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进度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授课教师:辜玲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
同时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书育人的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开展科学教学工作,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而使我校的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
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
7.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措施: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科学学科存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难点,解决重点,结合现在三四年级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一)教学工作方面: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9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9篇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课程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完整版)(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完整版)(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2周)- 第1课: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2课:绿色的已知大世界- 第3课:保护真奇妙的世界第二单元: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3周)- 第4课: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5课:飞禽走兽的家园- 第6课:人与动物的关系第三单元:天地人 (2周)- 第7课:光的传播——日益清晰- 第8课:听说风韵的恩赐- 第9课:人类的心脏何其伟大第四单元: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3周)- 第10课:太阳系的运动- 第11课:地球的运动- 第12课:潮汐的形成第五单元:水与空气 (2周)- 第13课:水能何时升- 第14课:地球的大气- 第15课:雾和云的形成第六单元:生物圈的构成与作用 (2周) - 第16课:生物圈的气候- 第17课:森林是生物的家园- 第18课:保护生物和森林第七单元:物质的属性及变化 (3周) - 第19课:物质的属性和单位- 第20课:物质的状态及变化- 第21课:材料的利用第八单元:能源与能量的转化 (2周) - 第22课:日光的利用- 第23课:风与风能- 第24课:电力的利用第九单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2周)- 第25课:环境与我们- 第26课:我们的资源- 第27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第十单元:科技与生活 (3周)- 第28课:交通工具的发展- 第29课: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30课:探索宇宙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进度表,总共包括十个单元,共需学习30节课。
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根据内容长度而定,大致为2-3周。
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学期充分掌握科学知识,善于思考和实践,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为指导,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包括《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热》。
1.“生物与环境”单元,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的学段目标。
2.“船的研究”单元,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以下3个主要概念: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本单元共七课,前五课围绕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内容,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认识船只在体积、材料、构造、动力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演化特点。
最后两课让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一艘符合一定性能标准的小船。
3.“环境与我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等形式,了解地球为我们提供的生存环境,感知地球是一个独特的星球,是宇宙的奇迹。
以“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问题的讨论聚焦话题,让学生列举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通过绘图梳理地球为我们提供的生存条件,了解地球的四大圈一一大气圈、水圈、土圈一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五年级科学下册进度表

14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六一国际儿童节
1
15
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
2
16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
2
1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
18
单元整理全册概念梳理
2
19
整理复习
2
20
期末测试
2
6
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
2
7
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
2
8
传热比赛”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2
9
三单元1.“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
2
10
用水测量时间””5.“机械摆钟”
2
12
摆的研究”7.“做一个摆钟”
2
13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四单元1.“昼夜交替现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授课内容
备注
1
一单元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2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
2
3
浮力”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2
4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5
二单元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
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总复- 第一课:回顾第一至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1课时)- 第二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前几个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第二单元:动物的分类和生存- 第一课: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2课时)- 第二课:探索动物的生存环境(2课时)- 第三课:研究动物的饮食和生活性(2课时)- 第四课:了解动物的保护问题(2课时)-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变化- 第一课:了解生物的生长和变化(2课时)- 第二课:探索种子的发芽过程(2课时)- 第三课:研究昆虫的变态过程(2课时)- 第四课:了解人的生长与变化(2课时)-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第四单元:能量与能源- 第一课:了解能量和能源的概念(2课时)- 第二课:认识石油和煤炭等能源资源(2课时)- 第三课:探索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课时)- 第四课:研究节约能源的方法和意义(2课时)-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第五单元:地球与环境- 第一课: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特点(2课时)- 第二课:认识大气和水资源的重要性(2课时)- 第三课:探索环境保护与净化(2课时)- 第四课:研究利用和保护水资源(2课时)-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第六单元:科学探究- 第一课: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课时)- 第二课: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2课时)- 第三课:研究如何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2课时)- 第四课:探索科学实验中的规律和关系(2课时)-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第七单元:健康与生活- 第一课:了解健康与生活的关系(2课时)- 第二课:研究科学饮食与饮食均衡(2课时)- 第三课:探究运动对健康的影响(2课时)- 第四课: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卫生(2课时)- 第五课:进行单元复和小结(1课时)- 第六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1课时)第八单元:科学探究实践- 第一课:进行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2课时)- 第二课:总结和反思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和经验(2课时)- 第三课:进行学科知识的巩固和总复(2课时)- 第四课: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2课时)以上是《部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的内容安排。
2022春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共有X个教学班,X名学生。
经过四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五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地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
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在活动地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地课堂时间。
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地基础,但还是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地训练,提高学生地素质,形成良好地氛围。
对科学探究能力地要求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地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科学探究能力地形成依赖于学生地学习和探究活动,它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地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地基础上,内化形成。
三、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和“热”四个单元组成。
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
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兼顾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本单元内容共 7 课。
第1~3 课分别是“种子发芽实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苗的生长”,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认识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非生命环境条件。
第4课“蚯蚓的选择”,学生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计划 (2)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计划
以下是一个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计划的示例:
第一课:物质的分类
实验1: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
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第二课:物质的变化
实验2: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金属在受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了解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
第三课:水的特性
实验3:水的蒸发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过程,了解水的特性以及蒸发的原理。
第四课:空气的特性
实验4:空气的压力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压力对物体的作用,了解空气的特性以及压力的产生原理。
第五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验5:地球的自转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原理。
第六课:地球的造成和改变
实验6:风的产生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风的产生过程,了解风是地球运动和地形变化的结果。
第七课:生物的共生和捕食关系
实验7: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植物的共生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八课:生物的繁殖和进化
实验8:动物的生长变化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了解生物的繁殖和进化规律。
第九课: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实验9:人体的呼吸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人体的呼吸过程,了解人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运作。
第十课:环境的保护和污染
实验10:水的净化实验
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净水过程,了解环境的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以上是一个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计划的示例,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
7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单元复习;机动
8
期中复习
9
、时间在流逝;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
10
、我的水钟;5、机械摆钟;机动
11
、摆的研究;7、做一个钟摆;机动
12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
13
、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4
、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
1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
16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机动
17
单元测试,讲评,机动
18
总复习
19
总习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主要内容
1
始业教育;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5、浮力
3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4
单元复习概念梳理;机动;1、热起来了
5
、给冷水加热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