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论文 (2)

合集下载

大学基因工程论文2400字-大学基因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大学基因工程论文2400字-大学基因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大学基因工程论文2400字_大学基因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大学基因工程论文2400字应该怎么写?相信现在应该也是有很多人都在为怎么写出优秀的论文而苦恼吧,而想要写好论文,总是少不了需要参加相关的文献,本论文分类为基因工程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大学基因工程论文24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基因工程论文2400字(一):微课在大学基因工程课程中的应用于探讨论文摘要:微课是当前科技发展形势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收到了大量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因此,本文对微课进行研究,将微课应用到基因工程课程中,探索微课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基因工程;应用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冲击,“微课”逐渐兴起并成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带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因此,针对微课的研究和开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生命科学的前沿,它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进行操作,其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实验操作条件高,内容比较抽象、定义比较多,所学习的内容大多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由于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以及课时数的限制,不能够给学生准备大量的实验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不能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考试大多靠死记硬背,缺乏运用的灵活性。

因此,针对基因工程课程开发一系列时间短,针对某些定义、抽象知识点或者实验操作的微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1,2]。

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专家论文

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专家论文

建议开展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观赏植物花色遗传改 良研究,包括不同花色类型、不同基因型的花卉 材料等。
同时,应加强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其他性状改良 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如抗逆性、抗病虫害等方面 ,以推动观赏植物育种事业的全面发展。
THANKS
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发展趋势
未来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 种中将更加注重基础研究,探索 花色的形成机制和调控原理。
转基因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出现 更加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 ,为花色育种提供更为可靠的技
术手段。
基因工程与常规育种将更加紧密 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提高育种 效率和品质,推动花卉产业的持
花色多样性对观赏 植物的重要性
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基因工程和 观赏植物花色育种方面的研究
进展
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 和发展
花色修饰相关基因的发现和功 能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研究目的与任务
研究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探讨观赏植物花色 修饰的新途径,培育出具有优良花色性状的新品种,为 观赏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搜集和筛选具有优良花色性状的观赏植物材料
基因工程在菊花花色育种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多样性创造
菊花是一种具有高度多样性的观赏植物,基 因工程技术在菊花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也取得 了很大的进展。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 成功地创造了各种颜色的菊花,例如红色、 粉色、黄色、白色等。此外,基因工程还被 用于改善菊花的花期、增加花朵的大小和形
状,以及提高菊花的抗逆性。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创制具有 优良花色性状的新品种
研究任务 鉴定和克隆与花色相关的关键基因 验证新品种的花色性状及观赏价值,并进行推广应用。

生物类论文: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生物类论文: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基因工程的利与弊刘建20101103805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汉班)呼和浩特010022摘要基因工程对于人类的利弊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主要是这项技术创造出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重组基因。

但它为医药界带来新希望,在农业上提高产量改良作物,也可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提供解决之道,甚至可用在犯罪案件的侦查。

但它亦引起很大的忧虑与关切。

当此科技由严谨的实验室转移至大规模医药应用或商业生产时,我们如何评估它的安全性?此项技术是否可能因为人为失控,反而危害人类健康并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关键词:基因工程转基因道德伦理正文生物学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知道,生物的表征遗传自其亲代。

生物细胞的细胞核,含有染色体,其组成分为DNA。

DNA含有四种碱基--腺嘌呤(adenine,),胸腺嘧啶(thymine,),胞嘧啶(cytosine,)和鸟嘌呤(guanine,(它们分别简称A、T、C、G)。

这些碱基在DNA 中看似杂乱无章,但它们的排列顺序,正代表遗传讯息。

每三个碱基代表一种胺基酸的密码。

基因就是这些遗传密码的组合,亦即代表蛋白质的胺基酸序列。

每个基因含有启动控制区,以调控基因的表达。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是一项很精密的尖端生物技术。

可以把某一生物的基因转殖送入另一种细胞中,甚至可把细菌、动植物的基因互换。

当某一基因进入另一种细胞,就会改变这个细胞的某种功能。

)在医药及农业上应用广泛。

这项尖端科技加上最近突破性的生殖科技,却引发人们极大的隐忧及争论。

观点:辨证地看待基因工程的利与弊基因工程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

一、基因工程是在对促进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等学科发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反过来也可促进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生物界是通过长期的进化发展而来的,因而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不仅可以阐明生命发生的现象和规律,揭示重要基因功能以及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还能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历程,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生物进化的理论,促进生物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基因工程论文

基因工程论文

基因工程论文基因工程的概述和应用进展摘要:基因工程是一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编辑的科学领域。

本论文旨在阐述基因工程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并重点探讨其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为人类提供了改良农作物、研发新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

本文将综述基因工程的优势和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引言基因工程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已经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改良生物体的基因,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和调整,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基因工程的核心在于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

其中,基因克隆、基因转染和基因编辑是主要的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克隆通过将感兴趣的基因序列插入到载体中,如质粒,然后将其导入宿主细胞中,实现对外源基因的操控。

基因转染则是将外源基因转入目标细胞或生物体中,以达到改变其性状的目的。

基因编辑则通过使用诸如CRISPR-Cas9等技术,直接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序列,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编辑、删除或替换。

三、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的改良上。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改良作物的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性状,实现对农作物整体性状的优化和提升。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解决传统农业面临的问题,如除草剂抗性、杂草控制和育种加速等。

四、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基因治疗和新药开发。

通过改变人体细胞的基因序列,基因治疗可以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如癌症和遗传性疾病。

同时,基因工程也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和操控,研发出针对特定疾病的靶向药物。

五、基因工程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生物修复和生物能源开发。

基因工程可以改造微生物,使其具备降解有害污染物的能力,从而用于生物修复。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改造植物和微生物,使其能够高效生产生物燃料,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做出贡献。

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摘要:基因工程作为生物工程领域里的一项新兴技术,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从根本上改造生物以达到人类的目的。

基因工程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福利,但是在这样光鲜表面背后也存在着隐患。

对于任何一项科技进步, 人们自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

在基因工程技术上, 情况更是如此。

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希望能对基因工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基因工程,影响,伦理道德,环境安全,食物安全Abstract:Genetic engineering 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decades. Using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people can rad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order to achieve human pur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has brought many benefi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thing hidden in such a bright surface behind. For any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eople will naturally produce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In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the case. Here, I illustr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in many ways, and I hope that we can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engineering.Keywords: genetic engineering, influence, ethics and morality, environmental safety, food safty1953年,沃森(Waston)和克里克(Crick)通过对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分析,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如图1),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大门。

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_基因工程疫苗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_基因工程疫苗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_基因工程疫苗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一):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论文摘要: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Cps)是专性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阴性病原体,能在鸟类、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中广泛传播。

Cps能够导致禽类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引起家禽高热、腹泻、异常分泌物以及产蛋下降。

常规衣原体疾病防控主要依赖于抗生素,但随着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养殖端减抗替抗的推行,需要开展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等防控技术研究以预防衣原体感染。

本文综述了Cps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活载体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活载体疫苗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Cps)具有广泛的宿主谱,它可以感染465种鸟类和包括人在内的46种哺乳动物,导致结膜炎、肺炎、支气管炎、流产和关节炎等疾病,对家禽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

Cps主要通过空气气溶胶飞沫快速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途径而引起感染。

鸡对Cps具有一定的抗性,火鸡、鸭和鸽则相对易感,雏禽感染可引起体温升高、肿眼、厌食和腹泻等临床症状,种禽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输卵管炎,导致产蛋率下降到10%以下或停止产蛋[2]。

目前对Cps的早期感染可用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治疗,但由于其细胞内寄生性引起的持续性感染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耐药性增加等因素,使得使用抗生素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3]。

因此,衣原体疫苗的研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衣原体疫苗研制开始兴起,经历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到基因工程疫苗等发展阶段。

由于Cps减毒活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灭活疫苗只激发体液免疫应答,且存在内毒素引起不良反应的问题,因此,这两种疫苗在生产上应用较少。

近年来,基因工程疫苗成为Cps疫苗研究的重点。

1Cps亚单位疫苗1.1重组蛋白疫苗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安全性好、易大规模生产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专家论文)

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专家论文)

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专家论文)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基因工程技术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花卉产业带来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观赏植物颜色的需求。

本文将从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和技术基因工程是通过对生物体基因的重组或改造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诞生于1970年代,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工程技术有许多基本方法,例如在宿主细胞中利用质粒或病毒等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以达到修改宿主细胞基因或系统。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生物体的性状,强化耐荫能力,改进品种增加产量等,对于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二、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随着对植物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育种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作物免遭病虫害的侵害。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将病虫害相关的基因改造成抵抗基因,从而改变作物本身的抗病抗虫性能;2. 优化果实品质。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和颜色变化,提高果实品质和口感;3. 改进目标植物的适应性。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为目标植物增加抵御环境压力的能力,提高适应严酷环境的能力;4. 通过改变花卉的色彩,改变其观赏价值。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花卉颜色,从而使花卉更加美观,并提高其观赏价值。

三、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对于观赏植物来说,花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指标。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授粉、选择等方式,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精准地改变花卉的颜色,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花卉色泽的不同需求。

具体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在观赏植物花色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改变花青素合成途径。

花青素是指一类能够产生蓝、紫色花朵的化合物。

基因工程论文

基因工程论文

浅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动物医学专业任课教师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基因工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方法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成为生命科学的一门核心技术。

基因工程包含许多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也强。

基因工程是通过DNA 重组技术, 获得具有特殊生物遗传性状和功能的遗传工具生物体, 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食品工业等。

本文就基因工程的应用现状综合阐述。

关键词 : 基因工程; 应用现状0.前言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高新生物技术, 它利用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人类所需, 用DNA 重组技术对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人为修饰或改造, 从而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使之有效表达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或人类有益的生物性状[1]。

基因工程从诞生至今, 仅有30 年的历史, 然而,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在生产实际应用方面, 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首先,基因工程给生命科学自身的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科学家已完成了多种细胞器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

其次, 基因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能为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开辟新途径。

1.基因工程1.1 概念基因工程( 又称DNA 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 , 是20 世纪70 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 是用人工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DNA重组, 将DNA 重组体送入受体细胞, 使它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 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这种跨越天然物种屏障, 把来自任何生物的基因置于毫无亲缘关系的新的寄主生物细胞之中的能力, 是基因工程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根本特征。

1.2 基因工程研究内容(1) 从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 经过酶切消化或PCR 扩增等步骤, 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

(2) 在体外,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 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记号的载体分子上, 形成重组DNA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摘要:基因工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方法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成为生命科学的一门核心技术。

基因工程包含许多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也强。

基因工程是通过DNA 重组技术, 获得具有特殊生物遗传性状和功能的遗传工具生物体, 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食品工业等。

本文就基因工程的应用现状综合阐述。

关键词:基因工程应用现状前言: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高新生物技术, 它利用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人类所需, 用DNA 重组技术对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人为修饰或改造, 从而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使之有效表达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或人类有益的生物性状[1]。

基因工程从诞生至今, 仅有30 年的历史, 然而,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在生产实际应用方面, 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首先,基因工程给生命科学自身的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科学家已完成了多种细胞器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

其次, 基因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能为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开辟新途径。

1.基因工程1.1 概念基因工程( 又称DNA 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 , 是20 世纪70 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 是用人工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DNA重组, 将DNA 重组体送入受体细胞, 使它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 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这种跨越天然物种屏障, 把来自任何生物的基因置于毫无亲缘关系的新的寄主生物细胞之中的能力, 是基因工程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根本特征。

1.2 基因工程研究内容(1) 从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 经过酶切消化或PCR 扩增等步骤, 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

(2) 在体外,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 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记号的载体分子上, 形成重组DNA分子。

(3)重组DNA 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 并与之一起增殖。

(4) 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 筛选出获得了重组DNA 分子的受体细胞克隆。

(5) 从这些筛选出来受体细胞克隆, 提取出已经得到扩增的目的基因, 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使用。

(6)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 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 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2.基因工程的应用现状2.1基因工程应用于动植物方面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

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基因工程也生产抗病抗虫作物,使作物本身制造出“杀虫剂”。

如此农夫就不需费力喷洒农药,使我们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也可培育出抗旱耐盐作物以适合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下,如此可克服第三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

但是,会产生“杀虫剂”的作物,也可能对大环境有害,它们或许会杀死不可预期的益虫,影响昆虫生态的平衡。

在高盐的沼泽地种植基因工程育成的作物,可能会干扰了生态系统。

假如热带作物改造得可以于温带地区生长,可能会严重伤害开发中国家的经济,因为农作物水果的输出是他们的主要收入。

最近更逐渐发现危害作物的害虫,已经慢慢地演化,以抵抗基因转殖作物所产生的「杀虫剂」了。

基因工程培育的鱼,也引起一连串的问题。

目前已送两个基因到鲤鱼中,一是生长激素,一是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

若有人不小心或刻意地把这些鱼放入自然环境的河、湖中,将会严重影响自然界的鱼群生态。

基因转殖动物对于生物医学研究,真是一大恩赐。

科学家现在可将基因送入实验室的老鼠,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功能。

也可以把实验动物的某个基因刻意破坏,培育出患有类似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以利治疗方法的探讨。

美国一家公司已经培育出一种基因转殖老鼠,它在数个月大时会长出癌瘤,此项发明正在申请专利。

但是爱护动物人士已表示严重关切,他们认为应该限制基因工程技术如此折磨虐待实验动物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

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

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

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

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

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

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

2.2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方面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的基因工程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和寡核甘酸药物等。

它们对预防人类的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糖尿病、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类风湿疾病等有重要作用。

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疑难病症上,基因工程工程药物起到了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

我们最为熟悉的干扰素(IFN)就是一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白血病、乙肝、丙肝、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

目前,应用基因工程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完成中试,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专门用于治疗肿瘤的“肿瘤基因导弹”也将在不久完成研制,它可有目的地寻找并杀死肿瘤,将使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

由中国、美国、德国三国科学家及中外六家研究机构参与研制的专门用于治疗乙肝、慢迁肝、慢活肝、丙肝、肝硬化的体细胞基因生物注射剂,最终解决了从剪切、分离到吞食肝细胞内肝炎病毒,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全过程。

经4年临床试验已在全国面向肝炎患者。

此项基因学研究成果在国际治肝领域中,是继干扰素等药物之后的一项具有革命性转变的重大医学成果。

2.3基因工程应用于环保方面工业发展以及其它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已远远超出了自然界微生物的净化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基因工程技术可提高微生物净化环境的能力。

美国利用DNA重组技术把降解芳烃、萜烃、多环芳烃、脂肪烃的4种菌体基因链接,转移到某一菌体中构建出可同时降解4种有机物的“超级细菌”,用之清除石油污染,在数小时内可将水上浮油中的2/3烃类降解完,而天然菌株需1年之久。

也有人把Bt蛋白基因、球形芽孢杆菌、且表达成功。

它能钉死蚊虫与害虫,而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现已开发出的基因工程菌有净化农药的DDT的细菌、降解水中的染料、环境中有机氯苯类和氯酚类、多氯联苯的工程菌、降解土壤中的TNT炸药的工程菌及用于吸附无机有毒化合物(铅、汞、镉等)的基因工程菌及植物等。

90年代后期问世的DNA改组技术可以创新基因,并赋予表达产物以新的功能,创造出全新的微生物,如可将降解某一污染物的不同细菌的基因通过PCR技术全部克隆出来,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体外加工重组,最后导入合适的载体,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具有非凡降解能力的超级菌株,从而大大地提高降解效率。

2.4基因治疗法——遗传病人的福音目前医学界正在临床试验多种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法。

最早采用基因治疗的是一种先天免疫缺乏症,又称气泡男孩症(bubble-boy disease),患病婴幼童因为腺脱胺(adenosine deaminase)基因有缺陷,骨髓不能制造正常白血球发挥免疫功能,必须生活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空气罩内。

最新的治疗法是由病人骨髓分离出白血球的干细胞,把正常的酵素基因接在经过改造不具毒性的反录病毒(retrovirus),藉此病毒送入白血球干细胞,再将干细胞送回病人体内,则病人可产生健康的白血球获得免疫功能。

这项临床试验,在美国的女病童证明很成功。

另一种较便捷的治疗法亦在实验中,纤维性囊肿(cystic fibrosis)在英国平均每两千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症。

病人无法制造形成细胞膜氯离子通道的蛋白。

此蛋白分布于分泌性细胞的胞膜上,控制氯离子的运输,使黏液畅通。

病人体内因缺乏此蛋白,体内浓黏液堆积阻塞肺部通道,甚至发炎死亡。

为了治疗此病,目前正在发展新方法,将正常基因加入雾状喷剂中,病人可借着吸入喷剂,使基因进入肺细胞产生蛋白,达到治疗目的。

2.5前景展望由于基因工程运用DNA分子重组技术,能够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创造出许多新的遗传结合体,具有新奇遗传性状的新型产物,增强了人们改造动植物的主观能动性、预见性。

而且在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对人口素质、环境保护等作出具大贡献。

所以,各国政府及一些大公司都十分重视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抢夺这一高科技制高点。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基因工程技术尚落后于发达国家,更应当加速发展,切不可坐失良机。

但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难。

比如基因药物,它不仅能根治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人的智力、体魄、性格、外表等亦可随意加以改造;还有,克隆技术如果不加限制,任其自由发展,最终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

还有,尽管目前的转基因动植物还未发现对人类有什么危害,但不等于说转基因动植物就是十分安全的,毕竟这些东西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实践慢慢地检验。

转基因生物和常规繁殖生长的品种一样,是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对其部分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来的不利性状,但常规育种是通过自然选择,而且是近缘杂交,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掉。

而转基因生物远远超出了近缘的范围,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新组合、新性状会不会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还缺乏知识和经验,按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

所以,我们要在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同时,需要严格管理,充分重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1] 陈渝军,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及发展,2005[2] 童克中,基因及其表达.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3] 李尉民,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风险与管理,生物技术通报.2000[4] 朱宝泉,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工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J],1997[5] 方鹏,基因工程应用简述[ J] .辽宁师专学报.2004[6] 周黎,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现状与对策[ J] .生命科学仪器,2004[7] 郭宏秋,微生物学通报, 1996[8] 周煜,药物生物技术, 2000[9] 路正兵,基因工程在疾病防治及药物研制上的应用[ J],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6[10] 王俊杰,21世纪基因工程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J],20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