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估_邱宇

合集下载

关于汀江水污染的小调查

关于汀江水污染的小调查

关于汀江水污染的小调查林涛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汀江流域长汀段的污染情况,包括其水质、成因等,并提出几点对策,为防治水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各方面对当今长汀的严重水污染问题与同学们和一些专业人士的交流,比较全面的概括各类汀江污染的现状,呼吁大家来共同爱护汀江河关键词:汀江水污染一、汀江河流概况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乡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

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

因流经福建省长汀县得名。

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之一,位于东经115°59′~117°10′,北纬24°28′~26°02′之间,干流长度约285千米(石下坝以上),流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其中:从永定峰市出境的汀江流域,面积8997.40平方千米;另自永定下洋镇出境,在广东大埔县茶阳镇汇入汀江的金丰溪流域面积668.37平方千米)。

二、汀江水污染现状随着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汀江水污染日趋严重,支流金沙河和旧西河污染严重,经常出现黑臭,干流水质也在逐渐变坏,养猪、造纸、开矿、塑料米厂等直排污染物日益严重地污染了汀江流域的水体,而乡镇行政不力和职能部门监管缺失则是导致这些污染源无序扩张的直接原因。

因此,控制河流沿岸的各种污染,和保护汀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三、该怎样控制水污染(1)提高防止水污染的意识环保教育也需要全民参与,通过环保、新闻媒介、居民社区及执法等各单位有关环保的组织、宣传和执法活动,才能全面提高社会全员的环保意识,(2)制定全面的防治计划制定全面的防治计划对防治水污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先要制定一个完善的防治计划,再按照计划一步步的实施。

四、防治水污染的一些小建议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居民、企业防治水污染意识。

长汀县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对策

长汀县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对策

长汀县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对策作者:罗丽容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08期摘要:通过对长汀县水环境现状的监测调查,分析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长汀县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污染治理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部宁化县治平乡,是福建省第三大河流,主干流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后出境汇入广东韩江,全长328km,流域面积11802km2。

汀江是长汀县最主要的地表水资源,自北向南,贯穿整个县城,承担着饮用水、工业用水、游览、农灌与受纳工业及生活污水等多种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随着城乡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日益突出,因此,做好汀江水资源保护和控制污染是长汀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1.汀江长汀段水资源概况汀江长汀段位于汀江上游,全长15.7km,流域面积2603.77km2,河道坡降4.86‰,多年平均流量10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46亿m3,水资源利用率为52%,目前有水库83座、水电站118家,水电总装机容量9.34万千瓦。

长汀县83.7%国土面积为汀江水系,汀江干流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境内8条主要支流呈叶脉状遍布全县。

水环境现状调查包含汀江长汀段干流、支流及城市内河,污染源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和养殖领域,针对现状提出水污染整治对策与建议。

2.汀江长汀段水环境现状调查在汀江干流、支流均设监测断面;干流三个断面十里埔断面为城区上游5km、陈坊桥断面为城区下游5km、美西大桥断面为城区下游65km,并与上杭交接。

支流断面均在与干流汇合前。

2.1汀江长汀段干流水质现状与趋势根据长汀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对近五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24项)进行监测统计。

采用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进行评价,计算各污染分指数、污染综合指数,运用Daniel趋势检验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计算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汀江(长汀段)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汀江(长汀段)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污 水等 。 在 汀 江 支 流 金 沙 河 和西 河 各设 了一 个 断 面 . 五 通 即 桥 断 面 和 马 屋 桥 断 面 。这 两 个 断 面位 于 城 区 内 , 要 汇 集 了 主 城 区 的 生 活 污 水 和一 些 生 产 废 水 、 殖 废 水 . 两 个 断 面 径 养 这 流 量小 , 质 差 。 水 汀 江 ( 汀段 ) 系 状 况 及 蠊 测 断 面 设 置 情 况 见 图 1 长 水 。
Ab t c: i a e u sr t s a Th p p r s mma ie h n tr g d t o tr p l t n o ig Ri e u i g 2 0 o 2 0 n r s t e mo i i a a f r wae o l i f T n v r d rn 0 0 t 0 4 a d z on u o
K yw rsTn vrC as n et n; a r olt nc ueo r a o e od: igr e (h t gsci )w t l i ;as fo tn i n l o e p uo fm i
汀江 是客家母 亲河 , 属韩 江水系 , 发源 于武夷 山脉南 段
东 侧 的 宁 化 沿 平 及 本 县 境 内 的木 麻 山北 坡 。 长 汀 县 庵 杰 乡 在
县政 府

2 0 k :占全县 流域面积 的 8 . 是本县 的主要水系 , 是 62m , 3 %, 9 也

条 集 发 电 、 洪 、 溉 、 污 于 一 体 的重 要 河 流 , 本 县 的 防 灌 排 对
经 济 发 展 起 着 一 定 作 用 随 着 城 乡经 济 和 社 会 的 迅 速 发 展 , 汀 江 水 污 染 日趋 严 重 , 流金 沙 河 和 旧 西 河 污 染 严 重 , 常 支 经 出 现 黑 臭 , 流 水 质 也 逐 渐 变 坏 。 因此 , 制 污 染 , 护 好 作 干 控 保

汀江水情调查

汀江水情调查

汀江水域水情调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501921 林强|农业水利工程|2017-1-20目录汀江(韩江支流) (1)干流概况 (2)河道走向 (2)河道特征 (6)水文特征 (7)地表径流 (7)泥沙 (9)水力资源 (9)主要支流 (10)长汀县段 (10)长汀县城区水域情况 (12)水利概况 (13)引水工程 (13)蓄水工程 (15)水电工程 (19)汀江(韩江支流)汀江,广东省南海独流入海韩江的支流,因流向从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称为“丁水”,后“丁”加水成“汀”,形成“汀江”得名。

位于福建省西部,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

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

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位于东经115°59′~117°10′,北纬24°28′~26°02′之间,干流长度约285千米(石下坝以上)(武平县志谓:汀江全长220公里,大埔县志谓:干流总长323公里),流域面积为9022平方千米(其中:从永定峰市出境的汀江流域,面积8997.40平方千米;另自永定下洋镇出境,在广东大埔县茶阳镇汇入汀江的金丰溪流域面积668.37平方千米)(大埔县志谓:总集雨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汀江是福建四大河流中左右最不对称的水系,左岸来汇支流多而大,如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它们都以北东—南西的流向,和主流北北西—南南东流向作直角相交或斜交汇合。

汀江基本是顺着两组发达的构造线而发育的,河流比降都在1‰以上,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

峰市以下石下坝到潮安可通航小轮船。

汀江流域是客家人的世居地,汀江被称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干流概况河道走向发源地福建省宁化县治平乡赖家山在福建省宁化县,河源称下坪溪(又名奄香溪),发源于武夷山南麓南段东侧的治平乡赖家山(长汀县志谓:源在木麻山(木马山)北坡。

福建省汀江水资源承载力的地域分异研究

福建省汀江水资源承载力的地域分异研究

用 水 资 源 . 护 水 环 境 . 效 的评 价 和 保 障 水 环 境 安 全 直 接 保 有 影 响到 国民经济 、 会发展 。 社 因此 , 入 持 续 地 研 究 水 资 源 与 深 水 环 境 安 全 运 行 机 制 . 当 前 一 项 亟 待 解 决 的 重 要 任 务 。 水 是 资 源 是 否 安 全 . 好 的 指 标 之 一 就 是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 汀 江 水 最
分异 . 为今 后 制 定 相 应 的保 护 和 规 划 对 策 , 因地 制 宜 地 采 取 工
程 与 非工 程 措 施 . 高 水 体 纳 污 和 自净 能力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_】 提 f。 _ 3
1 流 域 自然 概 况
汀 江 位 于 福 建 省 西 部 龙 岩 市 山 区 .流 域 内 地 形 复 杂 、 气
能 一
璧一 鬈福建省汀江水资源承载力的地域分异研究 一
刘 怡 靖

( 建 省 环 境 科 学研 究 院 福
福 建福 州 3 0 1 ) 5 0 3
摘 要 汀 江 流 域 是 福 建 省 水 资 源 极 为 丰 富 的 地 区 之 一 ,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 域 水 质 、 量 等 环 境 问题 日益 突 出 , 随 流 水 已经 成 为 区 域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制 约 因 素 . 分 析 汀 江 水 资 源 与 水 污 染 现 状 的 基 础 上 , 用 逼 近 理 想 解 的 模 糊 物 元 法 对 汀 江 水 资 源 承 在 运
候 多 样 , 产 资 源 丰 富 , 金 山铜 矿 、 矿 、 洋 银 矿 均 分 布 矿 紫 金 悦
于 此 汀 江 流 域 为 福 建 省 重 点 的 水 土 流 失 综 合 治 理 区 , 林 森

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2019年修正)

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2019年修正)

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2019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4.19•【字号】江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9号•【施行日期】2019.04.19•【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2016年8月29日江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2016年9月29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根据2018年12月27日江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经2019年3月28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江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潭江流域水质,防治水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潭江流域的干流、支流、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水质保护。

本条例所称潭江流域,北起鹤山市宅梧镇云益,南至开平市赤水镇三两银山,东至蓬江区北街水闸,西至恩平市那吉镇蛤坑尾。

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流域水质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流域水质负责,完成省确定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流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域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流域水质保护状况。

第五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流域水质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流域水功能区划编制、水资源保护、河道综合治理等监督管理工作。

汀江水资源利用研究报告

汀江水资源利用研究报告

汀江水资源利用研究报告1. 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汀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以提供关于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一重要资源的建议。

通过对汀江水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结合相关实地调研,我们对汀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结果显示,目前汀江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开采、污染等,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2. 引言作为我国重要的江河之一,汀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潜力和生态环境价值。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和水资源管理不善,汀江水资源的利用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当前汀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并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

3. 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了全面了解汀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们采集了近十年的水文数据,并结合实地调研获取了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研究结果。

3.1 水资源供需状况根据收集的数据,汀江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存在较大的差距。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现有的水资源供应却相对有限。

这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的矛盾。

3.2 水质污染状况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汀江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其中工业废水的排放是导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种水质污染不仅给水资源的后续利用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对汀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3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为了解决当前汀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行为。

•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多种用途的合理分配。

•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

4. 结论通过对汀江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汀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来实现供需的平衡。

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

汀江流域长汀段的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策
河 、七 里河 等三 条集 水面 积大 于 5k 的支 流பைடு நூலகம் 人 。 0m
长汀 县 山地坡 度低 于 2 以 下适 宜 种果 的面 积 6. 5度 1 9万 亩 ,有 5 3 5 %左 右 分布 在汀 江沿 岸 乡镇 。汀 江沿岸 乡镇 每年 施 用农 药 、化肥 达 1 . 万 ,按 1% 的流失 率保 守估 计 ,通过 土壤 残 留 、雨 水 冲刷 41 8 0 带 人 汀 江水体 的农 药 、化肥 总量 达 1 . 4万 。随着 集约 化农业 和 经
2 汀江 流域 长汀 段 的主要环 境 问题
26/, 6t 而长 汀县 尚未建成 集 中 的城 区和生 活污水 处理 厂 , 量未经 a 大 处 理 的生 活污 染源 排放 也是 影 响汀江 水质 的 主要 污染源 之一 。
2 3工 业污 染影 响 .
20 04年前 , 汀 县工 业经 济主 要为 为数 不多 的传 统纺织 、 品 、 长 食 机 J- -业 。2 0 年 以来 ,随着 闽西 及长 汀交 通 条件 的改善 ,带来  ̄O r LI 0 4 沿 海劳 动密 集 型产业 向内陆 转移 的 时机 ,长 汀县 主动 承接 经济发 达 地 区 的产业 转 移 ,使 长 汀经 济建 设水平 得 到很 大提 升 ,形成 了一 定
1 汀江 长汀 段的环 境 现状
理设施和畜禽废渣回收处理设施 ,而且大多数规模以上养殖场也存 在处理设施与养殖规模不配套 、污染物无法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畜 禽废渣回收综合利用率不高的状况。畜禽养殖污染源排放是影响汀
江水 质 的最 大污 染源 。 长 汀县 有水 田面 积 2 .万 亩 ,7 %左 右 分布 在汀 江沿岸 乡镇 。 8 6 0
根据 《 福建 省水 ( 境 ) 能 区划 》 江源 头 一长汀 十里铺 桥 环 功 ,汀 主 要 功 能 为 水 资 源 保 护 区 ,执 行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 B 882 0 )中的 I 类 水环 境质 量标 准 ;流 经长 汀城 区的汀 江 G 3 3-0 2 l 十 里铺 桥 一陈坊桥 段 主要功 能 为工业 用水 , 行 G 3 3-0 2中的 执 B 882 0 I V类水 环境 质 量标 准 ; 汀江 陈坊 桥段 以下 一上 杭砂 帽石 段主 要功 能 为一 般鱼 类用 水 ,执行 G 33 .02中 的 I 类 水 环境 质量标 准 。 B 8 820 I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2006 年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的优劣顺序依次为汀江干流 、 桃溪河、 中山河、 濯田河、 旧县河、 黄潭河、 芦溪、 金丰溪、 永定河、 长汀河. 汀江最上游的长汀河水环境安全形势最严峻, 单独汇入广东韩江的芦溪 、 金丰溪及汇入汀江干流 永定河的水环境安全综合指数均较低, 对汀江下游水环境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 后即入韩江的黄潭河、 关键词: 汀江; 水环境安全; 指标体系;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6929 ( 2013 ) 02 - 0152 - 08
6 [16-17 ] . 水则是沿岸 14 × 10 粤东百姓的生命之源
2
2. 1
研究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 , 应充分考虑汀 生态环境状况, 以及对足够 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水量、 安全水质造成威胁的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物 排放等人类活动行为. 3 级评价指标的选择以汀江 流域的特点及水即科学性 目的性 可操作性、 完 的构建原则 整性、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 进行筛选. 构建的评 临界值 价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 评价指标的上限值、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估
邱 宇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13 摘要: 基于汀江流域的特点和水环境安全形势, 从资源开发利用、 水污染物排放、 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构建水环
2 引入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构建评价模型, 对汀江流域面积大于 500 km 的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水环境 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强, 其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值得探讨 . 全排列 图示指标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 , 与传统简 单加权法相比, 不依赖专家主观评判权系数的大小, 只需依据实测数据确定与决策相关的上限 、 下限和临 界值即可, 减少了主观性 .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 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 和《海峡西 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 均明确提出“建立汀江 ( 韩 . 笔者依据汀江流域水环境 江) 流域治理补偿机制 ” 安全形势, 构建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
图1
汀江流域水系 River basin
Fig. 1 Drainage map of Tingjiang
[ 16 ] 汀江流 域 水 环 境 安 全 形 势 严 峻, 不容忽视 : ①水能资源开发过度. 虽然流域水资源开发率仅为 12. 2% , 但水力开发比例为 88. 2% , 造成全流域回水区
注: 底图于 2012 年 11 月 25 日下载于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图网站( http: www. fjbsm. gov. cnMapStandardhtm) .
和下限值由分别由其最优值、 平均值及最劣值确定. 2. 1. 1 资源开发利用 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流域水能资源和水资源的 使用情况, 通过水利开发比例、 电站梯级开发密度指 标来体现流域对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 以多年平均水资 源开发率来反映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因汀江流域 水能资源过度开发, 对水环境安全已构成威胁, 因此 将水利开发比例设为负向型指标 , 电站梯级开发密度 ( km座) 为正向型指标. 提高水资源开发率有利于 改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水和供水矛盾 , 并且当 前水资源开发率较低, 故设多年平均水资源开发率为 正向型指标. 2. 1. 2 水污染物排放 以单位流域面积的农业、 工业、 生活和养殖业水 污染物年排放量来体现流域污染强度 , 污染强度越大 则对水质影响越大, 不利于水环境安全, 设为负向型 指标. 水污染物包括国家总量控制的 COD Cr 和氨氮 2
河段占开发河段的 22. 72% , 脱水河段占开发河段的 69. 04% , 水电站的无序、 密集建设, 使枯水期下泄流量 不足, 造成季节性、 水质型缺水, 流域生态需水量无法 满足, 从而影响了水生生物生存和下游水环境容量. ②局 部 生 态 环 境 脆 弱. 汀 江 流 域 森 林 覆 盖 率 达 72. 76% , 但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福建省第三次土壤 侵蚀遥感调查结果表明,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1 412. 15 2 km , 占流域面积的 12. 65% , 剧烈侵蚀面积占全省的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化解区域环境矛盾 、 促 . 20 进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从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关注流域生态补偿, 如今已经形 [1-8 ] . 开展 成了多种补偿类型和补偿方式并存的局面 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 础任务. 由于各流域特点不一, 水环境安全的评价内
第 26 卷 第 2 期 2013 年 2 月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 26 , No. 2 2013 Feb. ,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 26 ( 2 ) : 152159. 邱宇.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估[J] 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 26 ( 2 ) : 152159. QIU Yu. The evaluation of the Tingjiang River basin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The Evaluation of the Tingjiang River Basin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QIU Yu
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Fujian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Fuzhou 350013 ,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ingjiang River bas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safety situation,a safe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se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emissions of water pollutant,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 quality. The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of the Tingjiang River basin area with more than 500 km2 trunk stream and main branches was evaluat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entirearraypolygon synthesis illust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2006 ,the decrease order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of the Tingjiang River basin was: the Tingjiang trunk stream > the Taoxi River > the Zhongshang River > the Qutian River > the Jiuxian River > the Huangtan River > the Lu Brook > the Jinfeng Brook > the Yongding River > the Changting River. Among the above water systems, the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situation of the Changting River,the most upper reaches,was the most severe. The comprehensive indexes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the Lu Brook and the Jinfeng Brook which separate into the Hanjiang Riv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Huangtan River and the Yongding River were low,and this serious situation will be a great threat to the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of the lower reaches. Key words: Tingjiang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indicator system; entirearraypolygon synthesis illustration method
收稿日期: 2012 - 08 - 13 03 ) 作者简介: 邱宇( 1981 - ) , 男, 福建霞浦人, 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清 洁 生 产、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和 生 态 补 偿 研 究, qiuyu075@ 163. com. 修订日期: 2012 - 11 - 28
[9-12 ] . 容各有所侧重, 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不尽相同 但传统的评价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 , 主观随意性较
1
汀江流域概况
汀江是福建省第三大河流, 也是最大的出省河 8 3 流, 多年平均径流量 84. 60 × 10 m , 水资源总量为 127. 44 × 10 8 m3 . 汀江流域面积在 500 km2 以上的有 汀江干流、 长汀河、 濯田河、 桃溪河、 旧县汀、 黄潭河、 永定河、 金丰溪、 韩江支流中山河和芦溪, 如图 1 所 . 、 示 汀江在广东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 梅潭河汇合, 更名韩江, 经梅州、 潮州、 汕头, 奔向南海. 汀江水哺 4 育闽西约占 70% 的近 200 × 10 人口, 其下游的韩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