪戍”就是被发配去戍边,“左迁江州司马”就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放”也有放逐、流放的意思,官员被“放”,往往意味着失去了原有的官职和地位。

还有一些不太常见但也很有意思的词。

“出”有时候指京官外放,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

“徙”有调动官职的意思,不一定是升官或降职,只是工作地点或职责发生了变化。

古代的这些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反映了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复杂的官僚体系。

通过研究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运作和社会结构。

比如说,一个官员的升迁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才能和功绩,还可能受到家族背景、政治斗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

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

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1 表示举荐授予和提升官职的词语:(1)表示举荐的:举、荐、征、辟、察、召、策等(2)表示授予和升迁的:起、拜、授、除、迁、提、拔、擢、进、晋、升、封、陟等2表示罢免和贬谪的词语:贬、谪、左、迁、罢、黜、废、免、夺、出(京官外调)3 一般调动的词语:迁、调、徙、改、转等例句: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张衡传》)4 表示暂代或兼职的词语: (1) 表示兼职的: 领、加、兼等例句: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

(《三国志·诸葛亮传》)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史。

(《<指南录>后序》)(2) 表示暂时代理的:摄、代、署、权、判、行、假(临时的,非正式的)例句: 以亮为军师,署左将军府事。

(《三国志·诸葛亮传》)5 其他:表示追封官职的,如“赠”,表示恢复官职的,如“复”,补例句: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三去相,三复位。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表示不愿就职或请求离职的,如:去、不应、不就、不行、不受、辞、乞骸骨、致仕、告老、请老、归田等例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张衡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陈情表》)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张衡传》)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文言文中升迁贬谪之词

文言文中升迁贬谪之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表示官位升迁调动的特定词语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拜:授予官职。

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再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

如:《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孟子·万章上》:“天子荐人于天……”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楼记》贬: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禹锡传》放:驱逐,流放。

表示官职升迁的文言词

表示官职升迁的文言词

表示官职升迁的文言词摘要:一、文言词概述二、表示官职升迁的文言词分类1.升官2.贬官三、具体文言词例举1.升官1.提升2.进阶3.加官2.贬官1.谪迁2.左迁3.降级四、文言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价值正文:一、文言词概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升迁和贬谪通常用一些特定的文言词汇来表示。

这些词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宦海沉浮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官场文化。

二、表示官职升迁的文言词分类1.升官官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政绩或者皇帝的恩赐,可以获得官职的提升。

表示升官的文言词有很多,如:(1)提升:指官员由一个较低的职位晋升到较高的职位。

例如:“诸葛亮举孝廉,为蜀汉丞相。

”(2)进阶:指官员的职位得到晋升,通常用于表示从九品至五品官员的提升。

例如:“邓艾由典军校尉进阶为镇西将军。

”(3)加官:指在原有职位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荣誉性的头衔。

例如:“曹操功盖三分国,加官进爵。

”2.贬官官员有时因过失、罪行或者政治斗争等原因被降职。

表示贬官的文言词也有很多,如:(1)谪迁:指官员因过失或罪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例如:“屈原放逐江南,自沉汨罗。

”(2)左迁:指官员被贬至较低职位。

例如:“白居易左迁江州司马。

”(3)降级:指官员的职位被降低。

例如:“刘备失荆州,关羽被降级为荡寇将军。

”三、具体文言词例举1.升官(1)提升:指官员由一个较低的职位晋升到较高的职位。

例如:“诸葛亮举孝廉,为蜀汉丞相。

”(2)进阶:指官员的职位得到晋升,通常用于表示从九品至五品官员的提升。

例如:“邓艾由典军校尉进阶为镇西将军。

”(3)加官:指在原有职位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荣誉性的头衔。

例如:“曹操功盖三分国,加官进爵。

”2.贬官(1)谪迁:指官员因过失或罪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例如:“屈原放逐江南,自沉汨罗。

”(2)左迁:指官员被贬至较低职位。

例如:“白居易左迁江州司马。

”(3)降级:指官员的职位被降低。

例如:“刘备失荆州,关羽被降级为荡寇将军。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术语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术语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术语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1.拜:按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任命。

例:1."如柳宗元的《封建论》:“朝拜而不到,夕斥之矣。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

2.除。

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如1."《〈指南录〉后序》中的“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3.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提升。

例如《后汉书·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放逐;流放。

例如柳宗元的《封建论》:“及夫人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

”[左迁]:降职。

例如《汉书·周昌传》:“吾极知其左迁。

”“左迁”还特指贬官在外。

例如刘禹锡《初至长安》诗:“左迁凡二纪,重见帝城春。

”[迁客]:被贬到外地的官。

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4.擢:选拔;提拔。

例如《汉书·霍光传》:“擢郎为九江太守。

古代表示升降官职的专有名词

古代表示升降官职的专有名词

古代表示升降官职的专有名词一、表示降职1.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2.贬:①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

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新唐书·柳宗元传》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4.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5.窜:放逐,贬官。

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

(韩俞《进学解》)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7.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后汉书·明帝纪》)8.黜:废除,免职。

例:王黜狄后。

(《国语》)二、表提升官职的词语1.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2.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4.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5.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6.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进爵”7.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宋史·辛弃疾传》8.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1.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如: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2.调:变换官职。

如: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3.转:调动官职。

《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补:补充空缺官职。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5.改:改任官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官员升迁、调动、贬黜的词语
阅读文言文,常常会遇到一些官职名称,但很多时候又意识不到这是官名,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阅读障碍,而要掌握这些名目繁多的官名几乎又是不可能的。

不过,只要我们能够掌握一些有关官员调动升迁的词语,就可借助这些词语轻松的辨认出很多官名。

一、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如:
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授:授职、任命。

雷渊……崇庆二年进士,授泾州录事。

(宋濂《哀志士辞》
除:拜官、授职、被任命。

如今新初将两个仓官。

(《陈州粜米》)
征:征召、任命。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借病推辞不上任)(范晔《后汉书·赵咨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并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后汉书·张衡传》)
二、表示调动的词语,如:
徙:调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后汉书·张衡传》)
转:改任他职。

成祖即位,转左侍郎。

(《明史·夏原吉传》)
调:调迁。

婿竟不调。

(《记王忠肃公翱事》)
改:改调,另外做。

后公改两广。

(《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表示升迁的词语,如: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
擢:提拔,选拔。

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谭嗣同》)
拔:提拔,选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诸葛亮《出师表》)
四、表示贬官的词语,如:
贬:降职。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出:京官外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白居易《琵琶行》诗前小序)
左迁:降职。

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琵琶行》诗前小序)
五、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如:
兼:兼任。

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

(《隋书列传第六·苏威传》)
领:兼任。

侍御史梁毗以领五职,……抗表劫威(侍御史梁毗因为苏威兼任五个职务,┅┅就上表弹劾苏威。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苏威传》)
署:代理、暂任。

以亮为军师,署左将军府事。

(《三国志·诸葛亮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