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课件

____崇__山__峻__岭______ ____波__涛__汹__涌______
点拨:本题考查归类摘抄。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摘抄即可。
二 词句段运用。
1.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例: 妈妈累得. 直不起腰。
(1) 奶奶激动得 __示__例__:__热__泪__盈__眶___。
(2) 下课了,天天跑得 _像__兔__子__一__样__快___。可是他一不小心 摔跤了,摔得__鼻__青__脸__肿__,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王老 师得知后急得 __直__跺__脚____, 立即送天天去了医院。
理解诗意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
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芙蓉:荷花的别名。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向脸:向着脸边。
诗意:采莲女身穿绿罗裙,与田田荷叶融 为一色,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荷塘中的荷叶是怎样的?荷花和少女的相对 位置又是怎样的?
荷塘中满是盛开的荷花,鲜艳美丽,采莲少女 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相互映衬,更加美丽。
(1) 我发现上一个分句结尾的词语和下一个分句开头
的词语是____相__同____的。
(2) 我能照样子补充句子。 弯弯的小桥旁边有 _____示__例__:__翠__绿__的__垂__柳______,
_翠__绿__的__垂__柳___上站着 _可__爱__的__小__鸟___ , _可__爱__的__小__鸟___ 张开嘴巴快乐地歌唱。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摘抄交流,分享方法
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再把语言 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 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课件、二上大禹治水

15 大禹治水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再读感悟 当堂检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 解词语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法治水? 3.品味一下描写大禹治水的句子,说一说大禹是个怎样的
人? 4.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课文怎样写大禹治水的?表达了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 献身精神。(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 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 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 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要治水? 2.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谁治过水,分别采用什么方
nàn
难
音序:N 部首:隹 结构:左右
组词:灾难 逃难 造句:战争时期,人们无 处逃难。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四 笔在竖中线上,第二横在横 中线上。
dào
道 音序:D 部首:辶 结构:半包围
组词:知道 道理 造句:我知道明天要举行 歌咏比赛。
书写指导:第五笔竖在竖中 线上,横折从横中线上起笔, 辶的最后一笔要舒畅。
灾( 灾难 ) 灭( 消灭 ) 难( 难题 ) 滩( 沙滩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淹没 )田地 ( 冲毁 )房屋 ( 恢复 )生产 ( 驱赶 )猛兽 ( 伤害 )百姓 ( 引导 )洪水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 课件+素材

乱入池中看不见, 杂入、混入。 闻歌始觉有人来。 才知道。
再读古诗,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反复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__色__裁__, 芙__蓉__向__脸__两边开。 乱__入__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__觉__有人来。
这三个句子都有“得”。
读句子,作比较。
◇ 它的声音小很得小几。乎听不见了。 ◇ 王老师急很得着直急跺。脚。 ◇ 他跑在得跑像。兔子一样快。
“得”字及后面的内容能让被描述 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读句子,补完整。
◇ 妈妈累得__直__淌不__汗起__腰__了__________。 ◇ 这_豹_种_子_水_快_果__甜___得__像__一蜜__一道__闪样__电_____。
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 记录在摘抄本上。
描写冬天的词语
天寒地冻 玉树银花 白雪皑皑 滴水成冰 寒风呼啸 银装素裹 冰天雪地 数九寒天
描写心情的词语
忐忑不安 心花怒放 惶惶不安 欣喜若狂 喜出望外 万念俱灰 大喜过望 大惊失色
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 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 有帮助。
(部编版)三年级 上
语文园地 七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采莲曲》古 诗朗朗上口, 富有意境,旨 在让学生积累 背诵,感受传 统文化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三上《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三上《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1. 认识词语:主要包括课文中的生词,如“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等。
2. 读写词语: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语读写技巧,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3. 语文实践活动:围绕“我的家庭”主题,开展口语交际、习作等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课内生词,并能正确读写;了解家庭结构,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读写与应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掌握课内生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生词: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词,教师指导讲解,学生跟读、记词义。
(2)读写词语:教师给出例句,学生模仿练习,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口语交际,讨论自己的家庭,选代表进行展示。
3.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生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生词: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等。
2. 词语应用例句。
3. 口语交际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词,每个词语写5遍。
(2)用课内生词造句,至少3个。
(3)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300字。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对词语的运用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2.(课件出示)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 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 一闪眨着眼睛。
评析: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动 形象地描写出了恢复了生机的大地。
1、交流平台围绕“摘抄”这一话题展开,是对单元目标的交流总结。旨 在帮助学生具体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积累喜欢的语句”,进一步养 成摘抄积累的习惯,提高书面表达的丰富性。 2、词句段运用包括双人“得”句式的用法和顶针修辞的使用。第一题呈 现了几个“得”后带补语的例子,旨在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语感, 今后能够自然区分“的”“地”“得”的不同用法,并正确使用。第二 题是初步感受“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 续说这样的句子。
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除了要延续课文学习的内容知识,更要以生 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 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 要一定的程序。本次课堂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 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 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自主交流“摘抄”的知识, 学会如何摘抄;自主交流“写字”的结构和规则,学写生字; 自主读读背背《采莲曲》,理解诗句大意,积累诗句。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语文园地”是整个单元的总结,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与自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
板块二、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地,听不见淅沥地响声,像一种湿漉漉地烟雾 ,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 地,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地,像喝了蜜一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汇总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01交流平台读一读情景对话,我发现这些都是积累词语和句子的好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概括起来是:①画出来,摘抄②分类摘抄③摘抄新鲜的,旁批感受④注明出处。
02词句段运用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等等。
(1)妈妈累得直不起腰。
(2)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彭拜。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本题的例句,有三个短句组成,后一个短句开头的词语与前一短句的结尾的词语相同,突出小溪、河流、大海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语意相连,气势贯通,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顶真。
03日积月累作者简介:王昌龄:690--756年,字少伯,汉族,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代表诗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有《王昌龄集》。
注释: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
古诗大意: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古诗赏析: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复习巩固,交流分享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我们学习了摘抄句子的好方法,积累古诗 帮助我们自己学得更多,更扎实。这节课 让我们来练习实践一下吧!
学习方法,进行仿写
“的”后面一般跟名词,如事物名称
板书设计
摘抄
语 书写提示:撇捺舒展,字形好看 文 园 采莲曲 地
“得”的用法 “首尾相连”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四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
语文园地四
第2课时
据意定音,读准生字
读词语,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chǔ
处罚
chǔ
处分
chù chǔ
到处 处理
表示处理、安排 表示地方
据义定音,读准生字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知 道哪些多音字组 词的词语吗?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好人 好处 爱好 喜好 背包 背负 背影 违背
结合语境,积累成语
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
第一列是 “百×百×” 式
据意定音,读准生字
jià
jiǎ
假期 假扮
jiǎ
假装
jià
假日
表示不真实
表示放假
据意定音,读准生字
jī
几乎
jǐ
几百
jī
茶几
jī
窗明几净
表示数目不定
表示很接近
表示小桌子
据意定音,读准生字
zhònɡ zhònɡ
中枪 中奖
zhōnɡ
三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01、交流平台读一读情景对话,我发现这些都是积累词语和句子的好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概括起来是:①画出来,摘抄②分类摘抄③摘抄新鲜的,旁批感受④注明出处。
02、词句段运用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等等。
(1)妈妈累得直不起腰。
(2)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彭拜。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本题的例句,有三个短句组成,后一个短句开头的词语与前一短句的结尾的词语相同,突出小溪、河流、大海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语意相连,气势贯通,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顶真。
03、日积月累作者简介:王昌龄:690--756年,字少伯,汉族,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代表诗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有《王昌龄集》。
注释: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
古诗大意: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古诗赏析: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平台
摘抄方法指导
写读书笔记
可作摘抄、编提纲、写 体会。
制作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 可以把名言警句、精彩 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 卡片上,以随身携带, 随时翻阅、背诵。
交流平台
摘抄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摘抄内容分门别类。如:语文方面的知 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 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 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 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 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二是边摘抄边背诵。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 该记住且能记住的好东西,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交流平台
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 本上。
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气味。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 句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 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 那香味勾住。
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躲”字用得极为传 神。
交流平台
摘抄方法指导
圈点勾画
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 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 感受,或爱,或憎,或疑, 或 思 , 如 用 “。。。”“?”“ ” 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 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交流平台
摘抄方法指导
作批注
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 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 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 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 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 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 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交流平台
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 写感受,特别喜欢的我还会背下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 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 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 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 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段的节奏感 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我来说
弯弯的小桥旁边青青的草丛,青青的草丛里 有昆虫在鸣唱……
弯弯的小桥下边是清清的溪水,清清的溪水
里有欢快的小鱼……
书写提示
yīnɡ
jí
书写提示
róu
wù
书写提示
méng
zòu
书写提示
méi
chì
书写提示
撇捺书写小口诀 撇捺在中如鸟翅, 左右舒展要大度。 撇捺在上如小伞, 左低右高让下部。 撇捺在下如支架, 左右持平求稳固。
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 么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 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远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 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 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 写作手法叫顶针。
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直不起来腰 。
他走 得 像蜗牛一样慢
我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 特点:“得”字后面的 内容是对“得”前面动
。 词程度的一个补充。
词句段运用
例句欣赏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 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 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 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描写冬天的词语 数九寒天 银装素裹 滴水成冰 冰天雪地 寒风呼啸 白茫茫 描写心情的词语 忐忑不安 惶惶不安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万念俱灰
白雪皑皑
玉树银花
大喜过望
大惊失色
恰当的四字词语可以使句子显得精 炼,意思表达恰到好处,能为文章增色。
交流平台
我会在摘抄内容的右下方注明出处。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 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 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 处有春天的欢笑。 ——金波《春的消息》
金波的这首《春的消息》,充满了生命 力和欣喜。读起来朗朗上口。
交流平台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 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 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 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 来。
日积月累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没有正面 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 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 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 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 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 情趣。
交流平台
摘抄时,遇到特别有新鲜感的语句,我会在旁 边写写感受,有时还会背下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 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 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 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 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段的节奏感 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日积月累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日积月累
朗
作者介绍: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
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
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 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