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1)
关于《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范文5篇

关于《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范文5篇《反对本本主义》它对于我们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矛盾带给了重要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关于《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著作,在这篇著作中,作者从认识论的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等著名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好处,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资料、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
文中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务必同中国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的思想,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里面写道,当你解决不了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去调查问题的现状和历史,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于这个问题也就能够解决了。
文中,他还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似的调查,才能有“一朝分娩”似的迅速解决问题。
然而,很多人却在生活中把这颠倒,“一朝怀胎”,“十月分娩”,只是简单地说要解决问题,然后完全不去思考,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概念,一点效率都没有,只会一股劲的往前冲,结果撞个头破血流,这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展开调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盲目的运用一些陈条旧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很多人会正因一些框框条条,一些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当做是唯一的真理,做什么都把它当做标准,完全不思考问题的客观状况,也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与以前的人遇到的问题是否完全一样,完全忽略了问题的特殊性,就好像当年某些党的领导人把毛泽东的思想当做是唯一的真理,完全不思考当时中国的国情,结果让中国陷入困境。
对于一个问题,到底要怎样深入调查呢,这一点,我们的毛爷爷就有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的确,有这种思想的人,很容易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范文一高中在课堂上就听历史老师谈过毛泽东,说《反对本本主义》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的意义,但一直没有机会去读原文。
最近,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图书馆借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周末静下心来把它看完了,感触颇深。
虽然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写的,但它对我们今天正确解决矛盾仍然提供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同时,它也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本本主义又称“教条主义”,指的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调查,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离开实际空谈理论,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条主义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于我看来,教条的做事古而有之,譬如说郑人买履。
郑人买鞋只相信自己手中的尺码却不相信自己脚的真正大小,离开了实际,闹出了笑话。
而当时的中国又恰好处在一个文化不高、思想落后的时期,遵循本本主义这种情况就该是很普遍,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正是批判当时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
于此同时,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联系实际的理论又有了新的认识,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
综上,《反对本本主义》主要表达的是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首先,毛泽东就强调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对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其次,文章“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是全文的精华,毛泽东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对这一命题做了论述,并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以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比喻来做总结,为决策者转变并养成优良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
我觉得这样形容十分贴切。
研究一个问题,必须要对该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进行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心得多篇》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心得多篇》
本人在阅读《反对本本主义》一书后, 深感本本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本本主义, 是指过分倚赖教科书、规章制度等“本本”来定制行动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
活中, 笃信本本主义的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 缺乏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这种思维方式会
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 本本主义会对个人的思维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本主义者往往忽视实际问题和
灵活思考, 依靠规章制度的“固化”思维方式可能会导致个人缺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期下来, 这不利于个人的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人们也无法从日常生活中获得自
我成长的经验和真正掌握知识。
其次, 本本主义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在企业中, 过分依赖规章制度的公司
将忽视员工的良好愿景和独立思考能力。
长时间的机械和繁琐工作, 不利于员工的潜在能
力发挥和工作热情提升, 这也将对公司的未来造成影响。
此外, 在政治和行政方面, 过分
依赖规章制度的政治者和官僚们往往不能正视问题的本质, 只顾顺从规定, 这样可能会导
致许多不利于国家和民众的决定。
我们需要更多的开放性思维, 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 并在掌握规章制度的同时, 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对问题产生的影响。
当我们时刻保持适度质疑、关注实际问题, 并做
好全面分析的准备, 我们便能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工作表现和社会价值。
所以本本主义
并不是切合实际的科学方式, 我们需要摆脱这种思维方式, 去发掘更加恰当的决策和行动
方式, 以更加理性和全面的态度来面对我们所处的世界。
反对本本主 义读后感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 1930 年 5 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
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也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文章开篇,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这一论断犹如一声惊雷,打破了当时人们对于盲目遵循书本和教条的迷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情况,如果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书本上的理论,而不去进行实地的调查和研究,就轻易地发表意见和做出决策,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这让我联想到在工作中,有时候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如果我们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是按照文件上的指示机械地执行,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工作的延误。
毛泽东同志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才能真正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使我认识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逃避或者想当然地去处理,而是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
比如在项目管理中,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到各个环节,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收集详细的数据和信息,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反对本本主义”并不是完全否定书本知识和前人经验,而是要将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书本上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但它们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形成的。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新的问题和情况层出不穷,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必然会碰壁。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进。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而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适用条件,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灵活变通。
文中还提到了“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解社会的经济状况和阶级结构对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

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本本主义,是指只以规定册子作为工作标准,不注重实际效果的现象。
在教育领域、行政管理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本本主义的存在,不仅会导致长远目标被忽视,更会让工作过程失去灵活性与创新性。
我在工作中也深受本本主义的困扰,但是我深信只要我们积极反对本本主义,依据实际情况办事,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更加出色。
以下是我的反本心得。
一、不要把规定当作绝对规定是为了规范工作程序,减少失误而设立的,但规定并非万能的。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人员、时间、环境等,有时候规定并不能完全适用。
此时,我们应该在根据规则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不能只拿规定当作铁律。
二、注重实际效果本本主义往往会关注过程而忽视结果。
无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日常工作,我们都要考虑到实际产生的效果。
遵循规定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之一,而不是最终目的。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按规定操作,而缺乏考虑实际效果,反而导致效率低下、带来一系列问题。
三、充分利用工作成果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一定要在过程中如实记录工作成果,积极对成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结果应用到下一轮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我们不仅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还大大减小了因执行规定而浪费人力、物力的可能性。
四、加强沟通协调沟通是协调工作的基础,如何沟通,将对工作中本本主义和实际效果的处理产生重大影响。
在制定工作计划时,不同部门之间应该积极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优化工作流程。
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向上汇报,及时向下传递,随时调整方案。
五、加强团队建设要想在工作中抵御本本主义的干扰,我们必须建立高效协作的团队,《团队建设》成了需要重视的一个主题。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表现出整个团队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只有不断地反对本本主义,不断尝试新形式、新方法,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出色,带来更好的结果。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5篇)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5篇)第一篇: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一)张情近日,我们学习了《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一课,课程讲解了毛泽东通过进行“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摸清了农村真实情况,从而确定了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深刻阐释了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课后我认真阅读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对进行调查研究和反对本本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文章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传达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文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习总书记也讲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
联系我们的治黄工作,当前黄委党组强调“规范管理,加快发展”。
规范管理自然离不开制定制度。
在制定制度时,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真正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
只有这样制定的办法制度,才真正的贴合实际、便于执行,才能真正促进“规范管理”落地生根。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认为,“本本”,本身没有错,但是,不结合实际情况,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地照本本生搬硬套,那就肯定会出错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明,他曾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据说是熟读成诵,自诩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家,出口便是马克思语录,但他没有把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结合,犯了严重的“左倾主义路线”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心得(精选多篇)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心得(精选多篇)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反对本本主义学习心得根据“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创新型干部”的精神,要求近期研读《矛盾论》、《实践论》和《反对本本主义》三篇经典文章,撰写理论学习的体会,我觉得以自己微薄的理论功底,虽然认真地研读了原文,但认识仍然非常有限。
现在,我就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谈一点自己浅薄的体会。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
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
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紧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 “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
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
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1/14页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
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优秀3篇)

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优秀3篇)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篇3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反对本本主义是指要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和实践。
反对本本主义不是不要书本知识,而是要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和实践。
反对本本主义也不是不要科学,而是要发展科学,把科学应用于实践。
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本本主义是书本知识对于实践的僵化、片面和机械化的反映,它忽略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略了书本知识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
在本本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泥潭,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实际情况,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反对本本主义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书本知识,也要重视实践经验。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和实践。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总之,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是推动实践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篇4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本本主义是指盲目地遵循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际经验的做法。
反对本本主义,就是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倾向。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中的一件大事。
要反对本本主义,首先要破除“教条主义”。
过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曾犯过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教条,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当作不可怀疑的教条,不以我为主,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造成的。
我们之所以反对本本主义,是因为过去存在的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的挫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1)
根据“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创新型干部”的精神,要求近期研读《矛盾论》、《实践论》和《反对本本主义》三篇经典文章,撰写理论学习的体会,我觉得以自己微薄的理论功底,虽然认真地研读了原文,但认识仍然非常有限。
现在,我就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谈一点自己浅薄的体会。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
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
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紧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
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
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
”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
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的号召。
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
那种只问一下子,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
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
强调“要深入”,特别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
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
”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这七个方面都讲得非常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
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
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有些“规矩”在外地已经废除,我们这里仍然有效。
同样政策下在外地能办成的事,在我们这里却难于办到,还往往振振有辞,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
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着自己“没犯错误”,仗着自己“贯彻政策不走样”而无所顾忌,这种本本主义也因此更有广泛性和顽固性。
就执行政策而言,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好像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得政策在落实中表面化,政策无法用好用足,从实质看,其实也是一种“走样”,大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客观实际,就不一定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就没有将国家的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实。
只不过这种本本主义以“坚决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去似乎“没犯错误”,事实却不然,因为它使政策的“富矿”难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开采”,大大影响了发展,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几乎是难以估量的。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
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
”“妙”在哪里呢? “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了发展,造成了损失,却因看上去“没犯错误”而难以追究其责任。
在这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有为和无为:按政策规范管理是有为,放活政策同样是有为,有时对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也是有为;如果把管理变成了管制,搞得许多好事都办不成,无论多忙多累,也是无所作为。
衡量有为的标准就是有利于投资兴业,有利于强国富民,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发展。
至于管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质上就是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政策吃透,把上级政策和本地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勇于承担责任,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事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凡是有利于富民安民的事就不遗余力的去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共产党员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不仅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
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懂会用,现在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
这就是我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之后的一点肤浅体会,由于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认识难免有偏颇和不正确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