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

合集下载

风电机组可靠性分析

风电机组可靠性分析

风电机组可靠性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风电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风电机组是风电发电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对风电机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方法1.1 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它包含了故障事件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故障树分析法可用于了解风电机组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确定故障的原因和影响、评估和比较可行的维修策略等。

1.2 可靠性块图分析法可靠性块图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它将不同的系统元件用块图表示,并考虑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靠性块图分析法可用于评估风电机组的可靠性水平、找出导致故障的主要因素以及确定提升可靠性的关键方案等。

1.3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失效模式和后果的分析方法,其目的是识别可能的失效机制并评估各种失效模式的严重性和影响。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可用于确定潜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故障排除措施,并评估故障对风电机组的影响。

二、影响风电机组可靠性的因素2.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温度、湿度、盐雾、颗粒物等都会对风电机组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在高海拔、极端气温等极端环境条件下,风电机组的可靠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2.2 运行因素运行因素是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包括负荷变化、频繁启停、旋转速度、风向风速变化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风电机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从而影响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3 设计因素设计因素是影响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电气系统等。

不同的设计方案会对风电机组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合理的设计方案对提高风电机组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三、提高风电机组可靠性的措施3.1 加强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提高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检查、调整,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失效率和故障率。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减少,风力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风力发电系统在可靠性与稳定性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可靠性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

可靠性分析是在不同的工况和环境条件下评估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故障情况,以确定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考虑。

1. 设备可靠性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设备包括风力发电机、风轮、传动装置、发电机组等。

针对每个设备,需要评估其故障率、平均修复时间以及维修周期等指标,通过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块图等方法,确定各设备之间的关系和故障概率,以评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2. 气象条件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如风速、温度、气压等改变都会对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

因此,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对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以预测可能的故障情况和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3. 停机监测与维修计划风力发电系统的停机会对系统的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建立停机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并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巡检和故障预测,可以减少计划外的停机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二、稳定性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

稳定性分析是评估系统在风速不断变化以及其他外界条件变化下的动态响应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场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与风场的状况息息相关。

因此,通过对风场的分析,包括风速、风向、风能等参数的测量与监测,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合理选择优质的风能资源,对系统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直流与交流系统的匹配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需要将直流发电转化为交流电,并进行配电与传输。

因此,对直流与交流系统进行匹配分析,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一、引言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方式,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 可靠性评估指标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平均修复时间(MTTR)、可靠度和失效率等。

其中,MTTF是指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内平均无故障的时间,MTTR是指系统出现故障后恢复正常工作所需的平均时间;可靠度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失效率则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2. 故障分析与原因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环境因素和运维不当等。

机械故障包括叶片损坏、轴承磨损等;电气故障则包括电机故障、电缆断裂等;环境因素如雷击、冰冻等也会对系统可靠性造成影响;运维不当则包括缺乏定期维护、不合理的运行策略等。

3. 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块图和可靠性模型等。

故障树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系统不同部件的故障,并通过逻辑和概率计算,推导出系统失效的概率;可靠性块图则通过将系统拆分为不同的可靠性模块,计算各个模块的可靠度,进而求得整个系统的可靠度。

三、风力发电系统可靠性优化策略1. 设备选择与技术改进在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选择高质量的设备和材料,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通过技术改进,如改进叶片设计、提升电机效率等,也能有效降低系统故障的发生率,进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 运维管理与维护策略定期的运维管理和维护策略对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运维人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预防和处理潜在故障。

此外,制定合理的运行策略,如适应风速的运行模式和安全停机措施等,也能有效降低风力发电系统的故障率,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风力发电机组性能分析与可靠性评估

风力发电机组性能分析与可靠性评估

风力发电机组性能分析与可靠性评估一、引言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评估对于保障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进行分析和可靠性评估,以提供有关运行和维护管理的相关信息和指导。

二、风力发电机组性能分析1. 性能指标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指标包括功率输出、风速特性、起动风速、切入风速、额定风速、切出风速、关断风速等。

分析这些性能指标可以揭示风力发电机组的最大功率输出、适用风速范围、运行稳定性等特征。

2. 动态响应与响应特性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和响应特性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这些特性包括起动时间、响应时间、动态功率输出特性以及在不同风速下的响应能力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分析,可以了解风力发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 故障率和失效分析对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率和失效进行分析,有助于评估其可靠性和维护需求。

故障率可以通过统计故障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得到,失效分析则可以通过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了解故障的根本原因和改善措施。

三、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估1. 可靠性指标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可用性、可靠度、维修性和维护性。

可用性指标反映了风力发电机组在一定的运行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可靠度指标则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无故障工作的概率;维修性和维护性指标则反映了维修和维护所需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2. 可靠性分析方法可靠性评估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如故障数分析、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从不同角度评估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3. 可靠性改进措施根据可靠性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可靠性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包括提高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加强维护管理、改进运行策略等。

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四、结论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分析和可靠性评估对于保障其稳定运行和提高发电效率至关重要。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改善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改善

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改善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而可再生能源因其清洁、可持续的特点备受关注。

在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因其丰富的资源和较低的污染排放成为热门选择。

然而,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仍存在一些挑战。

本文将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并提出改善策略,以确保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1. 设备故障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多个组成部分,如风轮、发电机、传动系统等,都可能发生故障。

其中,风轮结构复杂、容易受到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容易出现疲劳破坏;发电机的转子绝缘老化、轴承失效等问题也是常见的故障类型。

这些故障会导致系统停产时间的增加,降低系统可靠性。

2. 风速不稳定性风速的不稳定性是影响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的重要因素。

风速的突变和急剧变化会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地形、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风速的不均匀分布,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

3. 资源可靠性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还与其资源可靠性密切相关。

风能资源丰富与否、发电地点的地理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

有些地区可能存在风速非常低或非常高的情况,这会显著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改善风力发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1. 设备检修和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风力发电设备是确保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检查发电机、风轮以及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可以减少系统故障率,提高设备可靠性。

2. 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优化通过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优化,可以提高其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例如,采用先进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增加设备的抗风性能;合理配置系统各部分,减少传动系统的能量损耗和摩擦;应用智能监测装置,及时检测和预测故障,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增加备用发电机组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突发情况,增加风力发电系统的备用发电机组是一种常用的策略。

通过配置备用发电机组,可以在主机组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换,减少系统停产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风力发电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风力发电依赖于风的能量,受到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是评估其运行状态和可信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各种可能影响发电机组可靠性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找出其中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并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发电机组的可靠性。

首先,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与其设计和制造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台优秀的风力发电机组必须经过严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以确保其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例如,风力涡轮的制造材料和工艺必须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抵御风力带来的压力和湿度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风力涡轮的叶片形状、叶片尺寸和叶片数目等参数的选择,也会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还与其运行和维护过程密切相关。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各个关键部件的磨损、老化、故障等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监测和维护,以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例如,定期检查润滑油和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清洗风力涡轮叶片上的灰尘和污垢,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同时,完善的远程监控系统和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减少风力发电机组的停机时间,提高其可靠性。

此外,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还需要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选择适合的风力资源丰富的地点建设风场,以确保机组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在设计风场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季节和天气状况带来的挑战,例如大风、风暴等,以保护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为了改进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对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通过提高各个部件的质量和性能,来提高整个机组的可靠性。

其次,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维护体系,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可以加强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化设计和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提高机组的可靠性。

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要,风力发电系统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可靠能源来源。

然而,在考虑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风力发电系统面临着一些挑战。

因此,进行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对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性能以及降低维护成本至关重要。

首先,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需要考虑到各个组件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风力发电机组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风力涡轮机、发电机、变频器、电力电子元件、电网连接等。

在分析系统可靠性时,需要评估这些组件的故障概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评估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可靠性,可以使用可靠性工程的方法。

可靠性工程是一种系统工程方法,旨在评估和确保系统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系统中的所有可能故障模式,并评估这些模式对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首先需要收集关于风力发电机组各个组件的可靠性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故障率、平均修复时间、平均失效时间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组件的可靠性指标。

此外,还需要评估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正交的可靠性和冗余的可靠性。

正交的可靠性是指系统中的各个组件独立运行时的可靠性。

通过计算各个组件的可靠性指标,可以得到正交的可靠性。

冗余的可靠性是指系统中引入冗余组件来提高整体可靠性的方法。

通过分析冗余组件的可靠性和故障模式,可以确定冗余系统的可靠性。

除了正交的可靠性和冗余的可靠性,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系统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提供正常运行的能力。

通过分析故障率、修复时间和失效时间等数据,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可用性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如何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在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震动等。

这些因素会对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在可靠性分析中考虑这些因素,并评估它们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

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一、引言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风力发电机组作为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对于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寿命预测,对于提高风电发电效率、降低风电运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1.故障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建立故障数据库。

包括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故障持续时间等信息。

2.故障模式识别与分类根据故障数据,利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与分类。

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技术手段,找出故障之间的关联性。

3.可靠性评估指标确定确定一些可靠性评估指标,包括故障率、可用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以评估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水平。

4.故障原因分析通过对故障模式的识别与分类,结合现场检测与测试数据,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

可以通过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与失效效应分析等方法,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5.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增强措施根据故障原因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可靠性增强措施。

包括设备维修与保养、提升制造质量、加强设备监测与检测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三、风力发电机组的寿命预测1.数据采集与筛选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与筛选,获取大量的运行数据。

包括风速、转速、温度、振动等关键运行参数。

2.寿命模型建立利用采集到的运行数据,建立风力发电机组寿命预测模型。

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根据关键参数与故障发生时间的关联,建立寿命模型。

3.寿命预测与优化利用建立的寿命模型,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寿命进行预测。

同时,结合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维策略进行优化。

例如,根据预测的寿命,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提前更换易损件,以延长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四、结论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对于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分析
摘要:随着清洁能源、绿色电网等理念的不断渗透,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智能
电网建设的新方向。

然而,我国大型风电技术刚刚起步,风电场所联电网多为弱
电网,因发电机组故障而引起的停机将对电网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从电网安
全角度考虑,要求风电机组应能在电网正常和故障下均能持续运行而不退出电网,同时考虑到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维护成本,对机组的容错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维护
引言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国内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电
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风电年
发电量达到3900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在全国发电量中的比重超过5%[1-2]。


力发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与风电机组性能质量息息相关。

尤其是在风电
机组关键部件运行过程中,长期处于潮湿、风沙、震动等环境中,很容易导致部
件损坏,严重时甚至引起风力发电故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

为做好
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性能评估和运维保护,在工作中需利用算法模型、运行数据
等全面分析其可靠性系数,按照风险类型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1.风电机组常见故障的概述
我国地大物博,但是由于风电机组的特殊性,我国的风电
机组多位于西北的干旱荒漠地区或高山、近海地区,这样的恶劣环境就为风电机
组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严峻的考验,风沙的侵蚀,高温的曝晒,以及严寒的冷冻等
各种不利的环境对风电机组的运行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在有的时段,当
风电机组运行时间相对过长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风电机组故障率的增加。

在这种局面下,风电机组上都安装了数据采集和预警雷达
系统,即SCADA系统,如果风电机组确实出现了故障,主控室就会受到出现故障
的警报,并且系统也会告知具体的故障范围,如果风电机组出现的故障距离主控
室较近,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可是,如果故障地点距离主控
室较远,这对于故障的检修就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当风
电机组长期处于故障状态时,不仅影响了风电机组的平稳运行,而且较为严重的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风电机组的发电量,从而带来严重的恶果,因此,运
用各种手段减少风电机组的故障率,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的排除风电机组的
各类故障,对于风电机组的平稳运行和良好发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2.风电机组的主要结构
风电机组可以利用风轮装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发电,
从而达到风能到电能的转化,是一种新型清洁发电装置。

现阶段我国常见的风电
机组主要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大类,其中水平轴应用更加广泛,如图1所示。

图1 水平轴风电机组结构
(1)风轮装置。

包括叶片、轮毂、变桨系统、齿轮箱等,可在风力推动下
利用齿轮旋转存储机械能;(2)发电装置。

主要为发电机组、配套装置、
控制系统等,可以利用机械转动在电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

(3)配套装置。

包括塔筒、加固件等辅助装置,保证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 .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
2.1 数据模型分析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数据
模型实现,即通过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分析和数据模型对比,确定关键部件的可
靠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般数
据模型分析过程中可以借助威布尔分布、Gamma分布、指数分布等进行拟合评估,确定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故障率更加接近于哪种曲线。

如在威布尔数据模型分析中,可将风电机组关键部件故障数据函数模型设置为:
其中,λ为权重系数,可参考专家意见
有效设定;t0为初始时间参数,t为故障时间;η1、η2为尺度参数;β1、β2
为威布尔分布形状参数。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若初始时间参数为0,η1、η2分别
为10和100,β1、β2均为5,此时风电机组故障概率密度如下图所示。

图2 风电机组故障概率随t变化情况
上述过程中在第一阶段中,新装风电机组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适应,此时会
出现明显的适应性问题,导致故障概率骤增。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风电机组故障
概率基本稳定,此时出现故障概率平稳接近于0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电
机组关键部件损耗、老化情况加剧,故障概率密度数值上升,呈现出损耗状态[4]。

2.2 载荷应力分析
除数据库分析外,在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借助强度干
涉理论,确定部件的随机载荷和疲劳强度,在载荷能力基础上分析关键部件是否
存在老化、损坏等风险隐患,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和维护。

一般风电机组关键
部件的载荷应满足:
其中,S为随机变量;δ为强度随机变量,σS为应力随机变量的标准差,
σδ为强度随机变量的标准差;μS为应力随机变量的期望,μδ为强度随机
变量的期望。

根据上述函数可以明显发现,其随机载荷和疲劳强度满足正态
分布规律,即
图3 风电机组载荷可靠性分析
由此观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可靠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逐步降低。

其中,新装阶段受环境因素、适应性因素等的影响,新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可靠性系数
下降较为明显,在正常运行后则逐步趋于稳定。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风电机组
关键部件逐步老化、损坏,此时其可靠度下降非常明显。

3 .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维护方案
3.1 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数据模型为例,对某风电机组关键部件性能进行研究。

将采集到的现场数据与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处理后,可明显发现该风电机组处于
第三环节,即使用时间较长,部分零部件出现老化、损坏情况,其故障概率密度
指数较高,包括齿轮箱故障、发电机异常、主轴承开裂等,如表1所示。

表1 风电机组关键部件故障情况及概率密度指数
3.2 维护方案
确定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系数后,可按照各部件故障密度情况开展有效
处理和预防性维护:
(1)损伤处理。

逐一排查齿轮、发电机、轴承等老化、损坏情况,确定是
否存在润滑问题、过热问题、机械磨损等。

按照使用时间长度和疲劳损伤积累程
度适当修复损坏零部件,若老化损坏问题严重则应及时更换。

按照风电机组运行
环境实施相应防护,如增加散热装置、干燥装置,定期除尘清灰、紧固稳定等。

尤其是在恶劣环境状态下,要增加巡检和维护的次数,按照区域环境状况和风电
机组故障情况实施有效防护,从根本上降低由关键部件损伤引起的风电机组停运
问题。

(2)预防维护。

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其结果制
定合理的整机寿命管理系统,由可靠性分析结果和预设寿命参数作为参考依据,
确定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疲劳载荷状况,分析其是否存在故障风险,对可能出现的
问题进行修正和处理。

尤其是要把握好风电机组寿命状态与疲劳损伤的内在关联,在上述数据基础上实现科学、规范、高效管理,以保证风电机组能够更好地服务
于电网发电。

4. 总结
风电机组运维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关键部件性能进行全面把握,在数据算法和模型分析基础上确定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定其是否存在运行风险和质量损耗。

一旦存在上述问题,要及时开展现场检查,按照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参数规格、安全指标等实施全面调整和优化,更换老化或损坏零部件,做好全方位运维管理,以全面提升风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秦子川,苏宏升. 基于改进威布尔分布的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J]. 电测与仪表,2021,58(03):68-73.
[2]赵洪山,张路朋. 基于可靠度的风电机组预防性机会维修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2):3777-3783.
[3]韩中合,苑一鸣,刘华新,周沛. 基于区间数模糊的风电机组部件维修决策方法[J]. 太阳能学报,2019,40(05):1394-1400.
[4]杜胜磊,高庆水,潘巧波,邓小文,张楚,冯永新. 风电机组在线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发展趋势[J]. 黑龙江电力,2017,39(02):173-1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