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狍子

合集下载

东北的傻狍子究竟有多傻?

东北的傻狍子究竟有多傻?

东北的傻狍⼦究竟有多傻?尖尖的⽿朵直⽴着,瞪着圆圆的⼤眼睛,据说不少⼈从我们眼中看出犹犹豫豫、懵懵懂懂、不知所措的意味。

狍⼦⼜称矮⿅、野⽺,属偶蹄⽬⿅科,草⾷动物。

狍⾝草黄⾊,尾根下有⽩⽑,雄狍有⾓,雌⽆⾓。

狍是经济价值⽐较⾼的兽类之⼀,也是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动物之⼀。

全世界有两种狍⼦:欧洲狍和西伯利亚狍。

欧洲狍体型⼩点,体重约17~30公⽄,⾜迹⼏乎遍及欧洲。

西伯利亚狍个头⼤点,但⽐梅花⿅⼩⼀些,体重⼤概32~50公⽄,⽣活在中亚、东北亚的⼴阔地区。

东北傻狍⼦好奇⼼极重,听见猎⼈叫喊回头张望。

爸爸去哪⼉让东北傻狍⼦⽕了,⽹友纷纷称赞东北傻狍⼦太萌了。

其实在东北傻狍⼦是很常见的动物,为什么说狍⼦傻呢,因为东北傻狍⼦是⼀种好奇⼼⾮常重的动物,即使猎⼈第⼀枪没有打种它也不⽤担⼼,东北傻狍⼦⼀定会再回来看看,究竟发⽣了什么。

东北有句俗话“棒打狍⼦瓢舀鱼”,经常⽤来形容当地的丰饶。

如果详解“棒打狍⼦”,意思是狍⼦⼜呆⼜好奇,⽤不着什么陷阱、猎枪,拎根棒⼦就能吃上狍⼦⾁。

相传只要⼤喊⼀声,狍⼦就会停下来张望,猎⼈正好上前⼀棒⼦打死。

就算狍⼦逃跑也不⽤追,因为它不久还会跑回原地,猎⼈只需“守株待狍”就⾏了。

狍⼦爱回头张望的天性,常常被猎⼈利⽤。

狍⼦长得挺秀⽓的,⽿朵纤巧,眼睛⼤⽽有神,棕褐⾊的⽑柔顺极了,让⼈忍不住想摸⼀摸。

这长相,称得上俊俏吧?然⽽,⼀切都被尾巴那块⽩⽑给毁了,那是⼀⽚颇具喜感的⽩⽑,正正好好地长在尾部,⼀旦它们受到惊吓,尾巴处的⽩⽑会瞬间炸开!整个屁股变成⽩屁股,尾巴处的⽩⽑会瞬间炸开!整个屁股变成⽩屁股,然后再思考要不要逃跑……真是慢半拍……狍⼦真的这么呆么?传⾔虽有些夸张,但也并⾮空⽳来风。

现实中⼈在野外遇到狍⼦,它们往往会先愣⼀愣神、盯着⼈看⼀看再跑。

这其实是为了判断对⽅的威胁,确定危险了再跑;如果觉得威胁不⼤,就不跑了,以免浪费体⼒。

⾄于逃跑后返回原地,则是因为它们喜欢呆在熟悉的、有⾷物的地⽅,许多动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个习惯。

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

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

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

《最后一只狍子》是一本让人深感触动的小说,它讲述了一只孤独的狍子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故事。

这本书让我对自然和动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生命和孤独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小灰的狍子,它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谷里。

小灰的家人和同伴都相继离开了它,留下了孤独的小灰独自在山谷中生存。

小灰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坚持着,不放弃生存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小灰结识了许多不同的动物朋友,它们给予了小灰许多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些动物朋友,小灰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

在小灰的故事中,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小灰虽然孤独,但它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它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不放弃希望。

小灰也让我明白了孤独并不可怕,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另外,小灰的故事也让我对自然和动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喧闹的城市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自然和动物。

小灰的故事让我意识到,自然和动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

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给予它们关爱和尊重。

通过阅读《最后一只狍子》,我收获了许多。

这本书让我对生命和孤独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对自然和动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伴随着我一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自然和动物。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热爱自然,保护动物。

雪地寻踪读后感8篇

雪地寻踪读后感8篇

雪地寻踪读后感8篇看完书后,内心的感悟丰富多彩,读后感是记录这些感悟的好地方,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价值的一种尊重和感谢的方式,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雪地寻踪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雪地寻踪读后感篇1《雪地寻踪》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维。

比安基的著作。

他是以动物为主题,写下了感人的故事。

这本是中是以《我的狼狗,我的莱依》,《大山猫传奇》,《带脚环的大雁》三个为主要内容写的。

维。

比安基是苏联大自然文学的奠基作家。

其作品之多、品位之高、流布空间之广、传播时间之长、文章内容之感人肺腑赢得读者众多。

在世界上可与比肩的也只有两位:加拿大的西顿与日本椋鸠十。

他用自己的文字写出了以亲善的态度对待地球上同我们一起生活的一切生灵。

在这本书主要写的三个内容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我的狼狗,我的莱依》。

它讲的是一只狗狗,它叫莱依。

它长得差不多同与狼,长着一身黑色的毛。

一开始,它被一个猎人收养,猎人十分精心的照顾它。

被成功地训练成一只十分通人性的猎狗。

它跟着主人四处打猎,把猎物集中在一起。

由于一次意外,主人离开了人世,当时正好是冬天,主人的母亲没东西吃,它领着主人的母亲找到了放食物的地方,避免被饿死,它还代替主人的母亲照顾主人的孩子,还抓过小偷。

之后来了不少人要高价购买莱依,都被主人的母亲拒绝了。

最后在主人的母亲的再次调教下,莱依改变了以前的暴躁性格,成为了主人母亲的真正助手和朋友,而不是牲畜。

我也喜欢《大山猫传奇》的故事。

它讲的是:一位守护林员杀死了一只大山猫,在一棵树底下发现了一个山猫窝。

其中有两只小山猫尤其不安静,结果被老护林员摔死了,剩下的一只却很乖巧,讨人喜爱,便被老护林员抱回了家,并取名为木尔索克。

后来小山猫长大了,渐渐地,和老护林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一位动物园主威胁老护林员将山猫卖给他。

后来,山猫几经周折又逃回了老护林员身边,可是,老护林员已经去世了。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再危险的动物也有善良的一面。

人只要对动物友好,动物也会对人友好,善良的动物也会知恩图报。

密营阅读理解答案

密营阅读理解答案

密营阅读理解答案现代文阅读。

密营①那天傍晚,她拨开洞口的矮树丛,小心翼翼地从密营里走出来,十分警惕地看了一下四周,确定已经很安全了,这才抱着一只水罐,紧贴着崖壁向溪边走去。

②密营很小,很隐蔽,在长满野葡萄藤的断壁与一片茂密的杂树之间,就像是被风吹落在山中的一颗干瘪的果子,很难被人发现。

而那条小溪,就在密营百步开外的地方。

③快要走到一半的时候,她突然站住了。

一个陌生的声音让她警觉起来,她忙摘下背上的那支马枪,紧张地伏下身去。

④循声望去,她看到了一个影子,那影子就躲在溪边茂密的草丛中,伸长脖子,把整个头探向了水面。

猛然间抬起头来,抖了抖唇边的水滴,回过头去叫了一声。

⑤那声叫把她逗笑了,原来是一只狍子。

⑥她已经半个月没有吃上一粒粮食了,他也没有。

她可以吃野果,吃树叶和树皮,但是,他不能只吃这些。

他是她的丈夫,在西征时,腿上受了伤,现在就躺在密营里。

⑦那只狍子来得可真是时候。

她想,这可真是天赐的美味。

她边想着,边瞄准。

⑧但是,她的目光越过准星,突然看到一只小狍子从一旁的草丛里走出来。

那只小狍子太小了,一步三晃,总是站不稳。

⑨它一定是那只狍子的孩子了。

瞬间,她心里翻江倒海,慢慢地把枪收了回来。

⑩这当儿,“砰”的一声枪响,把她吓了一跳,那只狍子应声倒了下去。

小狍子慌乱地站在那里,看着倒在地上的妈妈,声音凄切地呼唤它,很快,一群人从对面的坡地上跑过来,一边跑着,一边兴奋地喊着什么。

⑪她听出了这是日本人的声音,一颗心旋即又提了上来。

那些人跑到那只狍子倒下的地方,把它从那片被血染红的草丛里拾起来,和那只被吓坏了的小狍子捆在一起。

头也不回地抬走了。

⑫那声枪响,让她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努力挣扎着身子,半晌才从地上坐起来,之后,她就像一个开始学走路的孩子一样,一寸一寸走向洞口。

⑬暮色哗啦一下涌了过来,险些把她撞个跟头。

咬牙坚持着再次站稳之后,她抬眼看到,她怀里抱着那只水罐,已经快要来到洞口了。

⑭“你终于能走了……”她说。

傻狍子是什么意思

傻狍子是什么意思

傻狍子是什么意思“傻狍子”是代表缺心眼的意思,或者蠢萌蠢萌的样子,又或者是形容一个人对什么都好奇。

这并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一种带有宠溺的说法。

而狍子本身形象就给人蠢萌蠢萌的感觉,所以东北人经常这样形容朋友。

明星鹿晗在娱乐圈就有“傻狍子”之称,就是大家对他的一种爱称。

要提醒任何猎捕狍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严禁猎捕、卖、食用野生狍子。

关于狍子东北的四大神兽分别是:滚犊子,扯犊子,猫驴子和傻狍子,其中傻狍子的名声最为响亮。

而在东北还有一句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也让狍子的名声大噪。

那作为动物界人尽皆知的“明星”,你对狍子的认识又有多少呢?狍子生物学叫西伯利亚狍,又称矮鹿、野羊,属偶蹄目鹿科,草食动物,是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野生动物。

外形看起来很像鹿是因为和鹿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是属于大型鹿科的后裔。

别把鹿误当狍子狍子的外貌十分可爱,黑黑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耳朵,还有细长的脖子,看起来格外呆萌。

而狍子的毛也是随着季节变化的,在夏天是红褐色,冬天是茶褐色。

最有趣的是它的尾巴,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尾巴藏在屁股体毛内,一旦遇到危险尾巴便会炸开,变成显眼的白色。

屁股炸毛狍子炸开白色的毛其实是一种流传下来的智慧。

通过炸毛,让臀部显眼的白色向同伴传递有危险的信息,不仅能让同伴知道自己的位置方向,还能方便同伴寻找。

所以尽管多年的进化和改变,狍子也一直留下了这种特有的“技能”。

狍子是属于食草反刍动物,一般生活在山林,以山林中植物的根茎、叶片和多种类型的青草为食。

一般选择进食的时间是晚上或者是清晨,一方面是狍子天性胆小,另一方面是因为狍子是群居动物,一般以一个家族为一个部落,而大规模的觅食不容易躲避天敌的追捕。

群居的狍子一起外出觅食而狍子名字的由来也和它本身的行为离不开关系。

根据人类的观察发现,狍子喜欢找一些树木十分茂盛的地方,用自己的蹄子刨出一小片空地,用于自身休息,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故而得名狍子。

那这样一只可爱、呆萌有点小聪明的狍子,又是什么做了什么被人类贴上了傻的标签?而这个傻会不会是一种大智慧呢?狍子的傻是真是假?首先狍子是真傻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小学图书书目清单

中小学图书书目清单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6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24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20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99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99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99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99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99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4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2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4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3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5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7.8 社
2014年2月 2014年4月 2014年4月 2014年9月 2014年9月 2014年9月 2014年9月 2014年9月 2014年9月 2013年12月 2013年12月 2013年12月 2013年12月 2013年12月 2013年6月 2013年6月 2013年6月 2013年6月 2013年6月 2013年2月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7.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6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6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20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6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5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20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20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20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20 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 18 社
19 9787539770642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第二辑)·西尚的阿公
定价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25 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和谐相处 《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400字

和谐相处 《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400字

和谐相处《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4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和谐相处《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4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和谐相处——《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400字
动物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它们是真诚而又善良的。

短篇小说《最后一只狍子》,让我知道了,狍子像孩子一样天真善良,可是大人们却为了小小的利益要杀害狍子,孩子却能与狍子和谐相处。

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天我和朋友在小区里玩皮球,我一不小心把皮球踢到了荆棘丛中,我们俩谁都不敢去捡,很怕树枝刺到扎到自己,这时,一只脏兮兮的小白狗从荆棘丛中钻出来,推着皮球往前走,身上还粘了几片枯叶。

我们高兴极了,小白狗也冲着我们摇了摇尾巴。

这虽然是一条白狗,毛色却是灰突突的,冻得瑟瑟发抖,用祈求的目光望着我们。

它可能是找不到家了。

我把小狗抱回家,暂时收养了它,洗过澡,喂过食,它精神起来了。

为了尽快找到它的主人,我给它拍了照片,“寻主启示”贴在了小区门口,小狗的主人终于找到了。

临走时,小白狗又冲我欢快地摇了摇尾巴。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作者:沈河区文艺一校五年四班张珈铭
马老师说:从文学作品联想到现实生活,从生活有了感悟,感悟中就得到了成长。

写读后感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我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给人类的一封信最后一只狍子作文

给人类的一封信最后一只狍子作文

给人类的一封信最后一只狍子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给人类的一封信最后一只狍子作文篇1人类们:这封信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出来了,因为我得了一种怪病,手老是抖。

写完后我让月亮给你送去,也不知道你们收到了没。

我的身体原来很健康,小鸟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

原先动物中是恐龙掌管,可没多久恐龙就灭绝了。

我只好把猿猴进化成了人,让人类掌管动物们。

动物们经过人类的掌管都很乖巧、听话。

可好景不长,人们为了过上好生活,就砍伐树木,工厂、汽车每时每刻都排放着有害气体,随便往河里放污水,乱残杀小动物等种种破坏环境、生物链等的行为让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

我每天都吐血,于是我就去找海王星看病。

我正在等着挂号的时候,我晕倒了。

帮海王星挂号的金星看到后,立即把我背到了急诊室。

负责急诊的火星给我做了彩超、心电图和脑电波后就给我治疗了。

做了5天5夜才把我治好。

可我的病还是复发。

火星给我做了体检后说“地球,你竟然得了种病。

”我说:“能治好吗?”没想到火星却说:“你的病即使治好了也会复发。

谁都救不了你了。

”我一问病因才知道人类在破坏我,可我也无法消灭你们。

我希望你们能不要破坏环境了。

给人类的一封信最后一只狍子作文篇2亲爱的人类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森林里最后一只小狍子,想给你们写一封信,告诉你们我的一些故事。

希望你们读后能更珍惜地球上的动物,尊重大自然的规律。

我出生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家人们都住在那里。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们要尊重大自然,不乱吃林中植物,不到处乱跑破坏环境。

我们只吃一些特定的嫩叶和果实,从不贪婪。

小时候,我和弟弟妹妹们最喜欢在林间玩捉迷藏。

大家有个谁都跑快,藏身手脚最娴熟。

森林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大游乐场,处处都是乐趣。

可是后来,一些人类来到我们的家园,开始砍伐树木,开垦土地。

我们被迫搬家,不得不到处流浪。

很多狍子家人在途中死去,剩下的也陆续死于干旱和饥饿。

好不容易找到一处新的栖息地,我们又遇到了猎人。

他们用枪和陷阱残忍地杀害我们,就为了获得我们的皮毛和肉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只狍子》读后感
我是第一次读薛涛的书,里面有纯粹的美,有空灵的想象,有对大自然的深情,尤其写出了生养他的东北土地,那片土地上草木和动物的气味和灵气,还塑造了许多性格别致的女孩和勇敢、有担当,正义的男孩的形象。

将我深深吸引,不由自主被带入其中。

再看到书名是我觉得心里有一种恐惧,狍子这种动物傻傻的动物,单纯、善良、可爱,对任何人都不设防,把任何人都当成朋友,也不知道危险为何物。

为何只剩一只了呢?薛涛的书用一只狍子把人带入薛涛的童年和故乡空灵飘逸的美景中,但也有对人性的感悟。

在书中作者提到小时被称为“傻狍子”——那一种挣扎在雪白地平线上真诚的生命。

然而作者长大成人后,再来寻找这种同儿时一样“愚蠢悲壮”的狍子但已经看不见了。

作者对狍子的喜爱和忏悔。

但父辈们对于此很冷淡。

好像他们仅仅只是去了味道鲜美的狍肉和温暖耐寒的狍皮,此外没有别的。

但作者好像失去了一直珍惜的朋友。

作者的父辈们会过一种叫“猫冬儿”的生活,但一旦有狍子父辈们就会拿上棍子去捉狍子。

捉回来后就和亲戚们将狍子吃掉,最后只剩一张狍皮,一只狍子的形象在悲伤地吮吸惨淡的阳光。

让人们感觉到人只为自己的自私,不去顾及别人的感受。

在十岁那年作者为狍子的命运感到不公,用铅笔将“狍子”介绍中的“肉可食,皮毛可以制成褥垫或制革”残忍抹掉,但这不能抹去这句话为狍子带去的灾难。

于是作者在为狍子感到不公的同时,想要重新编一本词典让袍子逃离不公悲惨的命运。

但最后没有实现。

小时作者见过一次泡子一只长着三叉角的狍子,父亲想打死狍子用来卖钱盖房子。

作者认为狍子对自己家有用,就期待着打狍子。

但作者的好友祥告诉作者狍子是善良的动物,因为如果人在野外冻麻了身子,遇上狍子,狍子会舔醒你,把皮毛贴在人身上给人取暖,作者忘记了自己和祥的不愉快,决定要帮助狍子。

于是作者在狍子再来村子里找吃的时,将狍子赶跑了,还为了防止父亲和叔叔再找到狍子作者将狍子的脚印给掩盖。

后来祥自己背着稻草去找狍子,但快半夜了,祥还没回来。

当“我们“找到祥时,看到了永生难忘的画面,那头狍子紧贴着祥,挡住了寒风。

父辈们手中的棍子都掉落在地上,心中多了一份久违的感动和羞愧。

祥好了后,作者想叫祥,但觉得自己还不如一只狍子。

很愧疚,但作者和祥再次看到了那只狍子,那只狍子在太阳的清辉中站着像一只神鹿,我和祥目送着它,它是大旷野上最后一只狍子,永远的消失了,在太阳的光辉里。

在薛涛的这本《最后一只狍子》中,用狍子写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份深入人心的感动,令人深深感动。

让人品出了人性对于自然给我们的感动对自己种种罪过的忏悔,值得品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