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讲义

合集下载

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点整理

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点整理

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点整理一、行政知识点行政是指为实现国家目的,运用制定政策法规、规章、组织实施管理、命令、监督制裁等方式执行国家法律和权力(立法)机关意志的活动。

具体而言,行政具有以下内容和特点:(1)行政是为实现国家目的,执行国家法律及立法机关意志的活动。

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更有别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行政”,它是对国家事务与公共事务的特殊管理活动。

(2)这里所说的行政是现代国家权力分工体制的产物,没有立法、司法与行政职能的适当分工,就不存在执行法律和立法机关意志的行政。

再次,行政是执行国家法律和权力机关意志的活动,相对于立法而言,处于从属地位。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原则为背景,就不存在行政法学所研究的行政。

(3)行政与立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行政是执行法律的活动,而立法是创制法律的活动;行政与司法的区别在于行政是为实现国家目的而主动执行适用法律的活动,而司法是追诉犯罪、裁判纠纷的被动适用法律的活动。

虽然当今行政活动中也不乏制定政策、规则的活动,但都是为执行法律、实现国家目的而进行的,况且此类行政是受权力机关委托而为的,随时可能被收回,并非原本意义上的行政;同样,虽然现代行政也包括一部分制裁违法、裁决争议的活动,但这种活动是组织、管理、命令、监督活动的一种方式而己,也需得到立法授权,并非自身职能的一部分。

对行政裁决争议的活动不服的,仍可诉诸法院,行政机关一般无最终裁决权。

二、银行常识——商业银行的地位、主要业务和作用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为基本业务的综合性银行。

商业银行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银行是组成银行业的主干,占据着主体的地位。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存款。

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进行贷款等其他业务的基础。

银行吸收存款储蓄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题库与答案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题库与答案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统治覆灭是在()。

A.1911 年 12 月B.1912 年元旦C.1912 年 2 月D.1912 年 3 月【答案】 B2、The snake farmers said they had been bitten, some by deadly snakes, and were saved by_____of anti-venom medicine .A.injectionB.producingC.infectionD.consuming【答案】 A3、Passage 4A.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insured suffer lossB.everyone at some time suffers lossC.nearly everyone suffers lossD.only insured people suffer loss【答案】 A4、计算机只懂机器语言,而现在人们一般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将高级语言变为机器语言序需经过()。

A.编译程序B.编辑程序C.连接程序D.装入程序【答案】 A5、以“甲和乙不都是律师”为前提,再增加()为一个前提,就可以有效地推出结论“乙不是律师。

A.甲是律师B.如果甲不是律师,则乙是律师C.甲不是律师D.如果甲是律师,则乙不是律师【答案】 A6、Luckily,the bullet narrow missed the captain()an inch.A.byB.atC.toD.from【答案】 A7、She would rather that her husband ___ travel during the bad weather, but he insists that he return home today.B.notC.must notD.did not【答案】 D8、按规定,我国商业银行附属资本最高不得超过()的100%。

银行考试笔试综合知识点整理.

银行考试笔试综合知识点整理.

银行考试笔试综合知识点整理银行招聘考试中的考试范围相当广泛,其范围之广不亚于公务员考试的基础知识, 综合知识的考察范围就包括对企业营运能力方面的考察, 所以无论任何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备战银行招聘考试的考生来说都应涉猎, 今天为考生们准备的是综合知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 关于企业营运能力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 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综合知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施计划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计划管理的途径、方法主要有财政投资拨款、财政税收杠杆、签订合同、债券发行和利用国有经济直接实施计划等。

①计划调节的主要对象是私人企业, 调节其利益关系和经济活动。

③计划本身是预测性、并借助从价值的角度看, 是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1、存货周转率在流动资产中, 存货所占的比重较大。

存货的流动性,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

存货的流动性,一般用存货的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即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天数。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 =销售成本 /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 =360/存货周转率 =360*平均存货 /销售成本其中:平均存货 =(期初存货余额 +期末存货余额 /2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是销售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

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一般来讲,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周转率越高, 或者存货周转天数越少 ,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 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

2、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 也就是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

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 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第一章货币1.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先王制币说,二是自然产生说。

2.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二是便于交换说,三是保存财富说。

3.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1.1.2 货币形态的演变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纸币4.存款货币5.电子货币§1.1.3 货币数字化与虚拟化在网络时代中,网络货币使货币变为一串只处于电磁信号形态的数字,货币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虚拟化了。

网络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挑战表现在:(1)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冲击。

(2)网络货币使货币发行权分散。

(3)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4)网络货币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下降。

§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2.1 货币的本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1.货币金属说2.货币名目说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社会计算的工具。

列宁把货币看作是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

§1.2.2 货币的职能1.西方学者的观点:(1)交易媒介(2)计算单位(3)价值贮藏2. 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1.2.3 货币国际化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贵金属黄金、白银可以自然的在国际交往中进行支付。

黄金退出历史舞台后,国际交往中使用的货币只能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能被其他国家接受的少数几种货币。

这几种货币是那些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的货币。

1综合知识:银行招聘考试知识点整理归纳(25页)

1综合知识:银行招聘考试知识点整理归纳(25页)

税法类:一、税法的概念。

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

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

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常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

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

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1:税收与国家存在直接联系,两者密布可分,是政府机器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2: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式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1、不能转嫁的税的类型?直接税不能转嫁。

税法理论中,多以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为直接税。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须符合的条件?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均可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开业满一年的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年增值税销售额(包括出口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以下规定标准:①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②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

(2)新办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一个月内,具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经税务机关测算预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可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暂认定期最长为一年(自批准之月起满12个月计算):新办企业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基本条件实收资本50万元人民币(按照地方政策而定)3、对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要求?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但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综合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Passage 10A.give their parents some free timeB.make their parents more creativeC.help them with their homeworkD.help them become more attentive【答案】 A2、()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这一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 D3、 Ellen Brown says the exercises help ______ her pain and stiffness from arthritis.A.rectifyB.reclaimC.reconcileD.relieve【答案】 D4、资料:Job DescriptionmunicateB.responseC.ransomD.manage【答案】 A5、2月6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能源站,抵达海南陵水海域。

A.“天海一号”B.“深海一号”C.“深鲸一号”D.“白鲨一号”【答案】 B6、资料:It's so common to hear people say,“I’m stressed out,” almost as a badge of honor, as if this is a symptom only of ourfast-paced modern life. But in her book,“Exhaustion: A History,”Anna Katharina Schaffner writes that the syndrome of mental exhaustion has existed almos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human history.A.Some mental ailments throughout time were caused by civil rights movement of women in 19th centuryB.Neurasthenia might be caused by late 20th century’s life when electricity and telegraphy came into beingC.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aused by Spiritual failings might be popular in Medieval timesD.Other mental ailments in 18th century were attributed to the new psycho-social pressures of neo-liberal capitalism【答案】 C7、资料: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Best Buy in China was perceived as being too expensive, with many of their products priced higher than in local markets. Why buy a Sony DVD player or Nokia phone at Best Buy when you can pay less for the exact same product at a local store?Consumers will only be willing to pay more, like at the Apple stores, if they are buying something they cannot get elsewhere.A.Localize their product selectionB.Better understand the evolving Chinese consumer preferencesC.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location choiceD.All above【答案】 D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百家争鸣——独尊儒术——新文化运动B.大泽乡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安史之乱C.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戊戌变法D.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康乾盛世【答案】 A9、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过程中,下列符合投资银行运作方式的有( )。

综合知识:银行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48页)可直接打印

综合知识:银行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48页)可直接打印

银行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1节货币的起源一、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的是价值。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例如:一个人生产一把椅子,椅子能够提供给人坐,这一点是使用价值;同时椅子可以拿去交换,因为做椅子花费了劳动时间,是具有价值的。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的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由于商品时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商品时二者的统一体,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但又相互矛盾。

原因是:商品是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不是只为了满足自己对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是为了交换的目的。

而且商品生产者是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来实现价值的。

商品的两种属性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引起的。

二、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形成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一)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的形式。

例如:1 只羊=2 把斧子在这个等式中,羊的价值不是由它本身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间接地借助于石斧相对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它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由于石斧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充当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证明羊具有同自己相等的价值,由此它形成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

等价物就是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

在这个例子中,提出了两个概念: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两个因素。

(二)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性地由许多商品来表现的形式。

在扩大价值形式下,许多商品作为等价物,而另一种新商品出现,就会增加一个新的价值表现材料。

这时,一种商品经常地和一系列商品相交换了。

于是价值的表现由简单的形式逐步过渡到扩大价值形式。

用下列等式来表示:在上述例子中,而当每一次交换,商品价值却只能用一种商品来表现,所以,每一种商品都是特殊的等价物。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综合部分——专业知识讲义和总结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综合部分——专业知识讲义和总结

银行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讲义和总结第一部分: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一、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决定的。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因素有哪些?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状况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只是表面的,汇率变动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对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债权增加,对本币需求增加,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引起国际收支亏损,贬值货币也会在市场上遭到抛售,造成本币汇率下降。

3.利率。

利率的高低调整会使外资的流入或流出增加,改变外汇的供求状况,引起汇率的变动。

4.经济增长状况。

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带来更多的进口,造成经常项目逆差,本币汇率下降。

长期看,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增强对其货币的信心,使其币值稳定坚挺。

5.中央银行的干预。

中央银行出于某种经济政策的考虑,可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在短期内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6.市场预期。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庞大的游资流动迅速,受预期因素的影响很大,预期因素成为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三、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原因会印发周期性经济波动,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这属于周期性失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

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失调,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会引起该国的国际收支的失衡。

这属于结构性失衡。

3.货币价值的变动。

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短期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当一国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短期内出口商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收支顺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招聘考试综合部分专业知识讲义第一章货币 (2)1.1 货币的定义 (2)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1.3 货币制度 (3)第2章信用 (4)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4)2.2 信用形式 (5)2.3 信用工具 (6)2.4信用与现代经济 (7)第3章利息和利息率 (7)3.1 利息及其计算 (7)3.2 利率及其种类 (8)3.3 利率的决定理论 (9)3.4 利率的作用 (11)3.5 利率管理与利率自由化 (12)第4章金融市场 (13)4.1 金融市场概述 (13)4.2 货币市场 (13)4.3 资本市场 (14)4.4 基金市场 (16)4.5 外汇与黄金市场 (17)4.6 金融市场创新 (18)4.7 金融市场全球化 (19)第5章金融机构体系 (20)5.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20)5.2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22)第6章商业银行 (25)6.1商业银行概述 (25)6.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6)6.3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27)6.4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27)6.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28)6.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28)第7章中央银行 (30)7.1 中央银行概述 (30)7.2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32)7.3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32)7.4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33)第8章货币政策 (34)8.1 货币政策的目标 (34)8.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35)8.3 货币政策工具 (36)8.4 货币政策的运用 (37)第9章货币供求均衡 (39)9.1 货币供给 (39)9.2 货币需求 (41)9.3 货币均衡及其实现 (43)第10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5)10.1 通货膨胀概述 (45)10.2通货膨胀成因 (46)10.3通货膨胀的效应与调控 (47)10.4 通货紧缩 (50)第11章金融危机 (52)11.1金融危机概述 (52)11.2 金融危机生成原因 (54)11.3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55)11.4金融危机的预警与防范 (56)11.5 金融危机治理 (57)第一章货币1.1 货币的定义1.1.1货币形态的起源1.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先王制币说,二是自然产生说。

2.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二是便于交换说,三是保存财富说。

3.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1.1.2 货币形态的演变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纸币4.存款货币5.电子货币1.1.3 货币数字化与虚拟化在网络时代中,网络货币使货币变为一串只处于电磁信号形态的数字,货币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虚拟化了。

网络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挑战表现在:(1)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冲击。

(2)网络货币使货币发行权分散。

(3)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4)网络货币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下降。

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2.1 货币的本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1.货币金属说2.货币名目说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社会计算的工具。

列宁把货币看作是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

1.2.2 货币的职能1.西方学者的观点:(1)交易媒介(2)计算单位(3)价值贮藏2. 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1.2.3 货币国际化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贵金属黄金、白银可以自然的在国际交往中进行支付。

黄金退出历史舞台后,国际交往中使用的货币只能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能被其他国家接受的少数几种货币。

这几种货币是那些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的货币。

1.3 货币制度1.3.1 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1.3.2 货币制度的演变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货币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主要经历了:1.银本位制2. 金银复本位制(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3)跛行本位制3. 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3.3 国际货币制度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称为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1.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2.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3.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4.欧洲货币体系第2章信用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2.1.1 信用的定义信用的定义: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1.2 信用的产生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2.1.3 信用形态的发展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1.高利贷信用2.借贷资本信用2.2 信用形式2.2.1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2.商业信用的特点⑴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⑵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⑶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 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2) 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 商业信用在管理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

2.2.2银行信用1.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2. 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3. 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2.2.3国家信用1.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2.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2)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2.2.4 消费信用1.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2.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赊销(2)消费贷款3. 消费信用的作用:发展消费信用一方面可扩大商品销售,减少商品积压,促进社会再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为大量银行资本找到出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消费结构。

2.2.5 上述信用形式的国际化--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1. 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

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

3.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2.3 信用工具2.3.1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特征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叫做信用工具,也称作金融工具。

信用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1.偿还性,这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的特性;2.流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3.收益性,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 4.风险性,这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2.3.2 信用工具的种类1.信用工具的种类(1)从发行者的地位来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2)按融资的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3)按发行的地理范围划分,信用工具又有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之分。

2. 传统的信用工具(1)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是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护自己权益的一种债务凭证。

商业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

(2)支票。

支票是存款户签发,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或持票人的凭证。

支票按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3)银行票据。

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信用流通工具,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4)债券和股票。

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债权凭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其投资者,证明其所投入的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

3.金融衍生工具。

2.4信用与现代经济2.4.1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信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促进社会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3.通过各种信用活动,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为商品流通服务。

4.政府部门利用信用活动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5.信用促进了股份经济的发展。

2.4.2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1. 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2. 信用风险的原因:由于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信用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等等。

3.信用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传染性(3)可控性(4)周期性4.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

第3章利息和利息率3.1 利息及其计算3.1.1 利息的本质1.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为"节欲论";第二种观点为"时差利息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