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实验室土壤样品制备考试题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练习题.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练习题备注:每题后面的简单、一般、困难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一、选择题1.土壤样品的水分测定时,称取适量样品于铝盒中,称重后,于105℃~110℃下烘( D ),恒重后测定水分含量。
(一般)A、2~3hB、1~2hC、4~5hD、3~4h2.固体废物样品制备步骤为( B )。
(困难)A、风干→混合→粉碎→缩分→筛分B、风干→粉碎→筛分→混合→缩分C、混合→风干→粉碎→筛分→缩分D、混合→风干→缩分→筛分→粉碎3.对需要较长期存放的土样,应该在( A )的地方保存。
(一般)A、干燥、通风、无污染B、恒温恒湿C、低温D、以上均不对4.野外估测的土壤湿度,一般可分为( C )级。
(一般)A、4B、5C、6D、75.土壤监测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多设( B )个采样点。
(一般)A、2B、3C、4D、5二、判断题1.土壤样品的湿法消解,是将土壤样品与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强酸共同加热浓缩至一定体积,使有机物分解除去的过程。
(√)(一般)2.土壤样品粉碎用金属或木质工具均可。
(×)(简单)3.农田土壤监测混合样中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一般)4.土壤样品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样,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500g)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00g。
(√)(一般)5.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缩分后的土样经风干后,除去其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等异物,可用木棒或玛瑙棒研压,直至全部通过2mm尼龙筛。
(√)(困难)三、简答题1.简述发生污染事故的土壤监测应如何采样。
(困难)答:(1)现场调查和观查,根据土壤污染时间和污染物,确定监测项目。
(2)确定土壤污染范围和污染类型,分别按下述情况布点:①对于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打扫后采集表层5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3个。
②对于液体倾翻污染型:每个点分层采样,离事故发生点较近的地方多设采样点,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较远的地方,设较少采样点,采样深度较浅,采样点不少于5个。
采样与制样(土壤)试题91

采样与制样一、填空题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和。
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 g于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g,然后计算水分。
3.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频率宜每月次,采样间隔时间应大于d。
4.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5.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6.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
7.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玷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二、判断题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 ) 2.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O~30 cm的表层土。
( )3.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 )4.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 )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 )正确答案为: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也属于固体废物。
6.由对被采批工业废物非常熟悉的个人来采取样品时,可以置随机性于不顾,凭采样者的知识获得有效的样品。
( )7.在一批废物以运送带形式连续排出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的质量或时间间隔采样,采第一个份样时,必须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
( )8.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时,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全部份样或将其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 )9.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由受过专门培训、有经验的人员承担。
山东省土壤三普采样与样品制备技术培训考核模拟试题 (二)(无答案)

山东省土壤三普采样与样品制备技术培训考核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1、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规范》(修订版)内容,粗磨后样品充分混匀后进行分装。
每个表层样品的留存样品不少于()g。
A.100B.200C.300D.4002、粗磨后样品充分混匀后进行分装,每层剖面样品的送检样品不少于()g。
A.400B.600C.800D.10003、送检样品是流转至承担样品检测任务的检测实验室后,由实验室分为()样品和检测样品。
A.预留B.留存C.保留D.储存4、()的实验室负责预留样品保存。
A.承担样品流转任务B.承担样品制备任务C.承担样品检测任务D.承担质量控制任务5、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风干后,送检样品不少于()g。
A.100B.500C.800D.11006、承担检测任务的实验室负责预留样品保存,预留样品须移交本实验室保存室造册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
A.1年B.2年C.3年D.5年7、园地样点表层土壤采样深度为()cm。
A.0-20B.0-30C.0-40D.0-508、每个耕地样点至少调查()个混样点的耕作层厚度,求平均值后,记录为该样点的耕作层厚度。
A. 1B. 3C. 5D. 109、当砾石体积占比超过()%时,不采集表层土壤容重样品。
A.20B.30C.50D.9010、样品制备是指实验室对土壤样品风干、()、分装等过程。
A.晾晒B.烘干C.检测D.研磨11、每个耕地样点表层士壤容重样品应该取( )个平行样。
A.1B.2C.3D.412、保存样品主要包括土壤样品库样品、留存样品、预留样品和()样品。
A.储存B.剩余C.检测D.密码平行13、土壤样品库接收样品后,应及时装入()样品瓶中。
A.棕色玻璃B. 无色玻璃C. 棕色塑料D. 无色塑料14、实验室保存样品须密封存放,()保存(或不高于30℃)。
A.室温B.4℃以下C.0℃以下D.冷冻15、省级质量控制实验室按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批次加入()样品。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共8页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考试题一、填空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第 1 页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土壤监测技术考试试题(附答案)

土壤监测技术理论考核试题一、填空1、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2、植物样品采集时,常采用的布点方法有梅花形布点法和交叉间隔布点法。
3、对于制备好的一般固体废物样品,其有效保存期为3个月。
4、有害物质的易燃性的定义,通常是闪点低于g。
5、土壤采样点可采表层或—土壤剖面。
6、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为—0-20cm_、剖面深度为1.2m7、粗粉碎用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或有机玻璃板。
8、过筛用尼龙筛规格用2-100目。
9、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性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
10、对难挥发性有机物用—棕色玻璃瓶保存。
二、判断题1、土壤样品按样品名称、编号、粒径分类保存。
(V )2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制样,可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V )3、采样后用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C以下避光保存。
(V )4、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性,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cm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2个。
(X )三、选择题1.米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B )A不一定 B愈好C无所谓D愈差2.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A )A 300mB 3kmC 30mD 100m3.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般监测采集(D )祥品。
A底层土 B视情况C心土 D表层土4.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D )进行。
入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
自下而上5.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B )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B竹刀C手D铁锹6.剖面每层样品采集(B )左右。
A 0.5kgB 1kgC 1.5kgD 2kg7.-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B )土样。
A表土层 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8.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A )A风干B晒干C烘干 D焙干9.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B )采取。
土壤和固体物采样试卷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A)姓名一、填空题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和。
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g于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 g,然后计算水分。
3 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4.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 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 cm击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5.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6.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2.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O~30cm的表层土。
()3.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4.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6.由对被采批工业废物非常熟悉的个人来采取样品时,可以置随机性于不顾,凭采样者的知识获得有效的样品。
()7.在一批废物以运送带形式连续排出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的质量或时间间隔采样,采第一个份样时,必须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
,()8.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时,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全部份样或将其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9.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由受过专门培训、有经验的人员承担。
采样时,应由两人以上在场进行操作。
最新环境采样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环境采样考试题及答案环境采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进行采集、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一套最新的环境采样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单选题1. 环境采样的目的是:A. 确定污染物的种类B. 评估环境质量C. 监测环境变化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采样的常用方法?A. 直接采样法B. 溶解采样法C. 吸附采样法D. 离心采样法答案:D3. 环境采样中,样品的保存条件通常包括:A. 温度B. pH值C. 光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1. 环境采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采样点的代表性B. 采样时间和频率C. 采样设备的准确性D.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条件答案:ABCD2. 环境采样中,以下哪些介质需要进行采样?A. 空气B. 土壤C. 水体D. 植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采样时,采样点的选择应尽可能随机,以避免偏差。
(错误)2. 环境采样过程中,样品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无需特别注意样品的保存。
(错误)3. 环境采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采样中样品的保存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答案:样品的保存条件对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
不当的保存条件可能导致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如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化学变化等,从而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描述环境采样中常用的几种采样设备及其适用的介质。
答案:常用的环境采样设备包括:- 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 水样采集器:用于采集水体中的污染物,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等。
- 土壤采样器:用于采集土壤中的污染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
- 固体废物采样器:用于采集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适用于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等。
五、案例分析题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需要进行环境采样以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土壤和固体物采样试卷 ()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A)姓名一、填空题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和。
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g于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g,然后计算水分。
3 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4.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cm击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5.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6.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2.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O~30cm的表层土。
()3.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4.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6.由对被采批工业废物非常熟悉的个人来采取样品时,可以置随机性于不顾,凭采样者的知识获得有效的样品。
()7.在一批废物以运送带形式连续排出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的质量或时间间隔采样,采第一个份样时,必须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
,()8.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时,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全部份样或将其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9.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由受过专门培训、有经验的人员承担。
采样时,应由两人以上在场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16分)
1. 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保存。
()
A.室温避光
B.在20℃以下
C.在4℃以下
2. 土壤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通常情况下。
( )
>PE<AE B. SE<PE>AE C. SE>PE>AE D.以上都不是
3. 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且样品要样品瓶。
( )
A.透明玻璃瓶,装满
B.棕色玻璃瓶,不装满
C. 透明玻璃瓶,不装满
D. 棕色玻璃瓶,装满
4. 土壤样品可采用样品烘干机烘干,温度控制在( )
℃±5℃ B. 30℃±5℃ C. 35℃±2℃ D. 25℃±5℃
二、判断题。
(每题3分,共24分)
1. 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 )
2. 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反动,检出碎石、砂砾和植物残体。
()
3.采集土壤样品的质量一般不少于500g。
()
4.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块等非土部分,以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组成。
()
5.所有土壤样品均可在同一制样室过筛研磨。
()
6.样品制备过程要尽可能使每一份样品都是均匀地来自该样品总量。
()
7. 土壤有机样品均采用鲜样分析,应按分析方法的时间要求进行前处理和样品测定。
()
8. 制样所用工具每处理1份样品后清理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
三、问答题。
(共60分)
1、简述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制样工具及容器(30分)
2、画出土壤无机样品制备流程图(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