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人体的呼吸及体内废物的排出

合集下载

专题04 人体的呼吸、人体的物质循环-【口袋书】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手册(人教版)

专题04 人体的呼吸、人体的物质循环-【口袋书】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手册(人教版)

吸气肋间肌收缩-----------→胸廓前后径增大膈肌舒张→顶部回升→胸廓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呼气肋间肌舒张--------→胸廓前后径缩小体内气体的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氧气氧气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①管壁最薄②管腔最小③血流速度:最慢(④数量大,分布广)流向: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1900年,奥地利的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即血液分A、B、AB、O 四型。

2、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发生生命危险﹥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400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3、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经典例题分析()1.在激烈的百米跑过程中和跑完的一段时间内,呼吸加深、频率加快,这时血液中浓度增大的气体是A.氧气 B.一氧化碳C.氮气D.二氧化碳【点评】选择D答案,呼吸频率的增加和呼吸的加深有多种原因,如剧烈运动、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

()2.下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a>b>cB. c>a>bC.a>c>bD.b>c>a【点评】选择B答案,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膈肌也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体积增大,胸廓内的气压小于肺内压,肺就随着扩张.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面的气体就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教学案:人体的呼吸、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除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教学案:人体的呼吸、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除

专题九 人体的呼吸、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出知识整合:一、人体的呼吸:二、体内物质的运输:左心房:连接肺静脉1、心脏的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最厚;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静脉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

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2、 (动脉血)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静脉血)含氧气少,颜色暗红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血) (动脉血)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12~18.7kPa ) (8~12kPa ) 18.7/12kPa三、人体废物的排出:1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对人体有 用物质重新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2(1)排泄: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排出的方式 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2)排遗: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如人体排便3、人粪尿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之后再做肥料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B.1、2C.1、1D.0、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循环途径。

注射的药物在臀部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由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经主动脉输送到咽部扁桃体。

共2次经过心脏,1答案:A[例2 ]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 )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D.婴儿肺的质量大【答案】C【分析】蜷缩于子宫中的胎儿,胸腔的容积很小,肺内不含有空气而仅有少量的液体,出生后,躯体伸展,胸廓由于扩张,同时吸气肌开始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肺也被动扩张,空气才入肺,由于产前婴儿未进行呼吸,所以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因此投入水中时下沉,如果是产后死婴,就浮于水面。

2020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020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b.肾小囊:套在肾小球外面的囊状结构,内、外两层壁之间的空腔即 ⑧ 肾小囊腔 。
c.肾小管:细长而弯曲,周围缠绕着由⑨ 出球 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 血管网。
(3)肾单位的血液循环途径: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 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4)肾单位的血液循环特点 a.有两个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完成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 管外的毛细血管网完成物质交换,为肾单位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废 物。
( C)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肾小管对血液有过滤作用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解析】膀胱有储存尿液的功能,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故A错误;当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
盐、尿素、葡萄糖会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1)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⑤ 肾小球 、⑥肾小囊 和⑦肾小管 等部分组 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
(2)肾单位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a.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 球小动脉。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考试要求】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尿液的形成
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尿液形成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①过滤作 用和② 肾小管 的重吸收作用。
(2)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原尿的形成和尿液的形成。 a.原尿的形成:主要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③ 过滤 作用。血液流经肾 小球时,除了④ 血细胞 和⑤ 大分子蛋白质 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⑥ 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等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b.尿液的形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⑦ 葡萄糖 和部 分无机盐等被⑧ 肾小管 重新吸收到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剩下的水、 一部分无机盐和尿素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的途径是:血液→⑨ 肾小球 →肾小囊→⑩ 肾小管 →尿液。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四章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知识回顾一、排泄与排遗⒈排泄:是指体内、和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⑴排汗: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

✧⑵泌尿: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主要的排泄途径)✧⑶呼吸: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⒉排遗: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如粪便的排出。

二、泌尿系统⒈组成和功能:⑴肾脏—形成尿液;⑵输尿管—输送尿液;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⑷尿道—排出尿液。

⒉肾(主要的排泄器官)⑴功能:肾将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

⑵组成:肾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⑶肾单位:肾单位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组成:由(由和组成)和组成。

肾小球是个比较特殊的结构。

是个毛细血管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一边连接入球小动脉,一边连接出球小动脉),流动脉血。

肾小球既是循环系统的组成,又是泌尿系统的组成。

②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

右图中1 、2 、3 、4 、5 、6 。

出球小动脉两端连的都是毛细血管网,一端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一端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③血液在肾单位里的流动路线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三、尿液的形成和排出⒈尿液的形成:(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相比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浓度明显升高,因为水分能滤过而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滤过。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4)比较:①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没有;②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没有和。

08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2中考一轮复习核心考点必背知识清单

08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2中考一轮复习核心考点必背知识清单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排泄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的途径:排尿、排汗、呼吸。

➢排尿(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排汗(皮肤):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呼气(呼吸系统):排出水、二氧化碳。

3、排遗: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三、尿的形成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多万肾单位。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球,③出球小动脉,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3、尿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原尿尿液(1)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180升)。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每天1.5升)。

➢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 L,而实际每天排出的终尿量只有1.5 L左右,并且在成分上也有变化。

这些变化是由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所造成的。

4、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1)原尿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在肾小囊中)。

(2)尿液由水、无机盐、尿素组成。

➢尿液中无机盐含量(1.1)和尿素含量(1.8)比原尿和血浆高的原因是: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5、判断尿液、原尿和血浆:第一步: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第二步: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组,确定为血浆;例1 右图为人体内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①如果此图为肌肉内的毛细血管,则A是动脉血管,其内流的是动脉血;C处血液流回右心房。

2020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专题10 人体的呼吸(解析版)

2020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专题10 人体的呼吸(解析版)

专题10 人体的呼吸一、教材重点回顾:(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呼吸系统的组成:如上图呼吸系统由[⑥]呼吸道和[⑦]肺组成。

2.呼吸系统的功能:①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⑦(用图中的数字表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②呼吸道的作用是清洁、温暖和湿润。

3.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①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使空气清洁湿润;毛细血管:使空气温暖。

②咽: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因此呼吸和吞咽不能(填“能”或“不能”)同时进行。

③喉:发声器官;有会厌软骨和声带。

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④气管: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⑤支气管:最末端形成肺泡4.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注意:1.说笑时不能大声说笑,原因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2.痰产生于气管,发声部位是喉(因为喉部有声带)。

3.感冒时鼻塞是因为毛细血管肿胀造成的。

(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

2.吸气与呼气的过程呼吸道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3.呼吸运动的过程 (1)吸气和呼气的相关图示(2)吸气和呼气的表格归纳:(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和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1.图示表示图示一图示二 图示三 图示四 图示五图示六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膈肌下移,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a 表示呼气过程,b 表示吸气过程A→B 时膈肌下移,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变小,表示吸气过程;B→A 时膈肌上移,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增大,表示呼气过程。

第十三单元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课件】中考一轮生物单元复习(通用版)

第十三单元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课件】中考一轮生物单元复习(通用版)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 多余的水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 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中
肾小囊中
尿液中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90
98
96
8
0.03
0
0.1
0.1
0
0.72
0.72
1.1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全部的葡萄糖,部 分的水和无机盐)
形成
尿液
(不含蛋白质、葡 萄糖和血细胞)
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 /100毫升)。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水 无机盐
甲8
0.1
乙 0.03 0.1
90
98
96
8
0.03
0
0.10.100源自720.721.1
0.03
0.03
1.8
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 的全部葡萄糖。
大分子蛋
白质、血
尿
细胞


集合管

大部分的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
形成
1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
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
糖等小分子物质)
(不含大分子蛋 白质和血细胞)
丙0
0
0.03 0.03 1.80
90 0.72 98 0.72 96 1.10
1. 甲是
,乙是
A 原尿 尿液

初中生物资料:人体的呼吸、人体的物质循环和废物排出

初中生物资料:人体的呼吸、人体的物质循环和废物排出

导语:我们人体每天都要在体内体外进行物质交换,通过身体系统循环维持生命。

而这些循环中最重要的两个循环就是:肺循环和血液循环。

人体这台”大机器“内究竟是怎样通过”循环“进行物质交换的呢?一起看看吧!一、知识框架1、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的组成①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作用:空气进出的通道,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②肺:肺泡。

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呼吸运动吸气:肋间肌收缩,胸廓前后左右径变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空气入肺。

(3)气体交换①肺泡内气体交换:血液变化:静脉血变动脉血二、必背知识点②组织内气体交换:血液变化:动脉血变静脉血(4)肺循环的意义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氧在细胞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血液循环(1)血液的组成①血浆(淡黄色)成分:水、其它的养料和废物。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②血细胞:A.白细胞(白色):较少,较大,有核防御保护能吞噬病菌。

B.血小板(白色):数量中等,体积最小,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C.红细胞:数量最多,体积中等,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富含血红蛋白,含铁元素,在含氧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缺氧地方易于氧分离,从而运输氧。

(贫血,缺铁或蛋白含量少)(2)循环系统①心脏: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血管壁最厚)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房室瓣和动脉瓣作用: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②血管:动脉:从心脏送往全身。

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快。

静脉:从全身送回心脏壁薄,弹性较小,管腔较大,流速慢。

毛细血管:从小动脉到小静脉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人体的呼吸及体内废物的排出
【知识概括】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成,外有许多
毛细血管,利于和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肺的通气——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实现。

层膜。

气体交换是通过
气体交换是通过实
排遗: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

6.泌尿系统的组成
7.尿液的形成
(1)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
(2)尿的排出:肾脏→ → 膀胱→ →体外(3)人体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 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典型例题】
1.对右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⑤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 .④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 .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 .⑦与产生呼吸运动有关
2.下面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 .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
C .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
D .呼吸道能够清除空气中所有有害物质 3.右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 .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
C .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 .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4.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体进入肺
B .气体排出肺
C .膈的位置上升
D .胸廓由大变小 5.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
A .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 .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 .肋问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 .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6.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
A .肾小球
B .肾单位
C .肾小体
D .肾小管 7.下表是某种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克/100毫升)。

其中的丙是( )
A .血浆
B .原尿
C .尿液
D .血浆和原尿 8.人喝进体内的水,有—部分会随尿液排出。

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 ) A .下腔静脉 B .右心房 C .肺静脉 D .肾静脉
9.正常人血浆、原尿、尿液中均含有的物质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考题训练】
一、选择题:
( )1.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不包括
A .清洁作用
B .消毒作用
C .温暖作用
D .湿润作用 ( )2.人的肺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不包括
A .肺泡细小,但数量众多
B .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组成
D .肺分五叶,左二右三
( )3.右图是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收缩时,图中三部位的压力由大到小
依次是
A .c>b>a
B .a>b>c
C .a>c>b
D .b>c>a
( )4.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 .尿素
B .葡萄糖
C .无机盐
D .水
( )5.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

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A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二、简答题:
7.下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
(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 。

(气管) (肺) (胸廓)
(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 的含量减少,再经 (血管)流回心脏。

(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标号 过程进入血液的。

(4)人吸气时,③的容积会 。

(填“增大”或“减小”)。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 ]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 。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 。

(3)图(二)中a 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 成分变化是 气体含量增加。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 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 应处于 状态。

9、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和空气的成分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生物
学问题,并作出解答。

问题: 。

解答: 。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面这句话是否正
确? 为什么?“我们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
二氧化碳。


(1)人体除产生二氧化碳外,还产生尿素等废物,尿素的排出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途径。

10.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

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 、B 、C 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
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血,与结构[2] 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含量
增多的是。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取自于图中的[ ] 部位,是经过作用形成的。

(3)液体A的主要作用是,葡萄糖
是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作用进入液体A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结构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

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说明。

11.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a代表的物质是。

(2)a在血液中由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3)组织细胞利用将a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

(4)正常情况下。

d、e、f三者中(填字母)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来进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