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练习:图形的认识

合集下载

(广东专版)201x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4 图形的认识 4.1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试卷部分)

(广东专版)201x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4 图形的认识 4.1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试卷部分)

2
∴∠CDO=180°-∠C-∠BOC=95°,故选B.
.
2.(2017河北,3,3分)用量角器测量∠MON的度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 C 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的度数时,应将量角器的圆心对准所量角的顶点,量角器的零 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那么角的另一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故选C.
.
考点二 相交线
.
5.(2016茂名,5,3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60°,那么∠2的度数为 ( )
A.120° B.90° C.60° D.30° 答案 C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2=∠1=60°.故选C.
.
6.(2015广东,4,3分)如图,直线a∥b,∠1=75°,∠2=35°,则∠3的度数是 ( ) A.75° B.55° C.40° D.35°
.
2.(2018河南,12,3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EOD=50°,则∠BOC的度数

.
答案 140° 解析 ∵EO⊥AB,∴∠EOB=90°,∴∠BOD=90°-∠EOD=40°, ∴∠BOC=180°-∠BOD=180°-40°=140°.
.
3.(2017江西,8,3分)如图1是一把园林剪刀,把它抽象为图2,其中OA=OB,若剪刀张开的角为30°,
考点一 角
1.(2016北京,1,3分)如图所示,用量角器度量∠AOB,可以读出∠AOB的度数为 ( )
A.45° B.55° C.125° D.135° 答案 B 由题图可知,∠AOB=55°.
.
2.(2016湖南长沙,9,3分)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 )
答案 B A项,∠1与∠2不互余,故本选项错误; B项,∠1+∠2=90°,即∠1与∠2互余,故本选项正确; C项,∠1与∠2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 D项,∠1与∠2是邻补角,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石家庄市中考数学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石家庄市中考数学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石家庄市中考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一、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1.如图,长方形中,,为边上一点,将长方形沿折叠( 为折痕),使点与点重合,平分交于,过点作交于点,(1)求证:(2)若,求的度数2.已知 ABC,P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A、B、C、P 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连接 PB、PC,设∠PBA=s°,∠PCA=t°,∠BPC=x°,∠BAC=y°.(1)如图,当点 P 在 ABC 内时,①若 y=70,s=10,t=20,则 x=________;②探究 s、t、x、y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得到的结论.(2)当点P 在 ABC 外时,直接写出s、t、x、y 之间所有可能的数量关系,并画出相应的图形.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且(a+2)2+ =0,(1)求a,b的值;(2)在坐标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求出点M的坐标.(3)如图2,过点C做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角∠AOP,OF⊥OE,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4.如图,,,,点D,C,E在同一条直线上.(1)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已知)∴,(垂直的定义).∴ .∴,(________).∴ .(________)又∠B=∠D,∴∠B=∠BCE,∴AB//CD. (________)(2)若∠BAD=150°,求∠E的度数.5.如图1,已知点A,点D在BC上方,过点A,D分别作CD,AB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交于点M(点M在BC下方),且与BC分别交于E,F两点,连结AD。

(1)∠BAM与∠CDM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题中条件,判断∠AEF,∠DFE,∠BAE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2,Q是AD下方一点,连结AQ,DQ,且∠DAQ= ∠BAD,∠ADQ= ∠ADC,若∠AQD=112°,请直接写出∠BAE的度数。

2023中考九年级数学分类讲解 - 第七讲 图形初步认识(含答案)(全国通用版)

2023中考九年级数学分类讲解 - 第七讲  图形初步认识(含答案)(全国通用版)

第七讲 图形初步认识专项一 点、线、面、角知识清单1. 两个基本事实:(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 线段的中点:如图1,B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AB=BC= .图1 图23. 线段的和与差:如图2,在线段AC 上取一点B ,则AB+BC= ;AB=AC- ;BC= .4. 角的定义:具有 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几何图形.5. 1周角= º,1平角= º,1直角= º;1º= ′,1′= ″.6. 如果两个角之和等于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互余);如果两个角之和等于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互补).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 考点例析例1 互不重合的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C =2a +1,BC =a +4,AB =3a ,这三点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A 在B ,C 两点之间 B. 点B 在A ,C 两点之间 C. 点C 在A ,B 两点之间D. 无法确定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点A 在B ,C 之间;②点B 在A ,C 之间;③点C 在A ,B 之间.再根据a>0判断. 例2 已知∠α=25°30′,则它的余角为( ) A. 25°30′B. 64°30′C. 74°30′D. 154°30′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和为90 º”直接计算即可. 跟踪训练1. 如图,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中的一条与挡板另一侧的线段m 在同一直线上,请借助直尺判断该线段是( ) A. aB. bC. cD. d① ②第1题图 第2题图第4题图2. 小光准备从A 地去往B 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37.7 km ,但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分别为45 km ,50 km ,51 km (如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垂线段最短C.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 已知线段AB =4,在直线AB 上作线段BC ,使得BC =2.若D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AD 的长为( ) A. 1B. 3C. 1或3D. 2或34.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有关于正方形的分割术,经历代演变而成七巧板,如图①所ABC ABC示.19世纪传到国外,被称为“唐图”(意为“来自中国的拼图”),图②是由边长为4的正方形分割制作的七巧板拼摆而成的“叶问蹬”图,则图中抬起的“腿”(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3B. 72C. 2D.525.74°19′30″=°.6.若∠A=34°,则∠A的补角的度数是.专项二相交线知识清单1. 对顶角定义:两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举例:如图,∠1与∠3,∠2与∠4,∠5与,∠6与∠8.性质:对顶角.2. 三线八角(如图)同位角:∠1与∠5,∠2与,∠3与∠7,∠4与.内错角:∠2与∠8,∠3与.同旁内角:∠2与∠5,∠3与.3. 垂线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性质: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考点例析例 1 如图1,AB与CD相交于点O,OE是∠AOC的平分线,且OC恰好平分∠EOB,则∠AOD的度数是.图1 图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OE=∠COE,∠COE=∠BOC,利用∠AOE+∠COE+∠BOC=180°求得∠BOC的度数,再由对顶角相等求得∠AOD的度数.例2 如图2,设P是直线l外一点,PQ⊥l,垂足为Q,T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T,则()A. PT≥2PQB. PT≤2PQC. PT≥PQD. PT≤PQ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结论.跟踪训练1. 如图,与∠1是内错角的是()A. ∠2B. ∠3C. ∠4D. ∠5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2. 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1=110°,则∠2的度数是( ) A. 70°B. 90°C. 110°D. 130°3. 如图,下列两个角是同旁内角的是( ) A. ∠1与∠2B. ∠1与∠3C. ∠1与∠4D. ∠2与∠44. 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C ⊥OD .若∠AOC =120°,则∠BOD 的度数为( ) A. 30°B. 40°C. 50°D. 60°专项三 平行线知识清单1.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 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a ∥b ,c ∥a ,那么 .3. 性质与判定:考点例析例1 如图1,直线l 1∥l 2,直线l 3交l 1于点A ,交l 2于点B ,过点B 的直线l 4交l 1于点C .若∠3=50°,∠1+∠2+∠3=240°,则∠4的度数是( ) A. 80°B. 70°C. 60°D. 50°图1 图2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1+∠3=180°,从而得到∠2的度数,再求得∠3+∠2的度数.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4对顶角的度数,从而得到∠4的度数.例2 (鞍山)如图2,直线a ∥b ,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尺按图中所示的位置放置.若∠1=24°,则∠2的度数为( ) A. 120°B. 136°C. 144°D. 156°分析:过60°角的顶点作c ∥a ,如图所示.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4的度数,进而求得∠3的度数.再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2的度数.归纳:将三角尺放在平行线中,三角尺中各内角的度数是隐含条件,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把所求角度转化为已知角同旁内角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判定性质 内错角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判定 性质 同位角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判定 性质度或隐含角度的和或差.跟踪训练1. 某同学的作业如下框: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若∠1=∠2,则∠3=∠4.请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解:已知∠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l1∥l2.再根据(※),得∠3=∠4.第1题图其中※处填的依据是()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 如图,AM∥BN,∠ACB=90°,∠MAC=35°,则∠CBN的度数是()A. 35°B. 45°C. 55°D. 65°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 如图,AB∥CD,∠1=45°,∠2=35°,则∠3的度数为()A. 55°B. 75°C. 80°D. 105°4. 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146°33′,则∠2的度数为()A. 64°27′B. 63°27′C. 64°33′D. 63°33′5.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摆放,则∥,理由是.第5题图6. 如图,AB∥CD,∠B=∠D,直线EF与AD,BC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求证:∠DEF=∠F.第6题图专项四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知识清单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相等.判定: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线段的上.2. 角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判定:角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上.考点例析例1如图1,在△ABC中,AC=4,∠A=60°,∠B=45°,边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连接CD,则AB的长为.图1 图2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进而可得∠DCB=∠B.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ADC=9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C,进而求得AB.归纳:有线段垂直平分线就有等腰三角形,这样不仅有两组相等线段,还有两组相等的角,一组垂直关系.例2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BC=5,对角线BD平分∠ABC,则△BCD的面积为()A. 8 B. 7.5 C. 15 D. 无法确定分析:过点D作DE⊥BC于点E,如图2所示.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A=3,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跟踪训练1.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连接AE.若AE=4,EC=2,则BC的长是()A. 2B. 4C. 6D. 8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DE是△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B,BC于点D,E,且AB=9,AC=6,则△ACD的周长是()A. 10.5B. 12C. 15D. 183.如图,在□ABCD中,AD=4,对角线BD=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F,作直线EF,交对角线BD于点G,连接GA,GA恰好垂直于边AD,则GA的长是()A. 2 B. 3 C. 4 D. 5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4.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B=90°,BD D到AC的距离是.5.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若BC=4,DE=1.6,则BD的长为.6.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点E.若CD=3,BD=5,则BE的长为.专项五命题、定理与反证法知识清单1. 命题: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和两部分组成,可写成“”的形式.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命题.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 定理:经过推理论证,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命题叫做定理.3. 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能被证明是命题,那么就叫它是原定理的逆定理.4. 反证法:在证明一个命题时,人们有时先假设命题,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或者与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考点例析例1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正六边形的外角和大于正五边形的外角和B. 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120°C. 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分析:由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º对选项A作出判断;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正多边形各内角度数相等对选项B作出判断;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对选项C,D作出判断.例2 能说明命题“若x为无理数,则x2也是无理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 -1B. x+1C. x=D. x分析:当x2是有理数时,就是反例,所以应求出各选项中x2的值,再判断.归纳: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经过推理论证;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跟踪训练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B.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C. 若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D.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2.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3.下列命题:的算术平方根是2;②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③天气预报明天的降水概率是95%,则明天一定会下雨;④若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08°,则它是正五边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 0 B. 1 C. 2 D. 34. 用反证法证明“在△ABC中,若∠A>∠B>∠C,则∠A>60°”时,应先假设()A. ∠A=60°B. ∠A<60°C. ∠A≠60°D. ∠A≤60°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①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②所有的菱形都相似;③边长相等的两个菱形相似;④对角线相等的两个矩形相似.6. 写出命题“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逆命题:.专项六尺规作图知识清单1. 在几何中,把只能使用和这两种工具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2. 五种基本尺规作图: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③作角的平分线;④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⑤过一个点(这个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考点例析例1 如图1,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分别与l1,l2交于点A,B.请用尺规作图法,在线段AB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l1,l2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图1 图2分析: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线段AB的中点,则该中点即为所求作的点P.解:例2 请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如图2,∠O及其一边上的两点A,B,求作:Rt△ABC,使∠C=90°,且点C在∠O内部,∠BAC=∠O.分析:先在∠O的内部作∠DAB=∠O,再过点B作AD的垂线,垂足为C.解:跟踪训练1. 如图,已知直线AB和AB上一点C,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步骤如下:第一步:以点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B于点D,E;第二步: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第三步:作直线CF,直线CF即为所求.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A. a≥12DE的长 B. a≤12DE的长 C. a>12DE的长 D. a<12DE的长第1题图第2题图2. 如图,在△ABC中,∠BAC=70°,∠C=40°,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A. 30°B. 40°C. 50°D. 60°3. 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上一点,且AC=AD.(1)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DE,求证:DE⊥AB.①②第3题图第4题图4.已知△ABC和△CDE都为正三角形,点B,C,D在同一直线上,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①,当BC=CD时,作△ABC的中线BF;(2)如图②,当BC≠CD时,作△ABC的中线BG.专项七平行线中的转化思想知识清单转化思想就是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利用转化思想可以解决平行线中的“折线问题”,转化方法为过折点作平行线,把折角转化为两角的和或者差,图形转化为两条直线平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考点例析例如图,AB∥CD,EF⊥CD于点F.若∠BEF=150°,则∠ABE的度数为()A. 30°B. 40°C. 50°D. 60°分析:过点E作EG∥AB,如图所示.由垂直的定义,得∠EFD=90°,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GEF的度数,结合∠BEF=150°得到∠BEG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BE的度数.跟踪训练1. 如图,将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尺放置在两条平行线上.若∠1=45°,则∠2的度数为()A. 15°B. 25°C. 35°D. 45°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2. 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尺按图中方式摆放.若∠1=47°,则∠2的度数为()A. 40°B. 43°C. 45°D. 47°3. 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放置,两三角尺的斜边互相平行,每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都在另一个三角尺的斜边上,则图中∠α的度数为()A. 45°B. 60°C. 75°D. 85°4. 如图,一束太阳光线平行照射在放置于地面的正六边形上.若∠1=19°,则∠2的度数为()A. 41°B. 51°C. 42°D. 49°参考答案专项一点、线、面、角例1 A 例2 B1. A2. A3. C4. A5. 74.3256. 146°专项二相交线例1 60 例2 C1. C2. C3. B4. A专项三平行线例1 B 例2 C1. C2. C3. C4. B5. BC E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 证明:因为AB∥CD,所以∠DCF=∠B.因为∠B=∠D,所以∠DCF=∠D.所以AD∥BC.所以∠DEF=∠F.专项四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例1 2+例2 B1. C2. C3. B4.5. 2.46. 4专项五命题、定理与反证法例1 B 例2 C1. C2. D3. B4. D5. 16. 三组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专项六尺规作图例1 如图1,点P即为所求作.图1 图2例2 如图2,Rt△ABC即为所求作.1. C2. A3. (1)解:如图,AE即为所求作.①②第3题图第4题图(2)证明:因为AE平分∠BAC,所以∠CAE=∠DAE.在△ACE和△ADE中,AC=AD,∠CAE=∠DAE,AE=AE,所以△ACE≌△ADE(SAS). 所以∠ADE=∠C=90°.所以DE⊥AB.4. 解:(1)如图①,线段BF即为所求作.(2)如图②,线段BG即为所求作.专项七平行线中的转化思想例 D1. A2. B3. C4. A。

全国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精选50题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含解析

全国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精选50题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含解析

2020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精选50题: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一、单选题1.(2020·玉林)如图是A,B,C三岛的平面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35°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55°方向,则A,B,C三岛组成一个()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2.(2020·玉林)一个三角形木架三边长分别是75cm,100cm,12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三角形木架,而只有长为60cm和120cm的两根木条.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作为另两边(允许有余料),则不同的截法有()A. 一种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3.(2020·玉林)已知: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如图所示.求证:DE∥BC,且DE=BC.证明: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FC,DC,AF,又AE=EC,则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接着以下是排序错误的证明过程:①∴DF BC;②∴CF AD.即CF BD;③∴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④∴DE∥BC,且DE=BC.则正确的证明顺序应是()A. ②→③→①→④B. ②→①→③→④C . ①→③→④→② D. ①→③→②→④4.(2020·河池)如图,在中,CE平分∠BCD,交AB于点E,EA=3,EB=5,ED=4.则CE的长是()A. 5B. 6C. 4D. 55.(2020·河池)观察下列作图痕迹,所作CD为△ABC的边AB上的中线是()A. B. C.D.6.(2020·河池)在Rt△ABC中,∠C=90°,BC=5,AC=12,则sinB的值是()A. B.C.D.7.(2020·河池)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AE⊥CD于点E,BF⊥CD于点F.若BF=FE=2,DC=1,则AC的长是()A. B.C.D.8.(2020·铁岭)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则的度数是()A. 70°B. 80°C. 90°D. 100°9.(2020·铁岭)如图,矩形的顶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和点在边上,,连接轴,则的值为()A. B.3 C. 4D.10.(2020·盘锦)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原文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译为: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设芦苇的长度是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 B. C.D.11.(2020·盘锦)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O交于点,点为线段上的一点,,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交⊙O于点,若,则的长是()A. B.C.D.12.(2020·锦州)如图,在菱形中,P是对角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于点E.于点F.若菱形的周长为20,面积为24,则的值为()A. 4B.C.6 D.13.(2020·锦州)如图,在中,,,平分,则的度数是()A. B.C.D.14.(2020·丹东)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以和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和,直线与延长线交于点,连接,则的内切圆半径是()A. 4B.C. 2D.15.(2020·丹东)如图,是的角平分线,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若,,则的度数为()C. 125°D. 135°16.(2020·朝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B,点A,以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且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A. -12B. -42 C. 42D. -2117.(2020·朝阳)如图,四边形是矩形,点D是BC边上的动点(点D与点B、点C不重合),则的值为()A. 1B.C. 2D. 无法确定18.(2020·雅安)如图,内接于圆,,过点C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则()A. B.C.D.19.(2020·雅安)如图,在中,,若,则的长为()C.D.20.(2020·绵阳)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作为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 B. C.D.21.(2020·绵阳)在螳螂的示意图中,AB∥DE,△ABC是等腰三角形,∠ABC=124°,∠CDE=72°,则∠ACD=()A. 16°B. 28°C. 44°D. 45°22.(2020·绵阳)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DF∥BC,∠ABC的平分线BE交DF于点G,GH⊥DF,点E恰好为DH的中点,若AE=3,CD=2,则GH=()A. 1B. 2C. 3D. 423.(2020·眉山)如图,四边形的外接圆为⊙O,,,,则的度数为()A. B.C.D.24.(2020·眉山)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则与的数量关系为()A. B. C.D.25.(2020·凉山州)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和正方形ADEF都内接于,则()A. B.C.D.26.(2020·凉山州)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若线段,则线段BD的长为()A. 10cmB. 8cmC. 8cm或10cm D. 2cm或4cm27.(2020·淄博)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 AC=DEB. ∠BAD=∠CAE C. AB=AE D. ∠ABC=∠AED28.(2020·淄博)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A. 12B.24 C. 36 D. 48 29.(2020·淄博)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0,0),A(0,4),B(3,0)为顶点的Rt△AOB,其两个锐角对应的外角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点P恰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A. 36B.48 C.49 D. 64 30.(2020·淄博)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D∥AB,AC⊥BC,若∠B=50°,则∠DCA等于()A. 30°B.35° C. 40°D. 45°二、填空题31.(2020·徐州)在中,若,,则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32.(2020·徐州)如图,在中,,,.若以所在直线为轴,把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等于________.33.(2020·徐州)如图,在中,,、、分别为、、的中点,若,则________.34.(2020·徐州)如图,,在上截取.过点作,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按此规律,所得线段的长等于________.35.(2020·河池)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AC,BD交于点O,点E在BC上,OE∥AB,则OE的长是________.36.(2020·铁岭)如图,以为边,在的同侧分别作正五边形和等边,连接,则的度数是________.37.(2020·铁岭)如图,在中,,以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交于点,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点在边上,,连接,则的周长为________.38.(2020·铁岭)一张菱形纸片的边长为,高等于边长的一半,将菱形纸片沿直线折叠,使点与点重合,直线交直线于点,则的长为________ .39.(2020·盘锦)如图,直线,的顶点和分别落在直线和上,若,,则的度数是________.40.(2020·盘锦)如图,菱形的边长为4,,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直线交于点,连接,则的长为________.三、综合题41.(2020·徐州)如图,,,. ,与交于点.(1)求证:;(2)求的度数.42.(2020·玉林)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OA=OB=OC=OD=AB.(1)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2)若H是边AB上一点(H与A,B不重合),连接DH,将线段DH绕点H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HE,过点E分别作BC及AB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设四边形BGEF的面积为s1,以HB,BC为邻边的矩形的面积为s2,且s1=s2.当AB=2时,求AH的长.43.(2020·玉林)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直径AB上(D与A,B不重合),CD⊥AB,且CD=AB,连接CB,与⊙O交于点F,在CD上取一点E,使EF=EC.(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D是OA的中点,AB=4,求CF的长.44.(2020·河池)如图(1)如图(1),已知CE与AB交于点E,AC=BC,∠1=∠2.求证:.(2)如图(2),已知CD的延长线与AB交于点E,AD=BC,∠3=∠4.探究AE与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5.(2020·铁岭)在等腰和等腰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连接,点为线段的中点,连接.(1)如图1,当点旋转到边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与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旋转到边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在绕点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当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46.(2020·铁岭)如图,四边形内接于是直径,,连接,过点的直线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且.(1)求证:直线是的切线;(2)若,,求的长.47.(2020·盘锦)如图,是的直径,是的弦,交于点,连接,过点作,垂足为,.(1)求证:;(2)点在的延长线上,连接.①求证:与相切;②当时,直接写出的长.48.(2020·盘锦)如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过点作,垂足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的面积为3时,求点的坐标.49.(2020·锦州)已知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如图1:连,求证:;(2)若将绕点O顺时针旋转,①如图2,当点N恰好在边上时,求证:;②当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若,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50.(2020·阜新)如图,正方形和正方形(其中),的延长线与直线交于点H.(1)如图1,当点G在上时,求证:,;(2)将正方形绕点C旋转一周.①如图2,当点E在直线右侧时,求证:;②当时,若,,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AE交AB于点D,∴∠DCA=∠EAC=35°,∵AE∥BF,∴CD∥BF,∴∠BCD=∠CBF=55°,∴∠ACB=∠ACD+∠BCD=35°+55°=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分析】如图,过点C作CD∥AE交AB于点D,可得∠DCA=∠EAC=35°,根据AE∥BF,可得CD∥BF,可得∠BCD=∠CBF=55°,进而得△ABC是直角三角形.2.【答案】 B【解析】【解答】解:长120cm的木条与三角形木架的最长边相等,则长120cm的木条不能作为一边,设从120cm的木条上截下两段长分别为xcm,ycm(x+y≤120),由于长60cm的木条不能与75cm的一边对应,否则x、y有大于120cm,当长60cm的木条与100cm的一边对应,则,解得:x=45,y=72;当长60cm的木条与120cm的一边对应,则,解得:x=37.5,y=50.答:有两种不同的截法:把120cm的木条截成45cm、72cm两段或把120cm的木条截成37.5cm、50cm两段. 故答案为:B.【分析】分类讨论:长120cm的木条与三角形木架的最长边相等,则长120cm的木条不能作为一边,设从120cm的一根上截下的两段长分别为xcm,ycm(x+y≤120),易得长60cm的木条不能与75cm的一边对应,所以当长60cm的木条与100cm的一边对应时有;当长60cm的木条与120cm的一边对应时有,然后分别利用比例的性质计算出两种情况下得x和y的值.3.【答案】 A【解析】【解答】证明: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FC,DC,AF,∵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AD=BD,AE=E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CF AD.即CF BD,∴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DF BC,∴DE∥BC,且DE=BC.∴正确的证明顺序是②→③→①→④,故答案为:A.【分析】证出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CF AD.即CF BD,则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DF BC,即可得出结论.4.【答案】 C【解析】【解答】解:∵CE平分∠BCD,∴∠BCE=∠DC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AB∥CD,∴∠BEC=∠DCE,∴∠BEC=∠BCE,∴BC=BE=5,∴AD=5,∵EA=3,ED=4,在△AED中,,即,∴∠AED=90°,∴CD=AB=3+5=8,∠EDC=90°,在Rt△EDC中,.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B=CD,AD=BC,AB∥CD,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可以推出∠BEC=∠BCE,利用等角对等边,就可求出BC的长,即可得到A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DE是直角三角形,由此可证△DE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

2022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图形认识初步-自定义类型

2022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图形认识初步-自定义类型

2022数学中考试题汇编图形认识初步一、选择题1.(2022·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2班计划在劳动实践基地内种植蔬菜,班长买回来8米长的围栏,准备围成一边靠墙(墙足够长)的菜园,为了让菜园面积尽可能大,同学们提出了围成矩形、等腰三角形(底边靠墙)、半圆形这三种方案,最佳方案是( )A. 方案1B. 方案2C. 方案3D. 方案1或方案22.(2022·北京市)下面几何体中,是圆锥的为( )A. B. C. D.3.(2022·河北省)①~④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粘在一起的几何体,若组合其中的两个,恰是由6个小正方体构成的长方体,则应选择(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2022·四川省自贡市)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绕边C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B.C.D.5.(2022·江苏省常州市)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C. D.6.(2022·山东省临沂市)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展开图不可能是( )A.B.C.D.7.(2022·黑龙江省大庆市)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12,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A. 60πB. 65πC. 90πD. 120π8.(2022·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图形中,正方体展开图错误的是( )A.B.C.D.9.(2022·台湾)如图为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且长方体的底面为正方形.根据图中标示的长度,求此长方体的体积为何?( )A. 144B. 224C. 264D. 30010.(2022·四川省广元市)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 长方体B. 圆柱C. 圆锥D. 三棱柱11.(2022·四川省内江市)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与“话”字相对的字是( )A. 跟B. 党C. 走D. 听12.(202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将其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后,有“振”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A. “恩”B. “乡”C. “村”D. “兴”13.(2022·四川省遂宁市)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我”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 大B. 美C. 遂D. 宁14.(2022·山东省烟台市)如图,是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15.(2022·山东省聊城市)如图,该几何图形是沿着圆锥体的轴切割后得到的“半个”圆锥体,它的左视图是( )A.B.C.D.16.(2022·贵州省贵阳市)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截面的形状是( )A. B. C. D.17.(2022·台湾省)缓降机是火灾发生时避难的逃生设备,如图是厂商提供的缓降机安装示意图,图中呈现在三楼安装缓降机时,使用此缓降机直接缓降到一楼地面的所需绳长(不计安全带).若某栋建筑的每个楼层高度皆为3公尺,则根据如图的安装方式在该建筑八楼安装缓降机时,使用此缓降机直接缓降到一楼地面的所需绳长(不计安全带)为多少公尺?( )A. 21.7B. 22.6C. 24.7D. 25.618.(2022·江苏省)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射线比直线少一半;③单项式32πx2y的系数是32;④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7个;⑤若a+b=1,且a≠0,则x=1一定是方程ax+b=1的解.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19.(2022·山东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c=bc,则a=b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 若AC=BC,则C是线段AB的中点20.(2022·山东省威海市)图1是光的反射规律示意图.其中,PO是入射光线,OQ是反射光线,法线KO⊥MN,∠POK是入射角,∠KOQ是反射角,∠KOQ=∠POK.图2中,光线自点P射入,经镜面EF反射后经过的点是( )A. A点B. B点C. C点D. D点21.(2022·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若∠A=40°,则∠A的余角的大小是( )A. 50°B. 60°C. 140°D. 160°22.(2022·湖北省潜江)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若∠EFG=52°,则∠EGF=( )A. 128°B. 64°C. 52°D. 26°二、填空题ab2,则高为______.23.(2022·山东省)已知长方体的体积为3a3b5,若长为ab,宽为3224.(2022·湖南省常德市)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拼成正方体后,“神”字对面的字是______.25.(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若AC=2cm,则AB=______cm.26.(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如图摆放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直角边所在直线分别重合,那么∠BAC的大小为______°.27.(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已知:α=60°,则α的余角是______°.28.(2022·江苏省连云港市)已知∠A的补角为60°,则∠A=______°.29.(2022·体验省)在同一平面内,已知∠AOB=30°,∠BOC与∠AOB互余,且OE平分∠AOC,则∠AOE=______度.三、解答题30.(2022·山东省)如图,圆柱的高是3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rcm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Vcm3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2)写出体积V与半径r的关系式;(3)当底面半径由1cm到10cm变化时,通过计算说明圆柱的体积增加了多少cm3.31.(2022·山东省)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点P是线段AB外一点.按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1)作射线PA,作直线PB;(2)延长线段AB至点C,使得AC=2AB.32.(2022·江苏省)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2,4,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7?若存在,请直接写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以1个单位/s的速度从点O向右运动,同时点A以5个单位/s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20个单位/s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点,问:AB−OPMN33.(2022江苏省)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OB=90°,OC平分∠AOB.若∠COD=65°,请你补全图形,并求∠BOD的度数.同学一:以下是我的解答过程(部分空缺)解:如图2,∵∠AOB=90°,OC平分∠AOB,∴∠BOC=∠AOC=______ °.∵∠COD=65°,∴∠BOD=∠BOC+∠______ =______ °.同学二:“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形还有一种情况.”请你完成以下问题:(1)将同学一的解答过程空缺部分补充完整,能正确求出图2中∠BOD的度数.(2)判断同学二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若正确,请你在图1中画出另一种情况对应的图形,并求∠BOD的度数.1.【答案】C【解析】解:方案1:设AD=x米,则AB=(8−2x)米,则菜园面积=x(8−2x)=−2x2+8x=−2(x−2)2+8,当x=2时,此时菜园最大面积为8米 2;方案2:当∠BAC=90°时,菜园最大面积=12×4×4=8米 2;方案3:半圆的半径=8π,∴此时菜园最大面积=π×(8π)22=32π米 2>8米 2;故选:C.2.【答案】B【解析】解:A是圆柱;B是圆锥;C是三棱锥,也叫四面体;D是球体,简称球;故选:B.3.【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知,组合后的几何体是长方体且由6个小正方体构成,∴①④符合要求,故选:D.4.【答案】A【解析】解: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将矩形纸片ABCD绕边C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圆体.故选:A.5.【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把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展在一个平面上,得到其侧面展开图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又有母线垂直于上下底面,故可得是长方形.故选:D.6.【答案】D【解析】解: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展开图不可能是,故选:D.7.【答案】B【解析】解: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半径为:√52+122=13,其弧长为:2×π×5=10π,×10π×13=65π.∴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12故选:B.8.【答案】D【解析】解:由展开图的知识可知,四个小正方形绝对不可能展开成田字形,故D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设展开图的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12=3b,2b+a=22,解得a=14,b=4,∴长方体的体积为:4×4×14=224,故选:B.10.【答案】B【解析】解:由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可以围成圆柱,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由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相间、Z端是对面”可知,“话”与“走”是对面,故答案为:C.12.【答案】D【解析】解:由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相间、Z端是对面”可知,“振”与“兴”是对面,故选:D.13.【答案】B【解析】解:由图可知,我和美相对,爱和宁相对,大和遂相对,故选:B.14.【答案】A【解析】解:从左边看,可得如下图形:故选:A.15.【答案】B【解析】解:从左边看该几何体它是一个斜边在左侧的三角形,故选:B.16.【答案】B【解析】解: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截面的形状是圆,故选:B.17.【答案】A【解析】解:该建筑八楼安装缓降机时,使用此缓降机直接缓降到一楼地面的所需绳长=3×7−(1,6−0.4−0,5)=21.7(公尺),故选:A.18.【答案】C【解析】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②射线比直线少一半,两种图形都没有长度,故错误;③单项式32πx2y的系数是32π,故此选项错误;④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7个,正确;⑤若a+b=1,且a≠0,则x=1一定是方程ax+b=1的解,正确.故选:C.19.【答案】B【解析】解:A、若ac=bc(c≠0),则a=b,故此选项错误;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说法错误,应是对顶角相等,故此选项错误;AB,则点C是D、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说法错误,应是若AC=BC=12线段AB的中点,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20.【答案】B【解析】解:根据直线的性质补全图2并作出法线OK,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形可以看出OB是反射光线,故选:B.21.【答案】A【解析】解:∵∠A=40°,∴∠A的余角为:90°−40°=50°,故选:A.22.【答案】B【解析】解:∵AB//CD,∴∠FEB=180°−∠EFG=128°,∵EG平分∠BEF,∠BEF=64°,∴∠BEG=12∵AB//CD,∴∠EGF=∠BEG=64°.故答案选:B.23.【答案】2ab2【解析】解:根据题意得:3a3b5÷ab÷32ab2=3a2b4÷32ab2=2ab2.答:这个长方体的高是2ab2.故答案为:2ab2.24.【答案】月【解析】解:由图可得,“神”字对面的字是“月”,故答案为:月.25.【答案】4【解析】解: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AB=2AC=2×2=4cm,故答案为:4.26.【答案】135【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BAC=90°+45°=135°.故答案为:135.27.【答案】30【解析】解:90°−60°=30°,故答案为:30.28.【答案】120【解析】解:∵∠A的补角为60°,∴∠A=180°−60°=120°,故答案为:120.29.【答案】15°或30°【解析】解:∵∠AOB=30°,∠BOC与∠AOB互余,∴∠BOC=60°.如图1所示:∠AOC=∠AOB+∠BOC=90°,∵OE平分∠AOC,∴∠AOE=45°.如图2所示:∠AOC=∠BOC−∠AOB=30°,∵OE平分∠AOC,∴∠AOE=15°.故答案为:15°或30°.30.【答案】r V【解析】解:(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r,因变量是V.故答案为:r,V;31.【答案】解:(1)如图,射线PA,PB即为所求;(2)图形如图所示.【解析】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根据射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1;32.【答案】解:(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则x=−2+42∴点P对应的数是1;(2)存在满足条件的P点.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7,则有|x+2|+|x−4|=7,解得:x=4.5或−2.5;(3)AB−OP的值不发生变化.MN理由:设运动时间为t分钟.则OP=t,OA=5t+2,OB=20t+4,AB=OA+OB=25t+6,AP=OA+OP=6t+2,AM=12AP=1+3t,OM=OA−AM=5t+2−(1+3t)=2t+1,ON=12OB=10t+2,∴MN=OM+ON=12t+3,∴AB−OPMN =25t+6−t12t+3=2,∴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点,AB−OPMN的值不发生变化.33.【答案】45COD110【解析】解:(1)如图2,∠AOB=90°,OC平分∠AOB.∴∠BOC=∠AOC=45°.∵∠COD=65°.∴∠BOD=∠BOC+∠COD=110°.故答案为:45,COD,110°.(2)正确,∵∠AOB=90°,OC平分∠AOB.∴∠BOC=∠AOC=45°.∵∠COD=65°.∴∠BOD=∠BOC−∠COD=20°.。

中考《三角形认识》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三角形认识》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练习认识三角形一、选择题:1、一定在△ABC内部的线段是()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C.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D.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2、有5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6cm,任意取其中的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A.5个 B.6个 C.7个 D.8个3、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A.3 B.4 C.6 D.54、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A.15° B.25° C.30° D.10°5、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A.20° B.25° C.30° D.40°6、一个多边形少加了一个内角时,它的度数和是1310°,则这个内角的度数为()A.120° B.130° C.140° D.150°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20°或100° B.120° C.20°或120° D.36°8、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0°,那么它是正()边形A.正六边形 B.正七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九边形9、如图所示,小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A.140米 B.150米 C.160米 D.240米10、如图,已知点D是△ABC的重心,连接BD并延长,交AC于点E,若AE=4,则AC的长度为()A.6 B.8 C.10 D.1211、.光线a照射到平面镜CD上,然后在平面镜AB和CD之间来回反射,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已知∠1=52°,∠3=70°,则∠2是( )A.52° B.61° C.65° D.70°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等于()A. B. C. D.二、填空题:13、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则= .14、如图,△ABC的两条高线AD、BE交于点F,∠BAD=45°,∠C=60°,则∠BFD的度数为15、如果将长度为a﹣2,a+5和a+2的三根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a取值范围是.16、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若另一边为a,当a为最短边时,a的取值范围是;当a为最长边时,a的取值范围是 .17、已知△ABC 的三边长 a、b、c,化简│a+b-c│-│b-a-c│的结果是 .18、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19、如图,∠2+∠3+∠4=320°,则∠1= .20、如图,七星形中∠A+∠B+∠C+∠D+∠E+∠F+∠G= .21、如图,将∠BAC沿DE向∠BAC内折叠,使AD与A′D重合,A′E与AE重合,若∠A=30°,则∠1+∠2= .22、如图的七边形ABCDEFG中,AB、ED的延长线相交于O点.若图中∠1、∠2、∠3、∠4的外角的角度和为220°,则∠BOD的度数为.23、如图,已知矩形ABCD,一条直线将该矩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形,若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M和N,则M+N= _.24、如图,一个面积为50平方厘米正方形与另一个小正方形并排放在一下起,则△ABC面积是平方厘米.三、简答题:25、如图,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0cm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26、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35°,求∠BED的度数;(2)作出△BED的BD边上的高;(3)若△ABC的面积为60,BD=5,则点E到BC边的距离为多少?27、(1)如图,在△ABC中,∠B=40°,∠C=80°,AD⊥BC于D,且AE平分∠BAC,求∠EAD的度数.(2)上题中若∠B=40°,∠C=80°改为∠C>∠B,其他条件不变,请你求出∠EAD与∠B、∠C之间的数列关系?并说明理由.28、如图,∠O=30°,任意裁剪的直角三角形纸板两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O的两边分别交于D、E两点.(1)如图1,若直角顶点C在∠O的边上,则∠ADO+∠OEB= 度;(2)如图2,若直角顶点C在∠O内部,求出∠ADO+∠OEB的度数;(3)如图3,如果直角顶点C在∠O外部,求出∠ADO+∠OEB的度数.29、如图(甲),D是△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一点.∠ABC、∠ACD的平分线相交于P1.(1)若∠ABC=80°,∠ACB=40°,则∠P1的度数为;(2)若∠A=α,则∠P1的度数为;(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乙),∠A=α,∠ABC、∠ACD的平分线相交于P1,∠P1BC、∠P1CD的平分线相交于P2,∠P2BC、∠P2CD的平分线相交于P3依此类推,则∠Pn的度数为(用n与α的代数式表示)30、阅读下列材料:某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BD是△ABC的高.P是BC边上一点,PM,PN分别与直线AB,AC垂直,垂足分别为点M,N.求证:.他发现,连接AP,有,即.由AB=AC,可得.他又画出了当点P在CB的延长线上,且上面问题中其他条件不变时的图形,如图2所示.他猜想此时BD,PM,P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请回答:(1)请补全以下该同学证明猜想的过程;证明:连接AP.∵,∴.∵AB=AC,∴.(2)参考该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在△ABC中,AB=AC=BC,BD是△ABC的高.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PM,PN,PQ分别与直线AB,AC,BC垂直,垂足分别为点M,N,Q.①如图3,若点P在△ABC 的内部,则BD,PM,PN,PQ之间的数量关系是:;②若点P在如图4所示位置,利用图4探究得出此时BD,PM,PN,PQ之间数量关系是:.31、已知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M是线段BC的中点,连接DM、EM.(1)若DE=3,BC=8,求△DME的周长;(2)若∠A=60°,求证:∠DME=60°;(3)若BC2=2DE2,求∠A的度数.参考答案1、A.2、C.3、A.4、A.5、D.6、B.7、C.8、D.9、B.10、B.11、B.12、B.13、答案为:2a.14、答案为:60° 15、答案为:a>5.16、答案为:2<a≤8,10≤a<18.17、答案为:2b-2c. 18、答案为:75°.19、答案为:40°.20、答案为:180°.21、答案为:60°.22、答案为:40°.23、答案为:360°或540°或720°.24、答案为25.25、解:设AB=AC=2,则AD=CD=,(1)当AB+AD=30,BC+CD=24时,有2=30,∴ =10,2 =20,BC=24-10=14.三边长分别为:20 cm,20 cm,14 cm.(2)当AB+AD=24,BC+CD=30时,有=24,∴ =8,,BC=30-8=22.三边长分别为:16 cm,16 cm,22 cm.26、解:(1)∵∠BED是△ABE的一个外角,∴∠BED=∠ABE+∠BAD=15°+35°=50°。

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综合题练习

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综合题练习

中考数学几何考点训练【图形的初步认识】考点1 圆和扇形(概念、弧长、面积)例1:圆周长的计算(1)已知圆的半径增大2倍,它的周长增大倍(2)一个圆的半径是7厘米,另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他们周长相差(3)如果圆切掉了它的四分之三,那么现在它的周长是原来的(4)如图,已知外圈的周长是内圈的4倍,外圆的周长是120cm,求阴影部分的宽度。

(5)一个人要从A点到B点(如图),他可以按①号箭头所表示的路线走,也可以按照②号箭头所表示的路线走。

哪条路线近?为什么?(6)如图,有四根底面直径都是0.5米的圆形管子,被一根铁丝紧紧的捆在一起,试求铁丝的长度。

例2:弧长与圆心角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个。

(1)弧的长度仅由弧所在圆的半径大小决定。

(2)两条弧的长度相等,则它们所对的圆心角也一定相等。

(3)圆心角扩大4倍而所在圆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14,那么原来的弧长不变。

(4)在一个圆中,如果圆心角是周角的15,那么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15。

A.0B.1C.2D.42、用一个放大镜照一个扇形时,不被放大的部分是()A 圆心角B 半径C 圆心角所对的弧长D 扇形的面积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是()个(1)半圆是一条弧;(2)圆心角相等,所对弧的长也相等;(3)顶点在圆内的角叫做圆心角A 0B 1C 2D 34、一根铁丝,若把它弯成圆形,可得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圆,如果将其弯成圆心角为90°的一条弧,那么这条弧所在圆的半径是_________厘米。

5、如图,有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等边三角形,现将三角形沿水平线滚动,B点从开始到结束的位置,它所经过的路线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例4:圆和扇形的面积1、一个扇形的半径等于另一个圆的直径,且扇形面积等于圆的面积的2倍,则扇形的圆心角是。

2、等腰梯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2厘米,若要在这个等腰梯形内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梯形还剩下()平方厘米3、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

2019中考第一阶段复习考点过关练习:图形初步认识

2019中考第一阶段复习考点过关练习:图形初步认识

2019中考第一阶段复习考点过关练习:图形初步认识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一块长方体木头,想象沿虚线所示位置截下去所得到的截面图形是()2、如图是一个空心圆柱体,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3、“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直线比曲线短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她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B,请你帮助她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A.A→C→D→B B.A→C→F→B C.A→C→E→F→B D.A→C→M→B5、如图所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A.线段PA的长度 B.线段PB的长度 C.线段PC的长度 D.线段PD的长度6、如图,线段AB=10cm,点C为线段AB上一点,BC=3cm,点D,E分别为AC和AB的中点,则线段DE的长为()7、下列说法:(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同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90°;(4)A、B两点间的距离是指A、B两点间的线段;其中正确的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8、把10°36″用度表示为()A.10.6° B.10.001° C.10.01° D.10.1°9、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道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120°,第二次拐的角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是A. 120°B. 130°C. 140°D. 150°10、如图,已知直线和相交于点,是直角,平分,,则的大小为A. B.C. D.11、观察下列图形,它是把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4个小三角形,挖去中间的一个小三角形(如图1);对剩下的三个小三角形再分别重复以上做法,…将这种做法继续下去(如图2,图3…),则图6中挖去三角形的个数为()A.121 B.362 C.364 D.729二、填空题12、如图是由16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求它的表面积13、如图所示的图形剪去一个小正方形,使余下的部分恰好能折成一个正方体,应剪去(填序号).14、已知线段AB=10cm,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直线AB上有一点C,并且BC=2 cm,则线段DC= .15、如图,图中共有_______条线段,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练习: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点,线,面: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

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②N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N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

②圆可以分割成假设干个扇形。

2、角
线:①线段有两个端点。

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

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

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不能是射线或直线,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确定了2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2点。

垂直平分线定理: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2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2、邻边相等的矩形
3、相交线与平行线
角:①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和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③对顶角相等。

④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反之亦然。

4、三角形
三角形:①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
于第三边。

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④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⑤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⑥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他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⑦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他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⑧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⑨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他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⑩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图形的全等: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

②条件:SSS、AAS、ASA、SAS、HL.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反之亦然。

5、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定义。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
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梯形:①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②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③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星等,反之亦然。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多边形: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②多边心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
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面图形的密铺: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

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