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存储知识

合集下载

粮食存储方案

粮食存储方案

粮食存储方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粮食质量和数量,粮食储存是十分必要的一环。

不同的粮食储存方式,对于粮食的质量和保鲜期有着不同的影响。

此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粮食储存方案,以供参考。

浅体储藏法浅体储藏法是指在储藏设施内堆积粮食的方式。

这种储藏方式较为常见,普遍适用于杂粮和谷类食品。

浅体储藏法有以下特点:•贮存数量较大,装卸方便•加强储藏气密措施,能够有效保持粮食的质量•透风性不好,易于发生霉变因此,使用此储藏方式时,需要注意定期检查保鲜,严格控制储藏环境。

深体储藏法深体储藏法是指通过大型储存容器将粮食储存。

容器分为胶袋和于锥体两种。

由于此种储藏法可以将粮食包装严实,并且控制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具有防虫、防霉等优点,因此适用于高温、湿度大的气候环境下的粮食储存。

散装储藏法散装储藏法是指将粮食直接裸露在堆中储存。

由于此种储藏方式比较简便,只需要有一个平坦的场地就可以了,因此十分适用于大规模的给牛和羊喂养的储存需求。

然而,散装储藏法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如容易受到湿度、温度、虫危、霉变等因素的影响。

下挂储藏法下挂储藏法是一种特殊的储藏方式,属于新型储藏方式之一。

下挂储藏法需要专门的储藏设施和机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小规模粮食储藏,特别是嗉粮、糯米等易失水杂粮的储藏。

使用下挂储藏法可以更好地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湿度的均衡性。

总结无论采取何种储藏方式,都应该在储藏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并保持储藏设施的洁净和气密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粮食储藏方案,可以为粮民们减小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粮食的价值。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垛)的害虫密度,以活的害虫头数表示害虫 密度。
虫粮等级划分
粮食与油 料种类
虫粮等级
害虫密度 (头/kg)
主要害虫密度 (头/kg)
原粮
基本无 虫粮 一般虫粮
≤5 6—30
≤2 3—10
严重虫粮
>30
>10
成品粮 严重虫粮 >0(或粉类成品粮含螨类>30)
粮食与 油料
危险虫粮
感染了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 储粮害虫活体的粮食、油料
5、仓内地面应完好、平整、坚固并设 防潮层。
6、内侧墙面完好、平整并设防潮措施; 墙体无裂缝;墙壁与仓顶、相邻墙壁、地面
结合处应严密无缝;应按设计最大仓容量标
明装粮线及高度标尺,并在装粮线处设置密 封槽。
7、仓房应有隔热层和防水层,外表面 应为浅色或高反射率的材料。
8、下水管应设置在仓墙外,隔热吊顶 与仓盖的间距应在0.3米以上。
2、成品粮和糙米等中间产品应分开储 藏,小麦粉、大米等成品粮应包装码垛储藏。 储存成品粮应划设堆垛位置线。
3、非食用粮油应单独存放,并明确标识。
4、已感染害虫的粮油应单独存放,并 根据感染程度按规定处理。发现粮油中有我 国进出境植物检疫性病虫或杂草种子,应立 即封存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出入仓应优化组合输送设备,减少 破损、降低扬尘。入仓过程中应采取多点抛 粮等措施,降低自动分级,避免杂质聚集。
★ 采用缺氧储藏杀虫时,粮堆内氧气 浓度应将至2%以下,保持时间应在30天以 上。
★ 缺氧储藏抑制霉菌生长时,粮堆内 氧气浓度应将至0.2%以下。人员进入密闭储 藏粮仓前,应先检测仓内氧气含量,如低于 18%,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十九、小麦储藏技术要点
★ 小麦耐温性、耐储性较好,可采用

杂粮小知识

杂粮小知识

杂粮如何储存
一、无氧保存法:先将要存放的杂粮放在通风处摊开晾吹(注意不宜在阳光下曝晒)干透,然后将大米装入透气性较小的无毒(食品用)塑料口袋内(宜装满),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这样杂粮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二、花椒防虫保存法:花椒是一种自然抗氧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有驱
虫作用。

具体方法是将20至30粒花椒放在锅内,加适量水(以能湿透盛米口袋为宜)置炉火上煮出花椒香味后端锅离火,将盛米口袋放入花椒水中湿透后取出晾干,然后将杂粮倒入口袋内。

另用纱布包几小包花椒,分放在米袋的上、中、底部,扎紧袋口,将米袋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可防止杂粮生虫。

三、海带防虫保存法:干海带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并具有杀虫和抑制霉菌
的作用。

保存杂粮时,杂粮和海带以100比1的比例混装,经10天左右取出海带晾干吹干透,然后再放回米中,这样反复几次后即可防止杂粮霉变和生虫。

四、一旦发现米生虫,可将米放在阴凉处晾干,让虫子飞走或爬出。

杂粮的储藏技术

杂粮的储藏技术

杂粮的储藏技术吴学敏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杂粮的特点是种地偏少、面积少、产量低、营养高;杂粮分类为杂谷类、杂豆类、小油料。

全国2016收获杂粮16943万吨,较2015年每亩面积增收3.32%;产量增幅27.33%,全国总需求量呈微幅增。

辽西地区50%(近万亩)耕地种植杂粮,其中谷子占80%,其次为绿豆、小豆等杂粮,葵花、芝麻、火麻等小油料。

杂粮也是粮,所以普通粮食的储藏技术杂粮也可以用。

但考虑到储粮条件、储粮规模、储粮费用等问题,本文只介绍常见的常用储藏技术。

一、谷子储藏1、储藏特点(1)有外壳保护,具有一定的抵御虫霉能力。

(2)耐热性较强,烈日暴晒或初期发热对其品质影响并不大。

(3)耐储性好,因种植区干旱、子粒较小故容易干燥,含水量低的约9~10%,高的约12~14%。

(4)储藏期间的主要问题是发热或霉变,因子粒小粮堆空隙小。

受潮后不易散湿而导致发热霉变。

2、变质过程谷子发生变质时,首先会出现返潮,经3~4天后开始发热。

此时如能及时倒仓、通风、除杂,尚可制止发热。

否则,粮温会继续升高,经一周左右胚部生出灰白色霉菌,一部分表皮发红,此后逐渐向里蔓延,渐渐地变成黑绿色,有霉味。

此时加工米粒易碎且出米率低。

再继续发展会逐渐结块成团,最后腐烂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3、储藏方法常用低温密闭储藏,也可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较好处。

如控制水份在12.5%以下,则可以安全过夏。

凡是水份高,含杂多的在高温季节都会发热。

故凡是超安全水份的,入夏前都要晾晒至安全水12.5%以下。

高温高湿季节,仓内散装谷堆上部及四周、露天囤的上部及阳面易于发热,故入夏前应该进行苫盖做好防潮隔热。

二、小米储藏1、储藏特点(1)小米失去保护层,易受虫霉侵害。

(2)粮堆空隙度小,杂质多,内外气体不易交换,导致容易发热。

(3)一般小米中含有较多的糠,糠内含有较多脂肪,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变质和变味。

当水份和温度偏高时,就会因发热而造成霉变。

食品安全存储指南

食品安全存储指南

食品安全存储指南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而正确的食品存储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不正确的存储方式可能导致食品变质、滋生细菌,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因此,了解食品的最佳存储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食品安全存储的指南,帮助您正确保存各类食品,让您的餐桌更加安全健康。

一、干货类食品的存储1. 米面类食品:将大米、面粉等干货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

最好选择密封容器保存,避免受到空气、湿气的侵袭。

2. 杂粮类食品:如小米、糙米等,同样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发霉。

可以选择密封罐或密封袋保存,避免受潮。

3. 面条类食品:干面条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潮湿。

开封后的面条应密封保存,以免受潮变质。

二、新鲜食材的存储1. 蔬菜类:蔬菜应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叶菜类应该冷藏保存,根茎类蔬菜则可以放在阴凉处,但不宜放置太久。

2. 水果类:水果应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发霉。

一些易腐烂的水果如草莓、桃子等最好放在冰箱冷藏保存,延长保鲜期。

3. 肉类:生肉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避免细菌滋生。

熟肉也应尽快放入冰箱,避免变质。

冷冻肉类应放在冷冻室保存,避免解冻后再次冷冻。

三、罐头食品的存储1. 罐头食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开启后的罐头食品应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尽快食用完毕。

2. 注意检查罐头食品的保质期,过期的罐头食品可能存在细菌滋生或食品变质的风险,应立即丢弃。

四、冷冻食品的存储1. 冷冻食品应放在冷冻室保存,避免解冻后再次冷冻。

冷冻食品的冷冻温度应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2. 冷冻食品应尽快食用完毕,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五、饼干零食类食品的存储1. 饼干、膨化食品等零食类食品应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避免受潮发软。

可以在容器中放入干燥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开封后的零食应尽快食用完毕,避免受潮变质。

六、调味品的存储1. 调味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结块。

粮食储藏基本知识最新

粮食储藏基本知识最新

粮食储藏的基本知识粮食是人人需要、天天需要、人们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商品。

粮食是宝中宝。

我们所储藏粮食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商品的价值。

这包括数量和质量的损失,直接导致粮食本身的色、香、味、新鲜可口,直接影响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经营者的利益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力!粮食在储藏过程中,能够保持品质不降低,干物质不发生损耗的特性,称为储藏稳定性。

事实上,粮食在储藏其中的变化,往往是向着劣变的方向发展。

(有些粮种亦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个短暂过程,如小麦的后熟,后面会专门讲到)。

因此,粮食储藏的主要任务,即在于设法保持和提高他们的稳定性。

影响粮食储藏的稳定性的因素非常复杂。

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粮食本身的特点、特性,如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生理变化等等;另一类是环境条件,如收获条件,气象条件,储藏条件等等。

粮食储藏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粮食在进入储藏阶段的储藏特性以及在储藏期中的生命活动和变化规律,粮食在储藏期间的劣变是粮堆生态系统各种变量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粮堆中存在着种种矛盾,潜伏着多种危机,只要条件适合,矛盾就会爆发,危机就会产生,粮食就要发生霉变。

而各种变量发展的可能和强度,有赖于周围环境条件,其中主要的是粮食水分与粮堆周围环境温度,粮堆中气体成分,这三个条件都是有规律地影响粮食本身的营养成分,生理及物理性质,影响储粮微生物,害虫,螨类以及杂草种子的生命活动。

如能控制好这三个因素,就能保证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粮质相对安全,其性质相对稳定。

要想更好地实现粮食在储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保持与改善粮食品质,降低储藏费用。

这就要求我们很好地研究粮食储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不断揭示粮食在储藏期的生命活动规律;深入探讨各种储藏技术措施在粮食流通中应用;以确保粮食在各个流通环节更好地衔接,从而使粮食在储藏期间品质达到相对安全、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品质劣度和数量损失,节约费用,为企业为社会创出更为宏观的经济效益而努力。

粮食仓储管理基本知识问答

粮食仓储管理基本知识问答

粮食仓储管理基本知识问答目录1. 粮食仓储基础知识 (3)1.1 粮食仓储概述 (4)1.1.1 粮食仓储的意义和作用 (5)1.1.2 粮食仓储的类型和特点 (6)1.2 仓容的分类与布局 (7)1.2.1 按仓储规模分类的仓库 (8)1.2.2 按用途布局的仓容规划 (9)1.3 粮食仓储的规章制度 (11)1.3.1 安全管理 (12)1.3.2 仓储验收规程 (13)1.4 粮食仓储设施与设备 (14)1.4.1 常见的仓储设备 (15)1.4.2 热处理与防虫害设施 (17)2. 粮食仓储管理实践 (17)2.1 粮食仓储管理流程 (19)2.1.1 粮食入库管理 (20)2.1.2 粮食存贮与保质 (21)2.1.3 粮食出库管理 (22)2.2 库存管理 (23)2.2.1 库存控制技术 (24)2.2.2 库内温湿度调控 (25)2.3 粮食质量控制 (27)2.3.1 质量检测方法 (28)2.3.2 粮食品质保持策略 (30)3. 粮食仓储中的环保与健康 (31)3.1 环境管理措施 (32)3.1.1 清洁能源使用 (34)3.1.2 循环水系统 (35)3.2 职业健康与员工安全 (36)3.2.1 劳动保护措施 (37)3.2.2 应急疏散流程 (38)4. 粮食仓储技术与创新 (39)4.1 自动化仓储技术 (40)4.1.1 自动导引运输车(AGV) (42)4.1.2 仓库管理系统(WMS) (43)4.2 信息化与大数据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44)4.2.1 大数据分析 (46)4.2.2 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 (47)5. 粮食仓储的未来趋势 (48)5.1 智能化仓储发展的方向 (50)5.2 全球气候变化对仓储的影响 (51)1. 粮食仓储基础知识粮食仓储是指将粮食在符合条件的房屋或场地中进行储存,有效防止粮食质量损失,并保障粮食的时效性和供应稳定性的一种重要环节。

五谷杂粮潮湿霉变的危害及防潮措施五谷杂粮存储防潮箱

五谷杂粮潮湿霉变的危害及防潮措施五谷杂粮存储防潮箱

五谷杂粮潮湿霉变地危害及防潮措施五谷杂粮存储防潮箱大M是粮食中最难保存地粮品之一,因为大M失去了皮壳地保护层,营养物质直接暴露在外.因此,对外界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地影响比较敏感,吸湿性强.带菌量多,营养物质代谢速度较快,极易发生陈化.发热霉变.虫害.品质劣变等问题特别在夏季高温.高温条件下,大M陈化.霉变地速度加快,导致大M酸度增加,粘性下降以致失去价值.常见大M发霉.长虫地现象:长虫地原因分析:1.稻谷还在田里或仓库时,就遭遇到了M象.M蛾等储粮害虫地蛀蚀,它们在繁殖后代时,一般将虫卵注入大M中.经过M厂加工后仍然粘在一些大M上边或M粒里面.当温度适宜时(一般气温高于15℃.相对湿度大于75%),虫卵便孵化变成小虫子,并以大M为食,逐步繁衍.2.在流通环节,如原粮仓库.工厂.暂存仓.中转仓.超市等暂存期间被感染.有些虫卵和越冬害虫藏匿在M缸底.M线缝.墙缝.地缝里,很难清除,当在他们周围有大M,气候又适宜时,这些由虫卵孵化出来地储料害虫或越冬成虫,便很容易爬进M袋,危害大M霉菌地危害:黄曲霉:可生产黄曲霉毒素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地毒性最大地真菌毒素.大M上地限量指标:≤10Kg.青霉菌(毒青霉.桔青霉.导青霉等菌):大M被青霉菌感后,大MM 粒呈现红色,食用这种M可致病.致癌.霉变与大M含水量.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成分显著相关.实验证明:大M水分在14%以下,霉菌孢子受到一定抑制,而无法繁殖.霉菌在20℃以下为减少,10℃以下霉菌停止活动.当氧气浓度低于2%.二氧化碳浓度高于20%,或当氧气浓度低于10%;.二氧化碳浓度高于10%,都可以使各种储料霉菌得到抑制,至少可以抑制分生孢子地生长.大量地实验表明:大M表面层地霉菌带菌量在20℃以下大为减少,10℃以下完全可以抑制害虫,霉菌地繁殖,大M呼吸及酶活性也极为微弱,大M地化学成分变化缓慢,因此可以保持大M地新鲜程度,加之低温存储地大M,水分可适当提高,这就有效保证了大M地原始品质和大M食味.而温度也是同样道理,若将环境温度控制在75%以内,曲霉将难以繁殖!根据食用有霉菌地大M导致对身体地危害,目前人们也意识到了各种存储大M地方法.但那些方法都不是长久之计,最管用地存储方法是使用电子防潮箱来存储,电子防潮箱可防潮,防霉,生虫,生长微生物,等各种对大M地危害!东莞市爱酷防潮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粮储存知识手册杂粮储藏特性豆类比米类耐储藏(豆类种子形态完整,米类都去掉了种皮,失去保护);低油比高油耐储藏(含油高,油脂氧化、酸败,有哈拉味,含油高要防止挤压);低蛋白比高蛋白耐储藏(蛋白分子链短,比淀粉稳定性差,储藏变质导致水溶蛋白降低,颜色变红、变褐色等);低温、干燥、避光(所有粮食都适用的储存法则)优点:真空包装:抽真空包装内基本没有氧气,不能构成害虫滋生的条件,隔绝外界水汽,防止吸潮。

非真空:新收获粮食的呼吸作用旺盛能消耗包装袋内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能比较有效的防止害虫的滋生,同样隔外界水汽,能防止吸潮。

缺点当昼夜温差大或原料水分高时,粮食呼出水分形成水滴,不能迅速排出,容易形成局部水分高,导致霉变。

花生米等怕压的品种不适合采用真空包装。

1)花生的储存新收获的花生,一般含水量为45%~50%,秕果含水量更高,可达60%,如不及时晾晒,易发生霉烂变质或遭受冻害。

为了安全贮藏,确保花生品质,应在收获后,将带荚果的花生植株倒植在田间晾晒2~3天,以利促进后熟和风干,然后摘果,平摊晒果。

当荚果晒到口咬发脆、手摇有响声、剥开荚壳手搓种皮易脱落时,含水量一般在10%以下,即可入库贮藏。

由于花生种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亲水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养分,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种子堆温度升高,种子受热发霉变质,丧失使用价值。

花生的储存实践证明,花生贮藏场所的气温在9℃左右、种子含水量在11%时,堆垛底部就会发热,出油率降低。

种子含水量在13%、温度超过17℃,就开始生霉菌。

若超过20℃就霉坏变质。

即使种子含水量在安全贮藏水分界限之下,在-25℃严寒中也会受冻。

若超过安全水分界限,种子在-3℃条件下即能受冻变质。

因此,花生在贮藏期间,必须干燥、通风,发现含水量超过安全界限或种堆温度升高,就应及时翻仓晾晒,以确保花生的安全贮藏。

花生果要比花生仁耐储藏的多。

花生仁应该储存在恒温库中储存在有排潮风扇的冷风库,控制温度在4到10度(这个温度段花生内的油脂理论上已呈固态,花生米自身的新陈代谢极缓慢,酸价几乎不上升;控制相对湿度在80%以下。

)在4到10度温度和80%湿度条件下,不要用任何药物,虫害几率很低,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让仓库定期进行熏蒸(半年一次就行了),黄曲霉在这个条件下一般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花生米酸价也不会明显升高。

虽然冷风库成本高,但考虑到每年花生米季节性涨价,把10月份的花生米放到第二年5、6月份还是利润丰厚的。

2)芝麻的储存芝麻的安全储藏,主要取决于水分、温度以及微生物的演替等。

如果芝麻的含水量不大、温度不高、没有霉菌的侵袭,可保持原有品质,如果水分大、粮温高、霉菌繁育,芝麻的化学成分将起分解作用,酸价增大,过氧化值增加,会有哈喇味。

芝麻的储存储藏要点低温(环境温度要在25度以下,粮温不能超过30度)干燥(湿度要有所控制,吸潮会发热、霉变,中包装尤其要注意密闭或控制环境湿度)安全水分(出厂会保持安全水分,芝麻安全水分6%)加快流通速率,减少储存时间。

3)薏(仁)米的储藏薏米干燥后水分含量在12%左右方可入库储存。

储存应选择干燥、通风、凉爽的场所,防潮防虫。

薏苡种子易生虫、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进行熏蒸。

相对其它杂粮而言,薏米胚部含油丰富,很难储存。

保存薏米需要遵循低温、干燥、密封、避光这四个基本原则。

其中,低温是很关键的因素。

常温储藏过夏,会有一股“哈喇”味。

一般储藏不要超过六个月。

家庭食用薏米最重要的是,开袋后尽快食用,如有剩余,应采用密封夹,夹紧包装袋,放进冰箱冷藏。

薏(仁)米的储存最佳储存温度0-15度;高温储存,有哈喇味;环境湿度大,吸潮水分曾大,霉变。

夏季温度适宜容易生虫。

4)高粱米的储存小米粒性小,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霉变和生虫。

小米的安全水分应控制在12%以下。

小米不耐高温,应采用低温密闭法。

也可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较好的地方。

小米水分过大时,不能曝晒,只可在仓内阴干。

所以加工小米应将谷子的水分降至安全标准后加工。

小米储藏时应过筛出风,除去糠杂。

储藏后应加强检查,发现小米有吸湿脱糠、发热等现象时,要及时过筛出风,除糠降温,否则容易造成霉变。

高粱米是高粱碾去皮层后的颗粒状成品粮,主要工序为清理、脱壳、碾去皮层(多道碾白)、成品整理。

由于加工除去了皮层,并含有碎米、糠粉等,极易吸湿发热,不耐久储。

储藏期间要根据温、湿度变化,以防吸湿发热霉变。

5)黑米、血糯米、红米)的储存冬寒黄金时期:低于5℃有30天以上;低于7℃有90天以上;低于10℃有120天以上。

在这100多天内,有充足的冷源,可以大力开展自然冷却和机械通风。

将温度降至10℃以下。

热炎难关时期:6至9月气温高于25℃,是低温储藏的难关,这时,要加大保冷的力度,开动制冷设备补充冷源,以渡过高温难关。

6)(黑米)的储存调温补冷时期:4、5、10、11月气候比较温和,这时以密闭、通风和补冷相结合,根据粮情灵活掌握,适时采用不同的措施。

低温与防护剂防治害虫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

在20℃左右的温度中,只能延缓害虫害螨的有效积温时间,不能完全抑制害虫的发育繁殖,特别是害螨更能耐低温。

如果在糙米中拦入隋性粉(如蛙藻士)或植物性防护剂,既利于防虫保鲜,又免于化学药剂的污染。

低温储藏与气控相结合,具有长期防虫保鲜的效果。

利用新型材料研制的包装,在袋中充N2、CO2或抽真空储存糙米,并在低温或准低温环境中,能保持长期防虫保鲜的效果。

麦(仁)米的储存荞麦米:当季荞麦米新加工出来是绿色的,光照和高温使荞麦叶绿素破坏,表面褐变。

光照对颜色的影响很大,对游离脂肪酸的影响较小。

避光条件下,真空袋装能很好地保持荞麦米原有色泽和抑制荞麦米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

对荞麦米采用0.5%Zncl2或0.5%-1.5%NaHSO3护绿处理,效果较好,且耐光性也较好。

麦(裸燕麦)的储存莜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籽粒没有果皮保护,皮层很薄,容易损伤。

易招致虫、霉的侵蚀,特别是螨类的危害。

莜麦是在冬季收获入库,气温下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在晒场上碾打、晾晒时,易混入冰雪。

在保管的过程中,粮质差,杂质多,通风不良,又混入冰雪,莜麦自身呼吸所产生的水分和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失而积蓄起来,使混入莜麦内的冰雪熔化,会促使莜麦水分剧增,呼吸旺盛,微生物大量繁殖,迅速导致莜麦发热霉变。

莜麦发热霉变比一般谷类粮食进行迅速。

发热的早期茸毛脱落,粮粒失去光泽。

粮温很高,如不及时处理,3-5天内即可导致霉变事故,轻者味苦,营养价值下降,重者全部霉烂,不能食用。

莜麦霉烂后呈灰褐色,用手轻碾,即成细灰。

莜麦(裸燕麦)的保管方法利用高寒地区“寒冷、干燥、风大”的特点,对莜麦实行低温密闭保管。

首先要求保证入仓莜麦的质量,把好水分、杂质两大关。

莜麦在整晒的过程中要防止混入冰雪,预防的方法是:在风雪天要将晒场上的莜麦拢堆覆盖,防止冰雪混入粮堆;场上粮堆如有结露现象,应充分摊晾后再装袋,入仓时严加检查,防止混有冰雪的莜麦入仓。

莜麦入仓后应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冬季和初春的寒冷季节通风降温,入夏前进行密闭保管,并应对仓房采取一些隔热措施,以保持低温效果。

在莜麦保管的整个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大豆(黄大豆、黑大豆)的储藏特点大豆粒圆,种皮光滑,籽粒坚硬,抗虫、霉能力较强,但破损的大豆易于变质。

大豆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吸湿,经夏季高温影响后,易变色变味,严重的发生浸油,同时,高温高湿还易使大豆发芽率降低。

在相对湿度为70%以下,大豆的吸湿性弱于玉米和小麦,但在相对湿度为90%时,大豆的平衡水分则大于玉米和小麦,因此,储藏大豆要特别做好防潮工作。

易走油、赤变。

大豆水分13%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首先豆粒发软,然后在两子叶靠胚部位的色泽变红,俗称“红眼”,以后豆粒内部红色加深并逐渐扩大,俗称“赤变”,严重时,子叶蜡状透明,有浸油脱皮现象。

大豆(黄大豆、黑大豆)的储藏方法控制好储存收藏温度.温度是影响大豆储存收藏得重要原因(因素).温度低于20度不易生虫,因此,大豆储存收藏温度应控制在20度以下。

降低大豆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影响大豆储存收藏得一个最重要原因(因素).控制适宜的储存收藏期.随着储存收藏期得延长,大豆中得脂肪酸值升高,油脂被氧化酸败,导致大豆变质,产生异味,所以大豆得储存收藏期限应根据其含水量和用途不同灵活把握.大豆含水量在16%左右得,可以越冬;含水量在15%左右得,一般可以保管到6月;含水量在13%左右得可保管到7月;含水量在12%左右得可以过夏,但对于发芽用大豆,水分应保持在11.5%左右。

我们公司的大豆产品水分控制在13%以内。

红小豆、绿豆及芸豆的储存变色:容易变色。

水分越大,温度越高,阳光越强,空气接触面越大,变色越严重,深色变浅,浅色变深,品质相对劣变。

霉变和生虫:绿豆、小豆都有种脐,种脐的一端有种孔,种孔是外界水分进入种子的通道,所以吸湿性强,易发热霉变和受害虫侵蚀。

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每种杂粮的储藏特性,掌握每种粮食的质量指标,结合现有的储存条件,采取适合的措施,才能将杂粮储存做好,有效防止坏粮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