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照明的股权之争课件

合集下载

雷士照明股权连环局(第一、二、三季完整版)

雷士照明股权连环局(第一、二、三季完整版)

【博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文是目前为止关于雷士变局最为完整、最具深度、最经得起专业拷问的一篇文章了,绝大部分内容刊发在我的新东家《新财富》今年7月号上。

只可惜该文未及时通过门户网站传播出去。

昨天下午看到新浪财经首页头条推荐了《中国企业家》关于雷士照明的封面文章,跟该杂志出版的时间同步,他们借助互联网扩大自己品牌影响力的意识非常强烈。

如果我们的文章能抢在中国企业家之前上网,就能拨得该题材深度报道的头筹,能够很好的扩大《新财富》的影响力,只可惜《新财富》没能把握住机会,在网络传播方面慢了半拍。

雷士照明股权连环局(三季完整版)谁也不曾想到,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会如此毫无征兆地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出局。

曾经,他借助资本的力量,完美地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而今,他却陷入了又一场资本“局中局”。

吴长江的出局,究竟是被逼无奈,还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无论结局如何,双方这盘博弈的棋局都充满了曲折历程及想象空间!此案例留给创业者的最大启示是:“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

(李彦宏语)”文/苏龙飞雷士变局发展至今,事情的真相依然众说纷纭。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2222.hk)发布公告:吴长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CEO,以及下属所有企业的一切职务。

此条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一出,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砸在资本市场,投资者还没反应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伴随而来的便是雷士股价即刻暴跌超过三成。

接替吴长江出任董事长的是来自于软银赛富基金——雷士第一大股东——的阎焱;而出任C EO的,则是来自于法国施耐德——雷士第三大股东——的张开鹏。

从这种人事调整来看,是非常典型的“疑似”两大投资人股东联合向创始人股东发难。

虽然,相关当事方在第一时间均发布微博进行澄清,坚称股东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分歧:阎焱在其微博表示“按上市规则要求,董事会早就安排把董事长和CEO职务分开,吴总本人非常支持”;吴长江也在其微博表示“由于我近期身心疲惫,想休整一段时间,所以辞职,并不是外界猜疑的什么对赌输了出局,也与董事间股东间没有仼何分歧矛盾”。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近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创始人吴长江辞去公司所有职务,与此同时赛富亚洲创始合伙人阎焱接任董事长,这被外界认为是风险资本在和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中胜出。

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资本逼宫。

为什么公司创始人会突然失去公司控制权?外国投资人是如何一步步夺权成功的?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是否真意味着“引狼入室”?背景1998年,吴长江出资45万元,杜刚、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创立雷士照明。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以每股2.1港元的发行价格顺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近15.3亿港元。

软银赛富成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股份比例为30.73%,超过吴长江29.33%的持股份额。

雷士经销商逼宫资方要求进入董事会创始人分家引入风险资本阎焱昔日是吴长江的救命恩人2005年,吴长江和公司两位创始人就公司经营发展理念出现分歧,吴长江被迫让出董事长职位。

随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江重掌企业。

经过投票,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

吴长江这次反败为胜,保住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

当时雷士照明拿不出1.6亿元现金,于是只好融资补足缺口。

这时,找钱成了吴长江最重要也最头疼的事情。

首战告捷吴长江接受了毛区健丽以994万美元入股雷士,占股30%。

这样他就借助资本的力量,用股权作为交换解决了与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

双方进入蜜月期雷士为扩展业务和顺利上市,甚至不惜让出第一股东,引入投资者。

此后赛富亚洲成为第一股东。

就这样资本和公司创始人进入了蜜月期,但是也埋下了几年后吴长江被迫出局的隐患。

2010年5月,作为内地唯一与国际资本结合的照明企业,雷士照明在外国资本的扶持下成功在香港上市,吴长江与资本的友好关系在这时达到顶点。

上市之时,吴长江对资本的好感仍然溢于言表,也不怕失去控制权,因为他自认为会给投资机构赚钱,投资机构在公司经营上离不开他,可以安枕无忧。

风云突变资方逼宫吴长江离职,公司股价暴跌今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辞任董事长、公司执行董事兼公司首席执行官,并辞任公司董事会所有委员会职务。

雷士照明的股权之争

雷士照明的股权之争
1998年底,吴长江出资45万元,他的另外两个同学杜刚和 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在惠州创立 了雷士照明。
2005年,随着雷士的销售渠道改革,三位股东的矛盾全面 爆发。吴长江采取“以退为进”策略,出让自己所有股份, 分走8000万元现金彻底离开企业。
吴长江离职一周后,雷士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 江重长企业,其余两股东各拿8000万元被迫离开企业。
财管1121班 第三组
组员:黄敏 李惠敏 孙婕 徐明玉 郭梦然 张健 刘
显发
谁也不曾想到,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会如此毫无征 兆地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出局。
曾经,他借助资本的力量,完美地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 纠纷,而今,他却陷入了又一场资本“局中局”。
吴长江的出局,究竟是被逼无奈,还是以退为进、欲擒故 纵?无论结局如何,双方这盘博弈的棋局都充满了曲折历 程及想象空间!
为买下两位创始人的股份以及收购世通投资公司,自2006年6月到 2007年7月,吴长江不断筹集资金,进行了多次股权结构变化,从而 失去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2012年5月25日,吴长江毫无预兆的以“因个人原因”辞去 雷士照明的一切职务,分别由软银赛富的阎焱和施耐德的 张开鹏接替其董事长和GEO的职位。
软银赛富亚洲基金成立于2001年,2009年更名为赛富亚洲 基金。现今共管理约40亿美金的基金,包括旗下四期美元 基金及若干人民币基金,是亚洲最大的风险投资和成长期 企业投资基金之一。主要从事私募投资与股权相关的投资, 其投资领域包括亚太地区的信息技术、媒体和电信产业。 SAIF Parters是软银亚洲投资基金的管理公司,阎焱先生为 该管理公司的首席合伙人。2006年8月,在毛区健丽的牵线 搭桥下,软银赛富正式投资雷士。而后通过增资成为雷士 照明的第一大股东。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PPT课件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PPT课件

授课:XXX
43
总结及建议——建议
2、董事会控制
企业在引入外部资本投资时,创始人应该有意识地设置 退出障碍,保障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避免对公司股权 的过度稀释,通过制度安排委派董事会大部分成员来实 现对公司的有效控制,这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尤其适 用,保证了创始人对董事会的控制力。
授课:XXX
44
王冬雷称,在当初双方联手时,吴长江答应了不再做关联 交易,但是事实上没有或者从来不想按上市公司规则出牌,
不断扩大关联交易,一次又一次冲撞上市公司底线,最终 使董事会忍无可忍。
关联交易似乎只是双方战火的导火索。吴长江在11日的发 布会上表示,王冬雷不断越权管理,引起管理层极大不满。 特别是7月14日,董事会要把雷士照明旗下二级公司的董事、 法人更换,触及了他的底线。王冬雷当时没有同他商量, 而是直接通过内部通知的方式告知了员工、经销商。
13
案例分析——现象分析
第五次融资 2010年5月12日(除:其它)
IPO
授课:XXX
14
案例分析——现象分析
第六次融资 2011年7月21日(除:其它)
雷士引进法国施耐德电气作为策略性股东,由软银赛富、高盛联合 吴长江等六大股东共同向施耐德转让2.88亿股股票。施耐德股份占 比9.22%,因此而成为雷士照明第三大股东。
但吴长江仍然只知资本的逐利性,只单纯地认为投资者通过 投资企业赚取企业股价价差获取利润,却不了解资本可以放 弃“江湖道义”,将企业卖给产业大鳄,从而赚取更多的利 润
授课:XXX
23
案例分析——主要原因剖析
吴长江的自信满满再加上对资本的毫无防范,此时再 引入法国施耐德,正中资本方软银赛富和高盛合谋的 陷阱,也让吴长江自己的局面更为不堪

【参考借鉴】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docx

【参考借鉴】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docx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近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创始人吴长江辞去公司所有职务,与此同时赛富亚洲创始合伙人阎焱接任董事长,这被外界认为是风险资本在和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中胜出。

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资本逼宫。

为什么公司创始人会突然失去公司控制权?外国投资人是如何一步步夺权成功的?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是否真意味着“引狼入室”?背景1998年,吴长江出资45万元,杜刚、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创立雷士照明。

20RR年5月20日,雷士照明以每股2.1港元的发行价格顺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近15.3亿港元。

软银赛富成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股份比例为30.73%,超过吴长江29.33%的持股份额。

雷士经销商逼宫资方要求进入董事会创始人分家引入风险资本阎焱昔日是吴长江的救命恩人20RR年,吴长江和公司两位创始人就公司经营发展理念出现分歧,吴长江被迫让出董事长职位。

随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江重掌企业。

经过投票,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

吴长江这次反败为胜,保住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

当时雷士照明拿不出1.6亿元现金,于是只好融资补足缺口。

这时,找钱成了吴长江最重要也最头疼的事情。

首战告捷吴长江接受了毛区健丽以994万美元入股雷士,占股30%。

这样他就借助资本的力量,用股权作为交换解决了与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

双方进入蜜月期雷士为扩展业务和顺利上市,甚至不惜让出第一股东,引入投资者。

此后赛富亚洲成为第一股东。

就这样资本和公司创始人进入了蜜月期,但是也埋下了几年后吴长江被迫出局的隐患。

20RR年5月,作为内地唯一与国际资本结合的照明企业,雷士照明在外国资本的扶持下成功在香港上市,吴长江与资本的友好关系在这时达到顶点。

上市之时,吴长江对资本的好感仍然溢于言表,也不怕失去控制权,因为他自认为会给投资机构赚钱,投资机构在公司经营上离不开他,可以安枕无忧。

风云突变资方逼宫吴长江离职,公司股价暴跌今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辞任董事长、公司执行董事兼公司首席执行官,并辞任公司董事会所有委员会职务。

雷士照明的股权之争.ppt

雷士照明的股权之争.ppt


2006年8月

2006年8月,在毛区健丽的牵线搭桥下,软银赛富投入2200 万美元,购买雷士35.71%的股权。
叶志茹通过“债转股”,由对雷士的200万美元借款获得雷 士5万股股票,占比3.21%。


2008年8月(第一次)

2008年8月(第二次)

2010年5月

2011年7月(除其他)




股权之争的结局——吴长江重回雷士董事会 吴长江重返雷士的原因: 风波带给雷士带来巨大损失,除了股价腰斩、股派停牌, 公司业绩也大幅下滑。雷士照明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 (除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之外)各项财务指标稳步 增长,但2012年各项财务指标下滑显著,毛利率由25.6%降 至21.5%,税前利润由626亿元降至116亿元,降低了81.50%, 本年利润从574亿元降至48亿元,净利润跌至1.40%。
财管1121班 第三组 组员:黄敏 李惠敏 孙婕 徐明玉 郭梦然 张健 刘显发

谁也不曾想到,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会如此毫无征 兆地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出局。

曾经,他借助资本的力量,完美地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 纠纷,而今,他却陷入了又一场资本“局中局”。
吴长江的出局,究竟是被逼无奈,还是以退为进、欲擒故 纵?无论结局如何,双方这盘博弈的棋局都充满了曲折历 程及想象空间! 此案例留给创业者的最大启示是:“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 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李彦宏语)”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相互匹配,控制股东手中掌握 的是廉价投票权,它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去实施监控,而只 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私利。
由于占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东可以通过垄断董事会人选的决 定权来获取对董事会的决定权,因而中小股东的利益将不 能得到保障。 经理层的任命被大股东所控制,从而也削弱了代理权的竞 争性,相对而言,控股股东的存在比较有利于经理层在完 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更换。

最新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资料

最新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资料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近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创始人吴长江辞去公司所有职务,与此同时赛富亚洲创始合伙人阎焱接任董事长,这被外界认为是风险资本在和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中胜出。

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资本逼宫。

为什么公司创始人会突然失去公司控制权?外国投资人是如何一步步夺权成功的?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是否真意味着“引狼入室”?背景1998年,吴长江出资45万元,杜刚、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创立雷士照明。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以每股2.1港元的发行价格顺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近15.3亿港元。

软银赛富成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股份比例为30.73%,超过吴长江29.33%的持股份额。

雷士经销商逼宫资方要求进入董事会创始人分家引入风险资本阎焱昔日是吴长江的救命恩人2005年,吴长江和公司两位创始人就公司经营发展理念出现分歧,吴长江被迫让出董事长职位。

随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江重掌企业。

经过投票,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

吴长江这次反败为胜,保住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

当时雷士照明拿不出1.6亿元现金,于是只好融资补足缺口。

这时,找钱成了吴长江最重要也最头疼的事情。

首战告捷吴长江接受了毛区健丽以994万美元入股雷士,占股30%。

这样他就借助资本的力量,用股权作为交换解决了与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

双方进入蜜月期雷士为扩展业务和顺利上市,甚至不惜让出第一股东,引入投资者。

此后赛富亚洲成为第一股东。

就这样资本和公司创始人进入了蜜月期,但是也埋下了几年后吴长江被迫出局的隐患。

2010年5月,作为内地唯一与国际资本结合的照明企业,雷士照明在外国资本的扶持下成功在香港上市,吴长江与资本的友好关系在这时达到顶点。

上市之时,吴长江对资本的好感仍然溢于言表,也不怕失去控制权,因为他自认为会给投资机构赚钱,投资机构在公司经营上离不开他,可以安枕无忧。

风云突变资方逼宫吴长江离职,公司股价暴跌今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辞任董事长、公司执行董事兼公司首席执行官,并辞任公司董事会所有委员会职务。

2017级公司治理课程-蓝发钦案例之四: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

2017级公司治理课程-蓝发钦案例之四: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

案例之四:雷士控制权之争:缘起与化解1摘要:创立于1998年的雷士开展至今,已由原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开展成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知名公司,并逐步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的领头羊。

然而,雷士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

2005年,在公司以号称“雷士速度〞的开展迅猛时期,发生了创始人之间的控制权之争。

2012年,公司在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投资公司的目光,并获得投资后,出现了创始人与投资者之间的控制权之争。

本案例正是以此为着眼点,以雷士创始人之一吴长江在公司不同开展阶段与股东之间的冲突为主线,通过对两次控制权之争台前幕后的描述,揭示了公司治理中经销商、供给商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行为及其影响,进而引发对“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雷士照明;利益相关者;公司控制权;创业者;投资者;0 引言谁也不曾想到,雷士的创始人吴长江,在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完美地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后,又陷入了一场资本的“局中局〞,前后历经了两次控制权之争。

2013年6月的一个晚上,作为雷士创始人之一的吴长江单独坐在咖啡厅中,一边品味着咖啡的苦涩,一边陷入了沉思。

回首自己的创业之路:从农村到城市,由令人羡慕的白领干部到工厂保安,由一名辞职下海的打工者到创办国内最大照明公司的老板,似乎并不平坦。

自1998年创立至今,一路走来,雷士已由原来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开展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知名公司,并屡获殊荣。

“雷士〞的异军突起,不但赢得了飞利浦等知名公司的尊敬,而且让高盛、软银赛富这些跨国投资公司“闻香而至〞。

凭借国际投资背景,“雷士〞一跃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化潜质的中国照明企业。

然而,雷士快速开展的14年中,在辛酸与荣光的交叠下,吴长江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董事长,却历经了两次离开雷士,而后又重返雷士的坎坷历程。

也许,在吴长江看来,没有哪个公司的高层会像他一样已然两次出演这样一部跌宕起伏的“公司控制权之争〞大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事会任命该公司财务投资者赛富亚洲的VC“教父”阎焱 接替吴长江出任董事长,来自公司战略投资者施耐德的张 开鹏出任CEO。
2013年6月,在经历了隔空骂战、公开对抗、罢工休市以及 牵扯民粹主义、契约规则等复杂的博弈手段之后,现任CEO 吴长江已于2013年6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当选执行董事。
案例概述
相关人物
吴长江,1965年出生于重庆铜梁农村,毕 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制造专业。1998年 创办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吴长江背后 有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诚信、重感情(讲 义气)、做事执着。吴长江认为,“我觉 得情感高于利益。”吴长江所谓的“义 气”,使他得到雷士照明员工的支持,也 让经销商难以割舍。雷士照明区域运营中 心负责人以及大的经销商都和吴长江合作 多年。吴长江为其分担风险,还为其提供 银行信用担保。吴长江是2009年广东十大 经济风云人物之一,获得过“中国首届照 明行业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十大创新 新锐”、“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殊荣。
雷士照明创办于1998年,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照明产品供应 商,产品涉及商业照明、LED照明、办公照明、户外照明、 光源电器等领域,拥有广东、重庆、浙江、上海等制造基 地,2家研发中心,36家运营中心和2000多家品牌专卖店, 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经营机构。2001年6月雷士 照明全面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3月“雷士” 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 主板上市。
/u65/v_NzAxNjQwMzg.html

1 雷士照明案例背景
2 雷士照明案例概述
录Leabharlann 3 雷士照明的案例分析4 结论与思考
案例背景介绍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发布公告:创始人吴长江“因个 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CEO及下属所有企业 的一切职务。
2012年7月,阎焱提出吴长江回到雷士照明的3个条件:第 一,必须更股东和董事会解释清楚被调查事件;第二,处 理好上市公司监管规则下不允许的关联交易;第三,必须 严格遵守董事会决议。吴长江拒绝接受。
施耐德电气,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全球 顶级电工企业,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 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 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 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 大的市场能力。
相关事件
毛区健丽,于2002年创立亚盛投资公司。亚盛投资是一家 关注中国企业的投资及财务顾问公司,致力于中国的顶尖 企业力求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国际跨国公司提供国际化的优 质财务顾问服务。亚盛的直接投资和战略辅导,帮助高质 量的新兴中国企业快速成长。
毛区健丽自2005年底就开始与吴长江接触。她了解雷士照 明股东纠纷的整个背景,也知道吴长江在创始人纠纷后极 度缺钱的状况。她带着自己的团队为雷士照明提供全方位 的金融服务,包括帮助吴长江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搭建 离岸股权架构、引进资本方、设计融资交易结构等等,外 界戏称她为雷士照明的“金融保姆”。
软银赛富亚洲基金成立于2001年,2009年更名为赛富亚洲 基金。现今共管理约40亿美金的基金,包括旗下四期美元 基金及若干人民币基金,是亚洲最大的风险投资和成长期 企业投资基金之一。主要从事私募投资与股权相关的投资, 其投资领域包括亚太地区的信息技术、媒体和电信产业。 SAIF Parters是软银亚洲投资基金的管理公司,阎焱先生 为该管理公司的首席合伙人。2006年8月,在毛区健丽的牵 线搭桥下,软银赛富正式投资雷士。而后通过增资成为雷 士照明的第一大股东。
财管1121班 第三组 组员:黄敏 李惠敏 孙婕 徐明玉 郭梦然 张健 刘显发
谁也不曾想到,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会如此毫无征 兆地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出局。
曾经,他借助资本的力量,完美地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 纠纷,而今,他却陷入了又一场资本“局中局”。
吴长江的出局,究竟是被逼无奈,还是以退为进、欲擒故 纵?无论结局如何,双方这盘博弈的棋局都充满了曲折历 程及想象空间!
1998年底,吴长江出资45万元,他的另外两个同学杜刚和 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在惠州创立 了雷士照明。
2005年,随着雷士的销售渠道改革,三位股东的矛盾全面 爆发。吴长江采取“以退为进”策略,出让自己所有股份, 分走8000万元现金彻底离开企业。
吴长江离职一周后,雷士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 江重长企业,其余两股东各拿8000万元被迫离开企业。
此案例留给创业者的最大启示是:“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 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李彦宏 语)”
吴长江为什么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吴长江陷入的资本的“局中局”指的是? 吴长江最后是怎样重返雷士? 李彦宏为什么说“此案例留给创业者的最大启示是:‘不
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 善好施。’”?
为买下两位创始人的股份以及收购世通投资公司,自2006年6月到 2007年7月,吴长江不断筹集资金,进行了多次股权结构变化,从而 失去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2012年5月25日,吴长江毫无预兆的以“因个人原因”辞去 雷士照明的一切职务,分别由软银赛富的阎焱和施耐德的 张开鹏接替其董事长和GEO的职位。
高盛集团,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 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 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 集团成立于1896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 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中国香港 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 立于紧密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 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2008年8月, 高盛正式投资雷士照明,成为其主要股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