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基季铵盐的生产现状及预测
酯基季铵盐地概况

酯基季铵盐的概况1.1 酯基季铵盐的基本概念别名:季铵酯;化学名:双脂肪烷基酯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英文名:Ester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esterquat;英文化学名:Di-alkyl ester of triethanol ammonium methyl sulfate;N,N-di(“acyl”oxy-2-ethyl),N-hydroxy-2-ethyl,N-methyl ammonium,methyl sulfate;Bis(acyloxyethyl) hydroxyethyl methylammonium methosulphates ;Di-(Nortallow Carboxyethyl) Hydroxyethyl Methylammonium Methosulfate;Methyl bis[ethyl (tallowate)] -2- hydroxyethyl ammonium methyl sulfate。
分子量:134.13CAS 号:91995 -81-2酯基季铵盐是一种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柔软、抗静电性能,抗黄变。
不含APEO、甲醛,易生物降解,绿色环保。
用量少,效果好,配制方便,综合成本低,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酯基季铵盐是一种用于织物柔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该产品适合以5%到20%之间的浓缩度运用在织物柔顺剂产品中。
是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及软片、软油精等的最佳替代品。
织物柔软剂(柔顺剂)是一种能赋予衣物和织物在穿着和使用时有柔软愉悦感觉的日用化工产品。
它是随着合成洗涤剂的发展而渐渐从纺织品工业领域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人们日常衣物洗涤护理用品。
织物柔顺剂起始于50年代末,首先在美、日出现,60年代中期进入了欧洲市场,现已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已达到了极具普及的程度。
报报道,欧洲1991年人均消费已达6公斤。
织物柔顺剂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与工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酯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酯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作者:李学雷等来源:《价值工程》2015年第19期摘要:酯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可降解性,使其成为近十几年来界面与胶体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本文在介绍酯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的基础上,介绍其应用性能及生物降解性,旨在推动可降解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Abstract: The synthesis methods of cationic ester surfactants(CESA) are introduced.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in biodegrada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and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CESA is also pointed out.关键词:酯基季铵盐;生物降解性;应用Key words: cationic ester surfactants;biodegradation;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O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189-030 引言随着“绿色革命”浪潮的兴起,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不降解、难降解或降解周期长的表面活性剂陆续受到限制,2003年10月29日,欧盟通过了《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简称“REACH”法规。
其中关于表面活性剂部分做了严格限制,降解性和毒性成为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柔软剂以双长链烷基季铵盐为主。
由于它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差,又不易配制成高浓度的产品,且生产成本较高,在污水处理中易被污泥吸附而造成环境污染,早在90年代初,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就已经停止使用[1~3]。
所以开发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且无水生物毒性的生态型表面活性剂是大势所趋。
酯基季铵盐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酯基季铵盐的生长现状和应用前景•作者:王志军,李季,连工宝•要害词:酯基季铵盐,阳离子衣物柔软剂,生物降解•概述:•阳离子衣物柔软剂的主要原料及活性身分将会是新一代的酯基季铵盐。
酯基季铵盐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因而对情况友好,将会替代传统的双长链烷基季铵盐(如DHTDMAC等)。
该文回首了阳离子衣物柔软剂的生长历史,介绍了新型的酯基季铵盐的品种、结构和特点,并对酯基季铵盐的研究和应用生长趋势进行了展望。
•内容:•衣物柔软剂是一种能赋予衣物和织物在穿着和使用时有柔软愉悦感觉的日用化工产物。
它是随着合成洗涤剂的生长而徐徐从纺织品产业领域进入普通黎民家庭,成为人们日常衣物洗涤照顾护士用品。
到20世纪80年代,衣物柔软剂已经生长成为西方发达国度的家庭常备的家用洗涤照顾护士用品。
1外洋生长表面织物柔软剂活性物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是季铵盐类阳离子外貌活性剂,使用最多的是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或称双氢化牛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外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销售和使用柔软剂。
1981年美国柔软剂销量45万t,人均消费量2.3 kg;德国41万t,人均6.4 kg;1991年法国14.2万t,人均5.7 kg;英国l9.4万t,人均6.4kg;1995年日本23.9万t,人均2.6kg。
1991年欧洲柔软剂销量89万t,人均消费量6 kg;德国消费量大减,为l5.5万t,人均l.9 kg;而西班牙和比利时销量则大增,其中西班牙销量23.9万t,人均消费量8.3kg;人均消费量最多的是比利时,达9.2kg。
至l986年世界柔软剂的总产量已凌驾200万t。
自1986年以来,世界柔软剂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变革,在产物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首先是浓缩型产物出现,而以往大多数产物的活性物含量只有3%~5%。
l979年德国首次推出活性物含量3倍于普通柔软剂的浓缩型产物,l984年美国推出浓缩产物,l988年日本推出浓缩产物,l990年德国与荷兰推出酯基酰胺季铵盐替代品,1992年美国再次推出新型浓缩品。
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环评

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环评酯基季铵盐柔软剂是一种常见的家居清洁产品,广泛应用于洗涤和清洁日常用品中。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对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的环评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酯基季铵盐柔软剂对环境的影响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酯基季铵盐柔软剂一旦进入水体中,可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
它可能干扰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水生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在进行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环评时,需要对其在水体中的生物毒性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其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酯基季铵盐柔软剂还可能对土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酯基季铵盐柔软剂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渗入土壤,并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造成损害。
这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的环评还要考虑其对土壤的影响,并确保使用过程中对土壤的保护。
酯基季铵盐柔软剂还存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有研究表明,酯基季铵盐柔软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和过敏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
因此,在环评过程中,需要对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的化学成分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安全性。
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的环评还需要考虑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
对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来说,应该尽量减少其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
因此,在酯基季铵盐柔软剂的环评过程中,需要对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总之,酯基季铵盐柔软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家居清洁产品,其环评是必不可少的。
在环评过程中,需要对其对水体、土壤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潜在的风险。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通过全面的环评,可以确保酯基季铵盐柔软剂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卫生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的合成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的合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从事个人护理和医药领域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而双长链酯基季铵盐因其抗菌、保湿、柔顺、去油等多种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和医药领域,如洗发水、润肤露、口腔消毒液等产品中。
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的制备方法较为复杂,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氯化亚砜—分散—转移反应法、生物法和有机合成法。
其中,有机合成法是制备双长链酯基季铵盐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酯化反应将两个长链脂肪酸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制备长链酯基二甲基氯化铵,然后再通过季铵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双长链酯基季铵盐。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的双长链酯基季铵盐制备方法,为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的制备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1. 设计一种新型的双长链酯基季铵盐制备方法:通过有机合成法,利用比较常用的两种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反应制备长链酯基二甲基氯化铵,然后再通过季铵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双长链酯基季铵盐。
2. 优化反应条件:通过对合成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浓度和催化剂用量进行分别优化,使反应有较高的产率和较好的选择性。
3. 利用多种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其化学结构、物理性质等。
4. 对合成产物的抗菌、保湿、柔顺、去油等性能进行测试: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对产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对比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产物性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有机合成法,使用棕榈酸和硬脂酸作为两种脂肪酸,N,N-二甲基-1,3-丙二胺作为试剂,反应过程采用溶剂催化的方法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棕榈酸、硬脂酸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按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瓶中。
2. 加入适量的丙二醇作为溶剂,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
3. 加入亚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
2023年酯基季铵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酯基季铵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酯基季铵盐是一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日化、纺织、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酯基季铵盐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一、日化领域在日化领域,酯基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广泛应用于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洗洁精等产品中。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清洁效果和护理效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酯基季铵盐的市场需求也正在逐年增加。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产品性能的提高,酯基季铵盐在日化领域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二、纺织领域在纺织领域,酯基季铵盐广泛应用于柔软剂和防静电剂中,可以改善纤维和织物的柔软度和手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随着人们对服装舒适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酯基季铵盐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未来,随着新型酯基季铵盐的开发和应用,纺织领域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三、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酯基季铵盐可以作为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和发泡剂等添加剂,应用于果汁、饮料、乳制品、糖果、烘焙食品和冷冻食品等产品中。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酯基季铵盐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四、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酯基季铵盐被广泛应用于抗菌剂、除痒剂、药妆等产品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和除菌效果。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重视和健康需求的提高,酯基季铵盐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五、环保领域酯基季铵盐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用于污水处理、油漆涂料、塑料添加剂和建材领域的防霉剂、防腐剂、防火剂等。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需要,酯基季铵盐在环保领域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环保需求的提高,酯基季铵盐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将进一步拓宽酯基季铵盐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2023年酯基季铵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酯基季铵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酯基季铵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有机化合物,是季铵盐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杀菌、抗菌和抗静电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酯基季铵盐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逐年增加,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一、市场需求分析酯基季铵盐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常用于洗涤剂、光学元件表面清洗、石油开采、水处理、药品制造、纸张制品、化妆品、家庭清洁剂等各领域。
随着各行业对产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季铵盐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在医疗和制药领域,酯基季铵盐杀菌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泛。
二、市场前景分析在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酯基季铵盐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杀菌、抗菌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各个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对产品进行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制造企业需不断开拓新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才能更好地占据市场份额。
三、竞争现状分析酯基季铵盐行业中国拥有大量的生产厂家,其中以江苏和山东两个省份生产能力最强。
市场上主要的酯基季铵盐产品有三种:十六烷基季铵盐、十八烷基季铵盐和十六烯基季铵盐。
这三种产物曾经占据了市场的大多数份额,但在当今市场中,创新型酯基季铵盐得到了大量开发,市场份额得到了较快的增长。
四、市场存在的问题1. 行业标准不统一:国家对于酯基季铵盐行业的标准并不统一,各厂家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
这导致了一些酯基季铵盐产品无法收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2. 生产技术不成熟:不少酯基季铵盐制造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传统工艺,无法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
3. 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一些小型企业缺乏技术力量,难以投入科研进行产品创新,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提升。
综上所述,酯基季铵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有机化合物,当前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前景较广泛。
但是,仍存在一些行业标准不统一、生产技术不成熟、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制造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才能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酯基季铵盐的产品竞争分析

酯基季铵盐的产品竞争分析酯基季铵盐主要用于柔软剂。
柔软剂按其分子结构大致分为非离子型反应性柔软剂、季铵盐柔软剂和有机酸柔软剂三大类。
非离子反应性柔软剂利用分子中存在N-羟甲基或通过N-羟甲基形成活性基因,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织物具有耐久性的柔软效果。
这类柔软剂例如柔软剂MS-200和由它衍生的柔软剂HRQ和柔软剂TR。
都因存在N-羟甲基而有超标的游离甲醛。
季铵盐在柔软剂中比重很大,主要是单烷基季铵盐,二烷基季铵盐,烷基酰胺基季铵盐和咪唑型柔软剂。
单烷基季铵盐已逐渐淘汰,目前所用柔软剂以后三种为主。
但是,二烷基季铵盐和烷基酰胺基的毒性虽较单烷基季铵盐低,而生物降解性是很差的。
由于这两种原因,欧盟于2002年1发布的2002/371/EC法令有关Eco-Label生态纺织品新标准中明确禁止使用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氯化铵(DHTDMAC)、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和二(硬化牛油)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
铵盐类(柔软剂EM、ES)、咪唑类(柔软剂IS)和吡啶季铵盐类(Velan PF)等阳离子型柔软剂,目前还没有禁用法令。
有机硅柔软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纤维平滑剂,发展速度很快,根据它们的活性,以及与纤维的反应性,可以分为非活性有机硅(甲基硅油),活性有机硅(含氢硅油和羟基硅油)和反应性有机硅(环氧和聚醚硅油及氨基硅油)。
它们的毒性和生物降解性都符合环保要求的。
因为所有的有机硅都必需制成O/W乳液使用,因而它们的生物降解性就出现了差异,从5天后的去除率(%)甲基硅油乳液为94%,氨基硅油乳液(微粒粒径20-30nm)为78%。
可见,有机硅乳液的生物降解性均较微乳液好。
氨基硅油乳液和微乳液的COD分别为960mg/kg和1029mg/kg;BOD分别为2lmg/kg和29mg/kg。
由于微乳液所用乳化剂量大,约为氨基硅油的40-50%,如使用APEO则更为糟糕。
大量的非离子型乳化剂还严重降低分散染料染涤纶织物的热迁移牢度,使水洗、摩擦等牢度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酯基季铵盐的生产现状及预测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纤维织物(尤其是棉织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常会出现僵硬、手感粗糙等不良现象,而一些直接接触皮肤的织物如毛巾、内衣、婴儿服装、尿布等,僵硬现象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为了使织物能再次恢复柔软,常用方法是对织物进行柔软处理。
织物柔软剂按其分子结构大致分为非离子型反应性柔软剂、季铵盐柔软剂和有机酸柔软剂三大类。
目前主要是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类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而季铵盐类主要包括:烷基三甲基铵盐、双烷基二甲基铵盐、双酰胺基烷氧基铵盐和咪唑啉铵盐等。
其中,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具有优良的柔软性能,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织物柔软剂。
因DI821生物降解性差、易使织物泛黄、复配性差,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争相开发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柔软剂产品,如酯基季铵盐等,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990年,德国与荷兰推出酯基酰胺季铵盐替代品。
3.1 我国酯基季铵盐生产的发展
在我国,较早出现在市场上的织物柔软剂是广州油脂化工厂于l982年推出的天丽牌防尘柔软剂,其后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五厂和北京日化厂,天津合成洗涤剂厂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衣物柔软剂。
1987年我国衣物柔软剂的总产量仅为300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衣物柔软剂的全国年销售量由最初的不足300吨增长到现在的近l5万吨。
特别是2004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衣物柔软剂市场的年增长率在20%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趋势,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酯基季铵盐在国内的应用推广及工业化生产的试验研究,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
…
德国易美达集团(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专业制造纺织品柔软剂,目前集团公司属下拥有三家全资附属公司:广州赢晖贸易有限公司、中山麦兜保险柜制造有
限公司、中山市三乡镇溢盛洗涤用品厂。
“Emeer易美尔” 时易美达集团酯基季铵盐系列产品商标,在国内销售已有多年。
近年来…
2007~2011年我国酯基季铵盐生产能力、产量、开工率情况见下表和图:表3.1 2007~2011年中国酯基季铵盐生产能力、产量、开工率统计表
单位:吨/年
图3.1 2007~2011年中国酯基季铵盐产能、产量变化图
3.2 我国酯基季铵盐生产现状分析
我国酯基季铵盐生产发展比较迟,生产呈现小规模、分散化的特点。
从酯基季铵盐生产装置的地域分布来看,…
下表是我国酯基季铵盐主要生产厂家及产能统计。
表3.2 中国酯基季铵盐主要生产厂家及产能统计
3.3 我国酯基季铵盐生产预测
受下游需求的拉动,近几年我国酯基季铵盐的产量逐年增长。
…
2012~2018年我国酯基季铵盐预计生产能力、产量情况见下表和图:表3.3 2012~2018年我国酯基季铵盐预计产能、产量情况表
图3.2 2012~2018年我国酯基季铵盐预计产能、产量走势图
3.4 我国主要酯基季铵盐生产/经销企业概况
1、飞翔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
飞翔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前身为张家港助剂厂,始创于1970年,是国内最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基地,其主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2%,在国际市场产量排名第四。
公司占地面积313334平方米,
建筑面积126744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5亿元,职工709人,脂肪胺、叔胺、季铵盐、高压品、这四种产品分别占企业总收入的22%、42%、21%、9.5%。
2007年,公司完成开票销售收入14.17亿元,入库税金3134万元。
飞翔化工近年来先后有1万吨年酯基季铵盐项目、5万吨脂肪胺、6000吨甲基纤维素(天普)、2万吨叔胺等一批技改扩能项目竣工投产。
5万吨PA(I)单体、改性树脂、2万吨聚丙烯酰胺单体及聚合物、5000吨硅胶、硅油等项目正在建设。
该公司通过与美国宝洁、荷兰阿克苏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合资合作,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0000M2的飞翔科研大楼已基本完工,该大楼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飞翔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于一体,为公司技术创搭建新的平台。
该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建成30万吨产量装备、30亿元经济总量,集“项目孵化专家、产业链整合专家、园区管理专家”为一体的世界级精细化工生产企业。
…
6、博兴华润油脂化学有限公司
博兴华润油脂化学有限公司是中央直属企业——华润集团控股的大型油脂化学品生产企业。
公司始建于1992年,主要产品包括脂肪酸、脂肪胺、季铵盐、甘油及其衍生物等一百余种产品。
公司的营销网络遍及国内各省市,产品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内油化行业的龙头企业。
阿克苏诺贝尔于2012年1月10日宣布,已完成对中国领先的专业表面活性剂生产商博兴华润油脂化学公司的收购。
博兴公司是腈工艺路线胺类及衍生物产品的领先供应商。
此类产品用途广泛,常被用于织物柔顺剂、沥青添加剂和护发产品等多个工业和消费品领域。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发布《酯基季铵盐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